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臺史博與國臺圖攜手合作展覽 從地名看見族群相遇的故事
- 臺史博最新消息 @ 文化部
標題【新聞稿】臺史博與國臺圖攜手合作展覽 從地名看見族群相遇的故事的上版日期是2023/7/4 上午 08:30:00,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是https://www.nmth.gov.tw/News_Content.aspx?n=4233&s=199730, 內容是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下稱臺史博)精彩展覽到臺北,南北串連陪觀眾過暑假!臺史博攜手北部臺灣資料典藏重鎮國立臺灣圖書館,於國臺圖一樓大廳臺灣藝文走廊,舉辦「地名說了相遇故事」特展,展覽以不同族群母語的臺灣地名背後,記錄了不同族群相遇、互動的痕跡,展現臺灣多元文化的交會。 展覽以交換、接納、萌芽....
文章類型 | 0 |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 | (空) |
連結模式連結 | (空) |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 https://www.nmth.gov.tw/News_Content.aspx?n=4233&s=199730 |
標題 | 【新聞稿】臺史博與國臺圖攜手合作展覽 從地名看見族群相遇的故事 |
內容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下稱臺史博)精彩展覽到臺北,南北串連陪觀眾過暑假!臺史博攜手北部臺灣資料典藏重鎮國立臺灣圖書館,於國臺圖一樓大廳臺灣藝文走廊,舉辦「地名說了相遇故事」特展,展覽以不同族群母語的臺灣地名背後,記錄了不同族群相遇、互動的痕跡,展現臺灣多元文化的交會。
展覽以交換、接納、萌芽、衝突等4種人群相遇方式為主軸,搭配9個族群互動的地名故事,透過不同族群母語老師分享的地名記憶,以及該地點的現今風景,讓觀眾了解地名所代表的意義及乘載的文化內涵。像是四縣客家語中,苗栗頭份的「斗煥坪(deuˋ von piangˇ)」,意為進行交易的平地,據傳是早先客家人黃祈英越過土牛溝與原住民交換物品,而後雙方互動逐漸頻繁,關係日漸密切,所留下的地名;而被印尼朋友以印尼語稱「臺中金字塔(Piramid Taichung)」的臺中第一廣場,則是新移民、移工在臺灣落地生活的見證。展覽現場提供QR code進入「母語地名故事」線上展覽網站,有更多豐富影音線上資源,閱讀與聆聽各地的地名故事。
本次展覽是將臺史博廣受好評的「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常設展及「母語地名故事」線上展覽網站(https://pnts.nmth.gov.tw/)中的故事與內容,擷取精華展出。該網站目前共收錄26種語言、27則地名故事,均由在地母語老師配音與校對,更有「創建地名」單元,歡迎觀眾留下自己的地名故事。
這個暑假讓「母語地名故事」陪你暢遊南北。有興趣的民眾,歡迎到新北市的國立臺灣圖書館,及位於臺南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在舒適宜人的展場與地名相遇。當然,也可隨時隨地進入「母語地名故事」網站,一起認識臺灣的族群與地名。北部的朋友請把握時機,「地名說了相遇故事」特展自即日起至7月30日,於國立臺灣圖書館一樓臺灣藝文走廊展出,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臺史博官網(www.nmth.gov.tw)、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MTH100)及國臺圖官網(https://www.ntl.edu.tw/ )。 |
上版日期 | 2023/7/4 上午 08:30:00 |
相關檔案 | 20230704臺史博新聞稿-臺史博與國臺圖攜手合作展覽+從地名看見族群相遇的故事(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files/202307/88e2eb86-3ace-46f3-8236-c365b5149f31.pdf); |
相關連結 | (空) |
相關圖片 | (空) |
相關影音 | (空) |
下版日期 | (空) |
點擊數 | 559 |
文章類型0 |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空) |
連結模式連結(空) |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https://www.nmth.gov.tw/News_Content.aspx?n=4233&s=199730 |
標題【新聞稿】臺史博與國臺圖攜手合作展覽 從地名看見族群相遇的故事 |
內容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下稱臺史博)精彩展覽到臺北,南北串連陪觀眾過暑假!臺史博攜手北部臺灣資料典藏重鎮國立臺灣圖書館,於國臺圖一樓大廳臺灣藝文走廊,舉辦「地名說了相遇故事」特展,展覽以不同族群母語的臺灣地名背後,記錄了不同族群相遇、互動的痕跡,展現臺灣多元文化的交會。
展覽以交換、接納、萌芽、衝突等4種人群相遇方式為主軸,搭配9個族群互動的地名故事,透過不同族群母語老師分享的地名記憶,以及該地點的現今風景,讓觀眾了解地名所代表的意義及乘載的文化內涵。像是四縣客家語中,苗栗頭份的「斗煥坪(deuˋ von piangˇ)」,意為進行交易的平地,據傳是早先客家人黃祈英越過土牛溝與原住民交換物品,而後雙方互動逐漸頻繁,關係日漸密切,所留下的地名;而被印尼朋友以印尼語稱「臺中金字塔(Piramid Taichung)」的臺中第一廣場,則是新移民、移工在臺灣落地生活的見證。展覽現場提供QR code進入「母語地名故事」線上展覽網站,有更多豐富影音線上資源,閱讀與聆聽各地的地名故事。
本次展覽是將臺史博廣受好評的「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常設展及「母語地名故事」線上展覽網站(https://pnts.nmth.gov.tw/)中的故事與內容,擷取精華展出。該網站目前共收錄26種語言、27則地名故事,均由在地母語老師配音與校對,更有「創建地名」單元,歡迎觀眾留下自己的地名故事。
這個暑假讓「母語地名故事」陪你暢遊南北。有興趣的民眾,歡迎到新北市的國立臺灣圖書館,及位於臺南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在舒適宜人的展場與地名相遇。當然,也可隨時隨地進入「母語地名故事」網站,一起認識臺灣的族群與地名。北部的朋友請把握時機,「地名說了相遇故事」特展自即日起至7月30日,於國立臺灣圖書館一樓臺灣藝文走廊展出,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臺史博官網(www.nmth.gov.tw)、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MTH100)及國臺圖官網(https://www.ntl.edu.tw/ )。 |
上版日期2023/7/4 上午 08:30:00 |
相關檔案20230704臺史博新聞稿-臺史博與國臺圖攜手合作展覽+從地名看見族群相遇的故事(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files/202307/88e2eb86-3ace-46f3-8236-c365b5149f31.pdf); |
相關連結(空) |
相關圖片(空) |
相關影音(空) |
下版日期(空) |
點擊數5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