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幹細胞再生牙、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點子(行政院版本) @ 國家發展委員會

標題開放「幹細胞再生牙、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進行人體臨床試驗的提送日期是2020-02-21 00:24:15, 提議者是F, 附議數量是42, 附議門檻是5000, 留言數量是0, 利益與影響是開放人體臨床試驗,可加速國內牙齒再生技術進展, 提供蛀牙、先天缺牙、意外斷牙、牙周萎縮患者更快速、更穩固的治療選擇! 近幾年國際上牙齒、齒槽骨再生技術時有所聞,美國、日本、英國都已有重大突破,朝著臨床、上市發展,讓缺牙、牙周病患者能免去免去植牙手術之苦,縮短治療復原期。 ..., 提議內容是開放人體臨床試驗,可加速國內牙齒再生技術進展, 提供蛀牙、先天缺牙、意外斷牙、牙周萎縮患者更快速、更穩固的治療選擇! 近幾年國際上牙齒、齒槽骨再生技術時有所聞,美國、日本、英國都已有重大突破,朝著臨床、上市發展,讓缺牙、牙周病患者能免去免去植牙手術之苦,縮短治療復原期。 ....

publishDate2020-02-21 00:23:46
網址https://join.gov.tw/idea/detail/f052033f-5f62-438d-b443-4eb40560d767
標題開放「幹細胞再生牙、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提議內容開放人體臨床試驗,可加速國內牙齒再生技術進展, 提供蛀牙、先天缺牙、意外斷牙、牙周萎縮患者更快速、更穩固的治療選擇! 近幾年國際上牙齒、齒槽骨再生技術時有所聞,美國、日本、英國都已有重大突破,朝著臨床、上市發展,讓缺牙、牙周病患者能免去免去植牙手術之苦,縮短治療復原期。 而台灣呢? 早在2007年,台大研究團隊已透過「牙齒自體細胞再生」技術,成功讓迷你豬長出新牙。 (從迷你豬口中取得牙胚細胞,經培養後再植入原迷你豬的牙槽骨中,已成功地長出與迷你豬的牙齒一樣大小的牙齒。利用支架亦能再生具有牙本質、牙髄、牙骨質與牙周膜等如同牙根一樣的結構。 資料來源:牙齒幹細胞於再生醫學之應用) 十多年過後,多家公私立大學、醫院、生技公司也紛紛投入研究。(例如:注射組織工程骨重建齒槽骨擴大術、幹細胞應用於口腔顎骨重建技術開發) 然而,因為政策限制,尚未開放人體臨床試驗,阻礙了國內牙醫再生技術發展,諸多飽受缺牙、牙床萎縮所苦的患者,只能遙遙無期的等待。(據健保署統計,國人罹患牙周病比例高達八九成,超過半數人擁有假牙、植牙,年紀增長比率大幅提升。) 英國 蛀牙可再生 就靠海綿球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科學家曾發表一項研究,用膠原海綿球沾上藥物放入蛀牙洞,刺激牙髓幹細胞,進而分化產生生齒細胞,促使牙本質生長,重新長成好牙;而且綿球可自然分解,比現在普遍採用的固態填充物更好。 最有趣的是,該藥物Tideglusib原本是用來緩解多種神經性疾病如帕金森症、阿茲海默症的試驗用藥,沒想到竟在牙科領域有不同貢獻。 牙體表面損傷或細菌感染後,內部柔軟的牙髓會暴露出來。為了避免更嚴重的感染,牙齒會分泌一層薄薄的牙質,封住牙髓,但這種天然的再生機制還不足以有效地修復較大的空洞。 目前牙醫普遍使用人造黏合劑,例如含鈣、矽等礦物成分產品,來填補坑坑洞洞的爛牙,但這些成分會留在牙體裡且無法分解,易增加感染機會,也可能受侵蝕或剝落。參與研究的倫敦國王學院顱面發育與幹細胞生物學教授Paul Sharpe表示,補牙沒什麼不好,但若能自我修復會更好。 利用幹細胞技術 短短9週再生新牙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齒科學院教授Jeremy Mao的一項研究,則是能夠讓牙齒培養縮短到大約9週。關鍵就是讓幹細胞附著在塗有生長因子的3D支架,幫助幹細胞在活體上生長更順利,實現牙齒再生 植入患者口腔的3D支架是以天然材料製成的,將支架放置在失去牙齒的牙洞內後,支架和它周圍的牙洞組織會隨時間逐漸融合,侵入性更小,是目前傳統植牙手術無法比擬的。 隨著幹細胞研究與應用越來越多,牙齒再生不再那麼遙不可及,研究若能進行具規模的人體實驗,或許未來蛀牙不用再考慮補牙、植牙,新技術有機會使原牙再生,免去拔牙之苦,也省下後續做假牙的大筆費用。 植牙帶來的問題 事實上,植牙能用多久,就跟「健康的牙能用多久」,甚至「人能活多久」是一樣難以回答的。這與每個人原先狀況、疾病程度、破壞程度、重建後程度等多種因素息息相關,再加上病人的保養狀況也有很大影響。 我們應將植牙視為「重建牙齒咬合功能」的一種選項,既然是一種選項,就會有好處與不盡完美之處。好處在於植牙的咬合狀態跟真牙相近,能增加牙齒顆數,分擔現有牙齒承受的力量。此外,植牙有多種套件,包括能增加固著力的半固定式活動假牙,也能成為單顆植牙、多顆植牙、牙橋式植牙,甚至全口重建等基石,就像是樂高積木一樣能組合出不同功能。 植牙麻煩的地方則是需要進行手術,雖然以現今醫療技術而言,手術過程及術後不會有太多不適,但是仍可能會因病患狀況不同而需要做其它手術,例如大範圍的補骨手術、鼻竇增高術等。另一方面,植牙治療期比一般較傳統牙橋與活動假牙長,通常需等待3~6個月才能正常使用。 以下為3種常見會影響植牙使用期限的情況: 1.病人本身條件 包括全身身體狀況、系統疾病等干擾,像是未治療的重度糖尿病病患植牙失敗的風險較高。而系統疾病經過良好治療,可大幅減少植牙失敗率,所以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接受植牙。 2.咬合過重或有磨牙習慣 植牙與骨頭之間為剛性連結(醫療上稱為骨整合),可以使植牙承受很大的咬合壓力,但是長期不當的咬合壓力,會直接作用在此介面,使得植牙與骨頭間的鏈結被破壞,進而導致植牙喪失。有磨牙習慣的患者需定期追蹤咬合或配戴咬合板分散咬合壓力,增加植牙的穩定性與使用期限。 (植牙與真牙差別在於牙周膜。真牙與齒槽骨之間有可調整咬合承受力的牙周膜,但是植牙沒有。植牙與齒槽骨之間為剛性連接,給了植體強大的咬合承受力,卻少了自我調整的能力。圖片來源:徐振祥提供) 3.牙周病: 對於牙周病患者來說,在植牙手術之前是否已接受完整的牙周病治療,相當重要,因為牙周病治療往往比植牙更複雜耗時,容易被省略,如果沒有徹底治療牙周病,將大幅提高未來植牙失敗率。 我曾遇過病患不想接受牙周病治療,而是希望把牙齒拔掉後,用植牙去對抗牙周病就好。這是錯誤的做法,容易導致植牙失敗,甚至因此讓許多人對植牙產生負面觀感。 植牙發明人Branemark教授有句名言:「沒有人睡覺的時候,該把牙齒放在床頭的杯子裡。」牙醫師的使命是盡量讓每個患者都擁有固定的假牙,所以不僅要在植牙前控制好危險因子,完成植牙後,患者也要與醫師合作保養植牙,這樣你的植牙才可以跟你一起「呷百二」(台語,意指健康活到老)。 根管治療 根管治療重新處理一次?﹞ ﹝為什麼我這顆很久以前抽過神經的牙齒,也不會痛,沒什麼感覺,醫師要我根管二次治療、二次根管治療?﹞ ﹝是不是以前根管治療過的牙齒,都要重新抽神經呢?﹞ 先說結論:直接回答問題曾經根管治療〈曾經抽神經〉的牙齒,建議重新根管治療可能三大原因如下: 1. 您有不舒服的時:例如會痛、咬痛、悶痛、牙肉長膿包…等;經過醫師鑑別診斷,與根管問題有關時。 2. 您沒有任何不舒服:●但是在例行 X 光片拍攝,發現牙齒根尖周圍有黑影〈注意:只憑藉 X 光有黑影,不能代表有疾病喔〉。並且,經過醫師鑑別診斷後,確實可能存在與牙髓相關的感染。 ●但需要做假牙、嵌體時;經過醫師鑑別診斷,發現這顆牙有牙根吸收、額外根管、鈣化根管、牙齒根尖周圍有黑影穿孔、牙裂…等;正在進行中的問題,則可能需要重新根管治療。 但,請不要誤解,不是所有的上述情況,都一定要重新治療;應該是說上述情況經過醫師鑑別診斷,而有潛在、或已經有感染的風險。 3. 您的這顆牙齒牙冠部分,有新的蛀牙產生〈次級蛀牙〉、補牙的材料崩落一陣子、或牙冠斷裂…等。這些可能讓感染源、細菌滲漏至根管系統裡,造成原本已經清潔過的根管系統,再一次受到感染。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時候您可能會如上述 1. 會感覺到不舒服;或是上述 2. 沒有任何不舒服。所以,無論您有沒有不舒服,都需要經過醫師鑑別診斷後,若可能存在與牙髓相關的感染,則建議重新根管治療。 本篇六個主題 主題一 | 什麼是根管〈牙神經〉? 主題二 | 為什麼要根管治療? 主題三 | 是不是初次〈第一次〉根管治療遇到特殊情況,所以才需重新根管治療呢? 主題四 | 什麼是重新〈第二次〉根管治療? 主題五 | 重新〈第二次〉根管治療大致流程有哪些? 主題六 | 重新根管治療前的預防以及治療後後的注意事項 主題一 | 什麼是根管〈牙神經〉? 牙齒與其身體的組織或器官不太一樣,因為牙齒是屬於一種封閉的結構,外面一層層是很硬的牙釉質、牙本質、牙骨質結構;裡面是一個空腔我們稱之為牙髓腔。 這個空腔裡面的內容物,我們統稱為牙髓組織,其中大致包含有神經、血管、淋巴以及其他的附屬組織。 這牙髓組織負責我們牙齒的一部分感覺、及給予牙齒養分、防衛、生長的一些功能。這些神經、血管、淋巴以及其他的組織是由頭顱部分的神經、血管、淋巴分枝而來,並由牙齒最尖端的開口(我們稱之為根尖孔)進入到牙髓腔裡面。 以現在的觀點,我們不只是把神經看成單一個體,而是把上述的牙髓組織以及牙本質視為一個密不可分的一個大的複合單元,我們稱之為「牙髓–牙本質複合系統」。這種複合系統,非常複雜,仍有太多的未知數等待學者們去一一發現。 所以,以往俗稱的抽神經,現在應該稱之為對於生病的「牙髓–牙本質複合系統」處置。當然,這些文謅謅的用詞,還是被簡化為「牙髓治療」或「根管治療」。《抽神經、拔神經不是牙髓治療嗎?》 主題二 | 為什麼要根管治療當我們牙齒因為蛀牙、嚴重牙周病、外傷、牙根吸收…等。造成牙髓–牙本質複合系統〈牙神經〉生病、感染。 而根管治療,就是盡可能地移除我們生病或是受感的牙髓–牙本質複合系統〈牙神經〉,讓我們身體的自然修復能力,來讓這些生病的牙齒,恢復功能,好讓這牙齒可以在口腔內繼續為您服務。 然而,根管治療大致可以包含非手術根管治療〈初次、重新根管治療〉,與手術性根管治療〈牙根尖切除手術、自體齒移植、蓄意在植、拔牙〉。請看我為您簡介的:簡單七篇讓您了解根管治療。 主題三 | 是不是初次〈第一次〉根管治療遇到特殊情況,所以才需重新根管治療呢?