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草、海藻差很大! 台灣重要的海洋「碳庫」正面臨衰退危機
-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相關報導 @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標題海草、海藻差很大! 台灣重要的海洋「碳庫」正面臨衰退危機的Source是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6EBEFCEB2F0B30FF, 內容是海草床是重要的藍碳,在自然碳匯中扮演關鍵角色。然而,台灣的海草生態系統近年在氣候變遷、人為開發的威脅下,面臨著嚴峻的衰退危機。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劉弼仁指出,全球已失去了29%的海草,未來100年預估將再失去30~40%的藍碳生態系。 上月底由台灣環境規劃協會和澄洋環境顧問共同主辦的....

ArticleType0
FileName(空)
Link(空)
Source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6EBEFCEB2F0B30FF
標題海草、海藻差很大! 台灣重要的海洋「碳庫」正面臨衰退危機
內容

海草床是重要的藍碳,在自然碳匯中扮演關鍵角色。然而,台灣的海草生態系統近年在氣候變遷、人為開發的威脅下,面臨著嚴峻的衰退危機。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劉弼仁指出,全球已失去了29%的海草,未來100年預估將再失去30~40%的藍碳生態系。

 

上月底由台灣環境規劃協會和澄洋環境顧問共同主辦的線上講座「台灣海草碳匯與復育之路」,劉弼仁深入探討了台灣海草床在藍碳議題中扮演的角色與復育現況。

東沙鋸齒葉水絲草海草床。照片來源:林幸助/數位島嶼(CC BY-NC-SA 3.0)

 

 

東沙鋸齒葉水絲草海草床。照片來源:林幸助/數位島嶼(CC BY-NC-SA 3.0)

 

海草、海藻傻傻分不清楚? 最大差異在維管束

許多人常將海草與海藻混淆,但相較於沒有維管束系統的藻類,海草擁有真正的根、莖、葉,透過維管束進行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及光合作用。海草是生活在海洋淺水區的開花植物,它們沉於水中,將根部附著於沙質底部,並在光照充足、水質清澈的沿岸淺水區生長。劉弼仁強調,海草能開花、結果並產生種子,與海藻在外觀和分類上都有極大的差別。

台灣擁有高度生物多樣性,本島與離島的海草床生態也不例外。海草多生長於水深10公尺以內的海域,生長環境多樣,從沙質灘地、珊瑚礁平台到潮間帶等地貌都可以看到海草族群,分布範圍包括新竹、台中到嘉義、台南、屏東、台東以及離島等地。台灣的海草目前共有12種,包含甘草科的甘草、IUCN紅皮書所記載的貝克氏鹽草,以及水絲草科的單脈二藥草等。

儘管台灣多處可見海草床族群,但本島海草床面積估計僅約50公頃,國內海草床密度最高、面積最大的區域,當屬距台1600公里遠的東沙環礁,東沙島和環礁周邊的海草床面積達5420公頃,海草種類共九種,是全球海草的熱點,同時也是重要「碳庫」。

劃設保護區、建立人工海草床苗圃 台灣海草的復育之路

近年來,極端氣候事件、沿海工程開發、高分貝噪音、人為污染等讓海草床面臨嚴峻的衰退威脅。劉弼仁以相關研究表明,每年被破壞的藍碳生態系面積大概有34~98萬公頃,全球已失去了29%的海草,未來100年預估將再失去30~40%的藍碳生態系。

展開復育行動至關重要,國內目前保護和恢復海草床的策略包含積極劃設保護區、推動長期監測和量化研究海草床的科學研究,以及透過科普推廣活動增加大眾認知。

海草的無性繁殖跟復育是劉弼仁的研究重點之一,他除了提倡建立保護區、被動復育海草床外,研究團隊更聚焦有性、無性繁殖的主動復育方式,並將廢棄或不再利用的鹽田、魚塭、漁港,改為復育試驗的地點,期望像栽植樹苗的苗圃一般,建立水下的海草床復育苗圃,目前團隊選定了屏東海生館旁的後灣作為復育地點。

