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確定性,大腦如何估算機率和做選擇?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面對不確定性,大腦如何估算機率和做選擇?的作者是吳仕煒, 發布日期是20191021, 服務機構是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摘要是當我們面對不確定性卻需要做抉擇時,我們會做出哪些自己也不知道的行為呢?大腦內會出現哪些現象呢?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吳仕煒副教授於演講中指出,實驗心理學顯示當人們評估機率、進行判斷時,會出現系統性的偏誤,此外,也為我們詳細介紹大腦活動與人類做選擇之間的關係。.

標題面對不確定性,大腦如何估算機率和做選擇?
摘要當我們面對不確定性卻需要做抉擇時,我們會做出哪些自己也不知道的行為呢?大腦內會出現哪些現象呢?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吳仕煒副教授於演講中指出,實驗心理學顯示當人們評估機率、進行判斷時,會出現系統性的偏誤,此外,也為我們詳細介紹大腦活動與人類做選擇之間的關係。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39217571-39e1-49fc-9990-d52c1e3f2782
作者吳仕煒
服務機構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發布日期20191021

標題

面對不確定性,大腦如何估算機率和做選擇?

摘要

當我們面對不確定性卻需要做抉擇時,我們會做出哪些自己也不知道的行為呢?大腦內會出現哪些現象呢?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吳仕煒副教授於演講中指出,實驗心理學顯示當人們評估機率、進行判斷時,會出現系統性的偏誤,此外,也為我們詳細介紹大腦活動與人類做選擇之間的關係。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39217571-39e1-49fc-9990-d52c1e3f2782

作者

吳仕煒

服務機構

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發布日期

20191021

根據名稱 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找到的相關資料

面對不確定性,大腦如何估算機率和做選擇?

作者: 吳仕煒 | 發布日期: 2019/10/21 | 服務機構: 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 摘要: 當我們面對不確定性卻需要做抉擇時,我們會做出哪些自己也不知道的行為呢?大腦內會出現哪些現象呢?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吳仕煒副教授於演講中指出,實驗心理學顯示當人們評估機率、進行判斷時,會出現系統性...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面對不確定性,大腦如何估算機率和做選擇?

作者: 吳仕煒 | 發布日期: 2019/10/21 | 服務機構: 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 摘要: 當我們面對不確定性卻需要做抉擇時,我們會做出哪些自己也不知道的行為呢?大腦內會出現哪些現象呢?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吳仕煒副教授於演講中指出,實驗心理學顯示當人們評估機率、進行判斷時,會出現系統性...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 ]

根據姓名 吳仕煒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7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吳仕煒 ...)

自然情景改變獼猴初級視覺皮質神經元的受域方向

作者: 吳相余 | 指導教授: 吳仕煒 葉俊毅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4 | 論文名稱(外文): Natural Scene Statistics Alter the Receptive Field Orientation in Macaque Primary Visual Cortex | 系所名稱: 神經科學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陽明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以立體定位腦電波探討損失趨避的神經基礎

作者: 吳孝真 | 指導教授: 吳仕煒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8 | 論文名稱(外文): Using stereo-EEG to investigate the neural basis of loss aversion | 系所名稱: 神經科學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陽明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吳仕煒

聘書 職級: 副教授 | 專兼任: 專任 | 單位名稱: 神經科學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陽明大學 | 教師專長: 人類決策行為、神經經濟學、功能性磁振造影計算、神經科學

@ 大學校院教師學術專長彙整表

先驗知識與新進訊息在不確定性決策中的神經計算機制

作者: 丁致中 | 指導教授: 吳仕煒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3 | 論文名稱(外文): Neural mechanisms for integrating prior knowledge and likelihood in value-based probabilistic infere... | 系所名稱: 神經科學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陽明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相對,絕對? 腹內側前額葉對於機率處理的神經機制

作者: 林瑋翔 | 指導教授: 吳仕煒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3 | 論文名稱(外文): Absolute or relative? Neural coding of reward probability in the 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 系所名稱: 神經科學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陽明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利用跨顱直流電刺激與心理物理方法探討認知控制的神經歷程

作者: 游家鑫 | 指導教授: 吳仕煒 阮啟弘 | 學位類別: 博士 | 畢業學年度: 103 | 論文名稱(外文): Using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and psychophysical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neural c... | 系所名稱: 神經科學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陽明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速度與正確率的競爭:權衡時間成本及訊息積累的決策

