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企鵝羽毛新材料可防冰抗凍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仿生企鵝羽毛新材料可防冰抗凍的作者是賴婉婷, 發布日期是20161223, 服務機構是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摘要是本篇介紹在寒冷地區生活的企鵝,其羽毛能防水和防止結冰,據此研發類似結構的仿生聚醯亞胺奈米纖維膜,具超疏水性且更不吸濕,並能防冰和抗凍,效果優於現有絕緣材質,亦可應用在超級保暖防寒衣物用品.

標題仿生企鵝羽毛新材料可防冰抗凍
摘要本篇介紹在寒冷地區生活的企鵝,其羽毛能防水和防止結冰,據此研發類似結構的仿生聚醯亞胺奈米纖維膜,具超疏水性且更不吸濕,並能防冰和抗凍,效果優於現有絕緣材質,亦可應用在超級保暖防寒衣物用品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390c20d5-fd70-4e7e-9eee-7bdf1c4b2257
作者賴婉婷
服務機構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發布日期20161223

標題

仿生企鵝羽毛新材料可防冰抗凍

摘要

本篇介紹在寒冷地區生活的企鵝,其羽毛能防水和防止結冰,據此研發類似結構的仿生聚醯亞胺奈米纖維膜,具超疏水性且更不吸濕,並能防冰和抗凍,效果優於現有絕緣材質,亦可應用在超級保暖防寒衣物用品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390c20d5-fd70-4e7e-9eee-7bdf1c4b2257

作者

賴婉婷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發布日期

20161223

根據名稱 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5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

撲翼型無人機仿生鳥和蝙蝠的摺疊翼

作者: 賴婉婷 | 發布日期: 20170425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 摘要: 本篇介紹仿生鳥和蝙蝠可摺疊翅膀的撲翼型無人機,遇到障礙物時機翼可摺疊變形回彈,輕鬆飛越狹窄空間,即使意外撞擊障礙也能迅速恢復,將可應用於環境監測、海上巡邏、國土保育、急難搜救、氣象觀測、通訊中繼、實境...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撲翼型無人機仿生鳥和蝙蝠的摺疊翼

作者: 賴婉婷 | 發布日期: 2017/4/25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 摘要: 本篇介紹仿生鳥和蝙蝠可摺疊翅膀的撲翼型無人機,遇到障礙物時機翼可摺疊變形回彈,輕鬆飛越狹窄空間,即使意外撞擊障礙也能迅速恢復,將可應用於環境監測、海上巡邏、國土保育、急難搜救、氣象觀測、通訊中繼、實境...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仿生企鵝羽毛新材料可防冰抗凍

作者: 賴婉婷 | 發布日期: 2016/12/23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 摘要: 本篇介紹在寒冷地區生活的企鵝,其羽毛能防水和防止結冰,據此研發類似結構的仿生聚醯亞胺奈米纖維膜,具超疏水性且更不吸濕,並能防冰和抗凍,效果優於現有絕緣材質,亦可應用在超級保暖防寒衣物用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蛾眼構造啟發的智能窗戶

作者: 賴婉婷 | 發布日期: 20161107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 摘要: 本篇介紹仿生蛾眼啟發的新型智能窗戶,是以奈米結構結合熱致變色性塗層製造,具有抗水、自潔、節能和抗眩光等功能,特別適用於高層辦公大樓建築物,可大幅減少洗窗和維護保養費用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蛾眼構造啟發的智能窗戶

作者: 賴婉婷 | 發布日期: 2016/11/7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 摘要: 本篇介紹仿生蛾眼啟發的新型智能窗戶,是以奈米結構結合熱致變色性塗層製造,具有抗水、自潔、節能和抗眩光等功能,特別適用於高層辦公大樓建築物,可大幅減少洗窗和維護保養費用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撲翼型無人機仿生鳥和蝙蝠的摺疊翼

作者: 賴婉婷 | 發布日期: 20170425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 摘要: 本篇介紹仿生鳥和蝙蝠可摺疊翅膀的撲翼型無人機,遇到障礙物時機翼可摺疊變形回彈,輕鬆飛越狹窄空間,即使意外撞擊障礙也能迅速恢復,將可應用於環境監測、海上巡邏、國土保育、急難搜救、氣象觀測、通訊中繼、實境...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撲翼型無人機仿生鳥和蝙蝠的摺疊翼

作者: 賴婉婷 | 發布日期: 2017/4/25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 摘要: 本篇介紹仿生鳥和蝙蝠可摺疊翅膀的撲翼型無人機,遇到障礙物時機翼可摺疊變形回彈,輕鬆飛越狹窄空間,即使意外撞擊障礙也能迅速恢復,將可應用於環境監測、海上巡邏、國土保育、急難搜救、氣象觀測、通訊中繼、實境...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仿生企鵝羽毛新材料可防冰抗凍

