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拜燒香會讓孩子變笨!?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拜拜燒香會讓孩子變笨!?的作者是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日期是20150921, 摘要是我們平常燒的香聞久了會影響到小朋友的智力發展?這是真的還是假的?聽起來是不是很嚇人呢?別擔心,今天科學了沒?就馬上帶您了解這到底是怎麼個回事?.

標題拜拜燒香會讓孩子變笨!?
摘要我們平常燒的香聞久了會影響到小朋友的智力發展?這是真的還是假的?聽起來是不是很嚇人呢?別擔心,今天科學了沒?就馬上帶您了解這到底是怎麼個回事?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8/detail?ID=767947b4-4ce1-46b9-bbb1-5ff9f3f81105
作者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機構(空)
發布日期20150921

標題

拜拜燒香會讓孩子變笨!?

摘要

我們平常燒的香聞久了會影響到小朋友的智力發展?這是真的還是假的?聽起來是不是很嚇人呢?別擔心,今天科學了沒?就馬上帶您了解這到底是怎麼個回事?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8/detail?ID=767947b4-4ce1-46b9-bbb1-5ff9f3f81105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機構

(空)

發布日期

20150921

根據名稱 拜拜燒香會讓孩子變笨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2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拜拜燒香會讓孩子變笨 ...)

拜拜燒香會讓孩子變笨!?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9/21 | 服務機構: | 摘要: 我們平常燒的香聞久了會影響到小朋友的智力發展?這是真的還是假的?聽起來是不是很嚇人呢?別擔心,今天科學了沒?就馬上帶您了解這到底是怎麼個回事?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拜拜燒香會讓孩子變笨!?

節目名稱: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製作單位: | 點閱數值: 12647 |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8/detail?ID=767947b4-4ce1-46b9-bbb1-5ff9f3f81105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影視節目

拜拜燒香會讓孩子變笨!?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9/21 | 服務機構: | 摘要: 我們平常燒的香聞久了會影響到小朋友的智力發展?這是真的還是假的?聽起來是不是很嚇人呢?別擔心,今天科學了沒?就馬上帶您了解這到底是怎麼個回事?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拜拜燒香會讓孩子變笨!?

節目名稱: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製作單位: | 點閱數值: 12647 |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8/detail?ID=767947b4-4ce1-46b9-bbb1-5ff9f3f81105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影視節目

[ 搜尋所有 拜拜燒香會讓孩子變笨 ... ]