作者: 方柏凱 | 指導教授: 吳仕煒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4 | 論文名稱(外文): DECISIONS ABOUT WHEN: TEMPORAL TRADEOFF BETWEEN INFORMATION AND REWARDS IN A VISUO-MOTOR DECISION TA... | 系所名稱: 神經科學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陽明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自然情景改變獼猴初級視覺皮質神經元的受域方向

作者: 吳相余 | 指導教授: 吳仕煒 葉俊毅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4 | 論文名稱(外文): Natural Scene Statistics Alter the Receptive Field Orientation in Macaque Primary Visual Cortex | 系所名稱: 神經科學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陽明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以立體定位腦電波探討損失趨避的神經基礎

作者: 吳孝真 | 指導教授: 吳仕煒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8 | 論文名稱(外文): Using stereo-EEG to investigate the neural basis of loss aversion | 系所名稱: 神經科學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陽明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吳仕煒

聘書 職級: 副教授 | 專兼任: 專任 | 單位名稱: 神經科學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陽明大學 | 教師專長: 人類決策行為、神經經濟學、功能性磁振造影計算、神經科學

@ 大學校院教師學術專長彙整表

先驗知識與新進訊息在不確定性決策中的神經計算機制

作者: 丁致中 | 指導教授: 吳仕煒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3 | 論文名稱(外文): Neural mechanisms for integrating prior knowledge and likelihood in value-based probabilistic infere... | 系所名稱: 神經科學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陽明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相對,絕對? 腹內側前額葉對於機率處理的神經機制

作者: 林瑋翔 | 指導教授: 吳仕煒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3 | 論文名稱(外文): Absolute or relative? Neural coding of reward probability in the 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 系所名稱: 神經科學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陽明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利用跨顱直流電刺激與心理物理方法探討認知控制的神經歷程

作者: 游家鑫 | 指導教授: 吳仕煒 阮啟弘 | 學位類別: 博士 | 畢業學年度: 103 | 論文名稱(外文): Using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and psychophysical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neural c... | 系所名稱: 神經科學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陽明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速度與正確率的競爭:權衡時間成本及訊息積累的決策

作者: 方柏凱 | 指導教授: 吳仕煒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4 | 論文名稱(外文): DECISIONS ABOUT WHEN: TEMPORAL TRADEOFF BETWEEN INFORMATION AND REWARDS IN A VISUO-MOTOR DECISION TA... | 系所名稱: 神經科學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陽明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搜尋所有 吳仕煒 ...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面對不確定性,大腦如何估算機率和做選擇?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週末Let's go!分享大師視野】骨科生物醫學工程的突破與未來

作者: 古鳴洲 | 發布日期: 20210802 | 服務機構: 秀傳醫療社團法人秀傳紀念醫院 | 摘要: 台灣已經是高齡社會,從骨質流失到骨質疏鬆是無感的,常常到摔跤骨折才知道,導致家庭社會的負擔巨大。透過基因工程發展出來的生物製劑,正在有效的減少骨折發生的機率。

無限可能的起點——幹細胞

作者: 陳宣懿 | 發布日期: 20201124 | 服務機構: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 摘要: 隨著科技發展,幹細胞的發現與應用,給了深陷絕症所苦的人們嶄新的希望。衛生福利部也在2018年9月修訂通過《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開放各醫療機構利用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癌症、膝關...

用自己的細胞治療自己?簡介「幹細胞」與「細胞治療」

作者: 黃揚哲 | 陳彥榮 | 發布日期: 20191001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 | 摘要: 你一定聽過或儲存過臍帶血,為何當初要把臍帶血保留下來呢?原因是臍帶血中有豐富的幹細胞,能用來治療許多疾病。隨著科技發展,除了臍帶血幹細胞外,還有更多種類以及更有應用潛力的幹細胞被發現和應用。

幹細胞療法——疾病治療新希望

作者: 陳宣懿 | 發布日期: 20201125 | 服務機構: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 摘要: 細胞治療透過培養幹細胞(從自己或他人身體取出),修復或取代壞死細胞與組織,讓生命取得新生。隨著各種細胞治療方法出現,越來越多重症纏身的病患,無不寄望藉此抓住一線生機。儘管細胞治療背後可能暗藏風險,涉及...

臺灣蝙蝠族群中冠狀病毒的感染研究

作者: 陳怡寧 | 發布日期: 20200227 | 服務機構: 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 | 摘要: 蝙蝠在高體溫的情況下,免疫系統維持活化並抑制病毒複製,維持少量病毒於體內且無過度發炎反應的微妙平衡,讓蝙蝠成為許多新興疾病病毒的自然宿主。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陳怡寧副教授研究團隊,致力於研究臺灣蝙蝠族群...

