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舉辦《尋找湯德章》紀錄片特映會 以行動支持臺灣電影 以歷史追尋認識臺灣的土地
- 國家人權博物館新聞專區 @ 國家人權博物館

主標題文化部舉辦《尋找湯德章》紀錄片特映會 以行動支持臺灣電影 以歷史追尋認識臺灣的土地的公告日期是2024.03.20, 內容簡述是為讓更多民眾認識一生致力於追求公平正義與伸張人權的湯德章,知曉其因為二二八事件而殞落的生命背後的故事,並且以行動支持臺灣電影,文化部今(20)日於臺北市西門町真善美劇院舉辦紀錄片《尋找湯德章》特映會,包括電影導演黃銘正與連楨惠、文化部史哲部長,以及政治受難者和家屬皆出席響應。 紀錄片《尋找....

公告日期2024.03.20
頁面網址https://www.nhrm.gov.tw/w/nhrm/News_24032017520568027
內容簡述

為讓更多民眾認識一生致力於追求公平正義與伸張人權的湯德章,知曉其因為二二八事件而殞落的生命背後的故事,並且以行動支持臺灣電影,文化部今(20)日於臺北市西門町真善美劇院舉辦紀錄片《尋找湯德章》特映會,包括電影導演黃銘正與連楨惠、文化部史哲部長,以及政治受難者和家屬皆出席響應。

 

紀錄片《尋找湯德章》由《灣生回家》導演黃銘正攜手連楨惠導演,以二二八事件受難者湯德章為故事人物,歷時五年製作,透過臺南莉莉水果店老闆李文雄、記者楊淑芬、湯德章養子湯聰模等追尋湯德章身影事蹟的人們的視角,並由鄭有傑導演飾演湯德章一角,將現實生活與歷史人物交織融合,讓湯德章的生命故事躍然眼前。

 

黃銘正導演表示,《尋找湯德章》不只是一部有關二二八的故事,更是一段湯德章尋找認同的旅程。藉由探索湯德章的故事,關注其自我認同的變化,我們將會發現更多屬於自己的歷史;借鑑歷史,對於臺灣當代社會所面臨的類似處境,以及臺灣未來的路該如何走,我們也將愈加明晰。

 

連禎惠導演稱自己其實是歷史門外漢,只是藉由五年來尋找湯德章的歷程,重新認識臺灣,也更堅定自己的選擇。她希望觀眾一起經歷湯德章的生命旅程,一同享受感動。她表示,曾有觀眾驚訝地對她說,「我是臺南人,我怎麼會不知道有這件事(指湯德章的遭遇)!」;也有觀眾分享道,原來紀錄片可以如此有笑有淚、充滿感動,彷彿有一股溫暖明亮的力量盈滿身體,讓人想尋找更多過去的歷史。

 

文化部長史哲表示,「尋找湯德章也是尋找臺灣人自己的身世」,發生於1947年的228事件,以及1949至1992年間的白色恐怖,是臺灣威權統治時期最慘痛的歷史創傷。導演黃銘正與連楨惠,以5年的時間仔細查考尋訪拍攝,還原湯德章豐富的生命故事,讓觀眾得以跨越時代藩籬,領受人權律師湯德章堅定的意志與生命熱情。期待透過導演的視角,一同藉由湯德章的故事,發掘這塊土地所承載的記憶痕跡。

 

映後現場觀眾分享道,電影的英文片名(In Search of a Mixed Identity)非常精準地點出重點,她認為現代社會有許多人,包括湯德章的養子湯聰模,都在找尋自己的身分認同。黃銘正導演則借用影片中記者楊淑芬所述,強調這不只是湯德章的故事,也是臺灣人尋找自我認同的故事。他只是作為歷史的引薦者,鼓勵觀眾勇敢踏入歷史追尋的旅途。

 

紀錄片主角湯德章的母親是臺灣人,父親是日本警察,在他8歲時,於噍吧哖臺日衝突事件中被殺害。背負傷痛記憶成長的湯德章,踏隨父親的腳步進入警界,卻在理想與現實牴觸之際毅然捨棄警職,遠赴日本取得律師資格,而後歸返臺南執業,踐履人道關懷,為社會弱勢聲張正義。他曾經是林德章、新居德章、坂井德章,多變的姓氏反映個人的身分認同,也是時代變遷下的現實。他夾身於兩個統治政權之間,無法主宰自身的命運,從未被統治階層接納為自己人。二二八事件爆發後,湯德章挺身接任「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臺南市分會」治安組長,協助穩定局面,卻遭到軍隊拘捕施以酷刑,於3月13日遊街示眾並押赴民生綠園(即今湯德章紀念公園)槍決。他的遭遇讓無數知情者噤聲,終生膽顫。

