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區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地政司
place_name大肚區的town是大肚區, county是臺中市, place_type是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place_mean是昔日為平埔族拍瀑拉(Papora)族的生活空間。十七世紀中,拍瀑拉族大肚番王(Quata)統轄的範圍大約是大甲溪北岸臺中市后里區之南至大肚溪流域,大約是今日臺中市南部、彰化縣北部以及南投縣的一部分,社址Darid即在今日大肚區社腳里一帶,(翁佳音,1992:177-180)其漢語音譯為「大肚社」。乾....
place_name | 大肚區 |
place_pronounce | (空) |
chinese_phonetic | (空) |
common_phonetic | (空) |
another_name | (空) |
county | 臺中市 |
town | 大肚區 |
village | (空) |
place_mean | 昔日為平埔族拍瀑拉(Papora)族的生活空間。十七世紀中,拍瀑拉族大肚番王(Quata)統轄的範圍大約是大甲溪北岸臺中市后里區之南至大肚溪流域,大約是今日臺中市南部、彰化縣北部以及南投縣的一部分,社址Darid即在今日大肚區社腳里一帶,(翁佳音,1992:177-180)其漢語音譯為「大肚社」。乾隆年間,清廷於此地設大肚堡,光緒元年(1875)又劃分為上、中、下堡;日治後,於明治34年(1901)將本區設為大肚庄。「大肚」二字自清代沿用至今,遂成為本區之區名。 |
place_type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language | (空) |
denominate | (空) |
place_describe | (空) |
history_describe | 本區境內,原為大肚社番的生活場域,其中僅有大肚台地面上的自強村、蔗廍村與瑞井村一部分,屬巴布薩族的猫霧捒社,(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32:49)其餘均為拍瀑拉族大肚社之社域,並可分為北、中、南三社。荷蘭佔據臺灣前,大肚番王的勢力範圍,起自大甲溪北岸,南至大肚溪流域,(翁佳音,1992:177)包括整個清水隆起海岸平原。後因荷蘭與明鄭的征討,而使原統轄大片疆域的大肚番王勢力逐漸減弱(翁佳音,1992:166)。 康熙22年(1683)臺灣歸清,設一府三縣,本區之鄉域屬諸羅縣半線大肚社。康熙36年(1697)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中記載著:「十二日,過啞束社,至大肚社,一路大小積石,車行其上,終日蹭蹬殊因;加以林莽荒穢,宿草沒肩,與半線以下如冬天。至溪澗之多,尤不勝記。番人狀貌轉陋。」由此大略可知,當時大肚溪以北地多荒蕪,交通不便,附近之山林大致仍呈原始狀態,與大肚溪南側的彰化一帶相較,屬未開發之地。康熙38年後(1699)因發生吞霄社事件與其他的亂事,清廷未免原住民再起叛亂,於是增加兵力設防於臺灣中北部,(許雪姬,1987:22-23)於康熙51年(1712)以前,已於半線以北設立大肚塘、牛罵塘等軍事設施。(周鐘瑄,1717)此時,漢人移民亦逐漸出現於本區。據記載,於康熙四十年代末,已有漳州籍的漢人首先由鹿港登陸,進入本區,向原住民租地耕種。(臺灣土地調查局,1932)亦即,在康熙末年,清廷官方的力量與漢人移民拓墾的腳步已逐漸進入大肚社的生活空間。 雍正元年(1723),臺灣行政區重劃,諸羅縣虎尾溪以北設彰化縣,本區歸隸於彰化縣管轄。其中,平埔族居住地以大肚中社、南社稱之;漢人所屬之行政區,則分為猫霧捒保與半線保。雍正10年(1732),發生大肚社抗清事件,社人不僅死傷甚多,社厝、糧食皆焚燬淨盡,戰況慘烈。大肚王族裔歷經此役後,勢力可謂完全衰退。(劉澤明:2000)此時,漢人開墾的步履亦擴張至原屬大肚社的領域,原屬社番所有的土地權,一筆又一筆地轉入漢人的手中。至道光末年,則為地權大量流失的時間點,道光朝後已少有土地可供杜賣。此後,失去土地的平埔族人,便大量遷移至埔里、宜蘭等地。(吳奇浩,2003)本區於是成為漢人為主的生活空間。 根據史料記載,本區最早形成的漢人聚落,為乾隆6年(1741)所記載的大肚衝與王田莊。(劉良璧,1741)大肚街之興起乃因位於南北陸路要道上,周邊有大肚汛、大肚塘等軍事設施,成為發展的基礎,再加上雍正13年(1935)大肚圳的修築,水源問題解決,人口逐漸增加,而發展為市街。