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作家筆尖留下的些許墨跡 探尋時光洪流中的府城春秋
- 臺文館新聞公告 @ 文化部
標題透過作家筆尖留下的些許墨跡 探尋時光洪流中的府城春秋的圖文模式頁面網址是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7982, 內容是 自2020年9月18日起,國立臺灣文學館與台南新芽協會共同主辦的「府城春秋―舊臺南市政治記憶文史展」,將於臺文館二樓展覽室E舉辦。以「有些故事要有人說、要被記得」的概念回望那段屬於臺南市民的舊市府時光,共同思索人民對於地方政治的記憶與未來想像。 開幕典禮時台南新芽協會理事嚴婉玲表示....
文章類型 | 0 |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 | (空) |
連結模式連結 | (空) |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7982 |
標題 | 透過作家筆尖留下的些許墨跡 探尋時光洪流中的府城春秋 |
內容 | 自2020年9月18日起,國立臺灣文學館與台南新芽協會共同主辦的「府城春秋―舊臺南市政治記憶文史展」,將於臺文館二樓展覽室E舉辦。以「有些故事要有人說、要被記得」的概念回望那段屬於臺南市民的舊市府時光,共同思索人民對於地方政治的記憶與未來想像。
開幕典禮時台南新芽協會理事嚴婉玲表示,我們其實很少關注自己的居住地所發生的事,希望藉著展覽讓年輕世代可以向長輩請教,探尋過去,發現未來。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長葉澤山說搜尋四散的記憶十分困難,這個以政治議題結合文史的展覽,值得肯定。當日現場集聚許多政治圈、文學圈人士與文史工作者,場面熱鬧。
大正9年(1920年)9月,臺南設市。百年來,這座城市與臺灣共同經歷政權轉易、威權統治與民主化、自由化等重大變遷。在1945到1997年之間,臺南市(省轄市)歷經11任市長,黨外與執政黨各擅勝場,議會更是群英匯聚。臺灣文學館(原臺南州廳、臺南市政府舊址)與鄰近的「原臺南州會」(臺南市議會舊址),正是這段時期地方政治的主舞臺。
臺文館長蘇碩斌指出,此次展覽,由文學的視角切入,以龍瑛宗、葉石濤、蔡素芬等作家書寫臺南的墨跡為引,對文獻、文物與影像等史料的展示進行詮釋。把臺南市的地方政治變遷與社會景象進行整體性的呈現,不僅回顧同一個時空背景下的不同歷史面向,也期許能夠映照出歷史事件對常民生活所造成的影響。
場內展出多項口述史料、影音書報及實體文物,呈現文化部推動、台南新芽協會執行的「舊臺南市政治記憶採集計畫」階段性成果。那些我們曾感知過卻遺忘的,或未曾意識到的地方政治故事,在時光的洪流之中化為碎片,透過作家的筆尖留下了些許墨跡。更多的追尋,則尚待有心人開啟。邀請大家在和煦的秋日前往臺文館,尋回往日的政治記憶,也更深入地認識臺南這座城市。展出時間將會持續至2020年11月8日。 |
相關檔案 | (空) |
相關連結 | (空) |
相關圖片 | 展覽讓觀眾回望臺南舊市府時光(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2b7b0f97-3310-4d05-ac7a-2a25a17ad114.jpg);合影(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eb67b0fd-8873-43df-a730-a979f2be3efa.jpg);開幕儀式(左至右)臺文館長蘇碩斌、台南新芽協會理事嚴婉玲(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069a7fe5-8477-4cde-ae22-336dff10841d.jpg); |
文章類型0 |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空) |
連結模式連結(空) |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7982 |
標題透過作家筆尖留下的些許墨跡 探尋時光洪流中的府城春秋 |
內容自2020年9月18日起,國立臺灣文學館與台南新芽協會共同主辦的「府城春秋―舊臺南市政治記憶文史展」,將於臺文館二樓展覽室E舉辦。以「有些故事要有人說、要被記得」的概念回望那段屬於臺南市民的舊市府時光,共同思索人民對於地方政治的記憶與未來想像。
開幕典禮時台南新芽協會理事嚴婉玲表示,我們其實很少關注自己的居住地所發生的事,希望藉著展覽讓年輕世代可以向長輩請教,探尋過去,發現未來。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長葉澤山說搜尋四散的記憶十分困難,這個以政治議題結合文史的展覽,值得肯定。當日現場集聚許多政治圈、文學圈人士與文史工作者,場面熱鬧。
大正9年(1920年)9月,臺南設市。百年來,這座城市與臺灣共同經歷政權轉易、威權統治與民主化、自由化等重大變遷。在1945到1997年之間,臺南市(省轄市)歷經11任市長,黨外與執政黨各擅勝場,議會更是群英匯聚。臺灣文學館(原臺南州廳、臺南市政府舊址)與鄰近的「原臺南州會」(臺南市議會舊址),正是這段時期地方政治的主舞臺。
臺文館長蘇碩斌指出,此次展覽,由文學的視角切入,以龍瑛宗、葉石濤、蔡素芬等作家書寫臺南的墨跡為引,對文獻、文物與影像等史料的展示進行詮釋。把臺南市的地方政治變遷與社會景象進行整體性的呈現,不僅回顧同一個時空背景下的不同歷史面向,也期許能夠映照出歷史事件對常民生活所造成的影響。
場內展出多項口述史料、影音書報及實體文物,呈現文化部推動、台南新芽協會執行的「舊臺南市政治記憶採集計畫」階段性成果。那些我們曾感知過卻遺忘的,或未曾意識到的地方政治故事,在時光的洪流之中化為碎片,透過作家的筆尖留下了些許墨跡。更多的追尋,則尚待有心人開啟。邀請大家在和煦的秋日前往臺文館,尋回往日的政治記憶,也更深入地認識臺南這座城市。展出時間將會持續至2020年11月8日。 |
相關檔案(空) |
相關連結(空) |
相關圖片展覽讓觀眾回望臺南舊市府時光(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2b7b0f97-3310-4d05-ac7a-2a25a17ad114.jpg);合影(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eb67b0fd-8873-43df-a730-a979f2be3efa.jpg);開幕儀式(左至右)臺文館長蘇碩斌、台南新芽協會理事嚴婉玲(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images/large/069a7fe5-8477-4cde-ae22-336dff10841d.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