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賦能管理技術架構指引(草案)」意見徵詢中,歡迎各界提供建議
-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眾開講(行政院版本) @ 國家發展委員會

標題「資料賦能管理技術架構指引(草案)」意見徵詢中,歡迎各界提供建議的發佈日期是2024-10-08, 下線日期是2024-11-05, 留言數量是1, 內文摘要是一、前言:   為協助各公務部門 (機關) 發展資料管理及應用能力,提供可操作執行的技術說明,數位發展部參考DAMA DMBOK等多種國際文獻,並結合新興資料管理技術概念,研訂「資料賦能管理技術架構指引(草案)」,期透過技術文件引導,在越來越複雜的資訊系統與資料儲存環境中,能夠簡單地取用資料、分析資....

網址https://join.gov.tw/policies/detail/269fd011-dcaa-4a89-b277-f9cf48ab8b3f
標題「資料賦能管理技術架構指引(草案)」意見徵詢中,歡迎各界提供建議
內文摘要一、前言:   為協助各公務部門 (機關) 發展資料管理及應用能力,提供可操作執行的技術說明,數位發展部參考DAMA DMBOK等多種國際文獻,並結合新興資料管理技術概念,研訂「資料賦能管理技術架構指引(草案)」,期透過技術文件引導,在越來越複雜的資訊系統與資料儲存環境中,能夠簡單地取用資料、分析資料,逐步建立高品質及穩定的資料管理基礎環境,來提升資料價值,達到加速資料創新應用的目標。   這部指
內容一、前言:   為協助各公務部門 (機關) 發展資料管理及應用能力,提供可操作執行的技術說明,數位發展部參考DAMA DMBOK等多種國際文獻,並結合新興資料管理技術概念,研訂「資料賦能管理技術架構指引(草案)」,期透過技術文件引導,在越來越複雜的資訊系統與資料儲存環境中,能夠簡單地取用資料、分析資料,逐步建立高品質及穩定的資料管理基礎環境,來提升資料價值,達到加速資料創新應用的目標。   這部指引(草案)提供機關依照目前的不同現況,透過該指引制定合適的措施,以逐步達成下一階段的資料管理目標。數位發展部期待這份指引能為我國公部門奠定資料管理技術基礎,並促進資料創新應用。 二、指引說明:   本指引對資料管理的主要核心領域提供規劃建議,包含了資料架構管理、資料模型管理、資料生命週期管理、資料服務與應用、詮釋資料管理、資料標準管理、資料品質管理、資料安全管理等8個領域,如下圖。   上面的示意圖協助使用者了解8個核心領域之間的關聯,雖然每個核心領域分別呈現不同的顏色區塊,但在實際規劃時,必須同時考慮8個核心領域,才能確保資料管理技術架構的長遠發展。 對於每個核心領域,本指引以下列6個段落說明,供使用者規劃參考: 說明:概述該核心領域的發展目標,及其子領域。 規劃內容:對於各核心領域中的子領域,依照業務服務的資料管理成熟度階段,提出達成下一階段所需的規劃措施。例如現況為「已管理」(Level 2) 階段時,可參照該領域下一階段「標準化」(Level 3) 階段之措施內容,進行後續規劃。 規劃產出:依照規劃內容的措施執行後,可產出的文件或清單。 參考工具及技術:實施規劃內容的措施時,可參考採用的工具技術清單及其功能。 評估指標:提供考核指標清單及其說明,用以評估該領域的發展。 參考資料:該核心領域引述或參考採用的文件資源。 三、意見徵詢:   「資料賦能管理技術架構指引(草案)」完整內容是以HackMD方式提供,歡迎各位至HackMD平臺 (https://gov.tw/6g1) 留言協作參與討論,及提出任何有關本指引、或資料賦能管理技術等相關建言與看法,共同完善我國資料治理之新里程碑,我們將於討論期結束後彙整各界意見,作為政策推動之參考依據,期待您的參與! 您提供的意見將會如何處理   您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所發表的意見,數位發展部將審酌評估後就本指引草案再行研修,俾完備內容之合宜性與實用性,俟內容完備並取得社會共識後,據以辦理指引發布事宜。
發佈日期2024-10-08
下線日期2024-11-05
關注數量3
留言數量1
googleAnalytics
Facebook分享數量0

