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7/6/6 | 研究團隊: 謝世良 | 內容描述: 2008年,謝世良老師領先全球,發表研究結果指出,CLEC5A是登革熱會引起人類嚴重發炎反應的主要因素;2017年,謝老師帶領研究團隊更進一步的指出,CLEC5A也在H5N1禽流感扮演重要的角色。從免... |
| 日期: 2017/5/25 | 研究團隊: 謝世良 | 內容描述: DcR3是一個發炎相關的分子,會促使單核細胞分化成M2巨噬細胞。在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老師數年來不棄不捨的追蹤之下,發現到DcR3對人體的組織修護有強大功能。實驗室與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鄭菡... |
| 日期: 2017/3/27 | 研究團隊: 李文華 | 內容描述: |
| 日期: 2017/2/17 | 研究團隊: 邱國平 | 內容描述: 首創於2005年的次世代定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簡稱NGS),可以快速多量的提供基因相關的資訊,對於生物科技研發和醫療診斷的檢測,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基因體研究中心副... |
| 日期: 2016/12/22 | 研究團隊: 洪上程 | 內容描述: 天然創造神奇!在開刀房裡,只要是稍微長時間的手術,就需要準備抗凝血劑;通常,醫生會使用「肝素」,這是個目前健保給付的藥物,傳統肝素是從豬腸裡提煉出來的。在上游供應鍊取得豬腸後,商人萃取出肝素的粗產物,... |
| 日期: 2016/9/7 | 研究團隊: 林國儀 | 內容描述: O-GlcNAc,或稱「O 連結乙醯葡萄氨糖」,是一個逐漸開始被注意的細胞內的單醣分子。 之前蛋白質「磷酸化」被認為是主要負責細胞內訊息傳遞的功臣,而O-GlcNAc修飾蛋白質的現象被發現更進一步調節... |
| 日期: 2016/3/22 | 研究團隊: 蕭宏昇 | 內容描述: 當一個惡性腫瘤切除的手術在開刀房完成後,有另一群醫療人員,會在病理實驗室裡展開一連串的後續工作。他們將檢體切片、處理以做腫瘤的診斷及分期,在診斷的過程中,某些類型的癌症會另外採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去... |
| 日期: 2016/3/8 | 研究團隊: 翁啟惠 | 吳宗益 | 內容描述: 全球藥品持續成長,目前已超過一兆美元之規模,其中以單株抗體藥物最具競爭力,正在發展中的新藥有60%以上是單株抗體。單株抗體藥物屬較大分子蛋白質藥物,其分子結構相對過去小分子化學藥物複雜且難以掌握,由於... |
| 日期: 2015/3/4 | 研究團隊: 李文華 | 內容描述: 在眾多的抗癌戰役中,胰臟癌是治療難度極高的一種,至今仍沒有適當的化療藥物可供作為對策。因此,當李文華院士所領軍的團隊,找出一個參與胰臟癌擴散的關鍵分子,從而針對其作用設計研發出可以有效抑制人類胰臟癌細... |
| 日期: 2014/12/9 | 研究團隊: 蕭宏昇 | 內容描述: 在這之前,沒有人會把膽固醇和肺癌細胞轉移聯想在一起!蕭宏昇老師的團隊,不但率先發表了研究成果,闡述膽固醇新生合成的關鍵酵素Squalene Synthase (SQS,中譯「角鯊烯合成酶」),如何促使... |
| 日期: 2014/11/14 | 研究團隊: 張瑛芝 | 內容描述: 2004年,張瑛芝老師加入基因體研究中心的研究行列,在此之前,她任教於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化工系。從奈米工程的領域延伸到生物科技,對當時的她來說,是一個挑戰。 |
| 日期: 2014/9/16 | 研究團隊: 陳韻如 | 內容描述: 有關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亨丁頓舞蹈症等諸多腦神經退化疾病,近三十年來,已知與蛋白質錯誤折疊後形成的類澱粉蛋白沉澱有關,例如: 乙型類澱粉蛋白(Amyloid-β) 和tau蛋白是兩類導致阿茲海默症... |
| 日期: 2014/6/25 | 研究團隊: 張子文 | 內容描述: 「蕁麻疹」,和過敏性鼻炎、哮喘,都算是文明病;在越先進高度開發的地區,生活在越優沃環境裡的族群,越多病例。「蕁麻疹」雖不是致命的疾病,卻會帶給患者極大的煩惱與痛苦。有研究指出,同一時間內,全球約有百分... |
| 日期: 2014/2/20 | 研究團隊: 林國儀 | 內容描述: 許多人類的疾病是因為基因的缺陷或表現失控所引起的,然而,要從其去追根究底的找出最根本出錯的源頭,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在本期的『幹細胞報導』期刊(Stem Cell Reports Published b... |
| 日期: 2014/1/23 | 研究團隊: 馬徹 | 內容描述: 流感季節又到了!僅管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在全球設有一百多個流感中心;隨著季節的變化,各國政府和衛生組織也會加強防禦措施,包括:監控、疫苗、圍堵和醫療等手段;流感仍是一個公共衛生的重大議題,尤其是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