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由樂讀 2024人權故事車前進宜蘭高中 簡嘉彥追憶祖父 將家族記憶裡的傷痕歷史轉為藝術創作
- 國家人權博物館新聞專區 @ 國家人權博物館

主標題與自由樂讀 2024人權故事車前進宜蘭高中 簡嘉彥追憶祖父 將家族記憶裡的傷痕歷史轉為藝術創作的公告日期是2024.06.11, 內容簡述是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人權故事車-與自由樂讀」於今(11)日前往宜蘭高中,並邀請「羅東紙廠案」政治受難者簡文憲前輩之孫簡嘉彥(現為「大硯劇團」藝術總監),分享追尋祖父在白色恐怖時期受難的生命故事,以及如何將家族蒙難歷史轉化為藝術創作的心路歷程。 「2024人權故事車」校園巡迴,除展示人權....

公告日期2024.06.11
頁面網址https://www.nhrm.gov.tw/w/nhrm/News_24061118344434614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人權故事車-與自由樂讀」於今(11)日前往宜蘭高中,並邀請「羅東紙廠案」政治受難者簡文憲前輩之孫簡嘉彥(現為「大硯劇團」藝術總監),分享追尋祖父在白色恐怖時期受難的生命故事,以及如何將家族蒙難歷史轉化為藝術創作的心路歷程。

 

「2024人權故事車」校園巡迴,除展示人權主題書籍,本次並邀請政治受難者第三代的簡嘉彥先生,從親屬角度分享在簡文憲前輩因「羅東紙廠案」被捕、槍決後,家族艱苦的生活樣貌,並藉由案件地緣性,讓當代學生體認發生在宜蘭在地的白色恐怖歷史。

 

羅東紙廠案又稱「簡文憲叛亂案」,為1950年代的政治案件,涉案人數共50位,多為羅東紙廠員工及親屬,其中6人被處死,包含日治時期在五結地區曾任壯丁團副團長、同時也是地方重要領袖和知識份子的簡文憲。二次大戰後,簡文憲前輩囿於生計,在羅東紙廠擔任保警,其後懷抱社會改革的理想,加入臺共組織,終因羅東紙廠案被捕,判處死刑。家族因擔憂統治當局秋後算帳,幾乎全數燒毀簡文憲的遺物,並命令家族成員不得參與政治。

 

簡嘉彥表示,從小見父親研讀白色恐怖歷史書籍,聽聞家人說起祖父簡文憲的哀嘆,他以旁觀者的角度,認識白色恐怖歷史;又以親屬身分,承擔歷史傷痕。這些經歷,都成為他面對家族傷痛記憶的動力。

 

其後,簡嘉彥開始以口述歷史為家族長輩留下見證,並於2022年在羅東紙廠(現為中興文化創意園區)策畫「〈敢心竹間〉羅東紙廠案—簡文憲人物誌口述影像紀錄展」,獲得當地民眾的共鳴。展覽以「喜、怒、悲、悟」四篇章節,陳述祖父的生平遭遇,細數簡文憲年少時期的新穎思想、勇於挑戰社會舊慣,從而映照出他在威權統治下,挺身無懼強權的堅定身影。簡嘉彥指出,透過回顧、梳理家族傷痛歷史,可以看見白恐歷史帶給家族深遠而漫長的傷痛,他期盼年輕學子能從他的家族史出發,關注生活中的人事物,探尋自身與歷史在當代的價值意義。

 

「2024人權故事車」本次前進宜蘭高中,主題選書特別挑選人權館半年刊《向光》第八期,該期講述羅東紙廠案件的歷史脈絡;同時也聚焦受難家屬的感受,挑選《白色記憶: 政治受難者及家屬訪談紀錄》、《獄外之囚: 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等書,該等作品爬梳受難者的家族故事,人權館期許讀者在認識受難者的生命故事之外,也能看見家屬肩負的重擔及其為走出陰霾付出的掙扎與努力。

