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岡里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 地政司

place_name富岡里的town是楊梅區, county是桃園市, place_type是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place_mean是址在楊梅火車站西北方約6.2公里處。里名由來源自「伯公岡」庄,但因「伯公」字不雅,地方人士商議:希望本里能愈漸富庶,故命名「富」岡里。長岡嶺台地地勢向西北低降,來到伯公岡台地等高線大致成漣漪狀,坡度更緩,富岡里東部海拔140公尺,向西北至鎮界約降至80公尺,其上的河流均為順著地勢向西流出,成為河川的....

#富岡里的地圖

place_name富岡里
place_pronounce(空)
chinese_phoneticFugang Village
common_phonetic(空)
another_name(空)
county桃園市
town楊梅區
village富岡里
place_mean址在楊梅火車站西北方約6.2公里處。里名由來源自「伯公岡」庄,但因「伯公」字不雅,地方人士商議:希望本里能愈漸富庶,故命名「富」岡里。長岡嶺台地地勢向西北低降,來到伯公岡台地等高線大致成漣漪狀,坡度更緩,富岡里東部海拔140公尺,向西北至鎮界約降至80公尺,其上的河流均為順著地勢向西流出,成為河川的上游。例如:六股溪發源於本里西部,向西注入大深坑溪,沿新豐鄉、新屋鄉交界西行入海。鐵路以南幅員較廣,卻大多為農田,早期都是旱田,先民在此開築許多陂塘,作為灌溉之用,但仍難以擺脫看天田的不穩定性,居民生活困苦。直到石門大圳通灌後才有穩定的生產。曾經有許多大學商議在此旱地購地建校,但農民多以守住祖產的心態為尊,不肯出售;石門大圳有水可供灌溉後,農民更加惜售,所以也保持了鄉村原貌。今臺灣南北交通幹線的縱貫公路和高速公路都不經過富岡,是富岡發展遲緩的主因。對外交通以民富路通往楊梅市街,民生街可轉往新屋和永安,新明街到湖口,中正路西通大坡,聯絡西濱公路。居民平日購物、買菜,多往湖口,與湖口鄉的聯繫比楊梅市區還熱絡。(楊梅青工會,2000:33-34)本里的大姓為:謝家與徐家。謝家祖籍為廣東省河田縣,宗祠位於新民街664號,有祭祀公業維持宗祠的祭祀費用,是一個宗族組織運作良好的家族。徐家祖籍廣東省陸豐縣,十二世的六兄弟於清順治年間來臺,在觀音庄茄苳坑登陸,隨後六兄弟在觀音、新屋、楊梅一帶發展出一大片產業,是否與萃豐莊業主徐熙拱為同宗仍待查證,但是由其後代在此三鄉鎮均設有祖堂,並且將祭祀公業登記為財團法人來看,徐家為本地的大家族、大地主,應可追溯至清代。目前位於富岡19鄰的祖堂「東海堂」,乃十二世子齊公派下所設。(徐家珠,2002:535)富岡里的面積8.183平方公里。
place_type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language(空)
denominate(空)
place_describe(空)
history_describe清代與日治時代,本里稱伯公岡庄;明治三十四年(1901),伯公岡庄劃為大坡區,與楊梅壢區同屬桃園廳楊梅壢支廳管轄。大正九年(1920)實施「市街改正」,打破清末以來的堡(里)庄制,楊梅大部分地區隸屬新竹,改稱新竹州中壢郡楊梅街;原楊梅壢支廳所屬楊梅14庄,遂合併新屋區上田心仔庄、上陰影窩庄、下陰影窩庄、員笨庄,大坡區之伯公岡庄,中壢支廳宋屋區之高山頂庄等,擴充為22庄;民國三十四年(1945)楊梅街改稱新竹縣中壢區楊梅鎮,並依日治時期的地方大字,調整改編為十九里,將伯公岡庄改稱「富岡」里。楊梅鎮有三個火車站,富岡車站是其一。昭和四年(1929),臺灣北部鐵路加鋪複線,並改道經伯公岡設站,鐵路由東向西延伸通往湖口。自此以火車站為中心,附近也漸漸形成市街。鐵路將富岡分隔為南北兩半,北面是站前,面積較小卻較有發展,為市中心,商店住戶較多,為一排排騎樓武建築。街區主要道路以火車站前的中正路為主,富源街較短,與中正路略為平行,兩者分別與成功路、中華街縱橫交錯。市區中心稱大井頭,是諸重要街道的交會點。其中,中正路兩旁及信義街尾仍保存了部分的老街風貌,中正路12~20號的呂屋為最著。民國八十三年(1994),富岡完成農地重劃,農地更加平整,便於機耕,目前,農民多只種一期水稻,第二期休耕;小型養豬場很多,其中,「龍泰牧場」與「華新牧場」是規模最大者。大致而言,富岡以農、牧、漁(公埤養魚)為主要產業,家屋點綴於農田之間,呈現散村的風貌。民國九十六年(2007)十二月底的人口總計5
place_content(空)
map_ref(空)
longtitude121.069
latitude24.935

