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六大風景區漁船、觀光船活動頻繁 廢棄漁網、垃圾纏海龜珊瑚
-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相關報導 @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標題綠色和平:六大風景區漁船、觀光船活動頻繁 廢棄漁網、垃圾纏海龜珊瑚的Source是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99EC9748EECC6513, 內容是台灣海岸為國內外旅遊觀光熱點,但隨着沿近岸海上活動增加,對海洋生態造成衝擊。綠色和平透過「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盤點六個國家風景區逾2億筆沿近海觀光船及漁船活動資料,分析水域生態壓力,發現其船舶活動值幾乎全部高於全台平均。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副教育邱郁文指出,過於頻繁的船舶活動,造成聲音干擾....

ArticleType0
FileName(空)
Link(空)
Source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99EC9748EECC6513
標題綠色和平:六大風景區漁船、觀光船活動頻繁 廢棄漁網、垃圾纏海龜珊瑚
內容

台灣海岸為國內外旅遊觀光熱點,但隨着沿近岸海上活動增加,對海洋生態造成衝擊。綠色和平透過「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盤點六個國家風景區逾2億筆沿近海觀光船及漁船活動資料,分析水域生態壓力,發現其船舶活動值幾乎全部高於全台平均。

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副教育邱郁文指出,過於頻繁的船舶活動,造成聲音干擾、生物碰撞、油污染、廢水排放、碳排等,均會破壞海洋生態。綠色和平則呼籲立院盡快通過「海洋保育法」,讓海洋資源使用及生態達成平衡,強調「有魚才有觀光」。

2023年5月,於澎湖西嶼拍攝到海龜被廢漁網纏繞。圖片來源︰京太郎攝/綠色和平提供大鵬灣、北海岸、東北角  船舶活動值高於全台平均4~5倍

綠色和平分析六個國家風景區包括澎湖、大鵬灣(含小琉球)、東北角(含龜山島)、北海岸、東海岸、墾丁從2023年至今逾2億筆船舶資料,以每萬分之一經緯度方格點(約平均120平方公尺海面)計算,發現「強度/行經距離」、「占用率(出現頻率)」、「停留時間」三方面的船舶活動值,幾乎全部高於全台平均,尤其大鵬灣、北海岸、東北角的數值比另外三個風景區為高。

以觀光熱點大鵬灣為例,其船舶停留時間為358秒,比全台平均59秒多出逾5倍;船舶占用率平均2.46次,比全台平均1.46次多出68.5%。又例如北海岸船舶行經距離平均8.27公尺,比全台平均1.71公尺多出近4倍。

台灣指標性觀光海域生態壓力比較。圖片來源︰擷取自綠色和平簡報

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副教育邱郁文表示,頻繁的船舶活動無可避免影響海洋生態,包括船舶引擎聲和螺旋槳轉動聲會產生聲音干擾,影響海洋生物間的通訊、導航和獵食行為;船舶可能與海洋生物(如鯨魚、海龜等)發生碰撞,導致傷害甚至死亡;船殼可能成為海洋生物的附著物質,如藤壺、海草和其他生物,或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變化。

此外,船舶燃料洩漏和油污染,會影響海洋生物棲息地及其生存;排放的廢水中含有化學物質、污染物和微生物,或致水質惡化,影響生物健康;而船舶的燃料燃燒亦會產生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加劇氣候變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等。

他認為應採取各種管理和保護措施,包括實施更嚴格的船舶排放標準、建立海洋保護區域等,減少船舶對海洋生態的負面影響。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李于彤稱,台灣幾個重要海洋觀光據點均有過於頻繁的漁船及觀光船活動。攝影︰袁慧妍綠色和平︰保育海洋生物才有永續觀光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李于彤則稱,曾與在地潛水業者合作,發現近半年澎湖、北海岸、東北角、墾丁的熱門潛點,均發現不少廢棄漁網纏繞生物和珊瑚,並在海底累積垃圾、海廢,當海洋棲地持續受破壞,台灣更難對外推動海洋觀光。

候任總統賴清德將於20日就職,他在競選期間曾發表海洋產業發展及海洋生態永續的政見,包括加強海洋保護區管理、減少海廢、編列預算保育海洋等,同時亦主張發展海域遊憩資訊及健全海域休閒產業。李于彤認為觀光與保育並無衝突,但唯有海洋健康,年年有魚,海域觀光才可永續發展。

