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臺灣文學獎金典獎贈獎 共享創作碩果 展望更多臺灣文學故事
- 臺文館新聞公告 @ 文化部

標題2023臺灣文學獎金典獎贈獎 共享創作碩果 展望更多臺灣文學故事的圖文模式頁面網址是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84744, 內容是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文學館主辦「臺灣文學獎」金典獎贈獎典禮,今(11)日在華山文創園區西2館舉行,並同步線上直播。文化部長史哲、國立臺灣文學館長林巾力、文學及出版等各界貴賓出席,共同見證臺灣文學豐碩的年度成果。開場由「卡到音即興創作樂團」,從《鱷眼晨曦》中馬來西亞砂勞越的熱帶雨林,穿梭到《夜官巡場Iā....

文章類型0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空)
連結模式連結(空)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84744
標題2023臺灣文學獎金典獎贈獎 共享創作碩果 展望更多臺灣文學故事
內容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文學館主辦「臺灣文學獎」金典獎贈獎典禮,今(11)日在華山文創園區西2館舉行,並同步線上直播。文化部長史哲、國立臺灣文學館長林巾力、文學及出版等各界貴賓出席,共同見證臺灣文學豐碩的年度成果。開場由「卡到音即興創作樂團」,從《鱷眼晨曦》中馬來西亞砂勞越的熱帶雨林,穿梭到《夜官巡場Iā-Kuan Sûn-Tiûnn》中嘉義民雄的火燒庄角落,傳達文學多元、共融、共生的聲音與意念。「美好的人生,也是刮痕累累。」史哲致詞時表示,臺灣文學獎金典獎是國家級的獎項,反映臺灣文學創作與出版的豐沛能量,從入圍及得獎作品可以看見,臺灣創作者在民主自由土壤上積累出來的美好結晶,更是體驗生活所沉澱的厚實生命。年度大獎得獎者陳列以個人切身生命遭遇及歷史現場巡禮,節制而冷靜地描述幾乎被淹沒的傷害和羞辱。當臺灣過去那一段白色歷史的受難者們逐漸凋零、當現代人逐漸遺忘時,《殘骸書》給予重要的提醒「那些有關人的反抗、志氣、自由、尊嚴之類的東西」,是時代的見證,也將震撼未來世代的讀者。史哲指出,在行政院的大力支持下,文化部2024年起獲編4年100億的文化黑潮計畫,在文學的部分,除了持續扶植與獎勵創作,將投入更多資源進行外譯的工作,希望臺灣的故事不只為國內所看見,也走向世界,讓世界看見臺灣豐厚的文化底蘊。臺文館長林巾力表示,非常感謝勞苦功高的評審委員,在相對有限的時間裡完成了高強度的文學閱讀馬拉松。今年的入圍及得獎作品呈現的是當代作者對於國族歷史、家族興衰、土地情感、社會運動及個人內在世界的深刻的描寫,他們不但誠實面對自己的生活,對於社會與人性也都有敏銳的觀察,希望這些優質的作品未來能被更多人欣賞,或是成為文化產業原生的內容和元素,也期待更多作品可以行銷國際,登上世界文學的舞臺。「金典獎年度大獎」得主陳列表示,感謝國家人權博物館前館長陳俊宏創設駐館藝術家制度,才讓他有勇氣、與堅持下去的步伐,用文學的途徑呈現歷史記憶。「殘骸」二字是受美國詩人亞卓安.芮曲(Adrienne Rich)的作品啟發,《殘骸書》不是敘述整個過程,而是撿拾、理解被觸動的地方,試著傳佈給其他人知道。「希望這本書出版後,能有更多人來認知臺灣曾經走過的白色恐怖歷史,認知它、理解它,還有反省它。」