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壇及影視界知名作家瓊瑤辭世 文化部長李遠表達哀悼與不捨
- 文化新聞稿 @ 文化部

標題臺灣文壇及影視界知名作家瓊瑤辭世 文化部長李遠表達哀悼與不捨的上版日期是2024/12/4 下午 06:19:00, 內容是臺灣文壇及影視界重要人物瓊瑤(本名陳喆)於今(4)日辭世,享壽86歲。消息傳出,社會各界與無數讀者感到深切哀痛。文化部長李遠表示,瓊瑤的暢銷作品曾經在臺灣的影視音及出版產業上獨領風騷深具影響力,也曾經在臺灣不同的時代,撫慰了各個世代的人,對其辭世表達深沉的哀悼。 瓊瑤1949年隨家人遷至臺....

文章類型0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空)
連結模式連結(空)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8497
標題臺灣文壇及影視界知名作家瓊瑤辭世 文化部長李遠表達哀悼與不捨
內容

臺灣文壇及影視界重要人物瓊瑤(本名陳喆)於今(4)日辭世,享壽86歲。消息傳出,社會各界與無數讀者感到深切哀痛。文化部長李遠表示,瓊瑤的暢銷作品曾經在臺灣的影視音及出版產業上獨領風騷深具影響力,也曾經在臺灣不同的時代,撫慰了各個世代的人,對其辭世表達深沉的哀悼。

 

瓊瑤1949年隨家人遷至臺灣,畢業於省立臺北第二女中(今中山女高),自9歲發表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她便展現過人文采;1963年,以《窗外》一舉成名,奠定其華文愛情小說經典作家的地位。《窗外》於1966年及1973年分別改編為電影,是臺灣文學改編影視的先鋒之一。

 

瓊瑤創作生涯橫跨半個世紀,出版60餘部小說,並參與多部電影及電視劇的劇本創作。她的代表作包括《彩雲飛》、《我是一片雲》、《幾度夕陽紅》、《庭院深深》、《在水一方》等,均被改編為膾炙人口的影視作品。此外,她製作的電視劇如《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等,更成為跨世代的經典。

 

瓊瑤的作品以優美細膩的文字描寫愛情的美好與掙扎,融合古典詩詞的點綴,深受讀者喜愛,她的創作不僅刻畫了年輕世代的共同情感,也映照出臺灣社會的時代變遷。從1960至1970年代的青春夢幻,到解嚴後探討愛情與社會階級間的抗爭,瓊瑤始終觸動著不同世代讀者的共鳴。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瓊瑤女士以豐沛的創作能量和持續不懈的熱情,塑造了華文愛情小說的典範,並打破文學與影視媒體的界限,將臺灣文學的影響力推向全世界。李遠也特別提到,在擔任台視節目部經理期間,推出第一部八點檔戲劇時,便與瓊瑤的《情深深雨濛濛》正面交鋒,親身感受到瓊瑤作品對觀眾的巨大吸引力。

 

文化部對瓊瑤的辭世表達最深的遺憾,並感謝她為臺灣文學與影視文化所留下的豐厚資產與能量。瓊瑤的作品將永存讀者與觀眾心中,成為臺灣文化的重要篇章。

開始日期(空)
上版日期2024/12/4 下午 06:19:00
相關檔案(空)
相關連結(空)
相關圖片作家瓊瑤2022年出席《多少秘密在其中:瓊瑤的拼圖世界》微型文物展開幕典禮。(文化部提供)(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497/7c266901-ce65-4a8f-8199-18d120560a91.jpg);作家瓊瑤2017年出席「雪花飄落之前:我生命中最後的一課」新書記者會,討論面對老年、失智、插管、死亡的態度。(中央社提供,謝佳璋攝影)(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497/0f7a5001-e95f-461d-95cf-0601fbccfe2e.jpg);
點擊數269

文章類型

0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

(空)

