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輻」輸的太空旅行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令人「輻」輸的太空旅行的作者是賴昱芬, 發布日期是20180424, 服務機構是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 摘要是前進太空是許多人的夢想,但現實遠比我們想像殘酷得多,因為太空輻射與無重力環境都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近期研究發現,使太空人得到心血管疾病的兇手,恐怕就是太空輻射。另外失重環境會讓減少使用的肌肉漸漸失去功能,骨骼更會在沒有向下重力的情況下變長,造成太空人的普遍職業病-背痛與骨質流失。.

標題令人「輻」輸的太空旅行
摘要前進太空是許多人的夢想,但現實遠比我們想像殘酷得多,因為太空輻射與無重力環境都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近期研究發現,使太空人得到心血管疾病的兇手,恐怕就是太空輻射。另外失重環境會讓減少使用的肌肉漸漸失去功能,骨骼更會在沒有向下重力的情況下變長,造成太空人的普遍職業病-背痛與骨質流失。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76cbb5e7-478e-4fcd-b8a9-7dcef4b9eb94
作者賴昱芬
服務機構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
發布日期20180424

標題

令人「輻」輸的太空旅行

摘要

前進太空是許多人的夢想,但現實遠比我們想像殘酷得多,因為太空輻射與無重力環境都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近期研究發現,使太空人得到心血管疾病的兇手,恐怕就是太空輻射。另外失重環境會讓減少使用的肌肉漸漸失去功能,骨骼更會在沒有向下重力的情況下變長,造成太空人的普遍職業病-背痛與骨質流失。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76cbb5e7-478e-4fcd-b8a9-7dcef4b9eb94

作者

賴昱芬

服務機構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

發布日期

20180424

根據名稱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7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 ...)

【臺灣文學基地】海馬打點滴:你有所不知的文學療癒特展講座(臺北)

臺灣文學基地(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2段27號)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7/21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7/21 | 折扣資訊:

@ 展覽資訊

【臺灣文學基地】海馬打點滴:你有所不知的文學療癒特展講座(臺北)

臺灣文學基地(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2段27號)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7/21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7/21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2025桃園鍾肇政文學獎-經典讀書會:楊佳嫻|渡此岸與彼岸:留學詩人的鄉愁

(中華民國)楊佳嫻 | 活動起始日期: 2025/06/21 | 活動結束日期: 2025/06/21 | 折扣資訊:

@ 講座資訊

2025桃園鍾肇政文學獎-經典讀書會:楊佳嫻|渡此岸與彼岸:留學詩人的鄉愁

(中華民國)楊佳嫻 | 活動起始日期: 2025/06/21 | 活動結束日期: 2025/06/21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齊東詩舍「夏日好寫詩」暑假系列活動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7896 | 內容:   齊東詩舍在學生放暑假的期間,推出兩場「夏日好寫詩」活動,邀請詩人引導學生跳脫制式寫作,欣賞名家詩作並分享書寫創作心得。7月21日(六)下午2時,邀請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陳柏伶老師擔任主講人,講題為:...

@ 臺文館新聞公告

出入文史:明代中期的私史敘事與京城流言

creator: 王鴻泰 | date: 2021-05-09 | contributor: 歷史語言研究所 | language: zh | description.note: 已出版;沒有審查制度 | relation: 2021中國敘事學國際研討會 (新竹 :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 | type: conference

@ 中央研究院研討會論文目錄

令人「輻」輸的太空旅行

作者: 賴昱芬 | 發布日期: 2018/4/24 | 服務機構: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 | 摘要: 前進太空是許多人的夢想,但現實遠比我們想像殘酷得多,因為太空輻射與無重力環境都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近期研究發現,使太空人得到心血管疾病的兇手,恐怕就是太空輻射。另外失重環境會讓減少使用的肌肉漸漸失去功...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臺灣文學基地】海馬打點滴:你有所不知的文學療癒特展講座(臺北)

臺灣文學基地(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2段27號)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7/21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7/21 | 折扣資訊:

@ 展覽資訊

【臺灣文學基地】海馬打點滴:你有所不知的文學療癒特展講座(臺北)

臺灣文學基地(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2段27號)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7/21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7/21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2025桃園鍾肇政文學獎-經典讀書會:楊佳嫻|渡此岸與彼岸:留學詩人的鄉愁

