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臺灣藝術的時代印記 國美館113年「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
- 文化新聞稿 @ 文化部

標題傳承臺灣藝術的時代印記 國美館113年「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的上版日期是2024/12/4 下午 06:02:00, 內容是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策劃,藝術家出版社及後視野傳播事業有限公司執行的113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及「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記者會,今(4)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小白宮舉行。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怡、藝術家李重重、藝術家家屬呂玟、審查....

文章類型0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空)
連結模式連結(空)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8493
標題傳承臺灣藝術的時代印記 國美館113年「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策劃,藝術家出版社及後視野傳播事業有限公司執行的113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及「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記者會,今(4)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小白宮舉行。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怡、藝術家李重重、藝術家家屬呂玟、審查委員林育淳、傳記叢書作者蕭瓊瑞、紀錄片製作團隊曹文傑等各界貴賓參與。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感謝所有的藝術家、傳主、家屬、作者、導演,文化部在文建會時代即委託國美館執行這2項計畫,希望為藝術家立傳,從藝術家身上看見過去和未來,在透過後代為這些藝術家的書寫及影音記錄的過程中,看見臺灣美術史脈絡如何更貼近臺灣這塊土地。李靜慧強調,「『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及『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的工作刻不容緩,我們會持續與國美館為重建臺灣藝術史共同努力。」

 

國美館長陳貺怡提到,每年的12月是這2項計畫的重要發表時刻,叢書作者及製作團隊花了一整年時間完成10本叢書及5部紀錄片,美術家傳記叢書至今年共累積出版181冊,而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至今年止也累積完成66部,這些重要工作不是一個人或一間美術館可以獨立完成的,而且這也是與時間賽跑的計畫,這些以不同的承載媒介為臺灣藝壇保留珍貴的歷史資料和作品,是重建臺灣藝術史的重要根基。

 

國美館表示,自開館以來,長年致力於推動臺灣美術發展,101年起,在文化部的支持下,接手「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與「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2項出版計畫,迄今已累積超過200部作品,成為建構臺灣藝術史的重要文獻資料。自107起,在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的經費挹注下,這2項延續多年的出版計畫得以持續透過系統性的研究與發表,向國人介紹臺灣藝壇的豐富足跡。

 

今年度共策劃出版10本藝術家傳記及5部紀錄片,呈現15位臺灣藝術家的多元創作,涵蓋包括油彩、水墨、版畫、膠彩、雕塑、數位藝術、剪粘和廟宇彩繪等領域。包括江明親著《曲勢.風動.陳天乞》、施慧明著《詩詞.畫藝.盧雲生》、李既鳴著《存真.唯美.吳承硯》、白雪蘭著《跌宕.金燦.鄭瓊娟》、陳美靜著《傳藝.膠采.陳壽彝》、吳垠慧著《人體.變奏.顧福生》、彭宇薰著《心韻.象徵.李元亨》、陳長華著《行彩.謳歌.倪朝龍》、蕭瓊瑞著《蒼潤.墨韻.李重重》、劉永仁著《幻象.淨悅.陳世明》10本傳記;以及《雲上的青空—呂基正》、《筆底人間—許深州》、《變,象—莊喆》、《熾熱的探求—陳幸婉》、《觀雲的途徑—蕭麗虹》5部紀錄影片。

 

國美館指出,這些藝術家除了個人藝術創作,還在藝術教育、民間藝文組織、文物修復保存、藝術評論、出版與收藏等領域精益求精,展現了藝術與社會的緊密聯繫。這些出版品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細膩豐富的圖版與鏡頭影像,完整呈現了藝術家們的生命歷程與創作印記。透過藝術家敏銳的觀察與深刻的思考,不僅能感受前輩們對這片土地的情感,也得以在社會的變遷中,窺見其所映照的時代精神,譜寫一部生動的臺灣藝術史,並以此照亮臺灣藝術前行的路徑。

 

今年度的出版作品也如過往將廣為贈予各大藝文機構、圖書館與大專院校等;電子版本也將在國立臺灣美術館的出版品官網上架,提供民眾免費下載瀏覽,盼能持續與社會對話,營造一個文化平權的共榮景象。

 