●根據一些文獻顯示,依照標準流程的非手術性的根管治療也有 80%~95% 成功率。 但是,仍然有機會在重新根管治療。例如,牙齒內部根管系統太複雜,受限於當時的治療技術、儀器、環境,以及當時醫療水準的極限;或是狹窄、鈣化、或彎曲的根管,C 型根管系統,變異的側根管,鰭狀區…等。 ●某些困難根管治療部分,需要數次的約診時間才有辦法完成;但有的時候,病人種種因素〈搬家、換工作地點、太忙忘了、經過初步處理後不太會痛就不想去看、病人本身害怕看牙齒,去過一次就不想去了、觀念認知差異以為只要去一次就可以…等。〉而未依照約診時間而去完成後續處置。 這種情況,不只是初次根管治療尚未告一段落,很有可能疾病隨著時間越來越惡化,需要重新根管治療、甚至病入膏肓無法挽救,必須拔牙。 ●牙冠部分的密封狀態遭到破壞,以至於細菌、養分侵入原本已經處置過的根管系統,進而讓此再次感染。補的東西破碎、脫落。牙套掉了、次級蛀牙、牙冠斷裂、垂直牙根縱裂。 以上 3 點,是我們在初次根管治療時遇到的情況,所以經過醫師的評估才有接下來的重新根管治療〈第二次〉的可能的處置。 主題四 | 什麼是重新〈第二次〉根管治療根據美國牙髓病學會〈AAE〉的定義:重新非手術根管治療,是指從牙齒上清除根管充填材料,然後清潔,修型,以及根管充填。 看到這定義,這與初次非手術根管治療步驟幾乎沒有差多少,就差在「清除根管充填材料」,因為初次根管治療前,是還沒有被除理過的,所以也不會有根管充填材料在裡面。 主題五 | 重新〈第二次〉根管治療大致流程有哪些重新根管治療前,醫師會審慎評估、鑑別診斷需要重新根管治療的牙齒。而且,醫師與病人充分溝通討論,雙方接受根管重新再治療後,才會開始接下來幾個步驟: 1. 移除牙冠首先,因為非手術性的根管治療或重新治療,都必須從牙冠的開進入。 另外,移除牙冠後,可以檢視整個牙冠部位的齒質結構,是不是適合未來牙套、贋復重建。 以及,移除牙冠後,可以確實清除牙冠部位的感染源,像是蛀牙。 2. 移除柱心部分牙齒,因當初疾病的原因,而移除感染源後,本身結構較差的關係,必須使用柱心來協助後續的牙套重建。而這柱心是建立在,牙髓腔以及根管中。 移除柱心後,醫師會再次評估剩餘的牙齒本質,是否足夠未來的重建、以及檢視是否有牙根裂、或其它情況。 在這個時候,醫師也許會使用放大的工具、根管超音波、以及其它特殊器械來協助處置;例如,放大眼鏡、牙科顯微鏡、柱心移除系統…等。 3. 移除根管系統內的充填物像是之前我們提到的根管充填使用的材料、MTA、或是其它阻塞物…等。 當然,醫師也許會使用特殊器械、放大工具、以及超音波器械協助。 4. 清潔根管系統與初次〈第一次〉非手術性根管治療原則一樣;而在特殊器械、放大工具、以及超音波器械協助下,或許能夠解決前一次遭遇的困難。例如,彎曲、狹窄、鈣化、額外側根管、複雜根管系統、異物阻塞…等。 當然,不是使用特殊工具就一定能夠百分百解決前一次的困難,但這些能夠提高可能性,以及發揮最大的醫療極限。 5. 療程告一段落在清潔完畢後,再一次的根管封填,並後續觀察,以及牙套、贋復物的製作。 主題六 | 重新根管治療前的預防、及治療後後的四點注意事項當您的牙齒接受過根管治療後,幾使在統計上有蠻高的成功率,但以下幾點是您自己可以掌控並注意的。 1. 良好修復根管治療完的牙齒,無論是初次或是重新治療後,「密封」是避免感染源、細菌再度侵入已經處理過的神經管。 而,密封的品質對於這一顆牙齒的預後、使用年限,扮演絕對重要的角色;其中,又以良好的修復、優質的牙套、贋復物,才能確保牙冠部位達到優質的密封。 ●點選看詳細:根管治療〈抽神經〉後牙齒沒做牙套;就像騎摩托車沒戴安全帽一樣的危險! 2. 勤奮清潔口腔清潔已經是老生常談的事了,不管牙齒有沒有做任何治療,病友對自我的牙齒最大的負責任就是,用對潔牙方法、勤奮清潔;不要等到牙齒生病才知道牙齒健康的可貴。 合適且恰當的口腔清潔,永遠都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這可以避免二次蛀牙,以及因為蛀牙而破壞牙冠部分的密封。 3. 適當使用請記得,牙齒需要到接受初次根管治療時,表示本身這顆牙齒就已經是生病或有問題的牙齒;更何況接受重新根管治療。也就是說,在重新根管治療之前的先天條件就已經沒那麼好,而處置的牙齒,要非常小心使用,減少牙裂風險。 吃東西,是牙齒最主要的功能。所以較硬的、脆的食物要特別留意;尤其是軟中帶硬的食物要特別小心〈百香果、芭樂心…等〉。 4. 定期回診醫師會依照臨床口內狀況、X 光影像、病人的主訴、病史來追蹤您曾經做過根管治療處置的牙齒。 因為有定期檢查的好處,當有些微變化的時候,醫師會與您商量後續的治療計畫;例如非手術性的重新治療,手術性的介入,拔牙…等。 重新根管治療。結語對於根管的重新治療來說,經過審慎的鑑別診斷、治療計畫以及處置後,根據一些實驗的統計,也有 70% 的成功率。 然而「以精細的根管治療,幫助患者保留自然牙」,這個標語是我們的中華民國牙髓病學會的精神,這也是我們醫師的中心價值。 我們會盡全力幫助患者保留能夠留的牙齒;即使有太多主客觀非人力可及的因素存在,我們仍會秉持我們的理念。 PTT資料 https://www.ptt.cc/bbs/teeth_salon/M.1447206627.A.1E4.html 利益與影響 → 開放臨床實驗可促進國內牙齒再生醫學、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成熟,進而推行上市。 → 國外諸多研究顯示,再生牙技術比起植牙可大幅縮短術後恢復期,更可避免排斥、感染、鬆脫等問題。 → 國人牙周病比率高達八九成,嚴重影響牙周健康,造成牙齦、齒槽骨萎縮,進而造成牙齒脫落,目前主要治療方式為縫補牙齦、自體移植補骨等手術,時間相當長,對患者心理與財務上都造成極大負擔,牙周問題也嚴重影響老年人口健康與生活品質,加速牙齒再生、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上市,將可嘉惠極大多數民眾,解決各種延伸問題。 期盼未來缺牙、牙周萎縮的民眾都能再次「長」出一口好牙,邀請大家一起倡議!
利益與影響開放人體臨床試驗,可加速國內牙齒再生技術進展, 提供蛀牙、先天缺牙、意外斷牙、牙周萎縮患者更快速、更穩固的治療選擇! 近幾年國際上牙齒、齒槽骨再生技術時有所聞,美國、日本、英國都已有重大突破,朝著臨床、上市發展,讓缺牙、牙周病患者能免去免去植牙手術之苦,縮短治療復原期。 而台灣呢? 早在2007年,台大研究團隊已透過「牙齒自體細胞再生」技術,成功讓迷你豬長出新牙。 (從迷你豬口中取得牙胚細胞,經培養後再植入原迷你豬的牙槽骨中,已成功地長出與迷你豬的牙齒一樣大小的牙齒。利用支架亦能再生具有牙本質、牙髄、牙骨質與牙周膜等如同牙根一樣的結構。 資料來源:牙齒幹細胞於再生醫學之應用) 十多年過後,多家公私立大學、醫院、生技公司也紛紛投入研究。(例如:注射組織工程骨重建齒槽骨擴大術、幹細胞應用於口腔顎骨重建技術開發) 然而,因為政策限制,尚未開放人體臨床試驗,阻礙了國內牙醫再生技術發展,諸多飽受缺牙、牙床萎縮所苦的患者,只能遙遙無期的等待。(據健保署統計,國人罹患牙周病比例高達八九成,超過半數人擁有假牙、植牙,年紀增長比率大幅提升。) 英國 蛀牙可再生 就靠海綿球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科學家曾發表一項研究,用膠原海綿球沾上藥物放入蛀牙洞,刺激牙髓幹細胞,進而分化產生生齒細胞,促使牙本質生長,重新長成好牙;而且綿球可自然分解,比現在普遍採用的固態填充物更好。 最有趣的是,該藥物Tideglusib原本是用來緩解多種神經性疾病如帕金森症、阿茲海默症的試驗用藥,沒想到竟在牙科領域有不同貢獻。 牙體表面損傷或細菌感染後,內部柔軟的牙髓會暴露出來。為了避免更嚴重的感染,牙齒會分泌一層薄薄的牙質,封住牙髓,但這種天然的再生機制還不足以有效地修復較大的空洞。 目前牙醫普遍使用人造黏合劑,例如含鈣、矽等礦物成分產品,來填補坑坑洞洞的爛牙,但這些成分會留在牙體裡且無法分解,易增加感染機會,也可能受侵蝕或剝落。參與研究的倫敦國王學院顱面發育與幹細胞生物學教授Paul Sharpe表示,補牙沒什麼不好,但若能自我修復會更好。 利用幹細胞技術 短短9週再生新牙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齒科學院教授Jeremy Mao的一項研究,則是能夠讓牙齒培養縮短到大約9週。關鍵就是讓幹細胞附著在塗有生長因子的3D支架,幫助幹細胞在活體上生長更順利,實現牙齒再生 植入患者口腔的3D支架是以天然材料製成的,將支架放置在失去牙齒的牙洞內後,支架和它周圍的牙洞組織會隨時間逐漸融合,侵入性更小,是目前傳統植牙手術無法比擬的。 隨著幹細胞研究與應用越來越多,牙齒再生不再那麼遙不可及,研究若能進行具規模的人體實驗,或許未來蛀牙不用再考慮補牙、植牙,新技術有機會使原牙再生,免去拔牙之苦,也省下後續做假牙的大筆費用。 植牙帶來的問題 事實上,植牙能用多久,就跟「健康的牙能用多久」,甚至「人能活多久」是一樣難以回答的。這與每個人原先狀況、疾病程度、破壞程度、重建後程度等多種因素息息相關,再加上病人的保養狀況也有很大影響。 我們應將植牙視為「重建牙齒咬合功能」的一種選項,既然是一種選項,就會有好處與不盡完美之處。好處在於植牙的咬合狀態跟真牙相近,能增加牙齒顆數,分擔現有牙齒承受的力量。此外,植牙有多種套件,包括能增加固著力的半固定式活動假牙,也能成為單顆植牙、多顆植牙、牙橋式植牙,甚至全口重建等基石,就像是樂高積木一樣能組合出不同功能。 植牙麻煩的地方則是需要進行手術,雖然以現今醫療技術而言,手術過程及術後不會有太多不適,但是仍可能會因病患狀況不同而需要做其它手術,例如大範圍的補骨手術、鼻竇增高術等。另一方面,植牙治療期比一般較傳統牙橋與活動假牙長,通常需等待3~6個月才能正常使用。 以下為3種常見會影響植牙使用期限的情況: 1.病人本身條件 包括全身身體狀況、系統疾病等干擾,像是未治療的重度糖尿病病患植牙失敗的風險較高。而系統疾病經過良好治療,可大幅減少植牙失敗率,所以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接受植牙。 2.咬合過重或有磨牙習慣 植牙與骨頭之間為剛性連結(醫療上稱為骨整合),可以使植牙承受很大的咬合壓力,但是長期不當的咬合壓力,會直接作用在此介面,使得植牙與骨頭間的鏈結被破壞,進而導致植牙喪失。有磨牙習慣的患者需定期追蹤咬合或配戴咬合板分散咬合壓力,增加植牙的穩定性與使用期限。 (植牙與真牙差別在於牙周膜。真牙與齒槽骨之間有可調整咬合承受力的牙周膜,但是植牙沒有。