主標題與自由樂讀 2024人權故事車前進宜蘭高中 簡嘉彥追憶祖父 將家族記憶裡的傷痕歷史轉為藝術創作
類別新聞專區

公告日期

2024.06.11

頁面網址

https://www.nhrm.gov.tw/w/nhrm/News_24061118344434614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人權故事車-與自由樂讀」於今(11)日前往宜蘭高中,並邀請「羅東紙廠案」政治受難者簡文憲前輩之孫簡嘉彥(現為「大硯劇團」藝術總監),分享追尋祖父在白色恐怖時期受難的生命故事,以及如何將家族蒙難歷史轉化為藝術創作的心路歷程。

 

「2024人權故事車」校園巡迴,除展示人權主題書籍,本次並邀請政治受難者第三代的簡嘉彥先生,從親屬角度分享在簡文憲前輩因「羅東紙廠案」被捕、槍決後,家族艱苦的生活樣貌,並藉由案件地緣性,讓當代學生體認發生在宜蘭在地的白色恐怖歷史。

 

羅東紙廠案又稱「簡文憲叛亂案」,為1950年代的政治案件,涉案人數共50位,多為羅東紙廠員工及親屬,其中6人被處死,包含日治時期在五結地區曾任壯丁團副團長、同時也是地方重要領袖和知識份子的簡文憲。二次大戰後,簡文憲前輩囿於生計,在羅東紙廠擔任保警,其後懷抱社會改革的理想,加入臺共組織,終因羅東紙廠案被捕,判處死刑。家族因擔憂統治當局秋後算帳,幾乎全數燒毀簡文憲的遺物,並命令家族成員不得參與政治。

 

簡嘉彥表示,從小見父親研讀白色恐怖歷史書籍,聽聞家人說起祖父簡文憲的哀嘆,他以旁觀者的角度,認識白色恐怖歷史;又以親屬身分,承擔歷史傷痕。這些經歷,都成為他面對家族傷痛記憶的動力。

 

其後,簡嘉彥開始以口述歷史為家族長輩留下見證,並於2022年在羅東紙廠(現為中興文化創意園區)策畫「〈敢心竹間〉羅東紙廠案—簡文憲人物誌口述影像紀錄展」,獲得當地民眾的共鳴。展覽以「喜、怒、悲、悟」四篇章節,陳述祖父的生平遭遇,細數簡文憲年少時期的新穎思想、勇於挑戰社會舊慣,從而映照出他在威權統治下,挺身無懼強權的堅定身影。簡嘉彥指出,透過回顧、梳理家族傷痛歷史,可以看見白恐歷史帶給家族深遠而漫長的傷痛,他期盼年輕學子能從他的家族史出發,關注生活中的人事物,探尋自身與歷史在當代的價值意義。

 

「2024人權故事車」本次前進宜蘭高中,主題選書特別挑選人權館半年刊《向光》第八期,該期講述羅東紙廠案件的歷史脈絡;同時也聚焦受難家屬的感受,挑選《白色記憶: 政治受難者及家屬訪談紀錄》、《獄外之囚: 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等書,該等作品爬梳受難者的家族故事,人權館期許讀者在認識受難者的生命故事之外,也能看見家屬肩負的重擔及其為走出陰霾付出的掙扎與努力。

主標題

與自由樂讀 2024人權故事車前進宜蘭高中 簡嘉彥追憶祖父 將家族記憶裡的傷痕歷史轉為藝術創作

類別

新聞專區

根據名稱 與自由樂讀 2024人權故事車前進宜蘭高中 簡嘉彥追憶祖父 將家族記憶裡的傷痕歷史轉為藝術創作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與自由樂讀 2024人權故事車前進宜蘭高中 簡嘉彥追憶祖父 將家族記憶裡的傷痕歷史轉為藝術創作 資料。

[ 搜尋所有 與自由樂讀 2024人權故事車前進宜蘭高中 簡嘉彥追憶祖父 將家族記憶裡的傷痕歷史轉為藝術創作 ... ]

在『國家人權博物館新聞專區』資料集內搜尋:


與與自由樂讀 2024人權故事車前進宜蘭高中 簡嘉彥追憶祖父 將家族記憶裡的傷痕歷史轉為藝術創作同分類的國家人權博物館新聞專區

人權館駐館藝術家利格拉樂·阿𡠄創作分享會 探尋原住民族政治受難者的生命記憶 挖掘歷史縫隙裡的故事

公告日期: 2024.10.05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於今(5)日下午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服務中心2樓舉辦第四屆(2023-2024年)駐館藝術家利格拉樂·阿𡠄(Liglav A-wu,漢名高振蕙)創作分享會,邀請知名作家楊...

