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盛大登場 用影像照見人權之路 反思性別平權的多種實踐
- 國家人權博物館新聞專區 @ 國家人權博物館

主標題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盛大登場 用影像照見人權之路 反思性別平權的多種實踐的公告日期是2024.09.19, 內容簡述是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今(19)日於臺北光點華山電影館開幕,由菲裔美籍紀錄片導演雷蒙娜.狄亞茲(Ramona Diaz)的《粉紅革命》(And So It Begins)為影展活動揭開序幕,文化部長李遠、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策展人范情與閻鴻亞(鴻鴻)、開幕片《粉紅革命....

公告日期2024.09.19
頁面網址https://www.nhrm.gov.tw/w/nhrm/News_24091921315489611
內容簡述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今(19)日於臺北光點華山電影館開幕,由菲裔美籍紀錄片導演雷蒙娜.狄亞茲(Ramona Diaz)的《粉紅革命》(And So It Begins)為影展活動揭開序幕,文化部長李遠、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策展人范情與閻鴻亞(鴻鴻)、開幕片《粉紅革命》導演雷蒙娜・狄亞茲等貴賓出席開幕活動。

 

今年影展由臺灣女性影像學會發起人范情及著名編導閻鴻亞(鴻鴻)共同擔任策展人,以「真相,在路上 凝視,在當下」作為影展主題,推出「性別平權」及「人權廣角鏡」兩大單元,精選10部海內外影展優秀電影作品,其中6部為臺灣首映,探索當代女性(或性別)處境,透視在戰爭及文化歷史底下變動複雜的人權樣貌,涵蓋性別平權、戰爭人權、歷史正義、解殖與族群認同等豐富議題。

 

「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由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自2017年開辦迄今,藉由影像推廣人權教育,已成為各式人權議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今年主影展活動除了在臺北及高雄舉行,還新增臺中場放映,滿足中部民眾的需求;並在聚落串聯活動之外,新推出人權短片甄選活動,提供入選者創作費新臺幣20萬元,鼓勵青年朋友透過影像創意帶起對於人權議題的討論。

 

策展人范情表示,希望藉由「性別平權」的選片,強調生活中無處不是性別,只是我們常常習而不察,忽視存在房間裡的大象。范情指出,這次影展15位導演中,有7位女性導演,代表在爭取人權、追求民主自由的路上,女性一直沒有缺席;策展人閻鴻亞(鴻鴻)表示,透過「人權廣角鏡」單元的選片,涵蓋戰爭下人民的困苦、媒體亂象、性別歧視、種族衝突與轉型正義等多元的議題,希望提供臺灣在實踐人權、轉型正義路上的啟發與借鏡。

 

開幕片導演雷蒙娜.狄亞茲表示,她過去20年來都在拍攝紀錄片,在歷史的第一排做見證。她很榮幸被選為人權影展的開幕影片,這部片在世界其他地方受到不少民眾喜愛,期待臺灣觀眾能從影片中找到各自的感動。

 

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則以他與導演柯一正、鴻鴻等,在2013年推動「反核四、五六運動」的經驗提到,「電影工作者也是社會運動者,電影工作者也同時關注社會議題,這才是最珍貴的事」。如同此次人權影展就是以電影讓大眾看見包含戰爭、性別、校園霸凌等,關於社會共同關注的種種議題。李遠也特別推薦接下來即將上映的鍾孟宏《餘燼》、陳玉勳《大濛》等,也都同樣展現當代電影人關注臺灣歷史、社會、人權的心境。

 

「人權影展呈現臺灣與世界共同的價值,對於此時此刻的臺灣是非常重要的」,李遠說,今年人權影展在放映外,加入了人權短片徵選,期許明年開始的人權影展能更擴大規模,在國際影展放映外,加入競賽單元,透過電影與世界溝通,讓人權影展成為臺灣甚至整個亞洲最重要的影展。

