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戒掉毒品成癮?尋找大麻的解藥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如何戒掉毒品成癮?尋找大麻的解藥的作者是王道還, 發布日期是20150603, 服務機構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摘要是大麻成癮一直是討論大麻議題中最重視的部分,一旦停用停用大麻後的戒斷症狀極為痛苦。巴西醫療團隊利用合成的大麻二酚緩解大麻成癮,意外地協助一位19歲女士戒掉大麻,目前英國研究人員也積極地做臨床實驗期希望找出大麻的解藥。.

標題如何戒掉毒品成癮?尋找大麻的解藥
摘要大麻成癮一直是討論大麻議題中最重視的部分,一旦停用停用大麻後的戒斷症狀極為痛苦。巴西醫療團隊利用合成的大麻二酚緩解大麻成癮,意外地協助一位19歲女士戒掉大麻,目前英國研究人員也積極地做臨床實驗期希望找出大麻的解藥。
連結網址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34f10224-3f97-4b16-a079-08082aad3479
作者王道還
服務機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發布日期20150603

標題

如何戒掉毒品成癮?尋找大麻的解藥

摘要

大麻成癮一直是討論大麻議題中最重視的部分,一旦停用停用大麻後的戒斷症狀極為痛苦。巴西醫療團隊利用合成的大麻二酚緩解大麻成癮,意外地協助一位19歲女士戒掉大麻,目前英國研究人員也積極地做臨床實驗期希望找出大麻的解藥。

連結網址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34f10224-3f97-4b16-a079-08082aad3479

作者

王道還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發布日期

20150603

根據名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8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演化論還是進化論?達爾文與《物種起源》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6032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演化論、進化論,哪一種翻譯才是正確的? 來自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王道還教授,從達爾文的生平、他的曠世巨作《物種起源》切入,讓我們看見演化論的真實面貌以及達爾文精彩的一生。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演化論還是進化論?達爾文與《物種起源》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6/3/2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演化論、進化論,哪一種翻譯才是正確的? 來自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王道還教授,從達爾文的生平、他的曠世巨作《物種起源》切入,讓我們看見演化論的真實面貌以及達爾文精彩的一生。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手語的認知神經科學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5110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在日常生活說話時,我們常以手勢協助傳情達意,然而手勢不是「語言」,所能傳遞的訊息極為有限,聾人使用的手語則是不折不扣的語言。這兩種傳訊模式都以手傳達象徵意義,功能卻截然不同。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手語的認知神經科學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5/11/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在日常生活說話時,我們常以手勢協助傳情達意,然而手勢不是「語言」,所能傳遞的訊息極為有限,聾人使用的手語則是不折不扣的語言。這兩種傳訊模式都以手傳達象徵意義,功能卻截然不同。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SARS的來源:中華菊頭蝠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4021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今年(2013)10月底,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領導的團隊發表報告,宣布在昆明的中華菊頭蝠體內發現了7個類似SARS病毒的冠狀病毒株。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SARS的來源:中華菊頭蝠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4/2/1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今年(2013)10月底,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領導的團隊發表報告,宣布在昆明的中華菊頭蝠體內發現了7個類似SARS病毒的冠狀病毒株。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人類B型肝炎病毒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8020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1980年代,義大利南部出土了一批乾屍,當時研究人員在其中一名孩子手臂、身體、面孔的皮膚上發現了丘疹遺跡,推測死因是天花。後來研究人員才發現,B型肝炎病毒也可能在孩子臉上造成丘疹,於是研究人員花了一年...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人類B型肝炎病毒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8/2/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1980年代,義大利南部出土了一批乾屍,當時研究人員在其中一名孩子手臂、身體、面孔的皮膚上發現了丘疹遺跡,推測死因是天花。後來研究人員才發現,B型肝炎病毒也可能在孩子臉上造成丘疹,於是研究人員花了一年...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演化論還是進化論?達爾文與《物種起源》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6032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演化論、進化論,哪一種翻譯才是正確的? 來自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王道還教授,從達爾文的生平、他的曠世巨作《物種起源》切入,讓我們看見演化論的真實面貌以及達爾文精彩的一生。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演化論還是進化論?達爾文與《物種起源》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6/3/2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演化論、進化論,哪一種翻譯才是正確的? 來自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王道還教授,從達爾文的生平、他的曠世巨作《物種起源》切入,讓我們看見演化論的真實面貌以及達爾文精彩的一生。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手語的認知神經科學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5110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在日常生活說話時,我們常以手勢協助傳情達意,然而手勢不是「語言」,所能傳遞的訊息極為有限,聾人使用的手語則是不折不扣的語言。這兩種傳訊模式都以手傳達象徵意義,功能卻截然不同。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手語的認知神經科學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5/11/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在日常生活說話時,我們常以手勢協助傳情達意,然而手勢不是「語言」,所能傳遞的訊息極為有限,聾人使用的手語則是不折不扣的語言。這兩種傳訊模式都以手傳達象徵意義,功能卻截然不同。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SARS的來源:中華菊頭蝠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4021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今年(2013)10月底,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領導的團隊發表報告,宣布在昆明的中華菊頭蝠體內發現了7個類似SARS病毒的冠狀病毒株。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SARS的來源:中華菊頭蝠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4/2/1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今年(2013)10月底,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領導的團隊發表報告,宣布在昆明的中華菊頭蝠體內發現了7個類似SARS病毒的冠狀病毒株。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人類B型肝炎病毒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8020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1980年代,義大利南部出土了一批乾屍,當時研究人員在其中一名孩子手臂、身體、面孔的皮膚上發現了丘疹遺跡,推測死因是天花。後來研究人員才發現,B型肝炎病毒也可能在孩子臉上造成丘疹,於是研究人員花了一年...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人類B型肝炎病毒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8/2/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1980年代,義大利南部出土了一批乾屍,當時研究人員在其中一名孩子手臂、身體、面孔的皮膚上發現了丘疹遺跡,推測死因是天花。後來研究人員才發現,B型肝炎病毒也可能在孩子臉上造成丘疹,於是研究人員花了一年...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