根據姓名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誰!?殺了可愛的海豚!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0916 | 服務機構: | 摘要: 祕魯不斷發生海豚集體死亡的事件,沒有外傷的海豚們,體內卻嚴重出血。科學家們解剖推斷,可能是石油探勘船的聲納所致。會這麼說,是因為鯨豚利用「聲音」導航,視力較不佳,因此任何非海洋本身就有的聲音,如人類活...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誰!?殺了可愛的海豚!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9/16 | 服務機構: | 摘要: 祕魯不斷發生海豚集體死亡的事件,沒有外傷的海豚們,體內卻嚴重出血。科學家們解剖推斷,可能是石油探勘船的聲納所致。會這麼說,是因為鯨豚利用「聲音」導航,視力較不佳,因此任何非海洋本身就有的聲音,如人類活...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海嘯會侵襲臺灣嗎?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09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過去幾年的海嘯消息,讓臺灣人們人心惶惶,擔心海嘯是否會侵襲臺灣。究竟,海嘯是如何形成?又是怎麼傳播?怎麼樣的地形會有利海嘯侵襲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海嘯會侵襲臺灣嗎?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9/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過去幾年的海嘯消息,讓臺灣人們人心惶惶,擔心海嘯是否會侵襲臺灣。究竟,海嘯是如何形成?又是怎麼傳播?怎麼樣的地形會有利海嘯侵襲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歌曲「江南Style」對精神患者有療癒功效?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0921 | 服務機構: | 摘要: 很多人之所以一聽到這首歌,就會感覺愉快興奮跟著晃動跳舞,其中和共振頻率、曲速、節奏複雜度,或者聽覺以外的像是舞蹈的元素、色彩的元素等等因素都有影響。不過,你知道嗎?韓國科學家進一步分析《江南Style...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歌曲「江南Style」對精神患者有療癒功效?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9/21 | 服務機構: | 摘要: 很多人之所以一聽到這首歌,就會感覺愉快興奮跟著晃動跳舞,其中和共振頻率、曲速、節奏複雜度,或者聽覺以外的像是舞蹈的元素、色彩的元素等等因素都有影響。不過,你知道嗎?韓國科學家進一步分析《江南Style...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未來造紙不用砍樹!?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09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樹木們可以鬆一口氣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楊宗愈在索羅門群島發現一個新的造紙好材料–「索羅門昂天蓮」。索羅門昂天蓮可以用來製造紙張、衣服,且生長時間短,適合臺灣栽種。未來可望在臺灣荒廢的土地上栽...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未來造紙不用砍樹!?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9/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樹木們可以鬆一口氣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楊宗愈在索羅門群島發現一個新的造紙好材料–「索羅門昂天蓮」。索羅門昂天蓮可以用來製造紙張、衣服,且生長時間短,適合臺灣栽種。未來可望在臺灣荒廢的土地上栽...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誰!?殺了可愛的海豚!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0916 | 服務機構: | 摘要: 祕魯不斷發生海豚集體死亡的事件,沒有外傷的海豚們,體內卻嚴重出血。科學家們解剖推斷,可能是石油探勘船的聲納所致。會這麼說,是因為鯨豚利用「聲音」導航,視力較不佳,因此任何非海洋本身就有的聲音,如人類活...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誰!?殺了可愛的海豚!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9/16 | 服務機構: | 摘要: 祕魯不斷發生海豚集體死亡的事件,沒有外傷的海豚們,體內卻嚴重出血。科學家們解剖推斷,可能是石油探勘船的聲納所致。會這麼說,是因為鯨豚利用「聲音」導航,視力較不佳,因此任何非海洋本身就有的聲音,如人類活...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海嘯會侵襲臺灣嗎?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09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過去幾年的海嘯消息,讓臺灣人們人心惶惶,擔心海嘯是否會侵襲臺灣。究竟,海嘯是如何形成?又是怎麼傳播?怎麼樣的地形會有利海嘯侵襲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海嘯會侵襲臺灣嗎?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9/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過去幾年的海嘯消息,讓臺灣人們人心惶惶,擔心海嘯是否會侵襲臺灣。究竟,海嘯是如何形成?又是怎麼傳播?怎麼樣的地形會有利海嘯侵襲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歌曲「江南Style」對精神患者有療癒功效?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0921 | 服務機構: | 摘要: 很多人之所以一聽到這首歌,就會感覺愉快興奮跟著晃動跳舞,其中和共振頻率、曲速、節奏複雜度,或者聽覺以外的像是舞蹈的元素、色彩的元素等等因素都有影響。不過,你知道嗎?韓國科學家進一步分析《江南Style...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歌曲「江南Style」對精神患者有療癒功效?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9/21 | 服務機構: | 摘要: 很多人之所以一聽到這首歌,就會感覺愉快興奮跟著晃動跳舞,其中和共振頻率、曲速、節奏複雜度,或者聽覺以外的像是舞蹈的元素、色彩的元素等等因素都有影響。不過,你知道嗎?韓國科學家進一步分析《江南Style...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未來造紙不用砍樹!?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09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樹木們可以鬆一口氣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楊宗愈在索羅門群島發現一個新的造紙好材料–「索羅門昂天蓮」。索羅門昂天蓮可以用來製造紙張、衣服,且生長時間短,適合臺灣栽種。未來可望在臺灣荒廢的土地上栽...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未來造紙不用砍樹!?

作者: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日期: 2015/9/17 | 服務機構: | 摘要: 樹木們可以鬆一口氣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楊宗愈在索羅門群島發現一個新的造紙好材料–「索羅門昂天蓮」。索羅門昂天蓮可以用來製造紙張、衣服,且生長時間短,適合臺灣栽種。未來可望在臺灣荒廢的土地上栽...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臺北之音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拜拜燒香會讓孩子變笨!?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特務電影成真:建築和地球結構都能透視的「渺子成像術」——專訪中央大學物理系郭家銘教授與地科系陳建志教授

作者: 熊一蘋 | 發布日期: 20210706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特務電影中,主角拿出一個裝置,不到幾秒時間,基地的結構圖就呈現在螢幕上。」這種透視整座建築物的技術,讓電影增添了許多科幻色彩。在現實世界中,我們是否有這樣的技術? 事實上是有的,利用「渺子成像術...

1912年1月6日:魏格納(Alfred Wegener)提出他的大陸漂移理論

作者: 蕭如珀 | 楊信男 | 發布日期: 20200106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 摘要: 地球各大陸曾經是連在一起的這個概念至少可追溯到16世紀的法蘭德斯族的地圖家和地理學家奧特柳斯。然而,提出一套健全的大陸漂移學說的是300年後的一位德國科學家魏格納。

水下滑翔機Seaglider帶回精細水文資料 發現黑潮結構跟千層糕很像

作者: 簡鈺璇 | 發布日期: 20191129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Seaglider水下滑翔機是台灣近年新引進的水下研究設備,鵝黃色的外型堪稱海洋界的保時捷,一台售價超過新台幣650萬元。長200公分、神似釣魚浮標的它沒有任何動力裝置,卻能潛入1,000公尺深的海中...

