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水魚塭養殖系統技術整合之研究
- 農業科技計畫 @ 農業部

計畫名稱鹹水魚塭養殖系統技術整合之研究的計畫主持人是沈子耘, 執行機關是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 研究領域是漁業類(含水產養殖), 研究性質是技術發展, 計畫編號是100農科-10.3.1-水-A6(4), 研究目的是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中央款是1793000, 配合款是0, 計畫總經費是1793000, 執行成果摘要是本研究使用虱目魚作為主要經濟養殖物種。牡蠣作為貝類養殖池生物,藻類淨水池使用龍鬚菜為材料。利用混合養殖技術建立魚、貝、藻類循環養殖系統,實驗過程中魚蝦池pH、溫度、鹽度、透明度、溶氧均在適合養殖範圍內,氨氮、亞硝酸氮濃度均在安全濃度以下,養殖時間總藻類濃度由50增加至213 ppb(μg/L)之間,....

計畫年度100
計畫類別科技
計畫名稱鹹水魚塭養殖系統技術整合之研究
計畫編號100農科-10.3.1-水-A6(4)
計畫屬性科學技術類
研究性質技術發展
研究方法自行研究
研究領域漁業類(含水產養殖)
研究目的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主管機關農委會水產試驗所
執行機關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
計畫主持人沈子耘
中央款1793000
配合款0
計畫總經費1793000
執行成果摘要本研究使用虱目魚作為主要經濟養殖物種。牡蠣作為貝類養殖池生物,藻類淨水池使用龍鬚菜為材料。利用混合養殖技術建立魚、貝、藻類循環養殖系統,實驗過程中魚蝦池pH、溫度、鹽度、透明度、溶氧均在適合養殖範圍內,氨氮、亞硝酸氮濃度均在安全濃度以下,養殖時間總藻類濃度由50增加至213 ppb(μg/L)之間,總懸浮固體濃度在7.5~26.5ppm之間,養殖中期貝類養殖池放養牡蠣並加以循環利用育肥。牡蠣育肥4週後肥滿度由4.2%增加至6.8%,相較於同時期七股潟湖所飼養的牡蠣肥滿度4.68%有較高的肥滿度。而比較養殖池及牡蠣池中綠藻、藍藻、矽藻、隱藻類均有下降。在光合菌改善底質部分,取其上清液檢測亞硝酸、銨氮濃度,在含有25%光合菌的上清液銨氮經過一星期由3.4下降至0.69 ppm,含有50%光合菌上清液銨氮經過一星期由2.1下降至0.78 ppm。含有25%光合菌上清液亞硝酸經過一星期由0.15維持0.15 ppm沒有改變,含有50%光合菌上清液亞硝酸經過一星期由0.2下降至0.06 ppm。<?

計畫年度

100

計畫類別

科技

計畫名稱

鹹水魚塭養殖系統技術整合之研究

計畫編號

100農科-10.3.1-水-A6(4)

計畫屬性

科學技術類

研究性質

技術發展

研究方法

自行研究

研究領域

漁業類(含水產養殖)

研究目的

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主管機關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

執行機關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

計畫主持人

沈子耘

中央款

1793000

配合款

0

計畫總經費

1793000

執行成果摘要

本研究使用虱目魚作為主要經濟養殖物種。牡蠣作為貝類養殖池生物,藻類淨水池使用龍鬚菜為材料。利用混合養殖技術建立魚、貝、藻類循環養殖系統,實驗過程中魚蝦池pH、溫度、鹽度、透明度、溶氧均在適合養殖範圍內,氨氮、亞硝酸氮濃度均在安全濃度以下,養殖時間總藻類濃度由50增加至213 ppb(μg/L)之間,總懸浮固體濃度在7.5~26.5ppm之間,養殖中期貝類養殖池放養牡蠣並加以循環利用育肥。牡蠣育肥4週後肥滿度由4.2%增加至6.8%,相較於同時期七股潟湖所飼養的牡蠣肥滿度4.68%有較高的肥滿度。而比較養殖池及牡蠣池中綠藻、藍藻、矽藻、隱藻類均有下降。在光合菌改善底質部分,取其上清液檢測亞硝酸、銨氮濃度,在含有25%光合菌的上清液銨氮經過一星期由3.4下降至0.69 ppm,含有50%光合菌上清液銨氮經過一星期由2.1下降至0.78 ppm。含有25%光合菌上清液亞硝酸經過一星期由0.15維持0.15 ppm沒有改變,含有50%光合菌上清液亞硝酸經過一星期由0.2下降至0.06 ppm。<?