作者: 賴婉婷 | 發布日期: 2016/12/23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 摘要: 本篇介紹在寒冷地區生活的企鵝,其羽毛能防水和防止結冰,據此研發類似結構的仿生聚醯亞胺奈米纖維膜,具超疏水性且更不吸濕,並能防冰和抗凍,效果優於現有絕緣材質,亦可應用在超級保暖防寒衣物用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蛾眼構造啟發的智能窗戶

作者: 賴婉婷 | 發布日期: 20161107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 摘要: 本篇介紹仿生蛾眼啟發的新型智能窗戶,是以奈米結構結合熱致變色性塗層製造,具有抗水、自潔、節能和抗眩光等功能,特別適用於高層辦公大樓建築物,可大幅減少洗窗和維護保養費用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蛾眼構造啟發的智能窗戶

作者: 賴婉婷 | 發布日期: 2016/11/7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 摘要: 本篇介紹仿生蛾眼啟發的新型智能窗戶,是以奈米結構結合熱致變色性塗層製造,具有抗水、自潔、節能和抗眩光等功能,特別適用於高層辦公大樓建築物,可大幅減少洗窗和維護保養費用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 ]

根據姓名 賴婉婷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賴婉婷 ...)

跟阿昆出去玩

出版日期: 2019-01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博物館 | 作者資訊: 呂佳霖 | 賴婉婷 | 黃千育 | ISBN: 9789860583274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兒童(6-12歲) | 主題分類: 科學技術 | 書籍介紹: 以插畫故事介紹昆蟲與植物兩者之間產生的經緯交錯、讓人驚歎不已的交互關係。 | 授權資訊: 聯絡處室:研究組;姓名:賴婉婷;電話:(02)23822699分機406;地址:台北市中正區館前路71賀5樓

@ 出版書目資料

文化與自然遺產的復原與回春: 博物館學的透視

出版日期: 2016-03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博物館 | 作者資訊: 王嵩山 | 張婉真 | ISBN: 9789860480795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文化藝術 | 書籍介紹: 2014第六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授權資訊: 聯絡處室:研究組;姓名:賴婉婷;電話:02-23822699-406;地址:台北市中正區館前路71號6樓

@ 出版書目資料

人類世的博物館: 藝術.科學.當代社會變遷

出版日期: 2017-09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博物館 | 作者資訊: 張婉真 | ISBN: 9789860535259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文化藝術 | 書籍介紹: 將第七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人類世的博物館-藝術、科學、當代社會變遷」發表論述彙整編輯出版,共收錄20篇精彩的學術論文。 | 授權資訊: 聯絡處室:研究組;姓名:賴婉婷;電話:(02)23822699#406;地址:台北市館前路71號5樓

@ 出版書目資料

賴婉婷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200000 | 所代表法人: | 賴董土司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93510372

@ 董監事資料集

台灣國際聲音共振推廣協會IASHT

團體會址: 臺中市西屯區四川路87巷82號7樓之3 | 成立日期: 1100221 | 理事長: 賴婉婷

@ 全國性人民團體名冊

賴婉婷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500000 | 所代表法人: | 廣廣香食品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28338686

@ 董監事資料集

台灣國際聲音共振推廣協會IASHT

負責人: 賴婉婷 | 設立時間: 1100221

@ 全國性社會團體名冊-按理事長性別

智慧大學校園評估指標系統架構之研究-以逢甲大學為實證案例

作者: 賴婉婷 | 指導教授: 鄭明仁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3 | 論文名稱(外文): Constructing An Evaluation System for Smart Campus-Feng Chia University as Example | 系所名稱: 建築學系 | 學校名稱: 逢甲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跟阿昆出去玩

出版日期: 2019-01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博物館 | 作者資訊: 呂佳霖 | 賴婉婷 | 黃千育 | ISBN: 9789860583274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兒童(6-12歲) | 主題分類: 科學技術 | 書籍介紹: 以插畫故事介紹昆蟲與植物兩者之間產生的經緯交錯、讓人驚歎不已的交互關係。 | 授權資訊: 聯絡處室:研究組;姓名:賴婉婷;電話:(02)23822699分機406;地址:台北市中正區館前路71賀5樓

@ 出版書目資料

文化與自然遺產的復原與回春: 博物館學的透視

出版日期: 2016-03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博物館 | 作者資訊: 王嵩山 | 張婉真 | ISBN: 9789860480795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文化藝術 | 書籍介紹: 2014第六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授權資訊: 聯絡處室:研究組;姓名:賴婉婷;電話:02-23822699-406;地址:台北市中正區館前路71號6樓

