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寮里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地政司

place_name田寮里的town是集集鎮, county是南投縣, place_type是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place_mean是田寮里里名源自里內最大聚落「田寮」。.

#田寮里的地圖

place_name田寮里
place_pronounce(空)
chinese_phoneticTianliao Village
common_phoneticTianliao Village
another_name(空)
county南投縣
town集集鎮
village田寮里
place_mean田寮里里名源自里內最大聚落「田寮」。
place_type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language(空)
denominate(空)
place_describe田寮里位在集集鎮西北方,北與中寮鄉相接壤,南隔濁水溪和竹山鎮遙望,東與林尾、和平里相接,西和隘寮里為鄰。
history_describe清朝末年,今隘寮、田寮一帶為埔里社廳沙連下保所屬。明治三十四年(1901)二十廳時期,上述聚落合併稱隘寮庄,歸集集支廳沙連下堡所轄。大正九年(1920)五州二廳時期,隘寮庄改稱隘寮大字,屬台中州新高郡集集街管轄。民國三十五年(1946)廢大字設里,隘寮大字分設為二里,西為隘寮里,東為田寮里,屬台中縣玉山區集集鎮管轄,民國三十九年(1950)改屬於南投縣管轄;田寮里里名源自里內最大聚落「田寮」。
place_content面積6.24平方公里,民國八十八年(1999)底人口1591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平均255人。田寮里位居濁水溪中游北岸的高位河階面上,地勢北高南低,主要聚落沿台16線公路分布,龍泉宮附近則建有許多販厝,北部畚箕湖地區有國防部兵工整備中心。居民以陳姓為主,早期作物以種植香蕉、樹藷及柑橘為主,今主要作物為香蕉、芭樂及檳榔;對外交通藉以台16線公路與集集支線鐵路。
map_ref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
longtitude120.754
latitude23.841

place_name

田寮里

place_pronounce

(空)

chinese_phonetic

Tianliao Village

common_phonetic

Tianliao Village

another_name

(空)

county

南投縣

town

集集鎮

village

田寮里

place_mean

田寮里里名源自里內最大聚落「田寮」。

place_type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language

(空)

denominate

(空)

place_describe

田寮里位在集集鎮西北方,北與中寮鄉相接壤,南隔濁水溪和竹山鎮遙望,東與林尾、和平里相接,西和隘寮里為鄰。

history_describe

清朝末年,今隘寮、田寮一帶為埔里社廳沙連下保所屬。明治三十四年(1901)二十廳時期,上述聚落合併稱隘寮庄,歸集集支廳沙連下堡所轄。大正九年(1920)五州二廳時期,隘寮庄改稱隘寮大字,屬台中州新高郡集集街管轄。民國三十五年(1946)廢大字設里,隘寮大字分設為二里,西為隘寮里,東為田寮里,屬台中縣玉山區集集鎮管轄,民國三十九年(1950)改屬於南投縣管轄;田寮里里名源自里內最大聚落「田寮」。

place_content

面積6.24平方公里,民國八十八年(1999)底人口1591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平均255人。田寮里位居濁水溪中游北岸的高位河階面上,地勢北高南低,主要聚落沿台16線公路分布,龍泉宮附近則建有許多販厝,北部畚箕湖地區有國防部兵工整備中心。居民以陳姓為主,早期作物以種植香蕉、樹藷及柑橘為主,今主要作物為香蕉、芭樂及檳榔;對外交通藉以台16線公路與集集支線鐵路。

map_ref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南投縣,臺灣省文獻會

longtitude

120.754

latitude

23.841

田寮里地圖 [ 導航 ]


按這裡載入田寮里的地圖

(需要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根據名稱 田寮里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田寮里 ...)

田寮里

town: 田寮區 | county: 高雄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三和里

town: 鹽水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三和里由飯店里、大豐里、田寮里整編而成。原飯店里由「飯店」、「麻油寮」、「竹圍仔」三個村落組成。「飯店」之名是本地在清朝末年為800多戶大庄社,因位於道路邊,往來人馬皆在此休息,路邊飯店聚集因而得名。...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田寮里

town: 頭份市 | county: 苗栗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先民到此,先建田寮以蔽身,本里則以到處均可散見田寮,因而得名云。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隘寮里

town: 集集鎮 | county: 南投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隘寮里里名源自於里內最大聚落「隘寮」。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昌隆里

town: 善化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昌隆里位於善化區的東北側,由原東昌里的「三塊寮」、「東勢寮」,以及原東隆里的「東勢寮」、「腳面厝」、「土虱堀」等聚落整編而成。而東昌、東隆里之劃分係自舊時之「東勢寮庄」,且東勢寮庄位於東昌里與東隆里交...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崇明里

town: 東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里內本來是鹽田遍布,由於興建國宅之後,人口陸續遷入,社區的繁榮光景,已非昔日鹽灘的荒涼,所以擴編新里時,取「金碧輝煌」之意,名為「金華里」。(台南市區里簡介<南區>,1984:44)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頭份市

town: 頭份市 | county: 苗栗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頭份」地名的由來,與其開墾過程息息相關。到了乾隆中葉,由香山而來的閩粵移民已墾成番婆莊、上山下莊、後莊、二十份莊、東莊、田寮莊、蘆竹湳莊等,並墾成頭份、二份、三份、四份、河唇、中肚、新屋下、望更寮等...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永貞宮

