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的隱形術–「有形無影」的新武器時代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高科技的隱形術–「有形無影」的新武器時代的作者是郭佳憲, 發布日期是20040706, 服務機構是中興大學材料工程學系, 摘要是今日的戰爭,為了減少己方人員傷亡和經費支出,新武器不僅要火力強大,也要重視隱形技術的開發,未來,進入奈米和生物科技的時代,「看不見的武器」不再只是生化武器的代名詞。.

標題高科技的隱形術–「有形無影」的新武器時代
摘要今日的戰爭,為了減少己方人員傷亡和經費支出,新武器不僅要火力強大,也要重視隱形技術的開發,未來,進入奈米和生物科技的時代,「看不見的武器」不再只是生化武器的代名詞。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694d13a0-b3b7-41d8-b8f5-d82d8e43502b
作者郭佳憲
服務機構中興大學材料工程學系
發布日期20040706

標題

高科技的隱形術–「有形無影」的新武器時代

摘要

今日的戰爭,為了減少己方人員傷亡和經費支出,新武器不僅要火力強大,也要重視隱形技術的開發,未來,進入奈米和生物科技的時代,「看不見的武器」不再只是生化武器的代名詞。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694d13a0-b3b7-41d8-b8f5-d82d8e43502b

作者

郭佳憲

服務機構

中興大學材料工程學系

發布日期

20040706

根據名稱 中興大學材料工程學系 找到的相關資料

高科技的隱形術–「有形無影」的新武器時代

作者: 郭佳憲 | 發布日期: 2004/7/6 | 服務機構: 中興大學材料工程學系 | 摘要: 今日的戰爭,為了減少己方人員傷亡和經費支出,新武器不僅要火力強大,也要重視隱形技術的開發,未來,進入奈米和生物科技的時代,「看不見的武器」不再只是生化武器的代名詞。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高科技的隱形術–「有形無影」的新武器時代

作者: 郭佳憲 | 發布日期: 2004/7/6 | 服務機構: 中興大學材料工程學系 | 摘要: 今日的戰爭,為了減少己方人員傷亡和經費支出,新武器不僅要火力強大,也要重視隱形技術的開發,未來,進入奈米和生物科技的時代,「看不見的武器」不再只是生化武器的代名詞。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中興大學材料工程學系 ... ]

根據姓名 郭佳憲 找到的相關資料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經濟衝擊評估與因應策略

作者: 郭佳憲 | 指導教授: 李堅明 林晉勗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11 | 論文名稱(外文): The Economic Impact of EU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Responsive Strategies | 系所名稱: 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臺北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經濟衝擊評估與因應策略

作者: 郭佳憲 | 指導教授: 李堅明 林晉勗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11 | 論文名稱(外文): The Economic Impact of EU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Responsive Strategies | 系所名稱: 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臺北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搜尋所有 郭佳憲 ...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高科技的隱形術–「有形無影」的新武器時代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海岸地帶的奇特現象:難以抵擋的海洋波浪——海嘯

作者: 張國棟 | 發布日期: 20130805 | 服務機構: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海洋環境工程系 | 摘要: 對臺灣大多數人來說,海嘯只是在媒體上播放的殘酷災害,並不了解臺灣是否會有海嘯,以及海嘯的現象,更不清楚若有海嘯發生該如何因應。

海岸地帶的奇特現象:晴天氣候的帽子戲法——氣象海嘯

作者: 林立青 | 發布日期: 20130805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 摘要: 氣象海嘯只需微小且持續的大氣壓力變動加上適當的傳播速率,就可因大氣—海洋的共振而產生。水體在近岸以數十分鐘的周期產生往復運動,形成劇烈且快速傳播的類海嘯波。

海岸地帶的奇特現象:神出鬼沒的瘋狗浪

作者: 張憲國 | 發布日期: 20130805 | 服務機構: 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 摘要: 有種奇特波浪發生在風平浪靜的某瞬間,海面水位會突然產生異常起伏,可持續數分鐘之久,臺灣民間稱它為瘋狗浪。它不知來自何處,卻可以把船隻撕裂。

臺灣史上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

作者: 主題科學日編輯團隊 | 發布日期: 20180507 | 服務機構: | 摘要: 杜聰明先生經歷滿清、日治時期至國民政府等不同時代,雖未親身擔任臨床醫師工作,但對臺灣的貢獻主要涵蓋醫學基礎研究、醫學教育、公共衛生以及醫療政策等領域,影響既深又廣。其嘗試挑戰的研究精神和悲天憫人的博愛...