(中華民國)楊佳嫻 | 活動起始日期: 2025/06/21 | 活動結束日期: 2025/06/21 | 折扣資訊:

@ 講座資訊

2025桃園鍾肇政文學獎-經典讀書會:楊佳嫻|渡此岸與彼岸:留學詩人的鄉愁

(中華民國)楊佳嫻 | 活動起始日期: 2025/06/21 | 活動結束日期: 2025/06/21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齊東詩舍「夏日好寫詩」暑假系列活動

圖文模式頁面網址: 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127896 | 內容:   齊東詩舍在學生放暑假的期間,推出兩場「夏日好寫詩」活動,邀請詩人引導學生跳脫制式寫作,欣賞名家詩作並分享書寫創作心得。7月21日(六)下午2時,邀請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陳柏伶老師擔任主講人,講題為:...

@ 臺文館新聞公告

出入文史:明代中期的私史敘事與京城流言

creator: 王鴻泰 | date: 2021-05-09 | contributor: 歷史語言研究所 | language: zh | description.note: 已出版;沒有審查制度 | relation: 2021中國敘事學國際研討會 (新竹 :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 | type: conference

@ 中央研究院研討會論文目錄

令人「輻」輸的太空旅行

作者: 賴昱芬 | 發布日期: 2018/4/24 | 服務機構: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 | 摘要: 前進太空是許多人的夢想,但現實遠比我們想像殘酷得多,因為太空輻射與無重力環境都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近期研究發現,使太空人得到心血管疾病的兇手,恐怕就是太空輻射。另外失重環境會讓減少使用的肌肉漸漸失去功...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 ... ]

根據姓名 賴昱芬 找到的相關資料

無其他 賴昱芬 資料。

[ 搜尋所有 賴昱芬 ...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令人「輻」輸的太空旅行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酒精塊的製作-火鍋常用的熱源之一

作者: 楊水平 | 發布日期: 20151231 | 服務機構: 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 | 摘要: 中學化學示範實驗:酒精塊的製作---火鍋常用的熱源之一 Chemical Demonstrations: Making Solid Alcohol for Hot Pot 市售的酒精塊(膠態酒精)並...

如何避免蔬菜中的硝酸鹽?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0921 | 服務機構: | 摘要: 冷颼颼的冬天好想吃火鍋,不過火鍋的湯到底可不可以喝?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檢驗室許朝凱主任指出,如果火鍋中加入許多硝酸鹽含量較高的蔬菜,如青江菜、小白菜及萵苣,硝酸鹽就會跑進湯裡。但只要先熱水汆燙或經過「溫...

惡紫之奪朱?「灰色食品」的科技與社會

作者: 郭文華 | 發布日期: 20151105 | 服務機構: 陽明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 摘要: 處理食安不能全靠科技,也需要社會反省。一味把科技從社會切離,甚至使它們對立,非但不能解決問題,更因為把這些問題看作獨立事件,選擇性詮釋科技,徒然折損科學社群日益脆弱的公信力。

養鴨人家:生物科技與鴨

作者: 蕭孟衿 | 發布日期: 20081205 | 服務機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宜蘭分所 | 摘要: 餐桌上的鴨肉和生物科技有什麼關聯?蛋黃除了供食用之外還可以做什麼?有一天,你吃的藥品可能來自鴨子!

野生動物:本島美麗的傳說–鴛鴦

作者: 孫元勳 | 發布日期: 20060206 | 服務機構: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 摘要: 臺灣人由於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談到鴛鴦總會聯想到中國,但是這種美麗的傳說並非中國所能獨領風騷,臺灣竟然也有野生鴛鴦!看完本文,讀者或有驚艷的喜悅。

野生動物:台灣水鹿與意想不到的生態工程師

作者: 翁國精 | 發布日期: 20180705 | 服務機構: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 摘要: 近年來台灣水鹿數量大增,森林中林木的樹皮同時被大量啃食,也在不知不覺間改變了森林的樣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推動這場生態變化大戲的主角竟然是我們眼睛看不到的某生物。

野生動物:引言

作者: 裴家騏 | 發布日期: 20180705 | 服務機構: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 摘要: 拜科技持續發展之賜,現在的野外研究人員有越來越多的工具可以運用,這些新技術的開發讓我們可以更全方位地認識野生動物的自然史。

