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名稱與漁民對話攜手打樣 共建水產加工發展藍圖的更新日期是2023-12-13T08:26:00, 內容是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於12月13日假漁業署漁業廣播電臺後棟1樓會議中心辦理「水產加值打樣教育訓練暨多元易食研發推廣成果展」,此活動集結來自產業的專業人士和漁民,聚焦於漁民投入水產初級加工的發展,深化水試所與漁民共同合作,共建水產加工的未來藍圖。 水試所表示,為落實農業部農產品初級加工一元化政策,於110....
流水號 | 244849 |
新聞名稱 | 與漁民對話攜手打樣 共建水產加工發展藍圖 |
連結 | https://www.tfrin.gov.tw/News_Content2.aspx?n=241&s=244849 |
更新日期 | 2023-12-13T08:26:00 |
內容 |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於12月13日假漁業署漁業廣播電臺後棟1樓會議中心辦理「水產加值打樣教育訓練暨多元易食研發推廣成果展」,此活動集結來自產業的專業人士和漁民,聚焦於漁民投入水產初級加工的發展,深化水試所與漁民共同合作,共建水產加工的未來藍圖。 水試所表示,為落實農業部農產品初級加工一元化政策,於110年12月1日在沿近海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創立全臺首座「水產加值打樣中心」,推動水產品初級加工場管理制度,協助輔導漁民或漁民團體從事農業初級加工,迄今(112)年11月底止,已提供258人次諮詢服務,完成218件水產加工品打樣服務,估計創造500多萬產值,協助漁民將在地優良水產品開發為初級加工品。 水試所指出,為使漁民及漁民團體深入瞭解並投入水產初級加工產業,該次活動內容包含水產加值打樣中心之介紹,透過多媒體展示及現場導覽,詳細介紹打樣中心的輔導項目、設備以及輔導成果,且邀請水試所水產加值打樣中心所輔導之漁民或漁民團體,如飛洋水產公司張家昇執行長、魚的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楊修瑋執行長以及鹽水翁合作魚場翁金木執行長,現身說法分享打樣心得以及商品化經驗,使有意從事水產品加工發展之漁民作為標竿學習的對象。此外,隨著社會型態改變,消費者追求多樣化產品,因此該所水產加工組亦藉由此次活動,以簡報及成品展示多元易食加工技術的成果,藉此將技術推廣產業,落實研發成果商品化之目的。 水試所張錦宜所長亦希冀在活動中與漁民及漁民團體進行深入交流,並提供漁民反饋的機會,以強化該所與水產產業的鏈結,期望透過該次活動共同推動水產產業之發展。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水產加工組 單位連絡人:蔡慧君組長 電話:(02)24622101#2601 撰稿人:潘宜庭助理研究員 |
流水號244849 |
新聞名稱與漁民對話攜手打樣 共建水產加工發展藍圖 |
連結https://www.tfrin.gov.tw/News_Content2.aspx?n=241&s=244849 |
更新日期2023-12-13T08:26:00 |
內容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於12月13日假漁業署漁業廣播電臺後棟1樓會議中心辦理「水產加值打樣教育訓練暨多元易食研發推廣成果展」,此活動集結來自產業的專業人士和漁民,聚焦於漁民投入水產初級加工的發展,深化水試所與漁民共同合作,共建水產加工的未來藍圖。 水試所表示,為落實農業部農產品初級加工一元化政策,於110年12月1日在沿近海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創立全臺首座「水產加值打樣中心」,推動水產品初級加工場管理制度,協助輔導漁民或漁民團體從事農業初級加工,迄今(112)年11月底止,已提供258人次諮詢服務,完成218件水產加工品打樣服務,估計創造500多萬產值,協助漁民將在地優良水產品開發為初級加工品。 水試所指出,為使漁民及漁民團體深入瞭解並投入水產初級加工產業,該次活動內容包含水產加值打樣中心之介紹,透過多媒體展示及現場導覽,詳細介紹打樣中心的輔導項目、設備以及輔導成果,且邀請水試所水產加值打樣中心所輔導之漁民或漁民團體,如飛洋水產公司張家昇執行長、魚的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楊修瑋執行長以及鹽水翁合作魚場翁金木執行長,現身說法分享打樣心得以及商品化經驗,使有意從事水產品加工發展之漁民作為標竿學習的對象。此外,隨著社會型態改變,消費者追求多樣化產品,因此該所水產加工組亦藉由此次活動,以簡報及成品展示多元易食加工技術的成果,藉此將技術推廣產業,落實研發成果商品化之目的。 水試所張錦宜所長亦希冀在活動中與漁民及漁民團體進行深入交流,並提供漁民反饋的機會,以強化該所與水產產業的鏈結,期望透過該次活動共同推動水產產業之發展。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水產加工組 單位連絡人:蔡慧君組長 電話:(02)24622101#2601 撰稿人:潘宜庭助理研究員 |
