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乙醯水楊酸藥品(acetylsalicylic acid)警語及注意事項應依規定標示,食品藥物管理局將請衛生局進行查核,如標示不符合規定者依法處辦的發布日期是2011/04/09, 內容是有關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針對 腸溶膠囊包裝之乙醯水楊酸藥品( acetylsalicylic acid)(別名阿斯匹林)評估仿單刊載之重要訊息不一致乙事, 衛生署已自 75年起 規定,乙醯水楊酸指示藥品應於仿單刊載有關「雷氏症候群」、「酒精警語」及 「蠶豆症」之警語已規定列入應刊載於仿單之事項,....
標題 | 乙醯水楊酸藥品(acetylsalicylic acid)警語及注意事項應依規定標示,食品藥物管理局將請衛生局進行查核,如標示不符合規定者依法處辦 |
內容 | 有關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針對 腸溶膠囊包裝之乙醯水楊酸藥品( acetylsalicylic acid)(別名阿斯匹林)評估仿單刊載之重要訊息不一致乙事, 衛生署已自 75年起 規定,乙醯水楊酸指示藥品應於仿單刊載有關「雷氏症候群」、「酒精警語」及 「蠶豆症」之警語已規定列入應刊載於仿單之事項,對懷孕、分娩、授乳婦女使用該藥品應注意事項,亦應刊載於仿單, 且依據藥品查驗登記審查準則規定,仿單中之禁忌、警語、副作用及注意事項,應使用紅字或加印紅框或使用粗黑異體字,以引起使用者特別注意。另 藥品之標示標籤、仿單或外盒,應依據藥事法第 75條之規定完整標示。如 乙醯水楊酸藥品( acetylsalicylic acid)之 標籤、仿單或外盒標示應標示之事項不符藥事法規定者,可處 3萬元以上 15萬元以下之罰鍰,食品藥物管理局將請地方衛生局針對該成分藥品進行查核,依法辦理。此外,對於藥品如在國外發生不良反應,或有台灣本土性安全疑慮者,衛生署亦隨時 對藥品品質之安全性進行再評估,以保障民眾用藥安全。 乙醯水楊酸藥品( acetylsalicylic acid) 依據 適應症及用法用量等 分為處方藥及指示藥,如列為處方藥,民眾使用前需經醫師處 方,由藥事人員調劑方可使用,如列為指示藥,則應在醫師、藥師、藥劑生專業評估指示後使用。因此,食品藥物管理局提醒,醫師為民眾處方乙醯水楊酸藥品( acetylsalicylic acid)時,應審慎評估病人病史及用藥情形(例如蠶豆症病史),為民眾用藥安全把關。 為使市售 乙醯水楊酸藥品( acetylsalicylic acid) 之說明書標示更加明確完善,食品藥物管理局將請廠商針對 乙醯水楊酸之指示藥品( acetylsalicylic acid),於仿單刊載增列 「雷氏症候群」、「酒精警語」及「蠶豆症」之警語,以及增列對懷孕、分娩、授乳婦女使用該藥品應之注意事項之標示,以保障消費者用藥安全。 |
附檔連結 | (空) |
發布日期 | 2011/04/09 |
標題乙醯水楊酸藥品(acetylsalicylic acid)警語及注意事項應依規定標示,食品藥物管理局將請衛生局進行查核,如標示不符合規定者依法處辦 |
內容有關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針對 腸溶膠囊包裝之乙醯水楊酸藥品( acetylsalicylic acid)(別名阿斯匹林)評估仿單刊載之重要訊息不一致乙事, 衛生署已自 75年起 規定,乙醯水楊酸指示藥品應於仿單刊載有關「雷氏症候群」、「酒精警語」及 「蠶豆症」之警語已規定列入應刊載於仿單之事項,對懷孕、分娩、授乳婦女使用該藥品應注意事項,亦應刊載於仿單, 且依據藥品查驗登記審查準則規定,仿單中之禁忌、警語、副作用及注意事項,應使用紅字或加印紅框或使用粗黑異體字,以引起使用者特別注意。另 藥品之標示標籤、仿單或外盒,應依據藥事法第 75條之規定完整標示。如 乙醯水楊酸藥品( acetylsalicylic acid)之 標籤、仿單或外盒標示應標示之事項不符藥事法規定者,可處 3萬元以上 15萬元以下之罰鍰,食品藥物管理局將請地方衛生局針對該成分藥品進行查核,依法辦理。此外,對於藥品如在國外發生不良反應,或有台灣本土性安全疑慮者,衛生署亦隨時 對藥品品質之安全性進行再評估,以保障民眾用藥安全。 乙醯水楊酸藥品( acetylsalicylic acid) 依據 適應症及用法用量等 分為處方藥及指示藥,如列為處方藥,民眾使用前需經醫師處 方,由藥事人員調劑方可使用,如列為指示藥,則應在醫師、藥師、藥劑生專業評估指示後使用。因此,食品藥物管理局提醒,醫師為民眾處方乙醯水楊酸藥品( acetylsalicylic acid)時,應審慎評估病人病史及用藥情形(例如蠶豆症病史),為民眾用藥安全把關。 為使市售 乙醯水楊酸藥品( acetylsalicylic acid) 之說明書標示更加明確完善,食品藥物管理局將請廠商針對 乙醯水楊酸之指示藥品( acetylsalicylic acid),於仿單刊載增列 「雷氏症候群」、「酒精警語」及「蠶豆症」之警語,以及增列對懷孕、分娩、授乳婦女使用該藥品應之注意事項之標示,以保障消費者用藥安全。 |
附檔連結(空) |
發布日期2011/04/09 |
根據名稱 乙醯水楊酸藥品 acetylsalicylic acid 警語及注意事項應依規定標示 食品藥物管理局將請衛生局進行查核 如標示不符合規定者依法處辦 找到的相關資料
在『本署新聞公告資料集』資料集內搜尋:
