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緊急避難的權利,你有,妳沒有??--女性當兵義務化
- 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點子(行政院版本) @ 國家發展委員會
標題學習緊急避難的權利,你有,妳沒有??--女性當兵義務化的提送日期是2023-05-12 22:28:03, 提議者是新竹青年, 附議數量是93, 附議門檻是5000, 留言數量是0, 利益與影響是柒、女性納入義務役之利益分析 女性納入兵役制度的利益有:第一,性別平等,將女性納入兵役制度,可以消除男女在兵役服務上的性別差異,實現性別平等原則。第二,國家公民責任感,女性有責任參與國家的防衛工作,擔起公民的責任和義務。這有助於加強國民的國家公民责任感,提升社會凝聚力。第三,提高軍隊素質:女性服兵..., 提議內容是壹、論台灣軍事 目前,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存在著長期的政治分歧,兩岸關係一直處於緊張狀態。中國大陸宣稱台灣是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保留使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選項;而台灣主張具有獨立國家之性質,無論內政或外交皆應不受他國所干涉。鑒於如此矛盾與不穩的局勢,台灣的軍事建設一直是其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
publishDate | 2023-05-12 22:24:05 |
網址 | https://join.gov.tw/idea/detail/949d1dab-3018-43f3-9849-33e19a85df19 |
標題 | 學習緊急避難的權利,你有,妳沒有??--女性當兵義務化 |
提議內容 | 壹、論台灣軍事 目前,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存在著長期的政治分歧,兩岸關係一直處於緊張狀態。中國大陸宣稱台灣是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保留使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選項;而台灣主張具有獨立國家之性質,無論內政或外交皆應不受他國所干涉。鑒於如此矛盾與不穩的局勢,台灣的軍事建設一直是其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台灣的軍事力量主要由國軍部隊總兵力27萬,陸軍部隊18萬、海軍部隊4萬、空軍部隊3.5萬、憲兵部隊1.5萬;後備軍人大約350萬人等組成,並在近年來加強了防空、反制電子戰等技術的研發和裝備更新。此外,台灣也積極發展自主國防產業,提升國防產業鏈的自主化程度,以提高國防實力。在國際局勢方面,台灣與美國、日本、澳洲等國家之間保持著緊密的安全關係,加強了互相協助和合作的程度。總之,台灣的軍事情況和國際局勢是複雜而緊張的,台灣政府需要持續加強國防建設和國際交流,以保障國家安全和利益。 貳、台灣現行兵役政策 根據《 兵役法》第一章第一條所言:中華民國男子依法皆有服兵役之義務。目前,台灣的兵役制度是義務役制度,男性公民年滿18歲至36歲皆須服役,女性公民則不在兵役服役之列。根據體能、智力及志願等因素,可分為五種役別,分別為:陸軍、海軍、空軍、國防部警備總部及海岸巡防署。役男有權利選擇自願役、替代役、替代役實施役、志願役、延長役期等役別或役務方式。其中義務,役男必須接受體能、心理及專業能力等方面的測試,並接受初、中、高等教育訓練及國防教育。在服役期間,役男需遵守各項規定及紀律,完成所承擔的任務。 叁、訴求--將符合資格之女性納入義務役之行列 將符合資格之女性納入義務役之行列的理由。第一,平等原則,男女平等是現代社會的普遍價值觀念,將女性納入義務役之行列可以實現男女平等的理念,消除對男女在義務役方面的差異對待。