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進你的生活,探索太陽能變成電的秘密——專訪東海化學系助理教授王迪彥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氫」進你的生活,探索太陽能變成電的秘密——專訪東海化學系助理教授王迪彥的作者是簡茹因, 發布日期是20210427, 服務機構是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標題「氫」進你的生活,探索太陽能變成電的秘密——專訪東海化學系助理教授王迪彥
摘要(空)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f8be14c4-9c87-4c14-94d4-fee36e544468
作者簡茹因
服務機構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發布日期20210427

標題

「氫」進你的生活,探索太陽能變成電的秘密——專訪東海化學系助理教授王迪彥

摘要

(空)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f8be14c4-9c87-4c14-94d4-fee36e544468

作者

簡茹因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發布日期

20210427

根據名稱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為什麼量子電腦這麼難懂?大概就跟 60 年前要聽懂原子筆一樣難!——專訪旺宏電子盧志遠總經理

作者: 陳儀珈 | 發布日期: 2021072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量子力學可以這麼難懂?最近夯翻天的量子電腦,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科技大觀園特別邀請盧志遠院士,透過訪談,為我們解開量子科技的神秘面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為什麼量子電腦這麼難懂?大概就跟 60 年前要聽懂原子筆一樣難!——專訪旺宏電子盧志遠總經理

作者: 陳儀珈 | 發布日期: 2021/7/2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量子力學可以這麼難懂?最近夯翻天的量子電腦,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科技大觀園特別邀請盧志遠院士,透過訪談,為我們解開量子科技的神秘面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儲能發展的關鍵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展望與課題──專訪台科大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04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儲能發展的關鍵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展望與課題──專訪台科大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4/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等待風起之時:離岸風電催出綠能新願景!

作者: 沈勤譽 | 發布日期: 2021122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大觀園特別專訪達德能源董事長王雲怡,以其投入綠能產業 20 年的豐富經驗,為我們解析新能源的產業特性及發展趨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等待風起之時:離岸風電催出綠能新願景!

作者: 沈勤譽 | 發布日期: 2021/12/2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大觀園特別專訪達德能源董事長王雲怡,以其投入綠能產業 20 年的豐富經驗,為我們解析新能源的產業特性及發展趨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拍出貼近社會的科學:《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成功鍍金鐘

作者: 簡鈺璇 | 發布日期: 201910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歷時四年的拍攝製作,是「科技與社會」(STS)學群首次嘗試以影片的方式,帶領大眾檢視重大社會議題中,背後涉及的客觀證據及科技發展風險,試圖用寬廣的視角,討論科學與科技在爭議事件中...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拍出貼近社會的科學:《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成功鍍金鐘

作者: 簡鈺璇 | 發布日期: 2019/10/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歷時四年的拍攝製作,是「科技與社會」(STS)學群首次嘗試以影片的方式,帶領大眾檢視重大社會議題中,背後涉及的客觀證據及科技發展風險,試圖用寬廣的視角,討論科學與科技在爭議事件中...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為什麼量子電腦這麼難懂?大概就跟 60 年前要聽懂原子筆一樣難!——專訪旺宏電子盧志遠總經理

作者: 陳儀珈 | 發布日期: 2021072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量子力學可以這麼難懂?最近夯翻天的量子電腦,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科技大觀園特別邀請盧志遠院士,透過訪談,為我們解開量子科技的神秘面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為什麼量子電腦這麼難懂?大概就跟 60 年前要聽懂原子筆一樣難!——專訪旺宏電子盧志遠總經理

作者: 陳儀珈 | 發布日期: 2021/7/2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量子力學可以這麼難懂?最近夯翻天的量子電腦,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科技大觀園特別邀請盧志遠院士,透過訪談,為我們解開量子科技的神秘面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儲能發展的關鍵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展望與課題──專訪台科大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04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儲能發展的關鍵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展望與課題──專訪台科大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4/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等待風起之時:離岸風電催出綠能新願景!

作者: 沈勤譽 | 發布日期: 2021122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大觀園特別專訪達德能源董事長王雲怡,以其投入綠能產業 20 年的豐富經驗,為我們解析新能源的產業特性及發展趨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等待風起之時:離岸風電催出綠能新願景!