劉弼仁坦言,國內對海草物候生態的瞭解還相當有限,雖然可以無性繁殖,但如何使栽種的海草開花結果並產生種子,是個巨大的挑戰。

東沙島周邊是全球海草的熱點,也是許多海洋生物的棲息地。照片來源:WEY/Wikimedia Commons(CC BY-SA 4.0)

 

 

東沙島周邊是全球海草的熱點,也是許多海洋生物的棲息地。照片來源:WEY/Wikimedia Commons(CC BY-SA 4.0)生態系服務與儲碳 藍碳海草床的重要使命

 

提高碳匯是台灣達成淨零目標的重要手段,陸地上雖有森林、農田等綠碳,但陸地面積有限,已難再增加更多的陸地碳匯,在海洋、沿岸生態系統儲存的「藍碳」是備受矚目的增匯焦點。海草床除了能在生態上提供海洋生物絕佳的棲息環境,更能防護、穩固海岸與淨化水質,具有多樣化的生態系服務功能。

劉弼仁說明,海草床埋於沙土內的根、地下莖會分別朝橫向、縱向拓展,在底質內形成根莖網,大量且密集的地下部,以及在缺氧狀態得以長期保存的沉積物,是藍碳的主要來源。

除了提高碳匯外,劉弼仁強調也應在經濟發展同時兼顧減碳。他提醒,「全球的碳循環就像橡皮筋,輕輕地彈一下,震盪擺動後會恢復正常。但目前是用力繃緊的橡皮筋,一旦拉力太大,橡皮筋斷掉,生態平衡就無法回復了。」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何郁庭 報導
相關檔案(空)
相關連結(空)
相關圖片(空)
相關影音(空)

ArticleType

0

FileName

(空)

Link

(空)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6EBEFCEB2F0B30FF

標題

海草、海藻差很大! 台灣重要的海洋「碳庫」正面臨衰退危機

內容

海草床是重要的藍碳,在自然碳匯中扮演關鍵角色。然而,台灣的海草生態系統近年在氣候變遷、人為開發的威脅下,面臨著嚴峻的衰退危機。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劉弼仁指出,全球已失去了29%的海草,未來100年預估將再失去30~40%的藍碳生態系。

 

上月底由台灣環境規劃協會和澄洋環境顧問共同主辦的線上講座「台灣海草碳匯與復育之路」,劉弼仁深入探討了台灣海草床在藍碳議題中扮演的角色與復育現況。

東沙鋸齒葉水絲草海草床。照片來源:林幸助/數位島嶼(CC BY-NC-SA 3.0)

 

 

東沙鋸齒葉水絲草海草床。照片來源:林幸助/數位島嶼(CC BY-NC-SA 3.0)

 

海草、海藻傻傻分不清楚? 最大差異在維管束

許多人常將海草與海藻混淆,但相較於沒有維管束系統的藻類,海草擁有真正的根、莖、葉,透過維管束進行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及光合作用。海草是生活在海洋淺水區的開花植物,它們沉於水中,將根部附著於沙質底部,並在光照充足、水質清澈的沿岸淺水區生長。劉弼仁強調,海草能開花、結果並產生種子,與海藻在外觀和分類上都有極大的差別。

台灣擁有高度生物多樣性,本島與離島的海草床生態也不例外。海草多生長於水深10公尺以內的海域,生長環境多樣,從沙質灘地、珊瑚礁平台到潮間帶等地貌都可以看到海草族群,分布範圍包括新竹、台中到嘉義、台南、屏東、台東以及離島等地。台灣的海草目前共有12種,包含甘草科的甘草、IUCN紅皮書所記載的貝克氏鹽草,以及水絲草科的單脈二藥草等。

