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臺史博辦理AI國際論壇交流 「臺灣甜:詠唱島嶼記憶」展示多項AI創作成果
- 臺史博最新消息 @ 文化部
標題【新聞稿】臺史博辦理AI國際論壇交流 「臺灣甜:詠唱島嶼記憶」展示多項AI創作成果的上版日期是2024/10/23 上午 08:30:00,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是https://www.nmth.gov.tw/News_Content.aspx?n=4233&s=226088, 內容是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稱臺史博)10月23日至27日期間推出「臺灣甜:詠唱島嶼記憶」AI創作成果展,豐富的內容與AI轉化展現出博物館文化科技力,並於10月24日於館內圓形劇場舉辦「博物館數位資料開放與共創」-2024國家文化記憶庫國際論壇,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索數位資料的開放應用與A....
文章類型 | 0 |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 | (空) |
連結模式連結 | (空) |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 https://www.nmth.gov.tw/News_Content.aspx?n=4233&s=226088 |
標題 | 【新聞稿】臺史博辦理AI國際論壇交流 「臺灣甜:詠唱島嶼記憶」展示多項AI創作成果 |
內容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稱臺史博)10月23日至27日期間推出「臺灣甜:詠唱島嶼記憶」AI創作成果展,豐富的內容與AI轉化展現出博物館文化科技力,並於10月24日於館內圓形劇場舉辦「博物館數位資料開放與共創」-2024國家文化記憶庫國際論壇,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索數位資料的開放應用與AI科技導入等前瞻性議題。全場論壇運用5G通訊與人工智慧的多國語即時翻譯系統,論壇一開放報名即秒殺一空。 臺史博表示,「臺灣甜:詠唱島嶼記憶」AI創作成果展,邀請臺灣新媒體藝術家陳依純從國家文化記憶庫豐富內容取材,打造全新互動創作,讓觀眾運用麥克風訴說心中的臺灣甜記憶,運用生成式AI技術呈現觀眾內心的臺灣甜圖像。
此外,計畫社群夥伴應用記憶庫2.0平臺素材之豐富成果,從糖業歷史、古法保存、節慶喜氣到人與人的甜蜜連結,共筆書寫臺灣甜的記憶脈絡,並同步亮相文化科技應用成果,如以記憶食譜發行NFT、介紹臺灣特色甜品的「文化小秘書」聊天機器人、AR擴增實境立體書、生成式AI漫畫作品等。
展示期間於24日辦理的AI國際論壇,上午兩場專題演講以「數位文化資產平臺的經營與創新」、「開放資料鏈結與運用」為題,探討數位科技如光學文字辨識(OCR)、生成式AI(GenAI)等如何提升數位文化資產對使用者的便捷性及參與性,邀請Europeana、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美國哈佛藝術博物館、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等國際專家學者,分享理論研究和實務觀察;下午兩場綜合座談則以「文化資料知識建構與展現型態」及「數位科技帶動博物館文化近用」為題,探究科技技術如何能真正促進文化資源的共享和開放,而不僅是技術層面的創新,透過國內外專家學者之經驗交流,共思數位文化資產平臺遭遇的共同問題及新科技的未來可能性,期待為國內外博物館界帶來嶄新多元的數位人文與開放應用視野。
臺史博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以常民記憶和公眾參與為基底,透過國際交流及生成式AI共創成果,轉譯應用博物館豐富多元的數位資料,實踐開放近用、多元包容和跨域協作的理念,在數位時代掀起新文化運動。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至記憶庫 2.0 數位平臺查詢(https://tcmb.culture.tw/zh-tw/events/372)。
|
上版日期 | 2024/10/23 上午 08:30:00 |
相關檔案 | 臺史博新聞稿-臺史博辦理AI國際論壇交流 「臺灣甜:詠唱島嶼記憶」展示多項AI創作成果(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528/relfile/13200/226088/5156cfb8-bf27-403a-b740-45e97b9c0652.pdf); |
相關連結 | (空) |
相關圖片 | (空) |
相關影音 | (空) |
下版日期 | (空) |
點擊數 | 207 |
文章類型0 |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空) |
連結模式連結(空) |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https://www.nmth.gov.tw/News_Content.aspx?n=4233&s=226088 |
標題【新聞稿】臺史博辦理AI國際論壇交流 「臺灣甜:詠唱島嶼記憶」展示多項AI創作成果 |
內容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稱臺史博)10月23日至27日期間推出「臺灣甜:詠唱島嶼記憶」AI創作成果展,豐富的內容與AI轉化展現出博物館文化科技力,並於10月24日於館內圓形劇場舉辦「博物館數位資料開放與共創」-2024國家文化記憶庫國際論壇,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索數位資料的開放應用與AI科技導入等前瞻性議題。全場論壇運用5G通訊與人工智慧的多國語即時翻譯系統,論壇一開放報名即秒殺一空。 臺史博表示,「臺灣甜:詠唱島嶼記憶」AI創作成果展,邀請臺灣新媒體藝術家陳依純從國家文化記憶庫豐富內容取材,打造全新互動創作,讓觀眾運用麥克風訴說心中的臺灣甜記憶,運用生成式AI技術呈現觀眾內心的臺灣甜圖像。
此外,計畫社群夥伴應用記憶庫2.0平臺素材之豐富成果,從糖業歷史、古法保存、節慶喜氣到人與人的甜蜜連結,共筆書寫臺灣甜的記憶脈絡,並同步亮相文化科技應用成果,如以記憶食譜發行NFT、介紹臺灣特色甜品的「文化小秘書」聊天機器人、AR擴增實境立體書、生成式AI漫畫作品等。
展示期間於24日辦理的AI國際論壇,上午兩場專題演講以「數位文化資產平臺的經營與創新」、「開放資料鏈結與運用」為題,探討數位科技如光學文字辨識(OCR)、生成式AI(GenAI)等如何提升數位文化資產對使用者的便捷性及參與性,邀請Europeana、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美國哈佛藝術博物館、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等國際專家學者,分享理論研究和實務觀察;下午兩場綜合座談則以「文化資料知識建構與展現型態」及「數位科技帶動博物館文化近用」為題,探究科技技術如何能真正促進文化資源的共享和開放,而不僅是技術層面的創新,透過國內外專家學者之經驗交流,共思數位文化資產平臺遭遇的共同問題及新科技的未來可能性,期待為國內外博物館界帶來嶄新多元的數位人文與開放應用視野。
臺史博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以常民記憶和公眾參與為基底,透過國際交流及生成式AI共創成果,轉譯應用博物館豐富多元的數位資料,實踐開放近用、多元包容和跨域協作的理念,在數位時代掀起新文化運動。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至記憶庫 2.0 數位平臺查詢(https://tcmb.culture.tw/zh-tw/events/372)。
|
上版日期2024/10/23 上午 08:30:00 |
相關檔案臺史博新聞稿-臺史博辦理AI國際論壇交流 「臺灣甜:詠唱島嶼記憶」展示多項AI創作成果(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528/relfile/13200/226088/5156cfb8-bf27-403a-b740-45e97b9c0652.pdf); |
相關連結(空) |
相關圖片(空) |
相關影音(空) |
下版日期(空) |
點擊數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