植牙與齒槽骨之間為剛性連接,給了植體強大的咬合承受力,卻少了自我調整的能力。圖片來源:徐振祥提供) 3.牙周病: 對於牙周病患者來說,在植牙手術之前是否已接受完整的牙周病治療,相當重要,因為牙周病治療往往比植牙更複雜耗時,容易被省略,如果沒有徹底治療牙周病,將大幅提高未來植牙失敗率。 我曾遇過病患不想接受牙周病治療,而是希望把牙齒拔掉後,用植牙去對抗牙周病就好。這是錯誤的做法,容易導致植牙失敗,甚至因此讓許多人對植牙產生負面觀感。 植牙發明人Branemark教授有句名言:「沒有人睡覺的時候,該把牙齒放在床頭的杯子裡。」牙醫師的使命是盡量讓每個患者都擁有固定的假牙,所以不僅要在植牙前控制好危險因子,完成植牙後,患者也要與醫師合作保養植牙,這樣你的植牙才可以跟你一起「呷百二」(台語,意指健康活到老)。 根管治療 根管治療重新處理一次?﹞ ﹝為什麼我這顆很久以前抽過神經的牙齒,也不會痛,沒什麼感覺,醫師要我根管二次治療、二次根管治療?﹞ ﹝是不是以前根管治療過的牙齒,都要重新抽神經呢?﹞ 先說結論:直接回答問題曾經根管治療〈曾經抽神經〉的牙齒,建議重新根管治療可能三大原因如下: 1. 您有不舒服的時:例如會痛、咬痛、悶痛、牙肉長膿包…等;經過醫師鑑別診斷,與根管問題有關時。 2. 您沒有任何不舒服:●但是在例行 X 光片拍攝,發現牙齒根尖周圍有黑影〈注意:只憑藉 X 光有黑影,不能代表有疾病喔〉。並且,經過醫師鑑別診斷後,確實可能存在與牙髓相關的感染。 ●但需要做假牙、嵌體時;經過醫師鑑別診斷,發現這顆牙有牙根吸收、額外根管、鈣化根管、牙齒根尖周圍有黑影穿孔、牙裂…等;正在進行中的問題,則可能需要重新根管治療。 但,請不要誤解,不是所有的上述情況,都一定要重新治療;應該是說上述情況經過醫師鑑別診斷,而有潛在、或已經有感染的風險。 3. 您的這顆牙齒牙冠部分,有新的蛀牙產生〈次級蛀牙〉、補牙的材料崩落一陣子、或牙冠斷裂…等。這些可能讓感染源、細菌滲漏至根管系統裡,造成原本已經清潔過的根管系統,再一次受到感染。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時候您可能會如上述 1. 會感覺到不舒服;或是上述 2. 沒有任何不舒服。所以,無論您有沒有不舒服,都需要經過醫師鑑別診斷後,若可能存在與牙髓相關的感染,則建議重新根管治療。 本篇六個主題 主題一 | 什麼是根管〈牙神經〉? 主題二 | 為什麼要根管治療? 主題三 | 是不是初次〈第一次〉根管治療遇到特殊情況,所以才需重新根管治療呢? 主題四 | 什麼是重新〈第二次〉根管治療? 主題五 | 重新〈第二次〉根管治療大致流程有哪些? 主題六 | 重新根管治療前的預防以及治療後後的注意事項 主題一 | 什麼是根管〈牙神經〉? 牙齒與其身體的組織或器官不太一樣,因為牙齒是屬於一種封閉的結構,外面一層層是很硬的牙釉質、牙本質、牙骨質結構;裡面是一個空腔我們稱之為牙髓腔。 這個空腔裡面的內容物,我們統稱為牙髓組織,其中大致包含有神經、血管、淋巴以及其他的附屬組織。 這牙髓組織負責我們牙齒的一部分感覺、及給予牙齒養分、防衛、生長的一些功能。這些神經、血管、淋巴以及其他的組織是由頭顱部分的神經、血管、淋巴分枝而來,並由牙齒最尖端的開口(我們稱之為根尖孔)進入到牙髓腔裡面。 以現在的觀點,我們不只是把神經看成單一個體,而是把上述的牙髓組織以及牙本質視為一個密不可分的一個大的複合單元,我們稱之為「牙髓–牙本質複合系統」。這種複合系統,非常複雜,仍有太多的未知數等待學者們去一一發現。 所以,以往俗稱的抽神經,現在應該稱之為對於生病的「牙髓–牙本質複合系統」處置。當然,這些文謅謅的用詞,還是被簡化為「牙髓治療」或「根管治療」。《抽神經、拔神經不是牙髓治療嗎?》 主題二 | 為什麼要根管治療當我們牙齒因為蛀牙、嚴重牙周病、外傷、牙根吸收…等。造成牙髓–牙本質複合系統〈牙神經〉生病、感染。 而根管治療,就是盡可能地移除我們生病或是受感的牙髓–牙本質複合系統〈牙神經〉,讓我們身體的自然修復能力,來讓這些生病的牙齒,恢復功能,好讓這牙齒可以在口腔內繼續為您服務。 然而,根管治療大致可以包含非手術根管治療〈初次、重新根管治療〉,與手術性根管治療〈牙根尖切除手術、自體齒移植、蓄意在植、拔牙〉。請看我為您簡介的:簡單七篇讓您了解根管治療。 主題三 | 是不是初次〈第一次〉根管治療遇到特殊情況,所以才需重新根管治療呢?●根據一些文獻顯示,依照標準流程的非手術性的根管治療也有 80%~95% 成功率。 但是,仍然有機會在重新根管治療。例如,牙齒內部根管系統太複雜,受限於當時的治療技術、儀器、環境,以及當時醫療水準的極限;或是狹窄、鈣化、或彎曲的根管,C 型根管系統,變異的側根管,鰭狀區…等。 ●某些困難根管治療部分,需要數次的約診時間才有辦法完成;但有的時候,病人種種因素〈搬家、換工作地點、太忙忘了、經過初步處理後不太會痛就不想去看、病人本身害怕看牙齒,去過一次就不想去了、觀念認知差異以為只要去一次就可以…等。〉而未依照約診時間而去完成後續處置。 這種情況,不只是初次根管治療尚未告一段落,很有可能疾病隨著時間越來越惡化,需要重新根管治療、甚至病入膏肓無法挽救,必須拔牙。 ●牙冠部分的密封狀態遭到破壞,以至於細菌、養分侵入原本已經處置過的根管系統,進而讓此再次感染。補的東西破碎、脫落。牙套掉了、次級蛀牙、牙冠斷裂、垂直牙根縱裂。 以上 3 點,是我們在初次根管治療時遇到的情況,所以經過醫師的評估才有接下來的重新根管治療〈第二次〉的可能的處置。 主題四 | 什麼是重新〈第二次〉根管治療根據美國牙髓病學會〈AAE〉的定義:重新非手術根管治療,是指從牙齒上清除根管充填材料,然後清潔,修型,以及根管充填。 看到這定義,這與初次非手術根管治療步驟幾乎沒有差多少,就差在「清除根管充填材料」,因為初次根管治療前,是還沒有被除理過的,所以也不會有根管充填材料在裡面。 主題五 | 重新〈第二次〉根管治療大致流程有哪些重新根管治療前,醫師會審慎評估、鑑別診斷需要重新根管治療的牙齒。而且,醫師與病人充分溝通討論,雙方接受根管重新再治療後,才會開始接下來幾個步驟: 1. 移除牙冠首先,因為非手術性的根管治療或重新治療,都必須從牙冠的開進入。 另外,移除牙冠後,可以檢視整個牙冠部位的齒質結構,是不是適合未來牙套、贋復重建。 以及,移除牙冠後,可以確實清除牙冠部位的感染源,像是蛀牙。 2. 移除柱心部分牙齒,因當初疾病的原因,而移除感染源後,本身結構較差的關係,必須使用柱心來協助後續的牙套重建。而這柱心是建立在,牙髓腔以及根管中。 移除柱心後,醫師會再次評估剩餘的牙齒本質,是否足夠未來的重建、以及檢視是否有牙根裂、或其它情況。 在這個時候,醫師也許會使用放大的工具、根管超音波、以及其它特殊器械來協助處置;例如,放大眼鏡、牙科顯微鏡、柱心移除系統…等。 3. 移除根管系統內的充填物像是之前我們提到的根管充填使用的材料、MTA、或是其它阻塞物…等。 當然,醫師也許會使用特殊器械、放大工具、以及超音波器械協助。 4. 清潔根管系統與初次〈第一次〉非手術性根管治療原則一樣;而在特殊器械、放大工具、以及超音波器械協助下,或許能夠解決前一次遭遇的困難。例如,彎曲、狹窄、鈣化、額外側根管、複雜根管系統、異物阻塞…等。 當然,不是使用特殊工具就一定能夠百分百解決前一次的困難,但這些能夠提高可能性,以及發揮最大的醫療極限。 5. 療程告一段落在清潔完畢後,再一次的根管封填,並後續觀察,以及牙套、贋復物的製作。 主題六 | 重新根管治療前的預防、及治療後後的四點注意事項當您的牙齒接受過根管治療後,幾使在統計上有蠻高的成功率,但以下幾點是您自己可以掌控並注意的。 1. 良好修復根管治療完的牙齒,無論是初次或是重新治療後,「密封」是避免感染源、細菌再度侵入已經處理過的神經管。 而,密封的品質對於這一顆牙齒的預後、使用年限,扮演絕對重要的角色;其中,又以良好的修復、優質的牙套、贋復物,才能確保牙冠部位達到優質的密封。 ●點選看詳細:根管治療〈抽神經〉後牙齒沒做牙套;就像騎摩托車沒戴安全帽一樣的危險! 2. 勤奮清潔口腔清潔已經是老生常談的事了,不管牙齒有沒有做任何治療,病友對自我的牙齒最大的負責任就是,用對潔牙方法、勤奮清潔;不要等到牙齒生病才知道牙齒健康的可貴。 合適且恰當的口腔清潔,永遠都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這可以避免二次蛀牙,以及因為蛀牙而破壞牙冠部分的密封。 3. 適當使用請記得,牙齒需要到接受初次根管治療時,表示本身這顆牙齒就已經是生病或有問題的牙齒;更何況接受重新根管治療。也就是說,在重新根管治療之前的先天條件就已經沒那麼好,而處置的牙齒,要非常小心使用,減少牙裂風險。 吃東西,是牙齒最主要的功能。所以較硬的、脆的食物要特別留意;尤其是軟中帶硬的食物要特別小心〈百香果、芭樂心…等〉。 4. 定期回診醫師會依照臨床口內狀況、X 光影像、病人的主訴、病史來追蹤您曾經做過根管治療處置的牙齒。 因為有定期檢查的好處,當有些微變化的時候,醫師會與您商量後續的治療計畫;例如非手術性的重新治療,手術性的介入,拔牙…等。 重新根管治療。結語對於根管的重新治療來說,經過審慎的鑑別診斷、治療計畫以及處置後,根據一些實驗的統計,也有 70% 的成功率。 然而「以精細的根管治療,幫助患者保留自然牙」,這個標語是我們的中華民國牙髓病學會的精神,這也是我們醫師的中心價值。 我們會盡全力幫助患者保留能夠留的牙齒;即使有太多主客觀非人力可及的因素存在,我們仍會秉持我們的理念。 PTT資料 https://www.ptt.cc/bbs/teeth_salon/M.1447206627.A.1E4.html 利益與影響 → 開放臨床實驗可促進國內牙齒再生醫學、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成熟,進而推行上市。 → 國外諸多研究顯示,再生牙技術比起植牙可大幅縮短術後恢復期,更可避免排斥、感染、鬆脫等問題。 → 國人牙周病比率高達八九成,嚴重影響牙周健康,造成牙齦、齒槽骨萎縮,進而造成牙齒脫落,目前主要治療方式為縫補牙齦、自體移植補骨等手術,時間相當長,對患者心理與財務上都造成極大負擔,牙周問題也嚴重影響老年人口健康與生活品質,加速牙齒再生、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上市,將可嘉惠極大多數民眾,解決各種延伸問題。 期盼未來缺牙、牙周萎縮的民眾都能再次「長」出一口好牙,邀請大家一起倡議!
附議數量42
附議門檻5000
提送日期2020-02-21 00:24:15
關注數量15
留言數量0
googleAnalytics
提議者F

