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 圍繞「渡海登島」策展概念 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 文化新聞稿 @ 文化部
標題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 圍繞「渡海登島」策展概念 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的上版日期是2024/11/18 下午 07:18:00, 內容是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之「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Green Island Biennial)」於今(18)日公布策展主題與參展藝術家名單,本屆藝術季並受邀參加「2024年濟州雙年展」,考量林書楷、區秀詒、劉芸怡、王德瑜與陶亞倫等5位藝術家的作品己然成形,將代表進行國際交流,透過洋流與跨島對話分享綠島故....
文章類型 | 0 |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 | (空) |
連結模式連結 | (空) |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7991 |
標題 |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 圍繞「渡海登島」策展概念 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
內容 | 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之「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Green Island Biennial)」於今(18)日公布策展主題與參展藝術家名單,本屆藝術季並受邀參加「2024年濟州雙年展」,考量林書楷、區秀詒、劉芸怡、王德瑜與陶亞倫等5位藝術家的作品己然成形,將代表進行國際交流,透過洋流與跨島對話分享綠島故事,並自11月26日至2025年2月16日期間於濟州現代美術館展出,是歷屆濟州雙年展臺灣藝術家參展最多的一次。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將於2025年5月登場,由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獎得主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與獨立策展人張文豪及曾哲偉共同策劃,以「一四九海浬的時間:抵抗遺忘」為主題,圍繞「渡海登島」的策展概念,回顧1951年5月,第一批政治犯從基隆港出發,橫跨149海浬被押送至綠島,凸顯相同的航程,卻因記憶與時間的變遷而顯現出不同意涵,帶領觀眾追溯白色恐怖受難者的生命軌跡,反思歷史創傷與空間之間的糾結進,重構歷史的想像,開展對世界各島嶼的時空與生命政治的深入觀察。
本次藝術季共邀請23位國內外藝術家參展,其中包含7組國際藝術家,並有17組藝術家將帶來全新創作,類型橫跨錄像藝術、繪畫、空間裝置、文件檔案等多元媒材與形式。人權館並特別邀請受難者陳武鎮及受難者黃瑞麟之後代黃旭宏參展,兩位藝術家將以嶄新創作呈現白色恐怖歷史與島嶼記憶等主題,備受期待。其中,陳武鎮將透過電腦繪圖,結合綠島地景與白色恐怖相關判決檔案,揭示島嶼空間如何隱含著歷史的傷痛;黃旭宏則計劃藉由作品向親人與前輩致敬,展現家族療癒與傷痛記憶的對話。
高森信男表示,為了促進策展團隊與藝術家深入探索白色恐怖主題,籌備過程特別舉辦一系列的共學工作坊,邀請林傳凱、陳列、胡淑雯、黃舒楣等學者開設課程,並邀請國際藝術家預先造訪臺北與綠島,透過在地知識的學習來加深對於白色恐怖歷史的理解,為其創作提供深厚基礎。
政治受難者前輩陳武鎮致詞時表示,他從二十年前綠島藝術季第一次舉辦時就參與創作,此後便持續關注、參與至今。人權藝術一直是他的創作核心。陳武鎮前輩特別以這次的參展藝術家、同時也是受難者家屬的黃旭宏為例,期許綠島人權藝術季能持續邀集受難者後代家屬參與展出,打開更多的空間,讓這樣的創作參與成為常態,也讓白恐議題在社會上有更多的觸發。
藝術家劉芸怡致詞時分享這次的創作概念「創傷的延遲在多個島嶼」,是一件結合攝影與裝置藝術的作品,藉由綠島與越南崑島這遙隔的地理空間所蘊含的相似歷史,透過影像與物件,打造一個交織記憶、凝聚歷史創傷的空間。整件作品分為三個部分,並對比綠島當時在海邊打咕咾石、越南崑島則是採集珊瑚粉碎成石灰的勞動過程,逐步展開對囚禁與自由、歷史與命運的深刻探討。
人權館館長洪世芳致詞時表示,人權館的重要使命在於揭示真相,透過藝術、影視、戲劇、文學等多元載體,廣泛傳播人權的理念與價值;只有讓更多人認識並理解人權,社會才能對人權議題做出更積極的回應與守護。洪館長提到,為了讓創作者能更深入了解過往的歷史脈絡,並以此為基礎進行創作,因此將藝術季的週期延長為兩年,同時邀請受難者前輩與家屬等人參與,為藝術家提供更深刻的背景支持。洪館長強調,我們必須把這些過往的記憶跟歷史傳述下去,讓過去的錯誤不再重演。
