新興雜糧作物栽培管理與加值化技術之建立
- 農業科技計畫 @ 農業部
計畫名稱新興雜糧作物栽培管理與加值化技術之建立的計畫主持人是黃立中, 執行機關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研究領域是農藝類, 研究性質是基礎研究, 計畫編號是111農科-4.3.1-東-E1, 研究目的是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中央款是720000, 配合款是0, 計畫總經費是720000, 執行成果摘要是110年秋作珍珠粟不同株距試驗顯示,栽培株距愈寬,珍珠粟株高愈高、產量愈低,適度密植能矮化並增產。110年冬作鷹嘴豆不同株距試驗111年4月下旬收穫,顯示2013A00057品系與2013A00064品系均具有栽培株距愈寬,豆莢數愈高、產量愈低的趨勢,試驗中未有因過度密植導致無法順利授粉及結莢的現象....
計畫年度 | 111 |
計畫類別 | 科技 |
計畫名稱 | 新興雜糧作物栽培管理與加值化技術之建立 |
計畫編號 | 111農科-4.3.1-東-E1 |
計畫屬性 | 科學技術類 |
研究性質 | 基礎研究 |
研究方法 | 自行研究 |
研究領域 | 農藝類 |
研究目的 | 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主管機關 | 農委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
執行機關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
計畫主持人 | 黃立中 |
中央款 | 720000 |
配合款 | 0 |
計畫總經費 | 720000 |
執行成果摘要 | 110年秋作珍珠粟不同株距試驗顯示,栽培株距愈寬,珍珠粟株高愈高、產量愈低,適度密植能矮化並增產。110年冬作鷹嘴豆不同株距試驗111年4月下旬收穫,顯示2013A00057品系與2013A00064品系均具有栽培株距愈寬,豆莢數愈高、產量愈低的趨勢,試驗中未有因過度密植導致無法順利授粉及結莢的現象發生。本計畫原預定蒐集6個大豆品種(系),後共蒐集到11個常見大豆品種(系)並進行適應性試驗,顯示11個品種中,滿州黑豆株高顯著高於其他品種(系),株高過高而倒伏現象;除臺南3號、花蓮1號及滿州黑豆生育期較長外,其餘8個品種均成熟並採收,此8個品種的生育日數介於85-100日之間。為明瞭大豆在其他鄉鎮的生育狀況,於臺東縣長濱鄉的三間屋、忠勇村及樟原村進行大豆不同地區適應性試驗,目前三間屋、忠勇村與樟原村試區的大豆示範田均已成熟並採收,生育期介於90-110日之間。鷹嘴豆食譜共開發2項,分別為鷹嘴豆排骨湯與鷹嘴豆油飯。鷹嘴豆有機肥培試驗已於11月下旬育苗並於12月上旬定植至本田,目前處於幼苗期,預計於112年4-5月成熟並進行採收調查。 |
計畫年度111 |
計畫類別科技 |
計畫名稱新興雜糧作物栽培管理與加值化技術之建立 |
計畫編號111農科-4.3.1-東-E1 |
計畫屬性科學技術類 |
研究性質基礎研究 |
研究方法自行研究 |
研究領域農藝類 |
研究目的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主管機關農委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
執行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
計畫主持人黃立中 |
中央款720000 |
配合款0 |
計畫總經費720000 |
執行成果摘要110年秋作珍珠粟不同株距試驗顯示,栽培株距愈寬,珍珠粟株高愈高、產量愈低,適度密植能矮化並增產。110年冬作鷹嘴豆不同株距試驗111年4月下旬收穫,顯示2013A00057品系與2013A00064品系均具有栽培株距愈寬,豆莢數愈高、產量愈低的趨勢,試驗中未有因過度密植導致無法順利授粉及結莢的現象發生。本計畫原預定蒐集6個大豆品種(系),後共蒐集到11個常見大豆品種(系)並進行適應性試驗,顯示11個品種中,滿州黑豆株高顯著高於其他品種(系),株高過高而倒伏現象;除臺南3號、花蓮1號及滿州黑豆生育期較長外,其餘8個品種均成熟並採收,此8個品種的生育日數介於85-100日之間。為明瞭大豆在其他鄉鎮的生育狀況,於臺東縣長濱鄉的三間屋、忠勇村及樟原村進行大豆不同地區適應性試驗,目前三間屋、忠勇村與樟原村試區的大豆示範田均已成熟並採收,生育期介於90-110日之間。鷹嘴豆食譜共開發2項,分別為鷹嘴豆排骨湯與鷹嘴豆油飯。鷹嘴豆有機肥培試驗已於11月下旬育苗並於12月上旬定植至本田,目前處於幼苗期,預計於112年4-5月成熟並進行採收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