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預警科技(五):沙塵蓋目 不速之客千里而來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防災預警科技(五):沙塵蓋目 不速之客千里而來的作者是李柏昱, 發布日期是20130410, 服務機構是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摘要是每逢冬末春初,尤其每年二月至四月,是沙塵暴最頻繁的時間。其中少數會影響台灣,這些沙塵暴主要來自中國的甘肅、內蒙古、黃河河套地區,這些沙塵可能伴隨東北季風一起南下.

標題防災預警科技(五):沙塵蓋目 不速之客千里而來
摘要每逢冬末春初,尤其每年二月至四月,是沙塵暴最頻繁的時間。其中少數會影響台灣,這些沙塵暴主要來自中國的甘肅、內蒙古、黃河河套地區,這些沙塵可能伴隨東北季風一起南下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1cab8788-2aaa-4e37-be4d-e55729b16f99
作者李柏昱
服務機構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發布日期20130410

標題

防災預警科技(五):沙塵蓋目 不速之客千里而來

摘要

每逢冬末春初,尤其每年二月至四月,是沙塵暴最頻繁的時間。其中少數會影響台灣,這些沙塵暴主要來自中國的甘肅、內蒙古、黃河河套地區,這些沙塵可能伴隨東北季風一起南下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1cab8788-2aaa-4e37-be4d-e55729b16f99

作者

李柏昱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發布日期

20130410

根據名稱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環境變遷-環境史

計畫主持人(中): 劉士永 | 劉翠溶 | 計畫編號: AS-102-SS-A02 | 參與研究人員所屬單位(中):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 |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 玉山國家公園... | 西元年: 2013 | 執行期間(起): 2011-01-01 | 執行期間(迄): 2013-12-31

@ 中央研究院永續科學研究計畫核定通過名單

台灣集水區水資源與生態-社會學功能變遷的趨勢-變異分析

計畫主持人(中): 夏復國 | 計畫編號: AS-SS-111-04 | 參與研究人員所屬單位(中):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科學研究所 | 國立臺... | 西元年: 2022 | 執行期間(起): 2022/1/1 | 執行期間(迄): 2024/12/31

@ 中央研究院永續科學研究計畫核定通過名單

都市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人文社會面向研究

計畫主持人(中): 蕭新煌 | 計畫編號: AS-102-SS-A14 | 參與研究人員所屬單位(中):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 |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暨安全衛生中心 | 中研院經濟學研究所 | 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系 | 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 國立臺北大學公共... | 西元年: 2013 | 執行期間(起): 2013-01-01 | 執行期間(迄): 2015-12-31

@ 中央研究院永續科學研究計畫核定通過名單

【FORUM8 亞洲線上研討會 2022】4月20日 台北場

聯絡方式: 02-26558375 | 是否收費: N | 活動地點: 線上 | 開始日期: 20220420 | 結束日期: 20220420 | 發起單位: FORUM8 台灣富朗巴軟體科技有限公司  窗口 | 主辦單位: FORUM8 台灣富朗巴軟體科技有限公司

@ 社會創新平台-最新動態-活動看板

日據時代日語普及率之地理加權迴歸分析

creator: 張齡方 | 范毅軍 | 葉高華 | 廖泫銘 | date: 10/12/1 | publisher: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contributor: 歷史語言研究所 |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 language: zh | description.note: 已出版;有審查制度;具代表性 | relation: 2010數位典藏地理資訊論文選集 (台北 :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type: book

@ 中央研究院專書、論文集目錄

2011數位典藏地理資訊論文選集

出版日期: 2011-12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 | 作者資訊: 數位典藏 | 地理資訊 | 近用 | 應用 | 加值 | ISBN: 978986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 | 書籍介紹: 古地圖、航照、衛星影像、數值地圖等素材是數位典藏的重要項目,如何讓這些數位典藏的地理資訊發揮在學術、社會議題的加值效益,是數位典藏應用推廣工作的重點。 | 授權資訊: 聯絡處室: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姓名:許芳滋小姐;電話:02-3366-5835分機11

@ 出版書目資料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策展人導覽:從畫作及展品看北回歸線、季風、黑潮交會的臺灣

國立臺灣博物館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12/08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12/08 | 折扣資訊:

@ 其他藝文資訊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策展人導覽:從畫作及展品看北回歸線、季風、黑潮交會的臺灣

國立臺灣博物館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12/08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12/08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環境變遷-環境史