白恐受難者顏世鴻前輩高齡98歲辭世 《青島東路三號》專著銘記不義遺址歷史教訓

公告日期: 2024.10.01 | 內容簡述: 白恐紀實巨著《青島東路三號》作者、高齡98歲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顏世鴻前輩,9月27日凌晨不幸辭世,人權館聞訊後敬表感念與不捨,除已向家屬表達關懷慰問,並將積極協調海巡署於顏世鴻前輩當年被延訓的小琉球...

人權影展特映《生命有愛》 紀錄片導演與主角阿布萊許出席座談 疾呼戰爭的殘酷 所有生命都應被尊重與保護 籲正視對正義尊嚴人權和平的捍衛

公告日期: 2024.09.27 | 內容簡述: 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中,備受關注的紀錄片《生命有愛》於27日晚在光點華山電影館進行特映活動,邀請到導演塔爾.芭達(Tal Barda)及影片主角,巴勒斯坦裔加拿大醫師伊澤爾丁.阿布萊許(Izzel...

人權館推出紐西蘭原住民主題特展 透過影像呈現毛利人追求歷史正義之路

公告日期: 2024.09.24 | 內容簡述: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今(24)日舉辦《真誠守護:紐西蘭原住民族歷史正義的銀幕敘事》特展開幕典禮。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外交部政務次長田中光;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田秋堇、葉大華、紀惠容、鴻義章;立法委員陳...

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盛大登場 用影像照見人權之路 反思性別平權的多種實踐

公告日期: 2024.09.19 | 內容簡述: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今(19)日於臺北光點華山電影館開幕,由菲裔美籍紀錄片導演雷蒙娜.狄亞茲(Ramona Diaz)的《粉紅革命》(And So It Begins)為影...

探索桃園泰雅族人權歷史路徑 體驗白色恐怖原住民受難者樂信.瓦旦的生命故事

公告日期: 2024.09.14 | 內容簡述: 為響應文化部「文化成年禮金(文化幣)」政策,鼓勵青年學子認識威權統治時期不義遺址及相關史蹟點,共感政治受難者的生命歷程,國家人權博物館特別針對16到22歲之青年舉辦「2024年桃園泰雅族人權史蹟踏查」...

人權館駐館藝術家黃崇凱駐館期間創作《反重力》出版 虛實交錯 魔幻重現七〇年代歷史樣貌

公告日期: 2024.09.14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第二屆(2020-2021年)駐館藝術家黃崇凱駐館創作《反重力》,於9月出版,並於今(14)日下午在國家人權博物館服務中心2樓舉辦新書講座,邀請人權館館長洪世芳、春山出版社總編輯莊瑞琳等...

人權教育繪本《發現》新書發表會 寫繪威權體制封藏傷痕 開啟記憶對話

公告日期: 2024.09.07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與蔚藍文化出版社攜手合作,出版人權教育繪本《發現》,並於今(7)日舉辦新書發表會,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蔚藍文化出版社總編輯廖志墭、作者陳威諺,以及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陳欽生、簡中生前...

五十年代白色恐怖受難者蔡寬裕辭世 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

公告日期: 2024.09.06 | 內容簡述: 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蔡寬裕前輩於昨(5)日辭世,享耆壽92歲。文化部長李遠聞訊深感哀悼與不捨,並表示,蔡寬裕前輩以「說故事的人」傳承歷史真相,積極督促政府落實轉型正義,推動政治受難者平反工作,為白色恐怖...

人權館「時空偵探✦歷史調查團」探索臺中 解讀政治檔案 走讀人權歷史場址

公告日期: 2024.08.03 | 內容簡述: 為提升社會大眾對政治檔案的認識與應用,國家人權博物館與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合作,推出「時空偵探✦歷史調查團」系列活動,從8月起至10月中旬,在臺中、臺北、新北、臺南、宜蘭等地舉辦五場政治檔案解讀研...

