鍊金術難道不是一種科學嗎?簡介鍊金術的前世今生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鍊金術難道不是一種科學嗎?簡介鍊金術的前世今生的作者是陳竹亭, 發布日期是20170123, 服務機構是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暨化學系教授, 摘要是鍊金術是一種科學嗎?這跟你對科學的看法有關。陳竹亭教授在這次講座中,從舉世公認最偉大的鍊金術士故事中,去探討所謂「科學典範」這檔事,並且明確地為我們理出鍊金術與化學的脈絡與差別。.

標題鍊金術難道不是一種科學嗎?簡介鍊金術的前世今生
摘要鍊金術是一種科學嗎?這跟你對科學的看法有關。陳竹亭教授在這次講座中,從舉世公認最偉大的鍊金術士故事中,去探討所謂「科學典範」這檔事,並且明確地為我們理出鍊金術與化學的脈絡與差別。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9/detail?ID=5ff22e27-1cb9-4e3f-8cbd-27af778cb66c
作者陳竹亭
服務機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暨化學系教授
發布日期20170123

標題

鍊金術難道不是一種科學嗎?簡介鍊金術的前世今生

摘要

鍊金術是一種科學嗎?這跟你對科學的看法有關。陳竹亭教授在這次講座中,從舉世公認最偉大的鍊金術士故事中,去探討所謂「科學典範」這檔事,並且明確地為我們理出鍊金術與化學的脈絡與差別。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9/detail?ID=5ff22e27-1cb9-4e3f-8cbd-27af778cb66c

作者

陳竹亭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暨化學系教授

發布日期

20170123

根據名稱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暨化學系教授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5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暨化學系教授 ...)

鍊金術難道不是一種科學嗎?簡介鍊金術的前世今生

作者: 陳竹亭 | 發布日期: 2017/1/23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暨化學系教授 | 摘要: 鍊金術是一種科學嗎?這跟你對科學的看法有關。陳竹亭教授在這次講座中,從舉世公認最偉大的鍊金術士故事中,去探討所謂「科學典範」這檔事,並且明確地為我們理出鍊金術與化學的脈絡與差別。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元素:近代化學的房角石

作者: 陳竹亭 | 發布日期: 20160120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暨化學系教授 | 摘要: 元素論和原子論是現代化學的兩大柱石,而元素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始於哲學而非科學的概念。到底我們對「元素」的理解是怎麼建構的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元素:近代化學的房角石

作者: 陳竹亭 | 發布日期: 2016/1/20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暨化學系教授 | 摘要: 元素論和原子論是現代化學的兩大柱石,而元素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始於哲學而非科學的概念。到底我們對「元素」的理解是怎麼建構的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生不逢時,那些在諾貝爾獎設立前貢獻卓越的化學家

作者: 陳竹亭 | 發布日期: 20161227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暨化學系教授 | 摘要: 覺得苦悶,有生不逢時的感覺嗎?別煩惱了,這些做出卓越貢獻的傑出化學家成就於諾貝爾獎設立以前,明明有資格獲獎的他們,要是知道的話,可能比你更悶!雖然人生目的不一定是要爭取諾貝爾獎,不過我們仍可從前人身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生不逢時,那些在諾貝爾獎設立前貢獻卓越的化學家

作者: 陳竹亭 | 發布日期: 2016/12/27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暨化學系教授 | 摘要: 覺得苦悶,有生不逢時的感覺嗎?別煩惱了,這些做出卓越貢獻的傑出化學家成就於諾貝爾獎設立以前,明明有資格獲獎的他們,要是知道的話,可能比你更悶!雖然人生目的不一定是要爭取諾貝爾獎,不過我們仍可從前人身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鍊金術難道不是一種科學嗎?簡介鍊金術的前世今生

作者: 陳竹亭 | 發布日期: 2017/1/23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暨化學系教授 | 摘要: 鍊金術是一種科學嗎?這跟你對科學的看法有關。陳竹亭教授在這次講座中,從舉世公認最偉大的鍊金術士故事中,去探討所謂「科學典範」這檔事,並且明確地為我們理出鍊金術與化學的脈絡與差別。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元素:近代化學的房角石

作者: 陳竹亭 | 發布日期: 20160120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暨化學系教授 | 摘要: 元素論和原子論是現代化學的兩大柱石,而元素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始於哲學而非科學的概念。到底我們對「元素」的理解是怎麼建構的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元素:近代化學的房角石

作者: 陳竹亭 | 發布日期: 2016/1/20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暨化學系教授 | 摘要: 元素論和原子論是現代化學的兩大柱石,而元素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始於哲學而非科學的概念。到底我們對「元素」的理解是怎麼建構的呢?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生不逢時,那些在諾貝爾獎設立前貢獻卓越的化學家

