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標題【臺灣新式糖業的誕生】臺灣糖業小史(1620-1901)—新式糖業誕生的前與後的類別是新聞宣傳, 公告內容是今年是台糖公司創立77週年,過去台糖公司在顛峰時期,曾為國家賺進七成的外匯,可說是為國家貢獻良多,而台糖公司能為國家賺這麼多的外匯,主要是奠基於日治時期臺灣新式糖業的發展,因此,我們來說說臺灣新式糖業誕生的故事,別具意義。不過,要說臺灣新式糖業是如何誕生的,必須先說說臺灣糖業的起源與階段性的發展,這....
sn | 11829 |
公告標題 | 【臺灣新式糖業的誕生】臺灣糖業小史(1620-1901)—新式糖業誕生的前與後 |
公告內容 | 今年是台糖公司創立77週年,過去台糖公司在顛峰時期,曾為國家賺進七成的外匯,可說是為國家貢獻良多,而台糖公司能為國家賺這麼多的外匯,主要是奠基於日治時期臺灣新式糖業的發展,因此,我們來說說臺灣新式糖業誕生的故事,別具意義。不過,要說臺灣新式糖業是如何誕生的,必須先說說臺灣糖業的起源與階段性的發展,這樣才能夠理解為什麼日本人會選擇糖作為臺灣主力發展的經濟作物。讓我們將焦點拉到1620年代的遠東海洋與臺灣吧!
1620年代 漢人開啓臺灣榨蔗造糖紀元
1620至1630年的17世紀遠東海洋,存在著幾股貿易上的競爭勢力—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中國與日本的走私商團、海盜等,他們彼此之間存在著既合作又相互掠奪的關係,關係可說相當錯綜複雜。其中的一股勢力,就是我們熟知的顏思齊、鄭芝龍(也就是鄭成功的父親)武裝海商(或海盜)集團。至於當時臺灣,則被這幾股海商勢力當作貿易中繼站或明帝國、日本港口的替代貿易點或走私地點。
為了安頓受海盜騷擾、飢荒所困的鄉親,顏思齊、鄭芝龍從廣東、福建一帶,引進數萬人來臺灣開墾,種植稻穀與甘蔗,因此顏、鄭兩人成了臺灣拓荒的先驅;開發地區,為水漆林、笨港及外十莊等一帶,大抵是今日雲林水林鄉、北港鎮及嘉義新港鄉。
這可以說是臺灣開始進入自行壓榨蔗汁造糖的時期,也就是說,漢人在臺灣最早開始榨汁製糖是17世紀的1620年代。
荷據時期 臺灣糖業初具產業規模雛形
雖說開始種蔗製糖,但仍不具規模,真正讓臺灣的糖業具有產業雛形,是荷蘭人。在歐洲,蔗糖普及為今日全民食品前,早先只有歐洲貴族消費得起的奢侈品,歐洲貴族是把蔗糖當作香料、藥品在看待。後來,歐洲貴族在飲食習慣上開始轉變,開始把蔗糖與油、阿拉伯膠、水、堅果混合,做成可以捏塑的糖膠,當作糕點的裝飾品,同時,蔗糖也變成貴族們在蜂蜜與水果以外甜味的來源,因此,貴族對於蔗糖的需求量大增,糖,也開始轉變成重要且有利可圖的貿易商品。而荷蘭,是繼西班牙、葡萄牙興起的海洋國家,為了與明帝國、日本貿易及尋求香料,不辭千里來到遠東。
1624年, 荷蘭占領臺灣,他們發現臺灣的氣候、土壤,十分適合種植甘蔗,不開發真的很可惜,於是荷蘭人鼓勵蔗糖生產不遺餘力;尤其生產需要大批勞力, 荷蘭開始設法吸引漢人來臺,這些優惠措施包括免稅、提供土地和生產工具,據統計顯示,在荷蘭的鼓勵下,1638年時,移居來臺的漢人約1萬到1萬1,000人左右;另一方面,荷蘭也自中國與印尼引進水牛和黃牛當作生產利器。其中,來自中國內陸的水牛是用來研磨糖、駕車;而來自印尼及東南亞地區的黃牛,則是用來耕田和載貨。
在荷蘭種種優惠措施下,臺灣的製糖開始具有產業的雛形,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經濟規模,這除對荷蘭將蔗糖銷往歐洲有所助益外,在對日銷售蔗糖上, 荷蘭也是賺飽飽!數據顯示,1636年的時候,臺灣銷往日本的白糖是1萬2,042斤、紅糖11萬461斤,成為荷蘭除了臺灣鹿皮外,重要的對日貿易商品,這是第二個里程碑。
明鄭時期 臺灣成為世界重要產糖地西元1661年,鄭成功趕走了荷蘭人,並繼承了荷蘭人在臺發展的糖業,在既有的基礎上,鄭氏王國不斷地擴增種蔗面積;1666年時,臺灣已可以每年產糖2萬噸,價值約20至30萬銀兩,成為鄭氏王國維繫生存與反清復明重要的收入來源,此時,臺灣已成為世界重要的產糖地,主要外銷地為日本和呂宋(今菲律賓)。