publishDate

2020-02-21 00:23:46

網址

https://join.gov.tw/idea/detail/f052033f-5f62-438d-b443-4eb40560d767

標題

開放「幹細胞再生牙、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提議內容

開放人體臨床試驗,可加速國內牙齒再生技術進展, 提供蛀牙、先天缺牙、意外斷牙、牙周萎縮患者更快速、更穩固的治療選擇! 近幾年國際上牙齒、齒槽骨再生技術時有所聞,美國、日本、英國都已有重大突破,朝著臨床、上市發展,讓缺牙、牙周病患者能免去免去植牙手術之苦,縮短治療復原期。 而台灣呢? 早在2007年,台大研究團隊已透過「牙齒自體細胞再生」技術,成功讓迷你豬長出新牙。 (從迷你豬口中取得牙胚細胞,經培養後再植入原迷你豬的牙槽骨中,已成功地長出與迷你豬的牙齒一樣大小的牙齒。利用支架亦能再生具有牙本質、牙髄、牙骨質與牙周膜等如同牙根一樣的結構。 資料來源:牙齒幹細胞於再生醫學之應用) 十多年過後,多家公私立大學、醫院、生技公司也紛紛投入研究。(例如:注射組織工程骨重建齒槽骨擴大術、幹細胞應用於口腔顎骨重建技術開發) 然而,因為政策限制,尚未開放人體臨床試驗,阻礙了國內牙醫再生技術發展,諸多飽受缺牙、牙床萎縮所苦的患者,只能遙遙無期的等待。(據健保署統計,國人罹患牙周病比例高達八九成,超過半數人擁有假牙、植牙,年紀增長比率大幅提升。) 英國 蛀牙可再生 就靠海綿球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科學家曾發表一項研究,用膠原海綿球沾上藥物放入蛀牙洞,刺激牙髓幹細胞,進而分化產生生齒細胞,促使牙本質生長,重新長成好牙;而且綿球可自然分解,比現在普遍採用的固態填充物更好。 最有趣的是,該藥物Tideglusib原本是用來緩解多種神經性疾病如帕金森症、阿茲海默症的試驗用藥,沒想到竟在牙科領域有不同貢獻。 牙體表面損傷或細菌感染後,內部柔軟的牙髓會暴露出來。為了避免更嚴重的感染,牙齒會分泌一層薄薄的牙質,封住牙髓,但這種天然的再生機制還不足以有效地修復較大的空洞。 目前牙醫普遍使用人造黏合劑,例如含鈣、矽等礦物成分產品,來填補坑坑洞洞的爛牙,但這些成分會留在牙體裡且無法分解,易增加感染機會,也可能受侵蝕或剝落。參與研究的倫敦國王學院顱面發育與幹細胞生物學教授Paul Sharpe表示,補牙沒什麼不好,但若能自我修復會更好。 利用幹細胞技術 短短9週再生新牙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齒科學院教授Jeremy Mao的一項研究,則是能夠讓牙齒培養縮短到大約9週。關鍵就是讓幹細胞附著在塗有生長因子的3D支架,幫助幹細胞在活體上生長更順利,實現牙齒再生 植入患者口腔的3D支架是以天然材料製成的,將支架放置在失去牙齒的牙洞內後,支架和它周圍的牙洞組織會隨時間逐漸融合,侵入性更小,是目前傳統植牙手術無法比擬的。 隨著幹細胞研究與應用越來越多,牙齒再生不再那麼遙不可及,研究若能進行具規模的人體實驗,或許未來蛀牙不用再考慮補牙、植牙,新技術有機會使原牙再生,免去拔牙之苦,也省下後續做假牙的大筆費用。 植牙帶來的問題 事實上,植牙能用多久,就跟「健康的牙能用多久」,甚至「人能活多久」是一樣難以回答的。這與每個人原先狀況、疾病程度、破壞程度、重建後程度等多種因素息息相關,再加上病人的保養狀況也有很大影響。 我們應將植牙視為「重建牙齒咬合功能」的一種選項,既然是一種選項,就會有好處與不盡完美之處。好處在於植牙的咬合狀態跟真牙相近,能增加牙齒顆數,分擔現有牙齒承受的力量。此外,植牙有多種套件,包括能增加固著力的半固定式活動假牙,也能成為單顆植牙、多顆植牙、牙橋式植牙,甚至全口重建等基石,就像是樂高積木一樣能組合出不同功能。 植牙麻煩的地方則是需要進行手術,雖然以現今醫療技術而言,手術過程及術後不會有太多不適,但是仍可能會因病患狀況不同而需要做其它手術,例如大範圍的補骨手術、鼻竇增高術等。另一方面,植牙治療期比一般較傳統牙橋與活動假牙長,通常需等待3~6個月才能正常使用。 以下為3種常見會影響植牙使用期限的情況: 1.病人本身條件 包括全身身體狀況、系統疾病等干擾,像是未治療的重度糖尿病病患植牙失敗的風險較高。而系統疾病經過良好治療,可大幅減少植牙失敗率,所以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接受植牙。 2.咬合過重或有磨牙習慣 植牙與骨頭之間為剛性連結(醫療上稱為骨整合),可以使植牙承受很大的咬合壓力,但是長期不當的咬合壓力,會直接作用在此介面,使得植牙與骨頭間的鏈結被破壞,進而導致植牙喪失。有磨牙習慣的患者需定期追蹤咬合或配戴咬合板分散咬合壓力,增加植牙的穩定性與使用期限。 (植牙與真牙差別在於牙周膜。真牙與齒槽骨之間有可調整咬合承受力的牙周膜,但是植牙沒有。植牙與齒槽骨之間為剛性連接,給了植體強大的咬合承受力,卻少了自我調整的能力。圖片來源:徐振祥提供) 3.牙周病: 對於牙周病患者來說,在植牙手術之前是否已接受完整的牙周病治療,相當重要,因為牙周病治療往往比植牙更複雜耗時,容易被省略,如果沒有徹底治療牙周病,將大幅提高未來植牙失敗率。 我曾遇過病患不想接受牙周病治療,而是希望把牙齒拔掉後,用植牙去對抗牙周病就好。這是錯誤的做法,容易導致植牙失敗,甚至因此讓許多人對植牙產生負面觀感。 植牙發明人Branemark教授有句名言:「沒有人睡覺的時候,該把牙齒放在床頭的杯子裡。」牙醫師的使命是盡量讓每個患者都擁有固定的假牙,所以不僅要在植牙前控制好危險因子,完成植牙後,患者也要與醫師合作保養植牙,這樣你的植牙才可以跟你一起「呷百二」(台語,意指健康活到老)。 根管治療 根管治療重新處理一次?﹞ ﹝為什麼我這顆很久以前抽過神經的牙齒,也不會痛,沒什麼感覺,醫師要我根管二次治療、二次根管治療?﹞ ﹝是不是以前根管治療過的牙齒,都要重新抽神經呢?﹞ 先說結論:直接回答問題曾經根管治療〈曾經抽神經〉的牙齒,建議重新根管治療可能三大原因如下: 1. 您有不舒服的時:例如會痛、咬痛、悶痛、牙肉長膿包…等;經過醫師鑑別診斷,與根管問題有關時。 2. 您沒有任何不舒服:●但是在例行 X 光片拍攝,發現牙齒根尖周圍有黑影〈注意:只憑藉 X 光有黑影,不能代表有疾病喔〉。並且,經過醫師鑑別診斷後,確實可能存在與牙髓相關的感染。 ●但需要做假牙、嵌體時;經過醫師鑑別診斷,發現這顆牙有牙根吸收、額外根管、鈣化根管、牙齒根尖周圍有黑影穿孔、牙裂…等;正在進行中的問題,則可能需要重新根管治療。 但,請不要誤解,不是所有的上述情況,都一定要重新治療;應該是說上述情況經過醫師鑑別診斷,而有潛在、或已經有感染的風險。 3. 您的這顆牙齒牙冠部分,有新的蛀牙產生〈次級蛀牙〉、補牙的材料崩落一陣子、或牙冠斷裂…等。這些可能讓感染源、細菌滲漏至根管系統裡,造成原本已經清潔過的根管系統,再一次受到感染。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時候您可能會如上述 1. 會感覺到不舒服;或是上述 2. 沒有任何不舒服。所以,無論您有沒有不舒服,都需要經過醫師鑑別診斷後,若可能存在與牙髓相關的感染,則建議重新根管治療。 本篇六個主題 主題一 | 什麼是根管〈牙神經〉? 主題二 | 為什麼要根管治療? 主題三 | 是不是初次〈第一次〉根管治療遇到特殊情況,所以才需重新根管治療呢? 主題四 | 什麼是重新〈第二次〉根管治療? 主題五 | 重新〈第二次〉根管治療大致流程有哪些? 主題六 | 重新根管治療前的預防以及治療後後的注意事項 主題一 | 什麼是根管〈牙神經〉? 