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與醫療的碰撞,跨領域整合出長照未來──清大動機張禎元專訪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工程與醫療的碰撞,跨領域整合出長照未來──清大動機張禎元專訪的作者是李奕萱, 發布日期是20210504, 服務機構是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摘要是台灣已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未來照護的需求會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台灣的生育率與死亡率也產生了黃金交叉,在未來勞動力不足的情況下,這些照護上的人力需求是否有可能透過機器人來完成呢?.

標題工程與醫療的碰撞,跨領域整合出長照未來──清大動機張禎元專訪
摘要台灣已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未來照護的需求會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台灣的生育率與死亡率也產生了黃金交叉,在未來勞動力不足的情況下,這些照護上的人力需求是否有可能透過機器人來完成呢?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9c45f382-cf9f-422e-b64d-aad0c24d5b52
作者李奕萱
服務機構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發布日期20210504

標題

工程與醫療的碰撞,跨領域整合出長照未來──清大動機張禎元專訪

摘要

台灣已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未來照護的需求會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台灣的生育率與死亡率也產生了黃金交叉,在未來勞動力不足的情況下,這些照護上的人力需求是否有可能透過機器人來完成呢?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9c45f382-cf9f-422e-b64d-aad0c24d5b52

作者

李奕萱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發布日期

20210504

根據名稱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為什麼量子電腦這麼難懂?大概就跟 60 年前要聽懂原子筆一樣難!——專訪旺宏電子盧志遠總經理

作者: 陳儀珈 | 發布日期: 2021072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量子力學可以這麼難懂?最近夯翻天的量子電腦,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科技大觀園特別邀請盧志遠院士,透過訪談,為我們解開量子科技的神秘面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為什麼量子電腦這麼難懂?大概就跟 60 年前要聽懂原子筆一樣難!——專訪旺宏電子盧志遠總經理

作者: 陳儀珈 | 發布日期: 2021/7/2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量子力學可以這麼難懂?最近夯翻天的量子電腦,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科技大觀園特別邀請盧志遠院士,透過訪談,為我們解開量子科技的神秘面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儲能發展的關鍵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展望與課題──專訪台科大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04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儲能發展的關鍵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展望與課題──專訪台科大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4/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等待風起之時:離岸風電催出綠能新願景!

作者: 沈勤譽 | 發布日期: 2021122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大觀園特別專訪達德能源董事長王雲怡,以其投入綠能產業 20 年的豐富經驗,為我們解析新能源的產業特性及發展趨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等待風起之時:離岸風電催出綠能新願景!

作者: 沈勤譽 | 發布日期: 2021/12/2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大觀園特別專訪達德能源董事長王雲怡,以其投入綠能產業 20 年的豐富經驗,為我們解析新能源的產業特性及發展趨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拍出貼近社會的科學:《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成功鍍金鐘

作者: 簡鈺璇 | 發布日期: 201910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歷時四年的拍攝製作,是「科技與社會」(STS)學群首次嘗試以影片的方式,帶領大眾檢視重大社會議題中,背後涉及的客觀證據及科技發展風險,試圖用寬廣的視角,討論科學與科技在爭議事件中...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拍出貼近社會的科學:《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成功鍍金鐘

作者: 簡鈺璇 | 發布日期: 2019/10/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歷時四年的拍攝製作,是「科技與社會」(STS)學群首次嘗試以影片的方式,帶領大眾檢視重大社會議題中,背後涉及的客觀證據及科技發展風險,試圖用寬廣的視角,討論科學與科技在爭議事件中...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為什麼量子電腦這麼難懂?大概就跟 60 年前要聽懂原子筆一樣難!——專訪旺宏電子盧志遠總經理

作者: 陳儀珈 | 發布日期: 2021072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量子力學可以這麼難懂?最近夯翻天的量子電腦,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科技大觀園特別邀請盧志遠院士,透過訪談,為我們解開量子科技的神秘面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為什麼量子電腦這麼難懂?大概就跟 60 年前要聽懂原子筆一樣難!——專訪旺宏電子盧志遠總經理

作者: 陳儀珈 | 發布日期: 2021/7/2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量子力學可以這麼難懂?最近夯翻天的量子電腦,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科技大觀園特別邀請盧志遠院士,透過訪談,為我們解開量子科技的神秘面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儲能發展的關鍵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展望與課題──專訪台科大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04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儲能發展的關鍵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展望與課題──專訪台科大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4/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等待風起之時:離岸風電催出綠能新願景!

