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桶學問大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馬桶學問大的作者是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日期是20110411, 摘要是你知道我們每天用了多少水嗎?根據統計,一般家庭用水比例,多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其中位居第一的,是沖馬桶。 一般人每天平均小便 6 次、大號 1 次,若以舊式沖水量 9 公升的馬桶計算,一天就要沖掉 63 公升的水。這時,我們需要省水馬桶。 所謂省水馬桶,不是減少水箱中的水量就好,而是將水箱改成瘦高....

標題馬桶學問大
摘要你知道我們每天用了多少水嗎?根據統計,一般家庭用水比例,多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其中位居第一的,是沖馬桶。 一般人每天平均小便 6 次、大號 1 次,若以舊式沖水量 9 公升的馬桶計算,一天就要沖掉 63 公升的水。這時,我們需要省水馬桶。 所謂省水馬桶,不是減少水箱中的水量就好,而是將水箱改成瘦高型,增加水壓及沖洗動能。另外馬桶內水路表面需平滑,減少沖水擾流、提高虹吸效能,加上馬桶表面的抗污處理,才能用最少的沖水量,達到最大的清潔功能。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8/detail?ID=7a016131-606d-4917-94ff-e6b4a3160c51
作者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機構(空)
發布日期20110411

標題

馬桶學問大

摘要

你知道我們每天用了多少水嗎?根據統計,一般家庭用水比例,多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其中位居第一的,是沖馬桶。 一般人每天平均小便 6 次、大號 1 次,若以舊式沖水量 9 公升的馬桶計算,一天就要沖掉 63 公升的水。這時,我們需要省水馬桶。 所謂省水馬桶,不是減少水箱中的水量就好,而是將水箱改成瘦高型,增加水壓及沖洗動能。另外馬桶內水路表面需平滑,減少沖水擾流、提高虹吸效能,加上馬桶表面的抗污處理,才能用最少的沖水量,達到最大的清潔功能。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8/detail?ID=7a016131-606d-4917-94ff-e6b4a3160c51

作者

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機構

(空)

發布日期

20110411

根據名稱 馬桶學問大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2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馬桶學問大 ...)

馬桶學問大

作者: 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1/4/11 | 服務機構: | 摘要: 你知道我們每天用了多少水嗎?根據統計,一般家庭用水比例,多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其中位居第一的,是沖馬桶。 一般人每天平均小便 6 次、大號 1 次,若以舊式沖水量 9 公升的馬桶計算,一天就要沖掉 6...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馬桶學問大

節目名稱: 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製作單位: | 點閱數值: 14529 |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8/detail?ID=7a016131-606d-4917-94ff-e6b4a3160c51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影視節目

馬桶學問大

作者: 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1/4/11 | 服務機構: | 摘要: 你知道我們每天用了多少水嗎?根據統計,一般家庭用水比例,多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其中位居第一的,是沖馬桶。 一般人每天平均小便 6 次、大號 1 次,若以舊式沖水量 9 公升的馬桶計算,一天就要沖掉 6...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馬桶學問大

節目名稱: 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製作單位: | 點閱數值: 14529 |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8/detail?ID=7a016131-606d-4917-94ff-e6b4a3160c51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影視節目

[ 搜尋所有 馬桶學問大 ... ]

根據姓名 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廚餘大變身

作者: 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10411 | 服務機構: | 摘要: 過年免不了大魚大肉。酒足飯飽之後,剩下來的廚餘,是最難處理的一種垃圾。因為不管它在餐桌上是如何秀色可餐;當它變成廚餘,就和好味道從此絕緣。 這是因為廚餘裡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油脂。放久之後,碳水化...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廚餘大變身

作者: 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1/4/11 | 服務機構: | 摘要: 過年免不了大魚大肉。酒足飯飽之後,剩下來的廚餘,是最難處理的一種垃圾。因為不管它在餐桌上是如何秀色可餐;當它變成廚餘,就和好味道從此絕緣。 這是因為廚餘裡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油脂。放久之後,碳水化...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辦公室日常科學:影印機的原理

