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富源國小
- 農村好讚 @ 農業部

名稱11.富源國小的經度是121.37563, 緯度是23.57862, 社區代碼是U0901, 內容是富源國小創建於民國2年,時值日據時代,名為拔子安公學校;民國22年更名為拔子公學學校;民國29年更名為白川國民學校;民國35年更名為富源國民學校;民國57年更名為富源國民小學,沿用至今。。學生大部分是阿美族原住民小朋友,校內不但有原住民傳統文化教室,佈告欄或洗手台的各個角落都有阿美族語教學的字卡,可....

#11.富源國小的地圖

代碼775
社區代碼U0901
名稱11.富源國小
經度121.37563
緯度23.57862
內容富源國小創建於民國2年,時值日據時代,名為拔子安公學校;民國22年更名為拔子公學學校;民國29年更名為白川國民學校;民國35年更名為富源國民學校;民國57年更名為富源國民小學,沿用至今。。學生大部分是阿美族原住民小朋友,校內不但有原住民傳統文化教室,佈告欄或洗手台的各個角落都有阿美族語教學的字卡,可以看得出來學校對於原住民文化的自覺與重視。。花蓮縣光復鄉有許多所小學,一直是台灣少棒的搖籃,為台灣培育出許多職棒球星;不過這些年來位在瑞穗鄉的富源國小卻異軍突起,不只代表花蓮縣出賽全國棒球賽,更在電影紀錄片(野球孩子)留下一個重要位置。
更新日期2016/9/12 下午 11:32:00

代碼

775

社區代碼

U0901

名稱

11.富源國小

經度

121.37563

緯度

23.57862

內容

富源國小創建於民國2年,時值日據時代,名為拔子安公學校;民國22年更名為拔子公學學校;民國29年更名為白川國民學校;民國35年更名為富源國民學校;民國57年更名為富源國民小學,沿用至今。。學生大部分是阿美族原住民小朋友,校內不但有原住民傳統文化教室,佈告欄或洗手台的各個角落都有阿美族語教學的字卡,可以看得出來學校對於原住民文化的自覺與重視。。花蓮縣光復鄉有許多所小學,一直是台灣少棒的搖籃,為台灣培育出許多職棒球星;不過這些年來位在瑞穗鄉的富源國小卻異軍突起,不只代表花蓮縣出賽全國棒球賽,更在電影紀錄片(野球孩子)留下一個重要位置。

更新日期

2016/9/12 下午 11:32:00

11.富源國小地圖 [ 導航 ]


按這裡載入11.富源國小的地圖

(需要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根據名稱 11.富源國小 找到的相關資料

原住民野菜圖鑑

作者: 花蓮縣瑞穗鄉富源國民小學, 林玉芬作 | 出版機構: 花縣富源國小 | 版次: 第一版 | 預訂出版日: 108/07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48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05-9729-5 (精裝, 48面, 22X30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原住民野菜圖鑑

作者: 花蓮縣瑞穗鄉富源國民小學, 林玉芬作 | 出版機構: 花縣富源國小 | 版次: 第一版 | 預訂出版日: 108/07 | 適讀對象: 兒童(6-12) | 頁數: 48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05-9729-5 (精裝, 48面, 22X30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 搜尋所有 11.富源國小 ... ]

在『農村好讚』資料集內搜尋:


與11.富源國小同分類的農村好讚

6.菁寮十字架堂

經度: 120.340029 | 緯度: 23.378385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異國建築!!。建於西元1960年,由普立茲建築獎的德籍建築大師Gottfried Bohm所設計的聖十字堂,教堂內主祭壇中的香爐和祖先牌位、八角形祭壇,以及朱紅的格子窗,中西交融的種種細節豐富了整體感...

7.菁寮國小(禮堂、舊辦公室、日治升旗台)(歷史建築)

經度: 120.339108 | 緯度: 23.378756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創校於民國前一年的菁寮國小,是座百年學校。學校後來開始整修或拆除,留下來較有歷史性的建築,主要是禮堂、辦公室與日治時期的升旗臺。木造禮堂和辦公室為戰後初期所建,延續日據時期運用歐美建築工藝特徵,採光通...

8.菁寮黃家古厝

經度: 120.33524 | 緯度: 23.377599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黃宅古厝建於1928年為一座融合東方傳統與西洋巴洛克式建築,當地人稱之:「西洋樓仔」,起造人為黃爐及黃水順兩兄弟,立面屬二落正身五間起,兩側對稱的設計相當氣派,正面有雙柱式造型及洗石子山牆,牆額上還有...

9.荷蘭井(紅毛井)

經度: 120.335494 | 緯度: 23.379448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在北勢老街的轉角處,有一口荷蘭時期開鑿,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古井。昔日村民仰賴這口井維生,飲水、挑水及洗滌。昔日媽媽們揹著小孩,聚集在井邊洗衣的場景,是老一輩阿公阿嬤的共同記憶。。天然純淨的深井泉...