根據姓名 王道還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6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王道還 ...)

原來,我們都誤解了「物種原始」?——學科學的「文字障」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70125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達爾文的《物種原始》,膾炙人口,其談論的是自然史的根本問題,也就是「物種原始問題」。在達爾文的理論中,生物透過隨機性的「突變」、「血緣」、非隨機的「選擇」、「適應」等四個概念來進行演化,其中演化並非亂...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原來,我們都誤解了「物種原始」?——學科學的「文字障」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7/1/25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達爾文的《物種原始》,膾炙人口,其談論的是自然史的根本問題,也就是「物種原始問題」。在達爾文的理論中,生物透過隨機性的「突變」、「血緣」、非隨機的「選擇」、「適應」等四個概念來進行演化,其中演化並非亂...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科學家如何殺蚊子?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11101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要消滅蚊子的治本之道是:熟悉蚊子習性、消除蚊子滋生源。科學家製作硼酸殺蟲劑成功消滅沙漠中90%的蚊子,而且好消息是還殺死大部份的病原傳媒—雌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科學家如何殺蚊子?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1/11/1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要消滅蚊子的治本之道是:熟悉蚊子習性、消除蚊子滋生源。科學家製作硼酸殺蟲劑成功消滅沙漠中90%的蚊子,而且好消息是還殺死大部份的病原傳媒—雌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原來病毒也會生病!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31007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病毒通常比細菌還要小,但「媽媽病毒」(Mamavirus)指的是比細菌還大的巨型病毒。其他筱病毒則會寄生在這些「媽媽病毒」上,他們會讓媽媽病毒複製自己的效率大打折扣,使媽媽病毒生病,不易感染新的宿主。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原來病毒也會生病!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3/10/7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病毒通常比細菌還要小,但「媽媽病毒」(Mamavirus)指的是比細菌還大的巨型病毒。其他筱病毒則會寄生在這些「媽媽病毒」上,他們會讓媽媽病毒複製自己的效率大打折扣,使媽媽病毒生病,不易感染新的宿主。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原來,我們都誤解了「物種原始」?——學科學的「文字障」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70125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達爾文的《物種原始》,膾炙人口,其談論的是自然史的根本問題,也就是「物種原始問題」。在達爾文的理論中,生物透過隨機性的「突變」、「血緣」、非隨機的「選擇」、「適應」等四個概念來進行演化,其中演化並非亂...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原來,我們都誤解了「物種原始」?——學科學的「文字障」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7/1/25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達爾文的《物種原始》,膾炙人口,其談論的是自然史的根本問題,也就是「物種原始問題」。在達爾文的理論中,生物透過隨機性的「突變」、「血緣」、非隨機的「選擇」、「適應」等四個概念來進行演化,其中演化並非亂...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科學家如何殺蚊子?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11101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要消滅蚊子的治本之道是:熟悉蚊子習性、消除蚊子滋生源。科學家製作硼酸殺蟲劑成功消滅沙漠中90%的蚊子,而且好消息是還殺死大部份的病原傳媒—雌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科學家如何殺蚊子?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1/11/1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要消滅蚊子的治本之道是:熟悉蚊子習性、消除蚊子滋生源。科學家製作硼酸殺蟲劑成功消滅沙漠中90%的蚊子,而且好消息是還殺死大部份的病原傳媒—雌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原來病毒也會生病!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31007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病毒通常比細菌還要小,但「媽媽病毒」(Mamavirus)指的是比細菌還大的巨型病毒。其他筱病毒則會寄生在這些「媽媽病毒」上,他們會讓媽媽病毒複製自己的效率大打折扣,使媽媽病毒生病,不易感染新的宿主。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原來病毒也會生病!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3/10/7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病毒通常比細菌還要小,但「媽媽病毒」(Mamavirus)指的是比細菌還大的巨型病毒。其他筱病毒則會寄生在這些「媽媽病毒」上,他們會讓媽媽病毒複製自己的效率大打折扣,使媽媽病毒生病,不易感染新的宿主。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搜尋所有 王道還 ...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與如何戒掉毒品成癮?尋找大麻的解藥同分類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國人常見的眼疾及治療趨勢(四):溢淚