網址

https://join.gov.tw/policies/detail/269fd011-dcaa-4a89-b277-f9cf48ab8b3f

標題

「資料賦能管理技術架構指引(草案)」意見徵詢中,歡迎各界提供建議

內文摘要

一、前言:   為協助各公務部門 (機關) 發展資料管理及應用能力,提供可操作執行的技術說明,數位發展部參考DAMA DMBOK等多種國際文獻,並結合新興資料管理技術概念,研訂「資料賦能管理技術架構指引(草案)」,期透過技術文件引導,在越來越複雜的資訊系統與資料儲存環境中,能夠簡單地取用資料、分析資料,逐步建立高品質及穩定的資料管理基礎環境,來提升資料價值,達到加速資料創新應用的目標。   這部指

內容

一、前言:   為協助各公務部門 (機關) 發展資料管理及應用能力,提供可操作執行的技術說明,數位發展部參考DAMA DMBOK等多種國際文獻,並結合新興資料管理技術概念,研訂「資料賦能管理技術架構指引(草案)」,期透過技術文件引導,在越來越複雜的資訊系統與資料儲存環境中,能夠簡單地取用資料、分析資料,逐步建立高品質及穩定的資料管理基礎環境,來提升資料價值,達到加速資料創新應用的目標。   這部指引(草案)提供機關依照目前的不同現況,透過該指引制定合適的措施,以逐步達成下一階段的資料管理目標。數位發展部期待這份指引能為我國公部門奠定資料管理技術基礎,並促進資料創新應用。 二、指引說明:   本指引對資料管理的主要核心領域提供規劃建議,包含了資料架構管理、資料模型管理、資料生命週期管理、資料服務與應用、詮釋資料管理、資料標準管理、資料品質管理、資料安全管理等8個領域,如下圖。   上面的示意圖協助使用者了解8個核心領域之間的關聯,雖然每個核心領域分別呈現不同的顏色區塊,但在實際規劃時,必須同時考慮8個核心領域,才能確保資料管理技術架構的長遠發展。 對於每個核心領域,本指引以下列6個段落說明,供使用者規劃參考: 說明:概述該核心領域的發展目標,及其子領域。 規劃內容:對於各核心領域中的子領域,依照業務服務的資料管理成熟度階段,提出達成下一階段所需的規劃措施。例如現況為「已管理」(Level 2) 階段時,可參照該領域下一階段「標準化」(Level 3) 階段之措施內容,進行後續規劃。 規劃產出:依照規劃內容的措施執行後,可產出的文件或清單。 參考工具及技術:實施規劃內容的措施時,可參考採用的工具技術清單及其功能。 評估指標:提供考核指標清單及其說明,用以評估該領域的發展。 參考資料:該核心領域引述或參考採用的文件資源。 三、意見徵詢:   「資料賦能管理技術架構指引(草案)」完整內容是以HackMD方式提供,歡迎各位至HackMD平臺 (https://gov.tw/6g1) 留言協作參與討論,及提出任何有關本指引、或資料賦能管理技術等相關建言與看法,共同完善我國資料治理之新里程碑,我們將於討論期結束後彙整各界意見,作為政策推動之參考依據,期待您的參與! 您提供的意見將會如何處理   您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所發表的意見,數位發展部將審酌評估後就本指引草案再行研修,俾完備內容之合宜性與實用性,俟內容完備並取得社會共識後,據以辦理指引發布事宜。

發佈日期

2024-10-08

下線日期

2024-11-05

關注數量

3

留言數量

1

googleAnalytics

Facebook分享數量

0

根據名稱 資料賦能管理技術架構指引 草案 意見徵詢中 歡迎各界提供建議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資料賦能管理技術架構指引 草案 意見徵詢中 歡迎各界提供建議 資料。

[ 搜尋所有 資料賦能管理技術架構指引 草案 意見徵詢中 歡迎各界提供建議 ... ]

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眾開講(行政院版本)』資料集內搜尋:


與「資料賦能管理技術架構指引(草案)」意見徵詢中,歡迎各界提供建議同分類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眾開講(行政院版本)

附議中開放多元意見的留言功能,您覺得對於提案訴求可以強化論述而引起更多人附議或關注嗎?