作者: 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00413 | 服務機構: | 摘要: 影印機是辦公室的標準配備,日常辦公絕不能沒有它。只要幾個按鍵,輕輕鬆鬆就能完成多份文件準備,多麼神奇!你是否也好奇讓人方便複製文件的背後原理是什麼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辦公室日常科學:影印機的原理

作者: 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0/4/13 | 服務機構: | 摘要: 影印機是辦公室的標準配備,日常辦公絕不能沒有它。只要幾個按鍵,輕輕鬆鬆就能完成多份文件準備,多麼神奇!你是否也好奇讓人方便複製文件的背後原理是什麼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焚化爐怕廚餘?

作者: 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01004 | 服務機構: | 摘要: 絡繹不絕的垃圾車,將一噸又一噸的廢棄物,送進焚化爐,一把火燒掉。超過攝氏 850 度的高溫,讓幾乎所有廢棄物,都消失在熊熊火焰中。這樣的焚化爐,卻有個頭號敵人──廚餘。廚餘的特色,是又溼又鹹。 ...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焚化爐怕廚餘?

作者: 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0/10/4 | 服務機構: | 摘要: 絡繹不絕的垃圾車,將一噸又一噸的廢棄物,送進焚化爐,一把火燒掉。超過攝氏 850 度的高溫,讓幾乎所有廢棄物,都消失在熊熊火焰中。這樣的焚化爐,卻有個頭號敵人──廚餘。廚餘的特色,是又溼又鹹。 ...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科技泡棉哪來的去污力?

節目名稱: 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製作單位: | 點閱數值: 18267 |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8/detail?ID=203767d7-3ae9-401b-826d-a32462e6e6d1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影視節目

廚餘還能做什麼?

作者: 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10411 | 服務機構: | 摘要: 廚餘除了餵豬、做堆肥之外,還能做什麼?臺灣有一群科學家,正在嚐試用廚餘,來發展生質能源。他們利用廚餘中豐富的營養,培養特定微生物,產出甲烷和氫氣。 和處理堆肥的好氧菌不同,廚餘生質能必須使用厭氧...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廚餘大變身

作者: 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10411 | 服務機構: | 摘要: 過年免不了大魚大肉。酒足飯飽之後,剩下來的廚餘,是最難處理的一種垃圾。因為不管它在餐桌上是如何秀色可餐;當它變成廚餘,就和好味道從此絕緣。 這是因為廚餘裡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油脂。放久之後,碳水化...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廚餘大變身

作者: 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1/4/11 | 服務機構: | 摘要: 過年免不了大魚大肉。酒足飯飽之後,剩下來的廚餘,是最難處理的一種垃圾。因為不管它在餐桌上是如何秀色可餐;當它變成廚餘,就和好味道從此絕緣。 這是因為廚餘裡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油脂。放久之後,碳水化...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辦公室日常科學:影印機的原理

作者: 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00413 | 服務機構: | 摘要: 影印機是辦公室的標準配備,日常辦公絕不能沒有它。只要幾個按鍵,輕輕鬆鬆就能完成多份文件準備,多麼神奇!你是否也好奇讓人方便複製文件的背後原理是什麼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辦公室日常科學:影印機的原理

作者: 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0/4/13 | 服務機構: | 摘要: 影印機是辦公室的標準配備,日常辦公絕不能沒有它。只要幾個按鍵,輕輕鬆鬆就能完成多份文件準備,多麼神奇!你是否也好奇讓人方便複製文件的背後原理是什麼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焚化爐怕廚餘?

作者: 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01004 | 服務機構: | 摘要: 絡繹不絕的垃圾車,將一噸又一噸的廢棄物,送進焚化爐,一把火燒掉。超過攝氏 850 度的高溫,讓幾乎所有廢棄物,都消失在熊熊火焰中。這樣的焚化爐,卻有個頭號敵人──廚餘。廚餘的特色,是又溼又鹹。 ...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焚化爐怕廚餘?

