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再迷你的實驗室-生物晶片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迷你再迷你的實驗室-生物晶片的作者是陳玫岑, 發布日期是20210930, 服務機構是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組, 摘要是1997 年好萊塢科幻電影《千鈞一髮》劇中,主角們上班時通過管制門,僅需指尖滴血,幾秒鐘就能識別身分。想窺探對方遺傳基因優劣,只要偷根頭髮臨櫃辦理,馬上就能知道結果,像到銀行領錢般容易。在 20 世紀末看這部電影彷彿是天方夜譚,但隨著生物晶片進入 21 世紀以後的快速發展,虛幻的電影情節逐漸成為現實....

標題迷你再迷你的實驗室-生物晶片
摘要1997 年好萊塢科幻電影《千鈞一髮》劇中,主角們上班時通過管制門,僅需指尖滴血,幾秒鐘就能識別身分。想窺探對方遺傳基因優劣,只要偷根頭髮臨櫃辦理,馬上就能知道結果,像到銀行領錢般容易。在 20 世紀末看這部電影彷彿是天方夜譚,但隨著生物晶片進入 21 世紀以後的快速發展,虛幻的電影情節逐漸成為現實生活的日常!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1426b6f2-7939-4df9-bbe8-87ec7a527dbd
作者陳玫岑
服務機構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組
發布日期20210930

標題

迷你再迷你的實驗室-生物晶片

摘要

1997 年好萊塢科幻電影《千鈞一髮》劇中,主角們上班時通過管制門,僅需指尖滴血,幾秒鐘就能識別身分。想窺探對方遺傳基因優劣,只要偷根頭髮臨櫃辦理,馬上就能知道結果,像到銀行領錢般容易。在 20 世紀末看這部電影彷彿是天方夜譚,但隨著生物晶片進入 21 世紀以後的快速發展,虛幻的電影情節逐漸成為現實生活的日常!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1426b6f2-7939-4df9-bbe8-87ec7a527dbd

作者

陳玫岑

服務機構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組

發布日期

20210930

根據名稱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組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組 ...)

畫虛空‧遍畫界:吳貞慧創作輯

CreateDate: 20160108 | Category: 特展專刊 | Author: 吳貞慧 | PublishUnit: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組) | Price: 560 | Introduction: 本館為工藝類的博物館,本著藝術範圍無限寬廣,藝術能激發創作與想像,而科學的創新更與想像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為促進人文與科技的對話,及拓展本館與業餘藝文界的合作交流,行銷本館藝文專區,因此與吳貞慧女士...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出版品資料集

莫拉克風災重建展示館專輯

CreateDate: 20160107 | Category: 特展專刊 | Author: 郭世文 | PublishUnit: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組) | Price: 540 | Introduction: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侵襲南台灣,連續三天的強降雨造成台灣極大傷害,政府及民間在災後即刻展開救援及重建。為保存莫拉克風災的救災及重建經驗,並提供民眾學習正確的防救災知能機會,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出版品資料集

講座:有圖有真相-從老照片看高雄今昔地景之變遷

(中華民國)郭吉清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7/19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8/02 | 折扣資訊: 免費報名https://www.ksml.edu.tw/ReaderRegist/Registration.aspx?Parser=99,8,1337,,,,,3006

@ 講座資訊

講座:有圖有真相-從老照片看高雄今昔地景之變遷

(中華民國)郭吉清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7/19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8/02 | 折扣資訊: 免費報名https://www.ksml.edu.tw/ReaderRegist/Registration.aspx?Parser=99,8,1337,,,,,3006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連結台灣幸福角落-交通夢想館專刊

CreateDate: 20160107 | Category: 特展專刊 | Author: 黃基鴻編,林東盈等著 | PublishUnit: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組 | Price: 460 | Introduction: 本館致力於推動科普教育,傳達生活中科學知識,「交通夢想館」豐富而趣味的展示內容,讓每個人在參觀時,感受到「科學體驗、體驗科學」的精神,更期望本展廳有更多機會,以不同的形式與更多人共享。在「交通夢想館」...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出版品資料集