第二,國防需求,現代戰爭已經漸漸地趨向科技化和智能化,需要有多元化的人才,納入女性可以增加國防人才的多樣性和綜合素質,今非昔比,不再要求所有兵種皆須上到戰場,田生具有生理需求之女性可以工作於後線,救護傷兵、研發武器、學習戰略、自我防衛等等。第三,軍事效能,在某些國防領域,女性種種方面表現不亞於男性,例如翻譯、通訊、情報、後勤、醫療等領域,納入女性可以增強國防部隊的軍事效能。第四,社會責任,作為公民,應該承擔保衛國家的責任和義務,而義務役是一種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和貢獻,男女平等的義務役制度可以讓社會責任更加公平地分擔在全體公民之間。 肆、針對反對女性當兵的論述基礎點進行討論 針對「【投票】國防部拒絕了「女生也要當兵」的提案──這是性別平等的倒退嗎?林 芮緹2016-09-23」(有附連結)中所提之四大困境進行商討。四大問題(a~d)+國防部於2016駁回之回覆(e)如下: a. 戰爭和兵役本來就是男性主導的,女性不負有參與義務 回覆:傳統上,戰爭和兵役的確是男性主導的,但現代社會的價值觀已經趨向男女平等,女性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中都有了重要的角色和貢獻。因此,納入女性義務役不僅符合現代社會的價值觀,也是一種體現平等原則的做法。b. 女性的生理上的差異:先天體能差、月經等等,直接判定免役也比較省事 回覆:在現代的戰爭中,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作戰方式的變化,除了需要強壯的身體和高強度的體能的壯士以外,亦需要具備各種技能和能力的人才,如智力、科技、醫療、通訊領域等。在這些方面,女性也可以發揮出其專長和優勢,對於國家和社會的防衛有著不可或缺的貢獻。不用出到戰場,坐在後線進行工作,環境與出社會的辦公室環境並無太大差異。在已排除性別生理因素的情況下,若否定女性不適合於後線,即有歧視或藐視女性工作權之虞。再者,「女性先天體能差」之敘述是不完全正確的。事實上,女性和男性的體能差異並非先天的,而是主要由於生理結構和荷爾蒙水平等因素所造成的。女性通常在肌肉量和骨骼密度方面較男性低,這可能導致女性的力量和耐力較男性差。此外,女性的荷爾蒙水平和心肺功能也可能影響到其體能表現。例如,女性的荷爾蒙水平會影響肌肉的合成和能量代謝,而女性的心肺功能可能較男性差,這也會影響其耐力表現。然而,這並不代表女性就不適合從事體力勞動或運動。事實上,女性可以通過訓練和運動來提高自己的體能表現,並且在某些運動項目中,女性表現甚至可以超越男性。女性參與兵役並不是因為體能上的差異,而是基於平等和公正的原則,每個人都有參與國家安全防衛的義務和權利。 c. 懷孕的義務 回覆:第一、根據The New Lens 關鍵評論「難兄難弟『生不如死』:韓國出生率再創新低,2035年台灣接棒成為全球墊底國家。」台灣近年來國內新生兒的成長數據台灣內政部人口統計數據,國內人口數已經連續三年負成長,2020年台灣國內的出生數為16萬5249人、死亡數17萬3156人,2021年出生數15萬3820人、死亡數18萬3732人。然而到了2022年,全國新生兒的出生數僅為13萬8986人、死亡數20萬7230人,人口一年比一年少。同時,此統計數據也是台灣國內47年來,新生兒出生率創下的最低數值,首度跌破千分之6,2022年共計年出生率約為千分之5.96,比起2021年的千分之6.55,減少1萬4834人。(有附圖表/連結)第二、相關關於懷孕義務役等之實際配套措施於「相關配套措施」處著墨。第三,現代觀念已不再將懷孕生子視為女人的義務,而是可以自我決定之選擇。d. 男性自己不想當為什麼要拖別人下水?改成募兵制就好了 回覆:徵兵制是一種國家實施兵役制度的方式,依據年齡、性別、體格、身心狀況等條件,強制公民在必要時服役。募兵制則是由國家徵求自願參軍的公民,將其納入軍隊體系。全面改為募兵制需要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社會、經濟、政治和國防等方面。一方面,募兵制需要國家提供更高的待遇和更好的福利,以吸引更多的自願參軍者,但這樣也會對國家的財政和經濟造成更大的壓力。另一方面,如果改為全面的募兵制,需要設計良好的招募制度和訓練體系,並提供足夠的激勵措施,讓公民能夠自願參軍。