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吳謹安 | 發布日期: 2021112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臺灣近年推動自主國防,時常可以看到國艦國造的相關新聞,但你有沒有想過:所費不貲動輒數億的造船經費,要如何知道實船完工是真的功能完整的呢?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陳政宏指出,為了驗證船隻... |
| 作者: 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 | 發布日期: 20190911 | 服務機構: | 摘要: 本展介紹臺灣首座可觸及水下3,000公尺的深海工作型水下遙控無人載具(以下簡稱ROV),以及它的工作母船-臺灣現役最大、最先進的海洋研究船「勵進」及其配備的海洋探測設備。
邀請您一起潛入深海,探索海... |
| 作者: 葉榮華 | 發布日期: 20180417 | 服務機構: 高雄科技大學輪機工程系 | 摘要: 船舶設計技術的改善具有巨大的節油潛力,能為海運業節省約30%的油耗,並能減少氮氧化物、硫氧化物與二氧化碳的排放。 |
| 作者: 羅書韻 | 發布日期: 20180810 | 服務機構: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 | 摘要: 「她的名字就叫『勵進』,不是勵進號。」為了替她正名,海洋中心的工作人員這麼說道。與海研一號至三號的命名方式不同,這艘今年5月啟用、擁有全臺最先進配備的海洋研究船,以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字體題名,而英文船名... |
| 作者: 陳琬婷 | 發布日期: 20120105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生物科技學系 | 摘要: 阿基米德是無人不曉的古希臘科學家和發明家,他從小受到家庭的科學薰陶,師事數學家歐幾里德,並且相當熱愛數學。他計算出了圓周率、發現了球體積,為微積分打下基礎。阿基米德的貢獻奠定許多當代發明的雛形,現今生... |
| 作者: 洪萬生 | 發布日期: 20041207 | 服務機構: 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 | 摘要: 三國時代的學者對數學做出許多貢獻,從趙爽的「以方出圓」到劉徽的「方圓之率」,可以看到劉徽如何地將一個哲學方面的信念或修辭,轉化成為一個數學的途徑或啟思。鑑古觀今也可運用於數學教育,建議中小學數學課程在... |
| 作者: 蕭如珀 | 楊信男 | 發布日期: 20200329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 摘要: 棒球投手要投出獨特曲線球軌道的關鍵在於球的旋轉,而非球速。我們之所以能了解這點要歸功於一位名叫布里格斯(Lyman Briggs)的物理學家兼終身的棒球迷,他於1950年代做了風洞實驗,徹底地確定了答... |
| 作者: 黃正中 | 發布日期: 20180416 | 服務機構: 國家太空中心 | 摘要: 酬載是太空計畫的主角,人造衛星的衛星本體是被設計用來使酬載運轉並且將資料送回地球。因此衛星上搭載的是通訊酬載,就稱為通訊衛星;搭載的是遙測儀器,則稱為遙測衛星,依此類推。我國的衛星計畫參考各國主要的太... |
| 作者: 李昫岱 | 屋頂上的天文學家 | 發布日期: 2020033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過去科學家認為大小介於數百公尺到數十公里的小行星,它們的自旋速度有個上限,自旋一圈的時間都比2小時還長。2002年,科學家發現一顆長約700公尺小行星的自旋週期只有半小時,到2020年3月為止,這種超... |
| 作者: 賴毓彤 | 發布日期: 20210930 | 服務機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 | 摘要: 能更精準消滅癌細胞一直都是科學家們研究的目標,研究中,透過「集氣放大絕招」的概念,讓 UCNPs 透過吸收低能量光子來釋放高能量光子,直到到達癌細胞位置才將光籠打開,精準消滅癌細胞。 |
| 作者: 沙珮琦 | 發布日期: 20210315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高一升高二區分文理組後,學習的重點也隨之劃分,除了影響大學校系的選擇,跟往後職涯也或多或少有所關聯,長遠來看,更可能造成薪資差異。正因如此,「選組」這件事,可謂許多學生、家長與老師共同的課(惡)題(夢... |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90910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XY染色體決定哺乳類動物的性別,兩者的隨機組合創造出雌雄。日本科學家現在發展出將X、Y精子分離的技術,能夠控制受精卵性別。這樣的技術將可以運用在經濟動物,如:乳牛、肉牛農場。 |
| 作者: 林三谷 | 發布日期: 20211229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美國賓州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基於石墨烯的 PUF,能夠有效防範利用 AI 模型的新型攻擊,使加密金鑰更難以被破解。 |
| 作者: 張育銓 | 發布日期: 20210907 | 服務機構: 國立台灣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 摘要: 「精準醫療」為在傳統的檢測之外再加上生物醫學檢測 (例如基因檢測、蛋白質檢測、代謝檢測等等),運用大數據的力量進行人體基因資料庫的比對分析,以利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法,不僅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將治療效果最... |
| 作者: 陳雲岫 | 發布日期: 20201117 | 服務機構: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 | 摘要: 本篇介紹DNA的基本構造以及DNA適體的特性,以說明DNA適體比蛋白質抗體更適合拿來與各種目標分子做配對的原因,而這個發現對於癌症標靶藥物的研發來說是一個創新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