看不見的尺度:奈米特展遊戲書

出版日期: 2016-12 | 出版單位: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作者資訊: 陳玫岑 | 閻映丞 | ISBN: 9789860505436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兒童(6-12歲) | 主題分類: 科學技術 | 書籍介紹: 這是一本可以動手動腦的遊戲書 翻開書頁就開啟奈米之門 貼一貼 拉一拉 轉一轉 翻一翻 找一找 畫一畫 每個子題裡的奈米世界各自不同 請跟隨內容一同開心探索 認識這個「看不見的尺度」! | 授權資訊: 聯絡處室: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展示組;姓名:陳玫岑;電話:07-3800089-8663;地址: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20號

@ 出版書目資料

希望‧未來 莫拉克風災教會我們的事

出版日期: 2019-07 | 出版單位: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作者資訊: 吳佩修 | 郭世文 | 譚佳音 | 王尹伶 | 林盈宇 | 徐采薇 | 胡靖宇 | 胡雅各 | 徐銘駿 | 王民亮 | 江雅惠 | 石明雄 | 蔣爭光 | 李吳道義 | 伊部諾峨 嘎酷 | 李明義 |... | ISBN: 9789860597431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青少年;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 | 書籍介紹: 以莫拉克風災十週年為出發進行相關災害防救研發成果彙整、人文歷史編採。 | 授權資訊: 聯絡處室: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展示組;姓名:郭世文;電話:07-38000869#8654;地址:807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20號

@ 出版書目資料

希望.未來 莫拉克風災教會我們的事(摘錄版)

出版日期: 2019-07 | 出版單位: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作者資訊: 吳佩修 | 郭世文 | 譚佳音 | 王尹伶 | 林盈宇 | 徐采薇 | 胡靖宇 | 胡雅各 | 徐銘駿 | 王民亮 | 江雅惠 | 石明雄 | 蔣爭光 | 李吳道義 | 伊部諾峨 嘎酷 | 李明義 |... | ISBN: 9789860597448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青少年;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 | 書籍介紹: 以莫拉克風災十週年為出發進行相關災害防救研發成果彙整、人文歷史編採。 | 授權資訊: 聯絡處室: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展示組;姓名:郭世文;電話:07-3800089#8654;地址: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20號

@ 出版書目資料

畫虛空‧遍畫界:吳貞慧創作輯

CreateDate: 20160108 | Category: 特展專刊 | Author: 吳貞慧 | PublishUnit: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組) | Price: 560 | Introduction: 本館為工藝類的博物館,本著藝術範圍無限寬廣,藝術能激發創作與想像,而科學的創新更與想像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為促進人文與科技的對話,及拓展本館與業餘藝文界的合作交流,行銷本館藝文專區,因此與吳貞慧女士...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出版品資料集

莫拉克風災重建展示館專輯

CreateDate: 20160107 | Category: 特展專刊 | Author: 郭世文 | PublishUnit: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組) | Price: 540 | Introduction: 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侵襲南台灣,連續三天的強降雨造成台灣極大傷害,政府及民間在災後即刻展開救援及重建。為保存莫拉克風災的救災及重建經驗,並提供民眾學習正確的防救災知能機會,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出版品資料集

講座:有圖有真相-從老照片看高雄今昔地景之變遷

(中華民國)郭吉清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7/19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8/02 | 折扣資訊: 免費報名https://www.ksml.edu.tw/ReaderRegist/Registration.aspx?Parser=99,8,1337,,,,,3006

@ 講座資訊

講座:有圖有真相-從老照片看高雄今昔地景之變遷

(中華民國)郭吉清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07/19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08/02 | 折扣資訊: 免費報名https://www.ksml.edu.tw/ReaderRegist/Registration.aspx?Parser=99,8,1337,,,,,3006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連結台灣幸福角落-交通夢想館專刊

CreateDate: 20160107 | Category: 特展專刊 | Author: 黃基鴻編,林東盈等著 | PublishUnit: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組 | Price: 460 | Introduction: 本館致力於推動科普教育,傳達生活中科學知識,「交通夢想館」豐富而趣味的展示內容,讓每個人在參觀時,感受到「科學體驗、體驗科學」的精神,更期望本展廳有更多機會,以不同的形式與更多人共享。在「交通夢想館」...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出版品資料集