對於是否全面改為募兵制,需要從多方面進行綜合考量,包括國家的財政和經濟狀況、軍隊的需求和建設、公民的意願和參軍條件等方面,需要進一步的探討和討論,不過非本案欲探討之目的。 補充e:國防部否決詞:目前的兵役規定並沒有改變之必要,「現行兵役政策及兵役法規定,並無違反人性尊嚴亦未動搖憲法價值體系之基礎」,並且並不違憲或無法達成保家衛國的意義。並且表示在實施募兵制轉型後就會將女性納入,但「現階段於合憲合法架構下,考量國防實務需要及所需社會資源,無徵集女性國民服兵役需求及修法必要。」 回覆:第一,認為「現行兵役政策及兵役法規定,並無違反人性尊嚴亦未動搖憲法價值體系之基礎」,這是主觀看法,而非客觀事實。兵役政策和兵役法可能存在不合理、不公平或影響人權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檢討和改進。第二,聲稱現行兵役制度不違憲,但這需要經過法律專家和司法判決的確認,不能單憑主觀判斷。第三,聲稱現階段沒有徵集女性國民服兵役的需求和修法必要,但是需要考慮到性別平等和人權保障等價值,不應僅從國防實務和社會資源等方面考慮。綜上三點,國防部敘述可能存在主觀臆斷和價值觀偏頗的問題,需要提供更客觀、全面、科學地分析兵役制度的問題和改進方向。 伍、相關配套措施 如果將女性納入兵役制度,需要相應的配套措施,以確保其實施的公平性和可行性。第一,建立適當的體能測試和醫療檢查標準或調整相關徵兵制度,以確保女性士兵的身體和健康狀況符合軍事需求,例如:(一)收到召集令當下懷孕者,具醫院開立之具醫院戳章正式檢查證明,得免役。(二)役期間,生理期造成之疼痛、抽筋、暈眩、嗜睡等負面身體情形,不須軍醫證明,可直接向上級單位申請十天以下之生理假,視個案情況得延長,生理假不列入考核。第二,調整或改進軍隊訓練、宿舍和生活環境,以滿足女性特有的生理需求和性別安全需求。例如:男性以肌力為訓練主軸,女性則以敏捷度與柔軟度為主軸。第三,建立相關軍事規範確保軍隊內部的性別平等和反性騷擾政策,以避免女性受到不當對待和歧視。例如:符合性騷擾條件且屬實者,減俸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五週以上三十週以下之停假懲處或實施二十小時以上一百二十小時以下之性別教育。第四,提供適當的心理健康支援和輔導,以協助女性士兵應對軍事生活的挑戰和壓力,實際上,此點無論是男性或女性皆應擁有此權利。第五,改進社會文化環境,以減少對女性參與軍事的負面刻板印象和歧視,提高公眾對女性參軍的理解和支持。第六,平等的薪資給付,不得因為假別日數、性別或表現等原因,增減其俸,延縮役期。 陸、提案初衷 期望透過本次提案,對於現行政策或未來政策導向造成正面影響。且當兵可以學到許多技能和價值觀,例如:第一,紀律與責任,軍隊是一個高度組織化的機構,所以當兵可以學到紀律和責任感,以及遵守規則和指令的能力。第二,團隊合作與領導力,軍隊是一個由不同背景和經驗的人組成的團隊,所以當兵可以學到如何與不同的人合作、如何領導和被領導。第三,抗壓能力,軍隊生活充滿壓力和挑戰,所以當兵可以學到如何應對壓力和挑戰的能力。第四,專業技能,軍隊中有許多不同的專業,例如通訊、維修、醫療等,所以當兵可以學習到相應的專業技能。第五,愛國主義和貢獻精神,軍隊是為了保家衛國而存在的,所以當兵可以學到愛國主義和貢獻精神。當兵除了可以學到前面所提到的技能和價值觀外,也可以學習到自我防衛的知識和技能。因為當兵的任務之一就是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安全,而這也包括自我防衛。第一,格鬥技能,軍隊通常會提供一些基礎的格鬥訓練,例如搏擊和自衛術,這些技能可以幫助人民在遭遇攻擊時保護自己。第二,武器使用技能,軍隊訓練士兵如何正確地使用和操作武器,包括步槍、手槍、機槍、火箭筒等,這些技能可以幫助士兵/人民在必要時進行自衛或防禦。第三,情境模擬訓練,軍隊通常會進行一些情境模擬訓練,例如戰場上的應急處理、突發事件應對等,這些訓練可以讓人民熟悉在危險情況下的應對方式。第五,防身術和生存訓練,軍隊還會進行一些防身術和生存訓練,例如野外求生、野營、游泳、跳傘等,這些訓練可以讓人民學會如何在極端環境下自我保護和求生,亦可大大減低山難、空難或溺斃等等緊急狀況傷亡人數。 |
