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武器怎麼登上月球的:火箭的故事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恐怖武器怎麼登上月球的:火箭的故事的作者是趙丰, 發布日期是20170309, 服務機構是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 摘要是火箭是怎麼被發明的?冷戰又怎麼促進了更「恐怖」的火箭一路飛向太空,甚至把人送上了月球?火箭這個人類智慧知識的產物,終究是改變了人類的世界。.

標題恐怖武器怎麼登上月球的:火箭的故事
摘要火箭是怎麼被發明的?冷戰又怎麼促進了更「恐怖」的火箭一路飛向太空,甚至把人送上了月球?火箭這個人類智慧知識的產物,終究是改變了人類的世界。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9/detail?ID=6ea42d1e-d1a6-4183-a945-982651bbd8b7
作者趙丰
服務機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
發布日期20170309

標題

恐怖武器怎麼登上月球的:火箭的故事

摘要

火箭是怎麼被發明的?冷戰又怎麼促進了更「恐怖」的火箭一路飛向太空,甚至把人送上了月球?火箭這個人類智慧知識的產物,終究是改變了人類的世界。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9/detail?ID=6ea42d1e-d1a6-4183-a945-982651bbd8b7

作者

趙丰

服務機構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

發布日期

20170309

根據名稱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3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 ...)

恐怖武器怎麼登上月球的:火箭的故事

作者: 趙丰 | 發布日期: 2017/3/9 | 服務機構: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 | 摘要: 火箭是怎麼被發明的?冷戰又怎麼促進了更「恐怖」的火箭一路飛向太空,甚至把人送上了月球?火箭這個人類智慧知識的產物,終究是改變了人類的世界。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危機萬伏─漫天飛舞的高科技垃圾

作者: 趙丰 | 發布日期: 20180110 | 服務機構: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危機萬伏─漫天飛舞的高科技垃圾

作者: 趙丰 | 發布日期: 2018/1/10 | 服務機構: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恐怖武器怎麼登上月球的:火箭的故事

作者: 趙丰 | 發布日期: 2017/3/9 | 服務機構: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 | 摘要: 火箭是怎麼被發明的?冷戰又怎麼促進了更「恐怖」的火箭一路飛向太空,甚至把人送上了月球?火箭這個人類智慧知識的產物,終究是改變了人類的世界。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危機萬伏─漫天飛舞的高科技垃圾

作者: 趙丰 | 發布日期: 20180110 | 服務機構: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危機萬伏─漫天飛舞的高科技垃圾

作者: 趙丰 | 發布日期: 2018/1/10 | 服務機構: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 | 摘要: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院長 ... ]

根據姓名 趙丰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趙丰 ...)

趙丰

聘書 職級: 教授 | 專兼任: 兼任 | 單位名稱: 地球科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成功大學 | 教師專長: 地球物理學、地震學 、地球自轉、全球變遷、地球物理數據分析

@ 大學校院教師學術專長彙整表

趙丰

聘書 職級: 教授 | 專兼任: 兼任 | 單位名稱: 地球科學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中央大學 | 教師專長: 地球物理與地震,數值分析與逆推

@ 大學校院教師學術專長彙整表

以測高衛星與重力衛星觀測南海水量的年際變化

作者: 楊婉歆 | 指導教授: 趙丰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4 | 論文名稱(外文): Water budget vari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n relation to ENSO as determined from space altimetri... | 系所名稱: 地球科學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中央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利用海洋測高衛星來觀測大地震 所造成的大地水準面變化

作者: 姜惠倫 | 指導教授: 趙丰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5 | 論文名稱(外文): Using ocean satellites altimetry to observe geoid height change caused by large earthquakes | 系所名稱: 地球科學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中央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GRACE的應用─以大地震及南極環流產生的重力變化為例

作者: 廖貞如 | 指導教授: 趙丰 馬國鳳 | 學位類別: 博士 | 畢業學年度: 106 | 論文名稱(外文): Applications of GRACE data – case study of gravity change due to major earthquake and Antarctic Circ... | 系所名稱: 地球科學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中央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扁圓土星的重力力矩:土衛二物理天平動之研究

作者: 施勝安 | 指導教授: 趙丰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7 | 論文名稱(外文): Gravitational Torque by an Oblate Saturn: Case Study of Enceladus’ Physical Libration | 系所名稱: 物理學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全球磁場變化分析:應用經驗正交函數法

作者: 鍾綺樺 | 指導教授: 趙丰 陳于高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8 | 論文名稱(外文): Analysis of Geomagnetic Variability by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 | 系所名稱: 地質科學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地球物理資料分析在地震學與測地學的應用

