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二): 維護區域和平安全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二): 維護區域和平安全的作者是廖立文, 發布日期是20180706, 服務機構是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摘要是太空科技研發與地緣政治是太空與政治最早也最緊密的一環,主要不外乎是太空科技在軍事與國防用途的高度應用時,最容易挑動不友善相鄰國家間的敏感神經。若從國際太空政治與全球治理的觀點來分析,多數國家已同意按照維護「區域和平與安全」為區域性太空國際合作的最大公約數,因為這個論述同時也滿足了各國自身安全與利益的....

標題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二): 維護區域和平安全
摘要太空科技研發與地緣政治是太空與政治最早也最緊密的一環,主要不外乎是太空科技在軍事與國防用途的高度應用時,最容易挑動不友善相鄰國家間的敏感神經。若從國際太空政治與全球治理的觀點來分析,多數國家已同意按照維護「區域和平與安全」為區域性太空國際合作的最大公約數,因為這個論述同時也滿足了各國自身安全與利益的底限。此「區域和平與安全」最大公約數的國際合作典範,自冷戰時期到今日多元多邊的國際局勢,雖然在內涵上不斷擴充,但其本質則沒有動搖。本文試以太空科技發展極關鍵的「再入大氣層」(re-entry)尖端技術為例,舉證太空科技研發與地緣政治的互動關係中,「區域和平與安全」如何與國家安全利益複合鏈結。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e2cf27b6-6493-4060-8234-e7bc254012f3
作者廖立文
服務機構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發布日期20180706

標題

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二): 維護區域和平安全

摘要

太空科技研發與地緣政治是太空與政治最早也最緊密的一環,主要不外乎是太空科技在軍事與國防用途的高度應用時,最容易挑動不友善相鄰國家間的敏感神經。若從國際太空政治與全球治理的觀點來分析,多數國家已同意按照維護「區域和平與安全」為區域性太空國際合作的最大公約數,因為這個論述同時也滿足了各國自身安全與利益的底限。此「區域和平與安全」最大公約數的國際合作典範,自冷戰時期到今日多元多邊的國際局勢,雖然在內涵上不斷擴充,但其本質則沒有動搖。本文試以太空科技發展極關鍵的「再入大氣層」(re-entry)尖端技術為例,舉證太空科技研發與地緣政治的互動關係中,「區域和平與安全」如何與國家安全利益複合鏈結。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e2cf27b6-6493-4060-8234-e7bc254012f3

作者

廖立文

服務機構

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發布日期

20180706

根據名稱 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

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二): 維護區域和平安全

作者: 廖立文 | 發布日期: 2018/7/6 | 服務機構: 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 摘要: 太空科技研發與地緣政治是太空與政治最早也最緊密的一環,主要不外乎是太空科技在軍事與國防用途的高度應用時,最容易挑動不友善相鄰國家間的敏感神經。若從國際太空政治與全球治理的觀點來分析,多數國家已同意按照...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一): 導言

作者: 廖立文 | 發布日期: 20180706 | 服務機構: 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 摘要: 一國企圖發展太空科研與應用能力,尤其因為政治與安全的敏感性,一般會受比鄰國家關切,而與所在地緣區域中的其他國家產生必然互動。這些互動橫跨諸如保障國防安全及維護區域和平的地緣政治、構築跨國的陸、海、空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一): 導言

作者: 廖立文 | 發布日期: 2018/7/6 | 服務機構: 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 摘要: 一國企圖發展太空科研與應用能力,尤其因為政治與安全的敏感性,一般會受比鄰國家關切,而與所在地緣區域中的其他國家產生必然互動。這些互動橫跨諸如保障國防安全及維護區域和平的地緣政治、構築跨國的陸、海、空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三): 參與防災救難網絡

作者: 廖立文 | 發布日期: 20180706 | 服務機構: 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 摘要: 太空科技與其應用對社會大眾最有益處的領域之一,是以通訊、定位及導航、氣象與遙測衛星總合構成的完整防災與救難國際合作體系。在天然災害發生前,透過觀測及預報做好防範措施。在天然或人為災難發生後提供緊急救援...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三): 參與防災救難網絡