作者: 陳子儀 | 發布日期: 20140521 | 服務機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 摘要: 「含目油」、「眼睛濕濕的」是老年人常常抱怨的症狀。嚴重者,更是講著講著話眼淚就流出來了,手帕、衛生紙無法離手。有些嬰幼兒,自出生後便持續有淚眼汪汪的情況,常被誤認為剛剛哭過。門診常可看到患者淚眼盈眶或...

國人常見的眼疾及治療趨勢:(序言)

作者: 郭麗琳 | 發布日期: 20140522 | 服務機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 摘要: 由於國民生活品質提升與年齡的延長,國內外的致盲疾病社區研究的視障資料均指出,青光眼與視網膜(包括高度近視性黃斑部病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眼疾,會導致不可逆的視力與視野喪失,才是最終...

研究醣類代謝的一代宗師 –葛蒂.科里

作者: 劉仲康 | 發布日期: 20151104 | 服務機構: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 | 摘要: 「我認為研究工作者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刻是很罕見的,它來自於經年的辛勤工作,但當遮掩自然奧祕的紗罩突然掀開,以及在黑暗與混亂之際突然出現的明亮光線和秩序,它便降臨了。」-葛蒂.科里

揭開醣的神秘面紗

作者: 陳聖昌 | 發布日期: 20200612 | 服務機構: 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 | 摘要: 在生活中,糖是重要的調味品,嚐起來甜滋滋,但到了營養成分表上,怎麼就變成了碳水化合物「醣」了呢?從字面上看來,只有部首上的差別,但在實質內涵上,「醣」與「糖」可是有著很大的不同。而身體裡的醣,更是不可...

醣分子科學新知(一):醣化作用與細胞治療

作者: 黃彥維 | 發布日期: 20200612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 | 摘要: 根據醣分子科學發展出的醫學應用相當具有潛力,如流感病原體篩檢、腫瘤篩檢、抗藥性細菌新藥開發及腫瘤疫苗開發,也是科學家持續研究發展的重點項目。

對人體重要的醣蛋白

作者: 東森電視 | 科學大解碼 | 製作小組 | 發布日期: 20070423 | 服務機構: | 摘要: 醣類這個字眼,最常出現在強調均衡飲食的營養素分類表中。和脂肪、蛋白質一樣,轉化成能量,被視為維持人體生理機能的必需品。但醣類的重要性,其實遠超乎我們想像。

藥用及保健植物:菊醣之旅

作者: 楊麗嬋 | 發布日期: 20071016 | 服務機構: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醫學系藥理學科 | 摘要: 在保健食品界中小有名氣的菊醣到底是什麼呢?你知道那些植物裡面含有菊醣嗎?快來跟隨菊醣進行一趟腸胃道的神奇旅行,看看它在腸胃道中扮演的角色。

成人可以安心享用適量咖啡

作者: 蕭寧馨 | 發布日期: 20181211 | 服務機構: 國立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 | 摘要: 喝咖啡,健康嗎?許多人提起咖啡所含的咖啡因,就心驚驚,甚至將咖啡拒之門外。但許多臨床研究指出,適量攝取咖啡,有益預防慢性病,還能低效防癌,美國在最新版2015-2020飲食指南也指出,一天飲用240毫...