「切膚之愛」的外科技術網絡

作者: 林宜平 | 發布日期: 20180206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公衛學院健康風險及政策評估中心、公衛學系 | 摘要: 「切膚之愛」是台灣醫學史上的佳話,描述蘭大衛醫師為救治13歲病童周金耀的腿傷,割妻子連瑪玉宣教師四塊腿皮移植到周童傷口的故事。然而,有心幫助的背後如果沒有外科團隊的支援,手術也沒辦法順利進行。在192...

現代醫師的源頭:醫療專業化的曲折道路

作者: 李尚仁 | 發布日期: 20130206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 摘要: 19世紀之前,歐洲正統醫學分為醫師、外科醫師與藥師三種職業,此三種行業構成了現代醫師的前身。隨著時代演進,醫師這個職業逐漸專業化,然而這並非只是因為知識的增進,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與社會制度也扮演了重要...

醫療崩壞?二十一世紀面臨的醫療問題

作者: 李尚仁 | 發布日期: 20180517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 摘要: 醫療環境惡化導致醫護人員過勞、待遇和地位都日形低落,醫病糾紛大幅增加,醫療人員不只常挨告而且還會挨打,遭到家屬甚至病患暴力相向的案例時有所聞,甚至醫療風險大的專科後繼乏人。

真假醫師:從密醫看醫學的知識與技能

作者: 李尚仁 | 發布日期: 20170407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 摘要: 密醫並非台灣獨有,在其他醫療發達的國家,類似現象也頗常見。照理來說,沒有經過訓練的密醫很容易因為醫術不佳而被發現,然而研究顯示,大部分「破功」的密醫都是因為其他因素,而非醫療糾紛。

看醫生之前先上網Google一下,是件好事嗎?

作者: 曾子容 | 發布日期: 20170814 | 服務機構: 輔仁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 | 摘要: 《英國一般科醫師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BJGP)刊登一篇看診前上網搜尋健康資訊的民眾,對於後續就診行為態度的影響。

【物理 | 力學EP1】牛頓老師的蘋果教室:速度與加速度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200313 | 服務機構: | 摘要: 伽利略想知道不同輕重的物體落下的現象,便在比薩斜塔上丟鐵球和鉛球,從這個實驗可知,若不計空氣阻力,不同輕重的物體落下的加速度都一樣。

【物理 | 力學EP2】原來是習慣的部分阿:伽利略與慣性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2003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十四世紀布里丹博士曾提出:「物體被拋擲後,明明沒有施力,離開手卻會繼續運動的問題」與假說,到底物體的運動是怎麼回事?

【物理 | 力學EP3】天下第一力量大會:F=ma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2003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東西要推才會一直動嗎?伽利略時常挑戰其他人的理論,甚至抨擊教會所相信的理論,提出慣性定律,引起教宗的反彈,因此展開了一場力學的戰爭。

【物理 | 力學EP4】你打我就是我打你:反作用力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2003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望向更遙遠的彼方」,你知道說出這番話還發表了三大運動定律的偉大牛頓,其實是個大屁孩嗎? 而在完成第一和第二運動定律後,他又是如何找到最後一個運動定律的呢?快來看看被蘋果打到後...

做出一味好藥,從藥物傳輸系統設計開始!

作者: 溫裕瀚 | 駱俊良 | 發布日期: 20191001 | 服務機構: 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 摘要: 為求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不同的藥性與人體環境催生了形形色色的藥物,在設計藥物的過程中,溶解度、穿透性、釋放速率、如何抵達目標細胞更是藥物傳輸系統的關注重點,因此,不論是口服藥品還是針劑,各式各樣的藥物...

新世代定序技術:治療癌症的老概念與新方法

作者: 黃彥華 | 發布日期: 20191001 | 服務機構: 陽明大學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 | 摘要: 新世代定序技術在1~2天內就可以定出一個人的全基因體序列, 有助於研究人員蒐集更多、具有潛力的「可採取治療措施」 的基因變異, 藉以測試已有的標靶藥物的效果,或另行開發新穎的標靶藥物。

海岸地帶的奇特現象:難以抵擋的海洋波浪——海嘯

作者: 張國棟 | 發布日期: 20130805 | 服務機構: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海洋環境工程系 | 摘要: 對臺灣大多數人來說,海嘯只是在媒體上播放的殘酷災害,並不了解臺灣是否會有海嘯,以及海嘯的現象,更不清楚若有海嘯發生該如何因應。

海岸地帶的奇特現象:晴天氣候的帽子戲法——氣象海嘯

作者: 林立青 | 發布日期: 20130805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 摘要: 氣象海嘯只需微小且持續的大氣壓力變動加上適當的傳播速率,就可因大氣—海洋的共振而產生。水體在近岸以數十分鐘的周期產生往復運動,形成劇烈且快速傳播的類海嘯波。

海岸地帶的奇特現象:神出鬼沒的瘋狗浪

作者: 張憲國 | 發布日期: 20130805 | 服務機構: 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 摘要: 有種奇特波浪發生在風平浪靜的某瞬間,海面水位會突然產生異常起伏,可持續數分鐘之久,臺灣民間稱它為瘋狗浪。它不知來自何處,卻可以把船隻撕裂。

臺灣史上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

作者: 主題科學日編輯團隊 | 發布日期: 20180507 | 服務機構: | 摘要: 杜聰明先生經歷滿清、日治時期至國民政府等不同時代,雖未親身擔任臨床醫師工作,但對臺灣的貢獻主要涵蓋醫學基礎研究、醫學教育、公共衛生以及醫療政策等領域,影響既深又廣。其嘗試挑戰的研究精神和悲天憫人的博愛...