作者: 廖立文 | 發布日期: 2018/7/6 | 服務機構: 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 摘要: 太空科技與其應用對社會大眾最有益處的領域之一,是以通訊、定位及導航、氣象與遙測衛星總合構成的完整防災與救難國際合作體系。在天然災害發生前,透過觀測及預報做好防範措施。在天然或人為災難發生後提供緊急救援...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四): 強化民生服務應用

作者: 廖立文 | 發布日期: 20180706 | 服務機構: 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 摘要: 各國利用專擅的太空科技與應用能力與所在地緣區域中的他國互動的途徑之一,是藉由不受人為國界限制的人造衛星相關科技及應用,以民生服務應用為鏈結管道,形成區域性國際太空合作體系,以便在該體系中發展互補互惠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四): 強化民生服務應用

作者: 廖立文 | 發布日期: 2018/7/6 | 服務機構: 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 摘要: 各國利用專擅的太空科技與應用能力與所在地緣區域中的他國互動的途徑之一,是藉由不受人為國界限制的人造衛星相關科技及應用,以民生服務應用為鏈結管道,形成區域性國際太空合作體系,以便在該體系中發展互補互惠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五): 深耕太空科研教育

作者: 廖立文 | 發布日期: 20180706 | 服務機構: 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二): 維護區域和平安全

作者: 廖立文 | 發布日期: 2018/7/6 | 服務機構: 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 摘要: 太空科技研發與地緣政治是太空與政治最早也最緊密的一環,主要不外乎是太空科技在軍事與國防用途的高度應用時,最容易挑動不友善相鄰國家間的敏感神經。若從國際太空政治與全球治理的觀點來分析,多數國家已同意按照...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一): 導言

作者: 廖立文 | 發布日期: 20180706 | 服務機構: 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 摘要: 一國企圖發展太空科研與應用能力,尤其因為政治與安全的敏感性,一般會受比鄰國家關切,而與所在地緣區域中的其他國家產生必然互動。這些互動橫跨諸如保障國防安全及維護區域和平的地緣政治、構築跨國的陸、海、空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一): 導言

作者: 廖立文 | 發布日期: 2018/7/6 | 服務機構: 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 摘要: 一國企圖發展太空科研與應用能力,尤其因為政治與安全的敏感性,一般會受比鄰國家關切,而與所在地緣區域中的其他國家產生必然互動。這些互動橫跨諸如保障國防安全及維護區域和平的地緣政治、構築跨國的陸、海、空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三): 參與防災救難網絡

作者: 廖立文 | 發布日期: 20180706 | 服務機構: 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 摘要: 太空科技與其應用對社會大眾最有益處的領域之一,是以通訊、定位及導航、氣象與遙測衛星總合構成的完整防災與救難國際合作體系。在天然災害發生前,透過觀測及預報做好防範措施。在天然或人為災難發生後提供緊急救援...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三): 參與防災救難網絡

作者: 廖立文 | 發布日期: 2018/7/6 | 服務機構: 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 摘要: 太空科技與其應用對社會大眾最有益處的領域之一,是以通訊、定位及導航、氣象與遙測衛星總合構成的完整防災與救難國際合作體系。在天然災害發生前,透過觀測及預報做好防範措施。在天然或人為災難發生後提供緊急救援...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四): 強化民生服務應用

作者: 廖立文 | 發布日期: 20180706 | 服務機構: 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 摘要: 各國利用專擅的太空科技與應用能力與所在地緣區域中的他國互動的途徑之一,是藉由不受人為國界限制的人造衛星相關科技及應用,以民生服務應用為鏈結管道,形成區域性國際太空合作體系,以便在該體系中發展互補互惠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四): 強化民生服務應用

作者: 廖立文 | 發布日期: 2018/7/6 | 服務機構: 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 摘要: 各國利用專擅的太空科技與應用能力與所在地緣區域中的他國互動的途徑之一,是藉由不受人為國界限制的人造衛星相關科技及應用,以民生服務應用為鏈結管道,形成區域性國際太空合作體系,以便在該體系中發展互補互惠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五): 深耕太空科研教育

作者: 廖立文 | 發布日期: 20180706 | 服務機構: 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 ]

根據姓名 廖立文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3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廖立文 ...)