10.瑞榮鐘錶店(時鐘博物館)

經度: 120.336104 | 緯度: 23.378749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店內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的大小鐘錶見證了台灣經濟發展的歷史痕跡。近年來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傳統鐘錶業逐漸走入蕭條沒落,品牌和款式都無法抵擋都市的多樣性和流行性,瑞榮的殷老闆堅持傳統的技術,除鐘錶買賣之外也...

11.隆泰棉被店(煌明伯)

經度: 120.336244 | 緯度: 23.378795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這是無米樂的主角之一煌明伯所經營的傳統手工棉被店,超過半個世紀。煌明伯有五十年的手工棉被經驗,店內保存各年代的棉被樣式,早期以手工彈棉被,現今改用機械替代純手工。。聽煌明伯滔滔不絕、兩手揮舞地向訪客傾...

12.販仔間

經度: 120.335826 | 緯度: 23.379182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古早的旅社!!。在早期物資匱乏的年代裡,交通不便,自明鄭時期到日治初期,來往各地都須靠雙腳行走。而基層的小生意人(販仔)為謀求生活,挑著一根扁擔,擔子裡做生意的工具樣樣俱全,步行數十里到各地經商。因此...

13.老茶室

經度: 120.335623 | 緯度: 23.379316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供應各地商旅飲茶休息的茶坊,當時被稱為「老茶室」,外表雖然看起來小巧平實,卻散發著一絲絲屬於菁寮老街的古味。

14.國能伯三合院

經度: 120.33691 | 緯度: 23.380092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為完整的農村三合院住宅,舉辦嫁妝文化節時,新娘大都由此出發及拜別父母,因此成為文化節的主角,也是地方士紳黃國能先生的故居。

15.稻稻來綠色餐廳

經度: 120.335939 | 緯度: 23.379361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環保綠色餐廳位於菁寮老街上,結合村內栽種的有機蔬菜及良質好米的聚落餐廳,由三里共同來管理及經營,預計在民國102年開張。

16.親水公園(菁寮國小對面)

經度: 120.339129 | 緯度: 23.378508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墨林村得天獨厚,擁有豐富的水資源,運用特有的水文環境,搭配石頭、植物與小橋的造景,還有戲水休閒功能的堤岸。兼具教育特色的公園,是學校生態教學的活教材。其再生歸功於墨林村長殷獻政和雲科大師生合作,並獲得...

17.義昌碾米廠(歷史建築)

經度: 120.336623 | 緯度: 23.380051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碾米超過半世紀的義昌碾米廠,創設於西元1948年。老式的木造碾米機為檜木所製,帶著淡淡的香味,是台灣現存少數還能運作的木造碾米機器。隨時代進步,新式輾米機具出現而漸沒落。。目前碾米廠僅開放參觀。牆上日...

18.後壁區農會(農特產品推廣中心)

經度: 120.336066 | 緯度: 23.37803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冠軍米的故鄉!!。台南後壁區是出產全國冠軍米的故鄉,也是全台灣數一數二的黃金穀倉,種稻面積達三千五百公頃,此地土壤屬黏土質,加上引自曾文水庫、烏山頭水庫的南瀛好水,堅持在無工業污染、水質純淨、土壤優質...

19.黑糖間

經度: 120.337366 | 緯度: 23.382821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社區內目前保有相當多的三合院,為推動農村社區文化傳承傳統製糖技術,利用社區閒置三合院成立黑糖工作室,透過舊建物再利用的方式,營造成遊客體驗手工黑糖DIY的地方,作為遊客駐足、參觀與在地居民活動、交流所...

20.無米樂體驗園區

經度: 120.335239 | 緯度: 23.376654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為整合社區文化巡禮活動,活絡農村社區觀光,讓全國人民加入農作生產體驗教育,直接與農友接觸建構互信耕作理念而設立園區,不定時舉辦多次活動如「入穀無米樂」。。在冠軍米稻田體驗插秧、施肥、除草、巡稻等工作,...

6.菁寮十字架堂

經度: 120.340029 | 緯度: 23.378385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異國建築!!。建於西元1960年,由普立茲建築獎的德籍建築大師Gottfried Bohm所設計的聖十字堂,教堂內主祭壇中的香爐和祖先牌位、八角形祭壇,以及朱紅的格子窗,中西交融的種種細節豐富了整體感...

7.菁寮國小(禮堂、舊辦公室、日治升旗台)(歷史建築)

經度: 120.339108 | 緯度: 23.378756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創校於民國前一年的菁寮國小,是座百年學校。學校後來開始整修或拆除,留下來較有歷史性的建築,主要是禮堂、辦公室與日治時期的升旗臺。木造禮堂和辦公室為戰後初期所建,延續日據時期運用歐美建築工藝特徵,採光通...