作者: 沈勤譽 | 發布日期: 2021/12/2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大觀園特別專訪達德能源董事長王雲怡,以其投入綠能產業 20 年的豐富經驗,為我們解析新能源的產業特性及發展趨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拍出貼近社會的科學:《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成功鍍金鐘

作者: 簡鈺璇 | 發布日期: 201910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歷時四年的拍攝製作,是「科技與社會」(STS)學群首次嘗試以影片的方式,帶領大眾檢視重大社會議題中,背後涉及的客觀證據及科技發展風險,試圖用寬廣的視角,討論科學與科技在爭議事件中...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拍出貼近社會的科學:《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成功鍍金鐘

作者: 簡鈺璇 | 發布日期: 2019/10/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歷時四年的拍攝製作,是「科技與社會」(STS)學群首次嘗試以影片的方式,帶領大眾檢視重大社會議題中,背後涉及的客觀證據及科技發展風險,試圖用寬廣的視角,討論科學與科技在爭議事件中...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

根據姓名 簡茹因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3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簡茹因 ...)

年節塞車好心煩!自動駕駛讓你暢行無阻

作者: 簡茹因 | 發布日期: 20210205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每到年節時期,不管返鄉或是出遊,用路人最討厭遇到的就是塞車,漫長的等待、讓人踩剎車踩到腳痛的行車速度,抑或是被汽車廢煙包圍的感覺,本是愉悅心情恐怕都大打折扣。你也是恨不得讓「塞車」這個詞消失在這世界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年節塞車好心煩!自動駕駛讓你暢行無阻

作者: 簡茹因 | 發布日期: 2021/2/5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每到年節時期,不管返鄉或是出遊,用路人最討厭遇到的就是塞車,漫長的等待、讓人踩剎車踩到腳痛的行車速度,抑或是被汽車廢煙包圍的感覺,本是愉悅心情恐怕都大打折扣。你也是恨不得讓「塞車」這個詞消失在這世界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氫」進你的生活,探索太陽能變成電的秘密——專訪東海化學系助理教授王迪彥

作者: 簡茹因 | 發布日期: 2021/4/27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年節塞車好心煩!自動駕駛讓你暢行無阻

作者: 簡茹因 | 發布日期: 20210205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每到年節時期,不管返鄉或是出遊,用路人最討厭遇到的就是塞車,漫長的等待、讓人踩剎車踩到腳痛的行車速度,抑或是被汽車廢煙包圍的感覺,本是愉悅心情恐怕都大打折扣。你也是恨不得讓「塞車」這個詞消失在這世界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年節塞車好心煩!自動駕駛讓你暢行無阻

作者: 簡茹因 | 發布日期: 2021/2/5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每到年節時期,不管返鄉或是出遊,用路人最討厭遇到的就是塞車,漫長的等待、讓人踩剎車踩到腳痛的行車速度,抑或是被汽車廢煙包圍的感覺,本是愉悅心情恐怕都大打折扣。你也是恨不得讓「塞車」這個詞消失在這世界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氫」進你的生活,探索太陽能變成電的秘密——專訪東海化學系助理教授王迪彥

作者: 簡茹因 | 發布日期: 2021/4/27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簡茹因 ...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氫」進你的生活,探索太陽能變成電的秘密——專訪東海化學系助理教授王迪彥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新興疾病與社會因應

作者: 郭文華 | 發布日期: 20130409 | 服務機構: 陽明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 摘要: 在人與物品自由移動的21世紀,新興疾病是全球防疫疏漏的偶然,還是物種異常接觸的必然?公共衛生是安定人心的力量,還是擾動人心的亂源?從SARS、H1N1事件可知,科技與社會不可分離,即使是全球性的傳染疾...

環境新議題:氣候變遷對公共衛生的衝擊

作者: 蘇慧貞 | 發布日期: 20080114 | 服務機構: 成功大學醫學院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 | 摘要: 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的上映,讓一般民眾有機會適度了解全球氣候變遷的嚴重性,並藉此呼籲大家付諸行動拯救地球,使其避免走向毀滅。

國際綠能低碳推動現況與趨勢

作者: 邱一庭 | 發布日期: 20180305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為了改善全球氣候逐漸惡化的趨勢,對環境友善的綠色能源正如火如荼的發展,國際間相繼提出改善環境的方案,各國也群聚一堂共同討論關乎世界的議題—全球暖化。從「京都議定書」的訂定,到近年2015年簽署的「巴黎...

帶你一窺國際清淨能源百寶箱!

作者: 邱詠程 | 發布日期: 20180305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你知道的清淨能源有哪些?「清淨能源」(Clean energy)又稱為綠色能源(綠能,Green energy),所指的是無汙染的能源。隨著環保思潮的浪潮下,清淨能源對環境的污染較低,也逐漸成為各國對...

台灣綠能低碳推動現況與趨勢

作者: 邱一庭 | 發布日期: 20180305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綠能」指的是綠色能源,也可稱為清潔能源,意思是無汙染的能量生產來源。綠能的特點有低污染性、可再生性、永續性,就是要對環境友善的能源。由於近年來溫室效應日趨嚴重,二氧化碳(CO2)為主要元兇,如何降低...

