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客座總編輯 中興大學林俊良教授:「要在太空長程競賽中勝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的作者是許世穎 , 發布日期是20230204 , 服務機構是科技魅癮 .
根據名稱 科技魅癮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科技魅癮 ...)主辦機關: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計畫類別(次類別): 一般計畫 | 隸屬專案(子專案): | 年度: 113 | 計畫期程(起): 20240101 | 計畫期程(訖): 20241231 | 年累計實際進度: 33.00% | 年累計預定進度: 27.89% | 年累計預算執行率(%): 118.33% | 年度預算達成率(%): 33.00% | 重要執行成果: 計畫亮點:「一、113年4月及5月分別於北部及中部辦理「STEAM UP! 高中青年學子培訓營」,約200位高中生參與科學議題及實作課程,啟發學生對未來探索科學新方向。二、113年4月與法國高教研究部...
@ 政府科技發展計畫清單 作者: 詹嘉紋 | 發布日期: 20230615 | 服務機構: 科技魅癮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標案案號: 113s-022 | 標的分類: 政府行政服務 | 預算金額(元): 7500000 | 招標方式: 經公開評選或公開徵求之限制性招標 | 履約地點: 臺北市(非原住民地區) | 機關名稱: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公告日期: 2024-11-22
@ 前1年度公告金額以上採購限制性招標公告 作者: 詹嘉紋 | 發布日期: 2023/6/15 | 服務機構: 科技魅癮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董昱 | 發布日期: 20230914 | 服務機構: 科技魅癮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劉詠鯤 | 發布日期: 20230914 | 服務機構: 科技魅癮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劉詠鯤 | 發布日期: 20230615 | 服務機構: 科技魅癮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劉詠鯤 | 發布日期: 20230602 | 服務機構: 科技魅癮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主辦機關: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計畫類別(次類別): 一般計畫 | 隸屬專案(子專案): | 年度: 113 | 計畫期程(起): 20240101 | 計畫期程(訖): 20241231 | 年累計實際進度: 33.00% | 年累計預定進度: 27.89% | 年累計預算執行率(%): 118.33% | 年度預算達成率(%): 33.00% | 重要執行成果: 計畫亮點:「一、113年4月及5月分別於北部及中部辦理「STEAM UP! 高中青年學子培訓營」,約200位高中生參與科學議題及實作課程,啟發學生對未來探索科學新方向。二、113年4月與法國高教研究部...
@ 政府科技發展計畫清單 作者: 詹嘉紋 | 發布日期: 20230615 | 服務機構: 科技魅癮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標案案號: 113s-022 | 標的分類: 政府行政服務 | 預算金額(元): 7500000 | 招標方式: 經公開評選或公開徵求之限制性招標 | 履約地點: 臺北市(非原住民地區) | 機關名稱: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公告日期: 2024-11-22
@ 前1年度公告金額以上採購限制性招標公告 作者: 詹嘉紋 | 發布日期: 2023/6/15 | 服務機構: 科技魅癮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董昱 | 發布日期: 20230914 | 服務機構: 科技魅癮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劉詠鯤 | 發布日期: 20230914 | 服務機構: 科技魅癮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劉詠鯤 | 發布日期: 20230615 | 服務機構: 科技魅癮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劉詠鯤 | 發布日期: 20230602 | 服務機構: 科技魅癮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科技魅癮 ... ]
根據姓名 許世穎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許世穎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5000000 | 所代表法人: | 達特數位行銷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24334626
@ 董監事資料集 作者: 許世穎 | 指導教授: 陳丕燊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4 | 論文名稱(外文): Studies of the Radio Wave Detection of Cosmic Rays and Cosmic Neutrinos for TAROGE and ANITA | 系所名稱: 物理學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作者: 許世穎 | 指導教授: 呂聖元 | 學位類別: 博士 | 畢業學年度: 111 | 論文名稱(外文): The Prevalence and Origins of Hot Corinos in the Orion Molecular Cloud Complex | 系所名稱: 物理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作者: 許世穎 | 發布日期: 20230316 | 服務機構: 科技魅癮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許世穎 | 發布日期: 20230316 | 服務機構: 