來自地底的脈動

作者: 梁雲芳 | 發布日期: 20040802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文字整理) | 摘要: 地殼是由九大板塊及許多小板塊組合而成,每分每秒都在移動,為什麼板塊會移動?它的移動又會帶給地球何種變化?種種的為什麼,皆與來自地底的脈動有關。

地殼變動的記錄器–天然的「記溫時鐘」

作者: 高銘鴻 | 發布日期: 20060207 | 服務機構: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 摘要: 岩漿冷卻過程會形成一系列的礦物結晶,把這些礦物結晶與溫度的關係,配合定年法測定年代,就形成了溫度-時間對比表,分析地殼岩體內這些指標性礦物,就能獲悉地殼變動的歷史。

地科研究:超微磁性礦物是大自然拼圖遊戲的見證者

作者: 蕭炎宏 | 發布日期: 20021029 | 服務機構: 中山大學海洋資源學系 | 摘要: 如果說地球表面的板塊是一幅大自然的動態拼圖,那麼在深邃的海洋底下所顯示的磁性異常條帶,則可以說是了解這幅動態拼圖最重要的線索。

氣候變遷–以古為鑑:站在地質學時代前端的科學家–馬廷英先生

作者: 錢憲和 | 發布日期: 20030904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 摘要: 「馬廷英先生是站在時代前端的科學家,他的理論在當時是不會有很多人能了解的。」但是今天在研究古海洋、古氣候、珊瑚化石的生長年層及古大陸板塊漂移的領域裡,卻沒有人不知道馬廷英教授。

個人化醫療的夢想與挑戰

作者: 王大維 | 發布日期: 20120611 | 服務機構: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經中心經理 | 摘要:

生命的奧祕–DNA結構的發現

作者: 林天送 | 發布日期: 20090410 | 服務機構: 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化學系暨神經科學系 | 摘要: DNA是一條相當長的雙股螺旋鏈狀的分子,但是肉眼無法看到,得由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根據弗蘭克林的X光晶體數據,華生和克里克得以推理出DNA的結構。

真假?氣球升空後,就會自行變大漲破?

作者: 公共電視臺 | 發布日期: 20151215 | 服務機構: | 摘要: 當氣壓下降,氣球內外壓為求平衡,內部壓力會向外推擠皮膜,同時體積逐漸增加而向外擴張,最後氣球漲破!說穿了,氣球高空中會自爆的原理,就是「定量氣體在定溫環境下,氣壓與體積會成反比」的「波以耳定律」。

鍊金術難道不是一種科學嗎?簡介鍊金術的前世今生

作者: 陳竹亭 | 發布日期: 20170123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暨化學系教授 | 摘要: 鍊金術是一種科學嗎?這跟你對科學的看法有關。陳竹亭教授在這次講座中,從舉世公認最偉大的鍊金術士故事中,去探討所謂「科學典範」這檔事,並且明確地為我們理出鍊金術與化學的脈絡與差別。

酒精塊的製作-火鍋常用的熱源之一

作者: 楊水平 | 發布日期: 20151231 | 服務機構: 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 | 摘要: 中學化學示範實驗:酒精塊的製作---火鍋常用的熱源之一 Chemical Demonstrations: Making Solid Alcohol for Hot Pot 市售的酒精塊(膠態酒精)並...

如何避免蔬菜中的硝酸鹽?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0921 | 服務機構: | 摘要: 冷颼颼的冬天好想吃火鍋,不過火鍋的湯到底可不可以喝?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檢驗室許朝凱主任指出,如果火鍋中加入許多硝酸鹽含量較高的蔬菜,如青江菜、小白菜及萵苣,硝酸鹽就會跑進湯裡。但只要先熱水汆燙或經過「溫...

惡紫之奪朱?「灰色食品」的科技與社會

作者: 郭文華 | 發布日期: 20151105 | 服務機構: 陽明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 摘要: 處理食安不能全靠科技,也需要社會反省。一味把科技從社會切離,甚至使它們對立,非但不能解決問題,更因為把這些問題看作獨立事件,選擇性詮釋科技,徒然折損科學社群日益脆弱的公信力。

養鴨人家:生物科技與鴨

作者: 蕭孟衿 | 發布日期: 20081205 | 服務機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宜蘭分所 | 摘要: 餐桌上的鴨肉和生物科技有什麼關聯?蛋黃除了供食用之外還可以做什麼?有一天,你吃的藥品可能來自鴨子!