作者: 沈勤譽 | 發布日期: 2021122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大觀園特別專訪達德能源董事長王雲怡,以其投入綠能產業 20 年的豐富經驗,為我們解析新能源的產業特性及發展趨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等待風起之時:離岸風電催出綠能新願景!

作者: 沈勤譽 | 發布日期: 2021/12/2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大觀園特別專訪達德能源董事長王雲怡,以其投入綠能產業 20 年的豐富經驗,為我們解析新能源的產業特性及發展趨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拍出貼近社會的科學:《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成功鍍金鐘

作者: 簡鈺璇 | 發布日期: 201910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歷時四年的拍攝製作,是「科技與社會」(STS)學群首次嘗試以影片的方式,帶領大眾檢視重大社會議題中,背後涉及的客觀證據及科技發展風險,試圖用寬廣的視角,討論科學與科技在爭議事件中...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拍出貼近社會的科學:《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成功鍍金鐘

作者: 簡鈺璇 | 發布日期: 2019/10/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歷時四年的拍攝製作,是「科技與社會」(STS)學群首次嘗試以影片的方式,帶領大眾檢視重大社會議題中,背後涉及的客觀證據及科技發展風險,試圖用寬廣的視角,討論科學與科技在爭議事件中...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

根據姓名 李奕萱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李奕萱 ...)

「駐與在的敘事學,臺灣創作者的跨文化對話」 國際駐村交流成果分享會在台北國際書展

上版日期: 2025/2/5 上午 10:00:00 | 內容: 文化部「國際駐村交流成果分享會」今(5)日於台北國際書展登場,邀請11位獲文化部補助至國外駐村的創作者,包括赴德國柏林文學會的馬翊航、鄧九雲、莊永新;美國愛荷華的張亦絢、美國聖塔菲藝術學院的李奕萱、美...

@ 文化新聞稿

美玲的記憶咖啡館

作者: 李奕萱作 | 出版機構: 蓋亞文化 | 版次: 初版 | 預訂出版日: 111/06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320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319-672-3 (平裝, NT$360, 320面, 21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美玲的記憶咖啡館

作者: 李奕萱著 | 出版機構: 蓋亞文化 | 版次: 初版 | 預訂出版日: 111/11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319-711-9 (EPUB)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美術(乙版). 下

作者: 黃心健 | 曹筱玥 | 楊婷如 | 羅日辰 | 廖定詳 | 溫貝琳 | 王煜榕 | 何昭慧 | 李奕萱編著 | 出版機構: 泰宇 | 版次: 初版 | 預訂出版日: 112/05 | 適讀對象: 青少年 | 頁數: 208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7133-69-9 (平裝, 208面, 28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美術實作活動手冊(乙版). 下

作者: 曹筱玥 | 楊婷如 | 羅日辰 | 廖定詳 | 溫貝琳 | 王煜榕 | 何昭慧 | 李奕萱編著 | 出版機構: 泰宇 | 版次: 初版 | 預訂出版日: 112/06 | 適讀對象: 青少年 | 頁數: 72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7133-70-5 (平裝, 72面, 30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美術授課指引(乙版). 下

作者: 黃心健 | 曹筱玥 | 楊婷如 | 羅日辰 | 廖定詳 | 溫貝琳 | 王煜榕 | 何昭慧 | 李奕萱編著 | 出版機構: 泰宇 | 版次: 初版 | 預訂出版日: 112/06 | 適讀對象: 青少年 | 頁數: 200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7133-72-9 (平裝, 200面, 28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李奕萱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460000 | 所代表法人: | 萬盛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45114507

@ 董監事資料集

李奕萱

職稱: 監察人 | 持有股份數: 0 | 所代表法人: | 鋌大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97510198

@ 董監事資料集

「駐與在的敘事學,臺灣創作者的跨文化對話」 國際駐村交流成果分享會在台北國際書展

上版日期: 2025/2/5 上午 10:00:00 | 內容: 文化部「國際駐村交流成果分享會」今(5)日於台北國際書展登場,邀請11位獲文化部補助至國外駐村的創作者,包括赴德國柏林文學會的馬翊航、鄧九雲、莊永新;美國愛荷華的張亦絢、美國聖塔菲藝術學院的李奕萱、美...