人權館表示,本屆藝術季獲得「2024年韓國濟州雙年展(Jeju Biennale)」的邀請,並獲得文化部黑潮計畫支持,將於今(2024)年11月26日前往韓國展開先導交流計畫,這是綠島人權藝術季轉型為雙年展之後,國際能見度提升的展現。
▓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Green Island Biennial)相關資訊: 策展主題:一四九海浬的時間:抵抗遺忘(Duration of 149 Sea Miles: The struggle of Memory against Forgetting) 展覽期間:2025.5.17-9.21 展覽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策展單位:水谷藝術 總策展人:高森信男 協同策展人:張文豪、曾哲偉 藝術家名單:王德瑜、王虹凱、區秀詒、林書楷、群島資料庫、長椅小姐 與 李芳吟、太認真、秦政德、許哲瑜、陳武鎮、黃旭宏、陶亞倫、李奧森、楊傑懷、拉勒俄嵐‧巴耷玬(郭悅暘)、李可穎、吳梓安、邱子晏、劉芸怡、Andreja Kulunčić、Bui Cong Khanh、Jean-Ulrick Désert、Pangrok Sulap
▓ 2024濟州雙年展(Jeju Biennale)相關資訊: 策展主題:The Drift of Apagi: The Way of Water, Wind, and Stars 展覽期間:2024.11.26-2025.02.16 展覽地點:韓國 濟州現代美術館 本計畫參展藝術家:劉芸怡、林書楷、王德瑜、區秀詒、陶亞倫 |
開始日期 | (空) |
上版日期 | 2024/11/18 下午 07:18:00 |
相關檔案 | (空) |
相關連結 | (空) |
相關圖片 |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宣告記者會後,總策展人高森信男(右4)、人權館館長洪世芳(右5)與政治受難者前輩、參展藝術家一同合影。(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7991/fc6a9437-ebfd-44de-896b-b63ea50ae9b2.jpg);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主視覺邀請設計婕操刀,以幾何概念重構島嶼地景,回應島嶼時空感知的多樣性(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7991/bfebf692-342e-4ee9-82d8-b7ea7cb85f73.jpg);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參展藝術家劉芸怡,月底將赴濟州雙年展參展。她這次的創作是一件結合攝影與裝置藝術的作品,藉由綠島與越南崑島這遙隔的地理空間所蘊含的相似歷史,透過影像與物件,打造一個交織記憶、凝聚歷史創傷的空間。(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7991/ffbf803a-73ab-4ac3-8698-c2d108e098c7.jpg);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策展團隊,總策展人高森信男(中),協同策展人張文豪(左)及曾哲偉(右)(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7991/10bd402b-a263-4ef5-a728-213c31a67980.jpg);政治受難者前輩陳武鎮參與本屆綠島人權藝術季展出,他期許藝術季能持續邀集受難者後代家屬參與展出,讓這樣的創作參與成為綠島人權藝術季的特色之一。(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7991/438e6b6d-6456-4ee0-aae1-249571b375ef.jpg);參與濟州雙年展之藝術家王德瑜的過去作品(照片由王德瑜提供)(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7991/a9d027f3-c1ac-47d9-9870-be123a568bb2.jpg);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致詞時表示,人權館的重要使命在於揭示真相,透過藝術、影視、戲劇、文學等多元載體,廣泛傳播人權的理念與價值;只有讓更多人認識並理解人權,社會才能對人權議題做出更積極的回應與守護。(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7991/fbcfda3f-a169-47cd-954b-f037f3040ccf.jpg);國際藝術家Pangrok Sulap(馬來西亞)與李可穎(香港)造訪中正紀念堂認識轉型正義議題(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7991/f1ca3ff2-d3d4-4739-be3f-9fb3f7a82052.jpeg);藝術家陳武鎮全新創作系列(圖由陳武鎮提供)(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7991/7a162387-30a5-4f11-bc05-1a3c040ac419.jpg); |