 

人權館表示,「性別平權」單元將放映4部影片,透過影像深掘,揭示「真相」就「在路上」,其中包括紀錄片導演雷蒙娜・狄亞茲(Ramona S. DIAZ)的《粉紅革命》,影片記錄了2022年菲律賓總統選舉期間,女性候選人萊妮・羅貝多(Leni Robredo)與記者(同時也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瑪麗亞・瑞薩(Maria Ressa)如何對抗獨裁政權鋪天蓋地的虛假訊息,以及社會上滿滿的性別歧視,從中看見女性草根的力量;透過一個法國白人女孩與非裔保姆之間的情感連結,呈現親子關係與種族、階級間的另種想像的《小嫉妒》;啟發自社會真實事件的《由宇子的天秤》,導演春本雄二郎在挖掘媒體黑暗面的同時,也犀利逼問社會在道德兩難下的選擇;臺灣導演蘇奕瑄改編自90年代學生為爭取創作自由而罷課的歷史事件的《青春並不溫柔》,在沸騰的時代裡看見青春與民主的微光。

 

「人權廣角鏡」單元則以「凝視.在當下」為核心選映6部影片,聚焦戰爭衝突下政府暴力的殘酷無情,以及因此飽受磨難的生命個體,其中包括記錄以巴衝突的《生命有愛》、《你的國,我的家》及深入俄烏戰場的《戰場日記》,見證戰爭的意義,看見仇恨消除的不易,並透過《我們與俄的距離》呈現為發掘戰爭真相、捍衛新聞自由而與政府為敵的人權運動者們奮鬥的身影;榮獲2024年柏林影展金熊獎的《達荷美:祖靈歸來》則是透過記錄法國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館在2021年將所藏26件文物返還給非洲貝南共和國(舊名:達荷美)的過程,提出對於當代解殖思潮的省思;另外,還有以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一間小學校的哲學課程做為記錄對象的《柏拉圖少年》,從訓練學生獨立思辨的過程中,找到生命和心靈的自由出路,看見階級翻轉的可能。

 

人權館指出,今年影展規模更勝往年,除了主影展放映場次達27場外,更有將近25場次的國際影人講座、特映會及映後座談等影展周邊活動。其中,紀錄片《生命有愛》以色列導演塔爾芭達(Tal Barda)及其影片主角,巴勒斯坦裔加拿大醫師伊澤爾丁・阿布萊許(Izzeldin Abuelaish),將來臺出席影展講座及映後活動。

 

「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臺北場自即日起至9月22日於臺北光點華山電影館放映;高雄場自9月26日至29日於高雄市電影館放映;最終場臺中場自9月30日至10月5日於臺中中山73影視藝文空間登場。此外,響應熱烈的聚落串聯活動則將從10月14日至11月15日間於全國各地巡迴放映。更多影展活動資訊,請持續鎖定「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官方網站與Facebook粉絲專頁。

 

【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

[主影展-臺北場]

時間:9月19日至9月22日

地點:臺北市光點華山電影館(臺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主影展-高雄場]

時間:9月26日至29日

地點:高雄市電影館(高雄市鹽埕區河西路10號)

 

[主影展-臺中場]

時間:9月30日至10月5日

地點:臺中市中山73影視藝文空間(臺中市中區中山路73號)

 

[聚落串聯]

日期:10月14日至11月15日

地點:全國申請單位,請鎖定影展官網及臉書專頁訊息

 

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影展官網:https://tihrff.nhrm.gov.tw

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ihrff

主標題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盛大登場 用影像照見人權之路 反思性別平權的多種實踐
類別新聞專區

公告日期

2024.09.19

頁面網址

https://www.nhrm.gov.tw/w/nhrm/News_24091921315489611

內容簡述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今(19)日於臺北光點華山電影館開幕,由菲裔美籍紀錄片導演雷蒙娜.狄亞茲(Ramona Diaz)的《粉紅革命》(And So It Begins)為影展活動揭開序幕,文化部長李遠、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策展人范情與閻鴻亞(鴻鴻)、開幕片《粉紅革命》導演雷蒙娜・狄亞茲等貴賓出席開幕活動。