連結模式連結

(空)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8497

標題

臺灣文壇及影視界知名作家瓊瑤辭世 文化部長李遠表達哀悼與不捨

內容

臺灣文壇及影視界重要人物瓊瑤(本名陳喆)於今(4)日辭世,享壽86歲。消息傳出,社會各界與無數讀者感到深切哀痛。文化部長李遠表示,瓊瑤的暢銷作品曾經在臺灣的影視音及出版產業上獨領風騷深具影響力,也曾經在臺灣不同的時代,撫慰了各個世代的人,對其辭世表達深沉的哀悼。

 

瓊瑤1949年隨家人遷至臺灣,畢業於省立臺北第二女中(今中山女高),自9歲發表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她便展現過人文采;1963年,以《窗外》一舉成名,奠定其華文愛情小說經典作家的地位。《窗外》於1966年及1973年分別改編為電影,是臺灣文學改編影視的先鋒之一。

 

瓊瑤創作生涯橫跨半個世紀,出版60餘部小說,並參與多部電影及電視劇的劇本創作。她的代表作包括《彩雲飛》、《我是一片雲》、《幾度夕陽紅》、《庭院深深》、《在水一方》等,均被改編為膾炙人口的影視作品。此外,她製作的電視劇如《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等,更成為跨世代的經典。

 

瓊瑤的作品以優美細膩的文字描寫愛情的美好與掙扎,融合古典詩詞的點綴,深受讀者喜愛,她的創作不僅刻畫了年輕世代的共同情感,也映照出臺灣社會的時代變遷。從1960至1970年代的青春夢幻,到解嚴後探討愛情與社會階級間的抗爭,瓊瑤始終觸動著不同世代讀者的共鳴。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瓊瑤女士以豐沛的創作能量和持續不懈的熱情,塑造了華文愛情小說的典範,並打破文學與影視媒體的界限,將臺灣文學的影響力推向全世界。李遠也特別提到,在擔任台視節目部經理期間,推出第一部八點檔戲劇時,便與瓊瑤的《情深深雨濛濛》正面交鋒,親身感受到瓊瑤作品對觀眾的巨大吸引力。

 

文化部對瓊瑤的辭世表達最深的遺憾,並感謝她為臺灣文學與影視文化所留下的豐厚資產與能量。瓊瑤的作品將永存讀者與觀眾心中,成為臺灣文化的重要篇章。

開始日期

(空)

上版日期

2024/12/4 下午 06:19:00

相關檔案

(空)

相關連結

(空)

相關圖片

作家瓊瑤2022年出席《多少秘密在其中:瓊瑤的拼圖世界》微型文物展開幕典禮。(文化部提供)(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497/7c266901-ce65-4a8f-8199-18d120560a91.jpg);作家瓊瑤2017年出席「雪花飄落之前:我生命中最後的一課」新書記者會,討論面對老年、失智、插管、死亡的態度。(中央社提供,謝佳璋攝影)(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497/0f7a5001-e95f-461d-95cf-0601fbccfe2e.jpg);

點擊數

269

根據名稱 臺灣文壇及影視界知名作家瓊瑤辭世 文化部長李遠表達哀悼與不捨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臺灣文壇及影視界知名作家瓊瑤辭世 文化部長李遠表達哀悼與不捨 資料。

[ 搜尋所有 臺灣文壇及影視界知名作家瓊瑤辭世 文化部長李遠表達哀悼與不捨 ... ]

在『文化新聞稿』資料集內搜尋:


與臺灣文壇及影視界知名作家瓊瑤辭世 文化部長李遠表達哀悼與不捨同分類的文化新聞稿

臺文館2025故事聯合國開跑!  全球怪獸大集合,帶你走進奇幻冒險的國度

上版日期: 2025/4/16 下午 02:23:00 | 內容: 小朋友準備好了嗎?國立臺灣文學館的年度盛事「故事聯合國」即將在2025年4月26日熱鬧登場!今年將帶領小朋友們搭乘「奇幻怪獸、冒險旅行」號,除了臺灣在地原創繪本外,穿越到美國、日本、印度、比利時、英國...