牙齒與其身體的組織或器官不太一樣,因為牙齒是屬於一種封閉的結構,外面一層層是很硬的牙釉質、牙本質、牙骨質結構;裡面是一個空腔我們稱之為牙髓腔。 這個空腔裡面的內容物,我們統稱為牙髓組織,其中大致包含有神經、血管、淋巴以及其他的附屬組織。 這牙髓組織負責我們牙齒的一部分感覺、及給予牙齒養分、防衛、生長的一些功能。這些神經、血管、淋巴以及其他的組織是由頭顱部分的神經、血管、淋巴分枝而來,並由牙齒最尖端的開口(我們稱之為根尖孔)進入到牙髓腔裡面。 以現在的觀點,我們不只是把神經看成單一個體,而是把上述的牙髓組織以及牙本質視為一個密不可分的一個大的複合單元,我們稱之為「牙髓–牙本質複合系統」。這種複合系統,非常複雜,仍有太多的未知數等待學者們去一一發現。 所以,以往俗稱的抽神經,現在應該稱之為對於生病的「牙髓–牙本質複合系統」處置。當然,這些文謅謅的用詞,還是被簡化為「牙髓治療」或「根管治療」。《抽神經、拔神經不是牙髓治療嗎?》 主題二 | 為什麼要根管治療當我們牙齒因為蛀牙、嚴重牙周病、外傷、牙根吸收…等。造成牙髓–牙本質複合系統〈牙神經〉生病、感染。 而根管治療,就是盡可能地移除我們生病或是受感的牙髓–牙本質複合系統〈牙神經〉,讓我們身體的自然修復能力,來讓這些生病的牙齒,恢復功能,好讓這牙齒可以在口腔內繼續為您服務。 然而,根管治療大致可以包含非手術根管治療〈初次、重新根管治療〉,與手術性根管治療〈牙根尖切除手術、自體齒移植、蓄意在植、拔牙〉。請看我為您簡介的:簡單七篇讓您了解根管治療。 主題三 | 是不是初次〈第一次〉根管治療遇到特殊情況,所以才需重新根管治療呢?●根據一些文獻顯示,依照標準流程的非手術性的根管治療也有 80%~95% 成功率。 但是,仍然有機會在重新根管治療。例如,牙齒內部根管系統太複雜,受限於當時的治療技術、儀器、環境,以及當時醫療水準的極限;或是狹窄、鈣化、或彎曲的根管,C 型根管系統,變異的側根管,鰭狀區…等。 ●某些困難根管治療部分,需要數次的約診時間才有辦法完成;但有的時候,病人種種因素〈搬家、換工作地點、太忙忘了、經過初步處理後不太會痛就不想去看、病人本身害怕看牙齒,去過一次就不想去了、觀念認知差異以為只要去一次就可以…等。〉而未依照約診時間而去完成後續處置。 這種情況,不只是初次根管治療尚未告一段落,很有可能疾病隨著時間越來越惡化,需要重新根管治療、甚至病入膏肓無法挽救,必須拔牙。 ●牙冠部分的密封狀態遭到破壞,以至於細菌、養分侵入原本已經處置過的根管系統,進而讓此再次感染。補的東西破碎、脫落。牙套掉了、次級蛀牙、牙冠斷裂、垂直牙根縱裂。 以上 3 點,是我們在初次根管治療時遇到的情況,所以經過醫師的評估才有接下來的重新根管治療〈第二次〉的可能的處置。 主題四 | 什麼是重新〈第二次〉根管治療根據美國牙髓病學會〈AAE〉的定義:重新非手術根管治療,是指從牙齒上清除根管充填材料,然後清潔,修型,以及根管充填。 看到這定義,這與初次非手術根管治療步驟幾乎沒有差多少,就差在「清除根管充填材料」,因為初次根管治療前,是還沒有被除理過的,所以也不會有根管充填材料在裡面。 主題五 | 重新〈第二次〉根管治療大致流程有哪些重新根管治療前,醫師會審慎評估、鑑別診斷需要重新根管治療的牙齒。而且,醫師與病人充分溝通討論,雙方接受根管重新再治療後,才會開始接下來幾個步驟: 1. 移除牙冠首先,因為非手術性的根管治療或重新治療,都必須從牙冠的開進入。 另外,移除牙冠後,可以檢視整個牙冠部位的齒質結構,是不是適合未來牙套、贋復重建。 以及,移除牙冠後,可以確實清除牙冠部位的感染源,像是蛀牙。 2. 移除柱心部分牙齒,因當初疾病的原因,而移除感染源後,本身結構較差的關係,必須使用柱心來協助後續的牙套重建。而這柱心是建立在,牙髓腔以及根管中。 移除柱心後,醫師會再次評估剩餘的牙齒本質,是否足夠未來的重建、以及檢視是否有牙根裂、或其它情況。 在這個時候,醫師也許會使用放大的工具、根管超音波、以及其它特殊器械來協助處置;例如,放大眼鏡、牙科顯微鏡、柱心移除系統…等。 3. 移除根管系統內的充填物像是之前我們提到的根管充填使用的材料、MTA、或是其它阻塞物…等。 當然,醫師也許會使用特殊器械、放大工具、以及超音波器械協助。 4. 清潔根管系統與初次〈第一次〉非手術性根管治療原則一樣;而在特殊器械、放大工具、以及超音波器械協助下,或許能夠解決前一次遭遇的困難。例如,彎曲、狹窄、鈣化、額外側根管、複雜根管系統、異物阻塞…等。 當然,不是使用特殊工具就一定能夠百分百解決前一次的困難,但這些能夠提高可能性,以及發揮最大的醫療極限。 5. 療程告一段落在清潔完畢後,再一次的根管封填,並後續觀察,以及牙套、贋復物的製作。 主題六 | 重新根管治療前的預防、及治療後後的四點注意事項當您的牙齒接受過根管治療後,幾使在統計上有蠻高的成功率,但以下幾點是您自己可以掌控並注意的。 1. 良好修復根管治療完的牙齒,無論是初次或是重新治療後,「密封」是避免感染源、細菌再度侵入已經處理過的神經管。 而,密封的品質對於這一顆牙齒的預後、使用年限,扮演絕對重要的角色;其中,又以良好的修復、優質的牙套、贋復物,才能確保牙冠部位達到優質的密封。 ●點選看詳細:根管治療〈抽神經〉後牙齒沒做牙套;就像騎摩托車沒戴安全帽一樣的危險! 2. 勤奮清潔口腔清潔已經是老生常談的事了,不管牙齒有沒有做任何治療,病友對自我的牙齒最大的負責任就是,用對潔牙方法、勤奮清潔;不要等到牙齒生病才知道牙齒健康的可貴。 合適且恰當的口腔清潔,永遠都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這可以避免二次蛀牙,以及因為蛀牙而破壞牙冠部分的密封。 3. 適當使用請記得,牙齒需要到接受初次根管治療時,表示本身這顆牙齒就已經是生病或有問題的牙齒;更何況接受重新根管治療。也就是說,在重新根管治療之前的先天條件就已經沒那麼好,而處置的牙齒,要非常小心使用,減少牙裂風險。 吃東西,是牙齒最主要的功能。所以較硬的、脆的食物要特別留意;尤其是軟中帶硬的食物要特別小心〈百香果、芭樂心…等〉。 4. 定期回診醫師會依照臨床口內狀況、X 光影像、病人的主訴、病史來追蹤您曾經做過根管治療處置的牙齒。 因為有定期檢查的好處,當有些微變化的時候,醫師會與您商量後續的治療計畫;例如非手術性的重新治療,手術性的介入,拔牙…等。 重新根管治療。結語對於根管的重新治療來說,經過審慎的鑑別診斷、治療計畫以及處置後,根據一些實驗的統計,也有 70% 的成功率。 然而「以精細的根管治療,幫助患者保留自然牙」,這個標語是我們的中華民國牙髓病學會的精神,這也是我們醫師的中心價值。 我們會盡全力幫助患者保留能夠留的牙齒;即使有太多主客觀非人力可及的因素存在,我們仍會秉持我們的理念。 PTT資料 https://www.ptt.cc/bbs/teeth_salon/M.1447206627.A.1E4.html 利益與影響 → 開放臨床實驗可促進國內牙齒再生醫學、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成熟,進而推行上市。 → 國外諸多研究顯示,再生牙技術比起植牙可大幅縮短術後恢復期,更可避免排斥、感染、鬆脫等問題。 → 國人牙周病比率高達八九成,嚴重影響牙周健康,造成牙齦、齒槽骨萎縮,進而造成牙齒脫落,目前主要治療方式為縫補牙齦、自體移植補骨等手術,時間相當長,對患者心理與財務上都造成極大負擔,牙周問題也嚴重影響老年人口健康與生活品質,加速牙齒再生、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上市,將可嘉惠極大多數民眾,解決各種延伸問題。 期盼未來缺牙、牙周萎縮的民眾都能再次「長」出一口好牙,邀請大家一起倡議!