 

湯德章紀念公園甫於3月13日「臺南市正義與勇氣紀念日」十週年當日,由國家人權博物館與臺南市政府合作,舉辦臺南首處二二八不義遺址揭牌儀式。不義遺址標示牌以容易辨識的視覺符號與扼要的內容介紹,希望喚起社會重視人權議題,關注白色恐怖歷史與轉型正義,不輕易遺忘過去。在追憶誌念歷史場域的同時,文化部也誠摯推薦民眾踴躍進場觀賞紀錄片《尋找湯德章》,透過影像認識湯德章的生命故事,看見他追求公平正義與人權的初心,讓臺灣的歷史成為照亮未來的關鍵。

 

【書籍資料】

書名:《尋找湯德章:時代與他的七道難題》作者:黃銘正出版社:晨星出版社

主標題文化部舉辦《尋找湯德章》紀錄片特映會 以行動支持臺灣電影 以歷史追尋認識臺灣的土地
類別新聞專區

公告日期

2024.03.20

頁面網址

https://www.nhrm.gov.tw/w/nhrm/News_24032017520568027

內容簡述

為讓更多民眾認識一生致力於追求公平正義與伸張人權的湯德章,知曉其因為二二八事件而殞落的生命背後的故事,並且以行動支持臺灣電影,文化部今(20)日於臺北市西門町真善美劇院舉辦紀錄片《尋找湯德章》特映會,包括電影導演黃銘正與連楨惠、文化部史哲部長,以及政治受難者和家屬皆出席響應。

 

紀錄片《尋找湯德章》由《灣生回家》導演黃銘正攜手連楨惠導演,以二二八事件受難者湯德章為故事人物,歷時五年製作,透過臺南莉莉水果店老闆李文雄、記者楊淑芬、湯德章養子湯聰模等追尋湯德章身影事蹟的人們的視角,並由鄭有傑導演飾演湯德章一角,將現實生活與歷史人物交織融合,讓湯德章的生命故事躍然眼前。

 

黃銘正導演表示,《尋找湯德章》不只是一部有關二二八的故事,更是一段湯德章尋找認同的旅程。藉由探索湯德章的故事,關注其自我認同的變化,我們將會發現更多屬於自己的歷史;借鑑歷史,對於臺灣當代社會所面臨的類似處境,以及臺灣未來的路該如何走,我們也將愈加明晰。

 

連禎惠導演稱自己其實是歷史門外漢,只是藉由五年來尋找湯德章的歷程,重新認識臺灣,也更堅定自己的選擇。她希望觀眾一起經歷湯德章的生命旅程,一同享受感動。她表示,曾有觀眾驚訝地對她說,「我是臺南人,我怎麼會不知道有這件事(指湯德章的遭遇)!」;也有觀眾分享道,原來紀錄片可以如此有笑有淚、充滿感動,彷彿有一股溫暖明亮的力量盈滿身體,讓人想尋找更多過去的歷史。

 

文化部長史哲表示,「尋找湯德章也是尋找臺灣人自己的身世」,發生於1947年的228事件,以及1949至1992年間的白色恐怖,是臺灣威權統治時期最慘痛的歷史創傷。導演黃銘正與連楨惠,以5年的時間仔細查考尋訪拍攝,還原湯德章豐富的生命故事,讓觀眾得以跨越時代藩籬,領受人權律師湯德章堅定的意志與生命熱情。期待透過導演的視角,一同藉由湯德章的故事,發掘這塊土地所承載的記憶痕跡。

 

映後現場觀眾分享道,電影的英文片名(In Search of a Mixed Identity)非常精準地點出重點,她認為現代社會有許多人,包括湯德章的養子湯聰模,都在找尋自己的身分認同。黃銘正導演則借用影片中記者楊淑芬所述,強調這不只是湯德章的故事,也是臺灣人尋找自我認同的故事。他只是作為歷史的引薦者,鼓勵觀眾勇敢踏入歷史追尋的旅途。

 

