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的來源:中華菊頭蝠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標題SARS的來源:中華菊頭蝠的作者是王道還, 發布日期是20140213, 服務機構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摘要是今年(2013)10月底,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領導的團隊發表報告,宣布在昆明的中華菊頭蝠體內發現了7個類似SARS病毒的冠狀病毒株。.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6032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演化論、進化論,哪一種翻譯才是正確的? 來自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王道還教授,從達爾文的生平、他的曠世巨作《物種起源》切入,讓我們看見演化論的真實面貌以及達爾文精彩的一生。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6/3/2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演化論、進化論,哪一種翻譯才是正確的? 來自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王道還教授,從達爾文的生平、他的曠世巨作《物種起源》切入,讓我們看見演化論的真實面貌以及達爾文精彩的一生。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5110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在日常生活說話時,我們常以手勢協助傳情達意,然而手勢不是「語言」,所能傳遞的訊息極為有限,聾人使用的手語則是不折不扣的語言。這兩種傳訊模式都以手傳達象徵意義,功能卻截然不同。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5/11/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在日常生活說話時,我們常以手勢協助傳情達意,然而手勢不是「語言」,所能傳遞的訊息極為有限,聾人使用的手語則是不折不扣的語言。這兩種傳訊模式都以手傳達象徵意義,功能卻截然不同。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4/2/1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今年(2013)10月底,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領導的團隊發表報告,宣布在昆明的中華菊頭蝠體內發現了7個類似SARS病毒的冠狀病毒株。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8020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1980年代,義大利南部出土了一批乾屍,當時研究人員在其中一名孩子手臂、身體、面孔的皮膚上發現了丘疹遺跡,推測死因是天花。後來研究人員才發現,B型肝炎病毒也可能在孩子臉上造成丘疹,於是研究人員花了一年...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8/2/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1980年代,義大利南部出土了一批乾屍,當時研究人員在其中一名孩子手臂、身體、面孔的皮膚上發現了丘疹遺跡,推測死因是天花。後來研究人員才發現,B型肝炎病毒也可能在孩子臉上造成丘疹,於是研究人員花了一年...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60905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腦血管疾病(俗名腦中風)一直在衛生福利部統計的國人十大死因中榜上有名。2010年芬蘭赫爾辛基大學中央醫院(HUCH)神經外科部的團隊發現,造成腦中風其中之一的蜘蛛膜下腔出血(SAH)原因,環境因素的影...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6032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演化論、進化論,哪一種翻譯才是正確的? 來自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王道還教授,從達爾文的生平、他的曠世巨作《物種起源》切入,讓我們看見演化論的真實面貌以及達爾文精彩的一生。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6/3/2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演化論、進化論,哪一種翻譯才是正確的? 來自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王道還教授,從達爾文的生平、他的曠世巨作《物種起源》切入,讓我們看見演化論的真實面貌以及達爾文精彩的一生。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5110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在日常生活說話時,我們常以手勢協助傳情達意,然而手勢不是「語言」,所能傳遞的訊息極為有限,聾人使用的手語則是不折不扣的語言。這兩種傳訊模式都以手傳達象徵意義,功能卻截然不同。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5/11/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在日常生活說話時,我們常以手勢協助傳情達意,然而手勢不是「語言」,所能傳遞的訊息極為有限,聾人使用的手語則是不折不扣的語言。這兩種傳訊模式都以手傳達象徵意義,功能卻截然不同。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4/2/13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今年(2013)10月底,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領導的團隊發表報告,宣布在昆明的中華菊頭蝠體內發現了7個類似SARS病毒的冠狀病毒株。