人鼠之間:生醫研究的幕後英雄——實驗鼠

作者: 林妤庭 | 發布日期: 2020013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國家實驗動物中心擁有卓越的基因改造技術和珍貴的稀有鼠,像是螢光鼠、個人化藥物測試的替身「阿凡達鼠」,因而躋身國際知名的種源庫。這些實驗鼠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推手,而在國研院動物中心,每一隻實驗鼠更是值得好...

儲能發展的關鍵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展望與課題──專訪台科大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04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

追求環境永續 台灣該如何擁抱綠能——專訪清大科法所副教授高銘志

作者: 陳其暐 | 發布日期: 20210406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科技進步的幅度遠超過往,帶來了更為便捷的生活環境,但經濟高度成長所衍生的代價也逐漸浮現:工廠、交通工具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在大氣層內逐漸累積,形成了溫室效應,導致南北極海冰減少...

新好材料鈣鈦礦,改造太陽能電池

作者: 郭雅欣 | 發布日期: 2020072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一直以來,太陽能電池的材料都以最常使用的半導體材料——矽晶為主,然而近幾年,材料界卻出現了一名新星——鈣鈦礦,它的出現為太陽能電池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地質能源:把火力發電變乾淨的兩大技術!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312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對於無法自產能源的台灣來說,便宜的火力發電變成了無可避免的選擇,然而,燃燒煤礦所帶來的空氣汙染與二氧化碳排放,將對地球環境造成嚴重的負擔。因此,透過潔淨煤、二氧化碳捕集的技術來改善上述問題,是台灣能源...

電業改革與能源轉型起步走!

作者: 林瑞珠 | 發布日期: 20190904 | 服務機構: 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科 | 摘要: 能源使用的模式攸關文明的興衰,決策者與國人應建立正確的能源史觀。如何落實並兼顧「能源安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永續能源策略,已成為國家永續發展的重點。

快!還要更快!衝破雲霄的超音速飛行器

作者: 牛仰堯 | 發布日期: 20170418 | 服務機構: 淡江大學航太工程學系教授 | 摘要: 一旦達到超音速的疾速飛行,不僅難以維持燃料燃燒時的穩定性,複雜的空氣動力學理論、發展耐高溫的機體材料也是研發超音速飛機的技術難關所在,此外,突破音障時產生的巨大噪音,更是使得超音速客機停產至今。

民營航太與太空飛機

作者: IC之音廣播電台 | 發布日期: 20151023 | 服務機構: | 摘要:

「黑盒子」其實不是黑色——揭開飛行紀錄器的秘密

作者: 官文霖 | 發布日期: 20140307 | 服務機構: 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 | 摘要: 飛機上有一種俗稱「黑盒子」的「飛航紀錄器」,它記錄著每趟飛行任務的過程,提供調查人員研判飛航事故中駕駛員與其他人員的對話、飛航軌跡、速度、高度、姿態、系統警告等。

撲翼型無人機仿生鳥和蝙蝠的摺疊翼

作者: 賴婉婷 | 發布日期: 20170425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 摘要: 本篇介紹仿生鳥和蝙蝠可摺疊翅膀的撲翼型無人機,遇到障礙物時機翼可摺疊變形回彈,輕鬆飛越狹窄空間,即使意外撞擊障礙也能迅速恢復,將可應用於環境監測、海上巡邏、國土保育、急難搜救、氣象觀測、通訊中繼、實境...

【週末Let's go!分享大師視野】骨科生物醫學工程的突破與未來

作者: 古鳴洲 | 發布日期: 20210802 | 服務機構: 秀傳醫療社團法人秀傳紀念醫院 | 摘要: 台灣已經是高齡社會,從骨質流失到骨質疏鬆是無感的,常常到摔跤骨折才知道,導致家庭社會的負擔巨大。透過基因工程發展出來的生物製劑,正在有效的減少骨折發生的機率。

無限可能的起點——幹細胞

作者: 陳宣懿 | 發布日期: 20201124 | 服務機構: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 摘要: 隨著科技發展,幹細胞的發現與應用,給了深陷絕症所苦的人們嶄新的希望。衛生福利部也在2018年9月修訂通過《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開放各醫療機構利用自體免疫細胞治療癌症、膝關...