利益與影響

開放人體臨床試驗,可加速國內牙齒再生技術進展, 提供蛀牙、先天缺牙、意外斷牙、牙周萎縮患者更快速、更穩固的治療選擇! 近幾年國際上牙齒、齒槽骨再生技術時有所聞,美國、日本、英國都已有重大突破,朝著臨床、上市發展,讓缺牙、牙周病患者能免去免去植牙手術之苦,縮短治療復原期。 而台灣呢? 早在2007年,台大研究團隊已透過「牙齒自體細胞再生」技術,成功讓迷你豬長出新牙。 (從迷你豬口中取得牙胚細胞,經培養後再植入原迷你豬的牙槽骨中,已成功地長出與迷你豬的牙齒一樣大小的牙齒。利用支架亦能再生具有牙本質、牙髄、牙骨質與牙周膜等如同牙根一樣的結構。 資料來源:牙齒幹細胞於再生醫學之應用) 十多年過後,多家公私立大學、醫院、生技公司也紛紛投入研究。(例如:注射組織工程骨重建齒槽骨擴大術、幹細胞應用於口腔顎骨重建技術開發) 然而,因為政策限制,尚未開放人體臨床試驗,阻礙了國內牙醫再生技術發展,諸多飽受缺牙、牙床萎縮所苦的患者,只能遙遙無期的等待。(據健保署統計,國人罹患牙周病比例高達八九成,超過半數人擁有假牙、植牙,年紀增長比率大幅提升。) 英國 蛀牙可再生 就靠海綿球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科學家曾發表一項研究,用膠原海綿球沾上藥物放入蛀牙洞,刺激牙髓幹細胞,進而分化產生生齒細胞,促使牙本質生長,重新長成好牙;而且綿球可自然分解,比現在普遍採用的固態填充物更好。 最有趣的是,該藥物Tideglusib原本是用來緩解多種神經性疾病如帕金森症、阿茲海默症的試驗用藥,沒想到竟在牙科領域有不同貢獻。 牙體表面損傷或細菌感染後,內部柔軟的牙髓會暴露出來。為了避免更嚴重的感染,牙齒會分泌一層薄薄的牙質,封住牙髓,但這種天然的再生機制還不足以有效地修復較大的空洞。 目前牙醫普遍使用人造黏合劑,例如含鈣、矽等礦物成分產品,來填補坑坑洞洞的爛牙,但這些成分會留在牙體裡且無法分解,易增加感染機會,也可能受侵蝕或剝落。參與研究的倫敦國王學院顱面發育與幹細胞生物學教授Paul Sharpe表示,補牙沒什麼不好,但若能自我修復會更好。 利用幹細胞技術 短短9週再生新牙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齒科學院教授Jeremy Mao的一項研究,則是能夠讓牙齒培養縮短到大約9週。關鍵就是讓幹細胞附著在塗有生長因子的3D支架,幫助幹細胞在活體上生長更順利,實現牙齒再生 植入患者口腔的3D支架是以天然材料製成的,將支架放置在失去牙齒的牙洞內後,支架和它周圍的牙洞組織會隨時間逐漸融合,侵入性更小,是目前傳統植牙手術無法比擬的。 隨著幹細胞研究與應用越來越多,牙齒再生不再那麼遙不可及,研究若能進行具規模的人體實驗,或許未來蛀牙不用再考慮補牙、植牙,新技術有機會使原牙再生,免去拔牙之苦,也省下後續做假牙的大筆費用。 植牙帶來的問題 事實上,植牙能用多久,就跟「健康的牙能用多久」,甚至「人能活多久」是一樣難以回答的。這與每個人原先狀況、疾病程度、破壞程度、重建後程度等多種因素息息相關,再加上病人的保養狀況也有很大影響。 我們應將植牙視為「重建牙齒咬合功能」的一種選項,既然是一種選項,就會有好處與不盡完美之處。好處在於植牙的咬合狀態跟真牙相近,能增加牙齒顆數,分擔現有牙齒承受的力量。此外,植牙有多種套件,包括能增加固著力的半固定式活動假牙,也能成為單顆植牙、多顆植牙、牙橋式植牙,甚至全口重建等基石,就像是樂高積木一樣能組合出不同功能。 植牙麻煩的地方則是需要進行手術,雖然以現今醫療技術而言,手術過程及術後不會有太多不適,但是仍可能會因病患狀況不同而需要做其它手術,例如大範圍的補骨手術、鼻竇增高術等。另一方面,植牙治療期比一般較傳統牙橋與活動假牙長,通常需等待3~6個月才能正常使用。 以下為3種常見會影響植牙使用期限的情況: 1.病人本身條件 包括全身身體狀況、系統疾病等干擾,像是未治療的重度糖尿病病患植牙失敗的風險較高。而系統疾病經過良好治療,可大幅減少植牙失敗率,所以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接受植牙。 2.咬合過重或有磨牙習慣 植牙與骨頭之間為剛性連結(醫療上稱為骨整合),可以使植牙承受很大的咬合壓力,但是長期不當的咬合壓力,會直接作用在此介面,使得植牙與骨頭間的鏈結被破壞,進而導致植牙喪失。有磨牙習慣的患者需定期追蹤咬合或配戴咬合板分散咬合壓力,增加植牙的穩定性與使用期限。 (植牙與真牙差別在於牙周膜。真牙與齒槽骨之間有可調整咬合承受力的牙周膜,但是植牙沒有。植牙與齒槽骨之間為剛性連接,給了植體強大的咬合承受力,卻少了自我調整的能力。圖片來源:徐振祥提供) 3.牙周病: 對於牙周病患者來說,在植牙手術之前是否已接受完整的牙周病治療,相當重要,因為牙周病治療往往比植牙更複雜耗時,容易被省略,如果沒有徹底治療牙周病,將大幅提高未來植牙失敗率。 我曾遇過病患不想接受牙周病治療,而是希望把牙齒拔掉後,用植牙去對抗牙周病就好。這是錯誤的做法,容易導致植牙失敗,甚至因此讓許多人對植牙產生負面觀感。 植牙發明人Branemark教授有句名言:「沒有人睡覺的時候,該把牙齒放在床頭的杯子裡。」牙醫師的使命是盡量讓每個患者都擁有固定的假牙,所以不僅要在植牙前控制好危險因子,完成植牙後,患者也要與醫師合作保養植牙,這樣你的植牙才可以跟你一起「呷百二」(台語,意指健康活到老)。 根管治療 根管治療重新處理一次?﹞ ﹝為什麼我這顆很久以前抽過神經的牙齒,也不會痛,沒什麼感覺,醫師要我根管二次治療、二次根管治療?﹞ ﹝是不是以前根管治療過的牙齒,都要重新抽神經呢?﹞ 先說結論:直接回答問題曾經根管治療〈曾經抽神經〉的牙齒,建議重新根管治療可能三大原因如下: 1. 您有不舒服的時:例如會痛、咬痛、悶痛、牙肉長膿包…等;經過醫師鑑別診斷,與根管問題有關時。 2. 您沒有任何不舒服:●但是在例行 X 光片拍攝,發現牙齒根尖周圍有黑影〈注意:只憑藉 X 光有黑影,不能代表有疾病喔〉。並且,經過醫師鑑別診斷後,確實可能存在與牙髓相關的感染。 ●但需要做假牙、嵌體時;經過醫師鑑別診斷,發現這顆牙有牙根吸收、額外根管、鈣化根管、牙齒根尖周圍有黑影穿孔、牙裂…等;正在進行中的問題,則可能需要重新根管治療。 但,請不要誤解,不是所有的上述情況,都一定要重新治療;應該是說上述情況經過醫師鑑別診斷,而有潛在、或已經有感染的風險。 3. 您的這顆牙齒牙冠部分,有新的蛀牙產生〈次級蛀牙〉、補牙的材料崩落一陣子、或牙冠斷裂…等。這些可能讓感染源、細菌滲漏至根管系統裡,造成原本已經清潔過的根管系統,再一次受到感染。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時候您可能會如上述 1. 會感覺到不舒服;或是上述 2. 沒有任何不舒服。所以,無論您有沒有不舒服,都需要經過醫師鑑別診斷後,若可能存在與牙髓相關的感染,則建議重新根管治療。 本篇六個主題 主題一 | 什麼是根管〈牙神經〉? 主題二 | 為什麼要根管治療? 主題三 | 是不是初次〈第一次〉根管治療遇到特殊情況,所以才需重新根管治療呢? 主題四 | 什麼是重新〈第二次〉根管治療? 主題五 | 重新〈第二次〉根管治療大致流程有哪些? 主題六 | 重新根管治療前的預防以及治療後後的注意事項 主題一 | 什麼是根管〈牙神經〉? 牙齒與其身體的組織或器官不太一樣,因為牙齒是屬於一種封閉的結構,外面一層層是很硬的牙釉質、牙本質、牙骨質結構;裡面是一個空腔我們稱之為牙髓腔。 這個空腔裡面的內容物,我們統稱為牙髓組織,其中大致包含有神經、血管、淋巴以及其他的附屬組織。 這牙髓組織負責我們牙齒的一部分感覺、及給予牙齒養分、防衛、生長的一些功能。這些神經、血管、淋巴以及其他的組織是由頭顱部分的神經、血管、淋巴分枝而來,並由牙齒最尖端的開口(我們稱之為根尖孔)進入到牙髓腔裡面。 以現在的觀點,我們不只是把神經看成單一個體,而是把上述的牙髓組織以及牙本質視為一個密不可分的一個大的複合單元,我們稱之為「牙髓–牙本質複合系統」。這種複合系統,非常複雜,仍有太多的未知數等待學者們去一一發現。 所以,以往俗稱的抽神經,現在應該稱之為對於生病的「牙髓–牙本質複合系統」處置。當然,這些文謅謅的用詞,還是被簡化為「牙髓治療」或「根管治療」。《抽神經、拔神經不是牙髓治療嗎?》 主題二 | 為什麼要根管治療當我們牙齒因為蛀牙、嚴重牙周病、外傷、牙根吸收…等。造成牙髓–牙本質複合系統〈牙神經〉生病、感染。 而根管治療,就是盡可能地移除我們生病或是受感的牙髓–牙本質複合系統〈牙神經〉,讓我們身體的自然修復能力,來讓這些生病的牙齒,恢復功能,好讓這牙齒可以在口腔內繼續為您服務。 然而,根管治療大致可以包含非手術根管治療〈初次、重新根管治療〉,與手術性根管治療〈牙根尖切除手術、自體齒移植、蓄意在植、拔牙〉。請看我為您簡介的:簡單七篇讓您了解根管治療。 主題三 | 是不是初次〈第一次〉根管治療遇到特殊情況,所以才需重新根管治療呢?●根據一些文獻顯示,依照標準流程的非手術性的根管治療也有 80%~95% 成功率。 但是,仍然有機會在重新根管治療。例如,牙齒內部根管系統太複雜,受限於當時的治療技術、儀器、環境,以及當時醫療水準的極限;或是狹窄、鈣化、或彎曲的根管,C 型根管系統,變異的側根管,鰭狀區…等。 ●某些困難根管治療部分,需要數次的約診時間才有辦法完成;但有的時候,病人種種因素〈搬家、換工作地點、太忙忘了、經過初步處理後不太會痛就不想去看、病人本身害怕看牙齒,去過一次就不想去了、觀念認知差異以為只要去一次就可以…等。〉而未依照約診時間而去完成後續處置。 這種情況,不只是初次根管治療尚未告一段落,很有可能疾病隨著時間越來越惡化,需要重新根管治療、甚至病入膏肓無法挽救,必須拔牙。 ●牙冠部分的密封狀態遭到破壞,以至於細菌、養分侵入原本已經處置過的根管系統,進而讓此再次感染。補的東西破碎、脫落。牙套掉了、次級蛀牙、牙冠斷裂、垂直牙根縱裂。 以上 3 點,是我們在初次根管治療時遇到的情況,所以經過醫師的評估才有接下來的重新根管治療〈第二次〉的可能的處置。 主題四 | 什麼是重新〈第二次〉根管治療根據美國牙髓病學會〈AAE〉的定義:重新非手術根管治療,是指從牙齒上清除根管充填材料,然後清潔,修型,以及根管充填。 看到這定義,這與初次非手術根管治療步驟幾乎沒有差多少,就差在「清除根管充填材料」,因為初次根管治療前,是還沒有被除理過的,所以也不會有根管充填材料在裡面。 主題五 | 重新〈第二次〉根管治療大致流程有哪些重新根管治療前,醫師會審慎評估、鑑別診斷需要重新根管治療的牙齒。而且,醫師與病人充分溝通討論,雙方接受根管重新再治療後,才會開始接下來幾個步驟: 1. 移除牙冠首先,因為非手術性的根管治療或重新治療,都必須從牙冠的開進入。 另外,移除牙冠後,可以檢視整個牙冠部位的齒質結構,是不是適合未來牙套、贋復重建。 以及,移除牙冠後,可以確實清除牙冠部位的感染源,像是蛀牙。 2. 移除柱心部分牙齒,因當初疾病的原因,而移除感染源後,本身結構較差的關係,必須使用柱心來協助後續的牙套重建。而這柱心是建立在,牙髓腔以及根管中。 移除柱心後,醫師會再次評估剩餘的牙齒本質,是否足夠未來的重建、以及檢視是否有牙根裂、或其它情況。 在這個時候,醫師也許會使用放大的工具、根管超音波、以及其它特殊器械來協助處置;例如,放大眼鏡、牙科顯微鏡、柱心移除系統…等。 3. 移除根管系統內的充填物像是之前我們提到的根管充填使用的材料、MTA、或是其它阻塞物…等。 當然,醫師也許會使用特殊器械、放大工具、以及超音波器械協助。 4. 清潔根管系統與初次〈第一次〉非手術性根管治療原則一樣;而在特殊器械、放大工具、以及超音波器械協助下,或許能夠解決前一次遭遇的困難。例如,彎曲、狹窄、鈣化、額外側根管、複雜根管系統、異物阻塞…等。 當然,不是使用特殊工具就一定能夠百分百解決前一次的困難,但這些能夠提高可能性,以及發揮最大的醫療極限。 5. 療程告一段落在清潔完畢後,再一次的根管封填,並後續觀察,以及牙套、贋復物的製作。 主題六 | 重新根管治療前的預防、及治療後後的四點注意事項當您的牙齒接受過根管治療後,幾使在統計上有蠻高的成功率,但以下幾點是您自己可以掌控並注意的。 1. 良好修復根管治療完的牙齒,無論是初次或是重新治療後,「密封」是避免感染源、細菌再度侵入已經處理過的神經管。 而,密封的品質對於這一顆牙齒的預後、使用年限,扮演絕對重要的角色;其中,又以良好的修復、優質的牙套、贋復物,才能確保牙冠部位達到優質的密封。 ●點選看詳細:根管治療〈抽神經〉後牙齒沒做牙套;就像騎摩托車沒戴安全帽一樣的危險! 2. 勤奮清潔口腔清潔已經是老生常談的事了,不管牙齒有沒有做任何治療,病友對自我的牙齒最大的負責任就是,用對潔牙方法、勤奮清潔;不要等到牙齒生病才知道牙齒健康的可貴。 合適且恰當的口腔清潔,永遠都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這可以避免二次蛀牙,以及因為蛀牙而破壞牙冠部分的密封。 3. 適當使用請記得,牙齒需要到接受初次根管治療時,表示本身這顆牙齒就已經是生病或有問題的牙齒;更何況接受重新根管治療。也就是說,在重新根管治療之前的先天條件就已經沒那麼好,而處置的牙齒,要非常小心使用,減少牙裂風險。 吃東西,是牙齒最主要的功能。所以較硬的、脆的食物要特別留意;尤其是軟中帶硬的食物要特別小心〈百香果、芭樂心…等〉。 4. 定期回診醫師會依照臨床口內狀況、X 光影像、病人的主訴、病史來追蹤您曾經做過根管治療處置的牙齒。 因為有定期檢查的好處,當有些微變化的時候,醫師會與您商量後續的治療計畫;例如非手術性的重新治療,手術性的介入,拔牙…等。 重新根管治療。結語對於根管的重新治療來說,經過審慎的鑑別診斷、治療計畫以及處置後,根據一些實驗的統計,也有 70% 的成功率。 然而「以精細的根管治療,幫助患者保留自然牙」,這個標語是我們的中華民國牙髓病學會的精神,這也是我們醫師的中心價值。 我們會盡全力幫助患者保留能夠留的牙齒;即使有太多主客觀非人力可及的因素存在,我們仍會秉持我們的理念。 PTT資料 https://www.ptt.cc/bbs/teeth_salon/M.1447206627.A.1E4.html 利益與影響 → 開放臨床實驗可促進國內牙齒再生醫學、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成熟,進而推行上市。 → 國外諸多研究顯示,再生牙技術比起植牙可大幅縮短術後恢復期,更可避免排斥、感染、鬆脫等問題。 → 國人牙周病比率高達八九成,嚴重影響牙周健康,造成牙齦、齒槽骨萎縮,進而造成牙齒脫落,目前主要治療方式為縫補牙齦、自體移植補骨等手術,時間相當長,對患者心理與財務上都造成極大負擔,牙周問題也嚴重影響老年人口健康與生活品質,加速牙齒再生、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上市,將可嘉惠極大多數民眾,解決各種延伸問題。 期盼未來缺牙、牙周萎縮的民眾都能再次「長」出一口好牙,邀請大家一起倡議!

