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村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地政司
place_name泰安村的town是社頭鄉, county是彰化縣, place_type是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泰安村的地圖
place_name | 泰安村 |
place_pronounce | Thài-an-tshuan |
chinese_phonetic | Tai-an Village |
common_phonetic | Tai-an Village |
another_name | (空) |
county | 彰化縣 |
town | 社頭鄉 |
village | 泰安村 |
place_mean | (空) |
place_type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language | 臺灣閩南語 |
denominate | (空) |
place_describe | 位於本鄉的東部,北靠平和村,南鄰仁和村,東為南投市,形狀東西狹長。 |
history_describe | 全境屬八卦臺地的西側山麓地帶,重要出入道路為沿著溪谷的石坑一巷、石坑二巷,主要幹道為西側的137號縣道(山腳路)。主要聚落分布於80公尺以下的緩坡地帶,土名原作「本施寮」,同治年間始改稱為「石頭公」。地名由來係因仁和村轄內泰安宮所供奉之石頭公。傳說本地山溪曾於一次暴雨中帶來大量挾著泥沙的洪水而下,當時水勢雖大,卻未釀成災害。庄民在驚慌之時,有人發現溪水中有一由溪水帶下之巨石穩然不動地停在今廟址處,且似乎緩和了洪水的衝力。庄民一看發現此巨石有眼、鼻,狀似人像,因此認為是神靈保佑方能渡過此次洪災,遂於發現巨石之處建一小廟(今泰安宮),供奉巨石,尊稱「石頭公王」,香火鼎盛,並將庄名「本施寮」更改為「石頭公」,並定發現巨石之日農曆11月24日為石頭公王的生日,年年慶祝。(石頭公誌)又有一說是源於同治年間有一老翁在山上砍柴,發現一塊酷似神像的石頭,遂拾下立廟奉祀。(洪敏麟,1997:363)本村居民以蕭姓最多,祖籍福建省漳州府南靖縣書洋內坑,屬斗山派支族;另較晚移入的趙姓族人約有四、五十戶,居住於石頭公二坑下游分叉處,祖籍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趙家城。本村與仁和村、平和村、朝興村為昔日的石頭公庄。日治時代明治42年(1909),屬社頭區下石頭公庄,包括今日之泰安村、仁和村、平和村及朝興村。大正9年(1920),本村屬社頭庄下之石頭公大字,範圍不變。戰後方分析設立泰安村、仁和村、平和村和朝興村。目前村中除泰安宮外,尚有建於民國48年(1959)供奉玄天上帝的福天宮同為本村的共同信仰中心,農作以種植水稻、蕃石榴、龍眼、荔枝及文旦等為主。民國92年(2003)本村分設11鄰,人口有1159人,293戶。 |
place_content | (空) |
map_ref |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一)彰化縣》(下),臺灣省文獻會 |
longtitude | 120.621 |
latitude | 23.917 |
place_name泰安村 |
place_pronounceThài-an-tshuan |
chinese_phoneticTai-an Village |
common_phoneticTai-an Village |
another_name(空) |
county彰化縣 |
town社頭鄉 |
village泰安村 |
place_mean(空) |
place_type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language臺灣閩南語 |
denominate(空) |
place_describe位於本鄉的東部,北靠平和村,南鄰仁和村,東為南投市,形狀東西狹長。 |
history_describe全境屬八卦臺地的西側山麓地帶,重要出入道路為沿著溪谷的石坑一巷、石坑二巷,主要幹道為西側的137號縣道(山腳路)。主要聚落分布於80公尺以下的緩坡地帶,土名原作「本施寮」,同治年間始改稱為「石頭公」。地名由來係因仁和村轄內泰安宮所供奉之石頭公。傳說本地山溪曾於一次暴雨中帶來大量挾著泥沙的洪水而下,當時水勢雖大,卻未釀成災害。庄民在驚慌之時,有人發現溪水中有一由溪水帶下之巨石穩然不動地停在今廟址處,且似乎緩和了洪水的衝力。庄民一看發現此巨石有眼、鼻,狀似人像,因此認為是神靈保佑方能渡過此次洪災,遂於發現巨石之處建一小廟(今泰安宮),供奉巨石,尊稱「石頭公王」,香火鼎盛,並將庄名「本施寮」更改為「石頭公」,並定發現巨石之日農曆11月24日為石頭公王的生日,年年慶祝。(石頭公誌)又有一說是源於同治年間有一老翁在山上砍柴,發現一塊酷似神像的石頭,遂拾下立廟奉祀。(洪敏麟,1997:363)本村居民以蕭姓最多,祖籍福建省漳州府南靖縣書洋內坑,屬斗山派支族;另較晚移入的趙姓族人約有四、五十戶,居住於石頭公二坑下游分叉處,祖籍福建省漳州府漳浦縣趙家城。本村與仁和村、平和村、朝興村為昔日的石頭公庄。日治時代明治42年(1909),屬社頭區下石頭公庄,包括今日之泰安村、仁和村、平和村及朝興村。大正9年(1920),本村屬社頭庄下之石頭公大字,範圍不變。戰後方分析設立泰安村、仁和村、平和村和朝興村。目前村中除泰安宮外,尚有建於民國48年(1959)供奉玄天上帝的福天宮同為本村的共同信仰中心,農作以種植水稻、蕃石榴、龍眼、荔枝及文旦等為主。民國92年(2003)本村分設11鄰,人口有1159人,293戶。 |
place_content(空) |
map_ref《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一)彰化縣》(下),臺灣省文獻會 |
longtitude120.621 |
latitude23.917 |
泰安村地圖 [ 導航 ]
根據名稱 泰安村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泰安村 ...) | town: 后里區 | county: 臺中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本里舊名七塊厝,七塊厝地名源起於創村當時,只有七棟民房,按「厝」即房屋。今日里名泰安,則為求地名文雅及傳統倫理道德之精神而命名之。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 town: 社頭鄉 | county: 彰化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 town: 卑南鄉 | county: 臺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清領時期光緒2年(1894)屬台灣省台東直隸州埤南撫墾局大巴六九社、大巴六九新社。大巴六九,太巴六九名稱雖先後出現,卻都是卑南八社之一 Tamalakao的音譯。 Tamalakao 舊時由屏東郡 T...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 town: 社頭鄉 | county: 彰化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 管理人電話: 089-381180 | 預計收容村里: 泰安村 | 適用災害類別: | 臺東縣卑南鄉 | 泰安村 | 泰安村5鄰泰安路101號 @ 避難收容處所點位檔 |
| town: 中和區 | county: 新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行政區域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 電話: (04)25562116 | 門票/收費: | 地址: 泰安村泰安車站側 | 后里區 | 旅遊叮嚀: @ 臺中市景點 |
