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到我們的藝術探索」教師研習
- 其他藝文資訊 @ 文化部
活動名稱「從我到我們的藝術探索」教師研習的活動起始日期是2024/12/08, 活動結束日期是2024/12/08.
發行版本 | 1.4 |
唯一辨識碼 | 673b9dfc26b3246898829e9d |
活動名稱 | 「從我到我們的藝術探索」教師研習 |
活動類別 | 15 |
活動場次資訊 | 1: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12/08 10:00:00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3F多元學藝廳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200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4/12/08 10:00:00 |
演出單位 | (空) |
折扣資訊 | (空) |
簡介說明 | 𓀠「從我到我們的藝術探索」教師研習 𓀠𓀠𓀠 |時間:2024/12/8(日) 10:00-17:00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302展覽室、3F工作坊(報到地點:本館大廳服務台旁) |對象:國民中學及小學教師、教育相關從業人員、藝文工作者等,招收30名,採人工審核機制篩選。 |活動主旨: 在藝術家的眼中每個「人」都有其最獨特、閃耀的樣貌激動著藝術家的心,而臺灣美術史的發展及其重要的作品,也是奠基於歷來藝術家對人、對社會的關注而產出的創作、累積的成果。本館「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臺灣美術以人為本的共融之路」展覽,藉由人物畫類型的藝術作品聚焦敘事,並以視障服務出發打造全人近用的展示方式,期能擴展觀眾藝術鑑賞的方法,感受藝術家「重視這塊土地上屬於每個人的價值」的作品內涵。 為推展本展覽的策畫理念及藝術教育推廣,本次研習將從「展覽策畫」、「全人近用展示」兩大面向進行分享,並引導教師體驗以展覽內容進行開發的「我/們探索卡」學習資源,及如何將此資源應用於現場教學。引領未來世代從藝術家的創作進而到自己的生活中,學習看見別人也看見自己,因為看見彼此的不同,從我到我們彼此共融,讓我們的世界更多元。 |活動流程: 時間 內容 講師 地點 09:30-10:00 報到 國美館大廳 10:00-12:00 「臺灣美術以人為本的共融之路」導覽 -策展說明 -共融展示設計介紹 吳麗娟 (策展人) 趙又慈 (人我之間有限公司負責人/共融展示規劃師) 302展覽室 12:00-13:30 午餐 13:30-15:00 「我/們探索卡」設計理念與使用介紹 林思瑜 (和好玩實踐室主理人) 3F工作坊 15:00-16:00 「我/們探索卡」創作體驗 16:00-16:50 「臺灣美術以人為本的共融之路」展覽共融設計與藝術教育交流座談 吳麗娟 (策展人) 趙又慈 (人我之間有限公司負責人/共融展示規劃師) 林思瑜 (和好玩實踐室主理人) 16:50-17:00 問卷回饋&合影 17:00 賦歸 |師資介紹: 🎤吳麗娟(國立臺灣美術館教育推廣組副研究員) 「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臺灣美術以人為本的共融之路」策展人,於國美館主責策畫文化近用與文化平權之相關計畫,主責視障、聽障、獨老與兒童代間、高齡、失智等項目。著重於結合館內外資源進行專業人才與網絡連結,現同時為志工統籌並推動「分齡分眾的近用服務專才培力計畫」打造志工成為全人友善博物館之專業服務提供者。 🎤趙又慈(人我之間有限公司負責人/共融展示規劃師) 參與口述影像研究及服務超過20年,是臺灣口述影像服務最主要的訓練講師和諮詢顧問,也是臺灣全人友善服務與共融環境的主要推動者之一。長期擔任電視、電影、博物館、表演藝術等領域之口述影像文化近用服務設計與人才培訓,亦負責本次「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臺灣美術以人為本的共融之路」展覽之共融設計與執行。 🎤林思瑜(和好玩實踐室主理人) 「和好玩實踐室」以“藝術創作體驗推廣“為核心,藉由藝術創作活動與藝術展覽的分享,使參與者有更多元的藝術生活體驗與溝通表達管道。透過實踐精神,讓藝術創作無論年齡、障別都可以參與享受。讓「所有人」都能參與藝術創作並感受體驗當代藝術的創造性藝術表達,所有人都能一起玩藝術並讓藝術成為創造個人與群體多元意義和價值的另一種形式。 |
圖片連結 | (空) |
主辦單位 | 1:國立臺灣美術館 |
協辦單位 | (空的。未填資料。) |
贊助單位 | (空的。未填資料。) |
其他單位 | (空的。未填資料。) |
售票網址 |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Detail.init.ctr?actId=40158 |
推廣網址 | 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 |
備註 | (空) |
編輯時間 | (空) |