作者: 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0/10/4 | 服務機構: | 摘要: 絡繹不絕的垃圾車,將一噸又一噸的廢棄物,送進焚化爐,一把火燒掉。超過攝氏 850 度的高溫,讓幾乎所有廢棄物,都消失在熊熊火焰中。這樣的焚化爐,卻有個頭號敵人──廚餘。廚餘的特色,是又溼又鹹。 ...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科技泡棉哪來的去污力?

節目名稱: 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製作單位: | 點閱數值: 18267 |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8/detail?ID=203767d7-3ae9-401b-826d-a32462e6e6d1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影視節目

廚餘還能做什麼?

作者: 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10411 | 服務機構: | 摘要: 廚餘除了餵豬、做堆肥之外,還能做什麼?臺灣有一群科學家,正在嚐試用廚餘,來發展生質能源。他們利用廚餘中豐富的營養,培養特定微生物,產出甲烷和氫氣。 和處理堆肥的好氧菌不同,廚餘生質能必須使用厭氧...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東玉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馬桶學問大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人鼠之間:生醫研究的幕後英雄——實驗鼠

作者: 林妤庭 | 發布日期: 2020013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國家實驗動物中心擁有卓越的基因改造技術和珍貴的稀有鼠,像是螢光鼠、個人化藥物測試的替身「阿凡達鼠」,因而躋身國際知名的種源庫。這些實驗鼠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推手,而在國研院動物中心,每一隻實驗鼠更是值得好...

儲能發展的關鍵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展望與課題──專訪台科大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04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

追求環境永續 台灣該如何擁抱綠能——專訪清大科法所副教授高銘志

作者: 陳其暐 | 發布日期: 20210406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科技進步的幅度遠超過往,帶來了更為便捷的生活環境,但經濟高度成長所衍生的代價也逐漸浮現:工廠、交通工具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在大氣層內逐漸累積,形成了溫室效應,導致南北極海冰減少...

新好材料鈣鈦礦,改造太陽能電池

作者: 郭雅欣 | 發布日期: 2020072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一直以來,太陽能電池的材料都以最常使用的半導體材料——矽晶為主,然而近幾年,材料界卻出現了一名新星——鈣鈦礦,它的出現為太陽能電池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地質能源:把火力發電變乾淨的兩大技術!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312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對於無法自產能源的台灣來說,便宜的火力發電變成了無可避免的選擇,然而,燃燒煤礦所帶來的空氣汙染與二氧化碳排放,將對地球環境造成嚴重的負擔。因此,透過潔淨煤、二氧化碳捕集的技術來改善上述問題,是台灣能源...

電業改革與能源轉型起步走!

作者: 林瑞珠 | 發布日期: 20190904 | 服務機構: 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科 | 摘要: 能源使用的模式攸關文明的興衰,決策者與國人應建立正確的能源史觀。如何落實並兼顧「能源安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永續能源策略,已成為國家永續發展的重點。

快!還要更快!衝破雲霄的超音速飛行器

作者: 牛仰堯 | 發布日期: 20170418 | 服務機構: 淡江大學航太工程學系教授 | 摘要: 一旦達到超音速的疾速飛行,不僅難以維持燃料燃燒時的穩定性,複雜的空氣動力學理論、發展耐高溫的機體材料也是研發超音速飛機的技術難關所在,此外,突破音障時產生的巨大噪音,更是使得超音速客機停產至今。

民營航太與太空飛機

作者: IC之音廣播電台 | 發布日期: 20151023 | 服務機構: | 摘要:

「黑盒子」其實不是黑色——揭開飛行紀錄器的秘密

作者: 官文霖 | 發布日期: 20140307 | 服務機構: 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 | 摘要: 飛機上有一種俗稱「黑盒子」的「飛航紀錄器」,它記錄著每趟飛行任務的過程,提供調查人員研判飛航事故中駕駛員與其他人員的對話、飛航軌跡、速度、高度、姿態、系統警告等。

撲翼型無人機仿生鳥和蝙蝠的摺疊翼

作者: 賴婉婷 | 發布日期: 20170425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 摘要: 本篇介紹仿生鳥和蝙蝠可摺疊翅膀的撲翼型無人機,遇到障礙物時機翼可摺疊變形回彈,輕鬆飛越狹窄空間,即使意外撞擊障礙也能迅速恢復,將可應用於環境監測、海上巡邏、國土保育、急難搜救、氣象觀測、通訊中繼、實境...