@ 文化新聞稿

美玲的記憶咖啡館

作者: 李奕萱作 | 出版機構: 蓋亞文化 | 版次: 初版 | 預訂出版日: 111/06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320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319-672-3 (平裝, NT$360, 320面, 21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美玲的記憶咖啡館

作者: 李奕萱著 | 出版機構: 蓋亞文化 | 版次: 初版 | 預訂出版日: 111/11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986-319-711-9 (EPUB)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美術(乙版). 下

作者: 黃心健 | 曹筱玥 | 楊婷如 | 羅日辰 | 廖定詳 | 溫貝琳 | 王煜榕 | 何昭慧 | 李奕萱編著 | 出版機構: 泰宇 | 版次: 初版 | 預訂出版日: 112/05 | 適讀對象: 青少年 | 頁數: 208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7133-69-9 (平裝, 208面, 28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美術實作活動手冊(乙版). 下

作者: 曹筱玥 | 楊婷如 | 羅日辰 | 廖定詳 | 溫貝琳 | 王煜榕 | 何昭慧 | 李奕萱編著 | 出版機構: 泰宇 | 版次: 初版 | 預訂出版日: 112/06 | 適讀對象: 青少年 | 頁數: 72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7133-70-5 (平裝, 72面, 30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美術授課指引(乙版). 下

作者: 黃心健 | 曹筱玥 | 楊婷如 | 羅日辰 | 廖定詳 | 溫貝琳 | 王煜榕 | 何昭慧 | 李奕萱編著 | 出版機構: 泰宇 | 版次: 初版 | 預訂出版日: 112/06 | 適讀對象: 青少年 | 頁數: 200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7133-72-9 (平裝, 200面, 28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李奕萱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460000 | 所代表法人: | 萬盛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45114507

@ 董監事資料集

李奕萱

職稱: 監察人 | 持有股份數: 0 | 所代表法人: | 鋌大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97510198

@ 董監事資料集

[ 搜尋所有 李奕萱 ... ]

姓名 李奕萱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查詢所有 李奕萱)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1段187巷23號1樓
李奕萱48732671歇業 - 獨資

臺南市永康區勝利里勝華街130號3樓
李奕萱00260085核准設立 - 獨資

彰化縣員林市鎮興里山腳路3段25巷117號
李奕萱18188174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110816849)

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1段187巷53號
李奕萱48857398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94106600)

新北市中和區員山路361號
李奕萱72875728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88124090)

桃園市平鎮區義興里育達路85巷8弄40衖2號
李奕萱80465450解散 (核准解散日期: 2014-11-13)

新北市新莊區富國路1號3樓
李奕萱87470529核准設立 - 獨資

屏東縣屏東市北勢里公正街79巷2號1樓
李奕萱89074270核准設立 - 獨資

登記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1段187巷23號1樓 | 負責人: 李奕萱 | 統編: 48732671 | 歇業 - 獨資

登記地址: 臺南市永康區勝利里勝華街130號3樓 | 負責人: 李奕萱 | 統編: 00260085 | 核准設立 - 獨資

登記地址: 彰化縣員林市鎮興里山腳路3段25巷117號 | 負責人: 李奕萱 | 統編: 18188174 | 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110816849)

登記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1段187巷53號 | 負責人: 李奕萱 | 統編: 48857398 | 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94106600)

登記地址: 新北市中和區員山路361號 | 負責人: 李奕萱 | 統編: 72875728 | 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88124090)

登記地址: 桃園市平鎮區義興里育達路85巷8弄40衖2號 | 負責人: 李奕萱 | 統編: 80465450 | 解散 (核准解散日期: 2014-11-13)

登記地址: 新北市新莊區富國路1號3樓 | 負責人: 李奕萱 | 統編: 87470529 | 核准設立 - 獨資

登記地址: 屏東縣屏東市北勢里公正街79巷2號1樓 | 負責人: 李奕萱 | 統編: 89074270 | 核准設立 - 獨資

[ 查詢所有 李奕萱 ...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工程與醫療的碰撞,跨領域整合出長照未來──清大動機張禎元專訪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為什麼臉書都知道我的喜好?——社交推薦系統

作者: 黃福銘 | 發布日期: 20200610 | 服務機構: 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 | 摘要: 臉書、Youtube常透過「數位足跡」來預測個人的興趣與喜好,即使使用者是新用戶,推薦系統也會結合社交網絡,來推薦用戶特定產品與服務。從社交系統中「顯性」與「隱性」的關係可以用來觀察兩人間社交連結的強...