作者: 庫馬 | 指導教授: 趙丰 陳伯飛 | 學位類別: 博士 | 畢業學年度: 109 | 論文名稱(外文): Seismological and Geodetic Applications of Geophysical Data Analysis | 系所名稱: 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 | 學校名稱: 國立中央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趙丰

聘書 職級: 教授 | 專兼任: 兼任 | 單位名稱: 地球科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成功大學 | 教師專長: 地球物理學、地震學 、地球自轉、全球變遷、地球物理數據分析

@ 大學校院教師學術專長彙整表

趙丰

聘書 職級: 教授 | 專兼任: 兼任 | 單位名稱: 地球科學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中央大學 | 教師專長: 地球物理與地震,數值分析與逆推

@ 大學校院教師學術專長彙整表

以測高衛星與重力衛星觀測南海水量的年際變化

作者: 楊婉歆 | 指導教授: 趙丰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4 | 論文名稱(外文): Water budget vari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n relation to ENSO as determined from space altimetri... | 系所名稱: 地球科學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中央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利用海洋測高衛星來觀測大地震 所造成的大地水準面變化

作者: 姜惠倫 | 指導教授: 趙丰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5 | 論文名稱(外文): Using ocean satellites altimetry to observe geoid height change caused by large earthquakes | 系所名稱: 地球科學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中央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GRACE的應用─以大地震及南極環流產生的重力變化為例

作者: 廖貞如 | 指導教授: 趙丰 馬國鳳 | 學位類別: 博士 | 畢業學年度: 106 | 論文名稱(外文): Applications of GRACE data – case study of gravity change due to major earthquake and Antarctic Circ... | 系所名稱: 地球科學學系 | 學校名稱: 國立中央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扁圓土星的重力力矩:土衛二物理天平動之研究

作者: 施勝安 | 指導教授: 趙丰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7 | 論文名稱(外文): Gravitational Torque by an Oblate Saturn: Case Study of Enceladus’ Physical Libration | 系所名稱: 物理學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全球磁場變化分析:應用經驗正交函數法

作者: 鍾綺樺 | 指導教授: 趙丰 陳于高 | 學位類別: 碩士 | 畢業學年度: 108 | 論文名稱(外文): Analysis of Geomagnetic Variability by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 | 系所名稱: 地質科學研究所 | 學校名稱: 國立臺灣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地球物理資料分析在地震學與測地學的應用

作者: 庫馬 | 指導教授: 趙丰 陳伯飛 | 學位類別: 博士 | 畢業學年度: 109 | 論文名稱(外文): Seismological and Geodetic Applications of Geophysical Data Analysis | 系所名稱: 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 | 學校名稱: 國立中央大學

@ 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搜尋所有 趙丰 ...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恐怖武器怎麼登上月球的:火箭的故事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百戰天龍(一):聲波碎酒杯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180921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有一次馬蓋先回母校參加校慶趣味競賽。參賽者必須從門外擊碎密閉房間內的酒杯。馬蓋先利用聲波成功地擊碎酒杯獲得冠軍。聲波真的可以擊碎酒杯嗎?

百戰天龍(二):慣性鎖,解鎖慣性的秘密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180921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老師手中有一個怪鎖 ,兩個木塊交叉成十字形,緊緊地鎖在一起,怎麼拉也拉不開。讓我們來看看鎖內部的機關。要想打開鎖,我們必須轉動它,讓木栓回到卡榫。

眼見不能為憑!光的偏振性讓你看見物體穿透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180921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老師手中有一個壓克力三角柱,從側面看,三角柱中間似乎有一個隔板。老師將錢幣放入三角柱,錢幣居然可以穿透隔板掉落地面!為什麼錢幣可以穿透隔板呢?

簡諧運動,高空腳踏車不倒翁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180921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機器人正在騎高空腳踏車,腳踏車的車輪立在細線上,車輪下方懸吊一個重物。對機器人施力使其傾斜,機器人會來回擺動但不會傾倒。為什麼呢?一起看看老師的實驗!

手機偏光秀,消失又出現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180921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老師將偏振片置於手機前方,手機螢幕消失不見。再將第二個偏振片置於手機與第一個偏振片中間,手機螢幕重新出現。為什麼手機螢幕發出的光會受到偏振片影響呢?