大陸漂移學說創立者——阿爾弗雷德.韋格納

作者: 廖梓甯 | 發布日期: 20191101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特約寫手 | 摘要: 韋格納通過觀察大陸邊緣和比對各種化石分佈,提出了「盤古大陸」的猜測,認為在過去大陸之間是彼此相連的,卻未受到當時人們的肯定及重視,但激發了後代地質學家的嶄新想法,成為現今板塊構造學說的重要一環。

癌症治療多合一,診斷治療一把抓

作者: 洪連輝 | 發布日期: 20210930 | 服務機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 | 摘要: 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106年登記資料,台灣十大癌症癌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以及食道癌等癌症,這些癌症都會造成人體健康受損。而許多療法在...

「燙死」癌細胞的新武器——銅鐵硫奈米材料

作者: 林泱蔚 | 發布日期: 20200615 | 服務機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 | 摘要: 每年殺死地球900多萬人口的癌症,是人體健康的頭等心腹大患。藉由將光能轉換為熱能的奈米材料,以熱能製造高溫燒死癌細胞的光熱療法,是廣受矚目的癌症醫療研究新方向。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張家耀教授率領團...

癌症免疫療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作者: 李俊廷 | 發布日期: 20200612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 | 摘要: 免疫療法一直被視為癌症治療的聖杯,原因很簡單,因為免疫系統對於我們身體忠誠度是很高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除外),我們的免疫系統擁有著辨認「自我」與「非我」的優秀能力,能打擊外來的、異樣的東西。許多科學家...

縮短大海撈針時間––––透過深度標註訓練AI,協助醫師早期發現肺癌

作者: 陳伯彥 | 發布日期: 20190417 | 服務機構: 工業技術研究院 | 摘要: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指出:肺癌在十大癌症排行第二,七成患者診斷時已經是末期。因此,本篇文章介紹找出肺癌有效的篩檢工具、早期診斷是存活的關鍵,而高危險群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有助於...

長照問題面面觀,該如何超前部署——陽明交通大學衛福所李玉春專訪

作者: 黃瑋絜 | 發布日期: 2021051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想象再過 40 年左右,全台將有超過 4 成以上為老年人口,如何解決過高的照護負擔問題,刻不容緩。作爲世界上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台灣自民國 96 年就開始推動「長照十年計劃」,2017 年續推「長...

中世紀的旅行家如何看待異國文化?

作者: 顧孝永 | 發布日期: 20200730 | 服務機構: 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 | 摘要: 得力於科技的發達,現代人經常出國旅行調解身心,並且體驗不同文化帶來的衝擊與碰撞。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中世紀的旅行者又是如何在陌生的異國感知他者文化呢?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顧孝永(Piotr ...

西方人在上海的生存指南:19世紀中葉的衛生學觀點

作者: 李尚仁 | 發布日期: 2019090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 摘要:

泰國、越南到臺灣,跨越與塑造邊界的茶

作者: 寒波 | 發布日期: 20201124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當珍珠奶茶成為臺灣象徵,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洪伯邑探索東南亞的茶與臺灣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也思考何謂本土,看見邊界變化的過程。

白肉舉起來,紅肉放下來?——白肉真的比較健康嗎?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9090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許多保健常識常強調「少吃紅肉」,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找上門。但研究人員發現,含有飽和脂肪酸的食物都會提升血液的膽固醇濃度,而紅肉與白肉對血液膽固醇的影響其實是一樣的。

你今天全穀了嗎?

作者: 國立臺灣大學 | 發布日期: 20190218 | 服務機構: | 摘要: 白米、麵條是東方人的主食來源,這些食物都屬於精緻澱粉。你知道嗎?精緻澱粉只是全穀的的一小部分,因此長期攝取精緻澱粉其實是浪費了稻、麥等穀類的營養哦!

從食品安全談對食品的認知

作者: 須文宏 | 發布日期: 20170807 | 服務機構: 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 | 摘要:

特務電影成真:建築和地球結構都能透視的「渺子成像術」——專訪中央大學物理系郭家銘教授與地科系陳建志教授

作者: 熊一蘋 | 發布日期: 20210706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特務電影中,主角拿出一個裝置,不到幾秒時間,基地的結構圖就呈現在螢幕上。」這種透視整座建築物的技術,讓電影增添了許多科幻色彩。在現實世界中,我們是否有這樣的技術? 事實上是有的,利用「渺子成像術...