展望未來,國美館期盼能夠持續連結臺灣美術與當代社會,透過2項出版計畫,使臺灣獨特而豐沛的創作能量能獲得廣泛的認識與傳承,為下一個世代開創更廣闊的藝術視野。

開始日期(空)
上版日期2024/12/4 下午 06:02:00
相關檔案(空)
相關連結(空)
相關圖片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第一排左五)、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第一排左六)藝術家、叢書作者、審查委員、紀錄片導演及藝文界貴賓們合影。(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493/8d023cb1-5059-484a-bcf5-819195737d6c.jpg);(左起)後視野傳播事業有限公司導演曹文傑、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藝術家李重重、倪朝龍、陳世明、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怡、藝術家出版社長何政廣,共同為113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記者會揭開序幕。(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493/4487d4c2-30a7-431c-a98a-568e6a694869.jpg);(左起)後視野傳播事業有限公司導演曹文傑、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藝術家李重重、倪朝龍、陳世明、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怡、藝術家出版社長何政廣,共同為113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記者會揭開序幕合影。(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493/6b49a0dd-110b-494b-9cb8-8ddba33e3477.jpg);(左起)藝術家倪朝龍、李重重、陳世明、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藝術家李元亨家屬、藝術家顧福生代表,進行贈書儀式。(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493/b65b9e62-d69e-46c6-9146-94eb457132be.jpg);(左起)叢書作者蕭瓊瑞、陳長華、白雪蘭、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怡、叢書作者李既鳴、吳垠慧、彭宇薰。(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493/f7ca34a5-c3c3-4601-87ca-e2856adc55a5.jpg);2024「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介紹陳天乞、盧雲生、吳承硯、鄭瓊娟、陳壽彞、顧福生、李元亨、倪朝龍、李重重、陳世明等10位藝術家。(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493/81ef82d2-c991-4dca-b27e-7834f631acd0.jpg);2024「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呈現呂基正、許深州、莊喆、蕭麗虹、陳幸婉等5位藝術家。(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493/45f36ab2-c65c-469a-ae89-09424d2587e1.jpg);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致詞(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493/af4f6a89-9ca8-4023-b4eb-abdce4cc7400.jpg);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怡致詞(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493/b58d3689-aa63-4f20-a2ca-bd49cbf1da70.jpg);
點擊數102

文章類型

0

附件模式檔案下載連結

(空)

連結模式連結

(空)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moc.gov.tw/News_Content.aspx?n=105&s=228493

標題

傳承臺灣藝術的時代印記 國美館113年「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策劃,藝術家出版社及後視野傳播事業有限公司執行的113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及「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記者會,今(4)日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小白宮舉行。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怡、藝術家李重重、藝術家家屬呂玟、審查委員林育淳、傳記叢書作者蕭瓊瑞、紀錄片製作團隊曹文傑等各界貴賓參與。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感謝所有的藝術家、傳主、家屬、作者、導演,文化部在文建會時代即委託國美館執行這2項計畫,希望為藝術家立傳,從藝術家身上看見過去和未來,在透過後代為這些藝術家的書寫及影音記錄的過程中,看見臺灣美術史脈絡如何更貼近臺灣這塊土地。李靜慧強調,「『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及『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的工作刻不容緩,我們會持續與國美館為重建臺灣藝術史共同努力。」

 

國美館長陳貺怡提到,每年的12月是這2項計畫的重要發表時刻,叢書作者及製作團隊花了一整年時間完成10本叢書及5部紀錄片,美術家傳記叢書至今年共累積出版181冊,而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至今年止也累積完成66部,這些重要工作不是一個人或一間美術館可以獨立完成的,而且這也是與時間賽跑的計畫,這些以不同的承載媒介為臺灣藝壇保留珍貴的歷史資料和作品,是重建臺灣藝術史的重要根基。

 

國美館表示,自開館以來,長年致力於推動臺灣美術發展,101年起,在文化部的支持下,接手「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與「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2項出版計畫,迄今已累積超過200部作品,成為建構臺灣藝術史的重要文獻資料。自107起,在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的經費挹注下,這2項延續多年的出版計畫得以持續透過系統性的研究與發表,向國人介紹臺灣藝壇的豐富足跡。

 