儘管台灣多處可見海草床族群,但本島海草床面積估計僅約50公頃,國內海草床密度最高、面積最大的區域,當屬距台1600公里遠的東沙環礁,東沙島和環礁周邊的海草床面積達5420公頃,海草種類共九種,是全球海草的熱點,同時也是重要「碳庫」。

劃設保護區、建立人工海草床苗圃 台灣海草的復育之路

近年來,極端氣候事件、沿海工程開發、高分貝噪音、人為污染等讓海草床面臨嚴峻的衰退威脅。劉弼仁以相關研究表明,每年被破壞的藍碳生態系面積大概有34~98萬公頃,全球已失去了29%的海草,未來100年預估將再失去30~40%的藍碳生態系。

展開復育行動至關重要,國內目前保護和恢復海草床的策略包含積極劃設保護區、推動長期監測和量化研究海草床的科學研究,以及透過科普推廣活動增加大眾認知。

海草的無性繁殖跟復育是劉弼仁的研究重點之一,他除了提倡建立保護區、被動復育海草床外,研究團隊更聚焦有性、無性繁殖的主動復育方式,並將廢棄或不再利用的鹽田、魚塭、漁港,改為復育試驗的地點,期望像栽植樹苗的苗圃一般,建立水下的海草床復育苗圃,目前團隊選定了屏東海生館旁的後灣作為復育地點。

劉弼仁坦言,國內對海草物候生態的瞭解還相當有限,雖然可以無性繁殖,但如何使栽種的海草開花結果並產生種子,是個巨大的挑戰。

東沙島周邊是全球海草的熱點,也是許多海洋生物的棲息地。照片來源:WEY/Wikimedia Commons(CC BY-SA 4.0)

 

 

東沙島周邊是全球海草的熱點,也是許多海洋生物的棲息地。照片來源:WEY/Wikimedia Commons(CC BY-SA 4.0)生態系服務與儲碳 藍碳海草床的重要使命

 

提高碳匯是台灣達成淨零目標的重要手段,陸地上雖有森林、農田等綠碳,但陸地面積有限,已難再增加更多的陸地碳匯,在海洋、沿岸生態系統儲存的「藍碳」是備受矚目的增匯焦點。海草床除了能在生態上提供海洋生物絕佳的棲息環境,更能防護、穩固海岸與淨化水質,具有多樣化的生態系服務功能。

劉弼仁說明,海草床埋於沙土內的根、地下莖會分別朝橫向、縱向拓展,在底質內形成根莖網,大量且密集的地下部,以及在缺氧狀態得以長期保存的沉積物,是藍碳的主要來源。

除了提高碳匯外,劉弼仁強調也應在經濟發展同時兼顧減碳。他提醒,「全球的碳循環就像橡皮筋,輕輕地彈一下,震盪擺動後會恢復正常。但目前是用力繃緊的橡皮筋,一旦拉力太大,橡皮筋斷掉,生態平衡就無法回復了。」

資料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何郁庭 報導

相關檔案

(空)

相關連結

(空)

相關圖片

(空)

相關影音

(空)

根據名稱 海草 海藻差很大 台灣重要的海洋 碳庫 正面臨衰退危機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海草 海藻差很大 台灣重要的海洋 碳庫 正面臨衰退危機 資料。

[ 搜尋所有 海草 海藻差很大 台灣重要的海洋 碳庫 正面臨衰退危機 ... ]

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相關報導』資料集內搜尋:


與海草、海藻差很大! 台灣重要的海洋「碳庫」正面臨衰退危機同分類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相關報導

地球過熱生態失衡 以色列地中海岸水母爆大量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DCAE6A0C2BD04F77 | 內容: 英國《獨立報》報導,七月下旬在以色列北部、地中海沿岸的海法(Haifa)出現大群水母,幾乎堵塞該國重要的海水淡化廠,泳客也敗興而歸。當地巡護員指出,水母大量出現的原因之一就是全球暖化。「水越來越熱,水...