利益與影響 | 柒、女性納入義務役之利益分析 女性納入兵役制度的利益有:第一,性別平等,將女性納入兵役制度,可以消除男女在兵役服務上的性別差異,實現性別平等原則。第二,國家公民責任感,女性有責任參與國家的防衛工作,擔起公民的責任和義務。這有助於加強國民的國家公民责任感,提升社會凝聚力。第三,提高軍隊素質:女性服兵役可以增加軍隊的人力資源,提高軍隊的素質和實力。第四,擴大就業機會,女性服兵役可以擴大就業機會,提高女性的就業率和經濟地位。第五,平等待遇,將女性納入兵役制度可以消除性別歧視,實現男女平等待遇,從而建立一個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會。總之,女性納入兵役制度可以促進性別平等、提高國家安全和軍隊素質、擴大就業機會,以及消除性別歧視,具有重要的利益和意義。針對擴大就業機會之補述:現在的兵役制度對男性實行徵召制,需要在徵召期間服兵役。這就意味著,在徵召期間內,男性無法進行正常的工作,對於就業造成一定的限制。如果女性也納入兵役制度,那麼對於男女就業機會的平等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其次,女性參與兵役服務可以增加女性在軍隊中的比例,從而需要更多的女性專業人才,如護士、廚師、翻譯等,這些工作也可以提供女性就業的機會。最後,女性參加兵役服務可以培養女性的領導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緊急應變能力等,這些能力可以在退役後轉化為職業上的優勢,提高女性的就業競爭力。 捌、女性納入義務役之影響 女性納入義務役制度會對社會產生多方面的影響。第一,性別平等,納入女性義務役制度可以促進性別平等,讓男女都有參與國家防衛的責任和機會。第二,培養女性領導能力,女性參與義務役制度可以培養女性的領導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這些能力在退役後對女性的職業生涯有很大的幫助。第三,提高女性國防意識,女性參與義務役制度可以增強女性的國防意識和對國家的責任感,對國家的安全和穩定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第四,社會成本,將女性納入義務役制度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於社會的成本會有所增加。總之,女性納入義務役制度對於性別平等、女性領導能力、國防意識等方面有積極的影響,但也需要投入相應的成本。 |
附議數量 | 93 |
附議門檻 | 5000 |
提送日期 | 2023-05-12 22:28:03 |
關注數量 | 3 |
留言數量 | 0 |
googleAnalytics | 無 |
提議者 | 新竹青年 |
publishDate2023-05-12 22:24:05 |
網址https://join.gov.tw/idea/detail/949d1dab-3018-43f3-9849-33e19a85df19 |
標題學習緊急避難的權利,你有,妳沒有??--女性當兵義務化 |
提議內容壹、論台灣軍事 目前,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存在著長期的政治分歧,兩岸關係一直處於緊張狀態。中國大陸宣稱台灣是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保留使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選項;而台灣主張具有獨立國家之性質,無論內政或外交皆應不受他國所干涉。鑒於如此矛盾與不穩的局勢,台灣的軍事建設一直是其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台灣的軍事力量主要由國軍部隊總兵力27萬,陸軍部隊18萬、海軍部隊4萬、空軍部隊3.5萬、憲兵部隊1.5萬;後備軍人大約350萬人等組成,並在近年來加強了防空、反制電子戰等技術的研發和裝備更新。