科技魅癮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許世穎 | 指導教授: 李建億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12 | 論文名稱(外文): A Study on Installing Safety Stock of Purifier Replacement Parts by Data Mining Technology | 系所名稱: 數位學習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 學校名稱: 國立臺南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作者: 許世穎 | 發布日期: 2023/3/16 | 服務機構: 科技魅癮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許世穎 | 發布日期: 2023/3/16 | 服務機構: 科技魅癮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5000000 | 所代表法人: | 達特數位行銷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24334626
@ 董監事資料集 作者: 許世穎 | 指導教授: 陳丕燊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4 | 論文名稱(外文): Studies of the Radio Wave Detection of Cosmic Rays and Cosmic Neutrinos for TAROGE and ANITA | 系所名稱: 物理學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作者: 許世穎 | 指導教授: 呂聖元 | 學位類別: 博士 | 畢業學年度: 111 | 論文名稱(外文): The Prevalence and Origins of Hot Corinos in the Orion Molecular Cloud Complex | 系所名稱: 物理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作者: 許世穎 | 發布日期: 20230316 | 服務機構: 科技魅癮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許世穎 | 發布日期: 20230316 | 服務機構: 科技魅癮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許世穎 | 指導教授: 李建億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12 | 論文名稱(外文): A Study on Installing Safety Stock of Purifier Replacement Parts by Data Mining Technology | 系所名稱: 數位學習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 學校名稱: 國立臺南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作者: 許世穎 | 發布日期: 2023/3/16 | 服務機構: 科技魅癮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許世穎 | 發布日期: 2023/3/16 | 服務機構: 科技魅癮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許世穎 ... ]
姓名 許世穎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4 筆) (或要:查詢所有 許世穎 )公司地址 負責人 統一編號 狀態 達特數位行銷有限公司 臺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1段83巷26號1樓 許世穎 24334626 核准設立 一甲企業社 臺中市中區平等街48之1號 許世穎 81549252 歇業/撤銷 - 獨資 狂風商行 桃園市中壢區中建里中山路209號 許世穎 82244341 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109005705) 眼鏡視家眼鏡行 臺中市烏日區烏日里中山路2段367號 許世穎 13424699 歇業 - 獨資
達特數位行銷有限公司 登記地址: 臺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1段83巷26號1樓 | 負責人: 許世穎 | 統編: 24334626 | 核准設立
一甲企業社 登記地址: 臺中市中區平等街48之1號 | 負責人: 許世穎 | 統編: 81549252 | 歇業/撤銷 - 獨資
狂風商行 登記地址: 桃園市中壢區中建里中山路209號 | 負責人: 許世穎 | 統編: 82244341 | 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109005705)
眼鏡視家眼鏡行 登記地址: 臺中市烏日區烏日里中山路2段367號 | 負責人: 許世穎 | 統編: 13424699 | 歇業 - 獨資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客座總編輯 中興大學林俊良教授:「要在太空長程競賽中勝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作者: 陳德豪 | 發布日期: 20190516 | 服務機構: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 | 摘要: 小丑魚怎麼會遇上避孕藥呢?其實我們生活中使用的各種化學物質都可能藉由汙水的排放進入環境水域,避孕藥也不例外。水中的環境荷爾蒙除了會影響魚類的生殖外,也可能影響其社會行為。
作者: 陳正虔 | 發布日期: 20181213 | 服務機構: 明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 | 摘要: 海洋環境棲地種類多元,提供各類生物的居所。當人類開發海洋而產生過度噪音時,對動物可能有負面衝擊。監測並分析海洋的聲音,有助於掌控生態變遷並提出管理對策。
作者: 梁又仁 | 發布日期: 20180705 | 服務機構: 屏東科技大學生物資源研究所 | 摘要: 台灣的地形崎嶇多變,蒐集哺乳動物的資料一向是苦差事。但若能利用新世代的工具,更精準且標準化的資料蒐集應該不是難事。空拍機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起從「上帝的視角」觀察野生動物!