2023年10月,北海岸蝙蝠洞有大量海廢包括塑膠瓶、勞工手套、鋁罐等。圖片來源︰京太郎攝/綠色和平提供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袁慧妍報導
相關檔案(空)
相關連結(空)
相關圖片(空)
相關影音(空)

ArticleType

0

FileName

(空)

Link

(空)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99EC9748EECC6513

標題

綠色和平:六大風景區漁船、觀光船活動頻繁 廢棄漁網、垃圾纏海龜珊瑚

內容

台灣海岸為國內外旅遊觀光熱點,但隨着沿近岸海上活動增加,對海洋生態造成衝擊。綠色和平透過「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盤點六個國家風景區逾2億筆沿近海觀光船及漁船活動資料,分析水域生態壓力,發現其船舶活動值幾乎全部高於全台平均。

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副教育邱郁文指出,過於頻繁的船舶活動,造成聲音干擾、生物碰撞、油污染、廢水排放、碳排等,均會破壞海洋生態。綠色和平則呼籲立院盡快通過「海洋保育法」,讓海洋資源使用及生態達成平衡,強調「有魚才有觀光」。

2023年5月,於澎湖西嶼拍攝到海龜被廢漁網纏繞。圖片來源︰京太郎攝/綠色和平提供大鵬灣、北海岸、東北角  船舶活動值高於全台平均4~5倍

綠色和平分析六個國家風景區包括澎湖、大鵬灣(含小琉球)、東北角(含龜山島)、北海岸、東海岸、墾丁從2023年至今逾2億筆船舶資料,以每萬分之一經緯度方格點(約平均120平方公尺海面)計算,發現「強度/行經距離」、「占用率(出現頻率)」、「停留時間」三方面的船舶活動值,幾乎全部高於全台平均,尤其大鵬灣、北海岸、東北角的數值比另外三個風景區為高。

以觀光熱點大鵬灣為例,其船舶停留時間為358秒,比全台平均59秒多出逾5倍;船舶占用率平均2.46次,比全台平均1.46次多出68.5%。又例如北海岸船舶行經距離平均8.27公尺,比全台平均1.71公尺多出近4倍。

台灣指標性觀光海域生態壓力比較。圖片來源︰擷取自綠色和平簡報

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副教育邱郁文表示,頻繁的船舶活動無可避免影響海洋生態,包括船舶引擎聲和螺旋槳轉動聲會產生聲音干擾,影響海洋生物間的通訊、導航和獵食行為;船舶可能與海洋生物(如鯨魚、海龜等)發生碰撞,導致傷害甚至死亡;船殼可能成為海洋生物的附著物質,如藤壺、海草和其他生物,或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變化。

此外,船舶燃料洩漏和油污染,會影響海洋生物棲息地及其生存;排放的廢水中含有化學物質、污染物和微生物,或致水質惡化,影響生物健康;而船舶的燃料燃燒亦會產生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加劇氣候變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等。

他認為應採取各種管理和保護措施,包括實施更嚴格的船舶排放標準、建立海洋保護區域等,減少船舶對海洋生態的負面影響。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李于彤稱,台灣幾個重要海洋觀光據點均有過於頻繁的漁船及觀光船活動。攝影︰袁慧妍綠色和平︰保育海洋生物才有永續觀光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李于彤則稱,曾與在地潛水業者合作,發現近半年澎湖、北海岸、東北角、墾丁的熱門潛點,均發現不少廢棄漁網纏繞生物和珊瑚,並在海底累積垃圾、海廢,當海洋棲地持續受破壞,台灣更難對外推動海洋觀光。

候任總統賴清德將於20日就職,他在競選期間曾發表海洋產業發展及海洋生態永續的政見,包括加強海洋保護區管理、減少海廢、編列預算保育海洋等,同時亦主張發展海域遊憩資訊及健全海域休閒產業。李于彤認為觀光與保育並無衝突,但唯有海洋健康,年年有魚,海域觀光才可永續發展。

2023年10月,北海岸蝙蝠洞有大量海廢包括塑膠瓶、勞工手套、鋁罐等。圖片來源︰京太郎攝/綠色和平提供

資料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袁慧妍報導

相關檔案

(空)