此外,台灣也積極發展自主國防產業,提升國防產業鏈的自主化程度,以提高國防實力。在國際局勢方面,台灣與美國、日本、澳洲等國家之間保持著緊密的安全關係,加強了互相協助和合作的程度。總之,台灣的軍事情況和國際局勢是複雜而緊張的,台灣政府需要持續加強國防建設和國際交流,以保障國家安全和利益。 貳、台灣現行兵役政策 根據《 兵役法》第一章第一條所言:中華民國男子依法皆有服兵役之義務。目前,台灣的兵役制度是義務役制度,男性公民年滿18歲至36歲皆須服役,女性公民則不在兵役服役之列。根據體能、智力及志願等因素,可分為五種役別,分別為:陸軍、海軍、空軍、國防部警備總部及海岸巡防署。役男有權利選擇自願役、替代役、替代役實施役、志願役、延長役期等役別或役務方式。其中義務,役男必須接受體能、心理及專業能力等方面的測試,並接受初、中、高等教育訓練及國防教育。在服役期間,役男需遵守各項規定及紀律,完成所承擔的任務。 叁、訴求--將符合資格之女性納入義務役之行列 將符合資格之女性納入義務役之行列的理由。第一,平等原則,男女平等是現代社會的普遍價值觀念,將女性納入義務役之行列可以實現男女平等的理念,消除對男女在義務役方面的差異對待。第二,國防需求,現代戰爭已經漸漸地趨向科技化和智能化,需要有多元化的人才,納入女性可以增加國防人才的多樣性和綜合素質,今非昔比,不再要求所有兵種皆須上到戰場,田生具有生理需求之女性可以工作於後線,救護傷兵、研發武器、學習戰略、自我防衛等等。第三,軍事效能,在某些國防領域,女性種種方面表現不亞於男性,例如翻譯、通訊、情報、後勤、醫療等領域,納入女性可以增強國防部隊的軍事效能。第四,社會責任,作為公民,應該承擔保衛國家的責任和義務,而義務役是一種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和貢獻,男女平等的義務役制度可以讓社會責任更加公平地分擔在全體公民之間。 肆、針對反對女性當兵的論述基礎點進行討論 針對「【投票】國防部拒絕了「女生也要當兵」的提案──這是性別平等的倒退嗎?林 芮緹2016-09-23」(有附連結)中所提之四大困境進行商討。四大問題(a~d)+國防部於2016駁回之回覆(e)如下: a. 戰爭和兵役本來就是男性主導的,女性不負有參與義務 回覆:傳統上,戰爭和兵役的確是男性主導的,但現代社會的價值觀已經趨向男女平等,女性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中都有了重要的角色和貢獻。因此,納入女性義務役不僅符合現代社會的價值觀,也是一種體現平等原則的做法。b. 女性的生理上的差異:先天體能差、月經等等,直接判定免役也比較省事 回覆:在現代的戰爭中,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作戰方式的變化,除了需要強壯的身體和高強度的體能的壯士以外,亦需要具備各種技能和能力的人才,如智力、科技、醫療、通訊領域等。在這些方面,女性也可以發揮出其專長和優勢,對於國家和社會的防衛有著不可或缺的貢獻。不用出到戰場,坐在後線進行工作,環境與出社會的辦公室環境並無太大差異。在已排除性別生理因素的情況下,若否定女性不適合於後線,即有歧視或藐視女性工作權之虞。再者,「女性先天體能差」之敘述是不完全正確的。事實上,女性和男性的體能差異並非先天的,而是主要由於生理結構和荷爾蒙水平等因素所造成的。女性通常在肌肉量和骨骼密度方面較男性低,這可能導致女性的力量和耐力較男性差。此外,女性的荷爾蒙水平和心肺功能也可能影響到其體能表現。例如,女性的荷爾蒙水平會影響肌肉的合成和能量代謝,而女性的心肺功能可能較男性差,這也會影響其耐力表現。然而,這並不代表女性就不適合從事體力勞動或運動。事實上,女性可以通過訓練和運動來提高自己的體能表現,並且在某些運動項目中,女性表現甚至可以超越男性。女性參與兵役並不是因為體能上的差異,而是基於平等和公正的原則,每個人都有參與國家安全防衛的義務和權利。 c. 懷孕的義務 回覆:第一、根據The New Lens 關鍵評論「難兄難弟『生不如死』:韓國出生率再創新低,2035年台灣接棒成為全球墊底國家。」台灣近年來國內新生兒的成長數據台灣內政部人口統計數據,國內人口數已經連續三年負成長,2020年台灣國內的出生數為16萬5249人、死亡數17萬3156人,2021年出生數15萬3820人、死亡數18萬3732人。