 

今年影展由臺灣女性影像學會發起人范情及著名編導閻鴻亞(鴻鴻)共同擔任策展人,以「真相,在路上 凝視,在當下」作為影展主題,推出「性別平權」及「人權廣角鏡」兩大單元,精選10部海內外影展優秀電影作品,其中6部為臺灣首映,探索當代女性(或性別)處境,透視在戰爭及文化歷史底下變動複雜的人權樣貌,涵蓋性別平權、戰爭人權、歷史正義、解殖與族群認同等豐富議題。

 

「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由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自2017年開辦迄今,藉由影像推廣人權教育,已成為各式人權議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今年主影展活動除了在臺北及高雄舉行,還新增臺中場放映,滿足中部民眾的需求;並在聚落串聯活動之外,新推出人權短片甄選活動,提供入選者創作費新臺幣20萬元,鼓勵青年朋友透過影像創意帶起對於人權議題的討論。

 

策展人范情表示,希望藉由「性別平權」的選片,強調生活中無處不是性別,只是我們常常習而不察,忽視存在房間裡的大象。范情指出,這次影展15位導演中,有7位女性導演,代表在爭取人權、追求民主自由的路上,女性一直沒有缺席;策展人閻鴻亞(鴻鴻)表示,透過「人權廣角鏡」單元的選片,涵蓋戰爭下人民的困苦、媒體亂象、性別歧視、種族衝突與轉型正義等多元的議題,希望提供臺灣在實踐人權、轉型正義路上的啟發與借鏡。

 

開幕片導演雷蒙娜.狄亞茲表示,她過去20年來都在拍攝紀錄片,在歷史的第一排做見證。她很榮幸被選為人權影展的開幕影片,這部片在世界其他地方受到不少民眾喜愛,期待臺灣觀眾能從影片中找到各自的感動。

 

文化部長李遠致詞時則以他與導演柯一正、鴻鴻等,在2013年推動「反核四、五六運動」的經驗提到,「電影工作者也是社會運動者,電影工作者也同時關注社會議題,這才是最珍貴的事」。如同此次人權影展就是以電影讓大眾看見包含戰爭、性別、校園霸凌等,關於社會共同關注的種種議題。李遠也特別推薦接下來即將上映的鍾孟宏《餘燼》、陳玉勳《大濛》等,也都同樣展現當代電影人關注臺灣歷史、社會、人權的心境。

 

「人權影展呈現臺灣與世界共同的價值,對於此時此刻的臺灣是非常重要的」,李遠說,今年人權影展在放映外,加入了人權短片徵選,期許明年開始的人權影展能更擴大規模,在國際影展放映外,加入競賽單元,透過電影與世界溝通,讓人權影展成為臺灣甚至整個亞洲最重要的影展。

 

人權館表示,「性別平權」單元將放映4部影片,透過影像深掘,揭示「真相」就「在路上」,其中包括紀錄片導演雷蒙娜・狄亞茲(Ramona S. DIAZ)的《粉紅革命》,影片記錄了2022年菲律賓總統選舉期間,女性候選人萊妮・羅貝多(Leni Robredo)與記者(同時也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瑪麗亞・瑞薩(Maria Ressa)如何對抗獨裁政權鋪天蓋地的虛假訊息,以及社會上滿滿的性別歧視,從中看見女性草根的力量;透過一個法國白人女孩與非裔保姆之間的情感連結,呈現親子關係與種族、階級間的另種想像的《小嫉妒》;啟發自社會真實事件的《由宇子的天秤》,導演春本雄二郎在挖掘媒體黑暗面的同時,也犀利逼問社會在道德兩難下的選擇;臺灣導演蘇奕瑄改編自90年代學生為爭取創作自由而罷課的歷史事件的《青春並不溫柔》,在沸騰的時代裡看見青春與民主的微光。