Facebook廣告這麼多,主管如何處理廣告主們的需求?

作者: 黃福銘 | 發布日期: 20200610 | 服務機構: 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 | 摘要: 你是否想過Facebook是依據什麼條件來篩選和擺放廣告?要如何既滿足廣告主的需求、又讓自己賺到最多錢?「即時競價」能夠平衡每個廣告主與廣告平台之間的利益,其中即時競價技術是以「深度學習」的方法來計算...

智慧手環結合巨量資料 讓防疫更即時

作者: 國立成功大學柯乃熒教授及成大智慧防疫團隊 | 發布日期: 201906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害怕傳染病嗎?是否會擔心空氣裡可能潛藏著傳染病因子?成功大學防疫團隊結合巨量資料與人工智慧技術,開發出防疫新工具,不僅有讓診所、醫院即時監測病患狀況的智慧手環:也有智慧機器人的對話式平台,化身小管家,...

網頁讀心術原來是大數據搞的鬼

作者: 黃冠瑋 | 發布日期: 20180622 | 服務機構: 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 摘要: 你有被網頁讀心的感覺嗎?例如臉書總是出現類似的廣告,吸引我們點進去。原因是網頁會採用各式各樣的比對法則,來確認資料間彼此的關聯性。隨著我們輸入的字元或點擊越多,提供比對的數據也越完整,廣告商也越能夠透...

科學家+醫師+AI創意組合新契機

作者: 張大慈 | 發布日期: 20190809 | 服務機構: 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教授 | 摘要: 數位病理是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需要科學家、醫師和AI工程師的合作才有辦法進行。「通幽洞微」是科學家和醫師的共同特質,具有非常仔細的觀察力,能夠發現微小的事情,尤其是醫院中的病理師更具有這樣的特質。病理...

臺灣全球首創 3D 數位病理影像暨 AI 分析平臺——化影像為武器,對癌細胞做出反擊!

作者: 曾繁安 | 發布日期: 2021122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臺灣的科研團隊,成功讓傳統病理影像突破 2D 平面限制,完整展現 3D 全貌,幫助我們看清病魔的真面目,奪得搶救性命的機會。

AI即將走入診間 - 輔助醫師加速腦瘤判讀,提升醫療品質與效率

作者: 陳伯彥 | 發布日期: 20190417 | 服務機構: 工業技術研究院 | 摘要: 臺北榮民總醫院開發「臨床人工智慧腦瘤自動判讀系統」(DeepMets)即透過AI自動判讀比對磁振造影(MRI)影像資料,讓原本需要10分鐘以上的腫瘤判讀時間縮短為20秒。在試驗樣本中,大於0.1C.C...

與時間賽跑 AI助攻心血管疾病精準診斷

作者: 陳伯彥 | 發布日期: 20190417 | 服務機構: 工業技術研究院 | 摘要: 每十分鐘就有一名國民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但自費掃描不普及、與影像後製診斷耗時的原因,使得心血管疾病無法被即早發現、治療。臺灣大學醫療影像團隊,與國內其他醫學中心合作,預計三年在1200萬張影像上,進行標...

以人工智慧建立醫療影像自動化標註機器 讓腦部病變無所遁形

作者: 陳啟仁主任 | 李宜恬醫學物理師 | 發布日期: 20190617 | 服務機構: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 影像醫學部 | 摘要: 腦小血管病意指腦小血管群的病變,使得未來中風的風險增加一倍以上。但過往的醫學影像學,沒有辦法顯示明顯的大血管狹窄或堵塞,使得醫生往往很難為病症提出好的治療方式。衛福部雙和醫院研究團隊透過人工智慧,建立...

人工智慧應用於眼部病變篩檢 積極介入早期治療

作者: 柯玉潔醫師 | 發布日期: 20190617 | 服務機構: 臺北榮民總醫院 | 摘要: 人工智慧診斷系統的發展,可以協助篩檢出需要接受進一步檢查及治療的患者,並減少醫師臨床工作量的負擔,甚至可以進一步協助醫師預估病情進展的方向與速度,讓病人更了解自己未來可能面對的治療與疾病可能導致的功能...