紀錄片主角湯德章的母親是臺灣人,父親是日本警察,在他8歲時,於噍吧哖臺日衝突事件中被殺害。背負傷痛記憶成長的湯德章,踏隨父親的腳步進入警界,卻在理想與現實牴觸之際毅然捨棄警職,遠赴日本取得律師資格,而後歸返臺南執業,踐履人道關懷,為社會弱勢聲張正義。他曾經是林德章、新居德章、坂井德章,多變的姓氏反映個人的身分認同,也是時代變遷下的現實。他夾身於兩個統治政權之間,無法主宰自身的命運,從未被統治階層接納為自己人。二二八事件爆發後,湯德章挺身接任「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臺南市分會」治安組長,協助穩定局面,卻遭到軍隊拘捕施以酷刑,於3月13日遊街示眾並押赴民生綠園(即今湯德章紀念公園)槍決。他的遭遇讓無數知情者噤聲,終生膽顫。

 

湯德章紀念公園甫於3月13日「臺南市正義與勇氣紀念日」十週年當日,由國家人權博物館與臺南市政府合作,舉辦臺南首處二二八不義遺址揭牌儀式。不義遺址標示牌以容易辨識的視覺符號與扼要的內容介紹,希望喚起社會重視人權議題,關注白色恐怖歷史與轉型正義,不輕易遺忘過去。在追憶誌念歷史場域的同時,文化部也誠摯推薦民眾踴躍進場觀賞紀錄片《尋找湯德章》,透過影像認識湯德章的生命故事,看見他追求公平正義與人權的初心,讓臺灣的歷史成為照亮未來的關鍵。

 

【書籍資料】

書名:《尋找湯德章:時代與他的七道難題》作者:黃銘正出版社:晨星出版社

主標題

文化部舉辦《尋找湯德章》紀錄片特映會 以行動支持臺灣電影 以歷史追尋認識臺灣的土地

類別

新聞專區

根據名稱 文化部舉辦 尋找湯德章 紀錄片特映會 以行動支持臺灣電影 以歷史追尋認識臺灣的土地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文化部舉辦 尋找湯德章 紀錄片特映會 以行動支持臺灣電影 以歷史追尋認識臺灣的土地 資料。

[ 搜尋所有 文化部舉辦 尋找湯德章 紀錄片特映會 以行動支持臺灣電影 以歷史追尋認識臺灣的土地 ... ]

在『國家人權博物館新聞專區』資料集內搜尋:


與文化部舉辦《尋找湯德章》紀錄片特映會 以行動支持臺灣電影 以歷史追尋認識臺灣的土地同分類的國家人權博物館新聞專區

綠島園區「新生訓導處」與「綠洲山莊」不義遺址標示系統揭牌 期盼不義遺址成為臺灣共同記憶

公告日期: 2024.05.17 | 內容簡述: 1951年5月17日首批政治受難者在綠島中寮港登島,國家人權博物館特別在今(17)日選在綠島紀念園區舉辦「綠洲山莊(原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和「新生訓導處(原臺灣省保安司令部新生訓導處-綠島)」2處不...

白恐記憶 重返綠島 追思難友 音樂饗人權

公告日期: 2024.05.16 | 內容簡述: 為傳承威權時期歷史以及政治受難者的生命記憶,並紀念首批政治犯大規模登陸綠島的日子(1951年5月17日),國家人權博物館於5月16至18日舉辦「2024年政治受難者暨家屬重返記憶之島―綠島」活動,邀請...

「在綠島,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特展 八位臺灣當代創作者詮釋曹開數字詩與歐陽劍華畫作 以藝術記憶白恐受難者

公告日期: 2024.05.16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3年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深受觀眾迴響的「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特展,將於2024年5月17日起移展至綠島,以「在綠島,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為名,展至10月13日。本次參展藝術家...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國家人權博物館將舉辦系列活動 以多元形式傳遞歷史記憶 深化人權理念

公告日期: 2024.05.08 | 內容簡述: 行政院因應民間團體倡議於今(113)年4月18日核定每年5月19日為「白色恐怖記憶日」,為形塑公共記憶、反省威權歷史、促進社會凝聚共識,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自4月26日起,與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台灣戒嚴...

國家人權博物館展示典藏大樓修增建工程啟動 今舉行開工典禮

公告日期: 2024.04.18 | 內容簡述: 文化部所屬國家人權博物館辦理「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修增建工程」今(18)日舉行開工祈福儀式,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文化部長史哲、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政治受難者關懷團體(協會)代...

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辦「2024年威權統治時期政治受難者追思紀念會」

公告日期: 2024.03.23 | 內容簡述: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今(23)日上午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舉行「威權統治時期政治受難者追思紀念會」,文化部長史哲、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副處長石樸、槍決...