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8020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1980年代,義大利南部出土了一批乾屍,當時研究人員在其中一名孩子手臂、身體、面孔的皮膚上發現了丘疹遺跡,推測死因是天花。後來研究人員才發現,B型肝炎病毒也可能在孩子臉上造成丘疹,於是研究人員花了一年...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8/2/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1980年代,義大利南部出土了一批乾屍,當時研究人員在其中一名孩子手臂、身體、面孔的皮膚上發現了丘疹遺跡,推測死因是天花。後來研究人員才發現,B型肝炎病毒也可能在孩子臉上造成丘疹,於是研究人員花了一年...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60905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腦血管疾病(俗名腦中風)一直在衛生福利部統計的國人十大死因中榜上有名。2010年芬蘭赫爾辛基大學中央醫院(HUCH)神經外科部的團隊發現,造成腦中風其中之一的蜘蛛膜下腔出血(SAH)原因,環境因素的影...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搜尋所有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
根據姓名 王道還 找到的相關資料
(以下顯示 6 筆) (或要:直接搜尋所有 王道還 ...)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70125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達爾文的《物種原始》,膾炙人口,其談論的是自然史的根本問題,也就是「物種原始問題」。在達爾文的理論中,生物透過隨機性的「突變」、「血緣」、非隨機的「選擇」、「適應」等四個概念來進行演化,其中演化並非亂...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7/1/25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達爾文的《物種原始》,膾炙人口,其談論的是自然史的根本問題,也就是「物種原始問題」。在達爾文的理論中,生物透過隨機性的「突變」、「血緣」、非隨機的「選擇」、「適應」等四個概念來進行演化,其中演化並非亂...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11101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要消滅蚊子的治本之道是:熟悉蚊子習性、消除蚊子滋生源。科學家製作硼酸殺蟲劑成功消滅沙漠中90%的蚊子,而且好消息是還殺死大部份的病原傳媒—雌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1/11/1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要消滅蚊子的治本之道是:熟悉蚊子習性、消除蚊子滋生源。科學家製作硼酸殺蟲劑成功消滅沙漠中90%的蚊子,而且好消息是還殺死大部份的病原傳媒—雌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31007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病毒通常比細菌還要小,但「媽媽病毒」(Mamavirus)指的是比細菌還大的巨型病毒。其他筱病毒則會寄生在這些「媽媽病毒」上,他們會讓媽媽病毒複製自己的效率大打折扣,使媽媽病毒生病,不易感染新的宿主。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3/10/7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病毒通常比細菌還要小,但「媽媽病毒」(Mamavirus)指的是比細菌還大的巨型病毒。其他筱病毒則會寄生在這些「媽媽病毒」上,他們會讓媽媽病毒複製自己的效率大打折扣,使媽媽病毒生病,不易感染新的宿主。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70125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達爾文的《物種原始》,膾炙人口,其談論的是自然史的根本問題,也就是「物種原始問題」。在達爾文的理論中,生物透過隨機性的「突變」、「血緣」、非隨機的「選擇」、「適應」等四個概念來進行演化,其中演化並非亂...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7/1/25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達爾文的《物種原始》,膾炙人口,其談論的是自然史的根本問題,也就是「物種原始問題」。在達爾文的理論中,生物透過隨機性的「突變」、「血緣」、非隨機的「選擇」、「適應」等四個概念來進行演化,其中演化並非亂...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11101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要消滅蚊子的治本之道是:熟悉蚊子習性、消除蚊子滋生源。科學家製作硼酸殺蟲劑成功消滅沙漠中90%的蚊子,而且好消息是還殺死大部份的病原傳媒—雌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1/11/1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要消滅蚊子的治本之道是:熟悉蚊子習性、消除蚊子滋生源。科學家製作硼酸殺蟲劑成功消滅沙漠中90%的蚊子,而且好消息是還殺死大部份的病原傳媒—雌蚊。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31007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病毒通常比細菌還要小,但「媽媽病毒」(Mamavirus)指的是比細菌還大的巨型病毒。其他筱病毒則會寄生在這些「媽媽病毒」上,他們會讓媽媽病毒複製自己的效率大打折扣,使媽媽病毒生病,不易感染新的宿主。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作者: 王道還 | 發布日期: 2013/10/7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 摘要: 病毒通常比細菌還要小,但「媽媽病毒」(Mamavirus)指的是比細菌還大的巨型病毒。其他筱病毒則會寄生在這些「媽媽病毒」上,他們會讓媽媽病毒複製自己的效率大打折扣,使媽媽病毒生病,不易感染新的宿主。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 |