(溫振華,1993:100)王田莊則形成於乾隆初年,由業戶董顯謨首先從事大肚溪溪岸的開墾。後又於乾隆45年(1780),投資五千元修築王田圳。築成後,採取以水換地的方式,向大肚社平埔族換得大肚下堡半數以上土地,並招佃開墾(臺灣土地調查局,1932)。乾隆中葉時,清廷在猫霧捒西堡與半線堡之間劃設大肚堡。光緒13年(1887)臺灣建省,行政區域再度更動,本區轄境隸屬臺灣府臺灣縣大肚中堡與大肚下堡。至道光12年(1832),《彰化縣志》內所記載的聚落為:大肚街、山仔腳、崁仔腳、崁仔頂、汴仔頭、渡船頭、社腳莊、營盤埔、內灣莊(王田莊)、籃仔頭、井仔頭、下寮仔尾(周璽,1832),由乾隆六年至道光十二年,共約九十一年間,本里的主要聚落已紛紛形成。這段時間內所發展而成聚落,多位於大肚台地山麓下,地勢較低、地形平坦之處。唯一出現於大肚台地平坦面上的聚落為井子頭。其興起,代表此時漢人開墾的腳步已克服地形與水源的限制,進入台地面區。光緒20年(1895)甲午戰爭爆發,清廷戰敗,於馬關修約中割讓臺灣等地予日本。光緒21年(明治28年,1895),日本正式領有臺灣,改三府為三縣,本區隸屬於臺灣縣。明治30年(1887),又勒令修改臺灣地方行政區,將全台重新規劃為六縣三廳,縣下設辦務署,本鄉隸屬於臺中縣大肚辨務署。明治31年(1888),總督兒源太郎玉下令調整地方機關組織規程,大肚鄉改歸梧棲港辦務署轄區內。明治34年(1901),再改地方區劃,廢縣及辦務署,改設為二十廳,本區轄境屬於臺中廳沙鹿支廳大肚中堡之龍目井區與大肚下堡之大肚區、茄投區內,下轄五個庄。此時,於臺灣堡圖上所出現的聚落,則增加了份子、犁份、頂街、下街、街尾、營盤內、後湖仔等。其中頂街、下街、街尾、營盤內皆為圍繞大肚街所興起聚落,由此推知,此時大肚街仍不斷擴張,並持續對周遭之聚落發揮影響力。份子、犁份與後湖仔的出現的位置,則顯示出聚落往東西兩側擴張的情形。 大正9年(1920)臺灣總督府為加強統治,再度調整行政區域劃分。改廳設州,州下社郡,各庄改為大字單位,本區為臺中州大甲郡大肚庄。此時庄域約等同於現行鄉域,轄區為井子頭庄、汴仔頭庄、大肚庄、社腳庄與王田庄(王世慶,1970)。依大正15年(1926)的統計,大肚鄉當時的彰籍移民約七千八百人,來自泉州府同安縣約有一千六百人,自安溪縣則約有一百人。彰州府籍的移民佔了百分之八十二,為大肚鄉主要的組成居民(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1928)。 戰後,民國35年(1946)改州為縣,郡改設區,街庄則改為鄉鎮,其下設村里,原大肚庄改制為臺中縣大甲區大肚鄉,原屬大肚庄的五個大字單位,被劃分成十七個村。民國39年(1950)又改為臺中縣大肚鄉,境內包括十七個村,後於民國67年(1978)將福利村裁併入大肚村與頂街村;民國92年(2003)年蔗廍村再增加分設自強村,至今本區轄區仍為十七村。民國93年(2004)11月止,統計總人口數為55540人,人口密度約1462人/平方公里。 |
place_content | 地處臺中市西南隅,東與臺中市西屯區、南屯區比鄰,隔大肚溪與西側彰化縣伸港鄉、和美鎮、南方之彰化市相望,北與龍井區接壤。大肚溪自本區南方流向西北方,成為彰化縣與臺中市的縣界。全境面積約38.05平方公里。 |
map_ref |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二)臺中縣(二)》,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longtitude | (空) |
latitude | (空) |
place_name大肚區 |
place_pronounce(空) |
chinese_phonetic(空) |
common_phonetic(空) |
another_name(空) |
county臺中市 |
town大肚區 |
village(空) |
place_mean昔日為平埔族拍瀑拉(Papora)族的生活空間。十七世紀中,拍瀑拉族大肚番王(Quata)統轄的範圍大約是大甲溪北岸臺中市后里區之南至大肚溪流域,大約是今日臺中市南部、彰化縣北部以及南投縣的一部分,社址Darid即在今日大肚區社腳里一帶,(翁佳音,1992:177-180)其漢語音譯為「大肚社」。乾隆年間,清廷於此地設大肚堡,光緒元年(1875)又劃分為上、中、下堡;日治後,於明治34年(1901)將本區設為大肚庄。「大肚」二字自清代沿用至今,遂成為本區之區名。 |
place_type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language(空) |