 

「人權廣角鏡」單元則以「凝視.在當下」為核心選映6部影片,聚焦戰爭衝突下政府暴力的殘酷無情,以及因此飽受磨難的生命個體,其中包括記錄以巴衝突的《生命有愛》、《你的國,我的家》及深入俄烏戰場的《戰場日記》,見證戰爭的意義,看見仇恨消除的不易,並透過《我們與俄的距離》呈現為發掘戰爭真相、捍衛新聞自由而與政府為敵的人權運動者們奮鬥的身影;榮獲2024年柏林影展金熊獎的《達荷美:祖靈歸來》則是透過記錄法國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館在2021年將所藏26件文物返還給非洲貝南共和國(舊名:達荷美)的過程,提出對於當代解殖思潮的省思;另外,還有以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一間小學校的哲學課程做為記錄對象的《柏拉圖少年》,從訓練學生獨立思辨的過程中,找到生命和心靈的自由出路,看見階級翻轉的可能。

 

人權館指出,今年影展規模更勝往年,除了主影展放映場次達27場外,更有將近25場次的國際影人講座、特映會及映後座談等影展周邊活動。其中,紀錄片《生命有愛》以色列導演塔爾芭達(Tal Barda)及其影片主角,巴勒斯坦裔加拿大醫師伊澤爾丁・阿布萊許(Izzeldin Abuelaish),將來臺出席影展講座及映後活動。

 

「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臺北場自即日起至9月22日於臺北光點華山電影館放映;高雄場自9月26日至29日於高雄市電影館放映;最終場臺中場自9月30日至10月5日於臺中中山73影視藝文空間登場。此外,響應熱烈的聚落串聯活動則將從10月14日至11月15日間於全國各地巡迴放映。更多影展活動資訊,請持續鎖定「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官方網站與Facebook粉絲專頁。

 

【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

[主影展-臺北場]

時間:9月19日至9月22日

地點:臺北市光點華山電影館(臺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主影展-高雄場]

時間:9月26日至29日

地點:高雄市電影館(高雄市鹽埕區河西路10號)

 

[主影展-臺中場]

時間:9月30日至10月5日

地點:臺中市中山73影視藝文空間(臺中市中區中山路73號)

 

[聚落串聯]

日期:10月14日至11月15日

地點:全國申請單位,請鎖定影展官網及臉書專頁訊息

 

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影展官網:https://tihrff.nhrm.gov.tw

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ihrff

主標題

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盛大登場 用影像照見人權之路 反思性別平權的多種實踐

類別

新聞專區

根據名稱 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盛大登場 用影像照見人權之路 反思性別平權的多種實踐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盛大登場 用影像照見人權之路 反思性別平權的多種實踐 資料。

[ 搜尋所有 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盛大登場 用影像照見人權之路 反思性別平權的多種實踐 ... ]

在『國家人權博物館新聞專區』資料集內搜尋:


與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盛大登場 用影像照見人權之路 反思性別平權的多種實踐同分類的國家人權博物館新聞專區

人權館厚實政治檔案研究 建置國家人權記憶庫 深化轉型正義基礎

公告日期: 2024.07.15 | 內容簡述: 今天是解嚴三十七週年的日子,賴清德總統在行政院長卓榮泰陪同下,前往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視察「政治檔案條例」新制施行以來的概況,以深入瞭解目前政治檔案徵集、開放與應用成果,並揭示未來政治檔案應該以公...

人權館建置完成不義遺址國防部臺灣軍人監獄環景網站 民眾可身歷其境線上參訪

公告日期: 2024.07.15 | 內容簡述: 臺灣解除戒嚴迄今屆37週年,回望臺灣在威權統治下,人民生活在無形的恐懼中,造成許多人權斲傷的事件。國家人權博物館近年藉由數位科技保存的方法,建構當年國家進行逮捕、偵訊、起訴、審判及監禁政治受難者的歷史...