清領時期開口通商 臺灣產糖量達到巔峰到了清領時期,製糖業日漸興盛,多數集中在臺南地區,而有了專門經營食糖買賣郊商,比如臺灣府城三郊之一的糖郊李勝興便是明例。
1856年至1860年,清廷因敗於兩次英法聯軍之役,分別在1858年與1860年,簽訂了天津條約與北京條約,將臺灣的安平與淡水港開放為通商口岸,准許外國人來臺從事貿易。 隨後,又增列雞籠(基隆)與打狗(高雄)兩個港口。
開口通商後的臺灣,外銷市場擴大,砂糖成為臺灣外銷的主力商品。據統計,1880年,產糖量達到7萬2849公噸,出口量約6萬4240公噸,這是清領時期臺灣糖業產量的最高峰。
所以,我們這樣一路看下來,可以了解到,從1620年至1880年這260年來,臺灣糖業發展有四個里程碑:(一)臺灣最早榨汁製糖是1620年顏思齊、鄭芝龍開墾臺灣時開始的;(二)而荷蘭人來了之後,再擴展,使糖業具有產業雛形;而在(三)1661年,鄭成功趕跑荷蘭後,鄭氏王國使臺灣變成世界重要的產糖地,(四)到了清朝,清廷兩次敗於英法聯軍之役,1858年、1860年分別簽訂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使臺灣開口通商,擴大了臺灣的外銷市場,產糖量也來到了最高峰。
而甲午戰後,割讓予日本的臺灣,糖業迎來第五次的轉變,而這次轉變,使臺灣糖業脫胎換骨,進入工業化、現代化的新式製糖時代。
日治初期 「臺灣賣卻論」聲起 兒玉反對
1895年,清廷因甲午戰敗,割讓臺灣予日本,臺灣自始進入日治時期。日本與臺灣的關係其實很微妙,早在日本未全面占領臺灣之前,日本的海商或走私集團就在臺灣島上與明帝國、荷蘭人做生意。臺灣鹿皮、砂糖則深受日本人喜愛。也或許是臺灣砂糖深受日本人的喜愛以及臺灣是世界重要產糖地的關係,致使日本人後來統治臺灣時,將糖業視作重要的發展產業。
接著,我們將焦點拉回甲午戰後的日本。在甲午戰後的兩年,日本國內經濟一片繁榮,然而這樣的榮景僅維持了2年,便風光不再,不僅經濟恐慌、財政窘迫,而且還要為了對付臺灣武裝抗日分子、支付臺灣總督府各項費用,再加上臺灣氣候潮溼,瘴氣、鼠疫、瘧疾等各種傳染病盛行,染病身亡的日本兵人數是戰死人數的30倍,必須負擔大量金錢,因而引起當時的臺灣第三任總督乃木希典的不滿,提出「臺灣賣卻論」,主張以一億日圓賣給法國,解決日本經濟與財政問題。
「臺灣賣卻論」在日本政府內部爭議不斷,最後在當時擔任日軍參謀本部參謀兒玉源太郎的堅持下,臺灣終究沒有賣給法國,然而與此同時,日本政府也削減金援臺灣總督府400萬日圓,在此情形下,兒玉源太郎就任第四任臺灣總督。
橋仔頭製糖所成立 新式製糖誕生
兒玉源太郎就任後,有兩大的難題:第一,就是日本母國不再金援下,如何營造一個財政獨立的臺灣?第二、如何落實「工業日本,農業臺灣」殖民政策。那,該怎麼辦呢?兒玉源太郎想到了或許從糖業著手,會是一個方法。
對於臺灣糖業的發展,當時有許多日本專家都有自已的一套看法,比如當時「日本精製糖株式會社」專務董事,後來被尊稱為「日本糖業之父」的鈴木藤三郎就認為,臺灣的土地與氣候非常適合栽種甘蔗,但非常可惜,產糖量只有印尼爪哇島的三分之一,若能引進最新式的製糖機械,就能令產量倍增,同時再大膽改革製糖政策,就能開創出龐大的產業規模與商機。另外,著有《武士道》、後來被尊稱為「臺灣糖業之父」的新渡戶稻造則受當時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之託,調查各國糖業的相關設施。在他調查了臺灣之後,堅定了「殖產興業之要在製糖」的信念,對臺灣糖業提出「糖業改良意見書」,而這也使得後藤新平,對臺灣發展製糖產業深具信心。
兒玉源太郎在聽取鈴木藤三郎的意見與採納新渡戶稻造的「糖業改良意見書」與許多專家建議後 ,並在民政局長後藤新平的輔佐下,推出了「糖業獎勵規則」,吸引日本財團與臺灣大地主投資糖業。
1900年,日本官方與三井集團合資在東京成立「臺灣製糖株式會社」,並於1901年在臺灣成立新式製糖工場—橋仔頭製糖所。鈴木藤三郎(日本糖業之父)擔任首任社長,從此臺灣糖業進入工業化、現代化的時代,建立了臺灣糖業第五個里程碑。
靠著新式糖業,不僅臺灣財政獨立,也達成日本「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殖民目標,而日本遺留的糖業基礎,也成為臺灣光復後至1970年代中期糖金歲月的主要關鍵。