[ 搜尋所有 王道還 ... ]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科技大觀園新知專欄』資料集內搜尋:
| 作者: 蕭育生 | 發布日期: 20191001 | 服務機構: 明志科技大學材料工程系 | 摘要: 隨著科技的進步,晶片不僅應用在光電半導體產業中,它可與血液接觸,以低侵入性的抽血檢測提供更多癌症的相關訊息,讓癌症病人能得到個人化的治療與病情追蹤。 |
| 作者: 饒若琪 | 發布日期: 20190316 | 服務機構: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 | 摘要: 磁振造影是當今不可或缺的診斷利器,了解磁振造影的基本原理,選擇適當的掃描參數,將有助於優質影像的獲得及醫師準確的判讀,更能達到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的目的。 |
| 作者: 徐善慧 | 發布日期: 20191001 | 服務機構: 中興大學化學工程學系 | 摘要: 精準醫學的智能材料(如,3D列印材料、環境敏感性材料、形狀記憶材料、自癒合材料)除了本身要有很好的智能性與生物相容性外,還要能親近組織細胞,更要參與人體正常的代謝與自然人體的修復,是一門大學問喔! |
| 作者: 謝清河 | 發布日期: 2018101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 摘要: 許多慢性疾病隨著人口年紀的老化而增加,心臟疾病即為其中之一。早在3000年前就有冠狀動脈硬化,這是個古老的疾病。 |
| 作者: 李英雄 | 發布日期: 20190510 | 服務機構: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 | 摘要: 「精準醫學」一詞於今年正式邁入第十個年頭,2015年歐巴馬於演講當中提出精準醫學計畫,更是將精準醫學掀起全球熱潮,開啟醫療新商機,全球藥廠及科學家紛紛投入精準醫學研究領域,讓疾病治療可以達到個人化對症... |
| 作者: 葉孋嬋 | 發布日期: 20180206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
| 作者: 莊永裕 | 發布日期: 20180620 | 服務機構: 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摘要: 電話響了,我們會去接;看見車子,我們會閃避。這些動作對我們來說很簡單,但是機器人做得到嗎?最新的人工智慧發展,已經能夠讓機器感知世界了。 |
| 作者: 郭雅欣 | 發布日期: 202004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新冠病毒疫情肆虐之下,全球興起遠距教學的浪潮,數位學習的發展也趁勢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陳德懷講座教授是臺灣數位學習重要的推動者,從虛擬家教、虛擬教育城市、電子書包到悅趣化數位數... |
| 作者: 喬偉綱 | 發布日期: 20201105 | 服務機構: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 | 摘要: 電腦圖學是深度學習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門學問,本篇焦點關注於圖像動態連貫議題,先帶出了平衡資源消耗與觀賞感受的技術—「內差」。由於內差仍有其無法盡善之處,此技術對於快速的圖像變化會有失真模糊情況發生,於... |
| 作者: 蔡玉秀 | 發布日期: 20190702 | 服務機構: 教育廣播電台 | 摘要: 語音辨識與資料探勘技術導入廣播媒體後,
除了期望提高工作效率、創新加值服務,
讓廣播節目的內容更易搜尋與運用外,
把廣播語音資料加以處理
可創造教育電台典藏節目的新價值。 |
| 作者: 周碩彥 | 發布日期: 20190621 | 服務機構: 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 | 摘要: 人是群居的動物,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所幸我們仍有共通的目標,例如,環境是否能更清潔?我們是否能更富有、更快樂?生活更容易?這些問題牽涉到很多系統的整合,不容易解決,智慧城市就是要用數位化的方式來解... |
| 作者: 孫志鴻 | 發布日期: 20190526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 摘要: 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人們發覺中央政府及銀行機構也未必可信,於是就有人提出區塊鏈的構想,期望打造一個不受任何銀行和政府集權控制的流通貨幣。一開始區塊鏈技術只是用於虛擬貨幣的支付系統,但隨著區塊鏈技術... |
| 作者: 江智偉 | 發布日期: 20180814 | 服務機構: 崑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微精密製造中心 | 摘要: 環境空氣的良窳是人們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有些廠商為圖高利,利用夜間或不定時排放廢氣,隨著物聯網科技的發展,看不到也摸不著的空氣汙染將無所遁形! |
| 作者: 喻奉天 | 發布日期: 20190703 | 服務機構: 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教授兼系主任 | 摘要: 現在我們只要上網動動手指,貨物就會送到家裡或附近的便利商店,這背後依靠的是物流產業。物流就是移動,不論是人或貨物都要移動,把人或物資運送到城市的各個角落是智慧城市中的關鍵活動。因此,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 |