根據識別碼 100農科-10.3.1-水-A6 4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5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100農科-10.3.1-水-A6 4 ...)

高效能生態養殖系統之建立

計畫主持人: 鄭金華 | 執行機關: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 | 研究領域: 漁業類(含水產養殖) | 研究性質: 技術發展 | 計畫編號: 100農科-10.3.1-水-A6(Z) | 研究目的: 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中央款: 8625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8625000 | 執行成果摘要: 「高效能生態養殖系統之建立」之中文摘要:一、「無特定病原泰國蝦之量產技術及產業推廣」 本試驗在SPF隔離防疫設施中進行SPF泰國蝦種蝦培育並建立其繁養殖技術,進而建立高成長的SPF泰國蝦種原...

@ 農業科技計畫

生態水培系統建立之研究

計畫主持人: 黃家富 | 執行機關: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 | 研究領域: 漁業類(含水產養殖) | 研究性質: 技術發展 | 計畫編號: 100農科-10.3.1-水-A6(5) | 研究目的: 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中央款: 1990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1990000 | 執行成果摘要: 本年度計畫利用市售的浮板式水耕系統(栽培床面積18m×2m)加以改裝結合循環水養殖系統(利用5個FRP桶組合而成;3桶養殖用,1桶過濾用,1桶蓄水供水,每桶2.5m×1.2m×1.2m),建立一套生態...

@ 農業科技計畫

零換水養蝦技術之研究

計畫主持人: 鄭金華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 | 研究領域: 漁業類(含水產養殖) | 研究性質: 技術發展 | 計畫編號: 100農科-10.3.1-水-A6(2) | 研究目的: 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中央款: 1951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1951000 | 執行成果摘要: 本研究以4個20㎡FRP桶進行草蝦(Penaeus monodon)高密度零換水養殖試驗。養殖桶中央懸吊掛網,以增加硝化細菌附著面積,並以0.5 hp泵浦搭配文氏管加強曝氣,以形成渠道式系統,每桶放養...

@ 農業科技計畫

無特定病原泰國蝦之量產技術及產業推廣

計畫主持人: 鄭金華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 | 研究領域: 漁業類(含水產養殖) | 研究性質: 技術發展 | 計畫編號: 100農科-10.3.1-水-A6(1) | 研究目的: 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中央款: 1343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1343000 | 執行成果摘要: 本試驗在SPF隔離防疫設施中進行SPF泰國蝦種蝦培育並建立其繁養殖技術,進而建立高成長的SPF泰國蝦種原。三個泰國蝦種原經4個月的成長以九如最快,里港次之,夏威夷最慢;各組♂、♀的平均體重分別為40....

@ 農業科技計畫

海水養殖草食性魚類種苗培育與應用

計畫主持人: 周昱翰 | 執行機關: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 | 研究領域: 漁業類(含水產養殖) | 研究性質: 技術發展 | 計畫編號: 100農科-10.3.1-水-A6(3) | 研究目的: 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中央款: 1548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1548000 | 執行成果摘要: 本實驗以LHRHa 及HCG對黑星銀(魚共)進行人工催熟誘導產卵試驗及文蛤養殖池混養黑星銀(魚共),探討草食性魚類放養密度對文蛤養殖期間大型藻類的生物控制效果。種魚被荷爾蒙催熟的效果在繁殖季節初期的效...