denominate(空) |
place_describe(空) |
history_describe本區境內,原為大肚社番的生活場域,其中僅有大肚台地面上的自強村、蔗廍村與瑞井村一部分,屬巴布薩族的猫霧捒社,(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32:49)其餘均為拍瀑拉族大肚社之社域,並可分為北、中、南三社。荷蘭佔據臺灣前,大肚番王的勢力範圍,起自大甲溪北岸,南至大肚溪流域,(翁佳音,1992:177)包括整個清水隆起海岸平原。後因荷蘭與明鄭的征討,而使原統轄大片疆域的大肚番王勢力逐漸減弱(翁佳音,1992:166)。 康熙22年(1683)臺灣歸清,設一府三縣,本區之鄉域屬諸羅縣半線大肚社。康熙36年(1697)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中記載著:「十二日,過啞束社,至大肚社,一路大小積石,車行其上,終日蹭蹬殊因;加以林莽荒穢,宿草沒肩,與半線以下如冬天。至溪澗之多,尤不勝記。番人狀貌轉陋。」由此大略可知,當時大肚溪以北地多荒蕪,交通不便,附近之山林大致仍呈原始狀態,與大肚溪南側的彰化一帶相較,屬未開發之地。康熙38年後(1699)因發生吞霄社事件與其他的亂事,清廷未免原住民再起叛亂,於是增加兵力設防於臺灣中北部,(許雪姬,1987:22-23)於康熙51年(1712)以前,已於半線以北設立大肚塘、牛罵塘等軍事設施。(周鐘瑄,1717)此時,漢人移民亦逐漸出現於本區。據記載,於康熙四十年代末,已有漳州籍的漢人首先由鹿港登陸,進入本區,向原住民租地耕種。(臺灣土地調查局,1932)亦即,在康熙末年,清廷官方的力量與漢人移民拓墾的腳步已逐漸進入大肚社的生活空間。 雍正元年(1723),臺灣行政區重劃,諸羅縣虎尾溪以北設彰化縣,本區歸隸於彰化縣管轄。其中,平埔族居住地以大肚中社、南社稱之;漢人所屬之行政區,則分為猫霧捒保與半線保。雍正10年(1732),發生大肚社抗清事件,社人不僅死傷甚多,社厝、糧食皆焚燬淨盡,戰況慘烈。大肚王族裔歷經此役後,勢力可謂完全衰退。(劉澤明:2000)此時,漢人開墾的步履亦擴張至原屬大肚社的領域,原屬社番所有的土地權,一筆又一筆地轉入漢人的手中。至道光末年,則為地權大量流失的時間點,道光朝後已少有土地可供杜賣。此後,失去土地的平埔族人,便大量遷移至埔里、宜蘭等地。(吳奇浩,2003)本區於是成為漢人為主的生活空間。 根據史料記載,本區最早形成的漢人聚落,為乾隆6年(1741)所記載的大肚衝與王田莊。(劉良璧,1741)大肚街之興起乃因位於南北陸路要道上,周邊有大肚汛、大肚塘等軍事設施,成為發展的基礎,再加上雍正13年(1935)大肚圳的修築,水源問題解決,人口逐漸增加,而發展為市街。(溫振華,1993:100)王田莊則形成於乾隆初年,由業戶董顯謨首先從事大肚溪溪岸的開墾。後又於乾隆45年(1780),投資五千元修築王田圳。築成後,採取以水換地的方式,向大肚社平埔族換得大肚下堡半數以上土地,並招佃開墾(臺灣土地調查局,1932)。乾隆中葉時,清廷在猫霧捒西堡與半線堡之間劃設大肚堡。光緒13年(1887)臺灣建省,行政區域再度更動,本區轄境隸屬臺灣府臺灣縣大肚中堡與大肚下堡。至道光12年(1832),《彰化縣志》內所記載的聚落為:大肚街、山仔腳、崁仔腳、崁仔頂、汴仔頭、渡船頭、社腳莊、營盤埔、內灣莊(王田莊)、籃仔頭、井仔頭、下寮仔尾(周璽,1832),由乾隆六年至道光十二年,共約九十一年間,本里的主要聚落已紛紛形成。這段時間內所發展而成聚落,多位於大肚台地山麓下,地勢較低、地形平坦之處。唯一出現於大肚台地平坦面上的聚落為井子頭。其興起,代表此時漢人開墾的腳步已克服地形與水源的限制,進入台地面區。光緒20年(1895)甲午戰爭爆發,清廷戰敗,於馬關修約中割讓臺灣等地予日本。光緒21年(明治28年,1895),日本正式領有臺灣,改三府為三縣,本區隸屬於臺灣縣。明治30年(1887),又勒令修改臺灣地方行政區,將全台重新規劃為六縣三廳,縣下設辦務署,本鄉隸屬於臺中縣大肚辨務署。明治31年(1888),總督兒源太郎玉下令調整地方機關組織規程,大肚鄉改歸梧棲港辦務署轄區內。明治34年(1901),再改地方區劃,廢縣及辦務署,改設為二十廳,本區轄境屬於臺中廳沙鹿支廳大肚中堡之龍目井區與大肚下堡之大肚區、茄投區內,下轄五個庄。此時,於臺灣堡圖上所出現的聚落,則增加了份子、犁份、頂街、下街、街尾、營盤內、後湖仔等。其中頂街、下街、街尾、營盤內皆為圍繞大肚街所興起聚落,由此推知,此時大肚街仍不斷擴張,並持續對周遭之聚落發揮影響力。份子、犁份與後湖仔的出現的位置,則顯示出聚落往東西兩側擴張的情形。 大正9年(1920)臺灣總督府為加強統治,再度調整行政區域劃分。