計畫主持人(中): 劉士永 | 劉翠溶 | 計畫編號: AS-102-SS-A02 | 參與研究人員所屬單位(中):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 |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 玉山國家公園... | 西元年: 2013 | 執行期間(起): 2011-01-01 | 執行期間(迄): 2013-12-31

@ 中央研究院永續科學研究計畫核定通過名單

台灣集水區水資源與生態-社會學功能變遷的趨勢-變異分析

計畫主持人(中): 夏復國 | 計畫編號: AS-SS-111-04 | 參與研究人員所屬單位(中):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科學研究所 | 國立臺... | 西元年: 2022 | 執行期間(起): 2022/1/1 | 執行期間(迄): 2024/12/31

@ 中央研究院永續科學研究計畫核定通過名單

都市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人文社會面向研究

計畫主持人(中): 蕭新煌 | 計畫編號: AS-102-SS-A14 | 參與研究人員所屬單位(中):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 |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暨安全衛生中心 | 中研院經濟學研究所 | 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系 | 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 國立臺北大學公共... | 西元年: 2013 | 執行期間(起): 2013-01-01 | 執行期間(迄): 2015-12-31

@ 中央研究院永續科學研究計畫核定通過名單

【FORUM8 亞洲線上研討會 2022】4月20日 台北場

聯絡方式: 02-26558375 | 是否收費: N | 活動地點: 線上 | 開始日期: 20220420 | 結束日期: 20220420 | 發起單位: FORUM8 台灣富朗巴軟體科技有限公司  窗口 | 主辦單位: FORUM8 台灣富朗巴軟體科技有限公司

@ 社會創新平台-最新動態-活動看板

日據時代日語普及率之地理加權迴歸分析

creator: 張齡方 | 范毅軍 | 葉高華 | 廖泫銘 | date: 10/12/1 | publisher: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contributor: 歷史語言研究所 |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 language: zh | description.note: 已出版;有審查制度;具代表性 | relation: 2010數位典藏地理資訊論文選集 (台北 :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type: book

@ 中央研究院專書、論文集目錄

2011數位典藏地理資訊論文選集

出版日期: 2011-12 |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 | 作者資訊: 數位典藏 | 地理資訊 | 近用 | 應用 | 加值 | ISBN: 978986 | 語言: 中文 | 適用對象: 成人(學術性) | 主題分類: 教育文化 | 書籍介紹: 古地圖、航照、衛星影像、數值地圖等素材是數位典藏的重要項目,如何讓這些數位典藏的地理資訊發揮在學術、社會議題的加值效益,是數位典藏應用推廣工作的重點。 | 授權資訊: 聯絡處室: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姓名:許芳滋小姐;電話:02-3366-5835分機11

@ 出版書目資料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策展人導覽:從畫作及展品看北回歸線、季風、黑潮交會的臺灣

國立臺灣博物館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12/08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12/08 | 折扣資訊:

@ 其他藝文資訊

【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策展人導覽:從畫作及展品看北回歸線、季風、黑潮交會的臺灣

國立臺灣博物館 | 活動起始日期: 2024/12/08 | 活動結束日期: 2024/12/08 | 折扣資訊:

@ 藝文活動-所有類別

[ 搜尋所有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

根據姓名 李柏昱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李柏昱 ...)

應用地理加權迴歸探討台南都會區小客車與機車使用比例空間分布

作者: 李柏昱 | 指導教授: 李子璋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4 | 論文名稱(外文): Model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odal Split of Passenger Cars and Powered Two-Wheelers in Taina... | 系所名稱: 都市計劃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成功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樹莓派頂照式攝影機網路之人物追蹤

作者: 李柏昱 | 指導教授: 王才沛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8 | 論文名稱(外文): People Tracking with a Network of Top-View Raspberry-Pi Camera Network | 系所名稱: 多媒體工程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交通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防災預警科技(一):強颱臨頭 團結聚力預報更準

作者: 李柏昱 | 發布日期: 2013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摘要: 如果能在颱風來之前,提供水資源管理機關一個比較有信心的定量降水預報,藉以決定水庫要不要洩洪或多少洩洪量,將可確保台灣用水安全無虞。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防災預警科技(三):風神駕到 難以捉摸龍捲風暴