揭開細胞傳輸系統的奧祕

作者: 蔡宗翰 | 發布日期: 20140609 | 服務機構: 中央大學資工系 | 摘要: 細胞會依據執行不同的功能而製造不同的分子,這些分子都必須在正確的時間製造,運輸到正確的位置或釋放到細胞外,產生特定的生理效應。榮獲201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3位科學家,揭開了細胞傳輸之謎。

環境的重要—老鼠家庭也有階級複製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80806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科學家透過實驗證明運動與豐饒環境能夠改變腦子結構與精子內涵,並且將會遺傳給子女。

細胞保衛戰——細胞自噬現象的運作

作者: 張志鵬 | 發布日期: 20170705 | 服務機構: 成功大學醫學院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 | 摘要: 細胞自噬扮演著多元的角色,對抗細胞飢餓,到清除病原菌,甚至到控制腫瘤生長,細胞自噬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生理與病理的調控角色。

透過演化之窗看我們的生老病死

作者: 劉德祥 | 發布日期: 20180717 | 服務機構: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 | 摘要: 達爾文的演化論不僅是現代生物學的核心概念,更可以被延伸應用在身體健康等議題上,包含胎盤形成、胎兒發育、疾病演化以及基因缺陷。從演化的觀點看我們生命週期每一階段,往往會給我們新的啟示。那些曾經幫助我們祖...

破解血管性失智症:前瞻光學顯微術

作者: 林光儀 | 發布日期: 20200616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微奈米科技研究中心 | 摘要: 失智症在現今老年化社會是重要的健康議題,而失智症中有約四分之一為血管型失智症,由腦血管病變所導致。國立成功大學微奈米科技研究中心開發「前瞻光學顯微術」,希望通過「非線性光學」勝於傳統「線性光學」的優點...

智取梅花鹿!以無人機掌握族群資訊

作者: 謝宗宇 | 發布日期: 20190218 | 服務機構: 民享環境生態調查有限公司 | 摘要: 無人機的發明與普及使人們得以從空中俯瞰地面,蒐集與分析資料。且看這技術如何協助研究人員精確掌握野生動物族群的數量。

龍貓森林裡的台灣石虎

作者: 余建勳 | 發布日期: 20180412 | 服務機構: 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技正 | 摘要: 台灣石虎是一種神祕而稀有的美麗生物,牠的棲息地不在深山密林,而是在低海拔的淺山地帶,這樣的環境正如宮崎峻知名動畫〈龍貓〉中所刻劃的場景。目前學者們估計全台石虎恐怕只剩大約500隻,這是一個相當危急的族...

養鴨人家再進步:鴨隻遺傳多樣性的維護與應用

作者: 張怡穎 | 發布日期: 20170502 | 服務機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宜蘭分所 | 摘要: 花蓮鯉魚潭有隻當紅的「紅面鴨」,在民國103年命名為「五結黑色番鴨」。當年大型白色番鴨大舉引進國內時,若政府未適時提出鴨隻種原保存計畫來保育並維護其遺傳多樣性,這隻黑色番鴨可能早就絕種了。

蛙蛙世界的公民科學與蛙類生態保育

作者: 楊懿如 | 發布日期: 20160607 | 服務機構: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 摘要: 蛙類是最佳的環境指標生物,台灣蛙類可以分成6科。種類最多的樹蛙科有13種。但是因為人為影響與外來種侵入,台灣蛙類野外族群面臨嚴重的生存壓力。透過公民科學家的群起合作,建立台灣蛙類生物多樣性熱點、調查台...

臺灣的綠色寶藏 關懷寶島原生植物

作者: 陳超仁 | 發布日期: 20160309 | 服務機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 摘要: 原生植物是指自然狀況下生存在特定生態環境中的植物,這些植物在這個地區經過長時間的演化,已適應當地地質、水文及氣候。台灣因地理環境特殊及多樣化,孕育豐富的原生植物,不僅是地被的保護者,也是生物多樣性的基...

百戰天龍(一):聲波碎酒杯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180921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有一次馬蓋先回母校參加校慶趣味競賽。參賽者必須從門外擊碎密閉房間內的酒杯。馬蓋先利用聲波成功地擊碎酒杯獲得冠軍。聲波真的可以擊碎酒杯嗎?

百戰天龍(二):慣性鎖,解鎖慣性的秘密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180921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老師手中有一個怪鎖 ,兩個木塊交叉成十字形,緊緊地鎖在一起,怎麼拉也拉不開。讓我們來看看鎖內部的機關。要想打開鎖,我們必須轉動它,讓木栓回到卡榫。

眼見不能為憑!光的偏振性讓你看見物體穿透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180921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老師手中有一個壓克力三角柱,從側面看,三角柱中間似乎有一個隔板。老師將錢幣放入三角柱,錢幣居然可以穿透隔板掉落地面!為什麼錢幣可以穿透隔板呢?