8.菁寮黃家古厝

經度: 120.33524 | 緯度: 23.377599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黃宅古厝建於1928年為一座融合東方傳統與西洋巴洛克式建築,當地人稱之:「西洋樓仔」,起造人為黃爐及黃水順兩兄弟,立面屬二落正身五間起,兩側對稱的設計相當氣派,正面有雙柱式造型及洗石子山牆,牆額上還有...

9.荷蘭井(紅毛井)

經度: 120.335494 | 緯度: 23.379448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在北勢老街的轉角處,有一口荷蘭時期開鑿,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古井。昔日村民仰賴這口井維生,飲水、挑水及洗滌。昔日媽媽們揹著小孩,聚集在井邊洗衣的場景,是老一輩阿公阿嬤的共同記憶。。天然純淨的深井泉...

10.瑞榮鐘錶店(時鐘博物館)

經度: 120.336104 | 緯度: 23.378749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店內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的大小鐘錶見證了台灣經濟發展的歷史痕跡。近年來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傳統鐘錶業逐漸走入蕭條沒落,品牌和款式都無法抵擋都市的多樣性和流行性,瑞榮的殷老闆堅持傳統的技術,除鐘錶買賣之外也...

11.隆泰棉被店(煌明伯)

經度: 120.336244 | 緯度: 23.378795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這是無米樂的主角之一煌明伯所經營的傳統手工棉被店,超過半個世紀。煌明伯有五十年的手工棉被經驗,店內保存各年代的棉被樣式,早期以手工彈棉被,現今改用機械替代純手工。。聽煌明伯滔滔不絕、兩手揮舞地向訪客傾...

12.販仔間

經度: 120.335826 | 緯度: 23.379182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古早的旅社!!。在早期物資匱乏的年代裡,交通不便,自明鄭時期到日治初期,來往各地都須靠雙腳行走。而基層的小生意人(販仔)為謀求生活,挑著一根扁擔,擔子裡做生意的工具樣樣俱全,步行數十里到各地經商。因此...

13.老茶室

經度: 120.335623 | 緯度: 23.379316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供應各地商旅飲茶休息的茶坊,當時被稱為「老茶室」,外表雖然看起來小巧平實,卻散發著一絲絲屬於菁寮老街的古味。

14.國能伯三合院

經度: 120.33691 | 緯度: 23.380092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為完整的農村三合院住宅,舉辦嫁妝文化節時,新娘大都由此出發及拜別父母,因此成為文化節的主角,也是地方士紳黃國能先生的故居。

15.稻稻來綠色餐廳

經度: 120.335939 | 緯度: 23.379361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環保綠色餐廳位於菁寮老街上,結合村內栽種的有機蔬菜及良質好米的聚落餐廳,由三里共同來管理及經營,預計在民國102年開張。

16.親水公園(菁寮國小對面)

經度: 120.339129 | 緯度: 23.378508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墨林村得天獨厚,擁有豐富的水資源,運用特有的水文環境,搭配石頭、植物與小橋的造景,還有戲水休閒功能的堤岸。兼具教育特色的公園,是學校生態教學的活教材。其再生歸功於墨林村長殷獻政和雲科大師生合作,並獲得...

17.義昌碾米廠(歷史建築)

經度: 120.336623 | 緯度: 23.380051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碾米超過半世紀的義昌碾米廠,創設於西元1948年。老式的木造碾米機為檜木所製,帶著淡淡的香味,是台灣現存少數還能運作的木造碾米機器。隨時代進步,新式輾米機具出現而漸沒落。。目前碾米廠僅開放參觀。牆上日...

18.後壁區農會(農特產品推廣中心)

經度: 120.336066 | 緯度: 23.37803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冠軍米的故鄉!!。台南後壁區是出產全國冠軍米的故鄉,也是全台灣數一數二的黃金穀倉,種稻面積達三千五百公頃,此地土壤屬黏土質,加上引自曾文水庫、烏山頭水庫的南瀛好水,堅持在無工業污染、水質純淨、土壤優質...

19.黑糖間

經度: 120.337366 | 緯度: 23.382821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社區內目前保有相當多的三合院,為推動農村社區文化傳承傳統製糖技術,利用社區閒置三合院成立黑糖工作室,透過舊建物再利用的方式,營造成遊客體驗手工黑糖DIY的地方,作為遊客駐足、參觀與在地居民活動、交流所...

20.無米樂體驗園區

經度: 120.335239 | 緯度: 23.376654 | 社區代碼: R0501 | 內容: 為整合社區文化巡禮活動,活絡農村社區觀光,讓全國人民加入農作生產體驗教育,直接與農友接觸建構互信耕作理念而設立園區,不定時舉辦多次活動如「入穀無米樂」。。在冠軍米稻田體驗插秧、施肥、除草、巡稻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