廖立文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1000 | 所代表法人: 日商日信商事株式會社 | 亞洲日信商事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12690304

@ 董監事資料集

廖立文

職稱: 監察人 | 持有股份數: 560000 | 所代表法人: | 奇易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53255311

@ 董監事資料集

廖立文

職稱: 監察人 | 持有股份數: 0 | 所代表法人: | 暐翔資本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53774849

@ 董監事資料集

廖立文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1000 | 所代表法人: 日商日信商事株式會社 | 亞洲日信商事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12690304

@ 董監事資料集

廖立文

職稱: 監察人 | 持有股份數: 560000 | 所代表法人: | 奇易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53255311

@ 董監事資料集

廖立文

職稱: 監察人 | 持有股份數: 0 | 所代表法人: | 暐翔資本股份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53774849

@ 董監事資料集

[ 搜尋所有 廖立文 ... ]

姓名 廖立文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2 筆) (或要:查詢所有 廖立文)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臺北市大同區民樂街22號
廖立文82976458核准設立

臺北市信義區松德路65號11樓之2
廖立文55861592解散 (核准解散日期: 2023-05-04)

登記地址: 臺北市大同區民樂街22號 | 負責人: 廖立文 | 統編: 82976458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臺北市信義區松德路65號11樓之2 | 負責人: 廖立文 | 統編: 55861592 | 解散 (核准解散日期: 2023-05-04)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二): 維護區域和平安全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臺灣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已在今年升空!科普知識分享:獵風者如何「獵風」?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3013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獵風者衛星的主要能力與海洋的風浪息息相關,能夠提供重要的天氣預測訊息。臺灣位在歐亞大陸與太平洋的交界地帶,颱風頻繁、極端天氣尤其變化難測,未來有了獵風者衛星所提供的海洋風速資訊,將能夠進一步大幅提升天...

說話有什麼難的?語言學家是在研究什麼?

作者: 顧可漢 | 發布日期: 20200530 | 服務機構: 國立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 摘要: 每個人每天都在說話,那研究「說話」的語言學家,都在研究些什麼?在語言學家的眼中,「說話」這件事到底有多複雜?本文介紹各種語言學研究的題目,以及有待探索的領域。

不用人教,機器的語言自學課!

作者: 郭雅欣 | 發布日期: 20191129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我的專長就是用機器學習的技術,讓機器學習所有跟處理人類語言有關的技能。」今年獲得科技部吳大猷紀念獎的臺灣大學電機系副教授李宏毅,對機器學習有著無比的熱忱與堅持,尤其在語音辨識及語言學習上,他希望能讓...

中文語音技術的先驅——李琳山院士

作者: 李宏毅 | 發布日期: 20190321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 摘要: 今天我們覺得語音輸入是很稀鬆平常的事,但早在四十年前,別說是手機,就連電腦都還尚未普及的年代,國內就有學者挑戰語音技術的尖端研究了。

中文、英文、外星文?大腦幫你學語文(精華版)

作者: 吳嫻 | 發布日期: 20181207 | 服務機構: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 摘要: 世界上語言繁多,為什麼學母語在一般情況下很簡單,學第二種語言卻是如此困難?什麼樣的特質可能有助於學習新語言?

你說的話學問大!探究人類語言的複雜內涵

作者: 顧可漢 | 發布日期: 20200530 | 服務機構: 國立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 摘要: 人類語言可以從幾個面向來探討。本文首先從生物演化角度出發,探究人類語言與動物語言的不同,還有這種「不同」對於人類物種有什麼含義。再來是語言的數量,世界上到底有多少語言?很多語言都是因為語言演變,從一種...

必須營養素研究先驅 Sir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 誕辰

作者: 練冠霆 | 發布日期: 20190620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 摘要: 1929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霍普金斯爵士(Sir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即是微量營養素研究的先驅,他證明了微量營養素對於正常生長發育的必要性。也由於科學家對微量營養素...