幫海龜點名! 資料庫累計超過700隻 「海龜戶口名簿」網站上線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1CF2B84050155CF6 | 內容: 人類日常中必須倚靠身分證、戶口名簿等資料「驗明正身」,但對於廣大海域中的海洋生物又該如何一一核發屬於牠們的身分證?民間發起的「海龜點點名」計畫,四年來在小琉球附近海域紀錄超過700隻海龜,打造一本本的...

台灣首件真鯛化石出土 證實晚更新世的恆春四溝 曾有良好潟湖生態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19F72EB824AE7E24 | 內容: 全世界的魚類物種數超過3萬種,台灣就有高達3000多種,約占了世界的10%。魚種數除了是了解魚類多樣性的依據外,科學家也希望能從地質時間,探索西太平洋亞熱帶區域的魚類多樣性變化,藉此找出能孕育多種魚類...

小琉球生態韌性超過臨界點? 環團珊瑚礁體檢12年結果公布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3BEC9248964B61FF | 內容: 明天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7日)公布長達12年的珊瑚礁體檢調查成果,其中小琉球活珊瑚覆蓋率最低,僅約10~20%,且無明顯恢復跡象。中研院學者指出,小琉球珊瑚已過生態韌性恢復的...

遭流刺網誤傷 海龜「早八」傷癒重返大海 學者籲落實廢棄漁網回收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989AC38F8904F64A | 內容: 去(2021)年10月28日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玳瑁「早八」遭到漁船的流刺網誤捕而受傷,後續經過六個多月的照護醫療,上週(7日)由新北市政府於白沙灣成功野放。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程一駿指出,遭流刺...

政院拍板六部會組改 環保署升格環境部 新設氣候變遷署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2D7280E2F7C200E2 | 內容: 行政院會昨(5)日通過組織調整草案,將現有環境保護署、農業委員會、原子能委員會等機關將改制為「環境部」、「農業部」、「核能安全委員會」,另內政部、經濟部、交通部及其所屬機關業務也有所調整。行政院發言人...

冰島扭轉「吃鯨肉」形象 2024年將停止商業捕鯨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6E96470E36810DEB | 內容: 冰島是世界上少數仍有商業捕鯨的國家之一。雖然尚未正式禁止,冰島在今(2022)年2月份宣布將從2024年起停止商業捕鯨。背後原因除了需求下降外,也跟當地保育倡議者和賞鯨公司15年來向遊客宣導不要吃鯨肉...

氣候變遷影響前兆? 南極海冰創新低 科學家列可能原因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692AAB80360B0EB5 | 內容: 最新衛星影像分析顯示,南極洲周圍的海冰達到40年來歷史新低。根據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大學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的分析,截至2月22日,南...

瀕危保育類革龜擱淺病理報告出爐 主要死因為網具纏繞及感染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B3B3A303636AA577 | 內容: 新北市福隆沙灘上(2)月1日發現活體革龜擱淺,身上遭廢棄漁網纏繞,經救援處置仍不幸於隔日死亡。解剖採樣後的病理報告指出,網具纏繞持續刺激革龜傷口,系統性感染在擱淺、緊迫和營養不良等因素下,最終形成敗血...

打擊非法捕撈、減少海洋塑膠垃圾 超過100國承諾簽訂協議保護海洋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FB2F95FF15B21D4A | 內容: 英國《衛報》報導,來自100多國的代表承諾將採取行動,以保護海洋免於人類侵害,承諾包括加強打擊非法捕撈、減少塑膠污染和加強保護國際水域。「一個海洋」(One Ocean)峰會上,100多國的代表承諾將...

全年禁捕抱卵母蟹? 漁民護生計、水試所建議達性成熟體長再抓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072C99C7C79593F8 | 內容: 由政大教育系副教授鄭同僚發起、全年禁捕抱卵母蟹(俗稱開花母蟹)的修法提案,七天內就有超過5000人參與連署、達成成案門檻。漁業署在昨(24)日召開意見交流座談會,包含水試所、地方漁會、動保團體等都出席...