@ 農業科技計畫

高效能生態養殖系統之建立

計畫主持人: 鄭金華 | 執行機關: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 | 研究領域: 漁業類(含水產養殖) | 研究性質: 技術發展 | 計畫編號: 100農科-10.3.1-水-A6(Z) | 研究目的: 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中央款: 8625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8625000 | 執行成果摘要: 「高效能生態養殖系統之建立」之中文摘要:一、「無特定病原泰國蝦之量產技術及產業推廣」 本試驗在SPF隔離防疫設施中進行SPF泰國蝦種蝦培育並建立其繁養殖技術,進而建立高成長的SPF泰國蝦種原...

@ 農業科技計畫

生態水培系統建立之研究

計畫主持人: 黃家富 | 執行機關: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 | 研究領域: 漁業類(含水產養殖) | 研究性質: 技術發展 | 計畫編號: 100農科-10.3.1-水-A6(5) | 研究目的: 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中央款: 1990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1990000 | 執行成果摘要: 本年度計畫利用市售的浮板式水耕系統(栽培床面積18m×2m)加以改裝結合循環水養殖系統(利用5個FRP桶組合而成;3桶養殖用,1桶過濾用,1桶蓄水供水,每桶2.5m×1.2m×1.2m),建立一套生態...

@ 農業科技計畫

零換水養蝦技術之研究

計畫主持人: 鄭金華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 | 研究領域: 漁業類(含水產養殖) | 研究性質: 技術發展 | 計畫編號: 100農科-10.3.1-水-A6(2) | 研究目的: 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中央款: 1951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1951000 | 執行成果摘要: 本研究以4個20㎡FRP桶進行草蝦(Penaeus monodon)高密度零換水養殖試驗。養殖桶中央懸吊掛網,以增加硝化細菌附著面積,並以0.5 hp泵浦搭配文氏管加強曝氣,以形成渠道式系統,每桶放養...

@ 農業科技計畫

無特定病原泰國蝦之量產技術及產業推廣

計畫主持人: 鄭金華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 | 研究領域: 漁業類(含水產養殖) | 研究性質: 技術發展 | 計畫編號: 100農科-10.3.1-水-A6(1) | 研究目的: 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中央款: 1343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1343000 | 執行成果摘要: 本試驗在SPF隔離防疫設施中進行SPF泰國蝦種蝦培育並建立其繁養殖技術,進而建立高成長的SPF泰國蝦種原。三個泰國蝦種原經4個月的成長以九如最快,里港次之,夏威夷最慢;各組♂、♀的平均體重分別為40....

@ 農業科技計畫

海水養殖草食性魚類種苗培育與應用

計畫主持人: 周昱翰 | 執行機關: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 | 研究領域: 漁業類(含水產養殖) | 研究性質: 技術發展 | 計畫編號: 100農科-10.3.1-水-A6(3) | 研究目的: 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中央款: 1548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1548000 | 執行成果摘要: 本實驗以LHRHa 及HCG對黑星銀(魚共)進行人工催熟誘導產卵試驗及文蛤養殖池混養黑星銀(魚共),探討草食性魚類放養密度對文蛤養殖期間大型藻類的生物控制效果。種魚被荷爾蒙催熟的效果在繁殖季節初期的效...

@ 農業科技計畫

[ 搜尋所有 100農科-10.3.1-水-A6 4 ... ]

根據名稱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5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 ...)

海中「蟳」寶大突破! 迎向世界展蟳力

更新日期: 2021-10-06T01:04:00 | 內容: 正逢秋蟹當肥時節,臺灣突破紅蟳養殖技術,成功培育出第一批「全人工」鋸緣青蟹!俗稱紅蟳的鋸緣青蟹是國人珍愛的喜慶佳節食材,也是世界各國餐桌上的美味,征服不少老饕的味蕾。然而紅蟳繁殖技術開發不易,長久以來...

