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鎮村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地政司
place_name南鎮村的town是田尾鄉, county是彰化縣, place_type是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place_mean是舊地名鎮平下包括今之新生、北鎮、南鎮三村。村名緣於過去當地祖先來自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戰後改稱蕉嶺),故得稱。戰後因人口增多,分成三個村,位於北側、沿平和路二段一帶稱為北鎮村,南側的平和路一段一帶則稱南鎮村,而位於鎮平東南方的小地名南路厝則改稱為新生村。.
#南鎮村的地圖
place_name | 南鎮村 |
place_pronounce | Lâm-tìn-tshuan |
chinese_phonetic | Nan Township Village |
common_phonetic | Nan Township Village |
another_name | (空) |
county | 彰化縣 |
town | 田尾鄉 |
village | 南鎮村 |
place_mean | 舊地名鎮平下包括今之新生、北鎮、南鎮三村。村名緣於過去當地祖先來自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戰後改稱蕉嶺),故得稱。戰後因人口增多,分成三個村,位於北側、沿平和路二段一帶稱為北鎮村,南側的平和路一段一帶則稱南鎮村,而位於鎮平東南方的小地名南路厝則改稱為新生村。 |
place_type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language | 臺灣閩南語 |
denominate | (空) |
place_describe | 東與新興村、福田村為界,西和南鎮村相鄰,南與田中鎮為界,北至平生巷和北鎮村相鄰。 |
history_describe | 民國35年(1946)10月1日,本村由日治時代鎮平大字析分設村。。村內聚落主要沿平和路一段分布。民國92年(2003)全村分設7鄰,人口有217戶,903人。 |
place_content | (空) |
map_ref |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一)彰化縣》(下),臺灣省文獻會 |
longtitude | 120.557 |
latitude | 23.891 |
place_name南鎮村 |
place_pronounceLâm-tìn-tshuan |
chinese_phoneticNan Township Village |
common_phoneticNan Township Village |
another_name(空) |
county彰化縣 |
town田尾鄉 |
village南鎮村 |
place_mean舊地名鎮平下包括今之新生、北鎮、南鎮三村。村名緣於過去當地祖先來自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戰後改稱蕉嶺),故得稱。戰後因人口增多,分成三個村,位於北側、沿平和路二段一帶稱為北鎮村,南側的平和路一段一帶則稱南鎮村,而位於鎮平東南方的小地名南路厝則改稱為新生村。 |
place_type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language臺灣閩南語 |
denominate(空) |
place_describe東與新興村、福田村為界,西和南鎮村相鄰,南與田中鎮為界,北至平生巷和北鎮村相鄰。 |
history_describe民國35年(1946)10月1日,本村由日治時代鎮平大字析分設村。。村內聚落主要沿平和路一段分布。民國92年(2003)全村分設7鄰,人口有217戶,903人。 |
place_content(空) |
map_ref《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一)彰化縣》(下),臺灣省文獻會 |
longtitude120.557 |
latitude23.891 |
南鎮村地圖 [ 導航 ]
根據名稱 南鎮村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南鎮村 ...) | town: 田尾鄉 | county: 彰化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舊地名鎮平下包括今之新生、北鎮、南鎮三村。村名緣於過去當地祖先來自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戰後改稱蕉嶺),故得稱。戰後因人口增多,分成三個村,位於北側、沿平和路二段一帶稱為北鎮村,南側的平和路一段一帶則稱...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 town: 田尾鄉 | county: 彰化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新生村光復前舊地名稱厝仔、南路厝。地名緣於過去聚落位居當地大聚落鎮平厝的南方,故稱為南路厝,又簡稱為厝仔。戰後因此地為一分設的新村,故名新生村。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 town: 田尾鄉 | county: 彰化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昔日舊地名小紅毛社轄今之福田村、新興村,聚落往昔為平埔族之社址。平埔族屬棕色人種(馬來人種),髮色較漢族為淡,故稱紅毛仔;因與東南方250公尺之大紅毛社(今田中鎮大社里)相比,規模較小,故稱小紅毛社。...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 town: 田尾鄉 | county: 彰化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光復前該地舊稱「新厝仔」,地名緣於此地為新築住宅之處而得稱,戰後將之該稱「新興」。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 管理人電話: 04-8832171133 | 預計收容村里: 南鎮村 | 適用災害類別: 水災,土石流,海嘯 | 彰化縣田尾鄉 | 南鎮村 | 平和路一段140號 @ 避難收容處所點位檔 |
| 場館實際管理人電話: 04-8227962 | 場館分類: 田徑場 | 停車場種類: 無停車場 | 彰化縣田尾鄉南鎮村光復路一段295號 @ 全國運動場館資訊 |
| 場館實際管理人電話: 04-8227962 | 場館分類: 西側籃球場 | 停車場種類: 無停車場 | 彰化縣田尾鄉南鎮村光復路一段295號 @ 全國運動場館資訊 |
| 地址: 南鎮村 | Name: | 彰化縣 | 簡介: @ 文化部社區 |