綠島園區仲夏人權電影院 邀請大家一起尋找湯德章 看見人權的可貴

公告日期: 2024.07.21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7月20日於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舉辦「人權電影院—《尋找湯德章》」紀錄片放映活動,邀請綠島在地居民及遊客一同觀影,園區主任李誌勝也出席活動,與現場觀眾一同致敬這位人權先烈。&...

人權館厚實政治檔案研究 建置國家人權記憶庫 深化轉型正義基礎

公告日期: 2024.07.15 | 內容簡述: 今天是解嚴三十七週年的日子,賴清德總統在行政院長卓榮泰陪同下,前往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視察「政治檔案條例」新制施行以來的概況,以深入瞭解目前政治檔案徵集、開放與應用成果,並揭示未來政治檔案應該以公...

人權館建置完成不義遺址國防部臺灣軍人監獄環景網站 民眾可身歷其境線上參訪

公告日期: 2024.07.15 | 內容簡述: 臺灣解除戒嚴迄今屆37週年,回望臺灣在威權統治下,人民生活在無形的恐懼中,造成許多人權斲傷的事件。國家人權博物館近年藉由數位科技保存的方法,建構當年國家進行逮捕、偵訊、起訴、審判及監禁政治受難者的歷史...

人權館邀青年世代走訪阿里山鄒族人權歷史路徑

公告日期: 2024.07.06 | 內容簡述: 為響應文化部「文化成年禮金(文化幣)」政策,鼓勵青年學子認識威權統治時期不義遺址,並同感政治受難者的生命歷程,國家人權博物館特別針對16到22歲之青年舉辦「2024年嘉義鄒族人權史蹟踏查-從拉拉庫斯到...

人權館與美國筆會風險藝術家聯繫組織舉辦工作坊 探討藝術與創意表達自由

公告日期: 2024.06.20 | 內容簡述: 人權館、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AP)以及美國筆會風險藝術家聯繫組織(ARC, Artists at Risk Connection)攜手合作,於6月18日、19日舉辦「過去、現在與...

人權館駐館藝術家利格拉樂·阿𡠄創作分享會 探尋原住民族政治受難者的生命記憶 挖掘歷史縫隙裡的故事

公告日期: 2024.10.05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於今(5)日下午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服務中心2樓舉辦第四屆(2023-2024年)駐館藝術家利格拉樂·阿𡠄(Liglav A-wu,漢名高振蕙)創作分享會,邀請知名作家楊...

白恐受難者顏世鴻前輩高齡98歲辭世 《青島東路三號》專著銘記不義遺址歷史教訓

公告日期: 2024.10.01 | 內容簡述: 白恐紀實巨著《青島東路三號》作者、高齡98歲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顏世鴻前輩,9月27日凌晨不幸辭世,人權館聞訊後敬表感念與不捨,除已向家屬表達關懷慰問,並將積極協調海巡署於顏世鴻前輩當年被延訓的小琉球...

人權影展特映《生命有愛》 紀錄片導演與主角阿布萊許出席座談 疾呼戰爭的殘酷 所有生命都應被尊重與保護 籲正視對正義尊嚴人權和平的捍衛

公告日期: 2024.09.27 | 內容簡述: 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中,備受關注的紀錄片《生命有愛》於27日晚在光點華山電影館進行特映活動,邀請到導演塔爾.芭達(Tal Barda)及影片主角,巴勒斯坦裔加拿大醫師伊澤爾丁.阿布萊許(Izzel...

人權館推出紐西蘭原住民主題特展 透過影像呈現毛利人追求歷史正義之路

公告日期: 2024.09.24 | 內容簡述: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今(24)日舉辦《真誠守護:紐西蘭原住民族歷史正義的銀幕敘事》特展開幕典禮。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外交部政務次長田中光;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田秋堇、葉大華、紀惠容、鴻義章;立法委員陳...

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盛大登場 用影像照見人權之路 反思性別平權的多種實踐

公告日期: 2024.09.19 | 內容簡述: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2024臺灣國際人權影展」今(19)日於臺北光點華山電影館開幕,由菲裔美籍紀錄片導演雷蒙娜.狄亞茲(Ramona Diaz)的《粉紅革命》(And So It Begins)為影...