@ 水產試驗所新聞稿

水產種苗研究團隊-龍膽石斑遺傳育種之研究

計畫主持人: 林峰右 | 執行機關: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 | 研究領域: 漁業類(含水產養殖) | 研究性質: 技術發展 | 計畫編號: 100農科-10.3.1-水-A2(3) | 研究目的: 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中央款: 2811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2811000 | 執行成果摘要: 由於知識經濟的驅動,生物技術應用於水產養殖的發展是我國近年來重要的策略之ㄧ,各先進國家希望透過生物技術的應用提供農業科技新的契機;本研究目的主要為龍膽石斑魚遺傳育種之相關研究,透過建構選種及育種模式建...

@ 農業科技計畫

氧化還原電位為偵測文蛤養殖池底土狀況之利器

更新日期: 2011-12-04T16:00:00 | 內容: 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依據長期現場測量結果,成功建立文蛤養殖池底土偵測技術,即文蛤池底土氧化還原電位在-200 mV以下時,表示文蛤池底底土已經惡化,應緊急進行底土改善處理,否則養殖...

@ 水產試驗所新聞稿

因應氣候變遷-耐低溫石斑魚繁殖成功

更新日期: 2013-07-09T16:00:00 | 內容: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已成功的繁殖出耐低溫之褐石斑魚(俗稱油斑)。

@ 水產試驗所新聞稿

因應氣候變遷-耐低溫石斑魚繁殖成功

更新日期: 2012-07-09T16:00:00 | 內容: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已成功的繁殖出耐低溫之褐石斑魚(俗稱油斑)。

@ 水產試驗所新聞稿

海中「蟳」寶大突破! 迎向世界展蟳力

更新日期: 2021-10-06T01:04:00 | 內容: 正逢秋蟹當肥時節,臺灣突破紅蟳養殖技術,成功培育出第一批「全人工」鋸緣青蟹!俗稱紅蟳的鋸緣青蟹是國人珍愛的喜慶佳節食材,也是世界各國餐桌上的美味,征服不少老饕的味蕾。然而紅蟳繁殖技術開發不易,長久以來...

@ 水產試驗所新聞稿

水產種苗研究團隊-龍膽石斑遺傳育種之研究

計畫主持人: 林峰右 | 執行機關: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 | 研究領域: 漁業類(含水產養殖) | 研究性質: 技術發展 | 計畫編號: 100農科-10.3.1-水-A2(3) | 研究目的: 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中央款: 2811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2811000 | 執行成果摘要: 由於知識經濟的驅動,生物技術應用於水產養殖的發展是我國近年來重要的策略之ㄧ,各先進國家希望透過生物技術的應用提供農業科技新的契機;本研究目的主要為龍膽石斑魚遺傳育種之相關研究,透過建構選種及育種模式建...

@ 農業科技計畫

氧化還原電位為偵測文蛤養殖池底土狀況之利器

更新日期: 2011-12-04T16:00:00 | 內容: 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依據長期現場測量結果,成功建立文蛤養殖池底土偵測技術,即文蛤池底土氧化還原電位在-200 mV以下時,表示文蛤池底底土已經惡化,應緊急進行底土改善處理,否則養殖...

@ 水產試驗所新聞稿

因應氣候變遷-耐低溫石斑魚繁殖成功

更新日期: 2013-07-09T16:00:00 | 內容: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已成功的繁殖出耐低溫之褐石斑魚(俗稱油斑)。

@ 水產試驗所新聞稿

因應氣候變遷-耐低溫石斑魚繁殖成功

更新日期: 2012-07-09T16:00:00 | 內容: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已成功的繁殖出耐低溫之褐石斑魚(俗稱油斑)。

@ 水產試驗所新聞稿

[ 搜尋所有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 ... ]

根據姓名 沈子耘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2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沈子耘 ...)