夢想飛上青天(一):使出渾身解數,我要登天去!

作者: 范賢娟 | 發布日期: 20180418 | 服務機構: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 摘要: 現今,乘著飛機橫跨陸海之間,是再日常不過的事。但將歷史往前推,人類要如同飛鳥翱翔空中根本不可能,因此我們將「登天」用以形容難以達成之事。在真實駕著飛機飛行以前,人類用了哪些登天秘訣呢?

MIT迷你潛艇是如何煉成的?

作者: 姚荏富 | 發布日期: 20211222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在王朝欽教授的領導下,由中山大學水下載具研發中心所開發的「第一代雙載水下載具(Two-person 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MUV)」,今年終於成功踏出指標性的一步!

船模實驗在做什麼?船隻設計的眉眉角角

作者: 吳謹安 | 發布日期: 2021112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臺灣近年推動自主國防,時常可以看到國艦國造的相關新聞,但你有沒有想過:所費不貲動輒數億的造船經費,要如何知道實船完工是真的功能完整的呢?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陳政宏指出,為了驗證船隻...

海洋尖兵.潛入湛藍秘境

作者: 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 | 發布日期: 20190911 | 服務機構: | 摘要: 本展介紹臺灣首座可觸及水下3,000公尺的深海工作型水下遙控無人載具(以下簡稱ROV),以及它的工作母船-臺灣現役最大、最先進的海洋研究船「勵進」及其配備的海洋探測設備。 邀請您一起潛入深海,探索海...

綠色船舶設計新思維

作者: 葉榮華 | 發布日期: 20180417 | 服務機構: 高雄科技大學輪機工程系 | 摘要: 船舶設計技術的改善具有巨大的節油潛力,能為海運業節省約30%的油耗,並能減少氮氧化物、硫氧化物與二氧化碳的排放。

人鼠之間:生醫研究的幕後英雄——實驗鼠

作者: 林妤庭 | 發布日期: 2020013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國家實驗動物中心擁有卓越的基因改造技術和珍貴的稀有鼠,像是螢光鼠、個人化藥物測試的替身「阿凡達鼠」,因而躋身國際知名的種源庫。這些實驗鼠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推手,而在國研院動物中心,每一隻實驗鼠更是值得好...

儲能發展的關鍵未來:鋰離子電池的展望與課題──專訪台科大永續續能源發展中心黃炳照主任

作者: 陳亭瑋 | 發布日期: 2021041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鋰離子電池除了在當今的數位產品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強烈需求,未來的再生能源技術,也需要鋰離子電池發展出足以配合的儲能系統,才能真正帶領我們走向「零碳排」的未來。本次科技大觀園...

追求環境永續 台灣該如何擁抱綠能——專訪清大科法所副教授高銘志

作者: 陳其暐 | 發布日期: 20210406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科技進步的幅度遠超過往,帶來了更為便捷的生活環境,但經濟高度成長所衍生的代價也逐漸浮現:工廠、交通工具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在大氣層內逐漸累積,形成了溫室效應,導致南北極海冰減少...

新好材料鈣鈦礦,改造太陽能電池

作者: 郭雅欣 | 發布日期: 20200721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一直以來,太陽能電池的材料都以最常使用的半導體材料——矽晶為主,然而近幾年,材料界卻出現了一名新星——鈣鈦礦,它的出現為太陽能電池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地質能源:把火力發電變乾淨的兩大技術!