發佈日期: 2017-01-04 | 下線日期: 2017-03-06 | 留言數量: 9 | 內文摘要:

您對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實施要點」修訂,有任何的建議或看法嗎? 歡迎大家來開講!

發佈日期: 2017-01-04 | 下線日期: 2017-03-06 | 留言數量: 128 | 內文摘要: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自104年2月10日推出後,逐漸成為民眾討論公共議題的管道。 其中「國民提議(提點子)」為我國首次實施公民網路提議政策,民眾提案在60日期限內網路附議逾5,000份即可成...

新增進入附議階段撤案規定,如果您是該案附議者,就您認為會不會讓附議者無法接受,感覺被擺道?

發佈日期: 2017-01-04 | 下線日期: 2017-03-06 | 留言數量: 6 | 內文摘要:

對「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使用上的建議。

發佈日期: 2017-01-04 | 下線日期: 2017-03-06 | 留言數量: 46 | 內文摘要:

眾開講徵詢各方意見的方式,特定議題徵詢增加討論資格限制,如地區、年齡、性別等,為辦理特定議題意向調查所需人別確認,您會覺得會有個人資料隱私曝露的疑慮嗎? 歡迎您提供您的看法。

發佈日期: 2017-01-04 | 下線日期: 2017-03-06 | 留言數量: 16 | 內文摘要:

提議通過者,半年內不得就同一事項重新提出(提議不通過者,則不限期間,得就同一事項重新提出),為考量社會及行政成本,您覺得6個月的時間規定適當嗎?

發佈日期: 2017-01-04 | 下線日期: 2017-03-06 | 留言數量: 6 | 內文摘要:

在認證附議增加手機簡訊驗證外,您對於驗證機制還有哪些建議,歡迎您提供您的看法。

發佈日期: 2017-01-04 | 下線日期: 2017-03-06 | 留言數量: 6 | 內文摘要:

揭弊保護措施除了提供揭弊者安全保障外,亦應維護其工作權益不受影響,您覺得哪些規定可以具體有效的落實工作保障?

發佈日期: 2017-02-08 | 下線日期: 2017-04-09 | 留言數量: 0 | 內文摘要: 揭弊者保護法草案現行保護措施涵蓋身分保密、人身保護(保護書令狀)及職位保障,因本草案揭弊範圍係以揭弊內容之事務性判斷,故揭弊者不論為公部門人員或私企業民眾均可適用本草案保護,其中就職位保障部分,因公私...

為擴大保護範圍,本草案所稱揭弊範圍除貪瀆罪嫌外,另納入違反公務員服務法及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而情節重大之重大行政不法類型,您認為這樣的保護範圍是否適當?

發佈日期: 2017-02-08 | 下線日期: 2017-04-09 | 留言數量: 4 | 內文摘要: 「揭弊者保護法」草案第3條規定「本法所稱之揭弊者,指依第7條第1項所規定之方式,對下列各款所列之行為舉報或提供相關具體事證者:一、故意犯刑法瀆職罪章之罪。二、犯貪污治罪條例之罪。三、違反公務員服務法而...

鼓勵檢舉,法務部歡迎各界對「揭弊者保護法」草案提出建議。

發佈日期: 2017-02-08 | 下線日期: 2017-04-09 | 留言數量: 6 | 內文摘要: (一)立法進程 委託國立政治大學辦理「機關組織內部不法資訊揭露者保護法」立法研究案、舉辦「廉政焦點論壇-從揭弊者保護談起」學術座談會2場次。 為使「揭弊者保護法」草案更兼顧實務可行,法務部自1...

揭弊與黑函文化常是一體兩面,為避免「揭弊者保護法」遭有心人士濫用,您覺得應採取哪些防堵措施,才可以有效的避免黑函文化盛行?