精準定位神經受損區段 裴育晟讓患者再次「感動」

作者: V. 瓦西里耶夫 | 發布日期: 20200624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周邊神經損傷的患者,需接受切除受傷神經的重建手術,然而,切太多或太少都會發生問題。醫師能精準判斷該切除的位置嗎?長庚醫院裴育晟醫師,運用其跨越基礎科學與臨床醫學的專長,開發出「可撓式陣列電極感知器」,...

生物晶片檢測——癌症精準醫療中的糾察隊

作者: 蕭育生 | 發布日期: 20191001 | 服務機構: 明志科技大學材料工程系 | 摘要: 隨著科技的進步,晶片不僅應用在光電半導體產業中,它可與血液接觸,以低侵入性的抽血檢測提供更多癌症的相關訊息,讓癌症病人能得到個人化的治療與病情追蹤。

磁振造影:核磁共振產生影像有利精準診斷

作者: 饒若琪 | 發布日期: 20190316 | 服務機構: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 | 摘要: 磁振造影是當今不可或缺的診斷利器,了解磁振造影的基本原理,選擇適當的掃描參數,將有助於優質影像的獲得及醫師準確的判讀,更能達到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的目的。

精準醫學的智能材料發展

作者: 徐善慧 | 發布日期: 20191001 | 服務機構: 中興大學化學工程學系 | 摘要: 精準醫學的智能材料(如,3D列印材料、環境敏感性材料、形狀記憶材料、自癒合材料)除了本身要有很好的智能性與生物相容性外,還要能親近組織細胞,更要參與人體正常的代謝與自然人體的修復,是一門大學問喔!

再生醫學2020s-精準醫療的戰略與策略

作者: 謝清河 | 發布日期: 2018101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 摘要: 許多慢性疾病隨著人口年紀的老化而增加,心臟疾病即為其中之一。早在3000年前就有冠狀動脈硬化,這是個古老的疾病。

為什麼臉書都知道我的喜好?——社交推薦系統

作者: 黃福銘 | 發布日期: 20200610 | 服務機構: 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 | 摘要: 臉書、Youtube常透過「數位足跡」來預測個人的興趣與喜好,即使使用者是新用戶,推薦系統也會結合社交網絡,來推薦用戶特定產品與服務。從社交系統中「顯性」與「隱性」的關係可以用來觀察兩人間社交連結的強...

Facebook廣告這麼多,主管如何處理廣告主們的需求?

作者: 黃福銘 | 發布日期: 20200610 | 服務機構: 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 | 摘要: 你是否想過Facebook是依據什麼條件來篩選和擺放廣告?要如何既滿足廣告主的需求、又讓自己賺到最多錢?「即時競價」能夠平衡每個廣告主與廣告平台之間的利益,其中即時競價技術是以「深度學習」的方法來計算...

智慧手環結合巨量資料 讓防疫更即時

作者: 國立成功大學柯乃熒教授及成大智慧防疫團隊 | 發布日期: 201906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害怕傳染病嗎?是否會擔心空氣裡可能潛藏著傳染病因子?成功大學防疫團隊結合巨量資料與人工智慧技術,開發出防疫新工具,不僅有讓診所、醫院即時監測病患狀況的智慧手環:也有智慧機器人的對話式平台,化身小管家,...

網頁讀心術原來是大數據搞的鬼

作者: 黃冠瑋 | 發布日期: 20180622 | 服務機構: 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 摘要: 你有被網頁讀心的感覺嗎?例如臉書總是出現類似的廣告,吸引我們點進去。原因是網頁會採用各式各樣的比對法則,來確認資料間彼此的關聯性。隨著我們輸入的字元或點擊越多,提供比對的數據也越完整,廣告商也越能夠透...

科學家+醫師+AI創意組合新契機

作者: 張大慈 | 發布日期: 20190809 | 服務機構: 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教授 | 摘要: 數位病理是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需要科學家、醫師和AI工程師的合作才有辦法進行。「通幽洞微」是科學家和醫師的共同特質,具有非常仔細的觀察力,能夠發現微小的事情,尤其是醫院中的病理師更具有這樣的特質。病理...