今年度共策劃出版10本藝術家傳記及5部紀錄片,呈現15位臺灣藝術家的多元創作,涵蓋包括油彩、水墨、版畫、膠彩、雕塑、數位藝術、剪粘和廟宇彩繪等領域。包括江明親著《曲勢.風動.陳天乞》、施慧明著《詩詞.畫藝.盧雲生》、李既鳴著《存真.唯美.吳承硯》、白雪蘭著《跌宕.金燦.鄭瓊娟》、陳美靜著《傳藝.膠采.陳壽彝》、吳垠慧著《人體.變奏.顧福生》、彭宇薰著《心韻.象徵.李元亨》、陳長華著《行彩.謳歌.倪朝龍》、蕭瓊瑞著《蒼潤.墨韻.李重重》、劉永仁著《幻象.淨悅.陳世明》10本傳記;以及《雲上的青空—呂基正》、《筆底人間—許深州》、《變,象—莊喆》、《熾熱的探求—陳幸婉》、《觀雲的途徑—蕭麗虹》5部紀錄影片。

 

國美館指出,這些藝術家除了個人藝術創作,還在藝術教育、民間藝文組織、文物修復保存、藝術評論、出版與收藏等領域精益求精,展現了藝術與社會的緊密聯繫。這些出版品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細膩豐富的圖版與鏡頭影像,完整呈現了藝術家們的生命歷程與創作印記。透過藝術家敏銳的觀察與深刻的思考,不僅能感受前輩們對這片土地的情感,也得以在社會的變遷中,窺見其所映照的時代精神,譜寫一部生動的臺灣藝術史,並以此照亮臺灣藝術前行的路徑。

 

今年度的出版作品也如過往將廣為贈予各大藝文機構、圖書館與大專院校等;電子版本也將在國立臺灣美術館的出版品官網上架,提供民眾免費下載瀏覽,盼能持續與社會對話,營造一個文化平權的共榮景象。

 

展望未來,國美館期盼能夠持續連結臺灣美術與當代社會,透過2項出版計畫,使臺灣獨特而豐沛的創作能量能獲得廣泛的認識與傳承,為下一個世代開創更廣闊的藝術視野。

開始日期

(空)

上版日期

2024/12/4 下午 06:02:00

相關檔案

(空)

相關連結

(空)

相關圖片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第一排左五)、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第一排左六)藝術家、叢書作者、審查委員、紀錄片導演及藝文界貴賓們合影。(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493/8d023cb1-5059-484a-bcf5-819195737d6c.jpg);(左起)後視野傳播事業有限公司導演曹文傑、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藝術家李重重、倪朝龍、陳世明、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怡、藝術家出版社長何政廣,共同為113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記者會揭開序幕。(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493/4487d4c2-30a7-431c-a98a-568e6a694869.jpg);(左起)後視野傳播事業有限公司導演曹文傑、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藝術家李重重、倪朝龍、陳世明、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怡、藝術家出版社長何政廣,共同為113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記者會揭開序幕合影。(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493/6b49a0dd-110b-494b-9cb8-8ddba33e3477.jpg);(左起)藝術家倪朝龍、李重重、陳世明、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藝術家李元亨家屬、藝術家顧福生代表,進行贈書儀式。(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493/b65b9e62-d69e-46c6-9146-94eb457132be.jpg);(左起)叢書作者蕭瓊瑞、陳長華、白雪蘭、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怡、叢書作者李既鳴、吳垠慧、彭宇薰。(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493/f7ca34a5-c3c3-4601-87ca-e2856adc55a5.jpg);2024「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介紹陳天乞、盧雲生、吳承硯、鄭瓊娟、陳壽彞、顧福生、李元亨、倪朝龍、李重重、陳世明等10位藝術家。(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493/81ef82d2-c991-4dca-b27e-7834f631acd0.jpg);2024「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呈現呂基正、許深州、莊喆、蕭麗虹、陳幸婉等5位藝術家。(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493/45f36ab2-c65c-469a-ae89-09424d2587e1.jpg);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致詞(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493/af4f6a89-9ca8-4023-b4eb-abdce4cc7400.jpg);國立臺灣美術館長陳貺怡致詞(https://file.moc.gov.tw/001/Upload/470/relpic/10550/228493/b58d3689-aa63-4f20-a2ca-bd49cbf1da70.jpg);

點擊數

102

根據名稱 傳承臺灣藝術的時代印記 國美館113年 家庭美術館 美術家傳記叢書 暨 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 新書 影音聯合發表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傳承臺灣藝術的時代印記 國美館113年 家庭美術館 美術家傳記叢書 暨 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 新書 影音聯合發表 資料。