看不見的尺度:奈米特展遊戲書

出版日期: 2016-12 | 出版單位: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作者資訊: 陳玫岑 | 閻映丞 | ISBN: 9789860505436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兒童(6-12歲) | 主題分類: 科學技術 | 書籍介紹: 這是一本可以動手動腦的遊戲書 翻開書頁就開啟奈米之門 貼一貼 拉一拉 轉一轉 翻一翻 找一找 畫一畫 每個子題裡的奈米世界各自不同 請跟隨內容一同開心探索 認識這個「看不見的尺度」! | 授權資訊: 聯絡處室: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展示組;姓名:陳玫岑;電話:07-3800089-8663;地址: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20號

@ 出版書目資料

希望‧未來 莫拉克風災教會我們的事

出版日期: 2019-07 | 出版單位: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作者資訊: 吳佩修 | 郭世文 | 譚佳音 | 王尹伶 | 林盈宇 | 徐采薇 | 胡靖宇 | 胡雅各 | 徐銘駿 | 王民亮 | 江雅惠 | 石明雄 | 蔣爭光 | 李吳道義 | 伊部諾峨 嘎酷 | 李明義 |... | ISBN: 9789860597431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青少年;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 | 書籍介紹: 以莫拉克風災十週年為出發進行相關災害防救研發成果彙整、人文歷史編採。 | 授權資訊: 聯絡處室: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展示組;姓名:郭世文;電話:07-38000869#8654;地址:807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20號

@ 出版書目資料

希望.未來 莫拉克風災教會我們的事(摘錄版)

出版日期: 2019-07 | 出版單位: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作者資訊: 吳佩修 | 郭世文 | 譚佳音 | 王尹伶 | 林盈宇 | 徐采薇 | 胡靖宇 | 胡雅各 | 徐銘駿 | 王民亮 | 江雅惠 | 石明雄 | 蔣爭光 | 李吳道義 | 伊部諾峨 嘎酷 | 李明義 |... | ISBN: 9789860597448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青少年;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 | 書籍介紹: 以莫拉克風災十週年為出發進行相關災害防救研發成果彙整、人文歷史編採。 | 授權資訊: 聯絡處室: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展示組;姓名:郭世文;電話:07-3800089#8654;地址: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20號

@ 出版書目資料

[ 搜尋所有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組 ... ]

根據姓名 陳玫岑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7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陳玫岑 ...)

科技博物第6卷5期(Vol.6 No.5)

CreateDate: 20200520 | Category: 期刊 | Author: | PublishUnit: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Price: 非賣品 | Introduction: 博物館展示更新的迷思與省思 張崇山(Chun-Shan Chang) 回應時代的必然-關於科工館展示更新策略的一些討論 李如菁(Ju-Ching Li) 從培養國民科學素養觀點發展科學博物館的展示...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出版品資料集

科技博物第2卷1期(Vol.2 No.1)

CreateDate: 20200520 | Category: 期刊 | Author: | PublishUnit: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Price: 0 | Introduction: 科技博物館的展示功能 陳玫岑 科技博物館展示型態之發展趨勢 吳淑華 運用時空因素發展科學工藝博物館之展示策略-以法國科學博物館為例 王玉豐 發明特展-一個臨時展示的規劃設計記錄 洪楚源 居安思...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出版品資料集

科技博物第4卷6期(Vol.4 No.6)

CreateDate: 20200520 | Category: 期刊 | Author: | PublishUnit: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Price: 200 | Introduction: 博物館技術史的傳述方式與兒童觀眾學習內涵之關係研究 曾琪淑 從維高斯基的社會文化論 談博物館兒童探索空間之設置規劃 曾瑞蓮 學齡前兒童探索展示空間營運實務評量-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幼兒科學園更新...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出版品資料集

科技博物第1卷5/6期(Vol.1 No.5/6)

CreateDate: 20200520 | Category: 期刊 | Author: | PublishUnit: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Price: 0 | Introduction: 建館任務與目標 周肇基(Chao-Chi Chou) 經營管理理念 王清波(Ching-Po Wang) 館徽說明 陳玫岑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建築規劃設計紀實 李榮之(Jung-Chih Lee...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出版品資料集

科技博物第1卷1期(Vol.1 No.1)