國片《小雁與吳愛麗》勇奪芝加哥亞洲躍動影展評審團大獎

上版日期: 2025/4/15 下午 03:34:00 | 內容: 第19屆芝加哥亞洲躍動影展(Asian Pop-Up Cinema, APUC)於3月20至4月13日舉行,在文化部支持下,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與影展合作,特別辦理臺灣專題系列,選映《鬼才之道》、《老狐...

臺南生活美學館喜迎70年館慶 「南臺灣工藝大展─生活‧美學‧工藝」精彩開幕

上版日期: 2025/4/18 下午 02:11: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今年歡喜迎接70年館慶,特別策辦「南臺灣工藝大展—生活‧美學‧工藝」,今(18)日舉辦開幕暨館慶活動,文化部長李遠、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長黃瓊瑩、臺南市政府副市長...

在臺傳承74年 蒙古民族成吉思汗祭典 見證臺灣多元文化發展

上版日期: 2025/4/18 下午 12:57:00 | 內容: 文化部今(18)日(農曆3月21日)在臺北福華大飯店舉辦「114年蒙古民族紀念儀典-成吉思汗祭典」。成吉思汗為蒙古族人聖祖,依傳統每年農曆3月21日蒙古族人均舉行盛大祭典,在臺傳承迄今已74年,深具意...

【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 即將啟程參展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上版日期: 2025/4/17 下午 04:54: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國立成功大學團隊策畫「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參展計畫「【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NON-Belief: Taiwan Intelligens...

臺博館「Food Food得正」共創地球力 2025地球日活動聚焦永續飲食

上版日期: 2025/4/17 下午 03:56:00 | 內容: 響應2025年世界地球日「地球力」(Our Power, Our Planet)主題,國立臺灣博物館與國家發展委員會,將於本週六(19日)在臺博館南門館合作辦理「Food Food得正—山...

東南亞6國11位藝評人訪臺 搭建專業交流網絡

上版日期: 2025/4/17 下午 02:58:00 | 內容: 文化部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文化組與新加坡非營利藝術組織ArtsEquator合作,共同推動東南亞6國11位藝評人於4月中旬訪臺,除透過兩廳院主辦的臺灣國際藝術節臺灣週(TIFA Taiwan)密集認識臺灣...

彰化藝術高中第十五屆師生聯展「Mukaku」

上版日期: 2025/4/17 下午 02:48: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自114年4月16日至5月18日,於該館第三展覽室舉辦「Mukaku—彰化縣立彰化藝術高級中學第15屆美術班師生聯展」,由彰化藝術高中24位師生共同展出91件作...

響應423世界閱讀日 文化部邀請民眾一起「閱讀.腦內飛」

上版日期: 2025/4/17 上午 10:31:00 | 內容: 響應423世界閱讀日,文化部舉辦2025年世界閱讀日「閱讀.腦內飛」主題活動,將於4月19日(星期六)至27日(星期日)期間,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運用100本精選書籍,首度策劃連續9天,集...

「獵人之徑.海人之道」特展布拉格開幕 臺捷攜手呈現原住民族文化

上版日期: 2025/4/16 下午 05:49:00 | 內容: 國立臺灣博物館與捷克國家技術博物館合作特展「獵人之徑.海人之道:臺灣原住民族山林與海洋智慧」即日起於捷克首都布拉格展出。展覽聚焦臺灣原住民族的山林與海洋文化,亮點包括由雅美(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團...

2025世界閱讀日「閱讀.腦內飛」正式啟航 文化部長李遠宣布:努力爭取辦理「金繪獎」及推出「下一本作品獎勵」

上版日期: 2025/4/19 下午 04:41:00 | 內容: 文化部為響應423世界閱讀日,自今(19)日起至27日(星期日)期間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首度連續舉辦9天的「閱讀.腦內飛」閱讀推廣活動。文化部長李遠親臨現場,與眾多來自文學、漫畫、出版及藝...