改廳設州,州下社郡,各庄改為大字單位,本區為臺中州大甲郡大肚庄。此時庄域約等同於現行鄉域,轄區為井子頭庄、汴仔頭庄、大肚庄、社腳庄與王田庄(王世慶,1970)。依大正15年(1926)的統計,大肚鄉當時的彰籍移民約七千八百人,來自泉州府同安縣約有一千六百人,自安溪縣則約有一百人。彰州府籍的移民佔了百分之八十二,為大肚鄉主要的組成居民(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1928)。 戰後,民國35年(1946)改州為縣,郡改設區,街庄則改為鄉鎮,其下設村里,原大肚庄改制為臺中縣大甲區大肚鄉,原屬大肚庄的五個大字單位,被劃分成十七個村。民國39年(1950)又改為臺中縣大肚鄉,境內包括十七個村,後於民國67年(1978)將福利村裁併入大肚村與頂街村;民國92年(2003)年蔗廍村再增加分設自強村,至今本區轄區仍為十七村。民國93年(2004)11月止,統計總人口數為55540人,人口密度約1462人/平方公里。 |
place_content地處臺中市西南隅,東與臺中市西屯區、南屯區比鄰,隔大肚溪與西側彰化縣伸港鄉、和美鎮、南方之彰化市相望,北與龍井區接壤。大肚溪自本區南方流向西北方,成為彰化縣與臺中市的縣界。全境面積約38.05平方公里。 |
map_ref《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二)臺中縣(二)》,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longtitude(空) |
latitude(空) |
根據名稱 大肚區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大肚區 ...) | town: 大肚區 | county: 臺中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以里內最大聚落頂街為里名,「頂」含有北方之意,因頂街位於大肚街北方而得稱。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 town: 龍井區 | county: 臺中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鄉名源自本鄉斷層湧泉「龍目井」,龍目井位於大肚臺地西麓斷層線上,因地下水源豐富而形成湧泉,是本區早期拓墾重要的灌溉水源,《裨海紀遊》中記述:「龍目井,在邑治北十七里。其泉湧起數尺,如噴玉花。…旁有兩石...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 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日08:00-17:00 | | 電話: 886-4-26991105 | 地址: 臺中市432大肚區磺溪里文昌一街10號 @ 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 電話: (04)26991105 | 門票/收費: | 地址: 磺溪里文昌一街10號 | 大肚區 | 旅遊叮嚀: @ 臺中市景點 |
| town: 大肚區 | county: 臺中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 年度: 99年2星.100年3星. | 地址: 臺中市大肚區沙田路二段693號 | 營業時間: 早市. @ 優良市集 |
| town: 大肚區 | county: 臺中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本里乃以境內最大聚落為名。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 town: 大肚區 | county: 臺中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town: 大肚區 | county: 臺中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以里內最大聚落頂街為里名,「頂」含有北方之意,因頂街位於大肚街北方而得稱。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town: 龍井區 | county: 臺中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鄉名源自本鄉斷層湧泉「龍目井」,龍目井位於大肚臺地西麓斷層線上,因地下水源豐富而形成湧泉,是本區早期拓墾重要的灌溉水源,《裨海紀遊》中記述:「龍目井,在邑治北十七里。其泉湧起數尺,如噴玉花。…旁有兩石...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日08:00-17:00 | | 電話: 886-4-26991105 | 地址: 臺中市432大肚區磺溪里文昌一街10號 @ 景點 - 觀光資訊資料庫 |