「金典獎」得主亦分別發表得獎感言,《弟弟》作者陳慧特別感謝雨傘運動的年輕人,「謝謝這些年我在路上遇見過的『弟弟』們,文學對我來說是一種力量,讓我可以生活下去。」《我隨意,你盡量》作者王昭華說,「1993年我開始接觸台文,從只能寫幾句話的年輕人,變成能夠寫一本書、並得獎的作家,我會繼續寫下去。」《魔以》作者陳淑瑤說,「《魔以》是讓我寫得最忘我又任性的一本書,謝謝大家的閱讀。」代為領獎的張貴興公子張先羚說,「每次與父親回到馬來西亞,都能感受到他對熱帶雨林的嚮往,並思考著如何用文字記錄馬來叢林的生活。」他也代讀父親的感言,「在創作上我期許自己永遠保持新人的狀態。」本屆蓓蕾獎特別邀請歷年蓓蕾獎得主擔任贈獎者,3位首次出版文學書就同時獲得蓓蕾獎、金典獎雙料殊榮的得主也分別發表感言。寺尾哲也《子彈是餘生》由2020年雙料得主陳昌遠贈發,寺尾哲也說,「感謝母親說服我全職寫作是一條可行的路,沒有她的話,就不會有現在的我跟這部作品。」黃瀚嶢《沒口之河》由同為生態書寫、2022年得主郭熊(郭彥仁)頒贈,黃瀚嶢說,「感謝知本濕地這片會說故事的田野,也感謝臺東為環境付出生命的夥伴,真正的文本創作者應該是他們。」張嘉祥《夜官巡場Iā-Kuan Sûn-Tiûnn》由同樣斜槓音樂人、2022年雙料得主鍾永豐頒贈,張嘉祥說,「我很感謝東華華文的吳明益老師,我可以很驕傲地說我是因為吳老師的文學課程走上創作的道路。」臺文館指出,「金典本事」系列講座將於11月18日至12月17日在桃園市圖、臺北有河書店、臺中梓書房、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臺北三民書局重南店、高雄三餘書店、新北市圖、臺北臺灣文學基地等地接力登場,歡迎讀者報名參加,與金典獎得主共度美好的秋日午後,細細品嘗文學果實的滋味。更多活動資訊,請持續關注「臺灣文學獎Online2023粉絲專頁」或「臺灣文學獎官網」。臺灣文學獎Online2023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teratureAwards/臺灣文學獎官網:https://award.nmtl.gov.tw/
相關檔案(空)
相關連結(空)
相關圖片獎勵首次出版文學書的新人作家所設置的「蓓蕾獎」,由寺尾哲也《子彈是餘生》、黃瀚嶢《沒口之河》、張嘉祥《夜官巡場Iā-Kuan Sûn-Tiûnn》榮獲。(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0b9a3f28-2819-404c-b667-2d7b10c9b128.jpg);陳列《殘骸書》榮獲2023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年度大獎殊榮(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e365f01b-ad9e-4988-a294-8dc8924b77ba.jpg);張嘉祥《夜官巡場Iā-Kuan Sûn-Tiûnn》榮獲金典獎,由國立臺灣文學館長林巾力(左)頒發獎座。(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a3550d6e-a8a3-449a-9ecf-8956e542d015.jpg);黃瀚嶢《沒口之河》榮獲金典獎,由國立臺灣文學館長林巾力(左)頒發獎座。(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cff3decb-6ace-43cd-97af-e506bb226346.jpg);寺尾哲也《子彈是餘生》榮獲金典獎,由國立臺灣文學館長林巾力(左)頒發獎座。