人權館邀青年世代走訪阿里山鄒族人權歷史路徑

公告日期: 2024.07.06 | 內容簡述: 為響應文化部「文化成年禮金(文化幣)」政策,鼓勵青年學子認識威權統治時期不義遺址,並同感政治受難者的生命歷程,國家人權博物館特別針對16到22歲之青年舉辦「2024年嘉義鄒族人權史蹟踏查-從拉拉庫斯到...

人權館與美國筆會風險藝術家聯繫組織舉辦工作坊 探討藝術與創意表達自由

公告日期: 2024.06.20 | 內容簡述: 人權館、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AP)以及美國筆會風險藝術家聯繫組織(ARC, Artists at Risk Connection)攜手合作,於6月18日、19日舉辦「過去、現在與...

與自由樂讀 2024人權故事車前往苗栗高中 作家林蔚昀用繪本介紹兒童人權 以派娜娜的故事引導看見艱難歷史

公告日期: 2024.06.17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人權故事車-與自由樂讀」校園巡迴活動於6月17、18日進駐苗栗高中,除了現場展示各種人權繪本與精選書籍,17日並邀請作家林蔚昀擔任講師,以「如何描繪、如何面對艱難的歷史」為題,...

與自由樂讀 2024人權故事車前進暨大附中 簡中生前輩回憶出獄生活 偕妻為人權理念奔走

公告日期: 2024.06.13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人權故事車-與自由樂讀」於113年6月12日、13日進駐南投埔里暨南大學附屬高級中學,並在今(13)日舉辦真人圖書館講座,邀請白色恐怖受難者簡中生前輩分享少年時期的白色恐怖遭遇...

與自由樂讀 2024人權故事車前進宜蘭高中 簡嘉彥追憶祖父 將家族記憶裡的傷痕歷史轉為藝術創作

公告日期: 2024.06.11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人權故事車-與自由樂讀」於今(11)日前往宜蘭高中,並邀請「羅東紙廠案」政治受難者簡文憲前輩之孫簡嘉彥(現為「大硯劇團」藝術總監),分享追尋祖父在白色恐怖時期受難的生命故事,以...

人權館舉辦「藝術與創意表達的自由」線上工作坊 國際藝文人士和人權組織齊聚一堂 探討藝術與人權

公告日期: 2024.06.05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今年與美國筆會風險藝術家聯繫組織(Artists at Risk Connection)攜手合作,將舉辦「過去、現在與未來:藝術與創意表達的自由」主題工作坊。為響應本次工作坊,人權館於5...

人權故事車進駐中崙高中 張則周前輩真人圖書館分享生命理念

公告日期: 2024.05.27 | 內容簡述: 教科書上的白紙黑字,遠不及真人在你面前說話的魅力。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人權故事車-與自由樂讀」校園巡迴,5月27日、28日前往臺北市立中崙高中,除了精選各式人權書籍,活動還特別邀請到白色恐怖政治受...

2024人權故事車首站前進臺灣大學 邀請陳列分享歷史記憶書寫經驗

公告日期: 2024.05.25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人權故事車-與自由樂讀」校園巡迴活動於5月23日正式啟動,展開全臺20場校園巡迴,首站抵達國立臺灣大學,並於昨(24)日在文學院演講廳舉辦講座,邀請以《殘骸書》獲得2023臺灣...

519白恐記憶日宣示大會活動 多元形式擴展社會參與 銘記歷史 以反省實踐對抗遺忘

公告日期: 2024.05.19 | 內容簡述: 今(19)日為行政院核定後首次的「白色恐怖記憶日」,由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與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台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等民間團體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共同舉辦「519白色恐怖記憶日宣示大會暨人權...