沈子耘

職稱: 董事長 | 持有股份數: 100 | 所代表法人: 發達投資有限公司 | 元亨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28646017

@ 董監事資料集

沈子耘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100000 | 所代表法人: | 發達投資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53130636

@ 董監事資料集

沈子耘

職稱: 董事長 | 持有股份數: 100 | 所代表法人: 發達投資有限公司 | 元亨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28646017

@ 董監事資料集

沈子耘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100000 | 所代表法人: | 發達投資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53130636

@ 董監事資料集

[ 搜尋所有 沈子耘 ... ]

姓名 沈子耘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2 筆) (或要:查詢所有 沈子耘)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新竹縣竹東鎮二重里16鄰自由街120巷5號4樓之3
沈子耘28646017核准設立

新竹縣竹東鎮二重里16鄰自由街120巷5號4樓之3
沈子耘53130636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新竹縣竹東鎮二重里16鄰自由街120巷5號4樓之3 | 負責人: 沈子耘 | 統編: 28646017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新竹縣竹東鎮二重里16鄰自由街120巷5號4樓之3 | 負責人: 沈子耘 | 統編: 53130636 | 核准設立

在『農業科技計畫』資料集內搜尋:


與鹹水魚塭養殖系統技術整合之研究同分類的農業科技計畫

運用聲景及公民科學資料建構物種豐度分布研究

計畫主持人: 陳宛均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自然生態保育 | 研究性質: 應用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3-生-W5(Z) | 研究目的: 增進知識 | 中央款: 2869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2869000 | 執行成果摘要: 「運用聲景及公民科學資料建構物種豐度分布研究」之中文摘要:一、「運用聲景及公民科學資料建構物種豐度分布研究」依據鳥類遷徙屬性,在全年、繁殖季、非繁殖季的時間尺度下不足6筆清單的網格視為缺乏資料,發現全...

紅外線熱像儀於水鳥夜間調查之應用

計畫主持人: 黃書彥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自然生態保育 | 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3-生-W4 | 研究目的: 增進知識 | 中央款: 745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745000 | 執行成果摘要: 面對自然泥灘地的不斷漸少,人為濕地的水鳥保育功能日益受到重視。在特定的經營方式或操作過程中,農田、鹽田及水產養殖池等人為濕地提供了水鳥利用機會,降低自然濕地減少帶來的衝擊。然而這些人為濕地,近年也成為...

西南沿海典型濕地水鳥組成與農漁生產型態關聯分析

計畫主持人: 洪夢祺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自然生態保育 | 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3-生-W3 | 研究目的: 增進知識 | 中央款: 1031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1031000 | 執行成果摘要: 臺灣西南沿海位處東亞澳遷飛路線(East-Asian Australasian Flyway, EAAF)中途點,廣布沙洲、鹽田、魚塭與農田,為重要的度冬地(wintering grounds)和補給...

太陽光電對黑面琵鷺及相關功能群水鳥棲地利用之影響

計畫主持人: 洪夢祺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自然生態保育 | 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3-生-W2 | 研究目的: 增進知識 | 中央款: 1108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1108000 | 執行成果摘要: 太陽光電對生態可能之潛在疑慮,在於地景改變影響水鳥棲地選擇意願、誤認光電板為水面造成撞擊傷亡,及清洗維護廢水、金屬結構抗蝕元素隨時間釋出等是否影響水質與生態系健康等問題。然而,包括漁電共生在內之太陽光...

特生中心試驗站長期監測之研究-七股、烏石坑、藤枝、合歡山地區及生態園區

計畫主持人: 陳元龍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自然生態保育 | 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3-生-W1 | 研究目的: 增進知識 | 中央款: 7487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7487000 | 執行成果摘要: 本計畫為本所所屬之各研究中心與生態教育園區之生物資源調查與監測、環境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之關係及研究中心經營管理等方向之研究與探討。主要目標為協助配合本所各項試驗研究,並進行經常性之林地護管作業及經營管理...

臺灣產虎尾草屬植物系統分類學研究

計畫主持人: 陳志輝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自然生態保育 | 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2-生-W8 | 研究目的: 增進知識 | 中央款: 752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752000 | 執行成果摘要: 根據2000年出版之臺灣植物誌第2版第5卷,臺灣的虎尾草屬植物有孟仁草(Chloris barbata Sw.)、臺灣虎尾草(C. formosana (Honda) Keng)、蓋氏虎尾草(C. g...

