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客終結者 2.0 登場!打破舊有資安概念,零信任架構 (ZTA) 引領資安新風潮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駭客終結者 2.0 登場!打破舊有資安概念,零信任架構 (ZTA) 引領資安新風潮的作者是簡如茵, 發布日期是20210907, 服務機構是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摘要是現今,人們對於網路的依賴性大,尤其是疫情影響下的社會,各家企業紛紛採取居家辦公,此外,日常中的網路銀行轉帳、購買日用品、電子信箱等功能均需利用網路。但網路便利的同時,伴隨而來的就是,個資外洩、網路上的購賣身分遭到惡意人士盜用,魔鬼藏匿於網路的角落,緊盯著各個使用者的活動,看看誰是下一個受害者。為了層....

標題駭客終結者 2.0 登場!打破舊有資安概念,零信任架構 (ZTA) 引領資安新風潮
摘要現今,人們對於網路的依賴性大,尤其是疫情影響下的社會,各家企業紛紛採取居家辦公,此外,日常中的網路銀行轉帳、購買日用品、電子信箱等功能均需利用網路。但網路便利的同時,伴隨而來的就是,個資外洩、網路上的購賣身分遭到惡意人士盜用,魔鬼藏匿於網路的角落,緊盯著各個使用者的活動,看看誰是下一個受害者。為了層層把關網路上的潛在危機,零信任架構 (Zero Trust Architecture,ZTA) 出現了!ZTA 是一種資安防護的新概念,打破了傳統以邊界(例如防火牆)區分內網及外網的資安型態。今天,想長點 ZTA 的新知識嗎?跟著查士朝教授的腳步來探索一下這個酷東西吧!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5ad7a015-9e9a-4268-aa32-2ade792e7440
作者簡如茵
服務機構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發布日期20210907

標題

駭客終結者 2.0 登場!打破舊有資安概念,零信任架構 (ZTA) 引領資安新風潮

摘要

現今,人們對於網路的依賴性大,尤其是疫情影響下的社會,各家企業紛紛採取居家辦公,此外,日常中的網路銀行轉帳、購買日用品、電子信箱等功能均需利用網路。但網路便利的同時,伴隨而來的就是,個資外洩、網路上的購賣身分遭到惡意人士盜用,魔鬼藏匿於網路的角落,緊盯著各個使用者的活動,看看誰是下一個受害者。為了層層把關網路上的潛在危機,零信任架構 (Zero Trust Architecture,ZTA) 出現了!ZTA 是一種資安防護的新概念,打破了傳統以邊界(例如防火牆)區分內網及外網的資安型態。今天,想長點 ZTA 的新知識嗎?跟著查士朝教授的腳步來探索一下這個酷東西吧!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5ad7a015-9e9a-4268-aa32-2ade792e7440

作者

簡如茵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發布日期

20210907

根據名稱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為什麼量子電腦這麼難懂?大概就跟 60 年前要聽懂原子筆一樣難!——專訪旺宏電子盧志遠總經理

作者: 陳儀珈 | 發布日期: 2021072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量子力學可以這麼難懂?最近夯翻天的量子電腦,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科技大觀園特別邀請盧志遠院士,透過訪談,為我們解開量子科技的神秘面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為什麼量子電腦這麼難懂?大概就跟 60 年前要聽懂原子筆一樣難!——專訪旺宏電子盧志遠總經理

作者: 陳儀珈 | 發布日期: 2021/7/2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量子力學可以這麼難懂?最近夯翻天的量子電腦,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科技大觀園特別邀請盧志遠院士,透過訪談,為我們解開量子科技的神秘面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儲能發展的關鍵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展望與課題──專訪台科大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04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儲能發展的關鍵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展望與課題──專訪台科大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4/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等待風起之時:離岸風電催出綠能新願景!

作者: 沈勤譽 | 發布日期: 2021122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大觀園特別專訪達德能源董事長王雲怡,以其投入綠能產業 20 年的豐富經驗,為我們解析新能源的產業特性及發展趨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等待風起之時:離岸風電催出綠能新願景!

