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芡實生態池
- 農村好讚 @ 農業部

名稱2.芡實生態池的經度是121.047696, 緯度是24.697763, 社區代碼是J1201, 內容是數年前南埔村民郭光武先生在養田螺的山田裡發現一片很大的葉子,葉脈是紅的,葉面上都是刺,由於以前?見過這種植物且只生一株,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查證為快滅絕的芡實,讓郭老先生一頭栽進復育芡實的領域。於是花了數年的時間,對芡實作鉅細靡遺的觀察,並寫下生長記錄,像是「好天,雙胞葉,開九苞花,尾部有一節一節的斑....

#2.芡實生態池的地圖

代碼1706
社區代碼J1201
名稱2.芡實生態池
經度121.047696
緯度24.697763
內容數年前南埔村民郭光武先生在養田螺的山田裡發現一片很大的葉子,葉脈是紅的,葉面上都是刺,由於以前?見過這種植物且只生一株,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查證為快滅絕的芡實,讓郭老先生一頭栽進復育芡實的領域。於是花了數年的時間,對芡實作鉅細靡遺的觀察,並寫下生長記錄,像是「好天,雙胞葉,開九苞花,尾部有一節一節的斑紋…」簡單的文字和圖說,卻含藏著老先生對於芡實的無限用心。。芡實原是台灣濕地上的原生水生植物,由於棲地嚴重破壞,近年已少見。芡實的葉片的形狀會隨時間越發圓滑,紅色的葉脈會形成不規則的龜裂紋路,葉面上長滿了刺,是南埔村難得一見的生態景觀。
更新日期2016/9/12 下午 11:32:00

代碼

1706

社區代碼

J1201

名稱

2.芡實生態池

經度

121.047696

緯度

24.697763

內容

數年前南埔村民郭光武先生在養田螺的山田裡發現一片很大的葉子,葉脈是紅的,葉面上都是刺,由於以前?見過這種植物且只生一株,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查證為快滅絕的芡實,讓郭老先生一頭栽進復育芡實的領域。於是花了數年的時間,對芡實作鉅細靡遺的觀察,並寫下生長記錄,像是「好天,雙胞葉,開九苞花,尾部有一節一節的斑紋…」簡單的文字和圖說,卻含藏著老先生對於芡實的無限用心。。芡實原是台灣濕地上的原生水生植物,由於棲地嚴重破壞,近年已少見。芡實的葉片的形狀會隨時間越發圓滑,紅色的葉脈會形成不規則的龜裂紋路,葉面上長滿了刺,是南埔村難得一見的生態景觀。

更新日期

2016/9/12 下午 11:32:00

2.芡實生態池地圖 [ 導航 ]


按這裡載入2.芡實生態池的地圖

(需要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根據名稱 2.芡實生態池 找到的相關資料

農村生態導覽行程

經度: | 緯度: | 社區代碼: J1201 | 內容: 行程Ι:。南埔景觀橋(造型特別)→南昌宮→石爺→洗衫圳→百年水車(沿著田間小路水圳走約100m左右)→南埔圳總汴頭→金鑑堂→挑水壢→蕃薯伯竹語茶盧→金剛寺→觀音步道→賦歸。。行程Π:。南埔景觀橋(造型...

@ 農村好讚

農村生態導覽行程

經度: | 緯度: | 社區代碼: J1201 | 內容: 行程Ι:。南埔景觀橋(造型特別)→南昌宮→石爺→洗衫圳→百年水車(沿著田間小路水圳走約100m左右)→南埔圳總汴頭→金鑑堂→挑水壢→蕃薯伯竹語茶盧→金剛寺→觀音步道→賦歸。。行程Π:。南埔景觀橋(造型...

@ 農村好讚

[ 搜尋所有 2.芡實生態池 ... ]

在『農村好讚』資料集內搜尋:


與2.芡實生態池同分類的農村好讚

12.絲園

經度: 120.624374 | 緯度: 22.860031 | 社區代碼: T1101 | 內容: "絲園周圍環繞百年石牆,為一傳統聚落。以往,百年石牆上會種滿瓊麻,用以抵禦外侮,由於瓊麻台語俗稱「絲仔」,因此聚落也稱作「絲園」。在八八風災前,新豐設有五處接待家庭,現在僅剩社區發展協會會計林美發先生...