點擊數 | 46 |
文章類型0 |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空) |
連結模式連結(空) |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7991 |
標題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 圍繞「渡海登島」策展概念 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
內容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之「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Green Island Biennial)」於今(18)日公布策展主題與參展藝術家名單,本屆藝術季並受邀參加「2024年濟州雙年展」,考量林書楷、區秀詒、劉芸怡、王德瑜與陶亞倫等5位藝術家的作品己然成形,將代表進行國際交流,透過洋流與跨島對話分享綠島故事,並自11月26日至2025年2月16日期間於濟州現代美術館展出,是歷屆濟州雙年展臺灣藝術家參展最多的一次。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將於2025年5月登場,由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獎得主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與獨立策展人張文豪及曾哲偉共同策劃,以「一四九海浬的時間:抵抗遺忘」為主題,圍繞「渡海登島」的策展概念,回顧1951年5月,第一批政治犯從基隆港出發,橫跨149海浬被押送至綠島,凸顯相同的航程,卻因記憶與時間的變遷而顯現出不同意涵,帶領觀眾追溯白色恐怖受難者的生命軌跡,反思歷史創傷與空間之間的糾結進,重構歷史的想像,開展對世界各島嶼的時空與生命政治的深入觀察。
本次藝術季共邀請23位國內外藝術家參展,其中包含7組國際藝術家,並有17組藝術家將帶來全新創作,類型橫跨錄像藝術、繪畫、空間裝置、文件檔案等多元媒材與形式。人權館並特別邀請受難者陳武鎮及受難者黃瑞麟之後代黃旭宏參展,兩位藝術家將以嶄新創作呈現白色恐怖歷史與島嶼記憶等主題,備受期待。其中,陳武鎮將透過電腦繪圖,結合綠島地景與白色恐怖相關判決檔案,揭示島嶼空間如何隱含著歷史的傷痛;黃旭宏則計劃藉由作品向親人與前輩致敬,展現家族療癒與傷痛記憶的對話。
高森信男表示,為了促進策展團隊與藝術家深入探索白色恐怖主題,籌備過程特別舉辦一系列的共學工作坊,邀請林傳凱、陳列、胡淑雯、黃舒楣等學者開設課程,並邀請國際藝術家預先造訪臺北與綠島,透過在地知識的學習來加深對於白色恐怖歷史的理解,為其創作提供深厚基礎。
政治受難者前輩陳武鎮致詞時表示,他從二十年前綠島藝術季第一次舉辦時就參與創作,此後便持續關注、參與至今。人權藝術一直是他的創作核心。陳武鎮前輩特別以這次的參展藝術家、同時也是受難者家屬的黃旭宏為例,期許綠島人權藝術季能持續邀集受難者後代家屬參與展出,打開更多的空間,讓這樣的創作參與成為常態,也讓白恐議題在社會上有更多的觸發。
藝術家劉芸怡致詞時分享這次的創作概念「創傷的延遲在多個島嶼」,是一件結合攝影與裝置藝術的作品,藉由綠島與越南崑島這遙隔的地理空間所蘊含的相似歷史,透過影像與物件,打造一個交織記憶、凝聚歷史創傷的空間。整件作品分為三個部分,並對比綠島當時在海邊打咕咾石、越南崑島則是採集珊瑚粉碎成石灰的勞動過程,逐步展開對囚禁與自由、歷史與命運的深刻探討。
人權館館長洪世芳致詞時表示,人權館的重要使命在於揭示真相,透過藝術、影視、戲劇、文學等多元載體,廣泛傳播人權的理念與價值;只有讓更多人認識並理解人權,社會才能對人權議題做出更積極的回應與守護。洪館長提到,為了讓創作者能更深入了解過往的歷史脈絡,並以此為基礎進行創作,因此將藝術季的週期延長為兩年,同時邀請受難者前輩與家屬等人參與,為藝術家提供更深刻的背景支持。洪館長強調,我們必須把這些過往的記憶跟歷史傳述下去,讓過去的錯誤不再重演。
人權館表示,本屆藝術季獲得「2024年韓國濟州雙年展(Jeju Biennale)」的邀請,並獲得文化部黑潮計畫支持,將於今(2024)年11月26日前往韓國展開先導交流計畫,這是綠島人權藝術季轉型為雙年展之後,國際能見度提升的展現。