故事未完,待續……回顧臺灣糖業簡史,從來沒有一個產業像臺灣的糖業一樣,在土地利用、原料生產、製糖過程、運輸交通、產業貿易等各層面對臺灣有著重大的影響。日本人為臺灣帶進新式機械製糖產業,使糖與米成為臺灣生存的兩大基本產業,而二戰後,臺灣的糖業歷經復原、穩定、輝煌、衝擊、蛻變與轉型等過程,也是頗為複雜。 |
類別 | 新聞宣傳 |
是否重大政策 | (空) |
sn11829 |
公告標題【臺灣新式糖業的誕生】臺灣糖業小史(1620-1901)—新式糖業誕生的前與後 |
公告內容今年是台糖公司創立77週年,過去台糖公司在顛峰時期,曾為國家賺進七成的外匯,可說是為國家貢獻良多,而台糖公司能為國家賺這麼多的外匯,主要是奠基於日治時期臺灣新式糖業的發展,因此,我們來說說臺灣新式糖業誕生的故事,別具意義。不過,要說臺灣新式糖業是如何誕生的,必須先說說臺灣糖業的起源與階段性的發展,這樣才能夠理解為什麼日本人會選擇糖作為臺灣主力發展的經濟作物。讓我們將焦點拉到1620年代的遠東海洋與臺灣吧!
1620年代 漢人開啓臺灣榨蔗造糖紀元
1620至1630年的17世紀遠東海洋,存在著幾股貿易上的競爭勢力—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中國與日本的走私商團、海盜等,他們彼此之間存在著既合作又相互掠奪的關係,關係可說相當錯綜複雜。其中的一股勢力,就是我們熟知的顏思齊、鄭芝龍(也就是鄭成功的父親)武裝海商(或海盜)集團。至於當時臺灣,則被這幾股海商勢力當作貿易中繼站或明帝國、日本港口的替代貿易點或走私地點。
為了安頓受海盜騷擾、飢荒所困的鄉親,顏思齊、鄭芝龍從廣東、福建一帶,引進數萬人來臺灣開墾,種植稻穀與甘蔗,因此顏、鄭兩人成了臺灣拓荒的先驅;開發地區,為水漆林、笨港及外十莊等一帶,大抵是今日雲林水林鄉、北港鎮及嘉義新港鄉。
這可以說是臺灣開始進入自行壓榨蔗汁造糖的時期,也就是說,漢人在臺灣最早開始榨汁製糖是17世紀的1620年代。
荷據時期 臺灣糖業初具產業規模雛形
雖說開始種蔗製糖,但仍不具規模,真正讓臺灣的糖業具有產業雛形,是荷蘭人。在歐洲,蔗糖普及為今日全民食品前,早先只有歐洲貴族消費得起的奢侈品,歐洲貴族是把蔗糖當作香料、藥品在看待。後來,歐洲貴族在飲食習慣上開始轉變,開始把蔗糖與油、阿拉伯膠、水、堅果混合,做成可以捏塑的糖膠,當作糕點的裝飾品,同時,蔗糖也變成貴族們在蜂蜜與水果以外甜味的來源,因此,貴族對於蔗糖的需求量大增,糖,也開始轉變成重要且有利可圖的貿易商品。而荷蘭,是繼西班牙、葡萄牙興起的海洋國家,為了與明帝國、日本貿易及尋求香料,不辭千里來到遠東。
1624年, 荷蘭占領臺灣,他們發現臺灣的氣候、土壤,十分適合種植甘蔗,不開發真的很可惜,於是荷蘭人鼓勵蔗糖生產不遺餘力;尤其生產需要大批勞力, 荷蘭開始設法吸引漢人來臺,這些優惠措施包括免稅、提供土地和生產工具,據統計顯示,在荷蘭的鼓勵下,1638年時,移居來臺的漢人約1萬到1萬1,000人左右;另一方面,荷蘭也自中國與印尼引進水牛和黃牛當作生產利器。其中,來自中國內陸的水牛是用來研磨糖、駕車;而來自印尼及東南亞地區的黃牛,則是用來耕田和載貨。
在荷蘭種種優惠措施下,臺灣的製糖開始具有產業的雛形,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經濟規模,這除對荷蘭將蔗糖銷往歐洲有所助益外,在對日銷售蔗糖上, 荷蘭也是賺飽飽!數據顯示,1636年的時候,臺灣銷往日本的白糖是1萬2,042斤、紅糖11萬461斤,成為荷蘭除了臺灣鹿皮外,重要的對日貿易商品,這是第二個里程碑。
明鄭時期 臺灣成為世界重要產糖地西元1661年,鄭成功趕走了荷蘭人,並繼承了荷蘭人在臺發展的糖業,在既有的基礎上,鄭氏王國不斷地擴增種蔗面積;1666年時,臺灣已可以每年產糖2萬噸,價值約20至30萬銀兩,成為鄭氏王國維繫生存與反清復明重要的收入來源,此時,臺灣已成為世界重要的產糖地,主要外銷地為日本和呂宋(今菲律賓)。
清領時期開口通商 臺灣產糖量達到巔峰到了清領時期,製糖業日漸興盛,多數集中在臺南地區,而有了專門經營食糖買賣郊商,比如臺灣府城三郊之一的糖郊李勝興便是明例。