石化巨人:綠巨人浩克 衝出新生活

作者: 羅仁聰 | 發布日期: 20181008 | 服務機構: 台灣中油公司煉製研究所燃料及潤滑劑組 | 摘要: 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枯竭,潔淨的綠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接替,這段過渡期如何因應?政府有一套做法,請拭目以待。

運動員的技術與科學:運動員的營養與禁藥

作者: 詹貴惠 | 發布日期: 20131209 | 服務機構: 體育大學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 | 摘要: 含有營養素的食物與治療疾病的藥物都是經口服用的物質,體育界研究食物和藥物的學門分別稱為運動營養與運動禁藥,但二者對運動員的意義卻是相反的。

運動員的技術與科學:激發運動員的顛峰表現–運動心理學

作者: 張育愷 | 發布日期: 20131209 | 服務機構: 體育大學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 | 摘要: 隨著心理技能訓練在國際運動賽事使用的普遍化,運動心理學的介入已成為當代運動科學化的訓練中,達到顛峰表現不可或缺的關鍵。雖然國內已開始起步,但仍有可進展的空間。

運動員的技術與科學:運動員的醫療照護

作者: 鄭世忠 | 發布日期: 20131209 | 服務機構: 體育大學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 | 摘要: 體育賽事中一面金牌的榮耀,可歸功於90%的努力訓練加上5%運動科學協助與5%醫療照護,但不當的醫療照護往往會無情地摧毀運動員的一切努力。

運動員使用禁藥就是吸毒嗎?天大的誤會呀!

作者: 吳烘 | 發布日期: 20170104 | 服務機構: 南臺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系 | 摘要: 為了提升運動表現,有些運動員會使用奧運比賽不允許的藥物,藉由藥物來加強身體機能,而這些藥物就是我們所謂的「運動禁藥」。然而,需要釐清的的是,運動禁藥與毒品本質上有極大的不同,毒品是人類不宜使用的易成癮...

棒球專題(序言):棒球科學的奧妙

作者: 趙揚光 | 發布日期: 20130529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 摘要: 俗諺云:「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不管是到現場看球還是透過電視觀看球賽轉播,在這股熱潮下,看熱鬧之餘,也要懂得看門道。球賽中選手的運動行為,皆是值得加以關注及研究的重點

人工智慧讓羽球訓練更聰明!

作者: 郭雅欣 | 發布日期: 2020082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人工智慧蓬勃發展,現在就連各種運動項目,也因為人工智慧的加入而變得更加科學了!「從中樞系統建構雲端AI運動訓練歷程分析與疲勞診斷系統:以羽球項目為例」計畫正是利用了人工智慧的方式,讓羽球的訓練更有效率...

最具威脅性的海中武器

作者: 柯永澤 | 發布日期: 20160711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船舶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 摘要: 何以潛艦是目前最具威脅性的戰略與戰術武器?為什麼一艘長度300公尺以上的貨櫃船造價不到1億美元,而一艘不到70公尺的潛艦造價卻要5億美元以上?

國艦國造的天堂路

作者: 林于煖 | 發布日期: 20160811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 歷史學系 | 摘要: 臺灣國艦國造之路自1970年起,走得十分艱辛。國防部雖先後執行多項計畫,購置原型船或船圖,和外國造船公司合作,學習造艦技術,國防自主率仍舊不高。除國營造船公司承建軍用艦艇,部分民營造船公司及零件廠商也...

船的形形色色:海洋偵測大隊

作者: 邱逢琛 | 發布日期: 20060807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 | 摘要: 海洋不僅蘊藏著極其豐富的能、礦資源,與魚類、海底動物、植物等生物資源,而且與地球的氣候息息相關。探索神祕的海洋就如同探測太空一般,有很大的挑戰性,也有極強的吸引力。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新興疾病與社會因應

作者: 郭文華 | 發布日期: 20130409 | 服務機構: 陽明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 摘要: 在人與物品自由移動的21世紀,新興疾病是全球防疫疏漏的偶然,還是物種異常接觸的必然?公共衛生是安定人心的力量,還是擾動人心的亂源?從SARS、H1N1事件可知,科技與社會不可分離,即使是全球性的傳染疾...

環境新議題:氣候變遷對公共衛生的衝擊

作者: 蘇慧貞 | 發布日期: 20080114 | 服務機構: 成功大學醫學院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 | 摘要: 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的上映,讓一般民眾有機會適度了解全球氣候變遷的嚴重性,並藉此呼籲大家付諸行動拯救地球,使其避免走向毀滅。

國際綠能低碳推動現況與趨勢

作者: 邱一庭 | 發布日期: 20180305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為了改善全球氣候逐漸惡化的趨勢,對環境友善的綠色能源正如火如荼的發展,國際間相繼提出改善環境的方案,各國也群聚一堂共同討論關乎世界的議題—全球暖化。從「京都議定書」的訂定,到近年2015年簽署的「巴黎...