相關連結

(空)

相關圖片

(空)

相關影音

(空)

根據名稱 綠色和平:六大風景區漁船 觀光船活動頻繁 廢棄漁網 垃圾纏海龜珊瑚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綠色和平:六大風景區漁船 觀光船活動頻繁 廢棄漁網 垃圾纏海龜珊瑚 資料。

[ 搜尋所有 綠色和平:六大風景區漁船 觀光船活動頻繁 廢棄漁網 垃圾纏海龜珊瑚 ... ]

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相關報導』資料集內搜尋:


與綠色和平:六大風景區漁船、觀光船活動頻繁 廢棄漁網、垃圾纏海龜珊瑚同分類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相關報導

聯合國今夏可能放行太平洋海底挖礦 綠色和平:噪音將24小時影響鯨豚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944DCA8967A1A58A | 內容: 位在墨西哥和夏威夷間、太平洋的克利珀頓破裂帶(Clarion Clipperton Zone, CCZ)海底蘊藏珍貴的金屬礦物,成為各採礦公司急於開發的地點。目前已有17個開發計畫正在進行初步探勘,雖...

研究:氣候變遷加劇 海洋熱含量連4年破紀錄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19AFA2ED37819A79 | 內容: 全球升溫再度拉緊報,不僅氣溫升高,連海洋也愈來愈熱。根據11日最新發表的研究,2022年全球海洋熱含量(ocean heat content, OHC)再度破紀錄。從2019年至今,海洋熱含量已連續4...

研究示警:海洋塑膠垃圾影響海膽發育 其他生物可能也受害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9DD97062DAD5BF27 | 內容: 海洋塑膠污染日益嚴重,海底生物首當其衝。一份英、義科學家共同發表的研究顯示,高濃度的塑膠海水會導致海膽幼蟲發育異常而死亡。研究試驗了兩種塑膠後發現,未經使用的塑膠原料會釋放大量添加劑,危害比長期泡在海...

IUCN紅皮書更新:東非儒艮極危 鮑魚陷人類捕食與海洋熱浪雙重危機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8874C2CA76B7CD4F | 內容: (function(w,d,s,l,i){w[l]=w[l]||[];w[l].push({'gtm.start': new Date().getTime(),event:'gtm.js'});...

全球首紀錄 水試所攜手史丹佛大學 衛星追蹤太平洋黑鮪洄游之路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076E4DAB57DDE46D | 內容: 水試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自五年前與美國史丹佛大學合作,運用衛星遙感記錄技術,分析太平洋黑鮪的棲息溫度、深度與地理位置等訊息,希望揭開產卵洄游與生態習性的奧祕。水試所昨(8)日公布衛星資料結果,發現太...

COP15會前看點:為什麼全球急需《2020年後生物多樣性綱要》來守護自然?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F6188DEE5683CA3F | 內容: 碳排放可增可減,地球上的生物一旦滅絕便永不再見。聯合國權威機構「跨政府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平台」(IPBES)警告,我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邁向第六次大滅絕,因人類而滅絕的生物上看百萬種。本月7-19...

過去30年上百萬隻海龜遭非法捕殺 綠蠵龜和玳瑁占95%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4DA8C39F2300DFC2 | 內容: 全球非法野生動物貿易每年交易額高達230億美元,海龜也深受其害。美國最新研究估計,在過去30年間,超過110萬隻海龜遭到非法捕殺或走私。即便有了法規保護,在過去10年間,每年仍有高達4萬4000隻的海...

WTO終止有害漁業補貼幕後:22年談判重大進展藏缺失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5EF61FB0D0F5B657 | 內容: 歷經22年談判,世界貿易組織(WTO)限制有害漁業補貼的協議,終於向前邁進。新協議除了規範各國政府必須公開漁業補貼資料,本次的協議也給予開發中國家與最低度開發國家兩年的寬限期。雖然保育組織認定本次協議...

地球過熱生態失衡 以色列地中海岸水母爆大量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DCAE6A0C2BD04F77 | 內容: 英國《獨立報》報導,七月下旬在以色列北部、地中海沿岸的海法(Haifa)出現大群水母,幾乎堵塞該國重要的海水淡化廠,泳客也敗興而歸。當地巡護員指出,水母大量出現的原因之一就是全球暖化。「水越來越熱,水...