place_name

富岡里

place_pronounce

(空)

chinese_phonetic

Fugang Village

common_phonetic

(空)

another_name

(空)

county

桃園市

town

楊梅區

village

富岡里

place_mean

址在楊梅火車站西北方約6.2公里處。里名由來源自「伯公岡」庄,但因「伯公」字不雅,地方人士商議:希望本里能愈漸富庶,故命名「富」岡里。長岡嶺台地地勢向西北低降,來到伯公岡台地等高線大致成漣漪狀,坡度更緩,富岡里東部海拔140公尺,向西北至鎮界約降至80公尺,其上的河流均為順著地勢向西流出,成為河川的上游。例如:六股溪發源於本里西部,向西注入大深坑溪,沿新豐鄉、新屋鄉交界西行入海。鐵路以南幅員較廣,卻大多為農田,早期都是旱田,先民在此開築許多陂塘,作為灌溉之用,但仍難以擺脫看天田的不穩定性,居民生活困苦。直到石門大圳通灌後才有穩定的生產。曾經有許多大學商議在此旱地購地建校,但農民多以守住祖產的心態為尊,不肯出售;石門大圳有水可供灌溉後,農民更加惜售,所以也保持了鄉村原貌。今臺灣南北交通幹線的縱貫公路和高速公路都不經過富岡,是富岡發展遲緩的主因。對外交通以民富路通往楊梅市街,民生街可轉往新屋和永安,新明街到湖口,中正路西通大坡,聯絡西濱公路。居民平日購物、買菜,多往湖口,與湖口鄉的聯繫比楊梅市區還熱絡。(楊梅青工會,2000:33-34)本里的大姓為:謝家與徐家。謝家祖籍為廣東省河田縣,宗祠位於新民街664號,有祭祀公業維持宗祠的祭祀費用,是一個宗族組織運作良好的家族。徐家祖籍廣東省陸豐縣,十二世的六兄弟於清順治年間來臺,在觀音庄茄苳坑登陸,隨後六兄弟在觀音、新屋、楊梅一帶發展出一大片產業,是否與萃豐莊業主徐熙拱為同宗仍待查證,但是由其後代在此三鄉鎮均設有祖堂,並且將祭祀公業登記為財團法人來看,徐家為本地的大家族、大地主,應可追溯至清代。目前位於富岡19鄰的祖堂「東海堂」,乃十二世子齊公派下所設。(徐家珠,2002:535)富岡里的面積8.183平方公里。

place_type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language

(空)

denominate

(空)

place_describe

(空)

history_describe

清代與日治時代,本里稱伯公岡庄;明治三十四年(1901),伯公岡庄劃為大坡區,與楊梅壢區同屬桃園廳楊梅壢支廳管轄。大正九年(1920)實施「市街改正」,打破清末以來的堡(里)庄制,楊梅大部分地區隸屬新竹,改稱新竹州中壢郡楊梅街;原楊梅壢支廳所屬楊梅14庄,遂合併新屋區上田心仔庄、上陰影窩庄、下陰影窩庄、員笨庄,大坡區之伯公岡庄,中壢支廳宋屋區之高山頂庄等,擴充為22庄;民國三十四年(1945)楊梅街改稱新竹縣中壢區楊梅鎮,並依日治時期的地方大字,調整改編為十九里,將伯公岡庄改稱「富岡」里。楊梅鎮有三個火車站,富岡車站是其一。昭和四年(1929),臺灣北部鐵路加鋪複線,並改道經伯公岡設站,鐵路由東向西延伸通往湖口。自此以火車站為中心,附近也漸漸形成市街。鐵路將富岡分隔為南北兩半,北面是站前,面積較小卻較有發展,為市中心,商店住戶較多,為一排排騎樓武建築。街區主要道路以火車站前的中正路為主,富源街較短,與中正路略為平行,兩者分別與成功路、中華街縱橫交錯。市區中心稱大井頭,是諸重要街道的交會點。其中,中正路兩旁及信義街尾仍保存了部分的老街風貌,中正路12~20號的呂屋為最著。民國八十三年(1994),富岡完成農地重劃,農地更加平整,便於機耕,目前,農民多只種一期水稻,第二期休耕;小型養豬場很多,其中,「龍泰牧場」與「華新牧場」是規模最大者。大致而言,富岡以農、牧、漁(公埤養魚)為主要產業,家屋點綴於農田之間,呈現散村的風貌。民國九十六年(2007)十二月底的人口總計5

place_content

(空)

map_ref

(空)

longtitude

121.069

latitude

24.935

富岡里地圖 [ 導航 ]


按這裡載入富岡里的地圖

(需要開啟瀏覽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根據名稱 富岡里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富岡里 ...)