藏身屏東東港 下雜魚獲展現研究潛力 水試所跨國合作發現新種無線鰨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827BD52BBBC66430 | 內容: 世界上已知的無線鰨原有約81種,包含原本認為是印度西太平洋熱帶淺海僅有的小吻無線鰨。根據水試所昨(6)日公布的相關研究結果,小吻無線鰨應包含五個尚未經描述的新種。魚市中俗稱「牛舌」或「龍舌」的魚種,在...

海廢再利用產業漸成形 首批獲「海廢標章」認證產品出爐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8B92ABA7B0E7A88F | 內容: 越來越多企業使用回收塑膠製成海廢衣、海廢鞋等產品,國內海廢循環再利用「產業聯盟」漸漸成形。有鑒於民眾在挑選海廢產品時,可能會因為原料來源不明,難以判斷產品公信力,環保署今(27)正式將「海洋廢棄物循環...

中山大學最新研究 塑膠微粒讓珊瑚「骨鬆」、更易溶解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DA584B2C8A12F6DF | 內容: 塑膠微粒透過海洋洋流擴散至全球,不只威脅到海洋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更有可能讓珊瑚長不大、容易「骨質疏鬆」。國立中山大學團隊與中央研究院院士合作的研究發現,塑膠微粒會改變珊瑚骨骼的晶體結構,威脅珊瑚生態...

腫瘤海龜康復野放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1215B5D740EE02A1 | 內容: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以下簡稱海生館)及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岸巡防總局南部地區巡防局第六海岸巡防總隊(以下簡稱第六海岸巡防總隊)和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以下簡稱海管處)今天在屏東縣車...

地球過熱生態失衡 以色列地中海岸水母爆大量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DCAE6A0C2BD04F77 | 內容: 英國《獨立報》報導,七月下旬在以色列北部、地中海沿岸的海法(Haifa)出現大群水母,幾乎堵塞該國重要的海水淡化廠,泳客也敗興而歸。當地巡護員指出,水母大量出現的原因之一就是全球暖化。「水越來越熱,水...

幫海龜點名! 資料庫累計超過700隻 「海龜戶口名簿」網站上線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1CF2B84050155CF6 | 內容: 人類日常中必須倚靠身分證、戶口名簿等資料「驗明正身」,但對於廣大海域中的海洋生物又該如何一一核發屬於牠們的身分證?民間發起的「海龜點點名」計畫,四年來在小琉球附近海域紀錄超過700隻海龜,打造一本本的...

台灣首件真鯛化石出土 證實晚更新世的恆春四溝 曾有良好潟湖生態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19F72EB824AE7E24 | 內容: 全世界的魚類物種數超過3萬種,台灣就有高達3000多種,約占了世界的10%。魚種數除了是了解魚類多樣性的依據外,科學家也希望能從地質時間,探索西太平洋亞熱帶區域的魚類多樣性變化,藉此找出能孕育多種魚類...

小琉球生態韌性超過臨界點? 環團珊瑚礁體檢12年結果公布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3BEC9248964B61FF | 內容: 明天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7日)公布長達12年的珊瑚礁體檢調查成果,其中小琉球活珊瑚覆蓋率最低,僅約10~20%,且無明顯恢復跡象。中研院學者指出,小琉球珊瑚已過生態韌性恢復的...

遭流刺網誤傷 海龜「早八」傷癒重返大海 學者籲落實廢棄漁網回收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989AC38F8904F64A | 內容: 去(2021)年10月28日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玳瑁「早八」遭到漁船的流刺網誤捕而受傷,後續經過六個多月的照護醫療,上週(7日)由新北市政府於白沙灣成功野放。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程一駿指出,遭流刺...