11. 百年石牆

經度: 120.624705 | 緯度: 22.860292 | 社區代碼: T1101 | 內容: 新豐社區的開發歷史最早溯源到清領時期,環山的絲園聚落時常須防備原住民的侵襲,因此早期居民就地取材,利用溪裡的大小石塊,在住家、聚落周遭堆疊起寬約1公尺, 高約1.5 公尺的石牆,並在石牆上還遍植瓊麻,...

10. 新豐國小

經度: | 緯度: | 社區代碼: T1101 | 內容: 新豐國小為屏東縣最北方的一所偏遠小學校,在921震後,將校舍重新改建為耐震材質,校園內也規劃了一條生態溝渠,提供作為認識生態教學。

9. 隧道進水口

經度: 120.644115 | 緯度: 22.877506 | 社區代碼: T1101 | 內容: 日據時代闢建的隧道式引水口,貫穿數百尺的尾寮山,將濁水溪水引入新豐水圳。此處水質略為混濁,原因為水中含有大量礦物質,用以灌溉新豐社區的農田、果園,因此種出的農產品也特別鮮甜。

8. 尾寮山登山步道

經度: 120.645348 | 緯度: 22.879614 | 社區代碼: T1101 | 內容: 尾寮山位於高雄茂林、屏東縣三地門鄉及高樹鄉交界處,分有兩個登山口:一個是以大津橋旁的產業道路為起點,海拔143公尺,另一個登山口是在口社村的沙溪林道,從23.5K處進入。由大津橋旁的登山口上山,縱走尾...

7. 河堤八八漂流木公園

經度: 120.620957 | 緯度: 22.866737 | 社區代碼: T1101 | 內容: 八八漂流木公園位於荖濃溪溪堤步道旁,這些漂流木是莫拉克風災時,隨荖濃溪、濁口溪漂流而來,居民將大量的漂流木擺置於公園造景,藉以紀念風災帶來的創傷與成長。。

6. 八八風災教室

經度: 120.623729 | 緯度: 22.866926 | 社區代碼: T1101 | 內容: 民國98年(2009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中南部,位於屏東縣高樹鄉的新豐社區也是受災嚴重的區域之一。台27線上,幾乎都是風災的受災戶,當初滿是漂流木的道路,歷經了一個多月才整理完畢。為了見證八八風災...

5. 荖濃溪溪堤步道

經度: 120.621526 | 緯度: 22.868153 | 社區代碼: T1101 | 內容: 劃分高雄美濃與屏東高樹界線的荖濃溪,為中央山脈與玉山山脈的溪水匯流而成,自921大地震後,溪水呈現混濁,含有豐富礦物質。溪畔規劃有一白色長堤,河堤邊有步道可供行走。白色長堤是在莫拉克風災後,以鋼筋水泥...

4. 新圳景觀

經度: 120.630609 | 緯度: 22.864012 | 社區代碼: T1101 | 內容: 新圳流經新豊、舊寮,是高樹鄉兩大灌溉水圳其中之一,因有5%的坡度,加上圳堤及圳底均為石塊砌成,故整條圳旁均能聽見潺潺流水聲,小浪花配合兩旁的農作景觀,真是視覺的一大享受!

3. 雙流匯合

經度: 120.641724 | 緯度: 22.883530 | 社區代碼: T1101 | 內容: 雙流匯合是由濁口溪與荖濃溪匯流而成。濁口溪,台語稱「噠口溪」,屬於高屏溪水系,為荖濃溪第二大支流,溪水中夾帶黃泥,因此水流呈現黃色;荖濃溪則為高屏溪主流上游,921大地震過後,溪水中因挾有黑板頁岩礦質...

2. 大津瀑布

經度: 120.641883 | 緯度: 22.860635 | 社區代碼: T1101 | 內容: "瀑布位於縣道185線沿山公路2k旁的大津風景區內,舊稱「大烏瀑布」,另有「尾寮瀑布」、「青葉瀑布」及「新豐瀑布」的別稱。瀑布共有五層,第一、二層的路線較大眾化,已建有完善的步道,第三、四、五層則位於...