住在咖啡豆裡的小蠹蟲

作者: 陳佩琪 | 發布日期: 20150522 | 服務機構: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 | 摘要: 咖啡果小蠹是目前令咖啡農民頭痛的害蟲,國內聞名的古坑咖啡產區於去年也遭受咖啡果小蠹肆虐,造成咖啡量減產。為何體長2毫米左右的小昆蟲就特愛這一味?不只是偶爾嚐嚐,牠們可是整個生活史都發生在咖啡果裡

咖啡豆的產地身分證

作者: 劉厚均 | 發布日期: 20151207 | 服務機構: 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 | 摘要: 在國內,古坑咖啡馳名全國,但是你能確定喝的古坑咖啡的咖啡豆是來自譽為「台灣咖啡原鄉」的古坑嗎?現在,就讓我們來聊聊咖啡的產地,以及有什麼樣的化學方法可以鑑定咖啡的血統。

拿鐵咖啡的物理

作者: 郭西川 | 發布日期: 20150413 | 服務機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光電科技研究所 | 摘要: 台灣咖啡連鎖店到處林立,人手一杯外帶咖啡,呈現了都市生活快速步調的一面。為了便於攜行,店家會在紙杯上套一個封蓋,除了保溫也防止咖啡因為晃動而濺出。令人好奇的是,如果不加封蓋,哪一種咖啡比較不容易灑出紙...

健康,是食安唯一正確的路(三)怎樣喝咖啡最健康

作者: 陳裕鏞 | 發布日期: 20170329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營養學系 | 摘要: 在咖啡香氣氤氛繚繞下,讓獨處的思緒甦醒著,讓相聚分享的歡樂漫延著。在臺灣當今的都會中,咖啡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了。然而,自從人們發現了咖啡的美妙以來,人們在享用著其馨香的同時,也不免有著其對健康...

喝咖啡、吃甜食,又讓你胃食道逆流了嗎?

作者: 莊照宇 | 發布日期: 20190215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 | 摘要: 胃食道逆流是現代的文明病,中醫與西醫各有不同的治療方法。西醫大多仰賴患者的病史及症狀作診斷,開立制酸劑治療,再依治療效果進行後續處理。中醫會先釐清病人發病的原因、位置及原先的體質因素, 再以對應的穴位...

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一): 導言

作者: 廖立文 | 發布日期: 20180706 | 服務機構: 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 摘要: 一國企圖發展太空科研與應用能力,尤其因為政治與安全的敏感性,一般會受比鄰國家關切,而與所在地緣區域中的其他國家產生必然互動。這些互動橫跨諸如保障國防安全及維護區域和平的地緣政治、構築跨國的陸、海、空及...

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二): 維護區域和平安全

作者: 廖立文 | 發布日期: 20180706 | 服務機構: 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 摘要: 太空科技研發與地緣政治是太空與政治最早也最緊密的一環,主要不外乎是太空科技在軍事與國防用途的高度應用時,最容易挑動不友善相鄰國家間的敏感神經。若從國際太空政治與全球治理的觀點來分析,多數國家已同意按照...

國人常見的眼疾及治療趨勢(四):溢淚

作者: 陳子儀 | 發布日期: 20140521 | 服務機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 摘要: 「含目油」、「眼睛濕濕的」是老年人常常抱怨的症狀。嚴重者,更是講著講著話眼淚就流出來了,手帕、衛生紙無法離手。有些嬰幼兒,自出生後便持續有淚眼汪汪的情況,常被誤認為剛剛哭過。門診常可看到患者淚眼盈眶或...

國人常見的眼疾及治療趨勢:(序言)

作者: 郭麗琳 | 發布日期: 20140522 | 服務機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 摘要: 由於國民生活品質提升與年齡的延長,國內外的致盲疾病社區研究的視障資料均指出,青光眼與視網膜(包括高度近視性黃斑部病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眼疾,會導致不可逆的視力與視野喪失,才是最終...

研究醣類代謝的一代宗師 –葛蒂.科里

作者: 劉仲康 | 發布日期: 20151104 | 服務機構: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 | 摘要: 「我認為研究工作者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刻是很罕見的,它來自於經年的辛勤工作,但當遮掩自然奧祕的紗罩突然掀開,以及在黑暗與混亂之際突然出現的明亮光線和秩序,它便降臨了。」-葛蒂.科里

揭開醣的神秘面紗

作者: 陳聖昌 | 發布日期: 20200612 | 服務機構: 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 | 摘要: 在生活中,糖是重要的調味品,嚐起來甜滋滋,但到了營養成分表上,怎麼就變成了碳水化合物「醣」了呢?從字面上看來,只有部首上的差別,但在實質內涵上,「醣」與「糖」可是有著很大的不同。而身體裡的醣,更是不可...