野生動物:本島美麗的傳說–鴛鴦

作者: 孫元勳 | 發布日期: 20060206 | 服務機構: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 摘要: 臺灣人由於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談到鴛鴦總會聯想到中國,但是這種美麗的傳說並非中國所能獨領風騷,臺灣竟然也有野生鴛鴦!看完本文,讀者或有驚艷的喜悅。

野生動物:台灣水鹿與意想不到的生態工程師

作者: 翁國精 | 發布日期: 20180705 | 服務機構: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 摘要: 近年來台灣水鹿數量大增,森林中林木的樹皮同時被大量啃食,也在不知不覺間改變了森林的樣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推動這場生態變化大戲的主角竟然是我們眼睛看不到的某生物。

野生動物:引言

作者: 裴家騏 | 發布日期: 20180705 | 服務機構: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 摘要: 拜科技持續發展之賜,現在的野外研究人員有越來越多的工具可以運用,這些新技術的開發讓我們可以更全方位地認識野生動物的自然史。

來自地底的脈動

作者: 梁雲芳 | 發布日期: 20040802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文字整理) | 摘要: 地殼是由九大板塊及許多小板塊組合而成,每分每秒都在移動,為什麼板塊會移動?它的移動又會帶給地球何種變化?種種的為什麼,皆與來自地底的脈動有關。

地殼變動的記錄器–天然的「記溫時鐘」

作者: 高銘鴻 | 發布日期: 20060207 | 服務機構: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 摘要: 岩漿冷卻過程會形成一系列的礦物結晶,把這些礦物結晶與溫度的關係,配合定年法測定年代,就形成了溫度-時間對比表,分析地殼岩體內這些指標性礦物,就能獲悉地殼變動的歷史。

地科研究:超微磁性礦物是大自然拼圖遊戲的見證者

作者: 蕭炎宏 | 發布日期: 20021029 | 服務機構: 中山大學海洋資源學系 | 摘要: 如果說地球表面的板塊是一幅大自然的動態拼圖,那麼在深邃的海洋底下所顯示的磁性異常條帶,則可以說是了解這幅動態拼圖最重要的線索。

氣候變遷–以古為鑑:站在地質學時代前端的科學家–馬廷英先生

作者: 錢憲和 | 發布日期: 20030904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 | 摘要: 「馬廷英先生是站在時代前端的科學家,他的理論在當時是不會有很多人能了解的。」但是今天在研究古海洋、古氣候、珊瑚化石的生長年層及古大陸板塊漂移的領域裡,卻沒有人不知道馬廷英教授。

個人化醫療的夢想與挑戰

作者: 王大維 | 發布日期: 20120611 | 服務機構: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經中心經理 | 摘要:

生命的奧祕–DNA結構的發現

作者: 林天送 | 發布日期: 20090410 | 服務機構: 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化學系暨神經科學系 | 摘要: DNA是一條相當長的雙股螺旋鏈狀的分子,但是肉眼無法看到,得由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根據弗蘭克林的X光晶體數據,華生和克里克得以推理出DNA的結構。

真假?氣球升空後,就會自行變大漲破?

作者: 公共電視臺 | 發布日期: 20151215 | 服務機構: | 摘要: 當氣壓下降,氣球內外壓為求平衡,內部壓力會向外推擠皮膜,同時體積逐漸增加而向外擴張,最後氣球漲破!說穿了,氣球高空中會自爆的原理,就是「定量氣體在定溫環境下,氣壓與體積會成反比」的「波以耳定律」。

鍊金術難道不是一種科學嗎?簡介鍊金術的前世今生

作者: 陳竹亭 | 發布日期: 20170123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暨化學系教授 | 摘要: 鍊金術是一種科學嗎?這跟你對科學的看法有關。陳竹亭教授在這次講座中,從舉世公認最偉大的鍊金術士故事中,去探討所謂「科學典範」這檔事,並且明確地為我們理出鍊金術與化學的脈絡與差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