1. 打鼓坑古戰場

經度: 120.637878 | 緯度: 22.852875 | 社區代碼: T1101 | 內容: 打鼓溪(阿憨溪)一帶在舊時原為原住民與漢人的籓界,兩個族群間經常於此發生衝突,並大戰數回合,漢人也為抵禦原住民入侵而種植大片刺竹林,故此區名為「打鼓坑古戰場」。如今衝突不再有,此片土地也改建為「打鼓坑...

18. 親山親綠健行步道

經度: 120.846939 | 緯度: 24.595484 | 社區代碼: K0801 | 內容: 五聖宮廟埕周圍綠樹成蔭,尤其是廟後的榕樹群,高達數丈且環抱而生,是社區重要的自然資源。沿五聖宮旁斜坡走,可見右側步道口有一醒目的黑色木牌,上書「親山親綠登山道」,沿著階梯拾級而上,坡度適中,沿途樹木花...

17. 塘仔窩濕地

經度: 120.844999 | 緯度: 24.597457 | 社區代碼: K0801 | 內容: 塘仔窩濕地占地約3.5公頃,早年被小花蔓澤蘭侵入,原有植物完全被覆蓋,幾乎沒有生存空間,經過社區清除整理之後,重新種植約6000多株矮灌木及蜜源植物,並將淤積多年的野塘重新整治,恢復原地形地貌,營造生...

16.石母祠

經度: 120.845271 | 緯度: 24.594419 | 社區代碼: K0801 | 內容: 台灣有上百個「石頭神」,稱為「石頭公」或「石爺」。在部分苗栗客家聚落,石頭神被當作陰性神祇,稱作「石母」或「石母娘娘」。在獅潭社區苗126線旁即供奉有一神靈的石頭「石母祠」。。膜拜石母是為幼兒祈求平安...

12.絲園

經度: 120.624374 | 緯度: 22.860031 | 社區代碼: T1101 | 內容: "絲園周圍環繞百年石牆,為一傳統聚落。以往,百年石牆上會種滿瓊麻,用以抵禦外侮,由於瓊麻台語俗稱「絲仔」,因此聚落也稱作「絲園」。在八八風災前,新豐設有五處接待家庭,現在僅剩社區發展協會會計林美發先生...

11. 百年石牆

經度: 120.624705 | 緯度: 22.860292 | 社區代碼: T1101 | 內容: 新豐社區的開發歷史最早溯源到清領時期,環山的絲園聚落時常須防備原住民的侵襲,因此早期居民就地取材,利用溪裡的大小石塊,在住家、聚落周遭堆疊起寬約1公尺, 高約1.5 公尺的石牆,並在石牆上還遍植瓊麻,...

10. 新豐國小

經度: | 緯度: | 社區代碼: T1101 | 內容: 新豐國小為屏東縣最北方的一所偏遠小學校,在921震後,將校舍重新改建為耐震材質,校園內也規劃了一條生態溝渠,提供作為認識生態教學。

9. 隧道進水口

經度: 120.644115 | 緯度: 22.877506 | 社區代碼: T1101 | 內容: 日據時代闢建的隧道式引水口,貫穿數百尺的尾寮山,將濁水溪水引入新豐水圳。此處水質略為混濁,原因為水中含有大量礦物質,用以灌溉新豐社區的農田、果園,因此種出的農產品也特別鮮甜。

8. 尾寮山登山步道

經度: 120.645348 | 緯度: 22.879614 | 社區代碼: T1101 | 內容: 尾寮山位於高雄茂林、屏東縣三地門鄉及高樹鄉交界處,分有兩個登山口:一個是以大津橋旁的產業道路為起點,海拔143公尺,另一個登山口是在口社村的沙溪林道,從23.5K處進入。由大津橋旁的登山口上山,縱走尾...