▓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Green Island Biennial)相關資訊: 策展主題:一四九海浬的時間:抵抗遺忘(Duration of 149 Sea Miles: The struggle of Memory against Forgetting) 展覽期間:2025.5.17-9.21 展覽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策展單位:水谷藝術 總策展人:高森信男 協同策展人:張文豪、曾哲偉 藝術家名單:王德瑜、王虹凱、區秀詒、林書楷、群島資料庫、長椅小姐 與 李芳吟、太認真、秦政德、許哲瑜、陳武鎮、黃旭宏、陶亞倫、李奧森、楊傑懷、拉勒俄嵐‧巴耷玬(郭悅暘)、李可穎、吳梓安、邱子晏、劉芸怡、Andreja Kulunčić、Bui Cong Khanh、Jean-Ulrick Désert、Pangrok Sulap
▓ 2024濟州雙年展(Jeju Biennale)相關資訊: 策展主題:The Drift of Apagi: The Way of Water, Wind, and Stars 展覽期間:2024.11.26-2025.02.16 展覽地點:韓國 濟州現代美術館 本計畫參展藝術家:劉芸怡、林書楷、王德瑜、區秀詒、陶亞倫 |
開始日期(空) |
上版日期2024/11/18 下午 07:18:00 |
相關檔案(空) |
相關連結(空) |
相關圖片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宣告記者會後,總策展人高森信男(右4)、人權館館長洪世芳(右5)與政治受難者前輩、參展藝術家一同合影。(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7991/fc6a9437-ebfd-44de-896b-b63ea50ae9b2.jpg);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主視覺邀請設計婕操刀,以幾何概念重構島嶼地景,回應島嶼時空感知的多樣性(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7991/bfebf692-342e-4ee9-82d8-b7ea7cb85f73.jpg);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參展藝術家劉芸怡,月底將赴濟州雙年展參展。她這次的創作是一件結合攝影與裝置藝術的作品,藉由綠島與越南崑島這遙隔的地理空間所蘊含的相似歷史,透過影像與物件,打造一個交織記憶、凝聚歷史創傷的空間。(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7991/ffbf803a-73ab-4ac3-8698-c2d108e098c7.jpg);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策展團隊,總策展人高森信男(中),協同策展人張文豪(左)及曾哲偉(右)(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7991/10bd402b-a263-4ef5-a728-213c31a67980.jpg);政治受難者前輩陳武鎮參與本屆綠島人權藝術季展出,他期許藝術季能持續邀集受難者後代家屬參與展出,讓這樣的創作參與成為綠島人權藝術季的特色之一。(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7991/438e6b6d-6456-4ee0-aae1-249571b375ef.jpg);參與濟州雙年展之藝術家王德瑜的過去作品(照片由王德瑜提供)(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7991/a9d027f3-c1ac-47d9-9870-be123a568bb2.jpg);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致詞時表示,人權館的重要使命在於揭示真相,透過藝術、影視、戲劇、文學等多元載體,廣泛傳播人權的理念與價值;只有讓更多人認識並理解人權,社會才能對人權議題做出更積極的回應與守護。(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7991/fbcfda3f-a169-47cd-954b-f037f3040ccf.jpg);國際藝術家Pangrok Sulap(馬來西亞)與李可穎(香港)造訪中正紀念堂認識轉型正義議題(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7991/f1ca3ff2-d3d4-4739-be3f-9fb3f7a82052.jpeg);藝術家陳武鎮全新創作系列(圖由陳武鎮提供)(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7991/7a162387-30a5-4f11-bc05-1a3c040ac419.jpg); |
點擊數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