作者: 陳竹亭 | 發布日期: 20161227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暨化學系教授 | 摘要: 覺得苦悶,有生不逢時的感覺嗎?別煩惱了,這些做出卓越貢獻的傑出化學家成就於諾貝爾獎設立以前,明明有資格獲獎的他們,要是知道的話,可能比你更悶!雖然人生目的不一定是要爭取諾貝爾獎,不過我們仍可從前人身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生不逢時,那些在諾貝爾獎設立前貢獻卓越的化學家

作者: 陳竹亭 | 發布日期: 2016/12/27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暨化學系教授 | 摘要: 覺得苦悶,有生不逢時的感覺嗎?別煩惱了,這些做出卓越貢獻的傑出化學家成就於諾貝爾獎設立以前,明明有資格獲獎的他們,要是知道的話,可能比你更悶!雖然人生目的不一定是要爭取諾貝爾獎,不過我們仍可從前人身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暨化學系教授 ... ]

根據姓名 陳竹亭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6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陳竹亭 ...)

狀態之間

陳健、蔡淑瑩 | 臺北市 | 場域: 學校 | 10617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化學系館)

@ 文化部公共藝術

分子之間

杜俊賢 | 臺北市 | 場域: 學校 | 10617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化學系館)

@ 文化部公共藝術

丈量人類世: 從宇宙大霹靂到人類文明的科學世界觀

作者: 陳竹亭著 | 出版機構: 商周 | 版次: 初版 | 預訂出版日: 111/09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288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318-402-2 (平裝, NT$450, 288面, 21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丈量人類世: 從宇宙大霹靂到人類文明的科學世界觀

作者: 陳竹亭著 | 出版機構: 商周 | 版次: 初版 | 預訂出版日: 111/09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318-412-1 (EPUB, NT$320)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2023 USR社會參與跨校共學(中區聯展)

聯絡方式: (04)2332-3000#3281 | 是否收費: N | 活動地點: 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 願景館、雅堂館、衡道堂、中央廣場) | 開始日期: 20231208 | 結束日期: 20231208 | 發起單位: 林韋慈 專員 | 主辦單位: 朝陽科技大學USR專案辦公室

@ 社會創新平台-最新動態-活動看板

含硫醚、亞-氮雜環碳烯配位基之有機銠、銀錯合物之配位化學與催化

作者: 余祈瑩 | 指導教授: 陳竹亭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2 | 論文名稱(外文): The Study of Rhodium and Silver Complexes with Thioether- and Sulfoxide-Functionalized N-Heterocycli... | 系所名稱: 化學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狀態之間

陳健、蔡淑瑩 | 臺北市 | 場域: 學校 | 10617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化學系館)

@ 文化部公共藝術

分子之間

杜俊賢 | 臺北市 | 場域: 學校 | 10617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化學系館)

@ 文化部公共藝術

丈量人類世: 從宇宙大霹靂到人類文明的科學世界觀

作者: 陳竹亭著 | 出版機構: 商周 | 版次: 初版 | 預訂出版日: 111/09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288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318-402-2 (平裝, NT$450, 288面, 21公分)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丈量人類世: 從宇宙大霹靂到人類文明的科學世界觀

作者: 陳竹亭著 | 出版機構: 商周 | 版次: 初版 | 預訂出版日: 111/09 | 適讀對象: 成人(一般) | 頁數: | 得獎紀錄: | ISBN: 978-626-318-412-1 (EPUB, NT$320)

@ 臺灣出版新書預告書訊

2023 USR社會參與跨校共學(中區聯展)

聯絡方式: (04)2332-3000#3281 | 是否收費: N | 活動地點: 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 願景館、雅堂館、衡道堂、中央廣場) | 開始日期: 20231208 | 結束日期: 20231208 | 發起單位: 林韋慈 專員 | 主辦單位: 朝陽科技大學USR專案辦公室

@ 社會創新平台-最新動態-活動看板

含硫醚、亞-氮雜環碳烯配位基之有機銠、銀錯合物之配位化學與催化

作者: 余祈瑩 | 指導教授: 陳竹亭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2 | 論文名稱(外文): The Study of Rhodium and Silver Complexes with Thioether- and Sulfoxide-Functionalized N-Heterocycli... | 系所名稱: 化學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搜尋所有 陳竹亭 ...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鍊金術難道不是一種科學嗎?簡介鍊金術的前世今生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物理 | 電磁學EP8】電生磁還是磁生電?法拉第的發現:電磁感應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200313 | 服務機構: | 摘要: 雞生蛋還是蛋生雞?電生磁還是磁生電?法拉第為了找出答案而開始做實驗,發現了磁力線與電磁感應的原理,然後發明了發電機。