幫海龜點名! 資料庫累計超過700隻 「海龜戶口名簿」網站上線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1CF2B84050155CF6 | 內容: 人類日常中必須倚靠身分證、戶口名簿等資料「驗明正身」,但對於廣大海域中的海洋生物又該如何一一核發屬於牠們的身分證?民間發起的「海龜點點名」計畫,四年來在小琉球附近海域紀錄超過700隻海龜,打造一本本的...

台灣首件真鯛化石出土 證實晚更新世的恆春四溝 曾有良好潟湖生態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19F72EB824AE7E24 | 內容: 全世界的魚類物種數超過3萬種,台灣就有高達3000多種,約占了世界的10%。魚種數除了是了解魚類多樣性的依據外,科學家也希望能從地質時間,探索西太平洋亞熱帶區域的魚類多樣性變化,藉此找出能孕育多種魚類...

小琉球生態韌性超過臨界點? 環團珊瑚礁體檢12年結果公布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3BEC9248964B61FF | 內容: 明天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7日)公布長達12年的珊瑚礁體檢調查成果,其中小琉球活珊瑚覆蓋率最低,僅約10~20%,且無明顯恢復跡象。中研院學者指出,小琉球珊瑚已過生態韌性恢復的...

遭流刺網誤傷 海龜「早八」傷癒重返大海 學者籲落實廢棄漁網回收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989AC38F8904F64A | 內容: 去(2021)年10月28日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玳瑁「早八」遭到漁船的流刺網誤捕而受傷,後續經過六個多月的照護醫療,上週(7日)由新北市政府於白沙灣成功野放。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程一駿指出,遭流刺...

政院拍板六部會組改 環保署升格環境部 新設氣候變遷署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2D7280E2F7C200E2 | 內容: 行政院會昨(5)日通過組織調整草案,將現有環境保護署、農業委員會、原子能委員會等機關將改制為「環境部」、「農業部」、「核能安全委員會」,另內政部、經濟部、交通部及其所屬機關業務也有所調整。行政院發言人...

冰島扭轉「吃鯨肉」形象 2024年將停止商業捕鯨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6E96470E36810DEB | 內容: 冰島是世界上少數仍有商業捕鯨的國家之一。雖然尚未正式禁止,冰島在今(2022)年2月份宣布將從2024年起停止商業捕鯨。背後原因除了需求下降外,也跟當地保育倡議者和賞鯨公司15年來向遊客宣導不要吃鯨肉...

聯合國今夏可能放行太平洋海底挖礦 綠色和平:噪音將24小時影響鯨豚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944DCA8967A1A58A | 內容: 位在墨西哥和夏威夷間、太平洋的克利珀頓破裂帶(Clarion Clipperton Zone, CCZ)海底蘊藏珍貴的金屬礦物,成為各採礦公司急於開發的地點。目前已有17個開發計畫正在進行初步探勘,雖...

研究:氣候變遷加劇 海洋熱含量連4年破紀錄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19AFA2ED37819A79 | 內容: 全球升溫再度拉緊報,不僅氣溫升高,連海洋也愈來愈熱。根據11日最新發表的研究,2022年全球海洋熱含量(ocean heat content, OHC)再度破紀錄。從2019年至今,海洋熱含量已連續4...

研究示警:海洋塑膠垃圾影響海膽發育 其他生物可能也受害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9DD97062DAD5BF27 | 內容: 海洋塑膠污染日益嚴重,海底生物首當其衝。一份英、義科學家共同發表的研究顯示,高濃度的塑膠海水會導致海膽幼蟲發育異常而死亡。研究試驗了兩種塑膠後發現,未經使用的塑膠原料會釋放大量添加劑,危害比長期泡在海...

IUCN紅皮書更新:東非儒艮極危 鮑魚陷人類捕食與海洋熱浪雙重危機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8874C2CA76B7CD4F | 內容: (function(w,d,s,l,i){w[l]=w[l]||[];w[l].push({'gtm.start': new Date().getTime(),event:'gtm.js'});...

全球首紀錄 水試所攜手史丹佛大學 衛星追蹤太平洋黑鮪洄游之路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076E4DAB57DDE46D | 內容: 水試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自五年前與美國史丹佛大學合作,運用衛星遙感記錄技術,分析太平洋黑鮪的棲息溫度、深度與地理位置等訊息,希望揭開產卵洄游與生態習性的奧祕。水試所昨(8)日公布衛星資料結果,發現太...