作者: 沈勤譽 | 發布日期: 2021/12/2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大觀園特別專訪達德能源董事長王雲怡,以其投入綠能產業 20 年的豐富經驗,為我們解析新能源的產業特性及發展趨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拍出貼近社會的科學:《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成功鍍金鐘

作者: 簡鈺璇 | 發布日期: 201910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歷時四年的拍攝製作,是「科技與社會」(STS)學群首次嘗試以影片的方式,帶領大眾檢視重大社會議題中,背後涉及的客觀證據及科技發展風險,試圖用寬廣的視角,討論科學與科技在爭議事件中...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拍出貼近社會的科學:《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成功鍍金鐘

作者: 簡鈺璇 | 發布日期: 2019/10/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歷時四年的拍攝製作,是「科技與社會」(STS)學群首次嘗試以影片的方式,帶領大眾檢視重大社會議題中,背後涉及的客觀證據及科技發展風險,試圖用寬廣的視角,討論科學與科技在爭議事件中...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為什麼量子電腦這麼難懂?大概就跟 60 年前要聽懂原子筆一樣難!——專訪旺宏電子盧志遠總經理

作者: 陳儀珈 | 發布日期: 2021072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量子力學可以這麼難懂?最近夯翻天的量子電腦,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科技大觀園特別邀請盧志遠院士,透過訪談,為我們解開量子科技的神秘面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為什麼量子電腦這麼難懂?大概就跟 60 年前要聽懂原子筆一樣難!——專訪旺宏電子盧志遠總經理

作者: 陳儀珈 | 發布日期: 2021/7/2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量子力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量子力學可以這麼難懂?最近夯翻天的量子電腦,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科技大觀園特別邀請盧志遠院士,透過訪談,為我們解開量子科技的神秘面紗。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儲能發展的關鍵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展望與課題──專訪台科大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04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儲能發展的關鍵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展望與課題──專訪台科大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4/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等待風起之時:離岸風電催出綠能新願景!

作者: 沈勤譽 | 發布日期: 2021122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大觀園特別專訪達德能源董事長王雲怡,以其投入綠能產業 20 年的豐富經驗,為我們解析新能源的產業特性及發展趨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等待風起之時:離岸風電催出綠能新願景!

作者: 沈勤譽 | 發布日期: 2021/12/2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大觀園特別專訪達德能源董事長王雲怡,以其投入綠能產業 20 年的豐富經驗,為我們解析新能源的產業特性及發展趨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拍出貼近社會的科學:《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成功鍍金鐘

作者: 簡鈺璇 | 發布日期: 201910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歷時四年的拍攝製作,是「科技與社會」(STS)學群首次嘗試以影片的方式,帶領大眾檢視重大社會議題中,背後涉及的客觀證據及科技發展風險,試圖用寬廣的視角,討論科學與科技在爭議事件中...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拍出貼近社會的科學:《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成功鍍金鐘

作者: 簡鈺璇 | 發布日期: 2019/10/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歷時四年的拍攝製作,是「科技與社會」(STS)學群首次嘗試以影片的方式,帶領大眾檢視重大社會議題中,背後涉及的客觀證據及科技發展風險,試圖用寬廣的視角,討論科學與科技在爭議事件中...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

根據姓名 簡如茵 找到的相關資料

駭客終結者 2.0 登場!打破舊有資安概念,零信任架構 (ZTA) 引領資安新風潮

作者: 簡如茵 | 發布日期: 2021/9/7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現今,人們對於網路的依賴性大,尤其是疫情影響下的社會,各家企業紛紛採取居家辦公,此外,日常中的網路銀行轉帳、購買日用品、電子信箱等功能均需利用網路。但網路便利的同時,伴隨而來的就是,個資外洩、網路上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駭客終結者 2.0 登場!打破舊有資安概念,零信任架構 (ZTA) 引領資安新風潮