政治受難者暨家屬重返記憶之島 踏尋當年受難足跡

公告日期: 2024.05.18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在5月16至18日舉辦「2024年政治受難者暨家屬重返記憶之島―綠島」活動,邀請政治受難者及家屬重返綠島,包括五十年代受難者張則周、陳顯宗、楊田郎前輩,及陳欽生、劉秀明、丁振隆、董自得、...

綠島園區「新生訓導處」與「綠洲山莊」不義遺址標示系統揭牌 期盼不義遺址成為臺灣共同記憶

公告日期: 2024.05.17 | 內容簡述: 1951年5月17日首批政治受難者在綠島中寮港登島,國家人權博物館特別在今(17)日選在綠島紀念園區舉辦「綠洲山莊(原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和「新生訓導處(原臺灣省保安司令部新生訓導處-綠島)」2處不...

白恐記憶 重返綠島 追思難友 音樂饗人權

公告日期: 2024.05.16 | 內容簡述: 為傳承威權時期歷史以及政治受難者的生命記憶,並紀念首批政治犯大規模登陸綠島的日子(1951年5月17日),國家人權博物館於5月16至18日舉辦「2024年政治受難者暨家屬重返記憶之島―綠島」活動,邀請...

「在綠島,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特展 八位臺灣當代創作者詮釋曹開數字詩與歐陽劍華畫作 以藝術記憶白恐受難者

公告日期: 2024.05.16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3年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深受觀眾迴響的「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特展,將於2024年5月17日起移展至綠島,以「在綠島,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為名,展至10月13日。本次參展藝術家...

人權館厚實政治檔案研究 建置國家人權記憶庫 深化轉型正義基礎

公告日期: 2024.07.15 | 內容簡述: 今天是解嚴三十七週年的日子,賴清德總統在行政院長卓榮泰陪同下,前往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視察「政治檔案條例」新制施行以來的概況,以深入瞭解目前政治檔案徵集、開放與應用成果,並揭示未來政治檔案應該以公...

人權館建置完成不義遺址國防部臺灣軍人監獄環景網站 民眾可身歷其境線上參訪

公告日期: 2024.07.15 | 內容簡述: 臺灣解除戒嚴迄今屆37週年,回望臺灣在威權統治下,人民生活在無形的恐懼中,造成許多人權斲傷的事件。國家人權博物館近年藉由數位科技保存的方法,建構當年國家進行逮捕、偵訊、起訴、審判及監禁政治受難者的歷史...

人權館邀青年世代走訪阿里山鄒族人權歷史路徑

公告日期: 2024.07.06 | 內容簡述: 為響應文化部「文化成年禮金(文化幣)」政策,鼓勵青年學子認識威權統治時期不義遺址,並同感政治受難者的生命歷程,國家人權博物館特別針對16到22歲之青年舉辦「2024年嘉義鄒族人權史蹟踏查-從拉拉庫斯到...

人權館與美國筆會風險藝術家聯繫組織舉辦工作坊 探討藝術與創意表達自由

公告日期: 2024.06.20 | 內容簡述: 人權館、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AP)以及美國筆會風險藝術家聯繫組織(ARC, Artists at Risk Connection)攜手合作,於6月18日、19日舉辦「過去、現在與...

與自由樂讀 2024人權故事車前往苗栗高中 作家林蔚昀用繪本介紹兒童人權 以派娜娜的故事引導看見艱難歷史

公告日期: 2024.06.17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人權故事車-與自由樂讀」校園巡迴活動於6月17、18日進駐苗栗高中,除了現場展示各種人權繪本與精選書籍,17日並邀請作家林蔚昀擔任講師,以「如何描繪、如何面對艱難的歷史」為題,...