(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ff334ef9-eef8-4f79-8f9f-e45e8e712bcc.jpg);張貴興《鱷眼晨曦》榮獲金典獎,由公子張先羚(右)代為領獎,國立臺灣文學館長林巾力(左)頒發獎座。(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01b8cab1-f64a-40b0-9b0e-f5f541f57de6.jpg);陳淑瑤《魔以》榮獲金典獎,由國立臺灣文學館長林巾力(左)頒發獎座。(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1080ed4e-1ac8-4645-87c7-ca8f6f24eb89.jpg);王昭華《我隨意,你盡量》榮獲金典獎,由國立臺灣文學館長林巾力(左)頒發獎座。(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48030861-79a3-4cd7-b40e-d19b0c8fc3ce.jpg);陳慧《弟弟》榮獲金典獎,由國立臺灣文學館長林巾力(左)頒發獎座。(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6145674a-6130-40ae-bf11-923371ec303f.jpg);作家陳列表示,在寫作過程中,透過同輩、前輩政治受難者的口述,以及自身的遭遇,學習如何詮釋白色恐怖的史實,也期待藉由文字的途徑,讓讀者了解時代的背景,(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51e714d6-aa04-4fe4-8e50-08a7a15c60c6.jpg);黃瀚嶢《沒口之河》(左起)、寺尾哲也《子彈是餘生》、張嘉祥《夜官巡場Iā-Kuan Sûn-Tiûnn》獲得2023蓓蕾獎、金典獎雙料殊榮。(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89fe16f1-996e-4288-bb98-476bb956ec8b.jpg);國立臺灣文學館長林巾力(右4)與「2023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得主合影,(左起)張貴興公子張先羚、陳淑瑤、陳慧、黃瀚嶢、寺尾哲也、陳列、王昭華、張嘉祥。(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b04ef342-53de-4f49-92e5-b3c59306a3c3.jpg);2023金典獎年度大獎由陳列《殘骸書》(印刻文學出版)榮獲,由文化部長史哲(左)頒發獎座。(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4870bf18-8367-4973-959d-d2f707e1138f.jpg);2023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共有191部作品參賽,選出30部入圍作品,經決審誕生1部「金典獎年度大獎」、7部金典獎、以及3部蓓蕾獎,今(11)日舉辦頒獎典禮,獲獎者、評審委員、出版社代表出席與會。(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de7fcbf5-8419-4b1b-8168-4e0c1c325e0e.jpg);