2024藝術綠洲創作計畫-何日君再來劇團《慢分的末班車—停駐X交錯》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8/30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9/01 | 折扣資訊:

@ 戲劇表演資訊

2024藝術綠洲創作計畫-何日君再來劇團《慢分的末班車—停駐X交錯》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8/30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9/01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瑞原里

town: 楊梅區 | county: 桃園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址在楊梅火車站西北方約4公里處。命名之初,因受限於必須以2個字為里名,而「上陰影窩」無論如何簡稱均感不雅,而取這一片農田遍布,「豐瑞的原野」為瑞原里。 上陰影窩以南為長岡嶺台地,北臨社子溪,地勢由東南...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富豐里

town: 臺東市 | county: 臺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民國六十四年由富岡里新增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豐野里

town: 楊梅區 | county: 桃園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址在楊梅火車站西北西方約7公里處。光復初期,本區人口多集中於南部,近富岡市區一帶,其他地區尚為農田利用,一片荒野,故地方人士希望此區愈來愈發達,而命名為「豐野」里。 本里地勢由東南向西北低降,海拔高度...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2024桃園藝術巡演-楊梅場-馬戲之門《火車站旅人》馬戲表演

開始時間: 2024-08-24T16:00:00+08:00 | 結束時間: 2024-08-25T17:00:00+08:00 | 電話: 886-3-3322101 | 地點: 詳見官網 | 地址: 桃園市326楊梅區富岡里成功路37號 | 參與者: | 收費: | 描述: ■相關細節可電洽本府文化局(03-3322592#8313)◆活動節目:馬戲之門《火車站旅人》◆活動時間:113年8月24、25日(星期六、日)16:00-17:00◆活動地點:桃園市楊梅區富岡火車站... | 備註:

@ 活動 - 觀光資訊資料庫

六股溪

town: 楊梅區 | county: 桃園市 | 自然地理實體 | 流經(富岡)六股地方的溪流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自然地理實體類

菸蒂不落地 臺東環保局攜手富岡里清近萬根菸蒂

刊登日期: 2025-01-15 | 書籤: 生活 | 內容: 為響應環境清潔週並宣導菸蒂對環境的危害,臺東縣環保局今(15)日攜手臺東市富岡里合辦「菸蒂不落地,環境土地淨」活動,自富岡里民活動中心延伸至臺11線及富岡街周邊地區,參與人員只要撿拾到500g菸蒂,即...

@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文教新聞(即時)

2024藝術綠洲創作計畫-何日君再來劇團《慢分的末班車—停駐X交錯》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8/30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9/01 | 折扣資訊:

@ 戲劇表演資訊

2024藝術綠洲創作計畫-何日君再來劇團《慢分的末班車—停駐X交錯》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8/30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9/01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瑞原里

town: 楊梅區 | county: 桃園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址在楊梅火車站西北方約4公里處。命名之初,因受限於必須以2個字為里名,而「上陰影窩」無論如何簡稱均感不雅,而取這一片農田遍布,「豐瑞的原野」為瑞原里。 上陰影窩以南為長岡嶺台地,北臨社子溪,地勢由東南...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富豐里

town: 臺東市 | county: 臺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民國六十四年由富岡里新增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豐野里

town: 楊梅區 | county: 桃園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址在楊梅火車站西北西方約7公里處。光復初期,本區人口多集中於南部,近富岡市區一帶,其他地區尚為農田利用,一片荒野,故地方人士希望此區愈來愈發達,而命名為「豐野」里。 本里地勢由東南向西北低降,海拔高度...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2024桃園藝術巡演-楊梅場-馬戲之門《火車站旅人》馬戲表演

開始時間: 2024-08-24T16:00:00+08:00 | 結束時間: 2024-08-25T17:00:00+08:00 | 電話: 886-3-3322101 | 地點: 詳見官網 | 地址: 桃園市326楊梅區富岡里成功路37號 | 參與者: | 收費: | 描述: ■相關細節可電洽本府文化局(03-3322592#8313)◆活動節目:馬戲之門《火車站旅人》◆活動時間:113年8月24、25日(星期六、日)16:00-17:00◆活動地點:桃園市楊梅區富岡火車站... | 備註:

