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慣行栽培下有色碾餘米之綜合減損技術研究
- 農業科技計畫 @ 農業部
計畫名稱建構慣行栽培下有色碾餘米之綜合減損技術研究的計畫主持人是吳東鴻, 執行機關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 研究領域是農藝類, 研究性質是應用研究, 計畫編號是109農科-19.1.2-種-X1(9), 研究目的是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中央款是1084000, 配合款是0, 計畫總經費是1084000, 執行成果摘要是異型紅米會造成嚴重有色碾餘米的產生,具有明顯的休眠與落粒性等雜草化性狀,易被保存於土壤中形成田間自生苗,而成為基因流布與病蟲害等媒介,進而使得投入資材虛耗形成高損耗供應鏈。有色碾餘米起因其生長勢旺盛造成與水稻間的養分競爭,又因具有紅色種皮與口感不佳等負面品質,大幅增加稻作生產成本、降低商品價值而限制....
計畫年度 | 109 |
計畫類別 | 科技 |
計畫名稱 | 建構慣行栽培下有色碾餘米之綜合減損技術研究 |
計畫編號 | 109農科-19.1.2-種-X1(9) |
計畫屬性 | 科學技術類 |
研究性質 | 應用研究 |
研究方法 | 自行研究 |
研究領域 | 農藝類 |
研究目的 | 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主管機關 | 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 |
執行機關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 |
計畫主持人 | 吳東鴻 |
中央款 | 1084000 |
配合款 | 0 |
計畫總經費 | 1084000 |
執行成果摘要 | 異型紅米會造成嚴重有色碾餘米的產生,具有明顯的休眠與落粒性等雜草化性狀,易被保存於土壤中形成田間自生苗,而成為基因流布與病蟲害等媒介,進而使得投入資材虛耗形成高損耗供應鏈。有色碾餘米起因其生長勢旺盛造成與水稻間的養分競爭,又因具有紅色種皮與口感不佳等負面品質,大幅增加稻作生產成本、降低商品價值而限制全球產業發展,世界各國無不積極尋找因應對策。臺灣習於水稻移植栽培,此法強化生育初期的雜草控制,但近年全臺仍遭受雜草型紅米的入侵,雖混雜率約莫0.5-1.0%,入侵後隨跨區聯合收穫加速擴散風險,加上一期作水稻收穫後馬上進行翻耕種植二期作水稻或部分產區使用宿根栽培,導致田間自生苗蔓延,使產量及品質大幅滑落。透過問卷調查台灣72.2%農民的耕作習慣,及對於紅米的風險認知,發現大多數農民可辨識雜草型紅米植株,但普遍認為其無危害因而放任生長;亦觀察到在連作栽培下,進行濕整地有利於紅米萌發並降低混雜率。另有設置一塊紅米防除試驗圃,歷經四期作發現,僅施用除草劑並無法有效防治紅米自生苗,且若未立即拔除紅米自生苗,則其落粒易累積在土壤種子庫中,使各期作紅米混雜率上升。因此,防治策略在考量經濟效益、有效性與可行性下,建議收穫後先湛水使殘留稻種發芽再進行翻耕作業,移植後連續間隔7天施用3次選擇性除草劑,推延自生苗的發生期,打破其繁殖週期,最終再針對少數雜草型紅米進行田間移除,作為降低慣行栽培下有色碾餘米之綠色供應鏈。 |
計畫年度109 |
計畫類別科技 |
計畫名稱建構慣行栽培下有色碾餘米之綜合減損技術研究 |
計畫編號109農科-19.1.2-種-X1(9) |
計畫屬性科學技術類 |
研究性質應用研究 |
研究方法自行研究 |
研究領域農藝類 |
研究目的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主管機關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 |
執行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 |
計畫主持人吳東鴻 |
中央款1084000 |
配合款0 |
計畫總經費1084000 |
執行成果摘要異型紅米會造成嚴重有色碾餘米的產生,具有明顯的休眠與落粒性等雜草化性狀,易被保存於土壤中形成田間自生苗,而成為基因流布與病蟲害等媒介,進而使得投入資材虛耗形成高損耗供應鏈。有色碾餘米起因其生長勢旺盛造成與水稻間的養分競爭,又因具有紅色種皮與口感不佳等負面品質,大幅增加稻作生產成本、降低商品價值而限制全球產業發展,世界各國無不積極尋找因應對策。臺灣習於水稻移植栽培,此法強化生育初期的雜草控制,但近年全臺仍遭受雜草型紅米的入侵,雖混雜率約莫0.5-1.0%,入侵後隨跨區聯合收穫加速擴散風險,加上一期作水稻收穫後馬上進行翻耕種植二期作水稻或部分產區使用宿根栽培,導致田間自生苗蔓延,使產量及品質大幅滑落。透過問卷調查台灣72.2%農民的耕作習慣,及對於紅米的風險認知,發現大多數農民可辨識雜草型紅米植株,但普遍認為其無危害因而放任生長;亦觀察到在連作栽培下,進行濕整地有利於紅米萌發並降低混雜率。另有設置一塊紅米防除試驗圃,歷經四期作發現,僅施用除草劑並無法有效防治紅米自生苗,且若未立即拔除紅米自生苗,則其落粒易累積在土壤種子庫中,使各期作紅米混雜率上升。因此,防治策略在考量經濟效益、有效性與可行性下,建議收穫後先湛水使殘留稻種發芽再進行翻耕作業,移植後連續間隔7天施用3次選擇性除草劑,推延自生苗的發生期,打破其繁殖週期,最終再針對少數雜草型紅米進行田間移除,作為降低慣行栽培下有色碾餘米之綠色供應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