1856年至1860年,清廷因敗於兩次英法聯軍之役,分別在1858年與1860年,簽訂了天津條約與北京條約,將臺灣的安平與淡水港開放為通商口岸,准許外國人來臺從事貿易。 隨後,又增列雞籠(基隆)與打狗(高雄)兩個港口。
開口通商後的臺灣,外銷市場擴大,砂糖成為臺灣外銷的主力商品。據統計,1880年,產糖量達到7萬2849公噸,出口量約6萬4240公噸,這是清領時期臺灣糖業產量的最高峰。
所以,我們這樣一路看下來,可以了解到,從1620年至1880年這260年來,臺灣糖業發展有四個里程碑:(一)臺灣最早榨汁製糖是1620年顏思齊、鄭芝龍開墾臺灣時開始的;(二)而荷蘭人來了之後,再擴展,使糖業具有產業雛形;而在(三)1661年,鄭成功趕跑荷蘭後,鄭氏王國使臺灣變成世界重要的產糖地,(四)到了清朝,清廷兩次敗於英法聯軍之役,1858年、1860年分別簽訂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使臺灣開口通商,擴大了臺灣的外銷市場,產糖量也來到了最高峰。
而甲午戰後,割讓予日本的臺灣,糖業迎來第五次的轉變,而這次轉變,使臺灣糖業脫胎換骨,進入工業化、現代化的新式製糖時代。
日治初期 「臺灣賣卻論」聲起 兒玉反對
1895年,清廷因甲午戰敗,割讓臺灣予日本,臺灣自始進入日治時期。日本與臺灣的關係其實很微妙,早在日本未全面占領臺灣之前,日本的海商或走私集團就在臺灣島上與明帝國、荷蘭人做生意。臺灣鹿皮、砂糖則深受日本人喜愛。也或許是臺灣砂糖深受日本人的喜愛以及臺灣是世界重要產糖地的關係,致使日本人後來統治臺灣時,將糖業視作重要的發展產業。
接著,我們將焦點拉回甲午戰後的日本。在甲午戰後的兩年,日本國內經濟一片繁榮,然而這樣的榮景僅維持了2年,便風光不再,不僅經濟恐慌、財政窘迫,而且還要為了對付臺灣武裝抗日分子、支付臺灣總督府各項費用,再加上臺灣氣候潮溼,瘴氣、鼠疫、瘧疾等各種傳染病盛行,染病身亡的日本兵人數是戰死人數的30倍,必須負擔大量金錢,因而引起當時的臺灣第三任總督乃木希典的不滿,提出「臺灣賣卻論」,主張以一億日圓賣給法國,解決日本經濟與財政問題。
「臺灣賣卻論」在日本政府內部爭議不斷,最後在當時擔任日軍參謀本部參謀兒玉源太郎的堅持下,臺灣終究沒有賣給法國,然而與此同時,日本政府也削減金援臺灣總督府400萬日圓,在此情形下,兒玉源太郎就任第四任臺灣總督。
橋仔頭製糖所成立 新式製糖誕生
兒玉源太郎就任後,有兩大的難題:第一,就是日本母國不再金援下,如何營造一個財政獨立的臺灣?第二、如何落實「工業日本,農業臺灣」殖民政策。那,該怎麼辦呢?兒玉源太郎想到了或許從糖業著手,會是一個方法。
對於臺灣糖業的發展,當時有許多日本專家都有自已的一套看法,比如當時「日本精製糖株式會社」專務董事,後來被尊稱為「日本糖業之父」的鈴木藤三郎就認為,臺灣的土地與氣候非常適合栽種甘蔗,但非常可惜,產糖量只有印尼爪哇島的三分之一,若能引進最新式的製糖機械,就能令產量倍增,同時再大膽改革製糖政策,就能開創出龐大的產業規模與商機。另外,著有《武士道》、後來被尊稱為「臺灣糖業之父」的新渡戶稻造則受當時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之託,調查各國糖業的相關設施。在他調查了臺灣之後,堅定了「殖產興業之要在製糖」的信念,對臺灣糖業提出「糖業改良意見書」,而這也使得後藤新平,對臺灣發展製糖產業深具信心。
兒玉源太郎在聽取鈴木藤三郎的意見與採納新渡戶稻造的「糖業改良意見書」與許多專家建議後 ,並在民政局長後藤新平的輔佐下,推出了「糖業獎勵規則」,吸引日本財團與臺灣大地主投資糖業。
1900年,日本官方與三井集團合資在東京成立「臺灣製糖株式會社」,並於1901年在臺灣成立新式製糖工場—橋仔頭製糖所。鈴木藤三郎(日本糖業之父)擔任首任社長,從此臺灣糖業進入工業化、現代化的時代,建立了臺灣糖業第五個里程碑。
靠著新式糖業,不僅臺灣財政獨立,也達成日本「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殖民目標,而日本遺留的糖業基礎,也成為臺灣光復後至1970年代中期糖金歲月的主要關鍵。