然而到了2022年,全國新生兒的出生數僅為13萬8986人、死亡數20萬7230人,人口一年比一年少。同時,此統計數據也是台灣國內47年來,新生兒出生率創下的最低數值,首度跌破千分之6,2022年共計年出生率約為千分之5.96,比起2021年的千分之6.55,減少1萬4834人。(有附圖表/連結)第二、相關關於懷孕義務役等之實際配套措施於「相關配套措施」處著墨。第三,現代觀念已不再將懷孕生子視為女人的義務,而是可以自我決定之選擇。d. 男性自己不想當為什麼要拖別人下水?改成募兵制就好了 回覆:徵兵制是一種國家實施兵役制度的方式,依據年齡、性別、體格、身心狀況等條件,強制公民在必要時服役。募兵制則是由國家徵求自願參軍的公民,將其納入軍隊體系。全面改為募兵制需要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社會、經濟、政治和國防等方面。一方面,募兵制需要國家提供更高的待遇和更好的福利,以吸引更多的自願參軍者,但這樣也會對國家的財政和經濟造成更大的壓力。另一方面,如果改為全面的募兵制,需要設計良好的招募制度和訓練體系,並提供足夠的激勵措施,讓公民能夠自願參軍。對於是否全面改為募兵制,需要從多方面進行綜合考量,包括國家的財政和經濟狀況、軍隊的需求和建設、公民的意願和參軍條件等方面,需要進一步的探討和討論,不過非本案欲探討之目的。 補充e:國防部否決詞:目前的兵役規定並沒有改變之必要,「現行兵役政策及兵役法規定,並無違反人性尊嚴亦未動搖憲法價值體系之基礎」,並且並不違憲或無法達成保家衛國的意義。並且表示在實施募兵制轉型後就會將女性納入,但「現階段於合憲合法架構下,考量國防實務需要及所需社會資源,無徵集女性國民服兵役需求及修法必要。」 回覆:第一,認為「現行兵役政策及兵役法規定,並無違反人性尊嚴亦未動搖憲法價值體系之基礎」,這是主觀看法,而非客觀事實。兵役政策和兵役法可能存在不合理、不公平或影響人權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檢討和改進。第二,聲稱現行兵役制度不違憲,但這需要經過法律專家和司法判決的確認,不能單憑主觀判斷。第三,聲稱現階段沒有徵集女性國民服兵役的需求和修法必要,但是需要考慮到性別平等和人權保障等價值,不應僅從國防實務和社會資源等方面考慮。綜上三點,國防部敘述可能存在主觀臆斷和價值觀偏頗的問題,需要提供更客觀、全面、科學地分析兵役制度的問題和改進方向。 伍、相關配套措施 如果將女性納入兵役制度,需要相應的配套措施,以確保其實施的公平性和可行性。第一,建立適當的體能測試和醫療檢查標準或調整相關徵兵制度,以確保女性士兵的身體和健康狀況符合軍事需求,例如:(一)收到召集令當下懷孕者,具醫院開立之具醫院戳章正式檢查證明,得免役。(二)役期間,生理期造成之疼痛、抽筋、暈眩、嗜睡等負面身體情形,不須軍醫證明,可直接向上級單位申請十天以下之生理假,視個案情況得延長,生理假不列入考核。第二,調整或改進軍隊訓練、宿舍和生活環境,以滿足女性特有的生理需求和性別安全需求。例如:男性以肌力為訓練主軸,女性則以敏捷度與柔軟度為主軸。第三,建立相關軍事規範確保軍隊內部的性別平等和反性騷擾政策,以避免女性受到不當對待和歧視。例如:符合性騷擾條件且屬實者,減俸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五週以上三十週以下之停假懲處或實施二十小時以上一百二十小時以下之性別教育。第四,提供適當的心理健康支援和輔導,以協助女性士兵應對軍事生活的挑戰和壓力,實際上,此點無論是男性或女性皆應擁有此權利。第五,改進社會文化環境,以減少對女性參與軍事的負面刻板印象和歧視,提高公眾對女性參軍的理解和支持。第六,平等的薪資給付,不得因為假別日數、性別或表現等原因,增減其俸,延縮役期。 陸、提案初衷 期望透過本次提案,對於現行政策或未來政策導向造成正面影響。且當兵可以學到許多技能和價值觀,例如:第一,紀律與責任,軍隊是一個高度組織化的機構,所以當兵可以學到紀律和責任感,以及遵守規則和指令的能力。第二,團隊合作與領導力,軍隊是一個由不同背景和經驗的人組成的團隊,所以當兵可以學到如何與不同的人合作、如何領導和被領導。