【物理 | 電磁學EP1】御前科學對決:電與磁的發現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200227 | 服務機構: | 摘要: 英國皇室御醫「吉爾伯特」想成為萬磁王,卻發現摩擦後的琥珀,吸引東西的表現,和「磁鐵」很不一樣,因此提出了另一種吸引力——「電力」的概念。

【物理 | 電磁學EP2】親愛的,我把電放到你身上:導電性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200227 | 服務機構: | 摘要: 過去人們認為「電隱藏在物質中」,「摩擦」可以激發物質吸引小東西的特性,但是!英國紳士「格雷」和夥伴「杜菲」,透過男孩和銅線連接的吸引花瓣實驗,推測金屬有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特性,非金屬卻不如此~~

如何成為飛行員?簡介飛行員的養成之路

作者: 梁群 | 發布日期: 20140310 | 服務機構: 中華航空公司 | 摘要: 懷抱夢想與憧憬的學員,一到飛行學校便想著能趕快坐上飛機,體驗衝上雲霄的快感。事實上,飛行是一件複雜且技術性極高的工作,基礎功夫沒學好前,上了飛機一定是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光鮮亮麗的背後:簡介空服員的養成之路

作者: 盧衍良 | 發布日期: 20140310 | 服務機構: 開南大學空運管理學系 | 摘要: 空服員的角色除了要解決旅客各種疑難雜症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當飛機發生危及安全的狀況時,能夠肩負起客艙內旅客安全維護與照料的工作。

創造更蔚藍的天空——簡介「生質航空燃油」

作者: 洪正宗 | 發布日期: 20181113 | 服務機構: 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 | 摘要: 航空業者對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減量的努力,不遑多讓於平面交通業者。使用混合生質油料的石化航空燃油是必經之路,但在經濟效益上仍有改善空間。

盤旋空中:迴旋飛機的秘密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130327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通過改變飛機尾翼的角度、擲出的方向,可以讓飛機以迴旋的軌道行駛。無論是現實的飛機,或者是紙飛機,都是白努利原理的結果!

一來一回:迴力鏢的原理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140701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當迴力鏢擲出,迴力鏢葉片上類似攻角的構造會使空氣流經的速度不同,通過白努利原理對葉片產生壓力,使得迴力鏢作圓周運動,也就是迴力鏢擲出後回到原處的秘密。

光子風車?氣體壓力差造成旋轉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120105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風車明明沒有插電,只要照光就會旋轉,到底是為什麼?難道是光子撞擊葉片旋轉?

壓力的改變:喝水鳥和愛情溫度計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091130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氣體動力論描述了氣體壓力和溫度應成正比。當我們讓喝水鳥的頭浸水冷卻,或是以體溫溫暖溫度計底部,都會造成氣壓改變,進而發生特殊的現象。

女人真的比男人長舌嗎?

作者: 郭永斌 | 發布日期: 20080507 | 服務機構: 臺北商業技術學院通識中心 | 摘要: 說話是表達想法,男女皆然,唯「長舌婦」一詞一直是用來形容話多的女人。不過最近一份研究卻發現,話多的程度其實男人和女人不相上下。

老化讓你的右腦活起來?左右腦語言處理的改變

作者: 林蔚文 | 發布日期: 20180418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長久以來,語言被認為是腦側化程度最深的認知能力之一。但近來的研究顯示,健康老人在認知功能上出現了雙側化的現象,隱含了語言的非優勢腦右腦也有不容忽視語言能力的訊息。

無聲世界「說」什麼

作者: 蔡永彬 | 發布日期: 20090106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 摘要: 「我們走進了無聲的世界,卻拓展了未知的視野。」致力於手語研究的戴浩一教授這樣說。世界各地的手語都分為「自然手語」與「文法手語」,然而不同國度對於同一詞彙的表示方式也有不同,透過有系統的搜集、修正,進而...

為什麼超過十公尺深的水井抽不出水?大氣壓力(上)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200224 | 服務機構: | 摘要: 用手動水泵抽水的時代裡,水泵最多只能將水抽高到十米,當時認為水泵能抽水,是透過亞里斯多德提出「萬物討厭真空」的特性,壓板推拉配合閥門開關,便能在水管內製造真空,井底的水為了填補真空,水就上升了。但水泵...