探索桃園泰雅族人權歷史路徑 體驗白色恐怖原住民受難者樂信.瓦旦的生命故事

公告日期: 2024.09.14 | 內容簡述: 為響應文化部「文化成年禮金(文化幣)」政策,鼓勵青年學子認識威權統治時期不義遺址及相關史蹟點,共感政治受難者的生命歷程,國家人權博物館特別針對16到22歲之青年舉辦「2024年桃園泰雅族人權史蹟踏查」...

人權館駐館藝術家黃崇凱駐館期間創作《反重力》出版 虛實交錯 魔幻重現七〇年代歷史樣貌

公告日期: 2024.09.14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第二屆(2020-2021年)駐館藝術家黃崇凱駐館創作《反重力》,於9月出版,並於今(14)日下午在國家人權博物館服務中心2樓舉辦新書講座,邀請人權館館長洪世芳、春山出版社總編輯莊瑞琳等...

人權教育繪本《發現》新書發表會 寫繪威權體制封藏傷痕 開啟記憶對話

公告日期: 2024.09.07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與蔚藍文化出版社攜手合作,出版人權教育繪本《發現》,並於今(7)日舉辦新書發表會,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蔚藍文化出版社總編輯廖志墭、作者陳威諺,以及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陳欽生、簡中生前...

五十年代白色恐怖受難者蔡寬裕辭世 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

公告日期: 2024.09.06 | 內容簡述: 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蔡寬裕前輩於昨(5)日辭世,享耆壽92歲。文化部長李遠聞訊深感哀悼與不捨,並表示,蔡寬裕前輩以「說故事的人」傳承歷史真相,積極督促政府落實轉型正義,推動政治受難者平反工作,為白色恐怖...

人權館「時空偵探✦歷史調查團」探索臺中 解讀政治檔案 走讀人權歷史場址

公告日期: 2024.08.03 | 內容簡述: 為提升社會大眾對政治檔案的認識與應用,國家人權博物館與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合作,推出「時空偵探✦歷史調查團」系列活動,從8月起至10月中旬,在臺中、臺北、新北、臺南、宜蘭等地舉辦五場政治檔案解讀研...

綠島園區仲夏人權電影院 邀請大家一起尋找湯德章 看見人權的可貴

公告日期: 2024.07.21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7月20日於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舉辦「人權電影院—《尋找湯德章》」紀錄片放映活動,邀請綠島在地居民及遊客一同觀影,園區主任李誌勝也出席活動,與現場觀眾一同致敬這位人權先烈。&...

人權館厚實政治檔案研究 建置國家人權記憶庫 深化轉型正義基礎

公告日期: 2024.07.15 | 內容簡述: 今天是解嚴三十七週年的日子,賴清德總統在行政院長卓榮泰陪同下,前往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視察「政治檔案條例」新制施行以來的概況,以深入瞭解目前政治檔案徵集、開放與應用成果,並揭示未來政治檔案應該以公...

人權館建置完成不義遺址國防部臺灣軍人監獄環景網站 民眾可身歷其境線上參訪

公告日期: 2024.07.15 | 內容簡述: 臺灣解除戒嚴迄今屆37週年,回望臺灣在威權統治下,人民生活在無形的恐懼中,造成許多人權斲傷的事件。國家人權博物館近年藉由數位科技保存的方法,建構當年國家進行逮捕、偵訊、起訴、審判及監禁政治受難者的歷史...

人權館邀青年世代走訪阿里山鄒族人權歷史路徑

公告日期: 2024.07.06 | 內容簡述: 為響應文化部「文化成年禮金(文化幣)」政策,鼓勵青年學子認識威權統治時期不義遺址,並同感政治受難者的生命歷程,國家人權博物館特別針對16到22歲之青年舉辦「2024年嘉義鄒族人權史蹟踏查-從拉拉庫斯到...

人權館與美國筆會風險藝術家聯繫組織舉辦工作坊 探討藝術與創意表達自由

公告日期: 2024.06.20 | 內容簡述: 人權館、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FIHRM-AP)以及美國筆會風險藝術家聯繫組織(ARC, Artists at Risk Connection)攜手合作,於6月18日、19日舉辦「過去、現在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