| 開放時間: 隨時可參觀 | | 電話: 886-4-25562116 | 地址: 臺中市421后里區泰安村泰安車站側 @ 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town: 后里區 | county: 臺中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本里舊名七塊厝,七塊厝地名源起於創村當時,只有七棟民房,按「厝」即房屋。今日里名泰安,則為求地名文雅及傳統倫理道德之精神而命名之。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town: 社頭鄉 | county: 彰化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town: 卑南鄉 | county: 臺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清領時期光緒2年(1894)屬台灣省台東直隸州埤南撫墾局大巴六九社、大巴六九新社。大巴六九,太巴六九名稱雖先後出現,卻都是卑南八社之一 Tamalakao的音譯。 Tamalakao 舊時由屏東郡 T...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town: 社頭鄉 | county: 彰化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管理人電話: 089-381180 | 預計收容村里: 泰安村 | 適用災害類別: | 臺東縣卑南鄉 | 泰安村 | 泰安村5鄰泰安路101號 @ 避難收容處所點位檔 |
town: 中和區 | county: 新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行政區域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電話: (04)25562116 | 門票/收費: | 地址: 泰安村泰安車站側 | 后里區 | 旅遊叮嚀: @ 臺中市景點 |
開放時間: 隨時可參觀 | | 電話: 886-4-25562116 | 地址: 臺中市421后里區泰安村泰安車站側 @ 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 搜尋所有 泰安村 ... ]
在『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資料集內搜尋:
| town: 萬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田厝村村名的由來,源自於村內最大聚落「田厝」得名。 |
| town: 萬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崙頂村村名的由來,源自於村內最大聚落「崙仔頂」得名。 |
| town: 萬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 town: 萬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 town: 萬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上村村的村名源自於村內最大聚落「上蚶」而得名 |
| town: 麻豆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戰後依此地東角舊稱,而命名為東角里。 |
| town: 麻豆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沿里內聚落晉江宅而命名為晉江里。 |
| town: 麻豆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里名沿用主要聚落巷口,而命名為巷口里。 |
| town: 麻豆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中興里位麻豆街區,日治時屬麻豆第六保,光復後設里。里名沿用主要聚落中巷仔之「中」字,而命之中興里。 |
| town: 麻豆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光復後依日治時期麻豆第七保而設為一里。里民以種菜為主,故里名頗有振興農業之義。 |
| town: 麻豆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沿主要聚落油車之名,而命名為油車里。 |
| town: 麻豆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位於麻豆鎮最北邊,故名。 |
| town: 麻豆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戰後依日治時麻豆第十二保設為一里,沿大埕舊稱而命名為大埕里。 |
| town: 麻豆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沿境內南勢之名而命名為南勢里。 |
| town: 麻豆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戰後設里,沿寮仔?之名而命名為寮?里。 |
town: 萬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田厝村村名的由來,源自於村內最大聚落「田厝」得名。 |
town: 萬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崙頂村村名的由來,源自於村內最大聚落「崙仔頂」得名。 |
town: 萬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town: 萬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town: 萬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上村村的村名源自於村內最大聚落「上蚶」而得名 |
town: 麻豆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戰後依此地東角舊稱,而命名為東角里。 |
town: 麻豆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沿里內聚落晉江宅而命名為晉江里。 |
town: 麻豆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里名沿用主要聚落巷口,而命名為巷口里。 |
town: 麻豆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中興里位麻豆街區,日治時屬麻豆第六保,光復後設里。里名沿用主要聚落中巷仔之「中」字,而命之中興里。 |
town: 麻豆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光復後依日治時期麻豆第七保而設為一里。里民以種菜為主,故里名頗有振興農業之義。 |
town: 麻豆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沿主要聚落油車之名,而命名為油車里。 |
town: 麻豆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位於麻豆鎮最北邊,故名。 |
town: 麻豆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戰後依日治時麻豆第十二保設為一里,沿大埕舊稱而命名為大埕里。 |
town: 麻豆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沿境內南勢之名而命名為南勢里。 |
town: 麻豆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戰後設里,沿寮仔?之名而命名為寮?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