苗栗淺山地區受脅植物保育計畫之研究(4/4)

計畫主持人: 李權裕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自然生態保育 | 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2-生-W7 | 研究目的: 增進知識 | 中央款: 1463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1463000 | 執行成果摘要: 由於人類的活動、農業藥劑的施用及土地利用型態改變促使環境快速變動,導致物種數量持續快速的減損。棲息地破碎化是生物多樣性降低和物種滅絕的重要影響因素;在苗栗地區由於使用土地利用型態的差異,保留比較多不同...

國家受脅植物分布資料擴增及熱點分析

計畫主持人: 李先祐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自然生態保育 | 研究性質: 應用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2-生-W6 | 研究目的: 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中央款: 748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748000 | 執行成果摘要: 依據《2017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臺灣一共有989個維管束植物分類群屬於受脅等級。掌握受脅植物的分布範圍是保育行動的基礎,但目前能取得的受脅植物時空分布資料存在紀錄年代古老、座標不精確、調查地...

臺灣3種受脅植物生態生理之研究

計畫主持人: 王經文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林業類 | 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2-生-W5 | 研究目的: 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中央款: 834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834000 | 執行成果摘要: 高氏柴胡(Bupleurum kaoi)被評估為瀕危(Endangered, EN)植物、海米(Carex kobomugi)為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CR)、太魯閣薹(C...

原生鬼筆科真菌調查研究

計畫主持人: 黃秀雯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林業類 | 研究性質: 應用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2-生-W4 | 研究目的: 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中央款: 785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785000 | 執行成果摘要: 進行野外調查截至11月止,陸續發現現竹蓀(Phallus sp.)、細皺鬼筆(P.rugulosus)、竹林蛇頭菌(Mutinus bambusinus)菌等鬼筆科真菌子實體。鬼筆科真菌廣泛出現於平地...

澤芹與臺灣蛇床子之生物學特性探討

計畫主持人: 翁韶良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林業類 | 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2-生-W3 | 研究目的: 增進知識 | 中央款: 737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737000 | 執行成果摘要: 本研究本(112)年度主要進行澤芹(Sium suave Walt.)與臺灣蛇床子(Cnidium monnieri (L.) Gusson var. formosanum (Yabe) Kitaga...

不同農法對水田微藻群聚影響之研究

計畫主持人: 李麗華 | 執行機關: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自然生態保育 | 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2-生-W2 | 研究目的: 增進知識 | 中央款: 748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748000 | 執行成果摘要: 本計畫完成新北貢寮、臺中霧峰四德、五福、臺南官田、高雄旗山、磚子窯及屏東萬丹等7個樣點的水田及菱角田微藻採集工作。其中官田及旗山樣區分有友善田及慣行田兩種農法進行藻種比較。總計目前鑑定出5門41屬74...

臺灣產真菌系統演化架構修訂與物種名錄編輯

計畫主持人: 張和明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自然生態保育 | 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2-生-W1 | 研究目的: 增進知識 | 中央款: 781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781000 | 執行成果摘要: 真菌是一群構造相對簡單的生命體,近年來以DNA序列為主的分子生物學證據則證實目前的分類系統存在許多的錯誤,而無法顯現這群構造簡單生物間彼此的親緣關係,以及它們與其他複雜生物間的系統演化關連。本計畫經由...

台灣特有亞種雀形目鳥類分類地位之重新檢視-以白眉林鴝與松鴉為例

計畫主持人: 姚正得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自然生態保育 | 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1-生-W7 | 研究目的: 增進知識 | 中央款: 749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749000 | 執行成果摘要: 分子工具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探索演化過程的能力。親緣地理學透過引入研究遺傳變異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分佈的框架,徹底改變了物種層面的演化研究。本研究探討臺灣和亞洲大陸之間的白眉林鴝Tarsiger ind...