為什麼超過十公尺深的水井抽不出水?大氣壓力(下)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200224 | 服務機構: | 摘要: 托里切利發現,只要是超過十公尺的水井都抽不出水來。如果水是要為了消滅真空,所以被吸上來,為什麼等到十公尺就不吸上來?托里切利認為,原因是空氣的重量。

【物理 | 電磁學EP8】電生磁還是磁生電?法拉第的發現:電磁感應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200313 | 服務機構: | 摘要: 雞生蛋還是蛋生雞?電生磁還是磁生電?法拉第為了找出答案而開始做實驗,發現了磁力線與電磁感應的原理,然後發明了發電機。

【物理 | 電磁學EP1】御前科學對決:電與磁的發現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200227 | 服務機構: | 摘要: 英國皇室御醫「吉爾伯特」想成為萬磁王,卻發現摩擦後的琥珀,吸引東西的表現,和「磁鐵」很不一樣,因此提出了另一種吸引力——「電力」的概念。

【物理 | 電磁學EP2】親愛的,我把電放到你身上:導電性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200227 | 服務機構: | 摘要: 過去人們認為「電隱藏在物質中」,「摩擦」可以激發物質吸引小東西的特性,但是!英國紳士「格雷」和夥伴「杜菲」,透過男孩和銅線連接的吸引花瓣實驗,推測金屬有容易「讓電流通過」的特性,非金屬卻不如此~~

如何成為飛行員?簡介飛行員的養成之路

作者: 梁群 | 發布日期: 20140310 | 服務機構: 中華航空公司 | 摘要: 懷抱夢想與憧憬的學員,一到飛行學校便想著能趕快坐上飛機,體驗衝上雲霄的快感。事實上,飛行是一件複雜且技術性極高的工作,基礎功夫沒學好前,上了飛機一定是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光鮮亮麗的背後:簡介空服員的養成之路

作者: 盧衍良 | 發布日期: 20140310 | 服務機構: 開南大學空運管理學系 | 摘要: 空服員的角色除了要解決旅客各種疑難雜症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當飛機發生危及安全的狀況時,能夠肩負起客艙內旅客安全維護與照料的工作。

創造更蔚藍的天空——簡介「生質航空燃油」

作者: 洪正宗 | 發布日期: 20181113 | 服務機構: 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 | 摘要: 航空業者對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減量的努力,不遑多讓於平面交通業者。使用混合生質油料的石化航空燃油是必經之路,但在經濟效益上仍有改善空間。

盤旋空中:迴旋飛機的秘密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130327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通過改變飛機尾翼的角度、擲出的方向,可以讓飛機以迴旋的軌道行駛。無論是現實的飛機,或者是紙飛機,都是白努利原理的結果!

一來一回:迴力鏢的原理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140701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當迴力鏢擲出,迴力鏢葉片上類似攻角的構造會使空氣流經的速度不同,通過白努利原理對葉片產生壓力,使得迴力鏢作圓周運動,也就是迴力鏢擲出後回到原處的秘密。

光子風車?氣體壓力差造成旋轉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120105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風車明明沒有插電,只要照光就會旋轉,到底是為什麼?難道是光子撞擊葉片旋轉?

壓力的改變:喝水鳥和愛情溫度計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091130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氣體動力論描述了氣體壓力和溫度應成正比。當我們讓喝水鳥的頭浸水冷卻,或是以體溫溫暖溫度計底部,都會造成氣壓改變,進而發生特殊的現象。

女人真的比男人長舌嗎?

作者: 郭永斌 | 發布日期: 20080507 | 服務機構: 臺北商業技術學院通識中心 | 摘要: 說話是表達想法,男女皆然,唯「長舌婦」一詞一直是用來形容話多的女人。不過最近一份研究卻發現,話多的程度其實男人和女人不相上下。

老化讓你的右腦活起來?左右腦語言處理的改變

作者: 林蔚文 | 發布日期: 20180418 | 服務機構: 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長久以來,語言被認為是腦側化程度最深的認知能力之一。但近來的研究顯示,健康老人在認知功能上出現了雙側化的現象,隱含了語言的非優勢腦右腦也有不容忽視語言能力的訊息。

無聲世界「說」什麼

作者: 蔡永彬 | 發布日期: 20090106 | 服務機構: 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 摘要: 「我們走進了無聲的世界,卻拓展了未知的視野。」致力於手語研究的戴浩一教授這樣說。世界各地的手語都分為「自然手語」與「文法手語」,然而不同國度對於同一詞彙的表示方式也有不同,透過有系統的搜集、修正,進而...

為什麼超過十公尺深的水井抽不出水?大氣壓力(上)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200224 | 服務機構: | 摘要: 用手動水泵抽水的時代裡,水泵最多只能將水抽高到十米,當時認為水泵能抽水,是透過亞里斯多德提出「萬物討厭真空」的特性,壓板推拉配合閥門開關,便能在水管內製造真空,井底的水為了填補真空,水就上升了。但水泵...

為什麼超過十公尺深的水井抽不出水?大氣壓力(下)

作者: LIS情境科學教材 | 發布日期: 20200224 | 服務機構: | 摘要: 托里切利發現,只要是超過十公尺的水井都抽不出水來。如果水是要為了消滅真空,所以被吸上來,為什麼等到十公尺就不吸上來?托里切利認為,原因是空氣的重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