CreateDate: 20200520 | Category: 期刊 | Author: | PublishUnit: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Price: 非賣品 | Introduction: 科學博物館的演進 于瑞珍 夢想成真的過程-航空與太空 李如菁 探索生命的奧秘-生物科技 王玉豐 人類的第二層皮膚-服裝與紡織 陳玫岑 高雄市中小學生對本館教育活動需求之研究 王啟祥 臺灣工業...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出版品資料集

精采人生,盡在海生--海生館開館六週年紀念文集

出版日期: 2005-12 | 出版單位: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 作者資訊: 林忠孝等24人 | ISBN: 9860033331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行政管理 | 書籍介紹: 本館為配合行政院推動組織學習,再造組織文化及核心價值、創造競爭優勢,特編輯海生館開館六週年紀念刊物。 透過曾參與建館過程的員工及現職同仁的文字表達,將海生館的經歷、點滴及未來的展望撰寫成冊。並可提供政... | 授權資訊: 聯絡人:海生館人事室聯絡電話:聯絡地址:

@ 出版書目資料

科技博物第13卷2期(Vol.13 No.2)

CreateDate: 20200521 | Category: 期刊 | Author: | PublishUnit: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Price: 200 | Introduction: 回憶法與英國博物館:促進年長者參與之應用 城菁汝(Cheng Ching-Ju) ; 陳佳利(Chen Chia-Li) 博物館展示之局部更新:以台灣工業史蹟館第一期展示為例 張崇山(David C...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出版品資料集

科技博物第6卷5期(Vol.6 No.5)

CreateDate: 20200520 | Category: 期刊 | Author: | PublishUnit: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Price: 非賣品 | Introduction: 博物館展示更新的迷思與省思 張崇山(Chun-Shan Chang) 回應時代的必然-關於科工館展示更新策略的一些討論 李如菁(Ju-Ching Li) 從培養國民科學素養觀點發展科學博物館的展示...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出版品資料集

科技博物第2卷1期(Vol.2 No.1)

CreateDate: 20200520 | Category: 期刊 | Author: | PublishUnit: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Price: 0 | Introduction: 科技博物館的展示功能 陳玫岑 科技博物館展示型態之發展趨勢 吳淑華 運用時空因素發展科學工藝博物館之展示策略-以法國科學博物館為例 王玉豐 發明特展-一個臨時展示的規劃設計記錄 洪楚源 居安思...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出版品資料集

科技博物第4卷6期(Vol.4 No.6)

CreateDate: 20200520 | Category: 期刊 | Author: | PublishUnit: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Price: 200 | Introduction: 博物館技術史的傳述方式與兒童觀眾學習內涵之關係研究 曾琪淑 從維高斯基的社會文化論 談博物館兒童探索空間之設置規劃 曾瑞蓮 學齡前兒童探索展示空間營運實務評量-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幼兒科學園更新...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出版品資料集

科技博物第1卷5/6期(Vol.1 No.5/6)

CreateDate: 20200520 | Category: 期刊 | Author: | PublishUnit: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Price: 0 | Introduction: 建館任務與目標 周肇基(Chao-Chi Chou) 經營管理理念 王清波(Ching-Po Wang) 館徽說明 陳玫岑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建築規劃設計紀實 李榮之(Jung-Chih Lee...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出版品資料集

科技博物第1卷1期(Vol.1 No.1)

CreateDate: 20200520 | Category: 期刊 | Author: | PublishUnit: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Price: 非賣品 | Introduction: 科學博物館的演進 于瑞珍 夢想成真的過程-航空與太空 李如菁 探索生命的奧秘-生物科技 王玉豐 人類的第二層皮膚-服裝與紡織 陳玫岑 高雄市中小學生對本館教育活動需求之研究 王啟祥 臺灣工業...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出版品資料集

精采人生,盡在海生--海生館開館六週年紀念文集

出版日期: 2005-12 | 出版單位: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 作者資訊: 林忠孝等24人 | ISBN: 9860033331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成人(業餘消遺) | 主題分類: 行政管理 | 書籍介紹: 本館為配合行政院推動組織學習,再造組織文化及核心價值、創造競爭優勢,特編輯海生館開館六週年紀念刊物。 透過曾參與建館過程的員工及現職同仁的文字表達,將海生館的經歷、點滴及未來的展望撰寫成冊。並可提供政... | 授權資訊: 聯絡人:海生館人事室聯絡電話:聯絡地址:

@ 出版書目資料

科技博物第13卷2期(Vol.13 No.2)

CreateDate: 20200521 | Category: 期刊 | Author: | PublishUnit: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 Price: 200 | Introduction: 回憶法與英國博物館:促進年長者參與之應用 城菁汝(Cheng Ching-Ju) ; 陳佳利(Chen Chia-Li) 博物館展示之局部更新:以台灣工業史蹟館第一期展示為例 張崇山(David C...