作者: 李柏昱 | 發布日期: 2013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摘要: 台灣,雖然頻率不高,但是每年偶爾仍會見到龍捲風出現的消息,為能更了解這種極具破壞力且神出鬼沒的災害魅影,我們邀請到台灣大學大氣系周仲島教授,為我們介紹龍捲風成因和目前用來「捕捉」龍捲風以及氣象觀測的重...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對抗加州乾旱,省水科技各出奇招

作者: 李柏昱 | 發布日期: 20150312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摘要: 2014年11月,一台完全由生物甲烷油(biomethane)驅動的「便便公車」在英國上路,汙水處理廠中的排泄物與廚餘,透過微生物在缺氧環境中進行生物降解後,能夠產出極具價值的沼氣(biogas)與富...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熊貓與紅酒的兩難

作者: 李柏昱 | 發布日期: 20130417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摘要: 隨著全球氣候持續改變,研究預測目前的釀酒葡萄產地將出現大洗牌,同時對瀕危物種的棲地造成威脅。如何在農業生產與物種保育間取得平衡,是當前保育人員與各地政府的首要問題,而南非的BWI或許提供了1個可能的解...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北極冰融導致冬季嚴寒?不可不知的極地渦旋

作者: 李柏昱 | 發布日期: 20121224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摘要: 近來中高緯度紛紛遭遇異常寒冷的冬天,最新的理論認為這和夏季北極冰層的消失密切相關。因為冰層消失使極地渦漩減弱,未來極端的天氣或許會成為常態?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臺北以前是座湖?懸而未決的歷史謎團

作者: 李柏昱 | 發布日期: 20140821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摘要: 歷史上究竟有沒有台北湖?儘管過去的主流看法認為台北湖確實存在過,然而其他證據卻顯示出諸多矛盾之處,例如只有一筆文獻佐證、古地圖並未繪出台北湖、地質鑽探並未發現相關證據等等,健行科技大學鄭世楠教授就秉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應用地理加權迴歸探討台南都會區小客車與機車使用比例空間分布

作者: 李柏昱 | 指導教授: 李子璋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4 | 論文名稱(外文): Model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odal Split of Passenger Cars and Powered Two-Wheelers in Taina... | 系所名稱: 都市計劃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成功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樹莓派頂照式攝影機網路之人物追蹤

作者: 李柏昱 | 指導教授: 王才沛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8 | 論文名稱(外文): People Tracking with a Network of Top-View Raspberry-Pi Camera Network | 系所名稱: 多媒體工程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交通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防災預警科技(一):強颱臨頭 團結聚力預報更準

作者: 李柏昱 | 發布日期: 2013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摘要: 如果能在颱風來之前,提供水資源管理機關一個比較有信心的定量降水預報,藉以決定水庫要不要洩洪或多少洩洪量,將可確保台灣用水安全無虞。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防災預警科技(三):風神駕到 難以捉摸龍捲風暴

作者: 李柏昱 | 發布日期: 20130410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摘要: 台灣,雖然頻率不高,但是每年偶爾仍會見到龍捲風出現的消息,為能更了解這種極具破壞力且神出鬼沒的災害魅影,我們邀請到台灣大學大氣系周仲島教授,為我們介紹龍捲風成因和目前用來「捕捉」龍捲風以及氣象觀測的重...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對抗加州乾旱,省水科技各出奇招

作者: 李柏昱 | 發布日期: 20150312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摘要: 2014年11月,一台完全由生物甲烷油(biomethane)驅動的「便便公車」在英國上路,汙水處理廠中的排泄物與廚餘,透過微生物在缺氧環境中進行生物降解後,能夠產出極具價值的沼氣(biogas)與富...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熊貓與紅酒的兩難

作者: 李柏昱 | 發布日期: 20130417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摘要: 隨著全球氣候持續改變,研究預測目前的釀酒葡萄產地將出現大洗牌,同時對瀕危物種的棲地造成威脅。如何在農業生產與物種保育間取得平衡,是當前保育人員與各地政府的首要問題,而南非的BWI或許提供了1個可能的解...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北極冰融導致冬季嚴寒?不可不知的極地渦旋

作者: 李柏昱 | 發布日期: 20121224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摘要: 近來中高緯度紛紛遭遇異常寒冷的冬天,最新的理論認為這和夏季北極冰層的消失密切相關。因為冰層消失使極地渦漩減弱,未來極端的天氣或許會成為常態?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臺北以前是座湖?懸而未決的歷史謎團