故事未完,待續……回顧臺灣糖業簡史,從來沒有一個產業像臺灣的糖業一樣,在土地利用、原料生產、製糖過程、運輸交通、產業貿易等各層面對臺灣有著重大的影響。日本人為臺灣帶進新式機械製糖產業,使糖與米成為臺灣生存的兩大基本產業,而二戰後,臺灣的糖業歷經復原、穩定、輝煌、衝擊、蛻變與轉型等過程,也是頗為複雜。 |
類別新聞宣傳 |
是否重大政策(空) |
根據名稱 臺灣新式糖業的誕生 臺灣糖業小史 1620-1901 新式糖業誕生的前與後 找到的相關資料
在『台灣糖業公司活動公告』資料集內搜尋:
與【臺灣新式糖業的誕生】臺灣糖業小史(1620-1901)—新式糖業誕生的前與後同分類的台灣糖業公司活動公告
| 類別: 政策宣導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一、 依據經濟部101年2月14日經計字第10104020981號函辦理。二、 103年10月份,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政策宣導廣告案件共0件,請見相關檔案。 |
| 類別: 政策宣導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一、 依據經濟部101年2月14日經計字第10104020981號函辦理。二、 103年11月份,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政策宣導廣告案件共0件,請見相關檔案。 |
| 類別: 政策宣導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一、 依據經濟部101年2月14日經計字第10104020981號函辦理。二、 103年12月份,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政策宣導廣告案件共0件,請見相關檔案。 |
| 類別: 政策宣導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公告:一、 依據經濟部101年2月14日經計字第10104020981號函辦理。二、 截至103年第4季止,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政策宣導廣告案件共0件,詳如彙整表。 |
| 類別: 最新消息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為呈現台糖之美及預作台糖70週年慶準備,台糖公司本年1月13日起到本年7月31日止,舉辦「印象糖廠、映美台糖」攝影比賽,總獎金高達新台幣35萬元,凡愛好攝影之國內外人士均可參加,主題以台糖糖廠、景點、... |
| 類別: 最新消息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針對今(20)日新竹市府委託食品工業研究所檢驗市售統裝油品,結果全都驗出反式脂肪,但包裝卻仍標示為零,明顯不實,並還驗出重金屬鉻,台糖公司聲明,台糖小港廠生產烤酥油反式脂肪標示及鉻為自然產生,其含量皆... |
| 類別: 最新消息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經濟部辦理『臺灣好食節-食讚好禮嘉年華』展銷會南部唯一場次,由台糖公司主辦,地點在台糖嘉年華購物中心,從1/23(五)至1/25(日)為期三天的活動,嚴選南部特色和台南優質廠商,並配合活動推出許多促銷... |
| 類別: 最新消息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台糖加油站1月31日(星期六)於台糖蔗埕文化園區舉辦「加油、送暖」公益團體聯合義賣會,邀請華山、創世、家扶、麻煩小天使、恩典更生關懷協會等基金會設攤,義賣所得做為照顧弱勢團體基金,台糖邀您一起做公益,... |
| 類別: 最新消息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2015元旦剛過,台糖位於台東池上的牧野渡假村立即有喜訊傳來,即已飼養近12年之久的弓角羚羊又有新生命的誕生,1月25日上午8時30分,在渡假村管理員的守護與觀察,以及造訪遊客的親眼目睹下,弓角羚羊媽... |