作者: 簡如茵 | 發布日期: 2021/9/7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現今,人們對於網路的依賴性大,尤其是疫情影響下的社會,各家企業紛紛採取居家辦公,此外,日常中的網路銀行轉帳、購買日用品、電子信箱等功能均需利用網路。但網路便利的同時,伴隨而來的就是,個資外洩、網路上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簡如茵 ... ]

姓名 簡如茵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1 筆) (或要:查詢所有 簡如茵)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基隆市暖暖區碇安里源遠路二九七巷九二之一號一樓
簡如茵78412979歇業 - 獨資

登記地址: 基隆市暖暖區碇安里源遠路二九七巷九二之一號一樓 | 負責人: 簡如茵 | 統編: 78412979 | 歇業 - 獨資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駭客終結者 2.0 登場!打破舊有資安概念,零信任架構 (ZTA) 引領資安新風潮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解決急診壅塞的未來方案 臺大跨領域團隊開發智慧急診系統

作者: 李宗祐 | 發布日期: 20200925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醫院急診壅塞的現象是全世界共同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呢?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陳信希,在去年下半年邀請相關研究團隊討論如何協助醫師在急診壅塞時,快速分析判斷並做出正確的臨床決策。經過4個月研議規劃,...

人工智慧複製人類偏見,AI 與性別議題間的拉扯——高醫大性別所余貞誼專訪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0226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人工智慧更是如此。此時此刻,人類社會中仍隱藏許多不平等與歧視,人工智慧與這些議題將如何互動?透過社群媒體可以如何解讀性別議題?任教於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的余貞誼助理教授,研究專長...

AI 再現社群網路上情緒用語的男女差異,卻能助人理解字裡行間的真實情緒——清大資工陳宜欣專訪

作者: 許君咏 | 發布日期: 20210309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透過 AI 數據分析發現,同樣的文句,在不同的性別或個體有情緒表達上的差異,造成有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的窘境,明明你認為這句話沒什麼,但某些用詞卻造成他人的誤解。陳宜欣老師的團隊也試圖從這些行為中...

AI看得懂數學題目嗎?淺談自然語言處理

作者: 喬偉綱 | 發布日期: 20201105 | 服務機構: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 | 摘要: 還記得小時候的數學題目嗎?究竟要怎麼從打字員能在20分鐘打出1120個字,推算出30分鐘他能夠打幾個字呢?仔細地雕琢題目,或許不用太久的時間你就能理解並推理答案。然而,近年來有鑒於科技的長足發展,我們...

人工智慧於精準醫療之創新機會與挑戰

作者: 曾新穆 | 發布日期: 20190819 | 服務機構: 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 摘要: Big data、演算法和運算能力驅動人工智慧發展,最初AI發展運作方式是由專家定義知識,機器模擬專家思路解決問題,後續機器學習方法出現、應用新一代的演算法像Deep Learning、搭配高速運算G...

讓機器讀懂我們的心情!臺灣AI情緒辨識技術再突破

作者: 林妤庭 | 發布日期: 201912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這次的面試似乎有些不同,你面對著電腦螢幕,畫面的另一端並不是真人人資,而是「AI面試官」。它仔細紀錄你的一言一行,產出關於情緒、個性的報表,輔助用人決策。這樣的場景並非虛構,而是情緒辨識真實應用的結果...

月球花粉熱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8070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月球表面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大氣層又非常稀薄,揚起的塵埃分布範圍非常廣,對儀器、人體都可能造成傷害,科學家以小鼠神經母細胞與人類肺臟上皮細胞評估類月塵顆粒的生物衝擊,發現它們會造成細胞死亡、破壞D...

火星甲烷之謎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90130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2017年,美國的太空探測團隊,也宣布火星大氣裡含有極少量的甲烷;2018年,歐洲太空署與俄羅斯合作,探測火星大氣,卻發現火星大氣裡沒有甲烷的蹤跡。咦?那火星上面到底有沒有甲烷呢?這看起來只是要釐清火...