根據名稱 與漁民對話攜手打樣 共建水產加工發展藍圖 找到的相關資料
在『水產試驗所新聞稿』資料集內搜尋:
與與漁民對話攜手打樣 共建水產加工發展藍圖同分類的水產試驗所新聞稿
| 更新日期: 2018-04-06T16:00:00 | 內容: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救護未能從卵窩爬出之小綠蠵龜,其中有6成以上均順利活存下來,並經收容照護1-2年後,迄今已有41隻成功野放,對保育類海洋野生動物資源的復育助益良多。 |
| 更新日期: 2018-04-02T16:00:00 | 內容: 近年來水產養殖受到環境變化、氣候災害、疾病頻傳等衝擊,影響產業穩定發展,另人力老齡化及缺工問題,也導致經驗及技術的傳承面臨重大挑戰。 |
| 更新日期: 2017-12-27T16:00:00 | 內容: 圓田螺是臺灣原生種淡水螺類體型最大者,但受到人為因素、環境變遷或生物間彼此競爭等影響,圓田螺在野外的族群已不多見。 |
| 更新日期: 2017-12-25T16:00:00 | 內容: 水產試驗所進行例行性臺東海域魚類相調查時,在臺東縣東河鄉外海350公尺深處捕獲5尾罕見小型鯊魚,經鑑定後確認為臺東新記錄的卡氏尖頷烏鯊(學名Trigonognathus kabeyai),英名vipe... |
| 更新日期: 2017-12-19T16:00:00 | 內容: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水產生物種原庫(以下簡稱水試所東部種原庫)培育之牙鮃(Paralichthys olivaceus)種魚已達成熟體型,未來相關量產技術確立後可移轉至產業利... |
| 更新日期: 2017-10-30T16:00:00 | 內容: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以下簡稱水試所)近年來著力於益生菌的研發,開發如腸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B4)及短小芽孢桿菌(Bacillus pumilus D... |
| 更新日期: 2017-10-19T16:00:00 | 內容: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以下簡稱水試所),利用麴菌屬(Aspergillus spp. |
| 更新日期: 2017-10-12T16:00:00 | 內容: 臺灣鯛是臺灣養殖業產量最多的魚種,水試所多年來將其列為重要的研究項目,持續的進行遺傳育種之研究工作,最近以分子遺傳標誌群篩選到一個關鍵的雄性決定控制區,經試驗後發現,魚的DNA中若有該控制區,性別幾乎... |
| 更新日期: 2017-08-10T16:00:00 | 內容: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以下簡稱水試所)歷經3年的研究,成功建立紅斑活額蝦(Rhynchocinetes uritai)的種苗量產技術,為我國海水觀賞蝦市場再添生力軍。 |
| 更新日期: 2017-08-06T16:00:00 | 內容: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以下簡稱水試所)以水產廢棄物‒蜆殼作為底質,研發白蝦(Litopenaeus vannamei)種蝦優質餌料‒混齒圍沙蠶(Perinereis mictodont)的量產技... |
| 更新日期: 2017-06-02T16:00:00 | 內容: 鎖管資源量易受環境變化影響呈現大幅度波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的研究顯示,受近年來海面水溫增高影響,臺灣北部海域鎖管資源量恐持續下滑,為能及早了解鎖管資源量變動趨勢,水試所目前與中央氣象局合作,... |
| 更新日期: 2017-05-29T16:00:00 | 內容: 文蛤養殖容易因為過量投撒飼料與肥料,導致養殖環境持續惡化,而影響其成長,甚至引發死亡。 |
| 更新日期: 2017-04-11T16:00:00 | 內容: 超過400年歷史的淺坪式魚塭是臺灣傳統的虱目魚養殖模式,但隨著深水式集約養殖的興起而逐趨沒落,目前已不常見。 |
| 更新日期: 2017-02-27T16:00:00 | 內容: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再創海水觀賞魚人工繁殖研發佳績,建立高價的斐濟藍魔鬼雀鯛 (Fiji Blue Devil Damselfish ; Chrysiptera taupou) 完全養殖技術,未... |