來源網站名稱 | 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
活動起始日期 | 2024/12/08 |
活動結束日期 | 2024/12/08 |
點閱數 | 7 |
發行版本1.4 |
唯一辨識碼673b9dfc26b3246898829e9d |
活動名稱「從我到我們的藝術探索」教師研習 |
活動類別15 |
活動場次資訊1:單場次演出時間 : 2024/12/08 10:00:00地址 : 403 臺中市西區535五權西路一段2號 場地名稱 : 3F多元學藝廳 是否售票 : N 價格 : 200 緯度 : 24.1396657 經度 : 120.665874 結束時間 : 2024/12/08 10:00:00 |
演出單位(空) |
折扣資訊(空) |
簡介說明𓀠「從我到我們的藝術探索」教師研習 𓀠𓀠𓀠 |時間:2024/12/8(日) 10:00-17:00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302展覽室、3F工作坊(報到地點:本館大廳服務台旁) |對象:國民中學及小學教師、教育相關從業人員、藝文工作者等,招收30名,採人工審核機制篩選。 |活動主旨: 在藝術家的眼中每個「人」都有其最獨特、閃耀的樣貌激動著藝術家的心,而臺灣美術史的發展及其重要的作品,也是奠基於歷來藝術家對人、對社會的關注而產出的創作、累積的成果。本館「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臺灣美術以人為本的共融之路」展覽,藉由人物畫類型的藝術作品聚焦敘事,並以視障服務出發打造全人近用的展示方式,期能擴展觀眾藝術鑑賞的方法,感受藝術家「重視這塊土地上屬於每個人的價值」的作品內涵。 為推展本展覽的策畫理念及藝術教育推廣,本次研習將從「展覽策畫」、「全人近用展示」兩大面向進行分享,並引導教師體驗以展覽內容進行開發的「我/們探索卡」學習資源,及如何將此資源應用於現場教學。引領未來世代從藝術家的創作進而到自己的生活中,學習看見別人也看見自己,因為看見彼此的不同,從我到我們彼此共融,讓我們的世界更多元。 |活動流程: 時間 內容 講師 地點 09:30-10:00 報到 國美館大廳 10:00-12:00 「臺灣美術以人為本的共融之路」導覽 -策展說明 -共融展示設計介紹 吳麗娟 (策展人) 趙又慈 (人我之間有限公司負責人/共融展示規劃師) 302展覽室 12:00-13:30 午餐 13:30-15:00 「我/們探索卡」設計理念與使用介紹 林思瑜 (和好玩實踐室主理人) 3F工作坊 15:00-16:00 「我/們探索卡」創作體驗 16:00-16:50 「臺灣美術以人為本的共融之路」展覽共融設計與藝術教育交流座談 吳麗娟 (策展人) 趙又慈 (人我之間有限公司負責人/共融展示規劃師) 林思瑜 (和好玩實踐室主理人) 16:50-17:00 問卷回饋&合影 17:00 賦歸 |師資介紹: 🎤吳麗娟(國立臺灣美術館教育推廣組副研究員) 「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臺灣美術以人為本的共融之路」策展人,於國美館主責策畫文化近用與文化平權之相關計畫,主責視障、聽障、獨老與兒童代間、高齡、失智等項目。著重於結合館內外資源進行專業人才與網絡連結,現同時為志工統籌並推動「分齡分眾的近用服務專才培力計畫」打造志工成為全人友善博物館之專業服務提供者。 🎤趙又慈(人我之間有限公司負責人/共融展示規劃師) 參與口述影像研究及服務超過20年,是臺灣口述影像服務最主要的訓練講師和諮詢顧問,也是臺灣全人友善服務與共融環境的主要推動者之一。長期擔任電視、電影、博物館、表演藝術等領域之口述影像文化近用服務設計與人才培訓,亦負責本次「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臺灣美術以人為本的共融之路」展覽之共融設計與執行。 🎤林思瑜(和好玩實踐室主理人) 「和好玩實踐室」以“藝術創作體驗推廣“為核心,藉由藝術創作活動與藝術展覽的分享,使參與者有更多元的藝術生活體驗與溝通表達管道。透過實踐精神,讓藝術創作無論年齡、障別都可以參與享受。讓「所有人」都能參與藝術創作並感受體驗當代藝術的創造性藝術表達,所有人都能一起玩藝術並讓藝術成為創造個人與群體多元意義和價值的另一種形式。 |
圖片連結(空) |
主辦單位1:國立臺灣美術館 |
協辦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
贊助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
其他單位(空的。未填資料。) |
售票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Detail.init.ctr?actId=40158 |
推廣網址https://event.culture.tw/mocweb/reg/NTMOFA |
備註(空) |
編輯時間(空) |
來源網站名稱藝文活動報名平台 |
活動起始日期2024/12/08 |
活動結束日期2024/12/08 |
點閱數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