文章類型

0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

(空)

連結模式連結

(空)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84744

標題

2023臺灣文學獎金典獎贈獎 共享創作碩果 展望更多臺灣文學故事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文學館主辦「臺灣文學獎」金典獎贈獎典禮,今(11)日在華山文創園區西2館舉行,並同步線上直播。文化部長史哲、國立臺灣文學館長林巾力、文學及出版等各界貴賓出席,共同見證臺灣文學豐碩的年度成果。開場由「卡到音即興創作樂團」,從《鱷眼晨曦》中馬來西亞砂勞越的熱帶雨林,穿梭到《夜官巡場Iā-Kuan Sûn-Tiûnn》中嘉義民雄的火燒庄角落,傳達文學多元、共融、共生的聲音與意念。「美好的人生,也是刮痕累累。」史哲致詞時表示,臺灣文學獎金典獎是國家級的獎項,反映臺灣文學創作與出版的豐沛能量,從入圍及得獎作品可以看見,臺灣創作者在民主自由土壤上積累出來的美好結晶,更是體驗生活所沉澱的厚實生命。年度大獎得獎者陳列以個人切身生命遭遇及歷史現場巡禮,節制而冷靜地描述幾乎被淹沒的傷害和羞辱。當臺灣過去那一段白色歷史的受難者們逐漸凋零、當現代人逐漸遺忘時,《殘骸書》給予重要的提醒「那些有關人的反抗、志氣、自由、尊嚴之類的東西」,是時代的見證,也將震撼未來世代的讀者。史哲指出,在行政院的大力支持下,文化部2024年起獲編4年100億的文化黑潮計畫,在文學的部分,除了持續扶植與獎勵創作,將投入更多資源進行外譯的工作,希望臺灣的故事不只為國內所看見,也走向世界,讓世界看見臺灣豐厚的文化底蘊。臺文館長林巾力表示,非常感謝勞苦功高的評審委員,在相對有限的時間裡完成了高強度的文學閱讀馬拉松。今年的入圍及得獎作品呈現的是當代作者對於國族歷史、家族興衰、土地情感、社會運動及個人內在世界的深刻的描寫,他們不但誠實面對自己的生活,對於社會與人性也都有敏銳的觀察,希望這些優質的作品未來能被更多人欣賞,或是成為文化產業原生的內容和元素,也期待更多作品可以行銷國際,登上世界文學的舞臺。「金典獎年度大獎」得主陳列表示,感謝國家人權博物館前館長陳俊宏創設駐館藝術家制度,才讓他有勇氣、與堅持下去的步伐,用文學的途徑呈現歷史記憶。「殘骸」二字是受美國詩人亞卓安.芮曲(Adrienne Rich)的作品啟發,《殘骸書》不是敘述整個過程,而是撿拾、理解被觸動的地方,試著傳佈給其他人知道。「希望這本書出版後,能有更多人來認知臺灣曾經走過的白色恐怖歷史,認知它、理解它,還有反省它。」「金典獎」得主亦分別發表得獎感言,《弟弟》作者陳慧特別感謝雨傘運動的年輕人,「謝謝這些年我在路上遇見過的『弟弟』們,文學對我來說是一種力量,讓我可以生活下去。」《我隨意,你盡量》作者王昭華說,「1993年我開始接觸台文,從只能寫幾句話的年輕人,變成能夠寫一本書、並得獎的作家,我會繼續寫下去。」《魔以》作者陳淑瑤說,「《魔以》是讓我寫得最忘我又任性的一本書,謝謝大家的閱讀。」代為領獎的張貴興公子張先羚說,「每次與父親回到馬來西亞,都能感受到他對熱帶雨林的嚮往,並思考著如何用文字記錄馬來叢林的生活。」他也代讀父親的感言,「在創作上我期許自己永遠保持新人的狀態。」本屆蓓蕾獎特別邀請歷年蓓蕾獎得主擔任贈獎者,3位首次出版文學書就同時獲得蓓蕾獎、金典獎雙料殊榮的得主也分別發表感言。寺尾哲也《子彈是餘生》由2020年雙料得主陳昌遠贈發,寺尾哲也說,「感謝母親說服我全職寫作是一條可行的路,沒有她的話,就不會有現在的我跟這部作品。」黃瀚嶢《沒口之河》由同為生態書寫、2022年得主郭熊(郭彥仁)頒贈,黃瀚嶢說,「感謝知本濕地這片會說故事的田野,也感謝臺東為環境付出生命的夥伴,真正的文本創作者應該是他們。」張嘉祥《夜官巡場Iā-Kuan Sûn-Tiûnn》由同樣斜槓音樂人、2022年雙料得主鍾永豐頒贈,張嘉祥說,「我很感謝東華華文的吳明益老師,我可以很驕傲地說我是因為吳老師的文學課程走上創作的道路。」臺文館指出,「金典本事」系列講座將於11月18日至12月17日在桃園市圖、臺北有河書店、臺中梓書房、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臺北三民書局重南店、高雄三餘書店、新北市圖、臺北臺灣文學基地等地接力登場,歡迎讀者報名參加,與金典獎得主共度美好的秋日午後,細細品嘗文學果實的滋味。更多活動資訊,請持續關注「臺灣文學獎Online2023粉絲專頁」或「臺灣文學獎官網」。臺灣文學獎Online2023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LiteratureAwards/臺灣文學獎官網:https://award.nmtl.gov.tw/