太空任務——火星探測車「機會號」傳奇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90314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NASA在2003年6、7月分別發射了精神號、機會號兩輛同型的火星探測車,原本預定的任務期間只有90天,沒想到居然分別支撐了6年與14.5年。

令人「輻」輸的太空旅行

作者: 賴昱芬 | 發布日期: 20180424 | 服務機構: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 | 摘要: 前進太空是許多人的夢想,但現實遠比我們想像殘酷得多,因為太空輻射與無重力環境都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近期研究發現,使太空人得到心血管疾病的兇手,恐怕就是太空輻射。另外失重環境會讓減少使用的肌肉漸漸失去功...

AI風潮來襲!人工智慧的醫療照護應用

作者: 孫永年 | 發布日期: 20190322 | 服務機構: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 | 摘要: 人工智慧正悄悄轉變你我的生活,包括在醫療保健方面的應用,對人類生活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智慧長照,老年生活更美好

作者: 吳芳銘 | 發布日期: 20190218 | 服務機構: 高雄市政府 | 摘要: 台灣的人口組成正朝向「超高齡社會」邁進,如何建構活躍老化的社會,或落實優質長照制度, 以因應超高齡社會海嘯般的快速侵襲,已成為當務之急。

善用社群力 提升防災救護成效

作者: 陳伯彥 | 發布日期: 20180305 | 服務機構: 工業技術研究院 | 摘要: 根據國際防災救難慣例,災難爆發後的72小時是黃金救難時間,在這個關鍵時刻,能快速整合網路社群與巨量資料分析機制的防災救援平台可以發揮什麼功效?

巨量資料分析來助力 降低空污對人體的危害

作者: 陳伯彥 | 發布日期: 20180305 | 服務機構: 工業技術研究院 | 摘要: 全球暖化不僅促發溫室效應與空氣污染,連帶也影響民眾的身體健康,例如加重過敏或氣喘發作的頻率與嚴重性等。為改善這個問題,有研究單位透過監控與分析空氣污染的方式,即時或提前預警,讓民眾可以事先做好防範、準...

登革熱不用怕!巨量資料來防疫

作者: 陳伯彥 | 發布日期: 20180305 | 服務機構: 工業技術研究院 | 摘要: 夏天到來,登革熱防疫必須更有效率。成功大學團隊打造「登革熱疫情巨量資料平台」以評估民眾染上登革熱等傳染疾病的風險高低。具體資料蒐集措施包含開發「掌蚊人」行動APP,透過行動手環與手機配對能及時偵測潛在...

解決急診壅塞的未來方案 臺大跨領域團隊開發智慧急診系統

作者: 李宗祐 | 發布日期: 20200925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醫院急診壅塞的現象是全世界共同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呢?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陳信希,在去年下半年邀請相關研究團隊討論如何協助醫師在急診壅塞時,快速分析判斷並做出正確的臨床決策。經過4個月研議規劃,...

人工智慧複製人類偏見,AI 與性別議題間的拉扯——高醫大性別所余貞誼專訪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0226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人工智慧更是如此。此時此刻,人類社會中仍隱藏許多不平等與歧視,人工智慧與這些議題將如何互動?透過社群媒體可以如何解讀性別議題?任教於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的余貞誼助理教授,研究專長...

AI 再現社群網路上情緒用語的男女差異,卻能助人理解字裡行間的真實情緒——清大資工陳宜欣專訪

作者: 許君咏 | 發布日期: 20210309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透過 AI 數據分析發現,同樣的文句,在不同的性別或個體有情緒表達上的差異,造成有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的窘境,明明你認為這句話沒什麼,但某些用詞卻造成他人的誤解。陳宜欣老師的團隊也試圖從這些行為中...

AI看得懂數學題目嗎?淺談自然語言處理

作者: 喬偉綱 | 發布日期: 20201105 | 服務機構: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 | 摘要: 還記得小時候的數學題目嗎?究竟要怎麼從打字員能在20分鐘打出1120個字,推算出30分鐘他能夠打幾個字呢?仔細地雕琢題目,或許不用太久的時間你就能理解並推理答案。然而,近年來有鑒於科技的長足發展,我們...