作者: 陳美汀 | 發布日期: 20180704 | 服務機構: 屏東科技大學生物資源研究所 | 摘要: 曾遍佈全台低海拔山區的石虎,族群分佈與數量不斷縮小和減少,2008年更被公告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第I類)。這個全台僅約500隻的貓科動物族群,每一隻都不能少,本文即是介紹了保育人員如何帶領失怙小...
作者: 黃美秀 | 發布日期: 20180704 | 服務機構: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 摘要: 利用樣帶痕跡調查法,可在較短的時間內,不需太多器材成本,就能了解台灣大範圍山區中的黑熊分布、棲地利用,並進行族群監測。
作者: 沈聖峰 | 發布日期: 20180620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 摘要: 人類的生存和地球生態息息相關,若是希望人類與地球的生物圈能夠共榮共存,必定要了解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這也是每個生物學家努力的目標。
作者: 劉莉蓮 | 發布日期: 20190115 | 服務機構: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教授 | 摘要: 1970年代末期,有人想另闢新的水產養殖,動腦筋把好幾種福壽螺引進台灣,結果造成十年內整個亞洲都淪陷。不過為什麼福壽螺需要防治?因為它是破壞本地生態環境的外來入侵種。入侵種的福壽螺除了會吃水生作物、小...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90111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茶葉所含的咖啡因,可能會導致焦慮、失眠等問題,因此,科學家從野生茶樹中找出兩種不含咖啡因的茶葉,它們分別是白毛茶、紅芽茶。
作者: 毛慶豐 | 發布日期: 20190111 | 服務機構: 南台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 | 摘要: 就原料或製造方法而言,啤酒和其他酒類有很大的不同。 本文從科學的角度,包含化學、微生物、製造工程等面向來述說啤酒的故事。
作者: 劉承慈 | 發布日期: 20180417 | 服務機構: 中山醫學大學營養系 | 摘要:
作者: 余家瑩 | 發布日期: 20180430 | 服務機構: 中山醫學大學營養系碩士/中華民國專技高考合格營養師 | 摘要: 秋天是臺灣菱角盛產的時節,菱角常常被當成小吃,但其實和飯麵同屬五穀根莖類呢!菱角有豐富的營養素,熱量密度也比米飯低,更含有膳食纖維,下次不如試試以菱角為主食吧!
作者: 李宗祐 | 發布日期: 20190829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台灣有全球最密集的地震觀測網,科學家發現,除了地震,地震觀測網也可捕捉山崩的位置與崩塌規模,爭取災害預警和救災黃金時間。
作者: 黃柏壽 | 發布日期: 20180730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 摘要: 為了理解九二一大地震的成因和生成機制,「台灣車籠埔斷層深井鑽探計畫」完成階段任務後,馬國鳳教授對車籠埔斷層的研究並未因此而結束。
作者: 馬國鳳 | 發布日期: 20180920 | 服務機構: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演講人) | 摘要: 1999年的9月21日的集集大地震,雖然已將近二十年,仍讓大家餘悸猶存。但當時在災害發生前設置的強地動觀測網,卻收集到了許多關鍵數據,協助後續的地質及地震科學的研究。本篇文章即在介紹從此次數據下得到的...
作者: 郭毓璞 | 發布日期: 20190920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 摘要: 1999年的9月21日,橫跨臺中南投的車籠埔斷層發生了一場大地震,造成萬餘人死傷。災難的創痛或許可以忘卻,但經驗務必要被傳承,這二十年來學界和產業界針對包含九二一的各種地震做了許多更深入的研究和新科技...
作者: 陳德豪 | 發布日期: 20190516 | 服務機構: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 | 摘要: 小丑魚怎麼會遇上避孕藥呢?其實我們生活中使用的各種化學物質都可能藉由汙水的排放進入環境水域,避孕藥也不例外。水中的環境荷爾蒙除了會影響魚類的生殖外,也可能影響其社會行為。
作者: 陳正虔 | 發布日期: 20181213 | 服務機構: 明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 | 摘要: 海洋環境棲地種類多元,提供各類生物的居所。當人類開發海洋而產生過度噪音時,對動物可能有負面衝擊。監測並分析海洋的聲音,有助於掌控生態變遷並提出管理對策。
作者: 梁又仁 | 發布日期: 20180705 | 服務機構: 屏東科技大學生物資源研究所 | 摘要: 台灣的地形崎嶇多變,蒐集哺乳動物的資料一向是苦差事。但若能利用新世代的工具,更精準且標準化的資料蒐集應該不是難事。空拍機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起從「上帝的視角」觀察野生動物!