臺灣東部地區雙翅目大蚊資源及分布調查

計畫主持人: 朱汶偵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自然生態保育 | 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1-生-W6 | 研究目的: 增進知識 | 中央款: 747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747000 | 執行成果摘要: 本計畫(2022-2023)進行花蓮縣、臺東縣地區之大蚊科物種調查。利用大蚊趨光性,於天黑開始點燈至午夜。共完成64次調查,採集並製作230隻大蚊乾式標本。其中以大蚊科大蚊屬(Tipula)的針大蚊亞...

運用聲景及公民科學資料建構物種豐度分布研究

計畫主持人: 陳宛均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自然生態保育 | 研究性質: 應用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3-生-W5(Z) | 研究目的: 增進知識 | 中央款: 2869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2869000 | 執行成果摘要: 「運用聲景及公民科學資料建構物種豐度分布研究」之中文摘要:一、「運用聲景及公民科學資料建構物種豐度分布研究」依據鳥類遷徙屬性,在全年、繁殖季、非繁殖季的時間尺度下不足6筆清單的網格視為缺乏資料,發現全...

紅外線熱像儀於水鳥夜間調查之應用

計畫主持人: 黃書彥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自然生態保育 | 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3-生-W4 | 研究目的: 增進知識 | 中央款: 745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745000 | 執行成果摘要: 面對自然泥灘地的不斷漸少,人為濕地的水鳥保育功能日益受到重視。在特定的經營方式或操作過程中,農田、鹽田及水產養殖池等人為濕地提供了水鳥利用機會,降低自然濕地減少帶來的衝擊。然而這些人為濕地,近年也成為...

西南沿海典型濕地水鳥組成與農漁生產型態關聯分析

計畫主持人: 洪夢祺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自然生態保育 | 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3-生-W3 | 研究目的: 增進知識 | 中央款: 1031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1031000 | 執行成果摘要: 臺灣西南沿海位處東亞澳遷飛路線(East-Asian Australasian Flyway, EAAF)中途點,廣布沙洲、鹽田、魚塭與農田,為重要的度冬地(wintering grounds)和補給...

太陽光電對黑面琵鷺及相關功能群水鳥棲地利用之影響

計畫主持人: 洪夢祺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自然生態保育 | 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3-生-W2 | 研究目的: 增進知識 | 中央款: 1108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1108000 | 執行成果摘要: 太陽光電對生態可能之潛在疑慮,在於地景改變影響水鳥棲地選擇意願、誤認光電板為水面造成撞擊傷亡,及清洗維護廢水、金屬結構抗蝕元素隨時間釋出等是否影響水質與生態系健康等問題。然而,包括漁電共生在內之太陽光...

特生中心試驗站長期監測之研究-七股、烏石坑、藤枝、合歡山地區及生態園區

計畫主持人: 陳元龍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自然生態保育 | 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3-生-W1 | 研究目的: 增進知識 | 中央款: 7487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7487000 | 執行成果摘要: 本計畫為本所所屬之各研究中心與生態教育園區之生物資源調查與監測、環境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之關係及研究中心經營管理等方向之研究與探討。主要目標為協助配合本所各項試驗研究,並進行經常性之林地護管作業及經營管理...

臺灣產虎尾草屬植物系統分類學研究

計畫主持人: 陳志輝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自然生態保育 | 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2-生-W8 | 研究目的: 增進知識 | 中央款: 752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752000 | 執行成果摘要: 根據2000年出版之臺灣植物誌第2版第5卷,臺灣的虎尾草屬植物有孟仁草(Chloris barbata Sw.)、臺灣虎尾草(C. formosana (Honda) Keng)、蓋氏虎尾草(C. g...

苗栗淺山地區受脅植物保育計畫之研究(4/4)

計畫主持人: 李權裕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自然生態保育 | 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2-生-W7 | 研究目的: 增進知識 | 中央款: 1463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1463000 | 執行成果摘要: 由於人類的活動、農業藥劑的施用及土地利用型態改變促使環境快速變動,導致物種數量持續快速的減損。棲息地破碎化是生物多樣性降低和物種滅絕的重要影響因素;在苗栗地區由於使用土地利用型態的差異,保留比較多不同...