[ 搜尋所有 傳承臺灣藝術的時代印記 國美館113年 家庭美術館 美術家傳記叢書 暨 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 新書 影音聯合發表 ... ]

在『文化新聞稿』資料集內搜尋:


與傳承臺灣藝術的時代印記 國美館113年「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臺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同分類的文化新聞稿

第2屆菲夢可基金會「APOLAN臺灣藝術人才駐村計畫」獲選名單出爐

上版日期: 2025/3/20 下午 02:23:00 | 內容: 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續攜手巴黎新興藝文機構菲夢可基金會(Fondation Fiminco)合作辦理「APOLAN臺灣藝術人才駐村計畫」,今(20)日公布第2屆駐村藝術家為饒加恩。獲選藝術家將於4月至7...

第20屆大阪亞洲影展臺灣之夜 臺灣電影特集盛大開幕

上版日期: 2025/3/22 上午 08:17:00 | 內容: 駐日本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為促進臺日電影文化交流,協助推動臺灣影視產業進軍國際,今年與大阪亞洲影展再次合辦臺灣電影特集「臺灣:電影文藝復興2025」,並自3月14日起分別在大阪市梅田影城及朝日ABC影城...

史前館「聖堂光影」特展開幕 透過傅義修士的教堂建築 見證生命交會的故事

上版日期: 2025/3/21 下午 03:55:00 | 內容: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特展展期自即日起至10月7日,於康樂本館第二特展室推出由天主教白冷會與史前館共同策展的「聖堂光影:白冷會傅義修士花東現代教堂建築展」,邀請觀眾一起來觀賞同時超越有形建築並見證跨國...

「廖修平90大展」隆重開幕 展現藝術巨匠的創作與教學成就

上版日期: 2025/3/22 下午 06:27: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廖修平90大展」,邀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名譽教授蕭瓊瑞策展,以「求藝歷程」、「創作過程」、「教學與推廣」3個主題區,呈現廖修平橫跨版畫、油畫、雕塑等多元媒材創作,並透過不同...

「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4月登場 探索獨立藝術空間的權力、話語與社群集結

上版日期: 2025/3/24 上午 11:30:00 | 內容: 文化部、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 AAA)及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攜手主辦的「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將於4月11至13日隆重登場。論壇邀請來自臺灣、...

「臺灣綠工藝Taiwan Green Craft」年度認證徵選起跑 召集臺灣原創工藝

上版日期: 2025/3/24 上午 10:35:00 | 內容: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今年倡議以工藝「漫活SLOHAS」是樂活事的概念,融合簡單(Simplicity)、生活型態(Lifestyle)、原創性(Originality)、健康(...

捷報!《我家的事》主演高伊玲、藍葦華、曾敬驊、黃珮琪同時勇奪第20屆大阪亞洲影展「藥師真珠獎」

上版日期: 2025/3/23 下午 11:28:00 | 內容: 第20屆大阪亞洲影展今(23)日舉辦閉幕式及頒獎典禮,臺灣電影《我家的事》主演高伊玲、藍葦華、曾敬驊、黃珮琪同時榮獲「藥師真珠獎」肯定。文化部長李遠獲悉後,特別透過駐日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向獲獎者表示祝...

臺文館攜手勝利國小 推動親子閱讀與體驗文學魅力

上版日期: 2025/3/8 下午 07:22:00 | 內容: 為了增進親子閱讀,2025年3月8日(星期六)上午,臺南市東區勝利國小舉辦「幼小銜接體驗活動」,讓新生提前認識校園環境,並結合多元學習體驗,進行一場學習探索之旅。其中將美感與閱讀力結合,以親子共讀推廣...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揭牌 文化部長李遠:不管別人要如何稱呼我們 但我們絕不會低人一等

上版日期: 2025/3/25 下午 04:33:00 | 內容: 為完整呈現臺灣藝術史發展並回應藝術界多年倡議,文化部歷經多次諮詢及研商,在今(25)日舉辦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揭牌典禮。文化部長李遠、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臺南市長黃偉哲、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主任黃宏...

臺灣藝術家陳庭榕獲選「柏林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藝術家計畫」 柏林DAAD藝廊個展開幕

上版日期: 2025/3/24 下午 03:51:00 | 內容: 文化部駐德國代表處文化組攜手臺灣聲音藝術家陳庭榕,於德國知名的DAAD藝廊辦理個展「我們坐在,這,海的邊緣」(Here On the Edge of the Sea We Sit),展覽於3月20日開...