用自己的細胞治療自己?簡介「幹細胞」與「細胞治療」

作者: 黃揚哲 | 陳彥榮 | 發布日期: 20191001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 | 摘要: 你一定聽過或儲存過臍帶血,為何當初要把臍帶血保留下來呢?原因是臍帶血中有豐富的幹細胞,能用來治療許多疾病。隨著科技發展,除了臍帶血幹細胞外,還有更多種類以及更有應用潛力的幹細胞被發現和應用。

幹細胞療法——疾病治療新希望

作者: 陳宣懿 | 發布日期: 20201125 | 服務機構: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 摘要: 細胞治療透過培養幹細胞(從自己或他人身體取出),修復或取代壞死細胞與組織,讓生命取得新生。隨著各種細胞治療方法出現,越來越多重症纏身的病患,無不寄望藉此抓住一線生機。儘管細胞治療背後可能暗藏風險,涉及...

臺灣蝙蝠族群中冠狀病毒的感染研究

作者: 陳怡寧 | 發布日期: 20200227 | 服務機構: 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 | 摘要: 蝙蝠在高體溫的情況下,免疫系統維持活化並抑制病毒複製,維持少量病毒於體內且無過度發炎反應的微妙平衡,讓蝙蝠成為許多新興疾病病毒的自然宿主。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陳怡寧副教授研究團隊,致力於研究臺灣蝙蝠族群...

人鼠之間:生醫研究的幕後英雄——實驗鼠

作者: 林妤庭 | 發布日期: 2020013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國家實驗動物中心擁有卓越的基因改造技術和珍貴的稀有鼠,像是螢光鼠、個人化藥物測試的替身「阿凡達鼠」,因而躋身國際知名的種源庫。這些實驗鼠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推手,而在國研院動物中心,每一隻實驗鼠更是值得好...

儲能發展的關鍵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展望與課題──專訪台科大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04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

追求環境永續 台灣該如何擁抱綠能——專訪清大科法所副教授高銘志

作者: 陳其暐 | 發布日期: 20210406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科技進步的幅度遠超過往,帶來了更為便捷的生活環境,但經濟高度成長所衍生的代價也逐漸浮現:工廠、交通工具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在大氣層內逐漸累積,形成了溫室效應,導致南北極海冰減少...

新好材料鈣鈦礦,改造太陽能電池

作者: 郭雅欣 | 發布日期: 2020072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一直以來,太陽能電池的材料都以最常使用的半導體材料——矽晶為主,然而近幾年,材料界卻出現了一名新星——鈣鈦礦,它的出現為太陽能電池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地質能源:把火力發電變乾淨的兩大技術!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312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對於無法自產能源的台灣來說,便宜的火力發電變成了無可避免的選擇,然而,燃燒煤礦所帶來的空氣汙染與二氧化碳排放,將對地球環境造成嚴重的負擔。因此,透過潔淨煤、二氧化碳捕集的技術來改善上述問題,是台灣能源...

電業改革與能源轉型起步走!

作者: 林瑞珠 | 發布日期: 20190904 | 服務機構: 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科 | 摘要: 能源使用的模式攸關文明的興衰,決策者與國人應建立正確的能源史觀。如何落實並兼顧「能源安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永續能源策略,已成為國家永續發展的重點。

快!還要更快!衝破雲霄的超音速飛行器

作者: 牛仰堯 | 發布日期: 20170418 | 服務機構: 淡江大學航太工程學系教授 | 摘要: 一旦達到超音速的疾速飛行,不僅難以維持燃料燃燒時的穩定性,複雜的空氣動力學理論、發展耐高溫的機體材料也是研發超音速飛機的技術難關所在,此外,突破音障時產生的巨大噪音,更是使得超音速客機停產至今。

民營航太與太空飛機

作者: IC之音廣播電台 | 發布日期: 20151023 | 服務機構: | 摘要:

「黑盒子」其實不是黑色——揭開飛行紀錄器的秘密

作者: 官文霖 | 發布日期: 20140307 | 服務機構: 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 | 摘要: 飛機上有一種俗稱「黑盒子」的「飛航紀錄器」,它記錄著每趟飛行任務的過程,提供調查人員研判飛航事故中駕駛員與其他人員的對話、飛航軌跡、速度、高度、姿態、系統警告等。

撲翼型無人機仿生鳥和蝙蝠的摺疊翼

作者: 賴婉婷 | 發布日期: 20170425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 摘要: 本篇介紹仿生鳥和蝙蝠可摺疊翅膀的撲翼型無人機,遇到障礙物時機翼可摺疊變形回彈,輕鬆飛越狹窄空間,即使意外撞擊障礙也能迅速恢復,將可應用於環境監測、海上巡邏、國土保育、急難搜救、氣象觀測、通訊中繼、實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