| 類別: 最新消息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針對近日網路文章報載指出,「等於將化學藥劑吞下肚!精製白糖最毒恐導致骨鬆」,令許多閱聽人感到訝異與困惑,為避免以訛傳訛,誤導大眾,台糖公司身為國內最大糖業公司,有必要說明如下:
一、 白糖的精製如... |
| 類別: 最新消息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一、 依據103年新進職員甄試簡章規定:各用人機構得視業務需要,於其預算員額範圍內,提報各類別增額人數,並經甄試委員會同意後,由試務處於初(筆)試放榜前公告。二、 本次... |
| 類別: 最新消息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去年甫問世便造成搶購旋風的台糖公司自產「台糖非基因改造黃豆」,將再度於2月5日在台糖自有通路─台糖量販店、健康超市、蜜鄰便利超市及台糖健康易購網(www.ego888.com.tw)等處正式上架銷售,... |
| 類別: 最新消息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農曆春節是送禮旺季,台糖公司為提供消費者便利、多樣、安全的選擇,精心規劃多款年節禮盒,包括食用油、沖調、餅乾、保健、肉酥、水果醋、養生補液飲品,以及美容保養品等,內容豐富、樣式多樣、價格實在,不論拜訪... |
| 類別: 最新消息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台糖池上牧野渡假村於1月25日喜獲弓角羚羊女寶寶,為了慶祝可愛小羊的誕生,台糖特與經濟部合作舉辦「喜洋洋迎新年弓角羚羊徵名」網路票選活動,時間從今(9)日起至2月24日下午4時止,大獎為台糖尖山埤江南... |
| 類別: 最新消息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有關2月8日媒體報導「鰲鼓濕地候鳥搬家」,野鳥學會疑因水質遭台糖所屬海埔(東石)畜殖場排放水污染所致,台糖畜殖事業部提出以下聲明:一、 經查該地區自去(103)年11月以來迄今未曾下雨,恐因氣候變遷造... |
類別: 政策宣導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一、 依據經濟部101年2月14日經計字第10104020981號函辦理。二、 103年10月份,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政策宣導廣告案件共0件,請見相關檔案。 |
類別: 政策宣導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一、 依據經濟部101年2月14日經計字第10104020981號函辦理。二、 103年11月份,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政策宣導廣告案件共0件,請見相關檔案。 |
類別: 政策宣導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一、 依據經濟部101年2月14日經計字第10104020981號函辦理。二、 103年12月份,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政策宣導廣告案件共0件,請見相關檔案。 |
類別: 政策宣導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公告:一、 依據經濟部101年2月14日經計字第10104020981號函辦理。二、 截至103年第4季止,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政策宣導廣告案件共0件,詳如彙整表。 |