帶你一窺國際清淨能源百寶箱!

作者: 邱詠程 | 發布日期: 20180305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你知道的清淨能源有哪些?「清淨能源」(Clean energy)又稱為綠色能源(綠能,Green energy),所指的是無汙染的能源。隨著環保思潮的浪潮下,清淨能源對環境的污染較低,也逐漸成為各國對...

台灣綠能低碳推動現況與趨勢

作者: 邱一庭 | 發布日期: 20180305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綠能」指的是綠色能源,也可稱為清潔能源,意思是無汙染的能量生產來源。綠能的特點有低污染性、可再生性、永續性,就是要對環境友善的能源。由於近年來溫室效應日趨嚴重,二氧化碳(CO2)為主要元兇,如何降低...

石化巨人:綠巨人浩克 衝出新生活

作者: 羅仁聰 | 發布日期: 20181008 | 服務機構: 台灣中油公司煉製研究所燃料及潤滑劑組 | 摘要: 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枯竭,潔淨的綠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接替,這段過渡期如何因應?政府有一套做法,請拭目以待。

運動員的技術與科學:運動員的營養與禁藥

作者: 詹貴惠 | 發布日期: 20131209 | 服務機構: 體育大學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 | 摘要: 含有營養素的食物與治療疾病的藥物都是經口服用的物質,體育界研究食物和藥物的學門分別稱為運動營養與運動禁藥,但二者對運動員的意義卻是相反的。

運動員的技術與科學:激發運動員的顛峰表現–運動心理學

作者: 張育愷 | 發布日期: 20131209 | 服務機構: 體育大學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 | 摘要: 隨著心理技能訓練在國際運動賽事使用的普遍化,運動心理學的介入已成為當代運動科學化的訓練中,達到顛峰表現不可或缺的關鍵。雖然國內已開始起步,但仍有可進展的空間。

運動員的技術與科學:運動員的醫療照護

作者: 鄭世忠 | 發布日期: 20131209 | 服務機構: 體育大學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 | 摘要: 體育賽事中一面金牌的榮耀,可歸功於90%的努力訓練加上5%運動科學協助與5%醫療照護,但不當的醫療照護往往會無情地摧毀運動員的一切努力。

運動員使用禁藥就是吸毒嗎?天大的誤會呀!

作者: 吳烘 | 發布日期: 20170104 | 服務機構: 南臺科技大學 生物科技系 | 摘要: 為了提升運動表現,有些運動員會使用奧運比賽不允許的藥物,藉由藥物來加強身體機能,而這些藥物就是我們所謂的「運動禁藥」。然而,需要釐清的的是,運動禁藥與毒品本質上有極大的不同,毒品是人類不宜使用的易成癮...

棒球專題(序言):棒球科學的奧妙

作者: 趙揚光 | 發布日期: 20130529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 摘要: 俗諺云:「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不管是到現場看球還是透過電視觀看球賽轉播,在這股熱潮下,看熱鬧之餘,也要懂得看門道。球賽中選手的運動行為,皆是值得加以關注及研究的重點

人工智慧讓羽球訓練更聰明!

作者: 郭雅欣 | 發布日期: 2020082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人工智慧蓬勃發展,現在就連各種運動項目,也因為人工智慧的加入而變得更加科學了!「從中樞系統建構雲端AI運動訓練歷程分析與疲勞診斷系統:以羽球項目為例」計畫正是利用了人工智慧的方式,讓羽球的訓練更有效率...

最具威脅性的海中武器

作者: 柯永澤 | 發布日期: 20160711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船舶系統工程學系教授 | 摘要: 何以潛艦是目前最具威脅性的戰略與戰術武器?為什麼一艘長度300公尺以上的貨櫃船造價不到1億美元,而一艘不到70公尺的潛艦造價卻要5億美元以上?

國艦國造的天堂路

作者: 林于煖 | 發布日期: 20160811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 歷史學系 | 摘要: 臺灣國艦國造之路自1970年起,走得十分艱辛。國防部雖先後執行多項計畫,購置原型船或船圖,和外國造船公司合作,學習造艦技術,國防自主率仍舊不高。除國營造船公司承建軍用艦艇,部分民營造船公司及零件廠商也...

船的形形色色:海洋偵測大隊

作者: 邱逢琛 | 發布日期: 20060807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 | 摘要: 海洋不僅蘊藏著極其豐富的能、礦資源,與魚類、海底動物、植物等生物資源,而且與地球的氣候息息相關。探索神祕的海洋就如同探測太空一般,有很大的挑戰性,也有極強的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