人工智慧於精準醫療之創新機會與挑戰

作者: 曾新穆 | 發布日期: 20190819 | 服務機構: 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 摘要: Big data、演算法和運算能力驅動人工智慧發展,最初AI發展運作方式是由專家定義知識,機器模擬專家思路解決問題,後續機器學習方法出現、應用新一代的演算法像Deep Learning、搭配高速運算G...

讓機器讀懂我們的心情!臺灣AI情緒辨識技術再突破

作者: 林妤庭 | 發布日期: 201912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這次的面試似乎有些不同,你面對著電腦螢幕,畫面的另一端並不是真人人資,而是「AI面試官」。它仔細紀錄你的一言一行,產出關於情緒、個性的報表,輔助用人決策。這樣的場景並非虛構,而是情緒辨識真實應用的結果...

月球花粉熱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8070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月球表面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大氣層又非常稀薄,揚起的塵埃分布範圍非常廣,對儀器、人體都可能造成傷害,科學家以小鼠神經母細胞與人類肺臟上皮細胞評估類月塵顆粒的生物衝擊,發現它們會造成細胞死亡、破壞D...

火星甲烷之謎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90130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2017年,美國的太空探測團隊,也宣布火星大氣裡含有極少量的甲烷;2018年,歐洲太空署與俄羅斯合作,探測火星大氣,卻發現火星大氣裡沒有甲烷的蹤跡。咦?那火星上面到底有沒有甲烷呢?這看起來只是要釐清火...

太空任務——火星探測車「機會號」傳奇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90314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NASA在2003年6、7月分別發射了精神號、機會號兩輛同型的火星探測車,原本預定的任務期間只有90天,沒想到居然分別支撐了6年與14.5年。

令人「輻」輸的太空旅行

作者: 賴昱芬 | 發布日期: 20180424 | 服務機構: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 | 摘要: 前進太空是許多人的夢想,但現實遠比我們想像殘酷得多,因為太空輻射與無重力環境都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近期研究發現,使太空人得到心血管疾病的兇手,恐怕就是太空輻射。另外失重環境會讓減少使用的肌肉漸漸失去功...

AI風潮來襲!人工智慧的醫療照護應用

作者: 孫永年 | 發布日期: 20190322 | 服務機構: 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 | 摘要: 人工智慧正悄悄轉變你我的生活,包括在醫療保健方面的應用,對人類生活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智慧長照,老年生活更美好

作者: 吳芳銘 | 發布日期: 20190218 | 服務機構: 高雄市政府 | 摘要: 台灣的人口組成正朝向「超高齡社會」邁進,如何建構活躍老化的社會,或落實優質長照制度, 以因應超高齡社會海嘯般的快速侵襲,已成為當務之急。

善用社群力 提升防災救護成效

作者: 陳伯彥 | 發布日期: 20180305 | 服務機構: 工業技術研究院 | 摘要: 根據國際防災救難慣例,災難爆發後的72小時是黃金救難時間,在這個關鍵時刻,能快速整合網路社群與巨量資料分析機制的防災救援平台可以發揮什麼功效?

巨量資料分析來助力 降低空污對人體的危害

作者: 陳伯彥 | 發布日期: 20180305 | 服務機構: 工業技術研究院 | 摘要: 全球暖化不僅促發溫室效應與空氣污染,連帶也影響民眾的身體健康,例如加重過敏或氣喘發作的頻率與嚴重性等。為改善這個問題,有研究單位透過監控與分析空氣污染的方式,即時或提前預警,讓民眾可以事先做好防範、準...

登革熱不用怕!巨量資料來防疫

作者: 陳伯彥 | 發布日期: 20180305 | 服務機構: 工業技術研究院 | 摘要: 夏天到來,登革熱防疫必須更有效率。成功大學團隊打造「登革熱疫情巨量資料平台」以評估民眾染上登革熱等傳染疾病的風險高低。具體資料蒐集措施包含開發「掌蚊人」行動APP,透過行動手環與手機配對能及時偵測潛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