@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出版品資料集

[ 搜尋所有 陳玫岑 ... ]

姓名 陳玫岑 找到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

(以下顯示 1 筆) (或要:查詢所有 陳玫岑)
公司地址負責人統一編號狀態

臺南市新市區三舍里三舍110號
陳玫岑08447243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090042531)

登記地址: 臺南市新市區三舍里三舍110號 | 負責人: 陳玫岑 | 統編: 08447243 | 核准設立 - 獨資 (核准文號: 1090042531)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迷你再迷你的實驗室-生物晶片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氣候難民」爭取紐西蘭居留權

作者: 張時健 | 發布日期: 20131016 | 服務機構: 國立交通大學科技與傳播研究所 | 摘要: 一名來自吉里巴斯男子,日前以氣候難民身分向紐西蘭法院申請移民,卻兩度遭到法院駁回,這案件受到各界廣泛討論。因為氣候變遷造成太平洋島國嚴重威脅是不爭事實,未來氣候難民也將大幅增加,紐西蘭如何因應這樣的問...

環境與氣候變遷專題報導:拯救環境,攸關健康的生活品質

作者: 彭瑞祥 | 發布日期: 20170412 | 服務機構: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 摘要: 環境汙染、氣候變遷、生態惡化等已是本世紀人人皆知的警訊,然而,大部分人們可能不知這些問題不只是牽涉到「環境」,更是涉及人命和人身健康的「公衛」問題 。

環境與氣候變遷專題報導(三)氣候變暖不只關乎海平面上升 還關乎公共衛生

作者: 彭瑞祥 | 發布日期: 20170331 | 服務機構: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 摘要: 自從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發表第五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以來,幾乎可以斷定,氣候變遷、氣候變暖正在發生,而且有有95%的信心度,人類活動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增加,就是元兇。氣候暖化廣為人知...

大氣暖化應控制在1.5℃ 之內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81031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比起19世紀下半葉,人因造成的大氣升溫在2006〜2015的10年間已達到0.87℃。這個趨勢不變的話,2040年便會達到1.5℃。後果之一是,世上的珊瑚礁將減少70〜90%。

溫室效應與氣候變遷

作者: 馬瑋謙 | 發布日期: 20170505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及甲烷等溫室氣體的濃度,已達過去80萬年來史無前例的高峰,而這些氣體與其他人類行為已對自然的氣候系統造成了影響,並可能是二十世紀以來觀察到暖化現象的主要原因

全球暖化與聖嬰現象

作者: 方國權 | 發布日期: 20170412 | 服務機構: 弘光科技大學 | 摘要: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對人類社會造成了相當大的衝擊。在大家的印象中,全球氣候變遷會出現乾旱、酷熱、寒冷及大豪雨等異常氣候現象,卻不知道造成乾旱、酷熱、寒冷及大豪雨的幕後兇手,其實是聖嬰現象和反聖嬰現象!...

地熱發電:台灣發展地熱發電之困境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台灣位處板塊接觸帶,地質活動頻繁,坐擁大量的地熱及溫泉資源,適合發展地熱發電。自1993年清水地熱電廠停止營運後,台灣至今鮮少有正式商轉的地熱電廠案例。如今,台灣政府訂下在2025年前,建置200 M...

地熱發電:台灣發展地熱發電之優勢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地熱能為一種乾淨再生能源,其最大的特色便是具有風力、太陽能等綠能所欠缺的供電穩定性,可以做為基載電力使用,甚至可以透過小型地熱能電廠與智慧蓄能設備配合,在短時間達到供應大量尖載電力的調配操作。台灣位處...

地熱發電:地底為甚麼會發熱?

作者: 張貽斐 | 發布日期: 20180313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地球內部蘊藏著極大的熱能,來自地球形成初期,地球本身就像一顆逐漸冷卻的岩漿球,在外表冷卻形成地殼,內部仍然是熔融狀態。此外,放射性物質的衰變,與板塊移動摩擦的過程,也在地底聚集了許多熱量,等待我們開發...