相關檔案

(空)

相關連結

(空)

相關圖片

獎勵首次出版文學書的新人作家所設置的「蓓蕾獎」,由寺尾哲也《子彈是餘生》、黃瀚嶢《沒口之河》、張嘉祥《夜官巡場Iā-Kuan Sûn-Tiûnn》榮獲。(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0b9a3f28-2819-404c-b667-2d7b10c9b128.jpg);陳列《殘骸書》榮獲2023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年度大獎殊榮(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e365f01b-ad9e-4988-a294-8dc8924b77ba.jpg);張嘉祥《夜官巡場Iā-Kuan Sûn-Tiûnn》榮獲金典獎,由國立臺灣文學館長林巾力(左)頒發獎座。(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a3550d6e-a8a3-449a-9ecf-8956e542d015.jpg);黃瀚嶢《沒口之河》榮獲金典獎,由國立臺灣文學館長林巾力(左)頒發獎座。(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cff3decb-6ace-43cd-97af-e506bb226346.jpg);寺尾哲也《子彈是餘生》榮獲金典獎,由國立臺灣文學館長林巾力(左)頒發獎座。(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ff334ef9-eef8-4f79-8f9f-e45e8e712bcc.jpg);張貴興《鱷眼晨曦》榮獲金典獎,由公子張先羚(右)代為領獎,國立臺灣文學館長林巾力(左)頒發獎座。(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01b8cab1-f64a-40b0-9b0e-f5f541f57de6.jpg);陳淑瑤《魔以》榮獲金典獎,由國立臺灣文學館長林巾力(左)頒發獎座。(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1080ed4e-1ac8-4645-87c7-ca8f6f24eb89.jpg);王昭華《我隨意,你盡量》榮獲金典獎,由國立臺灣文學館長林巾力(左)頒發獎座。(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48030861-79a3-4cd7-b40e-d19b0c8fc3ce.jpg);陳慧《弟弟》榮獲金典獎,由國立臺灣文學館長林巾力(左)頒發獎座。(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6145674a-6130-40ae-bf11-923371ec303f.jpg);作家陳列表示,在寫作過程中,透過同輩、前輩政治受難者的口述,以及自身的遭遇,學習如何詮釋白色恐怖的史實,也期待藉由文字的途徑,讓讀者了解時代的背景,(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51e714d6-aa04-4fe4-8e50-08a7a15c60c6.jpg);黃瀚嶢《沒口之河》(左起)、寺尾哲也《子彈是餘生》、張嘉祥《夜官巡場Iā-Kuan Sûn-Tiûnn》獲得2023蓓蕾獎、金典獎雙料殊榮。(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89fe16f1-996e-4288-bb98-476bb956ec8b.jpg);國立臺灣文學館長林巾力(右4)與「2023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得主合影,(左起)張貴興公子張先羚、陳淑瑤、陳慧、黃瀚嶢、寺尾哲也、陳列、王昭華、張嘉祥。(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b04ef342-53de-4f49-92e5-b3c59306a3c3.jpg);2023金典獎年度大獎由陳列《殘骸書》(印刻文學出版)榮獲,由文化部長史哲(左)頒發獎座。(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4870bf18-8367-4973-959d-d2f707e1138f.jpg);2023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共有191部作品參賽,選出30部入圍作品,經決審誕生1部「金典獎年度大獎」、7部金典獎、以及3部蓓蕾獎,今(11)日舉辦頒獎典禮,獲獎者、評審委員、出版社代表出席與會。(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de7fcbf5-8419-4b1b-8168-4e0c1c325e0e.jpg);

根據名稱 2023臺灣文學獎金典獎贈獎 共享創作碩果 展望更多臺灣文學故事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23臺灣文學獎金典獎贈獎 共享創作碩果 展望更多臺灣文學故事 資料。

[ 搜尋所有 2023臺灣文學獎金典獎贈獎 共享創作碩果 展望更多臺灣文學故事 ... ]

在『臺文館新聞公告』資料集內搜尋:


與2023臺灣文學獎金典獎贈獎 共享創作碩果 展望更多臺灣文學故事同分類的臺文館新聞公告

本館即日起實施「中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防疫公告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8637 | 內容: 1.側門入口封閉,統一由中正路正門入口進出,並備有額溫槍及酒精,提供測量體溫及酒精消毒服務。2.服務人員執勤前進行健康自主管理,測量體溫,執勤時皆配戴口罩。3.加強公共區域、樓梯、觸碰裝置等處所之清潔...

臺文館推香港文學 兩地文人連儂牆留言發聲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7964 | 內容:    國立臺灣文學館舉辦「追憶我城—香港文學年華」特展,展出金庸、也斯、西西等作家的藏書、手稿、剪報,並架設數位連儂牆,精選數十句臺港文人的留言,持續聲援港人爭取民主。1月17日在樂團演唱《...

108年公開徵信情形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9242 | 內容: 捐贈者名稱或姓名:林玉敏女士與邱美育女士捐贈金額:10,000元整捐贈日期:108年8月16日捐贈用途:辦理本館「文學推展相關業務」指定用途:是辦理情形:108年11月12日用於本館109年電子賀卡設...

臺文館攜手南藝大一同穿越書籍裝幀的旅程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7963 | 內容:   書籍裝幀大有學問,臺文館和大學生合作策展的「無巧不成書:裝幀易容的旅程」27日移展至臺北齊東詩舍,歡迎參觀。   本展覽由國立臺灣文學館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師生進行館校合作,展出...