政院拍板六部會組改 環保署升格環境部 新設氣候變遷署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2D7280E2F7C200E2 | 內容: 行政院會昨(5)日通過組織調整草案,將現有環境保護署、農業委員會、原子能委員會等機關將改制為「環境部」、「農業部」、「核能安全委員會」,另內政部、經濟部、交通部及其所屬機關業務也有所調整。行政院發言人...

冰島扭轉「吃鯨肉」形象 2024年將停止商業捕鯨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6E96470E36810DEB | 內容: 冰島是世界上少數仍有商業捕鯨的國家之一。雖然尚未正式禁止,冰島在今(2022)年2月份宣布將從2024年起停止商業捕鯨。背後原因除了需求下降外,也跟當地保育倡議者和賞鯨公司15年來向遊客宣導不要吃鯨肉...

氣候變遷影響前兆? 南極海冰創新低 科學家列可能原因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692AAB80360B0EB5 | 內容: 最新衛星影像分析顯示,南極洲周圍的海冰達到40年來歷史新低。根據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大學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的分析,截至2月22日,南...

瀕危保育類革龜擱淺病理報告出爐 主要死因為網具纏繞及感染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B3B3A303636AA577 | 內容: 新北市福隆沙灘上(2)月1日發現活體革龜擱淺,身上遭廢棄漁網纏繞,經救援處置仍不幸於隔日死亡。解剖採樣後的病理報告指出,網具纏繞持續刺激革龜傷口,系統性感染在擱淺、緊迫和營養不良等因素下,最終形成敗血...

打擊非法捕撈、減少海洋塑膠垃圾 超過100國承諾簽訂協議保護海洋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FB2F95FF15B21D4A | 內容: 英國《衛報》報導,來自100多國的代表承諾將採取行動,以保護海洋免於人類侵害,承諾包括加強打擊非法捕撈、減少塑膠污染和加強保護國際水域。「一個海洋」(One Ocean)峰會上,100多國的代表承諾將...

全年禁捕抱卵母蟹? 漁民護生計、水試所建議達性成熟體長再抓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072C99C7C79593F8 | 內容: 由政大教育系副教授鄭同僚發起、全年禁捕抱卵母蟹(俗稱開花母蟹)的修法提案,七天內就有超過5000人參與連署、達成成案門檻。漁業署在昨(24)日召開意見交流座談會,包含水試所、地方漁會、動保團體等都出席...

藏身屏東東港 下雜魚獲展現研究潛力 水試所跨國合作發現新種無線鰨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827BD52BBBC66430 | 內容: 世界上已知的無線鰨原有約81種,包含原本認為是印度西太平洋熱帶淺海僅有的小吻無線鰨。根據水試所昨(6)日公布的相關研究結果,小吻無線鰨應包含五個尚未經描述的新種。魚市中俗稱「牛舌」或「龍舌」的魚種,在...

海廢再利用產業漸成形 首批獲「海廢標章」認證產品出爐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8B92ABA7B0E7A88F | 內容: 越來越多企業使用回收塑膠製成海廢衣、海廢鞋等產品,國內海廢循環再利用「產業聯盟」漸漸成形。有鑒於民眾在挑選海廢產品時,可能會因為原料來源不明,難以判斷產品公信力,環保署今(27)正式將「海洋廢棄物循環...

中山大學最新研究 塑膠微粒讓珊瑚「骨鬆」、更易溶解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DA584B2C8A12F6DF | 內容: 塑膠微粒透過海洋洋流擴散至全球,不只威脅到海洋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更有可能讓珊瑚長不大、容易「骨質疏鬆」。國立中山大學團隊與中央研究院院士合作的研究發現,塑膠微粒會改變珊瑚骨骼的晶體結構,威脅珊瑚生態...

腫瘤海龜康復野放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1215B5D740EE02A1 | 內容: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以下簡稱海生館)及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岸巡防總局南部地區巡防局第六海岸巡防總隊(以下簡稱第六海岸巡防總隊)和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以下簡稱海管處)今天在屏東縣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