12歲以下免費 臺史博「ㄕˊ光童樂bar」古早味端上桌 還有小樹市集親子同樂

上版日期: 2025/3/24 上午 07:37:00 | 內容: 兒童節連假去哪裡?大小朋友看過來!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推出12歲以下兒童連假期間免費入館!邀請大小朋友共度充滿趣味與學習的時光,與家人一起探索「數味食光:臺灣飲食記憶特展」外,從3月2...

國美館攜手瓷林推出〈蓮池〉國寶十周年聯名瓷器 傳承經典藝術

上版日期: 2025/3/25 下午 06:02:00 | 內容: 為紀念林玉山〈蓮池〉獲文化部指定為國寶十周年,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協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瓷林)合作,攜手打造國寶級作品聯名瓷器,並特別於今(25)日325美術節當天,在臺中勤美洲際酒店舉辦「〈蓮池〉國寶十...

搶先入手! 「NTSO講座音樂會—來自北歐」限時早鳥買一送一

上版日期: 2025/3/28 下午 04:37:00 | 內容: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簡稱「國臺交」)將於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帶來「2025講座音樂會—來自北歐」系列,邀請觀眾一同感受北歐音樂的獨特,本系列由音樂學者吳毓庭擔任策劃並現場講解,「芬蘭篇」將於...

2025臺灣文學沙龍盛大啟航! 《鬼地方》引領德國讀者走進臺灣文化

上版日期: 2025/3/28 上午 10:56:00 | 內容: 文化部駐德國代表處文化組自明(29)日起推出臺灣文學沙龍系列活動,今年主題為「幽影書寫:臺灣傳說與文學探索」,帶領德國讀者深入體驗臺灣文學的獨特魅力。 駐德國代表處文化組今年度重點推介旅居柏...

人權館第三季兒童人權主題活動 即日起開放報名 讓世界因為兒童的參與而更美好

上版日期: 2025/3/28 上午 10:51:00 | 內容: 國家人權博物館第三季兒童人權主題活動將於4月登場,本季以「看見兒童力!改變,讓世界更美麗!」為題,強調兒童的參與權。活動除規劃成人講座,帶領家長認識孩子們的內心世界,也安排兒童繪本導讀與創作工作坊,鼓...

第2屆菲夢可基金會「APOLAN臺灣藝術人才駐村計畫」獲選名單出爐

上版日期: 2025/3/20 下午 02:23:00 | 內容: 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續攜手巴黎新興藝文機構菲夢可基金會(Fondation Fiminco)合作辦理「APOLAN臺灣藝術人才駐村計畫」,今(20)日公布第2屆駐村藝術家為饒加恩。獲選藝術家將於4月至7...

第20屆大阪亞洲影展臺灣之夜 臺灣電影特集盛大開幕

上版日期: 2025/3/22 上午 08:17:00 | 內容: 駐日本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為促進臺日電影文化交流,協助推動臺灣影視產業進軍國際,今年與大阪亞洲影展再次合辦臺灣電影特集「臺灣:電影文藝復興2025」,並自3月14日起分別在大阪市梅田影城及朝日ABC影城...

史前館「聖堂光影」特展開幕 透過傅義修士的教堂建築 見證生命交會的故事

上版日期: 2025/3/21 下午 03:55:00 | 內容: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特展展期自即日起至10月7日,於康樂本館第二特展室推出由天主教白冷會與史前館共同策展的「聖堂光影:白冷會傅義修士花東現代教堂建築展」,邀請觀眾一起來觀賞同時超越有形建築並見證跨國...

「廖修平90大展」隆重開幕 展現藝術巨匠的創作與教學成就

上版日期: 2025/3/22 下午 06:27:00 | 內容: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廖修平90大展」,邀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名譽教授蕭瓊瑞策展,以「求藝歷程」、「創作過程」、「教學與推廣」3個主題區,呈現廖修平橫跨版畫、油畫、雕塑等多元媒材創作,並透過不同...

「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4月登場 探索獨立藝術空間的權力、話語與社群集結

上版日期: 2025/3/24 上午 11:30:00 | 內容: 文化部、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 AAA)及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攜手主辦的「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將於4月11至13日隆重登場。論壇邀請來自臺灣、...