@ 出版書目資料

人類世的博物館: 藝術.科學.當代社會變遷

出版日期: 2017-09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博物館 | 作者資訊: 張婉真 | ISBN: 9789860535259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文化藝術 | 書籍介紹: 將第七屆博物館研究雙年學術研討會「人類世的博物館-藝術、科學、當代社會變遷」發表論述彙整編輯出版,共收錄20篇精彩的學術論文。 | 授權資訊: 聯絡處室:研究組;姓名:賴婉婷;電話:(02)23822699#406;地址:台北市館前路71號5樓

@ 出版書目資料

賴婉婷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200000 | 所代表法人: | 賴董土司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93510372

@ 董監事資料集

台灣國際聲音共振推廣協會IASHT

團體會址: 臺中市西屯區四川路87巷82號7樓之3 | 成立日期: 1100221 | 理事長: 賴婉婷

@ 全國性人民團體名冊

賴婉婷

職稱: 董事 | 持有股份數: 500000 | 所代表法人: | 廣廣香食品有限公司 | 統一編號: 28338686

@ 董監事資料集

台灣國際聲音共振推廣協會IASHT

負責人: 賴婉婷 | 設立時間: 1100221

@ 全國性社會團體名冊-按理事長性別

智慧大學校園評估指標系統架構之研究-以逢甲大學為實證案例

作者: 賴婉婷 | 指導教授: 鄭明仁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3 | 論文名稱(外文): Constructing An Evaluation System for Smart Campus-Feng Chia University as Example | 系所名稱: 建築學系 | 學校名稱: 逢甲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搜尋所有 賴婉婷 ... ]

姓名 賴婉婷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3 筆) (或要:查詢所有 賴婉婷)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新北市三重區疏洪西路458號(1樓)
賴婉婷93510372核准設立

臺北市北投區文林北路臨99號
賴婉婷42414919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64213163)

新竹縣竹東鎮三重里中興路2段221巷31弄2號
賴婉婷92510894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120301009)

登記地址: 新北市三重區疏洪西路458號(1樓) | 負責人: 賴婉婷 | 統編: 93510372 | 核准設立

登記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文林北路臨99號 | 負責人: 賴婉婷 | 統編: 42414919 | 歇業 - 獨資 (核准文號: 1064213163)

登記地址: 新竹縣竹東鎮三重里中興路2段221巷31弄2號 | 負責人: 賴婉婷 | 統編: 92510894 | 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120301009)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仿生企鵝羽毛新材料可防冰抗凍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喧囂過後,廚餘怎麼處理?——中興大學楊秋忠老師專訪

作者: 許君咏 | 發布日期: 20210206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又到了新的一年,逢年過節家家戶戶總免不了一桌「澎湃」的好菜,大魚大肉、吃飽喝足後,留下來的廚餘卻是最令人頭痛的。而這些廚餘到了堆肥場後,還須經過一到三個月才能分解成有機物堆肥,過程耗時且需有足夠大的空...

揭開基因內的時空祕密,跟著芭蕉和綠豆的DNA一起穿越吧!

作者: 寒波 | 發布日期: 2020033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來自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的助理教授李承叡,從演化基因體學著手,找出臺灣野生芭蕉基因與環境氣候變化的關係,一窺芭蕉將來的風險。除此之外,李承叡也回溯出栽培綠豆在亞洲的傳播路徑。不論什麼植物,...

放任氣候變遷不管,未來有可能會餓肚子?

作者: 盧虎生 | 發布日期: 20191021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農藝學系教授 | 摘要: 隨著氣候變遷,臺灣身處高脆弱度地區,糧食安全與農業經濟深受威脅。演講中,盧虎生為我們簡介臺灣正面臨的氣候挑戰、異常氣象帶來的衝擊與風險,並指出化解此問題的著手方向。

反演水深、判釋水稻田 福衛五號影像多元應用

作者: 劉珈均 | 發布日期: 20200131 | 服務機構: 泛科學 | 摘要: 光學遙測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五號」在2017年8月升空、2018年9月正式銷售影像。除了常見的研究地表覆蓋、土地利用或環境變遷監測,一些研究者也發展出多元應用,中央大學和臺灣大學的研究團隊分別利用福衛五...

世界動物日一起關心瀕危物種,臺灣雲豹真的滅絕了嗎?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1031 | 服務機構: | 摘要:

【專家領進門】AI 千里眼輔助野生動物監測保育行動計畫再升級!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0515 | 服務機構: | 摘要:

臺灣猛禽新住民黑翅鳶──站上棲架揹起小書包,勤幫農民抓老鼠

作者: 白宜君 | 發布日期: 2022103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一睹國寶蝴蝶之姿!解密瀕危動物臺灣寬尾鳳蝶的身世之謎

作者: 廖珮君 | 發布日期: 2022103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以時間換取觀念,一段三十年的保育之路——專訪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程一駿教授