國家受脅植物分布資料擴增及熱點分析

計畫主持人: 李先祐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自然生態保育 | 研究性質: 應用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2-生-W6 | 研究目的: 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中央款: 748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748000 | 執行成果摘要: 依據《2017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臺灣一共有989個維管束植物分類群屬於受脅等級。掌握受脅植物的分布範圍是保育行動的基礎,但目前能取得的受脅植物時空分布資料存在紀錄年代古老、座標不精確、調查地...

臺灣3種受脅植物生態生理之研究

計畫主持人: 王經文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林業類 | 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2-生-W5 | 研究目的: 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中央款: 834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834000 | 執行成果摘要: 高氏柴胡(Bupleurum kaoi)被評估為瀕危(Endangered, EN)植物、海米(Carex kobomugi)為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CR)、太魯閣薹(C...

原生鬼筆科真菌調查研究

計畫主持人: 黃秀雯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林業類 | 研究性質: 應用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2-生-W4 | 研究目的: 發展農林漁牧(不含食品加工與包裝) | 中央款: 785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785000 | 執行成果摘要: 進行野外調查截至11月止,陸續發現現竹蓀(Phallus sp.)、細皺鬼筆(P.rugulosus)、竹林蛇頭菌(Mutinus bambusinus)菌等鬼筆科真菌子實體。鬼筆科真菌廣泛出現於平地...

澤芹與臺灣蛇床子之生物學特性探討

計畫主持人: 翁韶良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林業類 | 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2-生-W3 | 研究目的: 增進知識 | 中央款: 737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737000 | 執行成果摘要: 本研究本(112)年度主要進行澤芹(Sium suave Walt.)與臺灣蛇床子(Cnidium monnieri (L.) Gusson var. formosanum (Yabe) Kitaga...

不同農法對水田微藻群聚影響之研究

計畫主持人: 李麗華 | 執行機關: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自然生態保育 | 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2-生-W2 | 研究目的: 增進知識 | 中央款: 748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748000 | 執行成果摘要: 本計畫完成新北貢寮、臺中霧峰四德、五福、臺南官田、高雄旗山、磚子窯及屏東萬丹等7個樣點的水田及菱角田微藻採集工作。其中官田及旗山樣區分有友善田及慣行田兩種農法進行藻種比較。總計目前鑑定出5門41屬74...

臺灣產真菌系統演化架構修訂與物種名錄編輯

計畫主持人: 張和明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自然生態保育 | 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2-生-W1 | 研究目的: 增進知識 | 中央款: 781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781000 | 執行成果摘要: 真菌是一群構造相對簡單的生命體,近年來以DNA序列為主的分子生物學證據則證實目前的分類系統存在許多的錯誤,而無法顯現這群構造簡單生物間彼此的親緣關係,以及它們與其他複雜生物間的系統演化關連。本計畫經由...

台灣特有亞種雀形目鳥類分類地位之重新檢視-以白眉林鴝與松鴉為例

計畫主持人: 姚正得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自然生態保育 | 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1-生-W7 | 研究目的: 增進知識 | 中央款: 749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749000 | 執行成果摘要: 分子工具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探索演化過程的能力。親緣地理學透過引入研究遺傳變異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分佈的框架,徹底改變了物種層面的演化研究。本研究探討臺灣和亞洲大陸之間的白眉林鴝Tarsiger ind...

臺灣東部地區雙翅目大蚊資源及分布調查

計畫主持人: 朱汶偵 | 執行機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研究領域: 自然生態保育 | 研究性質: 基礎研究 | 計畫編號: 112農科-7.2.1-生-W6 | 研究目的: 增進知識 | 中央款: 747000 | 配合款: 0 | 計畫總經費: 747000 | 執行成果摘要: 本計畫(2022-2023)進行花蓮縣、臺東縣地區之大蚊科物種調查。利用大蚊趨光性,於天黑開始點燈至午夜。共完成64次調查,採集並製作230隻大蚊乾式標本。其中以大蚊科大蚊屬(Tipula)的針大蚊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