與自由樂讀 2024人權故事車前進暨大附中 簡中生前輩回憶出獄生活 偕妻為人權理念奔走

公告日期: 2024.06.13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人權故事車-與自由樂讀」於113年6月12日、13日進駐南投埔里暨南大學附屬高級中學,並在今(13)日舉辦真人圖書館講座,邀請白色恐怖受難者簡中生前輩分享少年時期的白色恐怖遭遇...

與自由樂讀 2024人權故事車前進宜蘭高中 簡嘉彥追憶祖父 將家族記憶裡的傷痕歷史轉為藝術創作

公告日期: 2024.06.11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人權故事車-與自由樂讀」於今(11)日前往宜蘭高中,並邀請「羅東紙廠案」政治受難者簡文憲前輩之孫簡嘉彥(現為「大硯劇團」藝術總監),分享追尋祖父在白色恐怖時期受難的生命故事,以...

人權館舉辦「藝術與創意表達的自由」線上工作坊 國際藝文人士和人權組織齊聚一堂 探討藝術與人權

公告日期: 2024.06.05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今年與美國筆會風險藝術家聯繫組織(Artists at Risk Connection)攜手合作,將舉辦「過去、現在與未來:藝術與創意表達的自由」主題工作坊。為響應本次工作坊,人權館於5...

人權故事車進駐中崙高中 張則周前輩真人圖書館分享生命理念

公告日期: 2024.05.27 | 內容簡述: 教科書上的白紙黑字,遠不及真人在你面前說話的魅力。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人權故事車-與自由樂讀」校園巡迴,5月27日、28日前往臺北市立中崙高中,除了精選各式人權書籍,活動還特別邀請到白色恐怖政治受...

2024人權故事車首站前進臺灣大學 邀請陳列分享歷史記憶書寫經驗

公告日期: 2024.05.25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人權故事車-與自由樂讀」校園巡迴活動於5月23日正式啟動,展開全臺20場校園巡迴,首站抵達國立臺灣大學,並於昨(24)日在文學院演講廳舉辦講座,邀請以《殘骸書》獲得2023臺灣...

519白恐記憶日宣示大會活動 多元形式擴展社會參與 銘記歷史 以反省實踐對抗遺忘

公告日期: 2024.05.19 | 內容簡述: 今(19)日為行政院核定後首次的「白色恐怖記憶日」,由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與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台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等民間團體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共同舉辦「519白色恐怖記憶日宣示大會暨人權...

政治受難者暨家屬重返記憶之島 踏尋當年受難足跡

公告日期: 2024.05.18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在5月16至18日舉辦「2024年政治受難者暨家屬重返記憶之島―綠島」活動,邀請政治受難者及家屬重返綠島,包括五十年代受難者張則周、陳顯宗、楊田郎前輩,及陳欽生、劉秀明、丁振隆、董自得、...

綠島園區「新生訓導處」與「綠洲山莊」不義遺址標示系統揭牌 期盼不義遺址成為臺灣共同記憶

公告日期: 2024.05.17 | 內容簡述: 1951年5月17日首批政治受難者在綠島中寮港登島,國家人權博物館特別在今(17)日選在綠島紀念園區舉辦「綠洲山莊(原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和「新生訓導處(原臺灣省保安司令部新生訓導處-綠島)」2處不...

白恐記憶 重返綠島 追思難友 音樂饗人權

公告日期: 2024.05.16 | 內容簡述: 為傳承威權時期歷史以及政治受難者的生命記憶,並紀念首批政治犯大規模登陸綠島的日子(1951年5月17日),國家人權博物館於5月16至18日舉辦「2024年政治受難者暨家屬重返記憶之島―綠島」活動,邀請...

「在綠島,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特展 八位臺灣當代創作者詮釋曹開數字詩與歐陽劍華畫作 以藝術記憶白恐受難者

公告日期: 2024.05.16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3年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深受觀眾迴響的「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特展,將於2024年5月17日起移展至綠島,以「在綠島,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為名,展至10月13日。本次參展藝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