營養標示如何判讀?教你聰明看、健康吃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0531 | 服務機構: | 摘要: 如何判讀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由於我國衛福部已設立統一的營養標示格式,社會大眾均可輕鬆、簡易的辨讀熱量和營養成分來源,為自己的飲食健康多加一層保障。

研究證實「添加糖」就是會影響體重!

作者: 蕭寧馨 | 發布日期: 20190531 | 服務機構: 國立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 | 摘要: 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飲食指南對於各項飲食與健康的建議都具有紮實的科學證據;針對添加糖與慢性疾病的關係,專家指出,添加糖與兒童和成人的過重、第2型糖尿病、成人的高血壓、中風和心血管疾病以及齲齒有關。

類澱粉蛋白——腦血管交通的阻礙者

作者: 吳佳慶 | 發布日期: 20200616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細胞生物與解剖學研究所 | 摘要: 阿茲海默症的致病因子目前仍未明朗,其中一個可能因素為類澱粉蛋白(amyloid)對腦部造成的影響。那麼,類澱粉蛋白是何物?又是如何影響腦血管的呢?

世界糖尿病日

作者: 郭綺晴 | 發布日期: 20191114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 摘要: 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由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糖尿病聯盟於1991發起,目前糖尿病的治療主要係仰賴運動、飲食控制、胰島素三種方法,其中胰島素法得歸功於加拿大外科醫師班廷的重大發現。人們為了紀念...

醣分子科學新知(二):半乳糖凝集素與腫瘤治療

作者: 黃彥維 | 發布日期: 20200612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 | 摘要: 2018年諾貝爾生醫獎,頒給美國免疫學家 James Allison 和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見證了細胞治療對抗癌症的潛力,也促使世界各國更積極發展細胞治療相關技術。整合分子醫學(Molecular m...

奠基DNA雙股螺旋結構的發現——羅莎琳.艾西.富蘭克林

作者: 劉仲康 | 發布日期: 20180725 | 服務機構: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 | 摘要: 羅莎琳.艾西.富蘭克林是一位生物化學家,她對於DNA結晶體所做的X射線繞射圖,提供了解析DNA結構的重要線索。她對DNA的研究結果,讓華生和克里克解出DNA雙股螺旋的結構。這項成果讓華生、克里克和威爾...

氣候變遷、能源廢熱怎麼辦?——專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吳欣潔教授

作者: 許君咏 | 發布日期: 2021080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加上溫室效應等因素,用電量逐年攀升,「電」成了人類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然而,你知道嗎?各種能源產生的電力,有 60% 以廢熱形式逸散到大氣中,而真的拿來用的大約只有 40%。這...

颱風、海洋,和氣候—小心,「姚明」 來了!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0831 | 服務機構: | 摘要:

臺灣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已在今年升空!科普知識分享:獵風者如何「獵風」?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3013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獵風者衛星的主要能力與海洋的風浪息息相關,能夠提供重要的天氣預測訊息。臺灣位在歐亞大陸與太平洋的交界地帶,颱風頻繁、極端天氣尤其變化難測,未來有了獵風者衛星所提供的海洋風速資訊,將能夠進一步大幅提升天...

說話有什麼難的?語言學家是在研究什麼?

作者: 顧可漢 | 發布日期: 20200530 | 服務機構: 國立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 摘要: 每個人每天都在說話,那研究「說話」的語言學家,都在研究些什麼?在語言學家的眼中,「說話」這件事到底有多複雜?本文介紹各種語言學研究的題目,以及有待探索的領域。

不用人教,機器的語言自學課!

作者: 郭雅欣 | 發布日期: 20191129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我的專長就是用機器學習的技術,讓機器學習所有跟處理人類語言有關的技能。」今年獲得科技部吳大猷紀念獎的臺灣大學電機系副教授李宏毅,對機器學習有著無比的熱忱與堅持,尤其在語音辨識及語言學習上,他希望能讓...