發佈日期: 2017-02-08 | 下線日期: 2017-04-09 | 留言數量: 0 | 內文摘要: 揭弊者保護法草案研擬過程,為了避免立意良好、但遭有心人士濫用,對於防堵黑函文化部分,草案內現有規定如后:(1)為避免黑函濫訴、耗費司法資源,本草案第8條列舉5款程序不受理事由,並參照行政程序法第173...

政府應採取何種作為鼓勵臺灣年輕大學生前往東南亞臺商企業工作,強化年輕人國際化視野?

發佈日期: 2017-02-10 | 下線日期: 2017-02-24 | 留言數量: 10 | 內文摘要: 隨著全球供應鏈的整合,東南亞地區經濟快速掘起,臺灣的經濟發展與亞太區域內國家具有高度關聯性,尤以近年來東協國家已穩居我國第2大出口市場與第2大對外投資目的地,新南向政策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期能透過...

2017年全國文化會議暨分區論壇

發佈日期: 2017-03-03 | 下線日期: 2017-03-17 | 留言數量: 4 | 內文摘要: 為落實總統提出「厚植文化力,打造臺灣文藝復興新時代」文化政策主張,建構整體施政文化願景,文化部將總統文化政見的七大目標,架構歸納為五大政策主軸,據以研擬具體施政計畫。為面對與因應瞬息萬變的全球政治經濟...

研訂政府機關公務系統無障礙指引(草案),歡迎大家討論

發佈日期: 2017-04-26 | 下線日期: 2017-05-27 | 留言數量: 40 | 內文摘要: 美國於1998年(民國87年)增訂康復法案(Rehabilitation Act) Section 508相關條例,明確規定政府電子或資訊技術都要必須讓身障者可以無障礙使用,聯合國於西元2006年(民...

研訂政府網站服務管理規範(草案),歡迎大家討論

發佈日期: 2017-04-26 | 下線日期: 2017-05-27 | 留言數量: 21 | 內文摘要: 機關網站是政府在網路世界的重要施政窗口,社群媒體亦是機關與民眾互動溝通的重要管道。為提升政府機關網站及社群媒體服務品質,國家發展委員會(前身為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分別於民國94年頒...

附議中開放多元意見的留言功能,您覺得對於提案訴求可以強化論述而引起更多人附議或關注嗎?

發佈日期: 2017-01-04 | 下線日期: 2017-03-06 | 留言數量: 9 | 內文摘要:

您對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實施要點」修訂,有任何的建議或看法嗎? 歡迎大家來開講!

發佈日期: 2017-01-04 | 下線日期: 2017-03-06 | 留言數量: 128 | 內文摘要: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自104年2月10日推出後,逐漸成為民眾討論公共議題的管道。 其中「國民提議(提點子)」為我國首次實施公民網路提議政策,民眾提案在60日期限內網路附議逾5,000份即可成...

新增進入附議階段撤案規定,如果您是該案附議者,就您認為會不會讓附議者無法接受,感覺被擺道?

發佈日期: 2017-01-04 | 下線日期: 2017-03-06 | 留言數量: 6 | 內文摘要:

對「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使用上的建議。

發佈日期: 2017-01-04 | 下線日期: 2017-03-06 | 留言數量: 46 | 內文摘要:

眾開講徵詢各方意見的方式,特定議題徵詢增加討論資格限制,如地區、年齡、性別等,為辦理特定議題意向調查所需人別確認,您會覺得會有個人資料隱私曝露的疑慮嗎? 歡迎您提供您的看法。

發佈日期: 2017-01-04 | 下線日期: 2017-03-06 | 留言數量: 16 | 內文摘要:

提議通過者,半年內不得就同一事項重新提出(提議不通過者,則不限期間,得就同一事項重新提出),為考量社會及行政成本,您覺得6個月的時間規定適當嗎?

發佈日期: 2017-01-04 | 下線日期: 2017-03-06 | 留言數量: 6 | 內文摘要:

在認證附議增加手機簡訊驗證外,您對於驗證機制還有哪些建議,歡迎您提供您的看法。

發佈日期: 2017-01-04 | 下線日期: 2017-03-06 | 留言數量: 6 | 內文摘要:

揭弊保護措施除了提供揭弊者安全保障外,亦應維護其工作權益不受影響,您覺得哪些規定可以具體有效的落實工作保障?