國立臺灣文學館2020年1-2月活動表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8633 | 內容: 國立臺灣文學館2020年1-2月展覽及活動訊息,歡迎下載及轉寄。

109年度「時尚跨界活動」補助說明會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8632 | 內容: 為協助臺灣時尚品牌、設計師國際化發展,強化品牌國際實戰經驗,提升國際能見度;同時鼓勵國內時尚產業以跨界創新活動,激發時尚與跨領域創意美學交流,增進跨界合作商機。文化部自107年度開始,即推動辦理「時尚...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三十二期專題「想像2010年代台灣文學史」 2020/12/31截稿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8869 | 內容: 2010年代的台灣文學場域,在跨國流動與網路世代的影響之下,出現多樣繁複的新面貌。當我們以現代主義想像六O年代,鄉土文學的七O年代,眾聲喧嘩的八九O年代,那麼過去十年的台灣文學關鍵詞會是什麼呢?這十年...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三十一期專題「台灣文學中的『妖』之研究」 2020/06/30截稿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8868 | 內容: 台灣文學中的「妖」之研究在台灣文學的作品中,有不少與妖、怪、鬼、奇譚/談的元素所創發的文本,涉及的層面包括精神上、生理上,以及物質上,關於妖的敘事與描繪,在文學的世界裡有各樣的原形與變異。這些千變萬化...

本館雪芙瑞文學咖啡坊將營業至108年12月15日止,並自108年12月16日起停止營業特此週知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8631 | 內容: 本館雪芙瑞文學咖啡坊將營業至108年12月15日止,並自108年12月16日起停止營業特此週知

2020年國立臺灣文學館電子賀卡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8630 | 內容: 2020年國立臺灣文學館電子賀卡,歡迎大家下載轉發。乾坤版佳節版

文學之傘「日常測候」──拾藏年度商品發表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8629 | 內容:   文學博物館走入產業,大玩文學轉譯。國立臺灣文學館子品牌「拾藏:臺灣文學物語」即將推出最新文學商品,與臺灣在地雨傘製造商「富雨洋傘」攜手合作,以博物館藏品為原型,透過轉譯故事發想創意設計,推出「日常...

臺文館把故事說到撐起一片天 打造最有文學態度的三把傘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7962 | 內容:   當世事起伏如同「氣象」,改變成為唯一不變,撐開國立臺灣文學館品牌「拾藏:臺灣文學物語」打造的系列傘款,至少,我們能以文學加持的優雅態度抵抗酷暑、驟雨及暴風。如同臺灣過去被不同政權統治,形成壓抑又複...

保存怦然心動的記憶 臺文館推出創齡社群資源箱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7961 | 內容:   打開一卡皮箱的文學道具,銀髮族可以回想「後青春記得的事」,還可以創作、編輯成為一本文學書──這是國立臺灣文學館開發的「創齡」社群資源箱,2019年12月6日公開發表,並將開放各地社群團體免費借用。...

12/6 邀您「打開時光寶盒」並聆聽《看不見的看見》生命故事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8628 | 內容: 本館長期推動文化平權,響應12月3日國際身心障礙者日,特於12月6日舉辦友善平權創齡資源箱成果發表暨記者會,並邀請傑出視障者楊聖弘親臨分享著作《看不見的看見》;只要你願意,嘗試了解多元的視角,就能開闊...

2019 世界公視大展精選 黑暗告白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8627 | 內容: 每年秋季起,大小影展全台陸續開跑,但不變的是,「議題含金量」最高的「世界公視大展精選」 (Best of 影展盛會總是壓軸登場!) 2019年以「黑暗告白」作為策展主軸, 精選規劃五大主題 共 12 ...

本館即日起實施「中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防疫公告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8637 | 內容: 1.側門入口封閉,統一由中正路正門入口進出,並備有額溫槍及酒精,提供測量體溫及酒精消毒服務。2.服務人員執勤前進行健康自主管理,測量體溫,執勤時皆配戴口罩。3.加強公共區域、樓梯、觸碰裝置等處所之清潔...

臺文館推香港文學 兩地文人連儂牆留言發聲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7964 | 內容:    國立臺灣文學館舉辦「追憶我城—香港文學年華」特展,展出金庸、也斯、西西等作家的藏書、手稿、剪報,並架設數位連儂牆,精選數十句臺港文人的留言,持續聲援港人爭取民主。1月17日在樂團演唱《...