附議數量

42

附議門檻

5000

提送日期

2020-02-21 00:24:15

關注數量

15

留言數量

0

googleAnalytics

提議者

F

根據名稱 開放 幹細胞再生牙 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 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3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開放 幹細胞再生牙 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 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

開放「幹細胞再生牙、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提送日期: 2019-10-18 23:43:41 | 提議者: | 附議數量: 17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 開放臨床實驗可促進國內牙齒再生醫學、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成熟,進而推行上市。 → 國外諸多研究顯示,再生牙技術比起植牙可大幅縮短術後恢復期,更可避免排斥、感染、鬆脫等問題。 → 國人... | 提議內容: 開放人體臨床試驗,可加速國內牙齒再生技術進展, 提供蛀牙、先天缺牙、意外斷牙、牙周萎縮患者更快速、更穩固的治療選擇! 近幾年國際上牙齒、齒槽骨再生技術時有所聞,美國、日本、英國都已有重大突破...

@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點子(行政院版本)

開放「幹細胞再生牙、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提送日期: 2020-11-11 01:24:43 | 提議者: white | 附議數量: 51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開放臨床實驗可促進國內牙齒再生醫學、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成熟,進而推行上市。 → 國外諸多研究顯示,再生牙技術比起植牙可大幅縮短術後恢復期,更可避免排斥、感染、鬆脫等問題。 → 國人牙周... | 提議內容: 近幾年國際上牙齒、齒槽骨再生技術時有所聞,美國、日本、英國都已有重大突破,朝著臨床、上市發展,讓缺牙、牙周病患者能免去免去植牙手術之苦,縮短治療復原期。 而台灣呢? 早在2007年,台大研究...

@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點子(行政院版本)

開放「幹細胞再生牙、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拜託有人看到 多多附議

提送日期: 2020-07-18 02:16:08 | 提議者: 發明 | 附議數量: 84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影響牙醫賺錢的管道 這個是趨勢 現在只有哥倫比牙 在人的身上實驗成功 希望人不是只為了錢 來阻擋 這項技術 | 提議內容: 現在很多人牙齒都裝假牙 如果可以用成真牙 可以減少很多人的痛楚 希望可以開放真人實驗

@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點子(行政院版本)

開放「幹細胞再生牙、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提送日期: 2019-10-18 23:43:41 | 提議者: | 附議數量: 17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 開放臨床實驗可促進國內牙齒再生醫學、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成熟,進而推行上市。 → 國外諸多研究顯示,再生牙技術比起植牙可大幅縮短術後恢復期,更可避免排斥、感染、鬆脫等問題。 → 國人... | 提議內容: 開放人體臨床試驗,可加速國內牙齒再生技術進展, 提供蛀牙、先天缺牙、意外斷牙、牙周萎縮患者更快速、更穩固的治療選擇! 近幾年國際上牙齒、齒槽骨再生技術時有所聞,美國、日本、英國都已有重大突破...

@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點子(行政院版本)

開放「幹細胞再生牙、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提送日期: 2020-11-11 01:24:43 | 提議者: white | 附議數量: 51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開放臨床實驗可促進國內牙齒再生醫學、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成熟,進而推行上市。 → 國外諸多研究顯示,再生牙技術比起植牙可大幅縮短術後恢復期,更可避免排斥、感染、鬆脫等問題。 → 國人牙周... | 提議內容: 近幾年國際上牙齒、齒槽骨再生技術時有所聞,美國、日本、英國都已有重大突破,朝著臨床、上市發展,讓缺牙、牙周病患者能免去免去植牙手術之苦,縮短治療復原期。 而台灣呢? 早在2007年,台大研究...

@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點子(行政院版本)

開放「幹細胞再生牙、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拜託有人看到 多多附議

提送日期: 2020-07-18 02:16:08 | 提議者: 發明 | 附議數量: 84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影響牙醫賺錢的管道 這個是趨勢 現在只有哥倫比牙 在人的身上實驗成功 希望人不是只為了錢 來阻擋 這項技術 | 提議內容: 現在很多人牙齒都裝假牙 如果可以用成真牙 可以減少很多人的痛楚 希望可以開放真人實驗

@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點子(行政院版本)

[ 搜尋所有 開放 幹細胞再生牙 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 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 ]

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點子(行政院版本)』資料集內搜尋:


與開放「幹細胞再生牙、齒槽骨細胞治療技術」進行人體臨床試驗同分類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點子(行政院版本)

法律判定性別改以「心理性別」為準,而非「生物性別」

提送日期: 2021-03-26 14:26:57 | 提議者: 凜沁夜羽 | 附議數量: 18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讓每個人都能自己決定要當什麼性別,而不用真的去變性,男生走在路上用可愛娃娃的手機殼也不用被社會歧視。 | 提議內容: 例如: * 男生要服兵役,女生不用 * 男生要跑1600公尺,女生只要跑800公尺 * 夜店經常男生要500元,女生若穿短裙就免費 * 現在雖已允許同性婚姻,但是兩個人的性別似乎會影響是否可以...

許多交通規則改為每天6至24時有效

提送日期: 2021-03-26 14:44:13 | 提議者: 凜沁夜羽 | 附議數量: 4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0到6時幾乎沒有車,也沒有公車要走專用道,在這個時段會出事的機率很低,實在沒有必要去禁止紅燈右轉什麼的,而且要考機車駕照的人也能利用這個時段練習騎機車而不觸法 | 提議內容: 例如: * 每日0到6時,准許紅燈右轉(只適用於最右側車道的車) * 每日0到6時,所有道路無速度限制 * 每日0到6時,紅線與黃線均可久停(除了消防車24小時出入口以外) * 每日0到6時,...

軍事訓練役

提送日期: 2021-03-26 16:33:14 | 提議者: xuan | 附議數量: 4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既然稱作軍事訓練役為什麼和一年以上義務役的訓練方式一樣?近年來不管在社會或網路上男女為了兵役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同樣是應屆畢業生的男女為什麼男生就得為了等兵單當兵浪費一年的時間女生卻可以提早進入職場獲得... | 提議內容: 廢除暑期二階段軍事訓練役,在台灣設立相當數量的軍事學校,大學畢業不分男女於軍事學校接受國防知識和體能訓練。

國中和高中生,除了段考其餘時間都禁止考試

提送日期: 2021-03-26 16:35:59 | 提議者: Haoning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這樣實施的話,學生會比較輕鬆,彈性空間也較大,會比較有效率 | 提議內容: 一直考試不見得會比較好,反而會有反效果,所以建議除了段考時間以外都不准考試

當兵不要強制(包含替代役)

提送日期: 2021-03-26 18:12:27 | 提議者: 凜沁夜羽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很多人都不想當兵,但是就因為生在台灣而非當不可,不然就要服替代役,當兵的時候幾乎跟坐牢沒兩樣,如果台灣跟歐美一樣是募兵制,不僅他們就不用被強制做他們不想做的事,他們又沒有錯,而且這樣還能讓台灣跟國際接... | 提議內容: 目前歐美都是募兵制,都沒有強制當兵,也沒有規定沒當兵的人必須服替代役,但是台灣的當兵仍然是強制的,不服兵役就要服替代役,所以我希望台灣也可以跟歐美一樣,不要強制服兵役,也不要規定不服兵役的人就要服替代...

廢除代用國中

提送日期: 2021-03-26 21:40:16 | 提議者: 屢敗的魔法師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讓學生回流至公立國中以避免公立國中因少子化倒閉造成教職員無學生可教的情況。 | 提議內容: 教育部每年耗資數億新臺幣經費補助公辦私營之代用國中,有圖利私校之虞,致使代用國中續留與否引發爭論。2015年時,時任雲林縣縣長李進勇即指出:代用國中「考量時代需求不同,將確實檢討是否有存在必要」。臺南...

慢車不靠右及機車未依規定兩段左轉修法加重罰則

提送日期: 2021-03-27 00:40:59 | 提議者: 阿榮 | 附議數量: 1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對於慢車不靠右行,以及機車未依規定兩段左轉的違規行為,政府必需修法加重罰則,嚴加取締,保障大眾行的安全。 | 提議內容: 交通違規層出不窮,尤其慢車不靠右行佔快車道,以及機車未依規定兩段左轉這些類危險駕駛,常常造成嚴重傷亡。

高空作業不綁安全扣環公司重罰且相關作業人員及負責人付法律責任

提送日期: 2021-03-27 00:44:59 | 提議者: 阿榮 | 附議數量: 19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相關單位應該修法加重法律責任,且重罰不落實綁安全扣環的公司行號,政府應該定期檢查所有高空作業各相關公司行號的員工,定期檢查工作場所,工地案場,施工地點有無落實綁安全扣環,若查到沒有落實該公司及承包商依... | 提議內容: 許多營造建築工人、高架軌道、高架橋、空調技師、拉線人員、高壓電維修人員、外牆清洗...等等需要高空作業的技術工人或公司本身,常常嫌繁瑣或其他因素而不對員工落實綁安全扣環,員工於工作時玩命,若萬一真發生...