作者: 李柏昱 | 發布日期: 20140821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摘要: 歷史上究竟有沒有台北湖?儘管過去的主流看法認為台北湖確實存在過,然而其他證據卻顯示出諸多矛盾之處,例如只有一筆文獻佐證、古地圖並未繪出台北湖、地質鑽探並未發現相關證據等等,健行科技大學鄭世楠教授就秉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李柏昱 ...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防災預警科技(五):沙塵蓋目 不速之客千里而來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克服家禽基因轉殖技術難關,興大研發新興育種技術平台開發新禽畜品種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212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最後一隻樹蝸牛死了

作者: 黃瑋絜 | 發布日期: 2020010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1996年1月1日,世界上最後一隻樹蝸牛,因為受到微孢子蟲的感染,不幸於倫敦的動物園內死亡,不過事後的研究發現:外來種蝸牛的引進或許才是讓其絕種的真正原因。外來物種雖然不一定會對人類的經濟活動造成影響...

1831年4月28日:扭結理論的先驅泰特(Peter Guthrie Tait)的誕生

作者: 蕭如珀 | 楊信男 | 發布日期: 20200428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 摘要: 1833年高斯想出如何計算兩個互連的環彼此纏繞次數的方法後,幾世紀以來數學家就一直對拓撲結深感興趣。但此領域一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蘇格蘭一位叫做泰特的數學家做了煙環的實驗後才真正引起大家的關注...

醫學史上的里程碑:盤尼西林的首次人體試驗

作者: 黃瑋絜 | 發布日期: 20200212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1928年,亞歷山大.弗萊明在實驗室中意外發現了青黴素,使其成為世界上最早被發現、量產且使用的抗生素。但事實上青黴素是在被發現13年後,才首次使用於人類的,雖然最後因青黴素生產效率低、供應不及,導致患...

發現X射線

作者: 練冠霆 | 發布日期: 20191107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 摘要: 1895年11月8日,德國物理與數學家倫琴在進行陰極射線實驗時,偶然發現新射線,因此將這種射線稱為X射線。而他以此為妻子拍下的人類史上第一張X光片,就成了影像醫學的濫觴。

大腦功能研究先驅 David Ferrier 誕辰

作者: 黃瑋絜 | 發布日期: 202001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1843年1月13日出生的大衛.費里爾(David Ferrier)為《Brain》期刊的創刊人之一,其對人類大腦的分區和定位,被評為近50年來神經生理學界最偉大的貢獻。

1959年12月29日:費曼(Richard Feynman)經典的加州理工學院講義

作者: 蕭如珀 | 楊信男 | 發布日期: 20191229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 摘要: 費曼在預期微型化與奈米科技可能發展的先見之明,是前加州理工學院校長戈伯格(Marvin Goldberger)表彰他是「20世紀物理的傑出人物」,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莫瑞森(Philip Morr...

專屬於埔里鎮的絕代美人 – 你可能不知道的茭白筍秘密

作者: 蔡勇斌 | 發布日期: 20220830 | 服務機構: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土木系特聘教授兼科技學院院長 | 摘要:

河川老化的終極殺手-優養化該如何解?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0930 | 服務機構: | 摘要:

向山致敬!為什麼山對我們如此重要?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1230 | 服務機構: | 摘要:

我們與自然科學的距離其實不遠!一窺在地科學研究可以如何守護我們

作者: 黃俊儒 | 發布日期: 20220429 | 服務機構: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特聘教授 | 摘要:

只要你懂海,海就會幫你! 海洋科學永續發展臺灣不缺席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0830 | 服務機構: | 摘要:

現代醫龍的「素食主義」

作者: 秦咸靜 | 發布日期: 20190830 | 服務機構: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實驗動物中心企劃推廣組 | 摘要: 外科醫師的巧手是救回病患生命的關鍵,但是要成為怪醫黑傑克的第一步,竟然是對著蔬果開刀!讓我們一起來體驗,現代醫龍巧奪天工的刀技,是如何藉由蔬果而非動物的犧牲來習得。

抗體,立正站好!-神奇的EOP技術

作者: 陳玫岑 | 發布日期: 20210930 | 服務機構: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組 | 摘要: 愛滋病被喻為二十世紀黑死病;許多癌症到現在還是神仙難治!隨著生物醫學研究日新月異,這些令人聞之色變的惡疾,透過滴血檢測就會被逼出原形,揪出元凶的神兵利器全是利用蛋白質抗原抗體的專一性結合打造而成。