| 更新日期: 2017-02-20T16:00:00 | 內容: 鬼頭刀 (Coryphaena hippurus) 又稱鱰魚,是臺灣東部海域最重要的經濟性魚種之一,年產值高達數億元。 |
更新日期: 2018-04-06T16:00:00 | 內容: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救護未能從卵窩爬出之小綠蠵龜,其中有6成以上均順利活存下來,並經收容照護1-2年後,迄今已有41隻成功野放,對保育類海洋野生動物資源的復育助益良多。 |
更新日期: 2018-04-02T16:00:00 | 內容: 近年來水產養殖受到環境變化、氣候災害、疾病頻傳等衝擊,影響產業穩定發展,另人力老齡化及缺工問題,也導致經驗及技術的傳承面臨重大挑戰。 |
更新日期: 2017-12-27T16:00:00 | 內容: 圓田螺是臺灣原生種淡水螺類體型最大者,但受到人為因素、環境變遷或生物間彼此競爭等影響,圓田螺在野外的族群已不多見。 |
更新日期: 2017-12-25T16:00:00 | 內容: 水產試驗所進行例行性臺東海域魚類相調查時,在臺東縣東河鄉外海350公尺深處捕獲5尾罕見小型鯊魚,經鑑定後確認為臺東新記錄的卡氏尖頷烏鯊(學名Trigonognathus kabeyai),英名vipe... |
更新日期: 2017-12-19T16:00:00 | 內容: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水產生物種原庫(以下簡稱水試所東部種原庫)培育之牙鮃(Paralichthys olivaceus)種魚已達成熟體型,未來相關量產技術確立後可移轉至產業利... |
更新日期: 2017-10-30T16:00:00 | 內容: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以下簡稱水試所)近年來著力於益生菌的研發,開發如腸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B4)及短小芽孢桿菌(Bacillus pumilus D... |
更新日期: 2017-10-19T16:00:00 | 內容: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以下簡稱水試所),利用麴菌屬(Aspergillus spp. |
更新日期: 2017-10-12T16:00:00 | 內容: 臺灣鯛是臺灣養殖業產量最多的魚種,水試所多年來將其列為重要的研究項目,持續的進行遺傳育種之研究工作,最近以分子遺傳標誌群篩選到一個關鍵的雄性決定控制區,經試驗後發現,魚的DNA中若有該控制區,性別幾乎... |
更新日期: 2017-08-10T16:00:00 | 內容: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以下簡稱水試所)歷經3年的研究,成功建立紅斑活額蝦(Rhynchocinetes uritai)的種苗量產技術,為我國海水觀賞蝦市場再添生力軍。 |
更新日期: 2017-08-06T16:00:00 | 內容: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以下簡稱水試所)以水產廢棄物‒蜆殼作為底質,研發白蝦(Litopenaeus vannamei)種蝦優質餌料‒混齒圍沙蠶(Perinereis mictodont)的量產技... |
更新日期: 2017-06-02T16:00:00 | 內容: 鎖管資源量易受環境變化影響呈現大幅度波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的研究顯示,受近年來海面水溫增高影響,臺灣北部海域鎖管資源量恐持續下滑,為能及早了解鎖管資源量變動趨勢,水試所目前與中央氣象局合作,... |
更新日期: 2017-05-29T16:00:00 | 內容: 文蛤養殖容易因為過量投撒飼料與肥料,導致養殖環境持續惡化,而影響其成長,甚至引發死亡。 |
更新日期: 2017-04-11T16:00:00 | 內容: 超過400年歷史的淺坪式魚塭是臺灣傳統的虱目魚養殖模式,但隨著深水式集約養殖的興起而逐趨沒落,目前已不常見。 |
更新日期: 2017-02-27T16:00:00 | 內容: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再創海水觀賞魚人工繁殖研發佳績,建立高價的斐濟藍魔鬼雀鯛 (Fiji Blue Devil Damselfish ; Chrysiptera taupou) 完全養殖技術,未... |
更新日期: 2017-02-20T16:00:00 | 內容: 鬼頭刀 (Coryphaena hippurus) 又稱鱰魚,是臺灣東部海域最重要的經濟性魚種之一,年產值高達數億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