國三往國五的路程增加引道提供離開

提送日期: 2021-03-27 07:05:50 | 提議者: 糖糖 | 附議數量: 8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塞車改善,減少排碳量 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 提議內容: 國三往國五路段 連假塞車 假日塞車 活動塞車 但上了國五其實不一定這麼塞 思考過後應是國三往國五路段缺乏引道提供民眾其他的路線選擇

國三高架

提送日期: 2021-03-27 09:58:37 | 提議者: 羅羅 | 附議數量: 14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能有效讓開長途的車輛避開經常擁塞路段 | 提議內容: 建議國三架設土城至龍潭高架路段,類似國一五楊高架路段分散車流,每到假日或上下班車潮過多,希望能因此改善土城至龍潭的車流量。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因境外移入日益嚴峻 應禁止移工或暫緩移工來台

提送日期: 2021-03-27 15:19:04 | 提議者: cccooo632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雖然這些移工跟我們一樣有繳健保費,但是一直開放進來一直有頻繁的確診情形發生,治療費用已經慢慢拖垮健保的支出,相信最近的調漲健保費大家應該都很有感,希望大家一起來支持暫緩或禁止確診率高的移工國家 例如:... | 提議內容: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開始,我國雖成功防止社區感染以及境內群聚,但是自從東南亞疫情爆發之後,政府未能有效防止境外移入確診的狀況,經計算我國確診人數破千,但三分二以上均屬境外移工移入,就算該移工持三日內檢驗陰...

把改名原本的3次機會 變成6次機會改名

提送日期: 2021-03-28 13:41:43 | 提議者: 每天被自己的臉被帥醒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幫助民眾用了三次機會用完的無法改名字 一輩子叫鮭魚或者是一輩子教裡原本的名字 現在的鮭魚之亂已經結束了 不過有一些人他的3次機會用完了一輩子鮭魚 可是有人說為了吃鮭魚把自己的名字叫鮭魚有點太可... | 提議內容: 全台灣為了壽司郎的兩天的特別活動吃免費鮭魚之亂 把自己的名字改名鮭魚 還有人改名鮭魚後他3次機會沒有了就無法改回去 一輩子叫鮭魚 希望建議是內政部可以把三次機會變成六次機會改名 讓大家可以把...

萬大樹林線LG05「永和永平國小」改名「永平國小」

提送日期: 2021-03-28 06:09:10 | 提議者: Atm bat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站名不用念那麼長 | 提議內容: 2個名字加在一起真的是累贅,留言區下面很多人提議/按讚改名。

新增親共藝人相關懲罰條款

提送日期: 2021-03-28 11:46:10 | 提議者: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不論個人政治立場如何,皆為我國國民,身為我國國民的一份子都該一起維護國家主權,但是這些親共藝人的存在,對於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安定並無益處,建議立法規範,促使我國國民在行使言論自由的同時也要為自己的言論... | 提議內容: 我國人民不應支持中共政府對台灣的統戰宣傳,更不應參與中國政府政治性活動場合,尤其以演藝圈更為嚴重,因屬公眾人物,倘若為了金錢、名氣發表政治性言論,而易提供我國人民錯誤訊息並造成深遠影響,危害國家安全及...

違停及未兩段開車門嚴加取締重罰及加重法律責任

提送日期: 2021-03-28 11:57:09 | 提議者: 阿榮 | 附議數量: 56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警察單位應該嚴加取締違規停車及未兩段式開車門的危險行為。 政府必需立法、修法加重相關罰則及法律責任,也應鼓勵民眾踴躍檢舉。 安全是全體國人的責任。 | 提議內容: 路上違規停車越來越多,不只造成交通阻塞不順,更可能因車道狹窄而造成他人交通意外。 一些違規停車或臨時停車之駕駛或送貨人員,因圖方便買東西、接送人、送貨或是卸貨...等等需求直接路邊停車,尤其駕駛及駕...

法律判定性別改以「心理性別」為準,而非「生物性別」

提送日期: 2021-03-26 14:26:57 | 提議者: 凜沁夜羽 | 附議數量: 18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讓每個人都能自己決定要當什麼性別,而不用真的去變性,男生走在路上用可愛娃娃的手機殼也不用被社會歧視。 | 提議內容: 例如: * 男生要服兵役,女生不用 * 男生要跑1600公尺,女生只要跑800公尺 * 夜店經常男生要500元,女生若穿短裙就免費 * 現在雖已允許同性婚姻,但是兩個人的性別似乎會影響是否可以...

許多交通規則改為每天6至24時有效

提送日期: 2021-03-26 14:44:13 | 提議者: 凜沁夜羽 | 附議數量: 4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0到6時幾乎沒有車,也沒有公車要走專用道,在這個時段會出事的機率很低,實在沒有必要去禁止紅燈右轉什麼的,而且要考機車駕照的人也能利用這個時段練習騎機車而不觸法 | 提議內容: 例如: * 每日0到6時,准許紅燈右轉(只適用於最右側車道的車) * 每日0到6時,所有道路無速度限制 * 每日0到6時,紅線與黃線均可久停(除了消防車24小時出入口以外) * 每日0到6時,...

軍事訓練役

提送日期: 2021-03-26 16:33:14 | 提議者: xuan | 附議數量: 4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既然稱作軍事訓練役為什麼和一年以上義務役的訓練方式一樣?近年來不管在社會或網路上男女為了兵役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同樣是應屆畢業生的男女為什麼男生就得為了等兵單當兵浪費一年的時間女生卻可以提早進入職場獲得... | 提議內容: 廢除暑期二階段軍事訓練役,在台灣設立相當數量的軍事學校,大學畢業不分男女於軍事學校接受國防知識和體能訓練。

國中和高中生,除了段考其餘時間都禁止考試

提送日期: 2021-03-26 16:35:59 | 提議者: Haoning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這樣實施的話,學生會比較輕鬆,彈性空間也較大,會比較有效率 | 提議內容: 一直考試不見得會比較好,反而會有反效果,所以建議除了段考時間以外都不准考試

當兵不要強制(包含替代役)

提送日期: 2021-03-26 18:12:27 | 提議者: 凜沁夜羽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很多人都不想當兵,但是就因為生在台灣而非當不可,不然就要服替代役,當兵的時候幾乎跟坐牢沒兩樣,如果台灣跟歐美一樣是募兵制,不僅他們就不用被強制做他們不想做的事,他們又沒有錯,而且這樣還能讓台灣跟國際接... | 提議內容: 目前歐美都是募兵制,都沒有強制當兵,也沒有規定沒當兵的人必須服替代役,但是台灣的當兵仍然是強制的,不服兵役就要服替代役,所以我希望台灣也可以跟歐美一樣,不要強制服兵役,也不要規定不服兵役的人就要服替代...

廢除代用國中

提送日期: 2021-03-26 21:40:16 | 提議者: 屢敗的魔法師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讓學生回流至公立國中以避免公立國中因少子化倒閉造成教職員無學生可教的情況。 | 提議內容: 教育部每年耗資數億新臺幣經費補助公辦私營之代用國中,有圖利私校之虞,致使代用國中續留與否引發爭論。2015年時,時任雲林縣縣長李進勇即指出:代用國中「考量時代需求不同,將確實檢討是否有存在必要」。臺南...

慢車不靠右及機車未依規定兩段左轉修法加重罰則

提送日期: 2021-03-27 00:40:59 | 提議者: 阿榮 | 附議數量: 1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對於慢車不靠右行,以及機車未依規定兩段左轉的違規行為,政府必需修法加重罰則,嚴加取締,保障大眾行的安全。 | 提議內容: 交通違規層出不窮,尤其慢車不靠右行佔快車道,以及機車未依規定兩段左轉這些類危險駕駛,常常造成嚴重傷亡。

高空作業不綁安全扣環公司重罰且相關作業人員及負責人付法律責任

提送日期: 2021-03-27 00:44:59 | 提議者: 阿榮 | 附議數量: 19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相關單位應該修法加重法律責任,且重罰不落實綁安全扣環的公司行號,政府應該定期檢查所有高空作業各相關公司行號的員工,定期檢查工作場所,工地案場,施工地點有無落實綁安全扣環,若查到沒有落實該公司及承包商依... | 提議內容: 許多營造建築工人、高架軌道、高架橋、空調技師、拉線人員、高壓電維修人員、外牆清洗...等等需要高空作業的技術工人或公司本身,常常嫌繁瑣或其他因素而不對員工落實綁安全扣環,員工於工作時玩命,若萬一真發生...

國三往國五的路程增加引道提供離開

提送日期: 2021-03-27 07:05:50 | 提議者: 糖糖 | 附議數量: 8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塞車改善,減少排碳量 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 提議內容: 國三往國五路段 連假塞車 假日塞車 活動塞車 但上了國五其實不一定這麼塞 思考過後應是國三往國五路段缺乏引道提供民眾其他的路線選擇

國三高架

提送日期: 2021-03-27 09:58:37 | 提議者: 羅羅 | 附議數量: 14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能有效讓開長途的車輛避開經常擁塞路段 | 提議內容: 建議國三架設土城至龍潭高架路段,類似國一五楊高架路段分散車流,每到假日或上下班車潮過多,希望能因此改善土城至龍潭的車流量。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因境外移入日益嚴峻 應禁止移工或暫緩移工來台

提送日期: 2021-03-27 15:19:04 | 提議者: cccooo632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雖然這些移工跟我們一樣有繳健保費,但是一直開放進來一直有頻繁的確診情形發生,治療費用已經慢慢拖垮健保的支出,相信最近的調漲健保費大家應該都很有感,希望大家一起來支持暫緩或禁止確診率高的移工國家 例如:... | 提議內容: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開始,我國雖成功防止社區感染以及境內群聚,但是自從東南亞疫情爆發之後,政府未能有效防止境外移入確診的狀況,經計算我國確診人數破千,但三分二以上均屬境外移工移入,就算該移工持三日內檢驗陰...

把改名原本的3次機會 變成6次機會改名

提送日期: 2021-03-28 13:41:43 | 提議者: 每天被自己的臉被帥醒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幫助民眾用了三次機會用完的無法改名字 一輩子叫鮭魚或者是一輩子教裡原本的名字 現在的鮭魚之亂已經結束了 不過有一些人他的3次機會用完了一輩子鮭魚 可是有人說為了吃鮭魚把自己的名字叫鮭魚有點太可... | 提議內容: 全台灣為了壽司郎的兩天的特別活動吃免費鮭魚之亂 把自己的名字改名鮭魚 還有人改名鮭魚後他3次機會沒有了就無法改回去 一輩子叫鮭魚 希望建議是內政部可以把三次機會變成六次機會改名 讓大家可以把...

萬大樹林線LG05「永和永平國小」改名「永平國小」

提送日期: 2021-03-28 06:09:10 | 提議者: Atm bat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站名不用念那麼長 | 提議內容: 2個名字加在一起真的是累贅,留言區下面很多人提議/按讚改名。

新增親共藝人相關懲罰條款

提送日期: 2021-03-28 11:46:10 | 提議者: | 附議數量: 0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不論個人政治立場如何,皆為我國國民,身為我國國民的一份子都該一起維護國家主權,但是這些親共藝人的存在,對於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安定並無益處,建議立法規範,促使我國國民在行使言論自由的同時也要為自己的言論... | 提議內容: 我國人民不應支持中共政府對台灣的統戰宣傳,更不應參與中國政府政治性活動場合,尤其以演藝圈更為嚴重,因屬公眾人物,倘若為了金錢、名氣發表政治性言論,而易提供我國人民錯誤訊息並造成深遠影響,危害國家安全及...

違停及未兩段開車門嚴加取締重罰及加重法律責任

提送日期: 2021-03-28 11:57:09 | 提議者: 阿榮 | 附議數量: 56 | 附議門檻: 5000 | 留言數量: 0 | 利益與影響: 警察單位應該嚴加取締違規停車及未兩段式開車門的危險行為。 政府必需立法、修法加重相關罰則及法律責任,也應鼓勵民眾踴躍檢舉。 安全是全體國人的責任。 | 提議內容: 路上違規停車越來越多,不只造成交通阻塞不順,更可能因車道狹窄而造成他人交通意外。 一些違規停車或臨時停車之駕駛或送貨人員,因圖方便買東西、接送人、送貨或是卸貨...等等需求直接路邊停車,尤其駕駛及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