電話: (04)26991105 | 門票/收費: | 地址: 磺溪里文昌一街10號 | 大肚區 | 旅遊叮嚀: @ 臺中市景點 |
town: 大肚區 | county: 臺中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年度: 99年2星.100年3星. | 地址: 臺中市大肚區沙田路二段693號 | 營業時間: 早市. @ 優良市集 |
town: 大肚區 | county: 臺中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本里乃以境內最大聚落為名。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town: 大肚區 | county: 臺中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 搜尋所有 大肚區 ... ]
在『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資料集內搜尋:
| town: 新營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里名由來應與光復後政府提倡國父三民主義-民權、民生、民族有關,里內有三民路、民生路通過。 |
| town: 新營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 town: 新營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 town: 新營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本里範圍原為臺南府諸羅縣下茄苳南堡後鎮庄,加上頂菜寮、下菜寮,俗稱大後鎮,光復後,合併原先之後鎮及菜寮(新興起非原之菜寮)兩聚落,設為一里,因為是合併聚落新設之里,為與原後鎮庄作區分,保留鎮字,另取名... |
| town: 新營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 town: 新營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庄廟太子宮,安奉他們迎奉來臺之三太子(中壇元帥)神像,後來此拓墾人口漸多,人丁漸旺,形成一大聚落,乃以廟名為庄名,稱為太子宮庄。光復後,以太子宮庄庄大人多,乙太宮派出所前之南72線道路為界,分成兩里,... |
| town: 新營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南紙里的歷史發展與臺灣紙業公司密不可分,里內居民也多為紙廠員工,故光復後,將此地設為一里,並因紙廠之故,命名為南紙里。n |
| town: 新營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光復後,原茄苳腳庄設為一里,取名為嘉芳里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其一為採用與茄字諧音之嘉字,另取較文言雅句之里名;其二為光復後,吳燮堂先生,以吳氏早年為土地士紳望族,吳氏宗親原由嘉義移民而來,故於行政區重劃... |
| town: 新營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 town: 新營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由於原民生里發展快速,人口過多,經新營市民代表會通過,自民國八十七年(1998)八月起,原民生里劃分為三里,新增有兩里,新北里在新設兩里中較偏東北側,且在原民生里的北半部,故命名為新北里。 |
| town: 新營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由於原民生里發展快速,人口過多,經新營市民代表會通過,自民國八十七年(1998)八月起,原民生里劃分為三里,新增有兩里,新南里在新設兩里中較偏西南部,故名新南里。 |
