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頭鼠海豚寶寶帶來一線希望! IWC發布70年來第一個滅絕警告籲100%禁刺網
-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相關報導 @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標題小頭鼠海豚寶寶帶來一線希望! IWC發布70年來第一個滅絕警告籲100%禁刺網的Source是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380124B7A63D11CD, 內容是管制國際捕鯨的「國際捕鯨委員會」(IWC)7日發出70多年來的第一個「滅絕警告」,呼籲墨西哥加灣(Gulf of California)100%禁用刺網,以保護僅剩10隻的小頭鼠海豚(vaquita,學名:Phocoena sinus),否則,牠們將「無可避免」的走上滅絕之路。  ....
ArticleType | 0 |
FileName | (空) |
Link | (空) |
Source | 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380124B7A63D11CD |
標題 | 小頭鼠海豚寶寶帶來一線希望! IWC發布70年來第一個滅絕警告籲100%禁刺網 |
內容 | 管制國際捕鯨的「國際捕鯨委員會」(IWC)7日發出70多年來的第一個「滅絕警告」,呼籲墨西哥加灣(Gulf of California)100%禁用刺網,以保護僅剩10隻的小頭鼠海豚(vaquita,學名:Phocoena sinus),否則,牠們將「無可避免」的走上滅絕之路。 ![]()
IWC發出成立以來第一個滅絕警告,盼大眾正視小頭鼠海豚的危機。圖片來源:Thomas A Jefferson vie IWC 小頭鼠海豚身長約1.2~1.5公尺,目前僅在墨西哥加灣的最北端發現牠的蹤跡。當地非法使用刺網捕捉加州石首魚(Totoaba macdonaldi),小頭鼠海豚跟著受害。IWC科學委員會指出,牠們的數量從1997年約570隻,到2018年只剩下大約10隻。 石首魚是中國人眼中的壯陽藥,魚鰾曬乾後即為「花膠」,在中國和香港黑市上,價格和利潤極高,讓加州石首魚和小頭鼠海豚均嚴重瀕危。 1948年IWC根據《國際捕鯨管制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Regulation of Whaling)成立,目的是保護鯨豚生長環境,適當規範捕鯨業。在鯨豚的生存持續遭受威脅下,1982年IWC決議暫停商業捕鯨。不過,這項決議未能阻擋冰島、挪威等國捕鯨,日本也於2019年退出,恢復商業捕鯨。 這是IWC成立75年來首次發出的「滅絕警告」。《衛報》報導,IWC科學委員會副主席波特(Lindsay Porter)表示,希望透過這次的警報讓大眾看見事情的嚴重性。 IWC指出,100%嚴格禁用流刺網,或許還能給小頭鼠海豚「一次復原的機會」,做不到這一點,牠們勢必走上滅絕之路。 為了制止非法捕撈石首魚,2022年墨西哥海軍跟其他政府機構合作,在零容忍區放置混凝土塊,並加強執法。IWC指出,看起來略有成效,但犯罪組織加入了石首漁業後,問題變得棘手。 就在前(2021)年,研究人員估算全球小頭鼠海豚僅剩約九隻,但希望依舊在。波特說,去年至少發現了一隻小頭鼠海豚寶寶。 波特強調,牠們還沒有停止繁殖,如能消除刺網捕撈的壓力,族群仍有恢復的可能。我們現在不能放棄。 國際水產媒體SeafoodSource報導,今年5月的時候,美國魚類暨野生動物管理局(FWS)認定墨西哥保護行動不足,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一度考慮祭出經濟制裁,但美國後來決定不實施制裁,而是希望透過美墨高層對話,來共同保護石首魚和小頭鼠海豚。 參考資料IWC(2023年8月7日),First ever Extinction Alert from the IWC: the vaquita porpoise衛報(2023年8月7日),Extinction alert issued over critically endangered vaquita路透社(2023年8月8日),Extinction alert issued for Mexico's threatened vaquita porpoiseSeafoodSource(2023年8月7日),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 issues extinction alert for vaquita porpoise |
資料來源 |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謝明珊 編譯 |
相關檔案 | (空) |
相關連結 | (空) |
相關圖片 | (空) |
相關影音 | (空) |
ArticleType0 |
FileName(空) |
Link(空) |
Sourcehttps://www.nmmba.gov.tw/News_Content.aspx?n=FF40572369107C6E&s=380124B7A63D11CD |
標題小頭鼠海豚寶寶帶來一線希望! IWC發布70年來第一個滅絕警告籲100%禁刺網 |
內容管制國際捕鯨的「國際捕鯨委員會」(IWC)7日發出70多年來的第一個「滅絕警告」,呼籲墨西哥加灣(Gulf of California)100%禁用刺網,以保護僅剩10隻的小頭鼠海豚(vaquita,學名:Phocoena sinus),否則,牠們將「無可避免」的走上滅絕之路。 ![]()
IWC發出成立以來第一個滅絕警告,盼大眾正視小頭鼠海豚的危機。圖片來源:Thomas A Jefferson vie IWC 小頭鼠海豚身長約1.2~1.5公尺,目前僅在墨西哥加灣的最北端發現牠的蹤跡。當地非法使用刺網捕捉加州石首魚(Totoaba macdonaldi),小頭鼠海豚跟著受害。IWC科學委員會指出,牠們的數量從1997年約570隻,到2018年只剩下大約10隻。 石首魚是中國人眼中的壯陽藥,魚鰾曬乾後即為「花膠」,在中國和香港黑市上,價格和利潤極高,讓加州石首魚和小頭鼠海豚均嚴重瀕危。 1948年IWC根據《國際捕鯨管制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Regulation of Whaling)成立,目的是保護鯨豚生長環境,適當規範捕鯨業。在鯨豚的生存持續遭受威脅下,1982年IWC決議暫停商業捕鯨。不過,這項決議未能阻擋冰島、挪威等國捕鯨,日本也於2019年退出,恢復商業捕鯨。 這是IWC成立75年來首次發出的「滅絕警告」。《衛報》報導,IWC科學委員會副主席波特(Lindsay Porter)表示,希望透過這次的警報讓大眾看見事情的嚴重性。 IWC指出,100%嚴格禁用流刺網,或許還能給小頭鼠海豚「一次復原的機會」,做不到這一點,牠們勢必走上滅絕之路。 為了制止非法捕撈石首魚,2022年墨西哥海軍跟其他政府機構合作,在零容忍區放置混凝土塊,並加強執法。IWC指出,看起來略有成效,但犯罪組織加入了石首漁業後,問題變得棘手。 就在前(2021)年,研究人員估算全球小頭鼠海豚僅剩約九隻,但希望依舊在。波特說,去年至少發現了一隻小頭鼠海豚寶寶。 波特強調,牠們還沒有停止繁殖,如能消除刺網捕撈的壓力,族群仍有恢復的可能。我們現在不能放棄。 國際水產媒體SeafoodSource報導,今年5月的時候,美國魚類暨野生動物管理局(FWS)認定墨西哥保護行動不足,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一度考慮祭出經濟制裁,但美國後來決定不實施制裁,而是希望透過美墨高層對話,來共同保護石首魚和小頭鼠海豚。 參考資料IWC(2023年8月7日),First ever Extinction Alert from the IWC: the vaquita porpoise衛報(2023年8月7日),Extinction alert issued over critically endangered vaquita路透社(2023年8月8日),Extinction alert issued for Mexico's threatened vaquita porpoiseSeafoodSource(2023年8月7日),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 issues extinction alert for vaquita porpoise |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謝明珊 編譯 |
相關檔案(空) |
相關連結(空) |
相關圖片(空) |
相關影音(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