文化部舉辦《尋找湯德章》紀錄片特映會 以行動支持臺灣電影 以歷史追尋認識臺灣的土地

公告日期: 2024.03.20 | 內容簡述: 為讓更多民眾認識一生致力於追求公平正義與伸張人權的湯德章,知曉其因為二二八事件而殞落的生命背後的故事,並且以行動支持臺灣電影,文化部今(20)日於臺北市西門町真善美劇院舉辦紀錄片《尋找湯德章》特映會,...

贈衣憶景 行過民主血淚 珍惜自由的可貴 人權館獲田秋堇監委捐贈典藏文物

公告日期: 2024.03.14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洪世芳館長於今(14)日赴監察院拜會田秋堇委員,並接受田秋堇委員捐贈其於1980年2月28日林宅血案發生當日所著之外套,作為威權統治時期社會重大案件之見證。 林宅血案發生於美麗...

臺加學者交流人權議題 探討加拿大《戰爭措施法》和臺灣戒嚴法制歷史及影響

公告日期: 2024.03.10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與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加拿大歷史博物館(Canadian Museum of History)合作,推出「遺失的自由──加拿大《戰爭措施法》」特展,今(10)日舉行專題講座,由歷史學...

「族群文化實踐與轉型正義對話」國際論壇開幕 落實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對話與實踐

公告日期: 2024.03.09 | 內容簡述: 由國家人權博物館及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國際事務中心共同舉辦的「族群文化實踐與轉型正義對話」國際論壇,今(9)日上午在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登場,邀請來自紐西蘭、加拿大、澳洲等4位國外專家學者,與國內專...

臺加攜手探討傷痕歷史 《戰爭措施法》特展於人權館展出 回顧公民自由路上的奮鬥

公告日期: 2024.03.07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與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合作,推出由加拿大歷史博物館(Canadian Museum of History)策劃之「遺失的自由──《戰爭措施法》」特展,今(7)日起至9月8日於國家人權博...

人權館不義遺址標示系統接力揭牌 盼大眾銘記威權侵害人權歷史場址

公告日期: 2024.02.26 | 內容簡述: 為促使社會大眾認識威權統治時期政府侵害人權的歷史場址,國家人權博物館今(26)日下午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舉辦「不義遺址標示系統揭牌典禮」,文化部長史哲、政務次長王時思、總統府資政姚嘉文、行政院人權暨...

人權館「寫繪人權」台北書展圓滿落幕 以文學繪本見證白色恐怖及創傷療癒

公告日期: 2024.02.26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25日在台北國際書展展位舉辦2場講座,第一場談創傷書寫與療癒,邀請甫再版發行英語回憶錄《FACING THE CALAMITY》一書作者、同時也是政治受難者的陳欽生前輩,與中央研究院民族...

人權館書展講座 以文學留存歷史記憶 讓人權燈光持續前行

公告日期: 2024.02.25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24日在台北國際書展公民書區D813展位舉辦2場講座,邀請到《消逝的難民營牛肉麵》一書作者、同時也是政治受難者的呂昱(呂建興)前輩,與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楊翠對談白色恐怖見證者的文學轉譯;...

提升假日服務量能 制度化導覽人員保障

公告日期: 2024.02.25 | 內容簡述: 人權館導覽業務因於113年2月29日屆期,辦理發包作業,惟因無廠商投標致流標。 人權館本次標案以提升導覽服務品質及量能為目標,依據需求提升假日服勤人力、減少額外活動辦理,將人力回歸導覽工作。...

綠島園區「新生訓導處」與「綠洲山莊」不義遺址標示系統揭牌 期盼不義遺址成為臺灣共同記憶

公告日期: 2024.05.17 | 內容簡述: 1951年5月17日首批政治受難者在綠島中寮港登島,國家人權博物館特別在今(17)日選在綠島紀念園區舉辦「綠洲山莊(原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和「新生訓導處(原臺灣省保安司令部新生訓導處-綠島)」2處不...

白恐記憶 重返綠島 追思難友 音樂饗人權

公告日期: 2024.05.16 | 內容簡述: 為傳承威權時期歷史以及政治受難者的生命記憶,並紀念首批政治犯大規模登陸綠島的日子(1951年5月17日),國家人權博物館於5月16至18日舉辦「2024年政治受難者暨家屬重返記憶之島―綠島」活動,邀請...