台灣生技產業與國際接軌

作者: 楊智惠 | 發布日期: 20201125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生物科技系 | 摘要: 本篇將介紹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所推動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以及國內外生技研究的發展情況。

克服家禽基因轉殖技術難關,興大研發新興育種技術平台開發新禽畜品種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212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最後一隻樹蝸牛死了

作者: 黃瑋絜 | 發布日期: 2020010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1996年1月1日,世界上最後一隻樹蝸牛,因為受到微孢子蟲的感染,不幸於倫敦的動物園內死亡,不過事後的研究發現:外來種蝸牛的引進或許才是讓其絕種的真正原因。外來物種雖然不一定會對人類的經濟活動造成影響...

1831年4月28日:扭結理論的先驅泰特(Peter Guthrie Tait)的誕生

作者: 蕭如珀 | 楊信男 | 發布日期: 20200428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 摘要: 1833年高斯想出如何計算兩個互連的環彼此纏繞次數的方法後,幾世紀以來數學家就一直對拓撲結深感興趣。但此領域一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蘇格蘭一位叫做泰特的數學家做了煙環的實驗後才真正引起大家的關注...

醫學史上的里程碑:盤尼西林的首次人體試驗

作者: 黃瑋絜 | 發布日期: 20200212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1928年,亞歷山大.弗萊明在實驗室中意外發現了青黴素,使其成為世界上最早被發現、量產且使用的抗生素。但事實上青黴素是在被發現13年後,才首次使用於人類的,雖然最後因青黴素生產效率低、供應不及,導致患...

發現X射線

作者: 練冠霆 | 發布日期: 20191107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 摘要: 1895年11月8日,德國物理與數學家倫琴在進行陰極射線實驗時,偶然發現新射線,因此將這種射線稱為X射線。而他以此為妻子拍下的人類史上第一張X光片,就成了影像醫學的濫觴。

大腦功能研究先驅 David Ferrier 誕辰

作者: 黃瑋絜 | 發布日期: 202001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1843年1月13日出生的大衛.費里爾(David Ferrier)為《Brain》期刊的創刊人之一,其對人類大腦的分區和定位,被評為近50年來神經生理學界最偉大的貢獻。

1959年12月29日:費曼(Richard Feynman)經典的加州理工學院講義

作者: 蕭如珀 | 楊信男 | 發布日期: 20191229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 摘要: 費曼在預期微型化與奈米科技可能發展的先見之明,是前加州理工學院校長戈伯格(Marvin Goldberger)表彰他是「20世紀物理的傑出人物」,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莫瑞森(Philip Morr...

專屬於埔里鎮的絕代美人 – 你可能不知道的茭白筍秘密

作者: 蔡勇斌 | 發布日期: 20220830 | 服務機構: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土木系特聘教授兼科技學院院長 | 摘要:

河川老化的終極殺手-優養化該如何解?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0930 | 服務機構: | 摘要:

向山致敬!為什麼山對我們如此重要?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1230 | 服務機構: | 摘要:

我們與自然科學的距離其實不遠!一窺在地科學研究可以如何守護我們

作者: 黃俊儒 | 發布日期: 20220429 | 服務機構: 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特聘教授 | 摘要:

只要你懂海,海就會幫你! 海洋科學永續發展臺灣不缺席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0830 | 服務機構: | 摘要:

現代醫龍的「素食主義」

作者: 秦咸靜 | 發布日期: 20190830 | 服務機構: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實驗動物中心企劃推廣組 | 摘要: 外科醫師的巧手是救回病患生命的關鍵,但是要成為怪醫黑傑克的第一步,竟然是對著蔬果開刀!讓我們一起來體驗,現代醫龍巧奪天工的刀技,是如何藉由蔬果而非動物的犧牲來習得。

抗體,立正站好!-神奇的EOP技術

作者: 陳玫岑 | 發布日期: 20210930 | 服務機構: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組 | 摘要: 愛滋病被喻為二十世紀黑死病;許多癌症到現在還是神仙難治!隨著生物醫學研究日新月異,這些令人聞之色變的惡疾,透過滴血檢測就會被逼出原形,揪出元凶的神兵利器全是利用蛋白質抗原抗體的專一性結合打造而成。

台灣生技產業與國際接軌

作者: 楊智惠 | 發布日期: 20201125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生物科技系 | 摘要: 本篇將介紹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所推動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以及國內外生技研究的發展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