town: 田尾鄉 | county: 彰化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舊地名鎮平下包括今之新生、北鎮、南鎮三村。村名緣於過去當地祖先來自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戰後改稱蕉嶺),故得稱。戰後因人口增多,分成三個村,位於北側、沿平和路二段一帶稱為北鎮村,南側的平和路一段一帶則稱...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town: 田尾鄉 | county: 彰化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新生村光復前舊地名稱厝仔、南路厝。地名緣於過去聚落位居當地大聚落鎮平厝的南方,故稱為南路厝,又簡稱為厝仔。戰後因此地為一分設的新村,故名新生村。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town: 田尾鄉 | county: 彰化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昔日舊地名小紅毛社轄今之福田村、新興村,聚落往昔為平埔族之社址。平埔族屬棕色人種(馬來人種),髮色較漢族為淡,故稱紅毛仔;因與東南方250公尺之大紅毛社(今田中鎮大社里)相比,規模較小,故稱小紅毛社。...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town: 田尾鄉 | county: 彰化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光復前該地舊稱「新厝仔」,地名緣於此地為新築住宅之處而得稱,戰後將之該稱「新興」。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管理人電話: 04-8832171133 | 預計收容村里: 南鎮村 | 適用災害類別: 水災,土石流,海嘯 | 彰化縣田尾鄉 | 南鎮村 | 平和路一段140號 @ 避難收容處所點位檔 |
場館實際管理人電話: 04-8227962 | 場館分類: 田徑場 | 停車場種類: 無停車場 | 彰化縣田尾鄉南鎮村光復路一段295號 @ 全國運動場館資訊 |
場館實際管理人電話: 04-8227962 | 場館分類: 西側籃球場 | 停車場種類: 無停車場 | 彰化縣田尾鄉南鎮村光復路一段295號 @ 全國運動場館資訊 |
地址: 南鎮村 | Name: | 彰化縣 | 簡介: @ 文化部社區 |
[ 搜尋所有 南鎮村 ... ]
在『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資料集內搜尋:
| town: 東港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 town: 東港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廍」是舊式糖廠,位於村莊郊外,為製糖期間形成之臨時性聚落,日久發展為常住性聚落。由此可知,本地在早期應與糖業生產有關。「下廍」地名的由來,有以下四種說法:其一,相傳因三西和成莊較早,下廍正位於該聚落... |
| town: 東港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傍依大潭,故名。 |
| town: 東港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里名由來不詳 |
| town: 東港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里名由來不詳;因該地居民向來以務農為本,里名疑取「振興農業」之意涵。 |
| town: 東港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以原聚落名稱衍生,加一「興」字以討吉利,稱為「興和里」。 |
| town: 東港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 town: 恆春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位於原恆春縣城東南方,因位置而得名。 |
| town: 恆春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位於原恆春縣城東北,因位置而得名。 |
| town: 恆春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位於原恆春縣城西半部而得名 |
| town: 恆春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位於恆春縣城東側,赤牛嶺山麓而得名。 |
| town: 恆春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網紗溪溪流呈網狀流路,如網紗般密布而得名。 |
| town: 恆春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為延用清末的行政區名而得 |
| town: 恆春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里名得自加冬湖一地,昔日多茄苳樹且地形上為周圍高中間低平的山間凹地,故稱。 |
| town: 恆春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里內包括頭溝、響林、平林及崁頭等聚落,而以頭溝庄為主,故成為里名之所由。 |
town: 東港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town: 東港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廍」是舊式糖廠,位於村莊郊外,為製糖期間形成之臨時性聚落,日久發展為常住性聚落。由此可知,本地在早期應與糖業生產有關。「下廍」地名的由來,有以下四種說法:其一,相傳因三西和成莊較早,下廍正位於該聚落... |
town: 東港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傍依大潭,故名。 |
town: 東港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里名由來不詳 |
town: 東港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里名由來不詳;因該地居民向來以務農為本,里名疑取「振興農業」之意涵。 |
town: 東港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以原聚落名稱衍生,加一「興」字以討吉利,稱為「興和里」。 |
town: 東港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town: 恆春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位於原恆春縣城東南方,因位置而得名。 |
town: 恆春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位於原恆春縣城東北,因位置而得名。 |
town: 恆春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位於原恆春縣城西半部而得名 |
town: 恆春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位於恆春縣城東側,赤牛嶺山麓而得名。 |
town: 恆春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網紗溪溪流呈網狀流路,如網紗般密布而得名。 |
town: 恆春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為延用清末的行政區名而得 |
town: 恆春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里名得自加冬湖一地,昔日多茄苳樹且地形上為周圍高中間低平的山間凹地,故稱。 |
town: 恆春鎮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里內包括頭溝、響林、平林及崁頭等聚落,而以頭溝庄為主,故成為里名之所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