| town: 新營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 town: 內門區 | county: 高雄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 town: 茂林區 | county: 高雄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村名是為紀念光緒6年(188)開山統領陶茂林而來。 |
| town: 茂林區 | county: 高雄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村名由舊聚落「萬斗蘭」轉換而來。 |
town: 新營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里名由來應與光復後政府提倡國父三民主義-民權、民生、民族有關,里內有三民路、民生路通過。 |
town: 新營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town: 新營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town: 新營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本里範圍原為臺南府諸羅縣下茄苳南堡後鎮庄,加上頂菜寮、下菜寮,俗稱大後鎮,光復後,合併原先之後鎮及菜寮(新興起非原之菜寮)兩聚落,設為一里,因為是合併聚落新設之里,為與原後鎮庄作區分,保留鎮字,另取名... |
town: 新營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town: 新營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庄廟太子宮,安奉他們迎奉來臺之三太子(中壇元帥)神像,後來此拓墾人口漸多,人丁漸旺,形成一大聚落,乃以廟名為庄名,稱為太子宮庄。光復後,以太子宮庄庄大人多,乙太宮派出所前之南72線道路為界,分成兩里,... |
town: 新營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南紙里的歷史發展與臺灣紙業公司密不可分,里內居民也多為紙廠員工,故光復後,將此地設為一里,並因紙廠之故,命名為南紙里。n |
town: 新營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光復後,原茄苳腳庄設為一里,取名為嘉芳里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其一為採用與茄字諧音之嘉字,另取較文言雅句之里名;其二為光復後,吳燮堂先生,以吳氏早年為土地士紳望族,吳氏宗親原由嘉義移民而來,故於行政區重劃... |
town: 新營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town: 新營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由於原民生里發展快速,人口過多,經新營市民代表會通過,自民國八十七年(1998)八月起,原民生里劃分為三里,新增有兩里,新北里在新設兩里中較偏東北側,且在原民生里的北半部,故命名為新北里。 |
town: 新營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由於原民生里發展快速,人口過多,經新營市民代表會通過,自民國八十七年(1998)八月起,原民生里劃分為三里,新增有兩里,新南里在新設兩里中較偏西南部,故名新南里。 |
town: 新營區 | county: 臺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town: 內門區 | county: 高雄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
town: 茂林區 | county: 高雄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村名是為紀念光緒6年(188)開山統領陶茂林而來。 |
town: 茂林區 | county: 高雄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村名由舊聚落「萬斗蘭」轉換而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