發佈日期: 2017-02-08 | 下線日期: 2017-04-09 | 留言數量: 0 | 內文摘要: 揭弊者保護法草案現行保護措施涵蓋身分保密、人身保護(保護書令狀)及職位保障,因本草案揭弊範圍係以揭弊內容之事務性判斷,故揭弊者不論為公部門人員或私企業民眾均可適用本草案保護,其中就職位保障部分,因公私...

為擴大保護範圍,本草案所稱揭弊範圍除貪瀆罪嫌外,另納入違反公務員服務法及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而情節重大之重大行政不法類型,您認為這樣的保護範圍是否適當?

發佈日期: 2017-02-08 | 下線日期: 2017-04-09 | 留言數量: 4 | 內文摘要: 「揭弊者保護法」草案第3條規定「本法所稱之揭弊者,指依第7條第1項所規定之方式,對下列各款所列之行為舉報或提供相關具體事證者:一、故意犯刑法瀆職罪章之罪。二、犯貪污治罪條例之罪。三、違反公務員服務法而...

鼓勵檢舉,法務部歡迎各界對「揭弊者保護法」草案提出建議。

發佈日期: 2017-02-08 | 下線日期: 2017-04-09 | 留言數量: 6 | 內文摘要: (一)立法進程 委託國立政治大學辦理「機關組織內部不法資訊揭露者保護法」立法研究案、舉辦「廉政焦點論壇-從揭弊者保護談起」學術座談會2場次。 為使「揭弊者保護法」草案更兼顧實務可行,法務部自1...

揭弊與黑函文化常是一體兩面,為避免「揭弊者保護法」遭有心人士濫用,您覺得應採取哪些防堵措施,才可以有效的避免黑函文化盛行?

發佈日期: 2017-02-08 | 下線日期: 2017-04-09 | 留言數量: 0 | 內文摘要: 揭弊者保護法草案研擬過程,為了避免立意良好、但遭有心人士濫用,對於防堵黑函文化部分,草案內現有規定如后:(1)為避免黑函濫訴、耗費司法資源,本草案第8條列舉5款程序不受理事由,並參照行政程序法第173...

政府應採取何種作為鼓勵臺灣年輕大學生前往東南亞臺商企業工作,強化年輕人國際化視野?

發佈日期: 2017-02-10 | 下線日期: 2017-02-24 | 留言數量: 10 | 內文摘要: 隨著全球供應鏈的整合,東南亞地區經濟快速掘起,臺灣的經濟發展與亞太區域內國家具有高度關聯性,尤以近年來東協國家已穩居我國第2大出口市場與第2大對外投資目的地,新南向政策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期能透過...

2017年全國文化會議暨分區論壇

發佈日期: 2017-03-03 | 下線日期: 2017-03-17 | 留言數量: 4 | 內文摘要: 為落實總統提出「厚植文化力,打造臺灣文藝復興新時代」文化政策主張,建構整體施政文化願景,文化部將總統文化政見的七大目標,架構歸納為五大政策主軸,據以研擬具體施政計畫。為面對與因應瞬息萬變的全球政治經濟...

研訂政府機關公務系統無障礙指引(草案),歡迎大家討論

發佈日期: 2017-04-26 | 下線日期: 2017-05-27 | 留言數量: 40 | 內文摘要: 美國於1998年(民國87年)增訂康復法案(Rehabilitation Act) Section 508相關條例,明確規定政府電子或資訊技術都要必須讓身障者可以無障礙使用,聯合國於西元2006年(民...

研訂政府網站服務管理規範(草案),歡迎大家討論

發佈日期: 2017-04-26 | 下線日期: 2017-05-27 | 留言數量: 21 | 內文摘要: 機關網站是政府在網路世界的重要施政窗口,社群媒體亦是機關與民眾互動溝通的重要管道。為提升政府機關網站及社群媒體服務品質,國家發展委員會(前身為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分別於民國94年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