108年公開徵信情形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9242 | 內容: 捐贈者名稱或姓名:林玉敏女士與邱美育女士捐贈金額:10,000元整捐贈日期:108年8月16日捐贈用途:辦理本館「文學推展相關業務」指定用途:是辦理情形:108年11月12日用於本館109年電子賀卡設...

臺文館攜手南藝大一同穿越書籍裝幀的旅程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7963 | 內容:   書籍裝幀大有學問,臺文館和大學生合作策展的「無巧不成書:裝幀易容的旅程」27日移展至臺北齊東詩舍,歡迎參觀。   本展覽由國立臺灣文學館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師生進行館校合作,展出...

國立臺灣文學館2020年1-2月活動表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8633 | 內容: 國立臺灣文學館2020年1-2月展覽及活動訊息,歡迎下載及轉寄。

109年度「時尚跨界活動」補助說明會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8632 | 內容: 為協助臺灣時尚品牌、設計師國際化發展,強化品牌國際實戰經驗,提升國際能見度;同時鼓勵國內時尚產業以跨界創新活動,激發時尚與跨領域創意美學交流,增進跨界合作商機。文化部自107年度開始,即推動辦理「時尚...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三十二期專題「想像2010年代台灣文學史」 2020/12/31截稿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8869 | 內容: 2010年代的台灣文學場域,在跨國流動與網路世代的影響之下,出現多樣繁複的新面貌。當我們以現代主義想像六O年代,鄉土文學的七O年代,眾聲喧嘩的八九O年代,那麼過去十年的台灣文學關鍵詞會是什麼呢?這十年...

《台灣文學研究學報》三十一期專題「台灣文學中的『妖』之研究」 2020/06/30截稿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8868 | 內容: 台灣文學中的「妖」之研究在台灣文學的作品中,有不少與妖、怪、鬼、奇譚/談的元素所創發的文本,涉及的層面包括精神上、生理上,以及物質上,關於妖的敘事與描繪,在文學的世界裡有各樣的原形與變異。這些千變萬化...

本館雪芙瑞文學咖啡坊將營業至108年12月15日止,並自108年12月16日起停止營業特此週知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8631 | 內容: 本館雪芙瑞文學咖啡坊將營業至108年12月15日止,並自108年12月16日起停止營業特此週知

2020年國立臺灣文學館電子賀卡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8630 | 內容: 2020年國立臺灣文學館電子賀卡,歡迎大家下載轉發。乾坤版佳節版

文學之傘「日常測候」──拾藏年度商品發表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8629 | 內容:   文學博物館走入產業,大玩文學轉譯。國立臺灣文學館子品牌「拾藏:臺灣文學物語」即將推出最新文學商品,與臺灣在地雨傘製造商「富雨洋傘」攜手合作,以博物館藏品為原型,透過轉譯故事發想創意設計,推出「日常...

臺文館把故事說到撐起一片天 打造最有文學態度的三把傘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7962 | 內容:   當世事起伏如同「氣象」,改變成為唯一不變,撐開國立臺灣文學館品牌「拾藏:臺灣文學物語」打造的系列傘款,至少,我們能以文學加持的優雅態度抵抗酷暑、驟雨及暴風。如同臺灣過去被不同政權統治,形成壓抑又複...

保存怦然心動的記憶 臺文館推出創齡社群資源箱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7961 | 內容:   打開一卡皮箱的文學道具,銀髮族可以回想「後青春記得的事」,還可以創作、編輯成為一本文學書──這是國立臺灣文學館開發的「創齡」社群資源箱,2019年12月6日公開發表,並將開放各地社群團體免費借用。...

12/6 邀您「打開時光寶盒」並聆聽《看不見的看見》生命故事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8628 | 內容: 本館長期推動文化平權,響應12月3日國際身心障礙者日,特於12月6日舉辦友善平權創齡資源箱成果發表暨記者會,並邀請傑出視障者楊聖弘親臨分享著作《看不見的看見》;只要你願意,嘗試了解多元的視角,就能開闊...

2019 世界公視大展精選 黑暗告白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8627 | 內容: 每年秋季起,大小影展全台陸續開跑,但不變的是,「議題含金量」最高的「世界公視大展精選」 (Best of 影展盛會總是壓軸登場!) 2019年以「黑暗告白」作為策展主軸, 精選規劃五大主題 共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