7. 河堤八八漂流木公園

經度: 120.620957 | 緯度: 22.866737 | 社區代碼: T1101 | 內容: 八八漂流木公園位於荖濃溪溪堤步道旁,這些漂流木是莫拉克風災時,隨荖濃溪、濁口溪漂流而來,居民將大量的漂流木擺置於公園造景,藉以紀念風災帶來的創傷與成長。。

6. 八八風災教室

經度: 120.623729 | 緯度: 22.866926 | 社區代碼: T1101 | 內容: 民國98年(2009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中南部,位於屏東縣高樹鄉的新豐社區也是受災嚴重的區域之一。台27線上,幾乎都是風災的受災戶,當初滿是漂流木的道路,歷經了一個多月才整理完畢。為了見證八八風災...

5. 荖濃溪溪堤步道

經度: 120.621526 | 緯度: 22.868153 | 社區代碼: T1101 | 內容: 劃分高雄美濃與屏東高樹界線的荖濃溪,為中央山脈與玉山山脈的溪水匯流而成,自921大地震後,溪水呈現混濁,含有豐富礦物質。溪畔規劃有一白色長堤,河堤邊有步道可供行走。白色長堤是在莫拉克風災後,以鋼筋水泥...

4. 新圳景觀

經度: 120.630609 | 緯度: 22.864012 | 社區代碼: T1101 | 內容: 新圳流經新豊、舊寮,是高樹鄉兩大灌溉水圳其中之一,因有5%的坡度,加上圳堤及圳底均為石塊砌成,故整條圳旁均能聽見潺潺流水聲,小浪花配合兩旁的農作景觀,真是視覺的一大享受!

3. 雙流匯合

經度: 120.641724 | 緯度: 22.883530 | 社區代碼: T1101 | 內容: 雙流匯合是由濁口溪與荖濃溪匯流而成。濁口溪,台語稱「噠口溪」,屬於高屏溪水系,為荖濃溪第二大支流,溪水中夾帶黃泥,因此水流呈現黃色;荖濃溪則為高屏溪主流上游,921大地震過後,溪水中因挾有黑板頁岩礦質...

2. 大津瀑布

經度: 120.641883 | 緯度: 22.860635 | 社區代碼: T1101 | 內容: "瀑布位於縣道185線沿山公路2k旁的大津風景區內,舊稱「大烏瀑布」,另有「尾寮瀑布」、「青葉瀑布」及「新豐瀑布」的別稱。瀑布共有五層,第一、二層的路線較大眾化,已建有完善的步道,第三、四、五層則位於...

1. 打鼓坑古戰場

經度: 120.637878 | 緯度: 22.852875 | 社區代碼: T1101 | 內容: 打鼓溪(阿憨溪)一帶在舊時原為原住民與漢人的籓界,兩個族群間經常於此發生衝突,並大戰數回合,漢人也為抵禦原住民入侵而種植大片刺竹林,故此區名為「打鼓坑古戰場」。如今衝突不再有,此片土地也改建為「打鼓坑...

18. 親山親綠健行步道

經度: 120.846939 | 緯度: 24.595484 | 社區代碼: K0801 | 內容: 五聖宮廟埕周圍綠樹成蔭,尤其是廟後的榕樹群,高達數丈且環抱而生,是社區重要的自然資源。沿五聖宮旁斜坡走,可見右側步道口有一醒目的黑色木牌,上書「親山親綠登山道」,沿著階梯拾級而上,坡度適中,沿途樹木花...

17. 塘仔窩濕地

經度: 120.844999 | 緯度: 24.597457 | 社區代碼: K0801 | 內容: 塘仔窩濕地占地約3.5公頃,早年被小花蔓澤蘭侵入,原有植物完全被覆蓋,幾乎沒有生存空間,經過社區清除整理之後,重新種植約6000多株矮灌木及蜜源植物,並將淤積多年的野塘重新整治,恢復原地形地貌,營造生...

16.石母祠

經度: 120.845271 | 緯度: 24.594419 | 社區代碼: K0801 | 內容: 台灣有上百個「石頭神」,稱為「石頭公」或「石爺」。在部分苗栗客家聚落,石頭神被當作陰性神祇,稱作「石母」或「石母娘娘」。在獅潭社區苗126線旁即供奉有一神靈的石頭「石母祠」。。膜拜石母是為幼兒祈求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