與乙醯水楊酸藥品(acetylsalicylic acid)警語及注意事項應依規定標示,食品藥物管理局將請衛生局進行查核,如標示不符合規定者依法處辦同分類的本署新聞公告資料集
| 發布日期: 2017/03/18 | 內容: 有關冠脂妥(Crestor)膜衣錠產品之換貨事宜,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已於106年3月7日協調台灣阿斯特捷利康股份有公司(下稱AZ公司)全面進行該藥品之地區醫院、診所、藥局及藥商之所有效期內批... |
| 發布日期: 2017/03/18 | 內容: 有關「遠東油脂股份有限公司」疑涉使用逾期的無水奶油及回收逾期的乳瑪琳製成其18項產品(原19項,扣除重複1項)一案,截至2017年3月18日14時止,衛生單位累計出動稽查人次為1,185人,下架產品約... |
| 發布日期: 2017/03/19 | 內容: 有關「遠東油脂股份有限公司」疑涉使用逾期的無水奶油及回收逾期的乳瑪琳製成其18項產品(原19項,扣除重複1項)一案,截至2017年3月19日14時止,衛生單位累計出動稽查人次為1,240人,下架產品約... |
| 發布日期: 2017/03/20 | 內容: 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表示,網路平台及食品業者應於2017年3月13日晚上12時起,停止販賣或使用遠東油脂「保存期限為2017年3月8日至2017年9月30日」之乳瑪琳等18項產品。針對仍於網路販售... |
| 發布日期: 2017/03/20 | 內容: 外界對於核准農藥氟派瑞(Fluopyram)使用於茶類及殘留標準,及達滅芬(Dimethomorph)在半結球與不結球萵苣之殘留標準相關疑義,農委會防檢局與食藥署將於一週內召開專家會議討論研議。 維護... |
| 發布日期: 2017/03/21 | 內容: 外界對於核准農藥氟派瑞(Fluopyram)使用於茶類之殘留標準,及達滅芬(Dimethomorph)在半結球與不結球萵苣之殘留標準相關疑義,食藥署與農委會防檢局將於一週內召開專家會議討論研議。 針對... |
| 發布日期: 2017/03/22 | 內容: 隨著多元化飲食型態蓬勃發展,加上生活忙碌,國內民眾外食情形非常普遍,外食地點多以小餐館、自助餐等為主。為讓民眾吃的安心,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 聯合全國22縣市衛生局針對民眾經常外食的... |
| 發布日期: 2017/03/23 | 內容: 衛生福利部於106年3月23日預告訂定「原料『(6S)-5-甲基四氫葉酸葡萄糖胺鹽』之使用限制」草案,本次預告擬訂定使用原料「(6S)-5-甲基四氫葉酸葡萄糖胺鹽」應符合規定之草案。該草案將進行為期6... |
| 發布日期: 2017/03/23 | 內容: 有關媒體報導許可農藥氟派瑞(Fluopyram)使用於茶葉及增訂殘留標準程序一事,食藥署表示,國內農藥登記使用,係由業者檢具毒理及殘留試驗相關資料,向農委會防檢局提出申請,經該局啟動評估後許可,並公告... |
| 發布日期: 2017/03/24 | 內容: 有關近日因公告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所生之爭議,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及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於今(24)日下午特別邀集毒理學、毒物學、植物病理、食品科學、醫學領域等之相關專家學者... |
| 發布日期: 2017/03/24 | 內容: 食藥署宣布3月15日公告茶葉中氟派瑞之殘留容許量乙事,暫緩實施。 近日因公告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所生之爭議,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及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於今(24)日下午特別邀... |
| 發布日期: 2017/03/30 | 內容: 「2017春天吶喊」即將在106年4月1 日至4月3日,於屏東墾丁揭開序幕。鑒於近年來許多不肖毒販常以變裝形式,將毒品偽裝成常見的咖啡包、奶茶包,讓人誤觸毒品,造成身心危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
| 發布日期: 2017/03/27 | 內容: 切勿聽信誇大不實廣告,以免延誤醫療救治黃金期! 有關睡蓮產品廣告涉及不實、誇張、易生誤解或宣稱醫療效能詞句,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已於106年3月22日查獲相關違規廣告內容,並轉請宜蘭縣政府... |
| 發布日期: 2017/03/28 | 內容: 兒童節到了,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為保障兒童食安,確保市售兒童食品的品質及標示符合相關規定,於今(106)年責成直轄市政府衛生局啟動「市售包裝兒童食品稽查抽驗專案」,總計抽驗110件產品,檢驗結... |
| 發布日期: 2017/03/29 | 內容: 清明連假將至,民眾至郊外出遊踏青機會多,食品藥物管理署 (簡稱食藥署)統計近年食品中毒案件發現,每年幾乎都有民眾因採食野外有毒植物而引起中毒之案例,共同特性皆為有毒植物與一般可食性植物的外觀相似,極易... |