作者: 唐佐欣 | 發布日期: 20210615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你曾經看過海龜誤食吸管的照片嗎?一張張令人卒不忍睹的影像,不僅作為廢棄塑料傷害海龜的證據,也促使大眾正視「海洋廢棄物」的污染議題,並且逐漸帶起民間自發的「減塑」運動,捲起一股環保的新風潮。

【科普3分鐘】臺灣首顆自製氣象衛星即將升空 揭開「獵風者」的太空任務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0330 | 服務機構: | 摘要:

【科普3分鐘】衛星如何「獵風」?認識用接收 GNSS 反射訊號偵測海面風速的「獵風者」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0627 | 服務機構: | 摘要:

【場域開箱趣】直擊國家太空中心!一探研發衛星、火箭發射研究員的工作日常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0331 | 服務機構: | 摘要:

勇往直前挑戰自我,讓衛星與夢想一同升空─ ─專訪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張起維教授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3013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唯有不設限,才能成就自我—華國媛推動融入文化的原住民科學教育,點亮學習新機

作者: 廖珮君 | 發布日期: 20220226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解密新興的合成生物學!跨域工程與生命科學兩門專業學問,推動精準健康發展新契機—專訪臺大分細所副教授黃筱鈞

作者: 簡永昌 | 發布日期: 2022012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喧囂過後,廚餘怎麼處理?——中興大學楊秋忠老師專訪

作者: 許君咏 | 發布日期: 20210206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又到了新的一年,逢年過節家家戶戶總免不了一桌「澎湃」的好菜,大魚大肉、吃飽喝足後,留下來的廚餘卻是最令人頭痛的。而這些廚餘到了堆肥場後,還須經過一到三個月才能分解成有機物堆肥,過程耗時且需有足夠大的空...

揭開基因內的時空祕密,跟著芭蕉和綠豆的DNA一起穿越吧!

作者: 寒波 | 發布日期: 2020033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來自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的助理教授李承叡,從演化基因體學著手,找出臺灣野生芭蕉基因與環境氣候變化的關係,一窺芭蕉將來的風險。除此之外,李承叡也回溯出栽培綠豆在亞洲的傳播路徑。不論什麼植物,...

放任氣候變遷不管,未來有可能會餓肚子?

作者: 盧虎生 | 發布日期: 20191021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農藝學系教授 | 摘要: 隨著氣候變遷,臺灣身處高脆弱度地區,糧食安全與農業經濟深受威脅。演講中,盧虎生為我們簡介臺灣正面臨的氣候挑戰、異常氣象帶來的衝擊與風險,並指出化解此問題的著手方向。

反演水深、判釋水稻田 福衛五號影像多元應用

作者: 劉珈均 | 發布日期: 20200131 | 服務機構: 泛科學 | 摘要: 光學遙測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五號」在2017年8月升空、2018年9月正式銷售影像。除了常見的研究地表覆蓋、土地利用或環境變遷監測,一些研究者也發展出多元應用,中央大學和臺灣大學的研究團隊分別利用福衛五...

世界動物日一起關心瀕危物種,臺灣雲豹真的滅絕了嗎?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1031 | 服務機構: | 摘要:

【專家領進門】AI 千里眼輔助野生動物監測保育行動計畫再升級!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0515 | 服務機構: | 摘要:

臺灣猛禽新住民黑翅鳶──站上棲架揹起小書包,勤幫農民抓老鼠

作者: 白宜君 | 發布日期: 2022103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一睹國寶蝴蝶之姿!解密瀕危動物臺灣寬尾鳳蝶的身世之謎

作者: 廖珮君 | 發布日期: 2022103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以時間換取觀念,一段三十年的保育之路——專訪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程一駿教授

作者: 唐佐欣 | 發布日期: 20210615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你曾經看過海龜誤食吸管的照片嗎?一張張令人卒不忍睹的影像,不僅作為廢棄塑料傷害海龜的證據,也促使大眾正視「海洋廢棄物」的污染議題,並且逐漸帶起民間自發的「減塑」運動,捲起一股環保的新風潮。

【科普3分鐘】臺灣首顆自製氣象衛星即將升空 揭開「獵風者」的太空任務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0330 | 服務機構: | 摘要:

【科普3分鐘】衛星如何「獵風」?認識用接收 GNSS 反射訊號偵測海面風速的「獵風者」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0627 | 服務機構: | 摘要:

【場域開箱趣】直擊國家太空中心!一探研發衛星、火箭發射研究員的工作日常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0331 | 服務機構: | 摘要:

勇往直前挑戰自我,讓衛星與夢想一同升空─ ─專訪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張起維教授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3013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唯有不設限,才能成就自我—華國媛推動融入文化的原住民科學教育,點亮學習新機

作者: 廖珮君 | 發布日期: 20220226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解密新興的合成生物學!跨域工程與生命科學兩門專業學問,推動精準健康發展新契機—專訪臺大分細所副教授黃筱鈞

作者: 簡永昌 | 發布日期: 2022012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