| 作者: 李宗祐 | 發布日期: 20200925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醫院急診壅塞的現象是全世界共同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呢?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陳信希,在去年下半年邀請相關研究團隊討論如何協助醫師在急診壅塞時,快速分析判斷並做出正確的臨床決策。經過4個月研議規劃,... |
作者: 蕭育生 | 發布日期: 20191001 | 服務機構: 明志科技大學材料工程系 | 摘要: 隨著科技的進步,晶片不僅應用在光電半導體產業中,它可與血液接觸,以低侵入性的抽血檢測提供更多癌症的相關訊息,讓癌症病人能得到個人化的治療與病情追蹤。 |
作者: 饒若琪 | 發布日期: 20190316 | 服務機構: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 | 摘要: 磁振造影是當今不可或缺的診斷利器,了解磁振造影的基本原理,選擇適當的掃描參數,將有助於優質影像的獲得及醫師準確的判讀,更能達到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的目的。 |
作者: 徐善慧 | 發布日期: 20191001 | 服務機構: 中興大學化學工程學系 | 摘要: 精準醫學的智能材料(如,3D列印材料、環境敏感性材料、形狀記憶材料、自癒合材料)除了本身要有很好的智能性與生物相容性外,還要能親近組織細胞,更要參與人體正常的代謝與自然人體的修復,是一門大學問喔! |
作者: 謝清河 | 發布日期: 20181012 | 服務機構: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 摘要: 許多慢性疾病隨著人口年紀的老化而增加,心臟疾病即為其中之一。早在3000年前就有冠狀動脈硬化,這是個古老的疾病。 |
作者: 李英雄 | 發布日期: 20190510 | 服務機構: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教授 | 摘要: 「精準醫學」一詞於今年正式邁入第十個年頭,2015年歐巴馬於演講當中提出精準醫學計畫,更是將精準醫學掀起全球熱潮,開啟醫療新商機,全球藥廠及科學家紛紛投入精準醫學研究領域,讓疾病治療可以達到個人化對症... |
作者: 葉孋嬋 | 發布日期: 20180206 | 服務機構: 《科學發展》特約文字編輯 | 摘要: |
作者: 莊永裕 | 發布日期: 20180620 | 服務機構: 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摘要: 電話響了,我們會去接;看見車子,我們會閃避。這些動作對我們來說很簡單,但是機器人做得到嗎?最新的人工智慧發展,已經能夠讓機器感知世界了。 |
作者: 郭雅欣 | 發布日期: 20200430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新冠病毒疫情肆虐之下,全球興起遠距教學的浪潮,數位學習的發展也趁勢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陳德懷講座教授是臺灣數位學習重要的推動者,從虛擬家教、虛擬教育城市、電子書包到悅趣化數位數... |
作者: 喬偉綱 | 發布日期: 20201105 | 服務機構: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 | 摘要: 電腦圖學是深度學習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門學問,本篇焦點關注於圖像動態連貫議題,先帶出了平衡資源消耗與觀賞感受的技術—「內差」。由於內差仍有其無法盡善之處,此技術對於快速的圖像變化會有失真模糊情況發生,於... |
作者: 蔡玉秀 | 發布日期: 20190702 | 服務機構: 教育廣播電台 | 摘要: 語音辨識與資料探勘技術導入廣播媒體後,
除了期望提高工作效率、創新加值服務,
讓廣播節目的內容更易搜尋與運用外,
把廣播語音資料加以處理
可創造教育電台典藏節目的新價值。 |
作者: 周碩彥 | 發布日期: 20190621 | 服務機構: 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 | 摘要: 人是群居的動物,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所幸我們仍有共通的目標,例如,環境是否能更清潔?我們是否能更富有、更快樂?生活更容易?這些問題牽涉到很多系統的整合,不容易解決,智慧城市就是要用數位化的方式來解... |
作者: 孫志鴻 | 發布日期: 20190526 | 服務機構: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 摘要: 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人們發覺中央政府及銀行機構也未必可信,於是就有人提出區塊鏈的構想,期望打造一個不受任何銀行和政府集權控制的流通貨幣。一開始區塊鏈技術只是用於虛擬貨幣的支付系統,但隨著區塊鏈技術... |
作者: 江智偉 | 發布日期: 20180814 | 服務機構: 崑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微精密製造中心 | 摘要: 環境空氣的良窳是人們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有些廠商為圖高利,利用夜間或不定時排放廢氣,隨著物聯網科技的發展,看不到也摸不著的空氣汙染將無所遁形! |
作者: 喻奉天 | 發布日期: 20190703 | 服務機構: 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教授兼系主任 | 摘要: 現在我們只要上網動動手指,貨物就會送到家裡或附近的便利商店,這背後依靠的是物流產業。物流就是移動,不論是人或貨物都要移動,把人或物資運送到城市的各個角落是智慧城市中的關鍵活動。因此,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 |
作者: 李宗祐 | 發布日期: 20200925 | 服務機構: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 摘要: 醫院急診壅塞的現象是全世界共同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呢?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陳信希,在去年下半年邀請相關研究團隊討論如何協助醫師在急診壅塞時,快速分析判斷並做出正確的臨床決策。經過4個月研議規劃,... |
|