文化部與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合作 王文志作品《擁抱小豆島》成為臺灣文化外交新名片

上版日期: 2025/4/19 上午 11:42:00 | 內容: 文化部駐日臺灣文化中心邀請臺灣藝術家王文志作品《擁抱小豆島》至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參展,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為亞洲知名的國際3年展,每屆吸引近百萬人次參訪,本屆計有37個國家地區256件作品參展。昨(18...

小鎮、人間與非直接攝影的敘事交匯 2025《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許蒼澤》、《蔡明德》、《章光和》出版

上版日期: 2025/4/18 下午 06:17: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編製《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第八輯《許蒼澤》、《蔡明德》、《章光和》共3冊攝影家專書出版,今(18)日舉行新書發表會,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

藝術家黃志超辭世 文化部頒贈旌揚狀

上版日期: 2025/4/20 下午 05:05:00 | 內容: 藝術家黃志超於3月2日辭世,享壽84歲。為表彰其對臺灣藝術的成就與貢獻,文化部藝術發展司長周雅菁今(20)日出席紀念茶會,並頒贈文化部旌揚狀,由黃志超夫人吳秋麗代表受贈。黃志超年少對藝術產生興趣,曾向...

東南亞6國11位藝評人訪臺參與「2025 觀察者論壇」 搭建東南亞區域專業交流網絡

上版日期: 2025/4/19 下午 06:36:00 | 內容: 文化部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文化組與新加坡非營利藝術組織ArtsEquator合作,共同推動東南亞6國11位藝評人訪臺,除透過國家兩廳院主辦的「Taiwan Week—兩廳院臺灣週」密集認識臺灣...

臺文館2025故事聯合國開跑!  全球怪獸大集合,帶你走進奇幻冒險的國度

上版日期: 2025/4/16 下午 02:23:00 | 內容: 小朋友準備好了嗎?國立臺灣文學館的年度盛事「故事聯合國」即將在2025年4月26日熱鬧登場!今年將帶領小朋友們搭乘「奇幻怪獸、冒險旅行」號,除了臺灣在地原創繪本外,穿越到美國、日本、印度、比利時、英國...

國片《小雁與吳愛麗》勇奪芝加哥亞洲躍動影展評審團大獎

上版日期: 2025/4/15 下午 03:34:00 | 內容: 第19屆芝加哥亞洲躍動影展(Asian Pop-Up Cinema, APUC)於3月20至4月13日舉行,在文化部支持下,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與影展合作,特別辦理臺灣專題系列,選映《鬼才之道》、《老狐...

臺南生活美學館喜迎70年館慶 「南臺灣工藝大展─生活‧美學‧工藝」精彩開幕

上版日期: 2025/4/18 下午 02:11: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今年歡喜迎接70年館慶,特別策辦「南臺灣工藝大展—生活‧美學‧工藝」,今(18)日舉辦開幕暨館慶活動,文化部長李遠、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長黃瓊瑩、臺南市政府副市長...

在臺傳承74年 蒙古民族成吉思汗祭典 見證臺灣多元文化發展

上版日期: 2025/4/18 下午 12:57:00 | 內容: 文化部今(18)日(農曆3月21日)在臺北福華大飯店舉辦「114年蒙古民族紀念儀典-成吉思汗祭典」。成吉思汗為蒙古族人聖祖,依傳統每年農曆3月21日蒙古族人均舉行盛大祭典,在臺傳承迄今已74年,深具意...

【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 即將啟程參展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上版日期: 2025/4/17 下午 04:54: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國立成功大學團隊策畫「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參展計畫「【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NON-Belief: Taiwan Intelligens...