醣分子科學新知(一):醣化作用與細胞治療

作者: 黃彥維 | 發布日期: 20200612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 | 摘要: 根據醣分子科學發展出的醫學應用相當具有潛力,如流感病原體篩檢、腫瘤篩檢、抗藥性細菌新藥開發及腫瘤疫苗開發,也是科學家持續研究發展的重點項目。

對人體重要的醣蛋白

作者: 東森電視 | 科學大解碼 | 製作小組 | 發布日期: 20070423 | 服務機構: | 摘要: 醣類這個字眼,最常出現在強調均衡飲食的營養素分類表中。和脂肪、蛋白質一樣,轉化成能量,被視為維持人體生理機能的必需品。但醣類的重要性,其實遠超乎我們想像。

藥用及保健植物:菊醣之旅

作者: 楊麗嬋 | 發布日期: 20071016 | 服務機構: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醫學系藥理學科 | 摘要: 在保健食品界中小有名氣的菊醣到底是什麼呢?你知道那些植物裡面含有菊醣嗎?快來跟隨菊醣進行一趟腸胃道的神奇旅行,看看它在腸胃道中扮演的角色。

成人可以安心享用適量咖啡

作者: 蕭寧馨 | 發布日期: 20181211 | 服務機構: 國立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 | 摘要: 喝咖啡,健康嗎?許多人提起咖啡所含的咖啡因,就心驚驚,甚至將咖啡拒之門外。但許多臨床研究指出,適量攝取咖啡,有益預防慢性病,還能低效防癌,美國在最新版2015-2020飲食指南也指出,一天飲用240毫...

住在咖啡豆裡的小蠹蟲

作者: 陳佩琪 | 發布日期: 20150522 | 服務機構: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 | 摘要: 咖啡果小蠹是目前令咖啡農民頭痛的害蟲,國內聞名的古坑咖啡產區於去年也遭受咖啡果小蠹肆虐,造成咖啡量減產。為何體長2毫米左右的小昆蟲就特愛這一味?不只是偶爾嚐嚐,牠們可是整個生活史都發生在咖啡果裡

咖啡豆的產地身分證

作者: 劉厚均 | 發布日期: 20151207 | 服務機構: 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 | 摘要: 在國內,古坑咖啡馳名全國,但是你能確定喝的古坑咖啡的咖啡豆是來自譽為「台灣咖啡原鄉」的古坑嗎?現在,就讓我們來聊聊咖啡的產地,以及有什麼樣的化學方法可以鑑定咖啡的血統。

拿鐵咖啡的物理

作者: 郭西川 | 發布日期: 20150413 | 服務機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光電科技研究所 | 摘要: 台灣咖啡連鎖店到處林立,人手一杯外帶咖啡,呈現了都市生活快速步調的一面。為了便於攜行,店家會在紙杯上套一個封蓋,除了保溫也防止咖啡因為晃動而濺出。令人好奇的是,如果不加封蓋,哪一種咖啡比較不容易灑出紙...

健康,是食安唯一正確的路(三)怎樣喝咖啡最健康

作者: 陳裕鏞 | 發布日期: 20170329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營養學系 | 摘要: 在咖啡香氣氤氛繚繞下,讓獨處的思緒甦醒著,讓相聚分享的歡樂漫延著。在臺灣當今的都會中,咖啡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了。然而,自從人們發現了咖啡的美妙以來,人們在享用著其馨香的同時,也不免有著其對健康...

喝咖啡、吃甜食,又讓你胃食道逆流了嗎?

作者: 莊照宇 | 發布日期: 20190215 | 服務機構: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 | 摘要: 胃食道逆流是現代的文明病,中醫與西醫各有不同的治療方法。西醫大多仰賴患者的病史及症狀作診斷,開立制酸劑治療,再依治療效果進行後續處理。中醫會先釐清病人發病的原因、位置及原先的體質因素, 再以對應的穴位...

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一): 導言

作者: 廖立文 | 發布日期: 20180706 | 服務機構: 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 摘要: 一國企圖發展太空科研與應用能力,尤其因為政治與安全的敏感性,一般會受比鄰國家關切,而與所在地緣區域中的其他國家產生必然互動。這些互動橫跨諸如保障國防安全及維護區域和平的地緣政治、構築跨國的陸、海、空及...

太空研發與區域合作(二): 維護區域和平安全

作者: 廖立文 | 發布日期: 20180706 | 服務機構: 比利時根特大學國際學研究所 | 摘要: 太空科技研發與地緣政治是太空與政治最早也最緊密的一環,主要不外乎是太空科技在軍事與國防用途的高度應用時,最容易挑動不友善相鄰國家間的敏感神經。若從國際太空政治與全球治理的觀點來分析,多數國家已同意按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