「切膚之愛」的外科技術網絡

作者: 林宜平 | 發布日期: 20180206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公衛學院健康風險及政策評估中心、公衛學系 | 摘要: 「切膚之愛」是台灣醫學史上的佳話,描述蘭大衛醫師為救治13歲病童周金耀的腿傷,割妻子連瑪玉宣教師四塊腿皮移植到周童傷口的故事。然而,有心幫助的背後如果沒有外科團隊的支援,手術也沒辦法順利進行。在192...

現代醫師的源頭:醫療專業化的曲折道路

作者: 李尚仁 | 發布日期: 20130206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 摘要: 19世紀之前,歐洲正統醫學分為醫師、外科醫師與藥師三種職業,此三種行業構成了現代醫師的前身。隨著時代演進,醫師這個職業逐漸專業化,然而這並非只是因為知識的增進,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與社會制度也扮演了重要...

醫療崩壞?二十一世紀面臨的醫療問題

作者: 李尚仁 | 發布日期: 20180517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 摘要: 醫療環境惡化導致醫護人員過勞、待遇和地位都日形低落,醫病糾紛大幅增加,醫療人員不只常挨告而且還會挨打,遭到家屬甚至病患暴力相向的案例時有所聞,甚至醫療風險大的專科後繼乏人。

真假醫師:從密醫看醫學的知識與技能

作者: 李尚仁 | 發布日期: 20170407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 摘要: 密醫並非台灣獨有,在其他醫療發達的國家,類似現象也頗常見。照理來說,沒有經過訓練的密醫很容易因為醫術不佳而被發現,然而研究顯示,大部分「破功」的密醫都是因為其他因素,而非醫療糾紛。

看醫生之前先上網Google一下,是件好事嗎?

作者: 曾子容 | 發布日期: 20170814 | 服務機構: 輔仁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 | 摘要: 《英國一般科醫師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 BJGP)刊登一篇看診前上網搜尋健康資訊的民眾,對於後續就診行為態度的影響。

【物理 | 力學EP1】牛頓老師的蘋果教室:速度與加速度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200313 | 服務機構: | 摘要: 伽利略想知道不同輕重的物體落下的現象,便在比薩斜塔上丟鐵球和鉛球,從這個實驗可知,若不計空氣阻力,不同輕重的物體落下的加速度都一樣。

【物理 | 力學EP2】原來是習慣的部分阿:伽利略與慣性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2003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十四世紀布里丹博士曾提出:「物體被拋擲後,明明沒有施力,離開手卻會繼續運動的問題」與假說,到底物體的運動是怎麼回事?

【物理 | 力學EP3】天下第一力量大會:F=ma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2003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東西要推才會一直動嗎?伽利略時常挑戰其他人的理論,甚至抨擊教會所相信的理論,提出慣性定律,引起教宗的反彈,因此展開了一場力學的戰爭。

【物理 | 力學EP4】你打我就是我打你:反作用力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2003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望向更遙遠的彼方」,你知道說出這番話還發表了三大運動定律的偉大牛頓,其實是個大屁孩嗎? 而在完成第一和第二運動定律後,他又是如何找到最後一個運動定律的呢?快來看看被蘋果打到後...

做出一味好藥,從藥物傳輸系統設計開始!

作者: 溫裕瀚 | 駱俊良 | 發布日期: 20191001 | 服務機構: 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 摘要: 為求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不同的藥性與人體環境催生了形形色色的藥物,在設計藥物的過程中,溶解度、穿透性、釋放速率、如何抵達目標細胞更是藥物傳輸系統的關注重點,因此,不論是口服藥品還是針劑,各式各樣的藥物...

新世代定序技術:治療癌症的老概念與新方法

作者: 黃彥華 | 發布日期: 20191001 | 服務機構: 陽明大學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 | 摘要: 新世代定序技術在1~2天內就可以定出一個人的全基因體序列, 有助於研究人員蒐集更多、具有潛力的「可採取治療措施」 的基因變異, 藉以測試已有的標靶藥物的效果,或另行開發新穎的標靶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