類別: 最新消息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為呈現台糖之美及預作台糖70週年慶準備,台糖公司本年1月13日起到本年7月31日止,舉辦「印象糖廠、映美台糖」攝影比賽,總獎金高達新台幣35萬元,凡愛好攝影之國內外人士均可參加,主題以台糖糖廠、景點、... |
類別: 最新消息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針對今(20)日新竹市府委託食品工業研究所檢驗市售統裝油品,結果全都驗出反式脂肪,但包裝卻仍標示為零,明顯不實,並還驗出重金屬鉻,台糖公司聲明,台糖小港廠生產烤酥油反式脂肪標示及鉻為自然產生,其含量皆... |
類別: 最新消息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經濟部辦理『臺灣好食節-食讚好禮嘉年華』展銷會南部唯一場次,由台糖公司主辦,地點在台糖嘉年華購物中心,從1/23(五)至1/25(日)為期三天的活動,嚴選南部特色和台南優質廠商,並配合活動推出許多促銷... |
類別: 最新消息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台糖加油站1月31日(星期六)於台糖蔗埕文化園區舉辦「加油、送暖」公益團體聯合義賣會,邀請華山、創世、家扶、麻煩小天使、恩典更生關懷協會等基金會設攤,義賣所得做為照顧弱勢團體基金,台糖邀您一起做公益,... |
類別: 最新消息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2015元旦剛過,台糖位於台東池上的牧野渡假村立即有喜訊傳來,即已飼養近12年之久的弓角羚羊又有新生命的誕生,1月25日上午8時30分,在渡假村管理員的守護與觀察,以及造訪遊客的親眼目睹下,弓角羚羊媽... |
類別: 最新消息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針對近日網路文章報載指出,「等於將化學藥劑吞下肚!精製白糖最毒恐導致骨鬆」,令許多閱聽人感到訝異與困惑,為避免以訛傳訛,誤導大眾,台糖公司身為國內最大糖業公司,有必要說明如下:
一、 白糖的精製如... |
類別: 最新消息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一、 依據103年新進職員甄試簡章規定:各用人機構得視業務需要,於其預算員額範圍內,提報各類別增額人數,並經甄試委員會同意後,由試務處於初(筆)試放榜前公告。二、 本次... |
類別: 最新消息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去年甫問世便造成搶購旋風的台糖公司自產「台糖非基因改造黃豆」,將再度於2月5日在台糖自有通路─台糖量販店、健康超市、蜜鄰便利超市及台糖健康易購網(www.ego888.com.tw)等處正式上架銷售,... |
類別: 最新消息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農曆春節是送禮旺季,台糖公司為提供消費者便利、多樣、安全的選擇,精心規劃多款年節禮盒,包括食用油、沖調、餅乾、保健、肉酥、水果醋、養生補液飲品,以及美容保養品等,內容豐富、樣式多樣、價格實在,不論拜訪... |
類別: 最新消息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台糖池上牧野渡假村於1月25日喜獲弓角羚羊女寶寶,為了慶祝可愛小羊的誕生,台糖特與經濟部合作舉辦「喜洋洋迎新年弓角羚羊徵名」網路票選活動,時間從今(9)日起至2月24日下午4時止,大獎為台糖尖山埤江南... |
類別: 最新消息 | 是否重大政策: | 公告內容: 有關2月8日媒體報導「鰲鼓濕地候鳥搬家」,野鳥學會疑因水質遭台糖所屬海埔(東石)畜殖場排放水污染所致,台糖畜殖事業部提出以下聲明:一、 經查該地區自去(103)年11月以來迄今未曾下雨,恐因氣候變遷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