作者: 陳美汀 | 發布日期: 20180704 | 服務機構: 屏東科技大學生物資源研究所 | 摘要: 曾遍佈全台低海拔山區的石虎,族群分佈與數量不斷縮小和減少,2008年更被公告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第I類)。這個全台僅約500隻的貓科動物族群,每一隻都不能少,本文即是介紹了保育人員如何帶領失怙小...
作者: 黃美秀 | 發布日期: 20180704 | 服務機構: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 摘要: 利用樣帶痕跡調查法,可在較短的時間內,不需太多器材成本,就能了解台灣大範圍山區中的黑熊分布、棲地利用,並進行族群監測。
作者: 沈聖峰 | 發布日期: 20180620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 摘要: 人類的生存和地球生態息息相關,若是希望人類與地球的生物圈能夠共榮共存,必定要了解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這也是每個生物學家努力的目標。
作者: 劉莉蓮 | 發布日期: 20190115 | 服務機構: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教授 | 摘要: 1970年代末期,有人想另闢新的水產養殖,動腦筋把好幾種福壽螺引進台灣,結果造成十年內整個亞洲都淪陷。不過為什麼福壽螺需要防治?因為它是破壞本地生態環境的外來入侵種。入侵種的福壽螺除了會吃水生作物、小...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90111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茶葉所含的咖啡因,可能會導致焦慮、失眠等問題,因此,科學家從野生茶樹中找出兩種不含咖啡因的茶葉,它們分別是白毛茶、紅芽茶。
作者: 毛慶豐 | 發布日期: 20190111 | 服務機構: 南台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 | 摘要: 就原料或製造方法而言,啤酒和其他酒類有很大的不同。 本文從科學的角度,包含化學、微生物、製造工程等面向來述說啤酒的故事。
作者: 劉承慈 | 發布日期: 20180417 | 服務機構: 中山醫學大學營養系 | 摘要:
作者: 余家瑩 | 發布日期: 20180430 | 服務機構: 中山醫學大學營養系碩士/中華民國專技高考合格營養師 | 摘要: 秋天是臺灣菱角盛產的時節,菱角常常被當成小吃,但其實和飯麵同屬五穀根莖類呢!菱角有豐富的營養素,熱量密度也比米飯低,更含有膳食纖維,下次不如試試以菱角為主食吧!
作者: 李宗祐 | 發布日期: 20190829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台灣有全球最密集的地震觀測網,科學家發現,除了地震,地震觀測網也可捕捉山崩的位置與崩塌規模,爭取災害預警和救災黃金時間。
作者: 黃柏壽 | 發布日期: 20180730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 摘要: 為了理解九二一大地震的成因和生成機制,「台灣車籠埔斷層深井鑽探計畫」完成階段任務後,馬國鳳教授對車籠埔斷層的研究並未因此而結束。
作者: 馬國鳳 | 發布日期: 20180920 | 服務機構: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演講人) | 摘要: 1999年的9月21日的集集大地震,雖然已將近二十年,仍讓大家餘悸猶存。但當時在災害發生前設置的強地動觀測網,卻收集到了許多關鍵數據,協助後續的地質及地震科學的研究。本篇文章即在介紹從此次數據下得到的...
作者: 郭毓璞 | 發布日期: 20190920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 摘要: 1999年的9月21日,橫跨臺中南投的車籠埔斷層發生了一場大地震,造成萬餘人死傷。災難的創痛或許可以忘卻,但經驗務必要被傳承,這二十年來學界和產業界針對包含九二一的各種地震做了許多更深入的研究和新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