「在綠島,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特展 八位臺灣當代創作者詮釋曹開數字詩與歐陽劍華畫作 以藝術記憶白恐受難者

公告日期: 2024.05.16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2023年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深受觀眾迴響的「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特展,將於2024年5月17日起移展至綠島,以「在綠島,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為名,展至10月13日。本次參展藝術家...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國家人權博物館將舉辦系列活動 以多元形式傳遞歷史記憶 深化人權理念

公告日期: 2024.05.08 | 內容簡述: 行政院因應民間團體倡議於今(113)年4月18日核定每年5月19日為「白色恐怖記憶日」,為形塑公共記憶、反省威權歷史、促進社會凝聚共識,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自4月26日起,與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台灣戒嚴...

國家人權博物館展示典藏大樓修增建工程啟動 今舉行開工典禮

公告日期: 2024.04.18 | 內容簡述: 文化部所屬國家人權博物館辦理「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修增建工程」今(18)日舉行開工祈福儀式,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文化部長史哲、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政治受難者關懷團體(協會)代...

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辦「2024年威權統治時期政治受難者追思紀念會」

公告日期: 2024.03.23 | 內容簡述: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今(23)日上午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舉行「威權統治時期政治受難者追思紀念會」,文化部長史哲、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副處長石樸、槍決...

文化部舉辦《尋找湯德章》紀錄片特映會 以行動支持臺灣電影 以歷史追尋認識臺灣的土地

公告日期: 2024.03.20 | 內容簡述: 為讓更多民眾認識一生致力於追求公平正義與伸張人權的湯德章,知曉其因為二二八事件而殞落的生命背後的故事,並且以行動支持臺灣電影,文化部今(20)日於臺北市西門町真善美劇院舉辦紀錄片《尋找湯德章》特映會,...

贈衣憶景 行過民主血淚 珍惜自由的可貴 人權館獲田秋堇監委捐贈典藏文物

公告日期: 2024.03.14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洪世芳館長於今(14)日赴監察院拜會田秋堇委員,並接受田秋堇委員捐贈其於1980年2月28日林宅血案發生當日所著之外套,作為威權統治時期社會重大案件之見證。 林宅血案發生於美麗...

臺加學者交流人權議題 探討加拿大《戰爭措施法》和臺灣戒嚴法制歷史及影響

公告日期: 2024.03.10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與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加拿大歷史博物館(Canadian Museum of History)合作,推出「遺失的自由──加拿大《戰爭措施法》」特展,今(10)日舉行專題講座,由歷史學...

「族群文化實踐與轉型正義對話」國際論壇開幕 落實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對話與實踐

公告日期: 2024.03.09 | 內容簡述: 由國家人權博物館及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國際事務中心共同舉辦的「族群文化實踐與轉型正義對話」國際論壇,今(9)日上午在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登場,邀請來自紐西蘭、加拿大、澳洲等4位國外專家學者,與國內專...

臺加攜手探討傷痕歷史 《戰爭措施法》特展於人權館展出 回顧公民自由路上的奮鬥

公告日期: 2024.03.07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與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合作,推出由加拿大歷史博物館(Canadian Museum of History)策劃之「遺失的自由──《戰爭措施法》」特展,今(7)日起至9月8日於國家人權博...

人權館不義遺址標示系統接力揭牌 盼大眾銘記威權侵害人權歷史場址

公告日期: 2024.02.26 | 內容簡述: 為促使社會大眾認識威權統治時期政府侵害人權的歷史場址,國家人權博物館今(26)日下午於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舉辦「不義遺址標示系統揭牌典禮」,文化部長史哲、政務次長王時思、總統府資政姚嘉文、行政院人權暨...

人權館「寫繪人權」台北書展圓滿落幕 以文學繪本見證白色恐怖及創傷療癒

公告日期: 2024.02.26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25日在台北國際書展展位舉辦2場講座,第一場談創傷書寫與療癒,邀請甫再版發行英語回憶錄《FACING THE CALAMITY》一書作者、同時也是政治受難者的陳欽生前輩,與中央研究院民族...

人權館書展講座 以文學留存歷史記憶 讓人權燈光持續前行

公告日期: 2024.02.25 | 內容簡述: 國家人權博物館24日在台北國際書展公民書區D813展位舉辦2場講座,邀請到《消逝的難民營牛肉麵》一書作者、同時也是政治受難者的呂昱(呂建興)前輩,與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楊翠對談白色恐怖見證者的文學轉譯;...

提升假日服務量能 制度化導覽人員保障

公告日期: 2024.02.25 | 內容簡述: 人權館導覽業務因於113年2月29日屆期,辦理發包作業,惟因無廠商投標致流標。 人權館本次標案以提升導覽服務品質及量能為目標,依據需求提升假日服勤人力、減少額外活動辦理,將人力回歸導覽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