簡諧運動,高空腳踏車不倒翁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180921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機器人正在騎高空腳踏車,腳踏車的車輪立在細線上,車輪下方懸吊一個重物。對機器人施力使其傾斜,機器人會來回擺動但不會傾倒。為什麼呢?一起看看老師的實驗!

手機偏光秀,消失又出現

作者: 周祥順 | 發布日期: 20180921 | 服務機構: 海洋大學光電學研究所 | 摘要: 老師將偏振片置於手機前方,手機螢幕消失不見。再將第二個偏振片置於手機與第一個偏振片中間,手機螢幕重新出現。為什麼手機螢幕發出的光會受到偏振片影響呢?

揭開細胞傳輸系統的奧祕

作者: 蔡宗翰 | 發布日期: 20140609 | 服務機構: 中央大學資工系 | 摘要: 細胞會依據執行不同的功能而製造不同的分子,這些分子都必須在正確的時間製造,運輸到正確的位置或釋放到細胞外,產生特定的生理效應。榮獲201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3位科學家,揭開了細胞傳輸之謎。

環境的重要—老鼠家庭也有階級複製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80806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科學家透過實驗證明運動與豐饒環境能夠改變腦子結構與精子內涵,並且將會遺傳給子女。

細胞保衛戰——細胞自噬現象的運作

作者: 張志鵬 | 發布日期: 20170705 | 服務機構: 成功大學醫學院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 | 摘要: 細胞自噬扮演著多元的角色,對抗細胞飢餓,到清除病原菌,甚至到控制腫瘤生長,細胞自噬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生理與病理的調控角色。

透過演化之窗看我們的生老病死

作者: 劉德祥 | 發布日期: 20180717 | 服務機構: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 | 摘要: 達爾文的演化論不僅是現代生物學的核心概念,更可以被延伸應用在身體健康等議題上,包含胎盤形成、胎兒發育、疾病演化以及基因缺陷。從演化的觀點看我們生命週期每一階段,往往會給我們新的啟示。那些曾經幫助我們祖...

破解血管性失智症:前瞻光學顯微術

作者: 林光儀 | 發布日期: 20200616 | 服務機構: 國立成功大學微奈米科技研究中心 | 摘要: 失智症在現今老年化社會是重要的健康議題,而失智症中有約四分之一為血管型失智症,由腦血管病變所導致。國立成功大學微奈米科技研究中心開發「前瞻光學顯微術」,希望通過「非線性光學」勝於傳統「線性光學」的優點...

智取梅花鹿!以無人機掌握族群資訊

作者: 謝宗宇 | 發布日期: 20190218 | 服務機構: 民享環境生態調查有限公司 | 摘要: 無人機的發明與普及使人們得以從空中俯瞰地面,蒐集與分析資料。且看這技術如何協助研究人員精確掌握野生動物族群的數量。

龍貓森林裡的台灣石虎

作者: 余建勳 | 發布日期: 20180412 | 服務機構: 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技正 | 摘要: 台灣石虎是一種神祕而稀有的美麗生物,牠的棲息地不在深山密林,而是在低海拔的淺山地帶,這樣的環境正如宮崎峻知名動畫〈龍貓〉中所刻劃的場景。目前學者們估計全台石虎恐怕只剩大約500隻,這是一個相當危急的族...

養鴨人家再進步:鴨隻遺傳多樣性的維護與應用

作者: 張怡穎 | 發布日期: 20170502 | 服務機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宜蘭分所 | 摘要: 花蓮鯉魚潭有隻當紅的「紅面鴨」,在民國103年命名為「五結黑色番鴨」。當年大型白色番鴨大舉引進國內時,若政府未適時提出鴨隻種原保存計畫來保育並維護其遺傳多樣性,這隻黑色番鴨可能早就絕種了。

蛙蛙世界的公民科學與蛙類生態保育

作者: 楊懿如 | 發布日期: 20160607 | 服務機構: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 摘要: 蛙類是最佳的環境指標生物,台灣蛙類可以分成6科。種類最多的樹蛙科有13種。但是因為人為影響與外來種侵入,台灣蛙類野外族群面臨嚴重的生存壓力。透過公民科學家的群起合作,建立台灣蛙類生物多樣性熱點、調查台...

臺灣的綠色寶藏 關懷寶島原生植物

作者: 陳超仁 | 發布日期: 20160309 | 服務機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 摘要: 原生植物是指自然狀況下生存在特定生態環境中的植物,這些植物在這個地區經過長時間的演化,已適應當地地質、水文及氣候。台灣因地理環境特殊及多樣化,孕育豐富的原生植物,不僅是地被的保護者,也是生物多樣性的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