臺灣全球首創 3D 數位病理影像暨 AI 分析平臺——化影像為武器,對癌細胞做出反擊!

作者: 曾繁安 | 發布日期: 2021122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臺灣的科研團隊,成功讓傳統病理影像突破 2D 平面限制,完整展現 3D 全貌,幫助我們看清病魔的真面目,奪得搶救性命的機會。

AI即將走入診間 - 輔助醫師加速腦瘤判讀,提升醫療品質與效率

作者: 陳伯彥 | 發布日期: 20190417 | 服務機構: 工業技術研究院 | 摘要: 臺北榮民總醫院開發「臨床人工智慧腦瘤自動判讀系統」(DeepMets)即透過AI自動判讀比對磁振造影(MRI)影像資料,讓原本需要10分鐘以上的腫瘤判讀時間縮短為20秒。在試驗樣本中,大於0.1C.C...

與時間賽跑 AI助攻心血管疾病精準診斷

作者: 陳伯彥 | 發布日期: 20190417 | 服務機構: 工業技術研究院 | 摘要: 每十分鐘就有一名國民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但自費掃描不普及、與影像後製診斷耗時的原因,使得心血管疾病無法被即早發現、治療。臺灣大學醫療影像團隊,與國內其他醫學中心合作,預計三年在1200萬張影像上,進行標...

以人工智慧建立醫療影像自動化標註機器 讓腦部病變無所遁形

作者: 陳啟仁主任 | 李宜恬醫學物理師 | 發布日期: 20190617 | 服務機構: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 影像醫學部 | 摘要: 腦小血管病意指腦小血管群的病變,使得未來中風的風險增加一倍以上。但過往的醫學影像學,沒有辦法顯示明顯的大血管狹窄或堵塞,使得醫生往往很難為病症提出好的治療方式。衛福部雙和醫院研究團隊透過人工智慧,建立...

人工智慧應用於眼部病變篩檢 積極介入早期治療

作者: 柯玉潔醫師 | 發布日期: 20190617 | 服務機構: 臺北榮民總醫院 | 摘要: 人工智慧診斷系統的發展,可以協助篩檢出需要接受進一步檢查及治療的患者,並減少醫師臨床工作量的負擔,甚至可以進一步協助醫師預估病情進展的方向與速度,讓病人更了解自己未來可能面對的治療與疾病可能導致的功能...

精準定位神經受損區段 裴育晟讓患者再次「感動」

作者: V. 瓦西里耶夫 | 發布日期: 20200624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周邊神經損傷的患者,需接受切除受傷神經的重建手術,然而,切太多或太少都會發生問題。醫師能精準判斷該切除的位置嗎?長庚醫院裴育晟醫師,運用其跨越基礎科學與臨床醫學的專長,開發出「可撓式陣列電極感知器」,...

生物晶片檢測——癌症精準醫療中的糾察隊

作者: 蕭育生 | 發布日期: 20191001 | 服務機構: 明志科技大學材料工程系 | 摘要: 隨著科技的進步,晶片不僅應用在光電半導體產業中,它可與血液接觸,以低侵入性的抽血檢測提供更多癌症的相關訊息,讓癌症病人能得到個人化的治療與病情追蹤。

磁振造影:核磁共振產生影像有利精準診斷

作者: 饒若琪 | 發布日期: 20190316 | 服務機構: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 | 摘要: 磁振造影是當今不可或缺的診斷利器,了解磁振造影的基本原理,選擇適當的掃描參數,將有助於優質影像的獲得及醫師準確的判讀,更能達到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的目的。

精準醫學的智能材料發展

作者: 徐善慧 | 發布日期: 20191001 | 服務機構: 中興大學化學工程學系 | 摘要: 精準醫學的智能材料(如,3D列印材料、環境敏感性材料、形狀記憶材料、自癒合材料)除了本身要有很好的智能性與生物相容性外,還要能親近組織細胞,更要參與人體正常的代謝與自然人體的修復,是一門大學問喔!

再生醫學2020s-精準醫療的戰略與策略

作者: 謝清河 | 發布日期: 2018101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 摘要: 許多慢性疾病隨著人口年紀的老化而增加,心臟疾病即為其中之一。早在3000年前就有冠狀動脈硬化,這是個古老的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