「臺灣綠工藝Taiwan Green Craft」年度認證徵選起跑 召集臺灣原創工藝

上版日期: 2025/3/24 上午 10:35:00 | 內容: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今年倡議以工藝「漫活SLOHAS」是樂活事的概念,融合簡單(Simplicity)、生活型態(Lifestyle)、原創性(Originality)、健康(...

捷報!《我家的事》主演高伊玲、藍葦華、曾敬驊、黃珮琪同時勇奪第20屆大阪亞洲影展「藥師真珠獎」

上版日期: 2025/3/23 下午 11:28:00 | 內容: 第20屆大阪亞洲影展今(23)日舉辦閉幕式及頒獎典禮,臺灣電影《我家的事》主演高伊玲、藍葦華、曾敬驊、黃珮琪同時榮獲「藥師真珠獎」肯定。文化部長李遠獲悉後,特別透過駐日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向獲獎者表示祝...

臺文館攜手勝利國小 推動親子閱讀與體驗文學魅力

上版日期: 2025/3/8 下午 07:22:00 | 內容: 為了增進親子閱讀,2025年3月8日(星期六)上午,臺南市東區勝利國小舉辦「幼小銜接體驗活動」,讓新生提前認識校園環境,並結合多元學習體驗,進行一場學習探索之旅。其中將美感與閱讀力結合,以親子共讀推廣...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揭牌 文化部長李遠:不管別人要如何稱呼我們 但我們絕不會低人一等

上版日期: 2025/3/25 下午 04:33:00 | 內容: 為完整呈現臺灣藝術史發展並回應藝術界多年倡議,文化部歷經多次諮詢及研商,在今(25)日舉辦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揭牌典禮。文化部長李遠、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臺南市長黃偉哲、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主任黃宏...

臺灣藝術家陳庭榕獲選「柏林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藝術家計畫」 柏林DAAD藝廊個展開幕

上版日期: 2025/3/24 下午 03:51:00 | 內容: 文化部駐德國代表處文化組攜手臺灣聲音藝術家陳庭榕,於德國知名的DAAD藝廊辦理個展「我們坐在,這,海的邊緣」(Here On the Edge of the Sea We Sit),展覽於3月20日開...

12歲以下免費 臺史博「ㄕˊ光童樂bar」古早味端上桌 還有小樹市集親子同樂

上版日期: 2025/3/24 上午 07:37:00 | 內容: 兒童節連假去哪裡?大小朋友看過來!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推出12歲以下兒童連假期間免費入館!邀請大小朋友共度充滿趣味與學習的時光,與家人一起探索「數味食光:臺灣飲食記憶特展」外,從3月2...

國美館攜手瓷林推出〈蓮池〉國寶十周年聯名瓷器 傳承經典藝術

上版日期: 2025/3/25 下午 06:02:00 | 內容: 為紀念林玉山〈蓮池〉獲文化部指定為國寶十周年,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協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瓷林)合作,攜手打造國寶級作品聯名瓷器,並特別於今(25)日325美術節當天,在臺中勤美洲際酒店舉辦「〈蓮池〉國寶十...

搶先入手! 「NTSO講座音樂會—來自北歐」限時早鳥買一送一

上版日期: 2025/3/28 下午 04:37:00 | 內容: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簡稱「國臺交」)將於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帶來「2025講座音樂會—來自北歐」系列,邀請觀眾一同感受北歐音樂的獨特,本系列由音樂學者吳毓庭擔任策劃並現場講解,「芬蘭篇」將於...

2025臺灣文學沙龍盛大啟航! 《鬼地方》引領德國讀者走進臺灣文化

上版日期: 2025/3/28 上午 10:56:00 | 內容: 文化部駐德國代表處文化組自明(29)日起推出臺灣文學沙龍系列活動,今年主題為「幽影書寫:臺灣傳說與文學探索」,帶領德國讀者深入體驗臺灣文學的獨特魅力。 駐德國代表處文化組今年度重點推介旅居柏...

人權館第三季兒童人權主題活動 即日起開放報名 讓世界因為兒童的參與而更美好

上版日期: 2025/3/28 上午 10:51:00 | 內容: 國家人權博物館第三季兒童人權主題活動將於4月登場,本季以「看見兒童力!改變,讓世界更美麗!」為題,強調兒童的參與權。活動除規劃成人講座,帶領家長認識孩子們的內心世界,也安排兒童繪本導讀與創作工作坊,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