發布日期: 2017/03/18 | 內容: 有關冠脂妥(Crestor)膜衣錠產品之換貨事宜,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已於106年3月7日協調台灣阿斯特捷利康股份有公司(下稱AZ公司)全面進行該藥品之地區醫院、診所、藥局及藥商之所有效期內批... |
發布日期: 2017/03/18 | 內容: 有關「遠東油脂股份有限公司」疑涉使用逾期的無水奶油及回收逾期的乳瑪琳製成其18項產品(原19項,扣除重複1項)一案,截至2017年3月18日14時止,衛生單位累計出動稽查人次為1,185人,下架產品約... |
發布日期: 2017/03/19 | 內容: 有關「遠東油脂股份有限公司」疑涉使用逾期的無水奶油及回收逾期的乳瑪琳製成其18項產品(原19項,扣除重複1項)一案,截至2017年3月19日14時止,衛生單位累計出動稽查人次為1,240人,下架產品約... |
發布日期: 2017/03/20 | 內容: 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署)表示,網路平台及食品業者應於2017年3月13日晚上12時起,停止販賣或使用遠東油脂「保存期限為2017年3月8日至2017年9月30日」之乳瑪琳等18項產品。針對仍於網路販售... |
發布日期: 2017/03/20 | 內容: 外界對於核准農藥氟派瑞(Fluopyram)使用於茶類及殘留標準,及達滅芬(Dimethomorph)在半結球與不結球萵苣之殘留標準相關疑義,農委會防檢局與食藥署將於一週內召開專家會議討論研議。 維護... |
發布日期: 2017/03/21 | 內容: 外界對於核准農藥氟派瑞(Fluopyram)使用於茶類之殘留標準,及達滅芬(Dimethomorph)在半結球與不結球萵苣之殘留標準相關疑義,食藥署與農委會防檢局將於一週內召開專家會議討論研議。 針對... |
發布日期: 2017/03/22 | 內容: 隨著多元化飲食型態蓬勃發展,加上生活忙碌,國內民眾外食情形非常普遍,外食地點多以小餐館、自助餐等為主。為讓民眾吃的安心,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 聯合全國22縣市衛生局針對民眾經常外食的... |
發布日期: 2017/03/23 | 內容: 衛生福利部於106年3月23日預告訂定「原料『(6S)-5-甲基四氫葉酸葡萄糖胺鹽』之使用限制」草案,本次預告擬訂定使用原料「(6S)-5-甲基四氫葉酸葡萄糖胺鹽」應符合規定之草案。該草案將進行為期6... |
發布日期: 2017/03/23 | 內容: 有關媒體報導許可農藥氟派瑞(Fluopyram)使用於茶葉及增訂殘留標準程序一事,食藥署表示,國內農藥登記使用,係由業者檢具毒理及殘留試驗相關資料,向農委會防檢局提出申請,經該局啟動評估後許可,並公告... |
發布日期: 2017/03/24 | 內容: 有關近日因公告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所生之爭議,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及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於今(24)日下午特別邀集毒理學、毒物學、植物病理、食品科學、醫學領域等之相關專家學者... |
發布日期: 2017/03/24 | 內容: 食藥署宣布3月15日公告茶葉中氟派瑞之殘留容許量乙事,暫緩實施。 近日因公告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所生之爭議,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及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於今(24)日下午特別邀... |
發布日期: 2017/03/30 | 內容: 「2017春天吶喊」即將在106年4月1 日至4月3日,於屏東墾丁揭開序幕。鑒於近年來許多不肖毒販常以變裝形式,將毒品偽裝成常見的咖啡包、奶茶包,讓人誤觸毒品,造成身心危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
發布日期: 2017/03/27 | 內容: 切勿聽信誇大不實廣告,以免延誤醫療救治黃金期! 有關睡蓮產品廣告涉及不實、誇張、易生誤解或宣稱醫療效能詞句,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已於106年3月22日查獲相關違規廣告內容,並轉請宜蘭縣政府... |
發布日期: 2017/03/28 | 內容: 兒童節到了,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為保障兒童食安,確保市售兒童食品的品質及標示符合相關規定,於今(106)年責成直轄市政府衛生局啟動「市售包裝兒童食品稽查抽驗專案」,總計抽驗110件產品,檢驗結... |
發布日期: 2017/03/29 | 內容: 清明連假將至,民眾至郊外出遊踏青機會多,食品藥物管理署 (簡稱食藥署)統計近年食品中毒案件發現,每年幾乎都有民眾因採食野外有毒植物而引起中毒之案例,共同特性皆為有毒植物與一般可食性植物的外觀相似,極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