地熱發電:地熱之附加價值-汽電共生系統

作者: 張貽斐 | 發布日期: 2018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地熱發電在台灣不僅具有極高的可行性,此種綠色能源的二氧化碳足跡與太陽能發電或風能相比是小很多的,並且地熱能源除了發電之外也有許多二次利用的效益,汽電共生系統便是一種將能源利用比率提高的方式,與地熱發電...

地熱發電:地熱之附加價值-溫室農業

作者: 張貽斐 | 發布日期: 2018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台灣擁有豐富地熱資源,然而由於人口密集與高山群佈,可作為地熱發電使用的地區有限。地熱除了可以發電與泡溫泉,更可以提供溫室農業使用,冬天時為溫室保溫,夏天時降溫,可替溫室農民們省下大筆能源開銷。

地熱發電:地熱之附加價值-漁業養殖

作者: 張貽斐 | 發布日期: 2018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台灣養殖漁業盛行,雖然一年四季之中對於加熱魚塭的需求很低,但由於氣候變遷,極端天氣事件頻率增加,使得冬天越來越冷,夏天越來越熱,養殖魚業者也常傳出寒流來襲造成魚群大量死亡的事件。台灣擁有豐沛的地熱資源...

地熱發電:地熱之附加價值-觀光溫泉

作者: 張貽斐 | 發布日期: 2018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台灣早在日治時期便有溫泉旅館,由北投地區開始,如今台灣溫泉業盛行全國,都是由於台灣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上,一座小島卻蘊藏了豐沛的地熱潛能。取自地球內部的熱能,地熱能源除了作為發電使用,由於其泉質乾淨,也...

地熱發電:地熱發電的原理

作者: 張貽斐 | 發布日期: 20180313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台灣位處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板塊推擠之下形成台灣美麗的地貌,同時也在地底累積巨大的熱能,等待著人們開發利用。地熱能發電方式是將含熱的地層流體抽出後,透過蒸氣壓力推動渦輪產生熱,因此地熱地層的...

地熱發電–台灣綠色能源

作者: 陳永平 | 發布日期: 20140701 | 服務機構: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暨科技與社會中心智庫研究團隊 | 摘要: 在福島核災後,人們不再信任核能安全,強烈的抵制核電廠的運作,台灣核四電廠也無法倖免,遭到封存的命運,取而代之的是再生能源,除了風能及太陽能外,已經關廠廿年的清水地熱發電廠也再度復出,以全新的技術繼續為...

「氣候難民」爭取紐西蘭居留權

作者: 張時健 | 發布日期: 20131016 | 服務機構: 國立交通大學科技與傳播研究所 | 摘要: 一名來自吉里巴斯男子,日前以氣候難民身分向紐西蘭法院申請移民,卻兩度遭到法院駁回,這案件受到各界廣泛討論。因為氣候變遷造成太平洋島國嚴重威脅是不爭事實,未來氣候難民也將大幅增加,紐西蘭如何因應這樣的問...

環境與氣候變遷專題報導:拯救環境,攸關健康的生活品質

作者: 彭瑞祥 | 發布日期: 20170412 | 服務機構: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 摘要: 環境汙染、氣候變遷、生態惡化等已是本世紀人人皆知的警訊,然而,大部分人們可能不知這些問題不只是牽涉到「環境」,更是涉及人命和人身健康的「公衛」問題 。

環境與氣候變遷專題報導(三)氣候變暖不只關乎海平面上升 還關乎公共衛生

作者: 彭瑞祥 | 發布日期: 20170331 | 服務機構: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 摘要: 自從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發表第五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以來,幾乎可以斷定,氣候變遷、氣候變暖正在發生,而且有有95%的信心度,人類活動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增加,就是元兇。氣候暖化廣為人知...