1912年1月6日:魏格納(Alfred Wegener)提出他的大陸漂移理論

作者: 蕭如珀 | 楊信男 | 發布日期: 20200106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 摘要: 地球各大陸曾經是連在一起的這個概念至少可追溯到16世紀的法蘭德斯族的地圖家和地理學家奧特柳斯。然而,提出一套健全的大陸漂移學說的是300年後的一位德國科學家魏格納。

水下滑翔機Seaglider帶回精細水文資料 發現黑潮結構跟千層糕很像

作者: 簡鈺璇 | 發布日期: 20191129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Seaglider水下滑翔機是台灣近年新引進的水下研究設備,鵝黃色的外型堪稱海洋界的保時捷,一台售價超過新台幣650萬元。長200公分、神似釣魚浮標的它沒有任何動力裝置,卻能潛入1,000公尺深的海中...

大陸漂移學說創立者——阿爾弗雷德.韋格納

作者: 廖梓甯 | 發布日期: 20191101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特約寫手 | 摘要: 韋格納通過觀察大陸邊緣和比對各種化石分佈,提出了「盤古大陸」的猜測,認為在過去大陸之間是彼此相連的,卻未受到當時人們的肯定及重視,但激發了後代地質學家的嶄新想法,成為現今板塊構造學說的重要一環。

癌症治療多合一,診斷治療一把抓

作者: 洪連輝 | 發布日期: 20210930 | 服務機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 | 摘要: 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106年登記資料,台灣十大癌症癌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以及食道癌等癌症,這些癌症都會造成人體健康受損。而許多療法在...

「燙死」癌細胞的新武器——銅鐵硫奈米材料

作者: 林泱蔚 | 發布日期: 20200615 | 服務機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 | 摘要: 每年殺死地球900多萬人口的癌症,是人體健康的頭等心腹大患。藉由將光能轉換為熱能的奈米材料,以熱能製造高溫燒死癌細胞的光熱療法,是廣受矚目的癌症醫療研究新方向。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張家耀教授率領團...

癌症免疫療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作者: 李俊廷 | 發布日期: 20200612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 | 摘要: 免疫療法一直被視為癌症治療的聖杯,原因很簡單,因為免疫系統對於我們身體忠誠度是很高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除外),我們的免疫系統擁有著辨認「自我」與「非我」的優秀能力,能打擊外來的、異樣的東西。許多科學家...

縮短大海撈針時間––––透過深度標註訓練AI,協助醫師早期發現肺癌

作者: 陳伯彥 | 發布日期: 20190417 | 服務機構: 工業技術研究院 | 摘要: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指出:肺癌在十大癌症排行第二,七成患者診斷時已經是末期。因此,本篇文章介紹找出肺癌有效的篩檢工具、早期診斷是存活的關鍵,而高危險群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有助於...

長照問題面面觀,該如何超前部署——陽明交通大學衛福所李玉春專訪

作者: 黃瑋絜 | 發布日期: 20210518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想象再過 40 年左右,全台將有超過 4 成以上為老年人口,如何解決過高的照護負擔問題,刻不容緩。作爲世界上人口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台灣自民國 96 年就開始推動「長照十年計劃」,2017 年續推「長...

中世紀的旅行家如何看待異國文化?

作者: 顧孝永 | 發布日期: 20200730 | 服務機構: 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 | 摘要: 得力於科技的發達,現代人經常出國旅行調解身心,並且體驗不同文化帶來的衝擊與碰撞。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中世紀的旅行者又是如何在陌生的異國感知他者文化呢?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顧孝永(Piotr ...

西方人在上海的生存指南:19世紀中葉的衛生學觀點

作者: 李尚仁 | 發布日期: 2019090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 摘要:

泰國、越南到臺灣,跨越與塑造邊界的茶

作者: 寒波 | 發布日期: 20201124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當珍珠奶茶成為臺灣象徵,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洪伯邑探索東南亞的茶與臺灣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也思考何謂本土,看見邊界變化的過程。

白肉舉起來,紅肉放下來?——白肉真的比較健康嗎?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9090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許多保健常識常強調「少吃紅肉」,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找上門。但研究人員發現,含有飽和脂肪酸的食物都會提升血液的膽固醇濃度,而紅肉與白肉對血液膽固醇的影響其實是一樣的。

你今天全穀了嗎?

作者: 國立臺灣大學 | 發布日期: 20190218 | 服務機構: | 摘要: 白米、麵條是東方人的主食來源,這些食物都屬於精緻澱粉。你知道嗎?精緻澱粉只是全穀的的一小部分,因此長期攝取精緻澱粉其實是浪費了稻、麥等穀類的營養哦!

從食品安全談對食品的認知

作者: 須文宏 | 發布日期: 20170807 | 服務機構: 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副教授 | 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