@ 活動 - 觀光資訊資料庫

六股溪

town: 楊梅區 | county: 桃園市 | 自然地理實體 | 流經(富岡)六股地方的溪流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自然地理實體類

菸蒂不落地 臺東環保局攜手富岡里清近萬根菸蒂

刊登日期: 2025-01-15 | 書籤: 生活 | 內容: 為響應環境清潔週並宣導菸蒂對環境的危害,臺東縣環保局今(15)日攜手臺東市富岡里合辦「菸蒂不落地,環境土地淨」活動,自富岡里民活動中心延伸至臺11線及富岡街周邊地區,參與人員只要撿拾到500g菸蒂,即...

@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文教新聞(即時)

[ 搜尋所有 富岡里 ... ]

在『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資料集內搜尋:


與富岡里同分類的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行政區域類

連和里

town: 中和區 | county: 新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行政區域

連城里

town: 中和區 | county: 新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行政區域

永隆村

town: 鹽埔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主要聚落為永隆部落,故稱為永隆村。

久愛村

town: 鹽埔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主要聚落為舊隘寮部落,取其諧音,並簡化命名久愛村。

洛陽村

town: 鹽埔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新二村

town: 鹽埔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主要聚落為新圍部落,而本村在日治時代屬於第二保,故稱新二村。

彭厝村

town: 鹽埔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主要聚落為彭厝部落,故稱為彭厝村。

高樹村

town: 高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主要聚落為高樹下部落,故稱為高樹村。

長榮村

town: 高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由楊福壽先生與楊鳳祥先生共同議定,取其長久興隆之意,稱為長榮村(高樹鄉志:3)

東興村

town: 高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建興村

town: 高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當時的鄉長溫慕春先生認為本地居民刻苦經營這片溪埔地,使其煥然一新,故命名為建興村。

大埔村

town: 高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主要聚落為大埔頭、中大埔等,都有「大埔」二字,故稱大埔村。

菜寮村

town: 高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村中最大部落為菜寮,故稱之。

司馬村

town: 高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舊寮庄在日治時代又俗稱「司馬安庄」,故簡稱為「司馬村」。至於本村俗稱為司馬安庄的說法相當模糊,有部分人的說法是日治時代玄天上帝顯現神蹟,指示改稱司馬安庄。

舊寮村

town: 高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村中主要聚落稱為舊寮,故從此命名。舊寮之稱的由來,相傳先民開墾時,為了工作方便,於其地搭建一草寮,後又搭蓋其他草寮,分其新舊,本地開發較早,故稱舊寮。

連和里

town: 中和區 | county: 新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行政區域

連城里

town: 中和區 | county: 新北市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行政區域

永隆村

town: 鹽埔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主要聚落為永隆部落,故稱為永隆村。

久愛村

town: 鹽埔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主要聚落為舊隘寮部落,取其諧音,並簡化命名久愛村。

洛陽村

town: 鹽埔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新二村

town: 鹽埔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主要聚落為新圍部落,而本村在日治時代屬於第二保,故稱新二村。

彭厝村

town: 鹽埔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主要聚落為彭厝部落,故稱為彭厝村。

高樹村

town: 高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主要聚落為高樹下部落,故稱為高樹村。

長榮村

town: 高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由楊福壽先生與楊鳳祥先生共同議定,取其長久興隆之意,稱為長榮村(高樹鄉志:3)

東興村

town: 高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建興村

town: 高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當時的鄉長溫慕春先生認為本地居民刻苦經營這片溪埔地,使其煥然一新,故命名為建興村。

大埔村

town: 高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主要聚落為大埔頭、中大埔等,都有「大埔」二字,故稱大埔村。

菜寮村

town: 高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村中最大部落為菜寮,故稱之。

司馬村

town: 高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舊寮庄在日治時代又俗稱「司馬安庄」,故簡稱為「司馬村」。至於本村俗稱為司馬安庄的說法相當模糊,有部分人的說法是日治時代玄天上帝顯現神蹟,指示改稱司馬安庄。

舊寮村

town: 高樹鄉 | county: 屏東縣 | 行政區域(含行政編組) | 因村中主要聚落稱為舊寮,故從此命名。舊寮之稱的由來,相傳先民開墾時,為了工作方便,於其地搭建一草寮,後又搭蓋其他草寮,分其新舊,本地開發較早,故稱舊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