大氣暖化應控制在1.5℃ 之內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81031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比起19世紀下半葉,人因造成的大氣升溫在2006〜2015的10年間已達到0.87℃。這個趨勢不變的話,2040年便會達到1.5℃。後果之一是,世上的珊瑚礁將減少70〜90%。

溫室效應與氣候變遷

作者: 馬瑋謙 | 發布日期: 20170505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及甲烷等溫室氣體的濃度,已達過去80萬年來史無前例的高峰,而這些氣體與其他人類行為已對自然的氣候系統造成了影響,並可能是二十世紀以來觀察到暖化現象的主要原因

全球暖化與聖嬰現象

作者: 方國權 | 發布日期: 20170412 | 服務機構: 弘光科技大學 | 摘要: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對人類社會造成了相當大的衝擊。在大家的印象中,全球氣候變遷會出現乾旱、酷熱、寒冷及大豪雨等異常氣候現象,卻不知道造成乾旱、酷熱、寒冷及大豪雨的幕後兇手,其實是聖嬰現象和反聖嬰現象!...

地熱發電:台灣發展地熱發電之困境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台灣位處板塊接觸帶,地質活動頻繁,坐擁大量的地熱及溫泉資源,適合發展地熱發電。自1993年清水地熱電廠停止營運後,台灣至今鮮少有正式商轉的地熱電廠案例。如今,台灣政府訂下在2025年前,建置200 M...

地熱發電:台灣發展地熱發電之優勢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地熱能為一種乾淨再生能源,其最大的特色便是具有風力、太陽能等綠能所欠缺的供電穩定性,可以做為基載電力使用,甚至可以透過小型地熱能電廠與智慧蓄能設備配合,在短時間達到供應大量尖載電力的調配操作。台灣位處...

地熱發電:地底為甚麼會發熱?

作者: 張貽斐 | 發布日期: 20180313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地球內部蘊藏著極大的熱能,來自地球形成初期,地球本身就像一顆逐漸冷卻的岩漿球,在外表冷卻形成地殼,內部仍然是熔融狀態。此外,放射性物質的衰變,與板塊移動摩擦的過程,也在地底聚集了許多熱量,等待我們開發...

地熱發電:地熱之附加價值-汽電共生系統

作者: 張貽斐 | 發布日期: 2018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地熱發電在台灣不僅具有極高的可行性,此種綠色能源的二氧化碳足跡與太陽能發電或風能相比是小很多的,並且地熱能源除了發電之外也有許多二次利用的效益,汽電共生系統便是一種將能源利用比率提高的方式,與地熱發電...

地熱發電:地熱之附加價值-溫室農業

作者: 張貽斐 | 發布日期: 2018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台灣擁有豐富地熱資源,然而由於人口密集與高山群佈,可作為地熱發電使用的地區有限。地熱除了可以發電與泡溫泉,更可以提供溫室農業使用,冬天時為溫室保溫,夏天時降溫,可替溫室農民們省下大筆能源開銷。

地熱發電:地熱之附加價值-漁業養殖

作者: 張貽斐 | 發布日期: 2018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台灣養殖漁業盛行,雖然一年四季之中對於加熱魚塭的需求很低,但由於氣候變遷,極端天氣事件頻率增加,使得冬天越來越冷,夏天越來越熱,養殖魚業者也常傳出寒流來襲造成魚群大量死亡的事件。台灣擁有豐沛的地熱資源...

地熱發電:地熱之附加價值-觀光溫泉

作者: 張貽斐 | 發布日期: 2018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台灣早在日治時期便有溫泉旅館,由北投地區開始,如今台灣溫泉業盛行全國,都是由於台灣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帶上,一座小島卻蘊藏了豐沛的地熱潛能。取自地球內部的熱能,地熱能源除了作為發電使用,由於其泉質乾淨,也...

地熱發電:地熱發電的原理

作者: 張貽斐 | 發布日期: 20180313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台灣位處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板塊推擠之下形成台灣美麗的地貌,同時也在地底累積巨大的熱能,等待著人們開發利用。地熱能發電方式是將含熱的地層流體抽出後,透過蒸氣壓力推動渦輪產生熱,因此地熱地層的...

地熱發電–台灣綠色能源

作者: 陳永平 | 發布日期: 20140701 | 服務機構: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暨科技與社會中心智庫研究團隊 | 摘要: 在福島核災後,人們不再信任核能安全,強烈的抵制核電廠的運作,台灣核四電廠也無法倖免,遭到封存的命運,取而代之的是再生能源,除了風能及太陽能外,已經關廠廿年的清水地熱發電廠也再度復出,以全新的技術繼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