開放時間: 每日開放 | | 電話: 886-37-624429 | 地址: 苗栗縣頭份市永貞路一段206號

@ 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田寮里

town: 田寮區 | county: 高雄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三和里

town: 鹽水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三和里由飯店里、大豐里、田寮里整編而成。原飯店里由「飯店」、「麻油寮」、「竹圍仔」三個村落組成。「飯店」之名是本地在清朝末年為800多戶大庄社,因位於道路邊,往來人馬皆在此休息,路邊飯店聚集因而得名。...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田寮里

town: 頭份市 | county: 苗栗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先民到此,先建田寮以蔽身,本里則以到處均可散見田寮,因而得名云。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隘寮里

town: 集集鎮 | county: 南投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隘寮里里名源自於里內最大聚落「隘寮」。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昌隆里

town: 善化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昌隆里位於善化區的東北側,由原東昌里的「三塊寮」、「東勢寮」,以及原東隆里的「東勢寮」、「腳面厝」、「土虱堀」等聚落整編而成。而東昌、東隆里之劃分係自舊時之「東勢寮庄」,且東勢寮庄位於東昌里與東隆里交...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崇明里

town: 東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里內本來是鹽田遍布,由於興建國宅之後,人口陸續遷入,社區的繁榮光景,已非昔日鹽灘的荒涼,所以擴編新里時,取「金碧輝煌」之意,名為「金華里」。(台南市區里簡介<南區>,1984:44)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頭份市

town: 頭份市 | county: 苗栗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頭份」地名的由來,與其開墾過程息息相關。到了乾隆中葉,由香山而來的閩粵移民已墾成番婆莊、上山下莊、後莊、二十份莊、東莊、田寮莊、蘆竹湳莊等,並墾成頭份、二份、三份、四份、河唇、中肚、新屋下、望更寮等...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永貞宮

開放時間: 每日開放 | | 電話: 886-37-624429 | 地址: 苗栗縣頭份市永貞路一段206號

@ 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搜尋所有 田寮里 ... ]

在『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資料集內搜尋:


與田寮里同分類的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萬隆村

town: 新埤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在本村移民聚落中成立最早且人口最多的為萬隆聚落,故以「萬隆」為本村村名。

箕湖村

town: 新埤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箕湖村」的村名是由「糞箕湖」加以簡化而得名。

餉潭村

town: 新埤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本村只有一個聚落-「餉潭」,故村名為「餉潭」。

枋寮村

town: 枋寮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枋寮地區東、南方為有許多天然林木的傀儡山,清康熙年間漳州人渡臺至此伐木鋸板(枋)搭寮為生,故「枋寮」就成為本聚落的名稱。

新龍村

town: 枋寮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新龍村」村名是因南邊的「新龍」聚落(舊名大武力)而得名,但由來不詳。

保生村

town: 枋寮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村名的由來與北勢寮歷史悠久的大廟-「保安宮」有關。

中寮村

town: 枋寮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本村原為北勢寮庄的中間部份,因位於原「北勢寮」聚落較中間的位置,故名為「中寮村」。

安樂村

town: 枋寮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安樂村」村名代表村民對生活的期望,無其它特殊意義。

隆山村

town: 枋寮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本村地名的由來與村中的大廟-「隆山宮」有關

天時村

town: 枋寮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地利村

town: 枋寮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人和村

town: 枋寮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內寮村

town: 枋寮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內寮村由於位於近山較內陸地區,故聚落名為內寮。

新開村

town: 枋寮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新開」地名的由來意謂著本聚落成立較晚,故有此名。

太源村

town: 枋寮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萬隆村

town: 新埤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在本村移民聚落中成立最早且人口最多的為萬隆聚落,故以「萬隆」為本村村名。

箕湖村

town: 新埤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箕湖村」的村名是由「糞箕湖」加以簡化而得名。

餉潭村

town: 新埤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本村只有一個聚落-「餉潭」,故村名為「餉潭」。

枋寮村

town: 枋寮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枋寮地區東、南方為有許多天然林木的傀儡山,清康熙年間漳州人渡臺至此伐木鋸板(枋)搭寮為生,故「枋寮」就成為本聚落的名稱。

新龍村

town: 枋寮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新龍村」村名是因南邊的「新龍」聚落(舊名大武力)而得名,但由來不詳。

保生村

town: 枋寮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村名的由來與北勢寮歷史悠久的大廟-「保安宮」有關。

中寮村

town: 枋寮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本村原為北勢寮庄的中間部份,因位於原「北勢寮」聚落較中間的位置,故名為「中寮村」。

安樂村

town: 枋寮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安樂村」村名代表村民對生活的期望,無其它特殊意義。

隆山村

town: 枋寮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本村地名的由來與村中的大廟-「隆山宮」有關

天時村

town: 枋寮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地利村

town: 枋寮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人和村

town: 枋寮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內寮村

town: 枋寮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內寮村由於位於近山較內陸地區,故聚落名為內寮。

新開村

town: 枋寮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新開」地名的由來意謂著本聚落成立較晚,故有此名。

太源村

town: 枋寮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