臺博館「Food Food得正」共創地球力 2025地球日活動聚焦永續飲食

上版日期: 2025/4/17 下午 03:56:00 | 內容: 響應2025年世界地球日「地球力」(Our Power, Our Planet)主題,國立臺灣博物館與國家發展委員會,將於本週六(19日)在臺博館南門館合作辦理「Food Food得正—山...

東南亞6國11位藝評人訪臺 搭建專業交流網絡

上版日期: 2025/4/17 下午 02:58:00 | 內容: 文化部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文化組與新加坡非營利藝術組織ArtsEquator合作,共同推動東南亞6國11位藝評人於4月中旬訪臺,除透過兩廳院主辦的臺灣國際藝術節臺灣週(TIFA Taiwan)密集認識臺灣...

彰化藝術高中第十五屆師生聯展「Mukaku」

上版日期: 2025/4/17 下午 02:48: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自114年4月16日至5月18日,於該館第三展覽室舉辦「Mukaku—彰化縣立彰化藝術高級中學第15屆美術班師生聯展」,由彰化藝術高中24位師生共同展出91件作...

響應423世界閱讀日 文化部邀請民眾一起「閱讀.腦內飛」

上版日期: 2025/4/17 上午 10:31:00 | 內容: 響應423世界閱讀日,文化部舉辦2025年世界閱讀日「閱讀.腦內飛」主題活動,將於4月19日(星期六)至27日(星期日)期間,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運用100本精選書籍,首度策劃連續9天,集...

「獵人之徑.海人之道」特展布拉格開幕 臺捷攜手呈現原住民族文化

上版日期: 2025/4/16 下午 05:49:00 | 內容: 國立臺灣博物館與捷克國家技術博物館合作特展「獵人之徑.海人之道:臺灣原住民族山林與海洋智慧」即日起於捷克首都布拉格展出。展覽聚焦臺灣原住民族的山林與海洋文化,亮點包括由雅美(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團...

2025世界閱讀日「閱讀.腦內飛」正式啟航 文化部長李遠宣布:努力爭取辦理「金繪獎」及推出「下一本作品獎勵」

上版日期: 2025/4/19 下午 04:41:00 | 內容: 文化部為響應423世界閱讀日,自今(19)日起至27日(星期日)期間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首度連續舉辦9天的「閱讀.腦內飛」閱讀推廣活動。文化部長李遠親臨現場,與眾多來自文學、漫畫、出版及藝...

文化部與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合作 王文志作品《擁抱小豆島》成為臺灣文化外交新名片

上版日期: 2025/4/19 上午 11:42:00 | 內容: 文化部駐日臺灣文化中心邀請臺灣藝術家王文志作品《擁抱小豆島》至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參展,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為亞洲知名的國際3年展,每屆吸引近百萬人次參訪,本屆計有37個國家地區256件作品參展。昨(18...

小鎮、人間與非直接攝影的敘事交匯 2025《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許蒼澤》、《蔡明德》、《章光和》出版

上版日期: 2025/4/18 下午 06:17: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編製《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第八輯《許蒼澤》、《蔡明德》、《章光和》共3冊攝影家專書出版,今(18)日舉行新書發表會,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

藝術家黃志超辭世 文化部頒贈旌揚狀

上版日期: 2025/4/20 下午 05:05:00 | 內容: 藝術家黃志超於3月2日辭世,享壽84歲。為表彰其對臺灣藝術的成就與貢獻,文化部藝術發展司長周雅菁今(20)日出席紀念茶會,並頒贈文化部旌揚狀,由黃志超夫人吳秋麗代表受贈。黃志超年少對藝術產生興趣,曾向...

東南亞6國11位藝評人訪臺參與「2025 觀察者論壇」 搭建東南亞區域專業交流網絡

上版日期: 2025/4/19 下午 06:36:00 | 內容: 文化部駐馬來西亞代表處文化組與新加坡非營利藝術組織ArtsEquator合作,共同推動東南亞6國11位藝評人訪臺,除透過國家兩廳院主辦的「Taiwan Week—兩廳院臺灣週」密集認識臺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