中文語音技術的先驅——李琳山院士

作者: 李宏毅 | 發布日期: 20190321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助理教授 | 摘要: 今天我們覺得語音輸入是很稀鬆平常的事,但早在四十年前,別說是手機,就連電腦都還尚未普及的年代,國內就有學者挑戰語音技術的尖端研究了。

中文、英文、外星文?大腦幫你學語文(精華版)

作者: 吳嫻 | 發布日期: 20181207 | 服務機構: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 摘要: 世界上語言繁多,為什麼學母語在一般情況下很簡單,學第二種語言卻是如此困難?什麼樣的特質可能有助於學習新語言?

你說的話學問大!探究人類語言的複雜內涵

作者: 顧可漢 | 發布日期: 20200530 | 服務機構: 國立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 摘要: 人類語言可以從幾個面向來探討。本文首先從生物演化角度出發,探究人類語言與動物語言的不同,還有這種「不同」對於人類物種有什麼含義。再來是語言的數量,世界上到底有多少語言?很多語言都是因為語言演變,從一種...

必須營養素研究先驅 Sir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 誕辰

作者: 練冠霆 | 發布日期: 20190620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 摘要: 1929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霍普金斯爵士(Sir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即是微量營養素研究的先驅,他證明了微量營養素對於正常生長發育的必要性。也由於科學家對微量營養素...

營養標示如何判讀?教你聰明看、健康吃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0531 | 服務機構: | 摘要: 如何判讀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由於我國衛福部已設立統一的營養標示格式,社會大眾均可輕鬆、簡易的辨讀熱量和營養成分來源,為自己的飲食健康多加一層保障。

研究證實「添加糖」就是會影響體重!

作者: 蕭寧馨 | 發布日期: 20190531 | 服務機構: 國立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 | 摘要: 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飲食指南對於各項飲食與健康的建議都具有紮實的科學證據;針對添加糖與慢性疾病的關係,專家指出,添加糖與兒童和成人的過重、第2型糖尿病、成人的高血壓、中風和心血管疾病以及齲齒有關。

類澱粉蛋白——腦血管交通的阻礙者

作者: 吳佳慶 | 發布日期: 20200616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細胞生物與解剖學研究所 | 摘要: 阿茲海默症的致病因子目前仍未明朗,其中一個可能因素為類澱粉蛋白(amyloid)對腦部造成的影響。那麼,類澱粉蛋白是何物?又是如何影響腦血管的呢?

世界糖尿病日

作者: 郭綺晴 | 發布日期: 20191114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 摘要: 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由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糖尿病聯盟於1991發起,目前糖尿病的治療主要係仰賴運動、飲食控制、胰島素三種方法,其中胰島素法得歸功於加拿大外科醫師班廷的重大發現。人們為了紀念...

醣分子科學新知(二):半乳糖凝集素與腫瘤治療

作者: 黃彥維 | 發布日期: 20200612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 | 摘要: 2018年諾貝爾生醫獎,頒給美國免疫學家 James Allison 和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見證了細胞治療對抗癌症的潛力,也促使世界各國更積極發展細胞治療相關技術。整合分子醫學(Molecular m...

奠基DNA雙股螺旋結構的發現——羅莎琳.艾西.富蘭克林

作者: 劉仲康 | 發布日期: 20180725 | 服務機構: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 | 摘要: 羅莎琳.艾西.富蘭克林是一位生物化學家,她對於DNA結晶體所做的X射線繞射圖,提供了解析DNA結構的重要線索。她對DNA的研究結果,讓華生和克里克解出DNA雙股螺旋的結構。這項成果讓華生、克里克和威爾...

氣候變遷、能源廢熱怎麼辦?——專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吳欣潔教授

作者: 許君咏 | 發布日期: 2021080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加上溫室效應等因素,用電量逐年攀升,「電」成了人類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然而,你知道嗎?各種能源產生的電力,有 60% 以廢熱形式逸散到大氣中,而真的拿來用的大約只有 40%。這...

颱風、海洋,和氣候—小心,「姚明」 來了!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0831 | 服務機構: | 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