COP15會前看點:為什麼全球急需《2020年後生物多樣性綱要》來守護自然?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F6188DEE5683CA3F | 內容: 碳排放可增可減,地球上的生物一旦滅絕便永不再見。聯合國權威機構「跨政府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平台」(IPBES)警告,我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邁向第六次大滅絕,因人類而滅絕的生物上看百萬種。本月7-19...

過去30年上百萬隻海龜遭非法捕殺 綠蠵龜和玳瑁占95%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4DA8C39F2300DFC2 | 內容: 全球非法野生動物貿易每年交易額高達230億美元,海龜也深受其害。美國最新研究估計,在過去30年間,超過110萬隻海龜遭到非法捕殺或走私。即便有了法規保護,在過去10年間,每年仍有高達4萬4000隻的海...

WTO終止有害漁業補貼幕後:22年談判重大進展藏缺失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5EF61FB0D0F5B657 | 內容: 歷經22年談判,世界貿易組織(WTO)限制有害漁業補貼的協議,終於向前邁進。新協議除了規範各國政府必須公開漁業補貼資料,本次的協議也給予開發中國家與最低度開發國家兩年的寬限期。雖然保育組織認定本次協議...

地球過熱生態失衡 以色列地中海岸水母爆大量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DCAE6A0C2BD04F77 | 內容: 英國《獨立報》報導,七月下旬在以色列北部、地中海沿岸的海法(Haifa)出現大群水母,幾乎堵塞該國重要的海水淡化廠,泳客也敗興而歸。當地巡護員指出,水母大量出現的原因之一就是全球暖化。「水越來越熱,水...

幫海龜點名! 資料庫累計超過700隻 「海龜戶口名簿」網站上線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1CF2B84050155CF6 | 內容: 人類日常中必須倚靠身分證、戶口名簿等資料「驗明正身」,但對於廣大海域中的海洋生物又該如何一一核發屬於牠們的身分證?民間發起的「海龜點點名」計畫,四年來在小琉球附近海域紀錄超過700隻海龜,打造一本本的...

台灣首件真鯛化石出土 證實晚更新世的恆春四溝 曾有良好潟湖生態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19F72EB824AE7E24 | 內容: 全世界的魚類物種數超過3萬種,台灣就有高達3000多種,約占了世界的10%。魚種數除了是了解魚類多樣性的依據外,科學家也希望能從地質時間,探索西太平洋亞熱帶區域的魚類多樣性變化,藉此找出能孕育多種魚類...

小琉球生態韌性超過臨界點? 環團珊瑚礁體檢12年結果公布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3BEC9248964B61FF | 內容: 明天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7日)公布長達12年的珊瑚礁體檢調查成果,其中小琉球活珊瑚覆蓋率最低,僅約10~20%,且無明顯恢復跡象。中研院學者指出,小琉球珊瑚已過生態韌性恢復的...

遭流刺網誤傷 海龜「早八」傷癒重返大海 學者籲落實廢棄漁網回收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989AC38F8904F64A | 內容: 去(2021)年10月28日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玳瑁「早八」遭到漁船的流刺網誤捕而受傷,後續經過六個多月的照護醫療,上週(7日)由新北市政府於白沙灣成功野放。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程一駿指出,遭流刺...

政院拍板六部會組改 環保署升格環境部 新設氣候變遷署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2D7280E2F7C200E2 | 內容: 行政院會昨(5)日通過組織調整草案,將現有環境保護署、農業委員會、原子能委員會等機關將改制為「環境部」、「農業部」、「核能安全委員會」,另內政部、經濟部、交通部及其所屬機關業務也有所調整。行政院發言人...

冰島扭轉「吃鯨肉」形象 2024年將停止商業捕鯨

Source: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6E96470E36810DEB | 內容: 冰島是世界上少數仍有商業捕鯨的國家之一。雖然尚未正式禁止,冰島在今(2022)年2月份宣布將從2024年起停止商業捕鯨。背後原因除了需求下降外,也跟當地保育倡議者和賞鯨公司15年來向遊客宣導不要吃鯨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