第三,抗壓能力,軍隊生活充滿壓力和挑戰,所以當兵可以學到如何應對壓力和挑戰的能力。第四,專業技能,軍隊中有許多不同的專業,例如通訊、維修、醫療等,所以當兵可以學習到相應的專業技能。第五,愛國主義和貢獻精神,軍隊是為了保家衛國而存在的,所以當兵可以學到愛國主義和貢獻精神。當兵除了可以學到前面所提到的技能和價值觀外,也可以學習到自我防衛的知識和技能。因為當兵的任務之一就是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安全,而這也包括自我防衛。第一,格鬥技能,軍隊通常會提供一些基礎的格鬥訓練,例如搏擊和自衛術,這些技能可以幫助人民在遭遇攻擊時保護自己。第二,武器使用技能,軍隊訓練士兵如何正確地使用和操作武器,包括步槍、手槍、機槍、火箭筒等,這些技能可以幫助士兵/人民在必要時進行自衛或防禦。第三,情境模擬訓練,軍隊通常會進行一些情境模擬訓練,例如戰場上的應急處理、突發事件應對等,這些訓練可以讓人民熟悉在危險情況下的應對方式。第五,防身術和生存訓練,軍隊還會進行一些防身術和生存訓練,例如野外求生、野營、游泳、跳傘等,這些訓練可以讓人民學會如何在極端環境下自我保護和求生,亦可大大減低山難、空難或溺斃等等緊急狀況傷亡人數。 |
利益與影響柒、女性納入義務役之利益分析 女性納入兵役制度的利益有:第一,性別平等,將女性納入兵役制度,可以消除男女在兵役服務上的性別差異,實現性別平等原則。第二,國家公民責任感,女性有責任參與國家的防衛工作,擔起公民的責任和義務。這有助於加強國民的國家公民责任感,提升社會凝聚力。第三,提高軍隊素質:女性服兵役可以增加軍隊的人力資源,提高軍隊的素質和實力。第四,擴大就業機會,女性服兵役可以擴大就業機會,提高女性的就業率和經濟地位。第五,平等待遇,將女性納入兵役制度可以消除性別歧視,實現男女平等待遇,從而建立一個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會。總之,女性納入兵役制度可以促進性別平等、提高國家安全和軍隊素質、擴大就業機會,以及消除性別歧視,具有重要的利益和意義。針對擴大就業機會之補述:現在的兵役制度對男性實行徵召制,需要在徵召期間服兵役。這就意味著,在徵召期間內,男性無法進行正常的工作,對於就業造成一定的限制。如果女性也納入兵役制度,那麼對於男女就業機會的平等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其次,女性參與兵役服務可以增加女性在軍隊中的比例,從而需要更多的女性專業人才,如護士、廚師、翻譯等,這些工作也可以提供女性就業的機會。最後,女性參加兵役服務可以培養女性的領導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緊急應變能力等,這些能力可以在退役後轉化為職業上的優勢,提高女性的就業競爭力。 捌、女性納入義務役之影響 女性納入義務役制度會對社會產生多方面的影響。第一,性別平等,納入女性義務役制度可以促進性別平等,讓男女都有參與國家防衛的責任和機會。第二,培養女性領導能力,女性參與義務役制度可以培養女性的領導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這些能力在退役後對女性的職業生涯有很大的幫助。第三,提高女性國防意識,女性參與義務役制度可以增強女性的國防意識和對國家的責任感,對國家的安全和穩定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第四,社會成本,將女性納入義務役制度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於社會的成本會有所增加。總之,女性納入義務役制度對於性別平等、女性領導能力、國防意識等方面有積極的影響,但也需要投入相應的成本。 |
附議數量93 |
附議門檻5000 |
提送日期2023-05-12 22:28:03 |
關注數量3 |
留言數量0 |
googleAnalytics無 |
提議者新竹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