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眷村生活記憶保存種子課程 共筆協作國家文化記憶庫
- 臺史博最新消息 @ 文化部
標題【新聞稿】眷村生活記憶保存種子課程 共筆協作國家文化記憶庫的上版日期是2023/5/1 上午 08:30:00,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是https://www.nmth.gov.tw/News_Content.aspx?n=4233&s=135495, 內容是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與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以下簡稱榮基會)合作,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以下簡稱地資中心)團隊執行的「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業於今(112)年4月20、21日完成「眷村文化保存人才培訓」首場北區課程。為強化民間共筆書寫國家文化記....
文章類型 | 0 |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 | (空) |
連結模式連結 | (空) |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 https://www.nmth.gov.tw/News_Content.aspx?n=4233&s=135495 |
標題 | 【新聞稿】眷村生活記憶保存種子課程 共筆協作國家文化記憶庫 |
內容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與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以下簡稱榮基會)合作,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以下簡稱地資中心)團隊執行的「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業於今(112)年4月20、21日完成「眷村文化保存人才培訓」首場北區課程。 為強化民間共筆書寫國家文化記憶庫2.0(以下簡稱記憶庫),進行在地知識建構,臺史博與榮基會合作,委託地資中心團隊執行「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期以記憶庫為媒介平臺,保存榮民、榮眷及眷村生活記憶資產,逐步完備戰後臺灣多元族群記憶圖譜。 為培養記憶庫眷村書寫與文化加值應用人才,規劃自今年4月起辦理北、中、南、東四地「眷村文化保存人才培訓」巡迴課程,邀請執行眷村文化保存領域專家學者與國家文化記憶庫臺史博專案工作者,進行素材採集及主題書寫等分享,並透過運用記憶庫素材、2.0主題平臺、時空旅行社線上策展平臺、GIS地圖協作、故事地圖等線上工具,培力眷村文化數位敘事人才。 課程第1站於臺北市地資中心啟動,邀請主辦新竹市眷村文化節的丁嘉昱總經理、GIS地理資訊學者郭俊麟教授、眷村文化保存學者李廣均教授、口述歷史與影像紀錄專家胡朝欽、林駿騰,以及記憶庫2.0雙平臺臺史博承辦人謝燕蓉及黃柏華等人,從基礎知識認識、口述歷史與影像記錄方法到使用工具,分享如何搜尋資料、書寫、轉譯、進行文化記憶保存。現場參與者計有虎尾眷村第三代、文史工作者、教師、私人博物館及眷村園區導覽人員等,對於眷村文化記憶可以透過記憶庫線上保存,反應熱烈。 後續3場巡迴課程,將於5、6月在臺中市眷村文物館(5.4-5.5)、臺南市臺史博(5.18-5.19)、花蓮市又一村文創園區(6.5-6.6)等地舉辦,歡迎關心眷村文化的朋友踴躍報名參加,共同協作書寫眷村多元的面貌。更多精彩活動資訊,請參考「國家文化記憶庫」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CulturalMemoryBank/?locale=zh_TW。 ---發稿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上版日期 | 2023/5/1 上午 08:30:00 |
相關檔案 | 20230501臺史博新聞稿--眷村生活記憶保存種子課程+共筆協作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files/202305/0a9f2e88-ecaf-436a-a40a-7e42803e338b.pdf); |
相關連結 | (空) |
相關圖片 | (空) |
相關影音 | (空) |
下版日期 | (空) |
點擊數 | 917 |
文章類型0 |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空) |
連結模式連結(空) |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https://www.nmth.gov.tw/News_Content.aspx?n=4233&s=135495 |
標題【新聞稿】眷村生活記憶保存種子課程 共筆協作國家文化記憶庫 |
內容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與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以下簡稱榮基會)合作,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以下簡稱地資中心)團隊執行的「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業於今(112)年4月20、21日完成「眷村文化保存人才培訓」首場北區課程。 為強化民間共筆書寫國家文化記憶庫2.0(以下簡稱記憶庫),進行在地知識建構,臺史博與榮基會合作,委託地資中心團隊執行「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期以記憶庫為媒介平臺,保存榮民、榮眷及眷村生活記憶資產,逐步完備戰後臺灣多元族群記憶圖譜。 為培養記憶庫眷村書寫與文化加值應用人才,規劃自今年4月起辦理北、中、南、東四地「眷村文化保存人才培訓」巡迴課程,邀請執行眷村文化保存領域專家學者與國家文化記憶庫臺史博專案工作者,進行素材採集及主題書寫等分享,並透過運用記憶庫素材、2.0主題平臺、時空旅行社線上策展平臺、GIS地圖協作、故事地圖等線上工具,培力眷村文化數位敘事人才。 課程第1站於臺北市地資中心啟動,邀請主辦新竹市眷村文化節的丁嘉昱總經理、GIS地理資訊學者郭俊麟教授、眷村文化保存學者李廣均教授、口述歷史與影像紀錄專家胡朝欽、林駿騰,以及記憶庫2.0雙平臺臺史博承辦人謝燕蓉及黃柏華等人,從基礎知識認識、口述歷史與影像記錄方法到使用工具,分享如何搜尋資料、書寫、轉譯、進行文化記憶保存。現場參與者計有虎尾眷村第三代、文史工作者、教師、私人博物館及眷村園區導覽人員等,對於眷村文化記憶可以透過記憶庫線上保存,反應熱烈。 後續3場巡迴課程,將於5、6月在臺中市眷村文物館(5.4-5.5)、臺南市臺史博(5.18-5.19)、花蓮市又一村文創園區(6.5-6.6)等地舉辦,歡迎關心眷村文化的朋友踴躍報名參加,共同協作書寫眷村多元的面貌。更多精彩活動資訊,請參考「國家文化記憶庫」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CulturalMemoryBank/?locale=zh_TW。 ---發稿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上版日期2023/5/1 上午 08:30:00 |
相關檔案20230501臺史博新聞稿--眷村生活記憶保存種子課程+共筆協作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OldFiles/AdminUploads/files/202305/0a9f2e88-ecaf-436a-a40a-7e42803e338b.pdf); |
相關連結(空) |
相關圖片(空) |
相關影音(空) |
下版日期(空) |
點擊數9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