作者: 林子耕 | 發布日期: 20180312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 | 摘要: 對於無法自產能源的台灣來說,便宜的火力發電變成了無可避免的選擇,然而,燃燒煤礦所帶來的空氣汙染與二氧化碳排放,將對地球環境造成嚴重的負擔。因此,透過潔淨煤、二氧化碳捕集的技術來改善上述問題,是台灣能源...

電業改革與能源轉型起步走!

作者: 林瑞珠 | 發布日期: 20190904 | 服務機構: 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科 | 摘要: 能源使用的模式攸關文明的興衰,決策者與國人應建立正確的能源史觀。如何落實並兼顧「能源安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永續能源策略,已成為國家永續發展的重點。

快!還要更快!衝破雲霄的超音速飛行器

作者: 牛仰堯 | 發布日期: 20170418 | 服務機構: 淡江大學航太工程學系教授 | 摘要: 一旦達到超音速的疾速飛行,不僅難以維持燃料燃燒時的穩定性,複雜的空氣動力學理論、發展耐高溫的機體材料也是研發超音速飛機的技術難關所在,此外,突破音障時產生的巨大噪音,更是使得超音速客機停產至今。

民營航太與太空飛機

作者: IC之音廣播電台 | 發布日期: 20151023 | 服務機構: | 摘要:

「黑盒子」其實不是黑色——揭開飛行紀錄器的秘密

作者: 官文霖 | 發布日期: 20140307 | 服務機構: 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 | 摘要: 飛機上有一種俗稱「黑盒子」的「飛航紀錄器」,它記錄著每趟飛行任務的過程,提供調查人員研判飛航事故中駕駛員與其他人員的對話、飛航軌跡、速度、高度、姿態、系統警告等。

撲翼型無人機仿生鳥和蝙蝠的摺疊翼

作者: 賴婉婷 | 發布日期: 20170425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組 | 摘要: 本篇介紹仿生鳥和蝙蝠可摺疊翅膀的撲翼型無人機,遇到障礙物時機翼可摺疊變形回彈,輕鬆飛越狹窄空間,即使意外撞擊障礙也能迅速恢復,將可應用於環境監測、海上巡邏、國土保育、急難搜救、氣象觀測、通訊中繼、實境...

夢想飛上青天(一):使出渾身解數,我要登天去!

作者: 范賢娟 | 發布日期: 20180418 | 服務機構: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 摘要: 現今,乘著飛機橫跨陸海之間,是再日常不過的事。但將歷史往前推,人類要如同飛鳥翱翔空中根本不可能,因此我們將「登天」用以形容難以達成之事。在真實駕著飛機飛行以前,人類用了哪些登天秘訣呢?

MIT迷你潛艇是如何煉成的?

作者: 姚荏富 | 發布日期: 20211222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在王朝欽教授的領導下,由中山大學水下載具研發中心所開發的「第一代雙載水下載具(Two-person 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 MUV)」,今年終於成功踏出指標性的一步!

船模實驗在做什麼?船隻設計的眉眉角角

作者: 吳謹安 | 發布日期: 20211123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臺灣近年推動自主國防,時常可以看到國艦國造的相關新聞,但你有沒有想過:所費不貲動輒數億的造船經費,要如何知道實船完工是真的功能完整的呢?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陳政宏指出,為了驗證船隻...

海洋尖兵.潛入湛藍秘境

作者: 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 | 發布日期: 20190911 | 服務機構: | 摘要: 本展介紹臺灣首座可觸及水下3,000公尺的深海工作型水下遙控無人載具(以下簡稱ROV),以及它的工作母船-臺灣現役最大、最先進的海洋研究船「勵進」及其配備的海洋探測設備。 邀請您一起潛入深海,探索海...

綠色船舶設計新思維

作者: 葉榮華 | 發布日期: 20180417 | 服務機構: 高雄科技大學輪機工程系 | 摘要: 船舶設計技術的改善具有巨大的節油潛力,能為海運業節省約30%的油耗,並能減少氮氧化物、硫氧化物與二氧化碳的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